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鸦胆子的功能主治
![鸦胆子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8fc7a5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1.png)
鸦胆子的功能主治简介鸦胆子,又名鸦腮草、鸦钻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鸦胆子属。
鸦胆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鸦胆子的功能主治。
1. 清热解毒•鸦胆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湿热毒邪,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身体不适症状。
鸦胆子可以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感冒、咽炎、肺炎等。
2. 利咽开音•鸦胆子有利咽开音的功效。
它可以起到润喉的作用,缓解喉咙干燥、疼痛等症状,有助于声音的清晰传达。
鸦胆子常被用于声带炎、咽炎等声音受损的情况下使用。
3. 化痰止咳•鸦胆子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呼吸道的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
鸦胆子常被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4. 改善食欲•鸦胆子可改善食欲。
它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提高食欲。
鸦胆子常被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
5. 补肾养肝•鸦胆子具有补肾养肝的作用。
它可以滋补肾脏,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调节肝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鸦胆子常被用于治疗肾虚、肝虚等相关疾病。
6. 抗氧化•鸦胆子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防止疾病的发生。
鸦胆子的抗氧化作用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7. 抗感染•鸦胆子具有抗感染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鸦胆子常被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8. 耐缺氧•鸦胆子具有耐缺氧的特点。
它可以增加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组织缺氧状况,提高细胞的氧化代谢能力。
鸦胆子常被用于高原反应、心脑血管病等缺氧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腹泻、长期便溏者慎用。
•服用鸦胆子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鸦胆子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发挥药效,应长期规律服用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总结:鸦胆子作为一种常见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开音、化痰止咳、改善食欲、补肾养肝、抗氧化、抗感染、耐缺氧等多种功能主治。
鸦胆子的药用介绍
![鸦胆子的药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7315498dd88d0d233d46ae3.png)
鸦胆子的药用介绍导读:鸦胆子是一味常用的用于抗癌中药,又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小苦楝等。
作为中药,鸦胆子味苦,性寒,有毒。
具有清热解毒、止痢疾、抗癌等功效。
下面就由华夏肿瘤康复会康复指导师为您详细介绍鸦胆子的抗癌功效。
一、鸦胆子的有效成分有哪些?鸦胆子的有效成分为各种生物碱,如鸦胆子碱,鸦胆宁等;糖苷,如鸦胆子苷、鸦胆灵等;酸性成分,如鸦胆子酚等。
其他成分还有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桐酸、花生酸等等。
其中发挥抗癌功效的主要是鸦胆子苦醇和鸦胆子苦素。
二、鸦胆子的抗癌功效的体现?鸦胆子静脉乳与生理盐水混合滴,并配合放疗或者化疗,是目前关于鸦胆子在抗癌应用方面报道得最多的方法。
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的化疗或者是单纯的放疗。
鸦胆子的抗癌机制是:升高白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及癌细胞DNA的合成,阻止其繁殖分化;选择性破坏癌细胞膜和线粒体;作为一种载体,能够运载其他抗癌药物,促使这些抗癌药物到达病灶并长期滞留,从而使其充分发挥药效。
三、鸦胆子的毒副反应及急救措施有哪些?不过,鸦胆子是有毒的,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不仅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也有损害作用,会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
中毒时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胃肠道充血,便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
因而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
而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
中毒救治的一般方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奶或蛋清,酌用泻药;或者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当患者在昏迷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时,应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等。
华夏肿瘤康复会康复指导师温馨提醒:鸦胆子的抗癌功效非常显著,但其直接作为入煎剂毒素还是比较大的。
因而患者可以适当选择含有鸦胆子的有效成分的中成药,如鸦胆子油软胶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等。
详情可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介绍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da339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e.png)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介绍
