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产品常见缺胶原因

合集下载

注塑产品缺胶的原因与对策

注塑产品缺胶的原因与对策

注塑产品缺胶的原因与对策在注塑的世界里,缺胶问题就像一个讨厌的小鬼,时不时就冒出来,让人头疼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它。

说实话,缺胶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像是给我们工作带来麻烦的小妖精,让人心情不爽。

1. 缺胶的原因1.1 原料问题首先,咱们得从原料说起。

你知道吗?塑料原料就像做菜的食材,选择得当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要是原料的质量不合格,里面的水分、杂质超标,那可就麻烦了。

缺胶往往就是因为这些劣质原料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导致注塑过程中无法充分填充模具。

这就好比你在做汤的时候,没放足够的水,结果就是一锅浓稠的东西,根本喝不下去。

1.2 温度与压力再来,温度和压力也是影响缺胶的重要因素。

咱们注塑机就像个大厨,要掌握火候。

如果温度设置得过低,塑料就不会变得足够流动,自然没法填满模具;如果温度过高,虽然流动性增强了,但可能会导致材料降解,最后也是不行。

还有,压力太小也能让你在注塑时大失所望,反而让你的产品像是缺了心眼,空荡荡的。

想象一下,你在过山车上,速度太慢,根本没有那种刺激感,这就是没压力的后果。

2. 对策建议2.1 原料选择说到解决办法,咱们首先得从原料下手。

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别为了省那点小钱而贪图便宜,这可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如果能找到信誉好的供应商,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要是可能的话,做一些入厂检验,看看原料的水分和杂质含量,这就像给你要做的美食做好前期准备,确保最后的成果美味可口。

2.2 调整工艺参数接下来,调整注塑机的工艺参数也是个关键。

把温度和压力调到合适的水平,就像调味品的比例,恰到好处,才能让产品顺利成型。

可以尝试多做一些实验,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

有时候,多试试不同的设置,结果会让你意想不到,简直就像是做菜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绝妙的调味秘诀!3. 日常维护3.1 设备保养最后,别忘了设备的日常维护。

就像汽车需要保养,注塑机也不能忽视。

定期检查喷嘴和模具,看看有没有堵塞的情况。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详解】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详解】

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应力易集中或者熔接痕的地方开裂,或者在涂装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漆开裂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

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一、充填不足或缺胶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i.树脂容量不足。

ii.型腔内加压不足。

iii.树脂流动性不足。

iv.排气效果不好。

作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长注射时间,防止由于成型周期过短,造成浇口固化前树脂逆流而难于充满型腔。

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温度。

4)提高树脂温度。

5)提高注射压力。

6)扩大浇口尺寸。

一般浇口的高度应等于制品壁厚的1/2~1/3。

7)浇口设置在制品壁厚最大处。

8)设置排气槽(平均深度0.03mm、宽度3~5mm)或排气杆。

对于较小工件更为重要。

9)在螺杆与注射喷嘴之间留有一定的(约5mm)缓冲距离。

10)选用低粘度等级的材料。

11)加入润滑剂。

二、龟裂或开裂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应力易集中或者熔接痕的地方开裂,或者在涂装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漆开裂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

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一)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

作为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

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注塑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注塑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注塑生产中常见的问题1. 刚开机时产品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产品缺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刚开机时注塑机料管内的熔胶由于加热时间长,熔胶粘度低,流动性好,产品易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2.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缺胶,有时增大射胶压力和速度都无效,为什么?解决方法?是因为生产中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胶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3. 产品椭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椭圆是由于入胶不均匀,造成产品四周压力不匀,使产品椭圆,采用三点入胶,使产品入胶均匀。

4. 精密产品对模具的要求。

要求模具材料刚性好,弹变形小,热涨性系数小。

5. 产品耐酸试验的目的产品耐酸试验是为了检测产品内应力,和内应力着力点位置,以便消除产品内应力。

6. 产品中金属镶件受力易开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中放镶件,在啤塑时由于热熔胶遇到冷镶件,会形成内应力,使产品强度下降,易开裂。

在生产时,对镶件进行预热处理。

7. 模具排气点的合理性与选择方法。

模具排气点不合理,非但起不到排气效果,反而会造成产品变形或尺寸变化,所以模具排气点要合理。

选择模具排气点,应在产品最后走满胶的地方和产品困气烧的地方开排气。

8. 产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易脆裂是产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产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胶料老化,使产品易脆裂。

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

9. 加玻纤产品易出现泛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是由于熔胶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射胶压力不足,造成玻纤在胶内不能与塑胶很好的结合,使纤泛出。

