2017-2018学年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9)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17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月月考高一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l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第一节听力(共两节,满分20 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o did the woman talk to just now?A. David’s brother.B. David.C. John.2. Who told the woman the news?A. SusanB. BettyC. Peter3. What does the man tell the woman to do?A. Come to see him.B. Write to him.C. Call him later.4. What happens to Mr Jordan?A. He is ill.B. He is out of work.C.He is on holiday..5. What color might the man’s shirt be?A. White.B.Brown.C. Orang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7、8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Language teaching.B. Radio programs.C. Foreign languages.7.What other languages besides English are taught over the radio?A. German, Spanish and French.B. Japanese, Swedish and French.C. Japanese, French and German.8. What are some Chinese people think about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A. Boring.B. Difficult.C.Interesting.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2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38037
桓台二中高二单元检测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赤水,我做梦都(神往/前往)的地方!最近终于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圆了我的夙.愿。
这里拥有上千平方千米的丹霞奇观。
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这一带峡谷(密集/密布),沟壑.纵横,形成众多引人入胜的峡谷奇观。
三千多个大小瀑布分布在区域境内,形态各异,一步一景,①。
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峡谷中,风溪河尽头的赤水大瀑布峡谷当推第一。
驱.车前往,很远就能听到大瀑布先声夺人的雄浑.轰鸣声。
瀑声震彻山谷,如千人擂鼓,似万马捣蹄,像冲天爆竹,类拍岸浪涛。
沿石径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荫道,心神振.颤摇荡,胸怀宽广豪放。
峡谷深处,②;一天到晚,不论昼夜,时时(飘扬/飘洒)着漫天的雨雾。
如此神奇的峡谷,在赤水数千大小不一的峡谷中绝无仅有,怎能不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壑(hé)夙愿B.数(shù)驱车C.浑(hún)蔽日D.笼(lǒng)振颤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往密布飘扬B.神往密布飘洒C.神往密集飘扬D.前往密集飘洒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B.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C.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D.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来,“勒索病毒”肆虐,相关统计数据令人叹为观止....:全球20多万家机构的电脑中毒,中国近3万家机构的电脑运行受到影响。
B.在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等方面,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研制人员宵衣旰食....、戮力同心,共攻克了102项技术难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检测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砚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
树根(缘/沿)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2) 。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鼎礼膜拜呢。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
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期望)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
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A.枝枝蔓蔓(wàn) 料峭 B.砍斫(zhuó) 端祥C.坚劲(jìng) 间架结构 D.小憩(qì) 鼎礼膜拜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沿细密历历在目期望 B. 缘细密赫然在目希冀C.缘细致赫然在目期望 D.沿细密历历在目希冀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树干破石而出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B.破石而出的树干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C.树干破石而出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D.破石而出的树干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4.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术批评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4月检测试题鲁人版
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4月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庇护/麻痹谙熟/喑哑牵强附会/强人所难B.游弋/友谊拘泥/忸怩怨声载道/一年半载C.熟稔/哂笑眼睑/入殓一哄而散/哄堂大笑D.壳斗/甲壳嗔怪/瞋目自怨自艾/方兴未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白皙大拇指察言观色众口铄金,积毁销骨B.喋血一炷香轻歌曼舞盛名之下,其实难符C.端详有内含不落言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法码撒手锏春寒料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受到民众欢迎的平价药店________了传统的药品销售流通模式。
别的药店的流通模式是从厂家到各级批发商和代理商,再到零售药店;平价药店则是直接从厂家和大型批发商那里进货,并采用现金结账的________。
这就大大________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就能给出更低的药价。
A.打破方式减少B.打击方式缩减C.打击形式减少 D.打破形式缩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B.36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许多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
C. 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低点买进高位抛出的时点研究,对于一些常规却置之度外,忽略向基金公司补全或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赤水,我做梦都(神往/前往)的地方!最近终于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圆了我的夙.愿。