鸦胆子,又称鸦胆、麒麟胆等,是一种中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包括疣。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鸦胆子外敷法:将鸦胆子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醋或者酒调成糊状,涂抹于患疣部位,每天2-3次,持续1-2周。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疣和扁平疣。
2. 鸦胆子煎水法:将鸦胆子研磨成细粉,取适量加水煎煮,待水开后低火煮沸5-10分钟,然后滤出药液,温服。
每天2-3次,持续服用1-2周。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发性疣或疣体较大的情况。
3. 鸦胆子泡脚法:将鸦胆子研磨成细粉,放入热水中浸泡双脚,每天泡脚20-30分钟,连续1-2周。
这种方法适用于足底疣或手指疣。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鸦胆子治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前先清洗患疣部位,并保持干燥。
避免感染扩散。
2. 使用时应避免与健康皮肤接触,以免刺激正常皮肤。
3. 使用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疣体扩散。
4. 如果使用鸦胆子后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最后,使用中草药治疗疾病时应慎重,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_0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_0](https://img.taocdn.com/s3/m/07aca44a5727a5e9846a6150.png)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名称】鸦胆子【别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
【科属】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成熟种子【产地】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苦,寒。
有小毒。
归大肠经、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
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赘疣,鸡眼。
①《生草药性备要》: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
②《纲目拾遗》:治痢,痔。
③《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
又能杀虫。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
治梅毒及花柳毒淋。
捣烂醋调敷疔毒。
善治疣。
⑤《科学的民间药草》:截疟和治阿米巴痢疾。
制成油质,可治外耳道乳状瘤,乳头瘤,以及尖锐性湿疣。
⑥《广西中药志》:治疳匿。
外用(油亦可)治皮肤瘤。
【应用】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可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
可用本品去皮,白糖水送服。
本品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可用治冷积久痢,采取口服于灌肠并用方法,治疗较佳;若用治久痢久泄,可与诃子肉、乌梅肉、木香同用。
2、各型疟疾。
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杀虫治疟,适宜各型疟疾尤善于间日疟。
3、鸡眼赘疣。
本品有腐蚀作用,可用治鸡眼赘疣。
【选方】①治里急后重:鸦胆去壳留肉,包龙眼肉,每岁一粒,白滚水下。
(《吉云旅钞》)②治热性亦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
此物囫囵吞服,去皮时仁有破者,去之勿服,服之恐作呕吐。
(《医学衷中参西录》)③治疟疾:鸦胆子果仁十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日三次,第三日后减半量,连眼五日。
(《广西中草药》)④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十粒,日二次,连服四、五天。
(《广西中草药》)⑤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
(《纲目拾遗》)⑥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⑦治脚鸡眼;鸦胆子二十个,砸开取仁,用针尖戳住,放灯头以上少烤,烤至黄色,再放一小块胶布上,用刀将该药按成片,粘于患处(在粘前用开水将患处洗净,用刀将厚皮割去),每日换一次,二十天左右即痊愈。
中药“清热解毒药”——鸦胆子
![中药“清热解毒药”——鸦胆子](https://img.taocdn.com/s3/m/fa4174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f.png)
中药“清热解毒药”——鸦胆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广东、广西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除去果壳,取仁。
本品气微,味极苦。
以粒大、饱满、种仁色白、油性足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外用腐蚀赘疣之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5~2g,用龙眼肉包表或装入胶囊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
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
孕妇及小儿慎用。
胃肠出血及肝病患者不宜使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鸦胆子苦,治痢杀虫,疟疾能止,赘(zhuì)疣有功。
三、临床应用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如《医学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白糖水送服。
本品有止痢之功,也可用治冷积久痢,可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若用治久痢久泻,迁延不愈者,可与诃子乌梅、木香等同用。
2.疟疾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疟疾,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疗效最佳,对恶性疟疾也有效。
3.赞疣鸡眼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
用治赘疣、鸡眼,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
治疗鸡眼,可以鸦胆子仁,同白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赘疣。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苦木苦味素类、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苷类(鸦胆灵、胆子等成分、类成分、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香草酸、鸦子甲素以胆等。