加高熔胶温度,模具温度,增大射胶压力。

10. 进料口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进料口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机器回料不稳定,使加料量不稳定,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和外观。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十二、表面光泽不良
十三、透明度不足 十四、流痕 十五、波纹 十六、色差、变色
注塑缺陷类型
十七、黑条
十八、剥离、分层 十九、制品强度减小、发脆
二十、料花
二十一、喷嘴流涎 二十二、喷嘴堵塞 二十三、螺杆打滑、塑化噪音 二十四、下料不良
注塑缺陷类型
二十五、表面拖花、拉伤
二十六、粘模 二十七、气纹
二十八、浇口拉丝
二十九、开模困难
三十、模印、压模
后记
一、缩水、缩痕
Sink Mark,即缩痕、缩水、缩水痕,由于产品厚薄
不均匀而导致产品表面有类似凹陷的痕迹。由塑料 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肉厚区域,如加强肋或 柱位与面交接区域
塑胶在冷却和减压的时候,冷却过程中的体积缩小
五、烧焦
解决方法
3、降低注塑压力 应注意压力下降厚注塑速度随之减慢,容易造成流 痕及熔接痕恶化 熔接线附近有大量气泡,可以加镶件排气特别是 采用薄片组合甚佳,大胆排气措施:模具全排气设 计 4、采用多段控制填充,在成型过程末端采用多段减 速方式以利气体排出 5、清理排气槽,防止堵塞 6、避免浇口太细太长、导致塑料降解
点浇口附近有斑痕,是由料的温差造成无法解决,只能靠降
低注塑速度来改善
九、破裂 、龟裂
圆角半径对应力的影响
五、烧焦
案例
五、烧焦
烧焦(Burn Mark)包括制品表面因塑料降解导致
的变色、以及制品的填充末端焦黑的现象 产生原因:滞留在型腔里的空气在塑料熔体填充时 未能迅速排出(困气)、被压缩而显著升温,将材 料烧焦
解决方法
1、困气区域加强排气,使空气及时排出(镶件、浇 口位置、改产品(增加加强筋、排气筋)) 2、采用真空泵抽取型腔剩下的空气,使型腔在真空 状况下填充

塑胶件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避免

塑胶件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避免

注塑件常见成型缺陷及避免摘要列举注塑成型过程的几种典型缺陷,从影响成型制品质量的三大因素分析常见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以便在设计阶段防止缺陷,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

关键词缺陷,缺胶,毛边,缩水,银纹,流痕,变形,模具1引言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日益普及,现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近年来由于家电、通讯、视频、医疗等产业对注塑制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推动注塑成型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目前的工程塑料业中,80%的产品采用注塑成型。

在塑料制品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成型材料、成型模具、辅助设备、成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塑制品的内在及外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制品成型质量主要包括制品外观、制品尺寸精度以及制品的物理性能。

产生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塑料材料和成型工艺选择不当,可能是模具设计不合理,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本文将对常见的几种的成型缺陷的成因做一分析。

2常见缺陷:2.1、注塑件缺胶、不饱模:指成型过程中料流出现没有完全充满模具型腔而导致的产品不完整,也称不全、缺料等。

主要发生在远离料头或薄壁面的地方。

原因分析:1、与注塑机匹配不当,导致注塑机塑化能力或注射量不足。

2、喷嘴、流道和浇口太小,流程太长,塑胶填充阻力过大。

3、流道设计不良,塑料流动阻力大4、塑料熔化不充分,流动性不好,导致注射压力损失大。

5、流道中冷料井预留不足或不当,冷料头进入型腔而阻碍塑胶之正常流动,增加6、料温、模温太低,塑胶在当前压力下流动困难,射胶速度太慢、保压或保压压力过低。

7、模具排气不良时,空气无法排除。

解决对策:1、改换注塑机台,射出成品含浇道以不超过机台注射量的80%为限。

2、加大喷嘴的射出口尺寸。

3、修改流道以符合实际要求。

4、适当调整背压及螺杆转速,是塑料混合均匀。

5、增加冷料井储存空间。

6、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升模具温度。

7、改善排气,定期清除模垢。

2.2、毛边毛边是指在模具的不连续处(通常是分模面、排气孔、顶针、滑动机构)过量填充造成塑料外溢的瑕疵。

塑胶产品缺胶原因与对策

塑胶产品缺胶原因与对策

塑胶产品缺胶原因与对策
塑胶产品缺胶是塑胶成型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通常是指塑胶未能完全填满模具型腔,导致产品局部缺失或不完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塑胶产品缺胶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1. 注塑机压力不足:增加注塑机的注射压力,以确保塑胶能够充分填满型腔。

2. 注塑速度过慢:提高注塑速度,使塑胶能够快速填满型腔,但也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