这里拥有上千平方千米的丹霞奇观。
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这一带峡谷(密集/密布),沟壑.纵横,形成众多引人入胜的峡谷奇观。
三千多个大小瀑布分布在区域境内,形态各异,一步一景,①。
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峡谷中,风溪河尽头的赤水大瀑布峡谷当推第一。
驱.车前往,很远就能听到大瀑布先声夺人的雄浑.轰鸣声。
瀑声震彻山谷,如千人擂鼓,似万马捣蹄,像冲天爆竹,类拍岸浪涛。
沿石径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荫道,心神振.颤摇荡,胸怀宽广豪放。
峡谷深处,②;一天到晚,不论昼夜,时时(飘扬/飘洒)着漫天的雨雾。
如此神奇的峡谷,在赤水数千大小不一的峡谷中绝无仅有,怎能不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壑(hé)夙愿B.数(shù)驱车C.浑(hún)蔽日D.笼(lǒng)振颤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往密布飘扬B.神往密布飘洒C.神往密集飘扬D.前往密集飘洒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B.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C.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D.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游记》为何以神话小说定型竺洪波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历险记》。
当然,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西游记》则更有理由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语文试题(扫描版).pdf
语文参考答案 一、1.C AB笑靥(yè)?D哂 (shěng---shěn)筵(yán) 2.A(B涨—胀,—分C藉—籍,头—投,D碧—璧—弥) 3.B(“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
“难免”不容易避免,“不免”免不了,再次回到故乡,免不了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句③选“不免”。
)4. DA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与前面的“被人”语意上重复了B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C“长物”指多余的东西,文中误用为“特长”的意思。
选B。
A.;C.;D.前半句的主语是“法院”,后半句变成了“局长”。
D 原文称徽州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只指其中“传统宗教制度与伦理道德精神”,不包括其中的商业文化。
7、B 原文指在“服贾”的同时亦不“业儒D 更多发展了传统文化灵活、变通、发展的一面三、选D。
干:求,请求。
选A。
均为介词,在。
B项,/表转折;C项,/认为;D项,代词,他/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选B。
写李浩为官廉洁。
写李浩生活像百姓一样朴素。
选B。
当时依然保持着不敢进言的风气。
、(1)(李浩)就逐步查出那领头的四个人,在他们脸上刺字发配了他们,后来一直平安无事。
(2)李浩派一名使者用祸福利害的道理晓谕他们,并且答应他们(可以得到)赦免和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3)大王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
(重点词:句式、以、爱) 14、(1)“撑是撑起的意思,运用了拟人手法,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2分)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尾联唤同行人早些回去, 认为在这里住久了就成了神仙,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新颖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分) 任重而道远采用了双关手法(1分),倡导不弃用纸张的另一面,又指这样做不丢脸(2分);语言简短风趣,整齐上口(分)(4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师从古人:他对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执着求借于希宁教授珍藏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并刻苦临摹。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201804211696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争吵两千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
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耐人寻味的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
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
秦初,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可是,西汉流行的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由习经生们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经学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
一般来讲,解经时,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特别在西汉,今文经学家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解经时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
他们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汉代的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今文经学研究的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
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本是马融的高足,属古文经学派,但他不拘泥于师说,也兼通今文经,并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从而使古文经学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检测考试语文卷.doc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检测考试语文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桅杆(wéi)逮捕(dài)倒胃口(dǎo)露马脚(lù)敛声屏气(p íng)B、草窠(kē)沏茶(qī)骁(xiāo)勇刹那间(chà)解甲归田(ji ě)C、瞥见(piē)舵手(duò)(zài)拗口令(niù)游目骋怀(chěng)D、偌大(ruò)咀嚼(jué)信笺(jiān)颤巍巍(chàn)提纲挈领(q ì)【答案解析】BA.读露马脚读lòu,敛声屏气(bǐng);C拗口令ào.;D.“挈”读q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浪费盘桓聒噪水蒸汽展露头角风烛残年B、遐想雾霭苍茫名信片义愤填膺唉声叹气C、执拗筹划绿州舶来品云销雨济掎角之势D、宣泄部署凑合炒鱿鱼无济于事谈笑风生【答案解析】DA项水蒸气崭露头角;B项明信片;C项绿洲云销雨霁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了需要解决的矛盾。
②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法德的修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距离。
③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6000平方米的庭院,里面是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体摄影的场地,也是的休息场所。
A、暴露隔阂寂静B、暴露隔阂幽静C、显露隔膜幽静D、显露隔膜寂静【答案解析】B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隔阂”意在说明相互间心理上存有障碍,侧重指彼此有意见,关系不融洽。
“隔膜”着重指彼此不了解,关系不密切。