2.药理作用鸦胆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中、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条作用。
本品煎剂及氯仿提取物体外实验证实其能抗疟原虫。
本品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d2ea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7.png)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鸦胆子,又称鸦胆子草、鸦胆子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鸦胆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其中包括疣。
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上的小突起或疣状病变。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鸦胆子治疣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疣症状,恢复健康肌肤。
首先,选择优质的鸦胆子。
治疣的关键在于使用高质量的鸦胆子,因此在购买鸦胆子时,建议选择正规的药材市场或中药店购买,并注意查看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确保购买的鸦胆子质地干燥,无虫蛀、无霉变等情况,以保证药效的有效性。
其次,制作鸦胆子药膏。
将购买的鸦胆子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清水,用研钵研磨成浆状,然后将鸦胆子浆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最后将药膏密封保存备用。
使用时,将药膏取适量涂抹在患处,轻柔按摩至药膏被皮肤完全吸收。
再次,注意饮食调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疣病情加重。
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病毒感染。
最后,保持局部卫生。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患处的清洁干燥,避免因汗水、油脂等导致局部感染,影响疣的治疗效果。
同时,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破坏皮肤,加重疣病情。
总之,鸦胆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治疗疣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鸦胆子治疣的过程中,患者需注意选购优质的鸦胆子,制作药膏并注意饮食调理和局部卫生,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鸦胆子治疣的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疣,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鸦胆子
![鸦胆子](https://img.taocdn.com/s3/m/622b07b665ce050876321356.png)
鸦胆子(《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成熟种子。
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味苦,性寒。
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赘疣。
临床用名鸦胆子。
【本草汇言】《本草纲目拾遗》:治痢:何梦瑶《医碥》:鸦胆丸,用鸦胆子去壳捶去油一钱,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三分,糊丸。
朱砂为衣。
或鸦胆霜、黄丹各一钱,加木香二分亦可。
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
里急后重:《吉云旅抄》:用鸦胆即苦榛子,去壳留肉,包龙眼肉内,每岁一粒,白滚水下。
治痔:《金御乘云》:近日闽中板客皆带鸦胆子来,治痔如神。
有患者,以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立愈。
至圣丹:治冷痢久泻,百方无验者,一服即愈。
凡痢之初起,实热实积,易知而易治。
惟虚人冷积致痢,医多不以为意,盖实热之症,外候有身热烦躁,唇售口渴,肚疼窘迫,里急后重,舌疏利之,重则寒下之,积去而和其阴阳,无不愈者。
至于虚人冷积致痢,外无烦热躁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痢,小便清长。
此由阴性迟缓,所以外证不急,遇此不可姑息,但以集成三仙丹下之,以去其积,倘不急下,必致养虎贴患。
其积日久,渐次下坠,竟至大肠下口直肠上口交界之处,有小曲摺,隐匿于此,为肠秽最深之处,药所不到之地,证则乍轻乍重,或愈或发,便则乍红乍白,或硬或溏,总无一定,任是神丹,分毫无济。
盖积不在腹内,而在大肠之下,诸药至此,性力已过,尽成粃糠,安能去此沉匿之积?所以冷痢有至三五年十数年不愈者,由此故也。
古方用巴豆为丸下之者,第恐久病。
痢疾神方:《医宗汇编》:用白石榴烧灰一钱,真鸦片切片二钱,鸦胆子去壳纸包,压去油三两,人参三分,枯矾二分,海南沉香三分,共为细末,调粥为丸,重五六厘,晒干,恣瓶收贮。
红痢用蜜一匙,滚水调下。
红白相兼,阴阳水送下。
肚胀,滚汤下。
水泻,米汤开水送下。
忌油腻腥酸一月。
《医学衷中参西录》:即苦参所结之子。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fe081a4b73f242336c5fb0.png)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鸦胆子的简介*二、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三、鸦胆子的市场信息1. 鸦胆子的价格2. 鸦胆子的选购方法3. 鸦胆子的保存方法鸦胆子的简介鸦胆子,中药名。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其性味苦寒,有小毒。
可以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常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鸦胆子含生物碱(鸦胆子碱和鸦胆宁等)、糖甙(鸦胆灵、鸦胆子甙等)、酚性成分(鸦胆子酚等)和一种羟基羧酸称鸦胆子酸等。
鸦胆子仁含脂肪油(鸦胆子油)56.23%。
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内含挥发油少许;皂化物92.47%,内含油酸(占原油的%-下同)81.87%、亚油酸3.37%、硬脂酸2.65%、棕榈酸6.62%等;还有熔点为152℃的绢丝状结晶体4.59%。
种子中含多种结构上类似苦木素的苦味成分:鸦胆子苦醇、鸦胆子素A、B、C、D、E、F、G、H等。
2、功效作用2.1、清热,燥湿,杀虫,解毒。
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赘疣,鸡眼。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外用适量。