3. 模具温度过低:提高模具温度,有助于塑胶的流动性,减少缺胶的发生。

4. 塑胶原料流动性差:选用流动性更好的塑胶原料,或添加适量的润滑剂来改善原料的流动性。

5. 模具排气不良:检查模具的排气系统,确保排气通畅,避免型腔内产生气泡导致缺胶。

6. 模具设计不合理:优化模具设计,如增加浇口数量、改变浇口位置等,以保证塑胶能够均匀地填满型腔。

7. 注塑量不足:调整注塑机的注射量,确保每次注射的塑胶量足够。

8. 原材料质量问题:检查塑胶原材料的质量,如有必要更换原材料供应商。

针对塑胶产品缺胶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常见不良缺陷原因及解决对策

注塑常见不良缺陷原因及解决对策

注塑常见不良缺陷原因及解决对策壹.缺料原因一.材料充填不足.状态1.射出压力未到达最高设定值.解决对策:1.增加射出压力.2.增加射出速度.3.增加模温.4.增加料筒温度.5.检查胶口尺寸.6.检查流道尺寸.7.检查喷嘴温度.8.检查喷嘴大小.状态2.射出压力已到达最高设定值.解决对策:1.延长射出行程.2.增加保持压力.3.增加保持时间.状态3.螺杆已到达最前端.解决对策:1.延长射出行程.2.检查螺杆.原因二.排气不良1.改善排气效果.2.减低射出速度.状态2.缺料位于其它部分.解决对策:1.改善排气效果.2.增加射出压力.3.增加缺料部分厚度原因三.包封现象状态1.于产品中心(不在边缘).解决对策:1.增加排气点.2.增加射出压力.3.改变浇口位置.4.增加溢流区,改变塑料流动方向. 原因四.迟滞现象状态1.浇口附近较薄处肋缺料.解决对策:1.增加厚度.2.增加射出速度.3.增加模温.4.增加料温.5.增加保持压力.6.改变浇口位置.7.增加扰流设计.原因一.过度充填状态1.毛边出现在浇口附近解决对策:1.降低射出速度.(尤其通过浇口时的速度).状态2.毛边出现在分离面(parting)且已饱和. 解决对策:1.降低计量长度.(提高切换到饱压).2.降低射出速度(尤其是切换饱压前之速度).3.减低模温.4.减低料温.5.减低保持压力.状态3.浇口附近凹陷但又发生毛边.解决对策:1.降低计量长度.(提高切换到饱压).2.降低射出速度(尤其是切换饱压前之速度).3.减低模温.4.减低料温.5.尝试以上各对策消除毛边后延长保持时间. 原因二.因流阻太大使模腔状态1.毛边又短射.(或流路末端凹陷)解决对策:1.增加模温. 内压(cavaty pressure)2.增加料温.3.增加射速.5.改善塑料料之流动性.原因三.锁模力(clamping force)不足状态1.无过饱和现象解决对策:1.提高锁模力原因四.吻合面间隙太大状态1.特定位置.解决对策:1.修复模具.原因五.模板变形解决对策:1.提早切换至饱压.2.减低饱压.3.提高模板强度及刚性. 参.凹陷.缩水与真空泡原因一.充填量不足状态1.全面性凹陷.解决对策:1.延长计量行程.2.检查螺杆逆止环3.增加射出速度.4.增加保持压力.5.增加流道或浇口尺寸.6.增加模温.状态2.凹陷出现在流路末端或薄的部位.解决对策:1.增加保持压力(尤其是初期).2.提高料筒(cylinder barrel)温度.3.增加模温.4.增加射出速度.5.检查浇口位置(由厚向薄射出).原因二.有效时间不足.状态1.凹陷出现在浇口或厚的部位.解决对策:1.延长保持时间.2.减低模温.3.减低料温.4.减少浇口断面积.原因三.表面固化太慢状态1.厚的部位出现凹陷或光泽.解决对策:1.减低模温.2.减低料温.3.塑流通过厚肉区时减速使固化层较厚.4.调整肉厚(如肋部减薄.厚薄变缓)5.使用低收缩率之塑料.6.添加发泡剂于塑料.#注:表层未凝固成坚固之固化层时.当中心收缩时会将表面熔解而产生光泽.相反的在厚的部份如果表层足够坚固则中心部的收缩会形成真空泡. #备注:第1.2.3.项会增加真空泡的发生机率#原因四.冷却时间太短状态.1.凹陷或真空泡是在开模取出后才发生.解决对策:1.减低模温.2.减低料温.3.增加冷却时间.肆.喷痕原因:发生在塑料流动断面由小急遽变大的位置;当塑料由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如速度没有适当降低,则塑料像喷射般向前进.这些塑料温度冷却后与后来流入之塑料无法均匀融和而形成外观之不良.