幽静:清幽寂静;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最新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好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巍巍长白山,绵延千里,向世人尽情地(昭示/展示)着她鬼斧神工的形态、①_______;悠悠鸭绿..江.,清清松江水,奔流东去,述说着这片土地历史的苍桑..、古老的风韵和蓬勃的生机。
钟灵毓秀....,孕育了千年文化渊源流长....,(滋养/滋润)了关东沃土热情奔放,也(造就/铸就)了物华天宝的名城通化激情飞扬。
走在白山黑水之间,满目是历史的印迹,随处是文化的气息。
孰不知...,就在这绿水萦绕的山丘之上,6000多年前的先民们用简单的器具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也许在我们行走着的这片土地深处,秦砖汉瓦正默默地守候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恢宏..的历史;②_______;满清贵族祖先的赫赫战功还在这里彪炳..千秋,傲视群雄;眼前这鳞次栉比的小镇曾是清王朝在边外设立的祭祖台...站,庄重浩大的祭祖场面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但飞速发展的禁封之地依然留下了清王朝发详地...的尊贵和显赫。
历史不能重演,注定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但没有改变的是这里的灵山秀水描绘出的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留恋忘返....、心旷神怡的绝美画卷.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繁衍 鸭绿.(l ǜ)江 渊源流长 B。
苍桑 发详地 钟灵毓.(y ù)秀 C 。
恢宏 祭祖台 刀耕火种.(z hòng ) D .彪.(b iāo )炳 孰不知 流恋忘返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展示滋养造就B。
昭示滋润造就C。
昭示滋养铸就 D。
展示滋润铸就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①博大丰厚的物产和神奇迷离的传说②这里还久久回荡着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B。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pdf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七大题,22小题,5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第Ⅰ卷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指定位置,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9分) 一、(1分,每小题3分) 1.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禀赋 寒暄 返朴归真 胜不骄,败不馁 B.辐射 强弩 甚嚣尘上 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C.潸然 樊篱 竭泽而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小憩 震慑 莫衷一事 慌慌不可终日 3.4. A.有人编写了“冲击波”病毒来攻击视窗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便在网上发布了新的软件供用户下载杀毒,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B.乡下的夜晚,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小船上引吭高歌,或在河边对月凝思。
C.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最受瞩目的赵本山小品,尽管“亮色”不少,却仍有些差强人意。
D.国画快画成时,一不留神,滴下一滩墨水,我的老师妙手回春,立刻将其点染成春天树林里的一座山。
5..二、(9分,每小题3分)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
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
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
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
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桓台二中高二单元检测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山东省桓台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山东省桓台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山东省桓台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存,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方,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土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 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隽永(jùn) 虔诚(qián) 皓首穷经(hào) 潜移默化(qián) B、脊梁(jǐ) 感喟(wèi) 舐犊情深(shì) 义愤填膺(yīng) C、忖度(cǔn) 雇佣(yōng) 众擎易举(qíng) 戮力同心(lù) D、股肱(hóng) 震慑( shè) 信手拈来(niān) 怅然若失(ch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祈祷 原动力 突如其来 新婚燕尔 B、希冀 螺旋桨 拾人牙惠 雍荣大度 C、告磬 成式化 浅尝辄止 故步自封 D、狼藉 咏叹调 一愁莫展 摇旗呐喊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 ?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⑵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⑶前不久,这里曾山洪 ,致使公路堵塞,交通陷于瘫痪。
A、素养 情境 独树一帜 暴发B、素养 情形? 独树一帜? 爆发C、素质 情境 不落窠臼 爆发D、素质 情形? 不落窠臼 ? 暴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期中考试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是笔走龙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三是“时中”。
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中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中道。
“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
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
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
“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
“时中”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
“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和政治艺术,强调始终坚持原则,保持“中道”,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时世而变易”,“因前人之故典而开一代之新规”。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中道蕴含着高深的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借鉴。
(摘编自余荣根《中道:传统良法善治之道》,见2017 年7 月17 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道”是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之道,它贯穿于礼法、德政、乡治、刑罚等几个方面中,是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B.“中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中和”、“中正”、“时中”;“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所以说,“中道”就是“和”之道。