2.2、《生草药性备要》: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
2.3、《纲目拾遗》:治痢,痔。
2.4、《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
又能杀虫。
2.5、《医学衷中参西录》: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
“”治梅毒及花柳毒淋。
捣烂醋调敷疔毒。
善治疣。
2.6、《科学的民间药草》:截疟和治阿米巴痢疾。
“”制成油质,可治外耳道乳状瘤,乳头瘤,以及尖锐性湿疣。
2.7、《广西中药志》:治疳匿。
外用(油亦可)治皮肤瘤。
3、临床应用3.1、治里急后重:鸦胆去壳留肉,包龙眼肉,每岁一粒,白滚水下。
(《吉云旅钞》)。
3.2、治热性亦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
此物囫囵吞服,去皮时仁有破者,去之勿服,服之恐作呕吐。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2663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7.png)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鸦胆子,又名鸦胆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鸦胆子被广泛用于治疗疣病。
疣病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疾病,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的乳头状或菜花状疣块。
在中医治疣的方法中,鸦胆子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草药治疗疣病的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鸦胆子治疣的方法。
首先,鸦胆子的外用治疗方法。
将鸦胆子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的醋或者酒,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每天2-3次。
鸦胆子的外用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疣病的部位,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有助于疣病的消退。
其次,鸦胆子的内服治疗方法。
将鸦胆子研成细末,每次取3-5克,加入开水冲泡,作为饮品饮用。
鸦胆子的内服方法可以通过内部调理,清热解毒,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改善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疣病的效果。
此外,鸦胆子还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加强治疗效果。
比如,可以将鸦胆子与板蓝根、连翘、黄芩等草药一起使用,配成煎剂或者药膏,外用于患处。
这样可以综合发挥多种草药的功效,加速疣病的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鸦胆子治疣的方法虽然在中医传统中被广泛应用,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在使用鸦胆子治疣之前,应当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疣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搭配。
总之,鸦胆子作为一种中医草药,具有一定的治疗疣病的效果。
通过外用、内服或者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都可以达到治疗疣病的效果。
但是在使用鸦胆子治疣时,应当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最重要的是,在治疗疣病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的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鸦胆子治疣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鸦胆子
![鸦胆子](https://img.taocdn.com/s3/m/779ddcd4da38376bae1fae10.png)
鸦胆子临床应用1、治疗阿米巴痢疾:据50例和65例的观察,治愈率分别为72%和94%。
其中50例组的复发率为6%。
治愈病例大都在2-7天内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多数在3-5天转为阴性。
从大便转阴时间的长短看,鸦胆子对滋养体作用似较包囊为佳。
或认为鸦胆子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效果。
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其中以腹泻较多见,但不影响治疗。
用法:大多采取口服法与灌肠法并用,7-10天为一疗程。
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20粒,也有少至4粒的;小儿每岁l-2粒。
装胶囊吞服。
灌肠用鸦胆子仁15-20粒,打碎后浸于1%碳酸氢钠溶液200ml中2小时,然后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与口服法同时进行,或在口服4天后再单鸦胆子独使用。
2、治疗疟疾:对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均有效果,多数病例服药后可控制发作。
用法: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粒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4次,连服至第4、5天剂量减半,全治程为5天。
小儿10岁以下每次6粒,14岁以下每次8粒。
副作用较大,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加,少数病人发生呕吐。
3、治疗滴虫性及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用鸦胆子仁20粒加水100ml,煎成20ml,以注射器套导尿管注入阴道内,每日1次。
治疗6例滴虫性阴道炎,经2-3次用药即获痊愈,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另一报告用鸦胆子仁40粒打碎后加水400ml,煎成40ml,行阴道灌洗,每日1次,治疗l例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经7天后亦获痊愈。
4、治疗赘瘤:用鸦胆子油涂搽患部,对于外耳道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及寻常疣、扁平疣等均有治疗效果。
外耳道乳头状瘤用鸦胆子油滴入,每日l-2次,3-7天即可脱落。
单发性的喉鸦胆子乳头状瘤,可先将瘤体摘除,然后用鸦胆子油在基底部擦拭;多发性的先将易摘除的瘤体摘除,再用鸦胆子油在瘤体表面涂拭。
小儿在直接喉镜下涂拭,成人在间接喉镜下涂拭,每周l-3次。
一般施用5-6次后肿物即可消失,但最多有用至30次的。
鸦胆子功效与作用