解决对策:1.减低射出速2.增加模温.3.增加料温.4.变更胶口位置.5.增加胶口断面6.避免射料方向由上向下.伍.结合线原因:塑料射出时两股以上的胶流相遇,压力与温度不足.相遇胶流之圆形先端无法融合.而形成表面的沟状痕迹.1.增加射出速度.2.增加模温.3.增加料温.4.增加保持压力.5. 变更胶口位置.6.检查排气效果.陆.波纹原因:当胶流进入较冷的模腔,由于冷却速度快,使得靠近模壁部分之塑料形成固化.这固化层妨碍了后续流动之塑料贴近模壁;但此固化层受流动压力拉伸延展,又受到胶流之压力相互挤压.相互作用一再重演在成品外观上流下一成层层之波浪状.解决对策:1.增加射出速度.2.增加射出压力.3.增加模温.4.增加料温.5.避免流道太小.柒.气泡原因:射出时塑料料包含太多气体或混合了空气.则成品内部或接近表面会有空气之现象.解决对策:1.降低松退速度或检小松退量.2.提高背压.4.检查可塑化机构.5.检查计量长度是否太长.捌.烧焦原因:射出进行中因排气不及.气体受到绝热压缩产生极高温度而将塑料料烧黑.状态1.产生于流路末端解决对策:1.减低射出速度.2.改善排气效果.3.减低锁模力.状态2.产生于包封处解决对策:1.调整肉厚.2.改变浇口位置.3.减低射出速度.4.减低锁模力.5.增加排气点.玖.冷却痕原因:在射出过程中.于喷嘴的先端或浇口部分产生冷却.这些冷却料在被射出时如未被挡在流道系统的冷料井或者是再熔解.则在浇口附近留下长条的流痕.1.增加喷嘴孔径.2.增加喷嘴温度.3.减低松退量.5.降低射出到浇口之速度.拾.浇口周围的雾状原因:在浇口(尤其为小浇口)周围高分子配向的凝固层(强度较弱).如在高速的流动场中.受分子炼被拉开而形成一些小.缺孔.很多小缺孔构成浇口周围的雾状.痕迹.解决对策:1.减低射出速度.2.增加浇口的断面积.3.改变浇口位置4.增加模温5.减低料温.拾壹.表层剥落原因:成品的表面层在塑料料流动和固化速度不同的情形下.一层一层的堆积所形成.如果因塑料料含有不均匀的成份或受过高切段力及过热所破坏则层与层间之熔合就不足而产生剥落.解决对策:1.检查塑料料是否含有太多水份.2.增高模温.3.减低射出速度.4.减低料温.5.检查塑料机的性能及设定条件.6.检查塑料料之色剂或添加物是否兼容.7.检查塑料料之是否混入其它材质.拾贰.黑点原因1.塑料料含有杂质或其它不兼容物质.解决对策:1.检查塑料料是否含有杂质.2.降低回收料的添加比例.3.检查塑料料之色剂或添加物是否兼容.原因2.塑料料在制造过程中受到污染.解决对策:1.检查送料管路及烘料筒.2.清洁螺杆及加热筒.3.清洁热流道及喷嘴.原因3.塑料料在制造过程中受到破坏.解决对策:1.减低料温.2.减低塑料料在加热管内停流时间.拾参.焦纹原因:塑料料因热受损分子量会降低或发生热分解.使成品外观出现银色或棕色的纹状瑕疵.同时也会降低强度.解决对策:1.减低料温.2.减低塑料料在加热管内停流时间.3.减低射出速度.4.增加喷嘴孔径..拾肆.湿纹所形成之水气会受流动推挤到模壁而形成成品表面条状的痕迹.解决对策:1.检查塑料材料的干燥度.2.提高背压.3.检查模壁表面是否含有水份.4.检查材料之包装与储存.拾伍.气痕原因:在射出过程中.气体来不及排出.被推往表面或在进料后松退.吸入空气.而在射出时被推往浇口之附近.状态1.出现在浇口附近.解决对策:1.降低松退速度或行程.2.使用可闭喷嘴.状态2.出现在其它部分.解决对策:1.减低射出速度.2.增加被压.3.改变浇口位置.4.设计时避免尖角及凹凸太深之形状拾陆.光泽与光泽差异原因:塑料成型品之表面,光泽决定于模具表.面加工及射出成形.之冷却速率或收缩差异所产生的表面状态1.模具打光面光泽不足.解决对策:1.模面再打光.2.增加射出速度3.增加模温4.增加料温.状态2.咬花面光泽不足.解决对策:1.调整咬花面.2.减低射出速度.3.减低模温.4.减低料温.状态3.接合线处的光泽差异. 解决对策:1.改变浇口位置.2.增加射出速度.3.增加模温.状态4.孔部周围的光泽差异. 解决对策:1.改变浇口位置.2.调整孔部型状.状态5.肋部或厚驳差异急变处. 解决对策:1.增加保持压力.2.足够的保持时间.3.降低通过问题处之速度.4.调整厚薄变化.使其变化趋缓.状态6.在顶针或滑块处光泽差异. 解决对策:1.检查模温之差异.2.避免模腔内压力过高.。