C.“中道”的另一基本涵义是“中正”,“中正”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所以说,“中道”即公平、正义之道。
D.“中道”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所以说,“中道”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从“中和”“中正”“时中”三个方面论述“中道”,因为前两方面属于“中道”的内涵,所以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
B.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古人的有关言论,使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
C.文章论述“时中”时,不仅与“中和”“中正”联系起来,指出了“中道”动的特点,而且联系了现实,这样写,更有助于阐明“时中”的意思。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层次分明,论述透彻,结构谨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中国古代统治者真正能用“中道”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有了法律上的保证。
B.“中道”在今天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这种良法善治之道,“中道”是现代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应该认真借鉴的重要思想。
C.“中道”是儒家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言论及主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中道”精神,所以,孔子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思想。
D.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道”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群山之巅何君华乌热松接到父亲阿什库来信,让他请假回去跟他上山学习打猎。
父亲怎会突发奇想要他回去学打猎呢?乌热松虽是鄂伦春人,但他从小到大从未上过山打过猎,更何况他现在公职在身,乌热松还是回去了,回家第二天的清晨,乌热松就被父亲拽上了山。
他们上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山神白那恰。
“我们的一切都是山神白那恰赐予的。
来,磕头。
”阿什库将儿子的头按了下去,“请山神赐予我们猎物。
”阿什库嘴里念念有词。
“今晚我们住在山里。
”阿什库说。
兴许是父亲充满仪式感地祭拜山神感染了他吧,乌热松不仅对住在山上没有反感,还主动地帮父亲砍白桦树搭起撮罗子来。
虽然这是乌热松平生第一次搭撮罗子,却搭得有模有样。
父亲看乌热松一丝不苟的样子甚是欣慰,他终究是鄂伦春之子啊。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匹猎马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岭,打也打不尽……”阿什库不由自主地哼起了鄂伦春小曲。
“乌热松,上马。
我们出发!”阿什库别起那支跟随了他一辈子的俄式“别勒弹克”猎枪,便朝兴安岭的深处走去。
“一个出色的猎手要会看山形、辨风向,掌握各种动物的气味,通过观察雪地上动物的足迹进行跟踪、围猎。
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忍受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还要忍受一连数天找不到猎物的失落和烦闷。
”“我们鄂伦春人以狩猎为生。
老弱病残者无力获取猎物,只能靠年轻猎人供养,而年轻猎人也有需要靠别人供养的一天。
一代传一代,鄂伦春人就这样走到今天。
”阿什库边走边说。
“雪地上有狍子的足迹!”阿什库突然大喊一声翻身下马,查看起雪地上的足印来。
“没错,是狍子。
乌热松,快下马,我们得步行了,从下风口追过去!”阿什库在寒风中大声吆喝道。
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发现了那只足有30多公斤重的大狍子。
乌热松对打猎原本兴致不高,可当活生生的猎物就在眼前时,他还是忍不住喊出了声:“爸,快打!”狍子是兴安岭森林里反应最不灵敏的动物,所以大家都叫它们“傻狍子”。
尽管乌热松大喊了一声,那只傻狍子却好似没听见一般,仍然呆立原地一动不动。
这时阿什库方才缓缓举起猎枪,然而他仅仅是瞄准,并没有开枪。
“爸,你咋不打呀?”乌热松急不可耐地小声问道。
阿什库不但没有开枪,反而把枪扔到了地上。
那只傻狍子终于发觉了他们,撒腿跑了。
阿什库一屁股坐在雪地里,慢悠悠地燃起一锅旱烟,长叹一口气,用一种乌热松从未听过的语气说道:“我们鄂伦春人从不射杀怀孕和哺乳期的动物,下河捕鱼总是将网眼扩大一指,以此放过那些小鱼。
每次出猎我们都祭拜山神白那恰,从不胡乱砍伐森林。
千百年来,兴安岭森林里人和动物共存共荣,我们一直遵守自然的法则,国家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
从今天起,我们不能打猎了。
孩子,鄂伦春人下山了。
”父亲的一席话令乌热松着实震惊不已。
他也一下瘫坐在雪地上,不知该说些什么,也不知该如何安慰父亲。
“孩子,我这次找你回来,并不是要让你真的学会打猎,而是要告诉你,你是一个鄂伦春人,你是猎民之子,你必须知道,你的祖先们是怎样生活的。
”“鄂伦春人没有文字,我们的文化只能口口相传。
我真担心,一旦离开山林,我们的狩猎文化就要消失。
”说着阿什库流下了哀伤的眼泪。
乌热松这时才突然明白,他们进山前的河口平地上,那一排排崭新的房屋就是鄂伦春人新的归宿……现在,乌热松只想将鄂伦春人世代相传的狩猎文化和自然法则与更多的人分享。
他想让年轻的人们知道,他们的祖先是靠什么站在了兴安岭的群山之巅。
(选自《啄木鸟》2016年11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父亲莫名其妙的让乌热松请假回家跟他上山学习打猎,这样写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
B.小说中父子上山后首先祭拜山神,并非迷信,反而能够说明鄂伦春人为什么世代立于兴安岭上。
C.小说中阿什库哼起鄂伦春小曲,表达了他的欣喜之情,小曲反映出鄂伦春人的狩猎生活,体现出他们的勇敢。
D.阿什库不射杀追到的狍子,唯一的解释是他看出狍子正处于特殊期,这是他们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
5.小说结尾说“他想让年轻的人们知道,他们的祖先是靠什么站在了兴安岭的群山之巅”。
他们靠的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5分)6.小说最后告诉读者“不能打猎了”,却写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打猎过程,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已形成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了。
秦汉时代,语言的统一性更强,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
金、元、明、清四代都曾建都北京。
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
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官话”成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完整地赋予了“普通话”科学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音,是以北京语音的系统为标准,并不是北京土音,也不是把北京语音的一切读法照搬。
因此,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
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北京土音,但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弱。
(摘编自潘佳《普通话的前世今生》)材料二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是与时俱进的:1955年,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提出的方针是“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957年,这个方针增补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992年,推普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新世纪大体还是延续着这个方针。
普通话的规范使用,是形成和实现社会语言生活和谐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的体现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