![鸦胆子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7437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c.png)
鸦胆子功效与作用鸦胆子是一种中药材,也叫做山鸦胆,主要生长在中国的华北、西南等地区。
它是鸦胆子科植物山鸦胆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鸦胆子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鸦胆子的功效1. 清热解毒:鸦胆子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疟疾、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热病。
它含有一种名为鸦胆紫的成分,能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着良好的抗菌作用。
2. 降血压:鸦胆子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3. 消肿利尿:鸦胆子具有消肿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尿道结石等症状。
它能够促进体内尿酸盐的排泄,增加尿量,从而减轻水肿。
4. 止咳平喘:鸦胆子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它含有一种鸦胆紫甙成分,能够扩张支气管,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从而缓解咳嗽和喘息。
5. 镇痛止痒:鸦胆子具有镇痛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痔疮等症状。
它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能够抑制组织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瘙痒感。
二、鸦胆子的作用1. 抗菌作用:鸦胆子中的鸦胆紫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它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从而杀灭细菌,对一些耐药菌也有一定的作用。
2. 改善肾功能:鸦胆子中的活性成分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量,促进尿酸盐的排泄,改善肾功能。
它还能够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减少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对于痛风、尿酸性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调节免疫功能:鸦胆子中的多种成分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加抗体的产生,对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
4. 抗氧化作用:鸦胆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鞣花酸类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
它还可以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平衡,防止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对于延缓衰老、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鸦胆子的功效及应用
![鸦胆子的功效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43d6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a.png)
鸦胆子的功效及应用鸦胆子,又名鸦花子、野大豆、鹦鹉豆等,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草本植物,属于豆科鸦胆子属。
其种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鸦胆子的功效及应用。
一、药理活性:1. 抗炎作用:鸦胆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
2. 抗氧化作用:鸦胆子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酚类等,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3. 免疫调节作用:鸦胆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4.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鸦胆子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预防和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药用应用:1. 抗炎镇痛:鸦胆子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
2. 抗氧化:鸦胆子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抗疲劳的作用。
3. 改善免疫力:鸦胆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种疾病。
4. 辅助治疗肿瘤:鸦胆子中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辅助治疗肿瘤,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并提高生存质量。
5. 抗抑郁:鸦胆子中的活性成分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适用于轻度抑郁症患者。
6. 调节血脂:鸦胆子中的部分成分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适用于高血脂患者。
三、用法用量:1. 煎汤饮用:每日取鸦胆子20克,加水300毫升,煎煮30分钟,分2次饮用。
2. 研磨成粉末:将鸦胆子晒干,研磨成细粉,每次取1-2克,加温水冲服,每日3次。
3. 泡水饮服:每日取鸦胆子10克,加入适量温水浸泡,数小时后饮服,每日2次。
4. 外用煎汤:将鸦胆子加水煎煮,待汤液温热时用于外敷患处,适用于皮肤炎症、湿疹等。
四、注意事项:1.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鸦胆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鸦胆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41753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4.png)
鸦胆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鸦胆子简介•鸦胆子,又名齿冷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鸦胆子属于茜草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