注塑缺胶改善方式

注塑缺胶改善方式

下表即为缺胶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原因分析
改善方法
1.熔料温度太低 2.注射压力太低或油温过高 3.熔胶量不够(注射量不足) 4.注射时间太短或保压切换过早 5.注射速度太慢 6.模具温度不均 7.模具温度偏低 8.模具排气不良 9.射嘴堵塞或漏胶 10.浇口数量/位置不适,进胶不平均 11.流道/浇口太小或流道太长 12.原料内润滑剂不够 13.螺杆止逆环(过胶圈)磨损——逆流 14.机器容量不够或料斗内的树脂不下料 15成品胶厚不合理或太薄 16.熔料流动性太差(FMI低)
注塑缺(胶)料原因分析及改善技术
走胶不齐(缺料) :
充填不足是熔融的塑料未完全注满模具成型空间的 各个角落之现象。
充填不足的原因有:
a、成型条件设定不适当; b、模具的设计与制做不合理; c、成型品的肉厚太薄等所致。 成型条件的对策是提高熔料温度(熔胶筒温度)、提高 模具温度、增加大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及提高熔料的流 动性;模具方面可增大主流道或分流道尺寸或者检讨浇 口位置、大小、数目等,设法使熔料很容易流进型腔的 各个角落。为了使成型空间内的气体顺利疏散,可在适 当位置开设排气槽/或排气针。
14.更换较大的机器或检查/改善下料情况
15.改善胶件的胶厚或加厚薄位压力或清理冷凝器 3.增加计量行程 4.增加注射时间或延迟切换保压 5.加快注射速度 6.重开模具运水道 7.提高模具温度 8.恰当位置加适度之排气槽/针 9.拆除/清理射嘴或重新对嘴 10.重新设置进胶口/或调整平衡 11.加大流道/浇口尺寸或缩短流道 12.酌加润滑剂(改善流道性) 13.拆下止逆环并检修或更换

常见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法

常见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法

常见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法常见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法一、走不齐(也称缺胶)原因:由于温度太低或压力不足或射胶时间太短等原因使胶件缺料。

改善方法:1、检查《生产成型条件》与机台参数是否相符。

2、检查模温,如模温过低需升高,反之,模温过高需降低。

3、检查射咀是否堵塞,如堵塞应清理干净。

4、清洁排气槽或模具加排气。

5、提高射胶压力(p1—p5),速度(v1—v5)。

6、加大计量行程(sm)。

7、提高炮筒温度(特别是射咀温度)8、延长射胶时间。

二、披锋大原因:由于合模力不够或注射压力太大或模具贴合面不好形成的边位溢料,又称毛边。

改善方法:1、将模具表面抹干净,检查模具是否合格。

2. 降低射胶压力(p1—p5),速度(v1—v5)。

3. 降低保压(减小s5)。

4. 检查炮筒温度是否偏高,(5. 检查模具温度。

如运水不通,油温机失控等)。

6. 修理模具有披锋的位置三、夹线明显原因:两股或两股以上胶料熔接在一起时在产品表面形成的可见痕。

改善方法:1、加快射胶速度(v1—v5)。

2、提高射胶压力(p1—p5)。

3、提高前模温。

4、提高炮筒温度(nh—h3)。

5、加大计量行程(sm)。

6、模具加排气。

四、黑点、异物原因:黑点,塑胶产品表面的黑色可见杂质或烧焦的塑胶碎片形成的黑色。

异物,偏离原色或颜色不一致的纹路。

改善方法:1、检查模具是否有掉铁粉、油污、胶屎。

2、检查模具顶部是否有灰尘掉入模具型腔内。

3、检查料筒、料袋是否有污物、灰尘。

4、检查原料是否有杂质。

5、用另一种干净的透明或白色原料试啤。

6、检查射咀,拆射咀清理。

7、洗机处理。

8、联络维修部拆炮筒清理或维修炮筒温度。

《烧黄》五、料花原因:主要指原料烘料不足,有水份产生气体或材料分解产生气体形成放射式v形条纹。

改善方法:1、检查烘干温度设定是否正确,提示灯是否亮,温度计表显示的温度是否与设定值相同(允许偏差≤5℃)2、打少量空胶,看是否有烘干不彻底情况。

3、适当延长烘干时间。

塑胶常见缺陷及分析

塑胶常见缺陷及分析

改善措施
增加模温 加大注射压力 把注射速度提高 增加保压时间 提高熔体温度
3﹑注塑机台: 产生缺陷原因 改善措施
注射量不足,机台小,注塑机料筒射出量小于塑件质 一般塑件质量(包括水口)不能超过机台料筒塑 量时,造成型腔不能填满﹑ 化量的85% 料筒止逆阀出现故障,使熔胶倒流导致射出不足 注射行程不足,注射量也不会不够 检修止逆阀 适当加大注射行程
更换大直径喷嘴 换大规格注塑机
4﹑产品: 产生缺陷原因
产品壁厚差异大,熔体在充模时多在溥壁处汇合,此 处易产生熔接痕 产品某处较薄,熔体在此处固化速度快,易产生熔接 痕 产品嵌件过多,熔体在经过此嵌件时易产生熔接痕
改善措施
让壁厚厚薄平稳过渡 产品不能太薄 尽量减少嵌件数量
5﹑原料: 产生缺陷原因
润滑剂过少熔体流动性差 脱模剂用量太多,也易产生熔痕 第 2 頁,共 10 頁
2﹑成型条件: 产生缺陷原因
熔体温度过高,流动性好,易生毛边﹑ 注射压力过大,熔体易从极小的间隙流出﹑ 注射量过多,使型腔内压力过大易产生毛边﹑
改善措施
降低料筒及喷嘴温度 降低注射压力 控制注射量
3﹑注塑料机台﹕ 产生缺陷原因
四根哥林柱长短不一致可使动﹑定模板合模不严 锁模力小于注射压力时﹐充模时分型面易出现缝隙 难以密合
第 4 頁,共 10 頁
五拉伤﹕主要表现为产品不能顺利地从模具中脱出﹐在产品表面拉出一条一条的痕迹。
为射出时模具边缘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 产生拉伤的主要原因是﹕模具和注塑工艺等方面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模具
脱模斜度 型腔表面很粗糙﹑损伤﹑磨损 拉伤 注射压力过大 注射﹑保压时间过长 动﹑定模板合模的精度不高 表面倒扣
注塑常见缺陷的分析

注塑件产生品质缺陷的常见原因

注塑件产生品质缺陷的常见原因

注塑件产生品质缺陷的常见原因1、色差:①原材料方面因素:包括色粉更换、塑胶材料牌号更改,定型剂更换。

②原材料品种不同:如PP料与ABS料或PC料要求同一种色,但因材料品种不同而有细小色差,但允许有一限度范围。

③设备工艺原因:A、温度;B、压力;C熔胶时间等工艺因素影响。

④环境因素:料筒未清干净,烘料斗有灰尘,模具有油污等。

⑤色粉本身因素:有些色粉不受温,且制品很易受温度变化而更改。

如:9278烤箱提手(A2945兰)。

2、充填不足(缺胶):①模具方面:A、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浇注系统是熔体进入模腔的通道,对塑料件成型质量有很大关系,浇口不平行,浇口的位置不是在壁厚部位;B、模具排气结构不良;C、熔体中的杂质或冷料堵塞流道;D、模具温度未达要求。

②原材料方面:A、原材料含水量过大;B、原材料中易挥发物超标;C、原材料中杂质或再生料过多。

③注塑机方面:A、注射量不足:如用150T机生产180T产品。

B、喷嘴为异物堵塞,喷嘴孔太小;C、原材料供应不足:如料筒堵塞,水口料影响下料;D、止逆阀故障;E、注射行程不够。

④成型操作方面:A、模具温度过低;B、注射压力太低;C、保压时间太短;D、注射速度太慢;E、熔体温度太低。

3、翘曲变形:①模具方面:重要是针对模具设计方面不合理原因造成,在此不作叙述。

②成型操作方面:A、注射压力过高,流体方向和垂直流向方向分子取向相差较大,塑胶力图恢复原有的卷曲状态,所以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收缩大于垂直流动方向上的收缩;B、熔体温度过高;C、保压压力过高:保压压力高时,塑料中的内压力过高,在脱模后内应力的释放使塑胶件产生翘曲变形;D、熔体流速太慢;E、回火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

③原材料方面:PP/PA料简单变形。

4、熔接痕(纹):①模具方面:A、浇口数量太多,即进胶点多,进胶口截面积过小;B、模具无冷料穴或冷料穴位置不正确;C、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熔体在模中冷却太快且不均匀。

②原材料方面:A、脱模剂用量太多,或使用不符合的脱模剂;B、熔体的流动性差,在成型时易产生熔接痕;C、原材料中含水份较多或挥发物含量过高。

注塑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对策方法汇总

注塑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对策方法汇总

注塑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对策方法汇总1. 刚开机时产品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产品缺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刚开机时注塑机料管内的熔胶由于加热时间长,熔胶粘度低,流动性好,产品易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2.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缺胶,有时增大射胶压力和速度都无效,为什么?解决方法?是因为生产中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胶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3. 产品椭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椭圆是由于入胶不均匀,造成产品四周压力不匀,使产品椭圆,采用三点入胶,使产品入胶均匀。

4. 精密产品对模具的要求。

要求模具材料刚性好,弹变形小,热涨性系数小。

5. 产品耐酸试验的目的产品耐酸试验是为了检测产品内应力,和内应力着力点位置,以便消除产品内应力。

6. 产品中金属镶件受力易开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中放镶件,在啤塑时由于热熔胶遇到冷镶件,会形成内应力,使产品强度下降,易开裂。

在生产时,对镶件进行预热处理。

7. 模具排气点的合理性与选择方法。

模具排气点不合理,非但起不到排气效果,反而会造成产品变形或尺寸变化,所以模具排气点要合理。

选择模具排气点,应在产品最后走满胶的地方和产品困气烧的地方开排气。

8. 产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易脆裂是产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产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胶料老化,使产品易脆裂。

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

9. 加玻纤产品易出现泛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是由于熔胶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射胶压力不足,造成玻纤在胶内不能与塑胶很好的结合,使纤泛出。

加高熔胶温度,模具温度,增大射胶压力。

10. 进料口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进料口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机器回料不稳定,使加料量不稳定,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和外观。

注塑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对策方法汇总

注塑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对策方法汇总

注塑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汇总1. 刚开机时产品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产品缺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刚开机时注塑机料管内的熔胶由于加热时间长,熔胶粘度低,流动性好,产品易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2.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缺胶,有时增大射胶压力和速度都无效,为什么?解决方法?是因为生产中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胶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3. 产品椭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椭圆是由于入胶不均匀,造成产品四周压力不匀,使产品椭圆,采用三点入胶,使产品入胶均匀。

4. 精密产品对模具的要求。

要求模具材料刚性好,弹变形小,热涨性系数小。

5. 产品耐酸试验的目的产品耐酸试验是为了检测产品内应力,和内应力着力点位置,以便消除产品内应力。

6. 产品中金属镶件受力易开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中放镶件,在啤塑时由于热熔胶遇到冷镶件,会形成内应力,使产品强度下降,易开裂。

在生产时,对镶件进行预热处理。

7. 模具排气点的合理性与选择方法。

模具排气点不合理,非但起不到排气效果,反而会造成产品变形或尺寸变化,所以模具排气点要合理。

选择模具排气点,应在产品最后走满胶的地方和产品困气烧的地方开排气。

8. 产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易脆裂是产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产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胶料老化,使产品易脆裂。

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

9. 加玻纤产品易出现泛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是由于熔胶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射胶压力不足,造成玻纤在胶内不能与塑胶很好的结合,使纤泛出。

加高熔胶温度,模具温度,增大射胶压力。

10. 进料口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进料口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机器回料不稳定,使加料量不稳定,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和外观。

注塑产品缺胶怎么解决【干货技巧】

注塑产品缺胶怎么解决【干货技巧】

缺胶在注塑成型中,不良比例无论在什么样的统计中,都是排名前3的。

相对于排名靠前的料花、混色等的外观不良,只会影响到使用的观感,对使用的功能没有影响,但缺胶不但会影响外观,也会影响功能,在一些关键部位的缺胶,会直接导致使用不了。

所以,缺胶是注塑部门最需要杜绝的不良,但注塑成型关联的因素太多,缺胶经常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冒出来,防不胜防。

一、产生缺胶主要有几个因素:1.料筒及喷嘴温度偏低---提高料筒及射嘴温度;2.模温过低---提高模温;3.计量过小---加大计量;4.注射压力、速度过小---提高注射压力、速度;5.注射时间过短---加长注射时间;6.模具排气不良---模具加排气;7.杂物堵塞射嘴或浇口---清理射嘴或浇口;8.浇口过小----正确设计浇注系统。

二、针对缺胶的工艺调整方法:1、注射压力设定大于监控最高压力10MPA以上,保证速度的稳定性。

注射压力是保证注射速度以设定速度前进的要素,设定压力小于实际压力,就不能保证注射速度在设定速度上,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发生,产生缺胶;2、VP位置减1mm不缺胶,保证条件裕度。

保压设定5mpa以下测试,不能归零。

保压归零,螺杆会在VP切换后停止,保持VP切换时的压力,不会卸掉压力,如果射胶时间足够长,螺杆里面的材料会在螺杆压力下,进入模腔,失去VP位置的作用。

保压设定低的压力,VP切换后,螺杆以低的保压停止,受到高的射速压反推后退,不足以推动材料前进;3、料温以低温为主,取该材料的低成形温度,降低材料流动性;4、注射第1段速度建议不低于30,速度高,止逆环能快速止逆,减少材料回流;5、背压以低背压为好,背压大,材料反推的压力大,同时背压大,料温升高,容易逆流;6、保压1段尽量用保压压力大,增加VP切换后材料的流动惯性;7、松退(抽胶)加大,以0—5mm为佳,过大有料花生产可能,松退可使计量段压力下降,减少射胶前逆流的压力;8、热流道模具的热流道温度高于料温10度以上,热流道不属于料筒,对料筒的逆流不会产生影响,但可以改善走胶。

注塑产品缺胶解决办法【详】

注塑产品缺胶解决办法【详】

欠注是指注料未完全充满模具型腔而导致制件不完整的现象,通常发生在薄壁区域或远离浇口的区域。

对有些内部不重要又不影响美观的欠注可不用调整,若要调整的话可能导致披锋的出现。

解决注塑产品缺胶的12个小妙招!引起欠注的原因:1. 料量或垫料不足。

适度调整到制件充填完整为止。

2. 料筒温度过低。

料温低时熔料粘度较大,充模时阻力也大,适当提高料温,可增强熔料流动性。

3. 注射压力或速度过低。

熔料在型腔内的充填过程,缺乏足够的推动力继续向远程流动。

提高注射压力,使型腔内的熔料在冷凝硬化前始终获得充分的压力和料量补充。

4. 注射时间不足。

要注射完整一定重量的制件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时间不足即表示注射量不足,增加注射时间到制件充模完整即可。

5. 保压不当。

主要是过早转压,即保压切换点调整过大,余下较多的料量靠保压压力进行补充,必然使制件重量不足而欠注,应重新调整保压转换位置到最佳点,使制件完整。

6. 模温过低。

制件形状和厚薄变化较大时,过低的模温会消耗过多的注射压力,适当提高模温或重置模具水道。

7. 射嘴与模具浇口配合不良。

注射时射嘴溢料,损失部分料量,重新调整模具,使其与射嘴良好配合。

8. 射嘴孔受损或部分堵塞。

选择座退生产时,射嘴与模具因长时间的不断撞击,易使注射孔逐浙变小,即料流通道变小,料条的面积比容增大,会令冷料堵塞射嘴孔或消耗过多注射压力。

应拆下射嘴修复或清理,适当重置射座前进终止位置,将撞击力降低至合理值。

9. 过胶环磨损。

螺杆头上的止逆环与推力环磨损间隙大,注射时不能有效地截止,使前端已计量好的熔料产生逆流,损失注射分量,导致制件不完整。

验证过胶环磨损方法:待上一循环注射完成后即转换为手动操作模式,并将注射压力和速度调节在较低值,再执行储料完成。

此时观察手动执行射胶时,螺杆位置指示尺的前进受阻程度,亦即是检查过胶环的漏流程度。

受阻越少,漏流程度越大。

对磨损程度大的过胶环,应尽快更换处理,否则勉强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就不能保证。

注塑件缺胶原因

注塑件缺胶原因

注塑件缺胶原因
注塑件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制造方式,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
入模具中,并在冷却后将制品取出来,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然而,在注塑生产中,有时会发生注塑件缺胶的情况,影响生产
效率和质量。

那么,注塑件缺胶的原因是什么呢?
1. 模具问题
模具是注塑加工的关键因素,模具设计不合理或者加工质量不好
都会导致注塑件缺胶。

模具的检修不及时也会对注塑件的质量产生影响。

模具表面应该保持干净、光滑,否则影响塑料流动和分布,从而
导致缺胶。

2. 塑料选择问题
不同的塑料有不同的流动性和热转移性。

选择不合理的塑料或者
塑料中含有杂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注塑件的成型效果。

一些高分子聚合
物的熔体黏度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因此塑料温度应该控制在合适的
范围内,否则也会造成注塑件缺胶。

3. 注塑机问题
注塑机也是造成注塑件缺胶的原因之一。

注塑机的压力、速度、
温度等参数的设定不合理或者注塑机内部部件损坏,都会导致注塑件
缺胶。

因此需要对注塑机进行定期维修和检修,并按照生产要求调整
相关参数。

4. 输送系统问题
塑料在注塑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输送系统进行加工,输送系统的
顺畅程度也会对注塑件的成型效果产生影响。

输送系统中的管道、喷
嘴等部件需要定期检修和清洗,保持畅通。

综上所述,注塑件缺胶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模具问题、塑料选择问题、注塑机问题和输送系统问题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注塑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注塑件的质量和生
产效率。

注塑产品缺胶标注定义

注塑产品缺胶标注定义

注塑产品缺胶标注定义
注塑件不饱满,出现气泡、空隙、缩孔等,与标准样板不符称为缺胶。

俗称打不满、欠注、注塑材料不能完全填满整个模腔,这类缺陷通常出现在远离浇口的位置上,流长过长,薄壁件附件,或因为模具排气不良。

外部轮廓不完整,产品边缘光滑,形状不规则,有不整齐之感。

常发生在离胶口最边的地方和又细又长的骨位。

电器产品呈台在生产过程中时常在骨位直角位项熔接线处出现填充不满(缺版)现象。

原因是:骨位团气引起填充不满(缺版);走熔接线处填充不满(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产品常见缺胶原因
注塑产品常见缺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材料问题:注塑产品使用的塑料材料质量不过关是导致缺胶的常见原因之一。

塑料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包括其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强度等。

如果材料质量不稳定或不符合要求,就可能导致产品缺胶。

例如,材料中可能含有不溶于塑料的杂质,或者塑料牌号选择不当,无法很好地与其他材料或工艺相匹配。

2. 模具设计问题:模具是注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元件,模具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如腔型设计不匹配、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就容易导致注塑产品缺胶。

比如,在腔型设计中,如果出现了死角或者放线不合理的情况下,注塑时塑料可能无法流动到位,导致产品出现缺胶的问题。

3. 注塑工艺问题:注塑工艺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注塑温度、注塑压力、注塑时间等一系列参数的设定和控制。

如果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或者控制不精确,就会导致产品缺胶的问题。

例如,注塑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塑料的熔体流动性,从而导致产品缺胶。

4. 注塑机问题:注塑机是实现注塑工艺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稳定与否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注塑机的射出量不稳定、背压不足或者螺杆磨损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塑料的熔体流动性和产品的充填度,从而导致产品出现缺胶。

5. 人为操作问题:在注塑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操作水平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如果操作人员对注塑机和工艺不熟悉,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或者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导致产品缺胶。

为了解决注塑产品缺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选择质量稳定的塑料供应商,避免使用含有杂质的塑料材料。

2. 优化模具设计:确保腔型设计合理,避免死角和放线不合理的情况出现,优化冷却系统设计,提高产品充填度。

3. 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注塑温度、注塑压力、注塑时间等工艺参数,保证塑料的熔体流动性。

4. 定期对注塑机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注塑机的性能稳定,确保射出量、背压等参数稳定,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

5.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注塑机和工艺的理解,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或者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注塑产品常见缺胶的原因主要涉及材料问题、模具设计问题、注塑工艺问题、注塑机问题和人为操作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以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