•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鸦胆子的主要功效•清热燥湿: 鸦胆子有祛湿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湿热内蕴、湿热黄疸、湿热痰饮等症状的治疗。
•疏风止痒: 鸦胆子具有疏风止痒的作用,对于湿疹、痱子、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解毒抗菌: 鸦胆子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
•止血生肌: 鸦胆子还具有一定的止血和生肌作用,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和创口愈合不良的情况。
•调节血糖: 鸦胆子可以降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鸦胆子的应用方式•口服: 鸦胆子可以制成药物,用于口服。
一般情况下,每次3-10克,分2-3次服用,可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剂量。
•外敷: 鸦胆子可以煮制成药浴、药膏等外用药物,直接涂抹在患处,有助于治疗皮肤病和瘙痒症状。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鸦胆子。
•鸦胆子具有较强的滑利性,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肠道黏膜。
•对鸦胆子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 药理研究进展•近年来,鸦胆子的药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发现,鸦胆子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鸦胆子苷、鸦胆子素等,这些成分对于鸦胆子的药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鸦胆子还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作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6. 结束语•鸦胆子作为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能够帮助治疗各种疾病。
•在使用鸦胆子时,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
•鸦胆子的药理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在未来有望发现更多的药理作用和应用领域。
•总体而言,鸦胆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中药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清热药——鸦胆子
![清热药——鸦胆子](https://img.taocdn.com/s3/m/4a627b255a8102d276a22f1f.png)
清热药——鸦胆子名称:鸦胆子类别:清热药拼音:YA DAN ZI拉丁:Fructus Bruceae别名:老鸦胆、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药用部位:成熟种子药材性状:本品呈卵形,长6~10mm,直径4~7mm。
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网状皱纹,网眼呈不规则的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顶端渐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柄痕。
果壳质硬而脆,种子卵形,长5~6mm,直径3~5m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具网纹;种皮薄,子叶乳白色,富油性。
无臭,味极苦。
栽培要点:产地:广西、广东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除去杂质,晒干。
地道沿革:性味归经:寒;苦;归大肠、肝经;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
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用法用量:内服:去壳取仁,以干龙眼肉或胶囊包裹吞服,每次10~30粒。
不入汤剂。
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鸦胆子油局部涂敷。
禁忌: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故不宜多服、久服。
脾胃虚弱及肝肾病患者禁服。
来源: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科属:苦木科鸦胆子属形态描述: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全体均被黄色柔毛。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40厘米;小叶5~11,通常7,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基部宽楔形而常偏斜,顶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
圆锥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长15~25厘米,雌花序长为雄花序的1/2左右小,暗紫色;萼4裂,裂片卵形,花辨4,长椭圆头披针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之外,子房4深裂。
核果椭圆形,黑色,有突起的网纹。
生态环境:常见于山野或灌丛中。
分布于我国南部;印度至大洋洲也有。
【饮片】名称:鸦胆子饮片性状:呈卵圆形。
表面黑色或黑棕色,有隆起的网状皱纹,两侧有明显的棱线,顶端渐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柄痕。
果壳坚硬而脆,种子卵形,表面类白色。
种仁乳白色,富油性。
无臭,味极苦。
炮制方法:除去果壳及杂质。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7ce5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f.png)
鸦胆子治疣的方法
鸦胆子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据说具有治疣的作用。
以下是使用鸦胆子治疣的方法:
1. 购买鸦胆子:可以在中药店或网上购买鸦胆子,确保购买到正品。
2. 准备材料:除了鸦胆子外,还需要一些棉球和医用酒精。
3. 清洁患处: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患处,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4. 涂抹鸦胆子:用棉球蘸取鸦胆子,然后轻轻涂抹在疣上。
可以每天涂抹2-3次。
5. 注意事项:使用鸦胆子治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鸦胆子有刺激性,使用时要避免接触到眼睛和口腔。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请立即用清水冲洗。
- 鸦胆子应用在皮肤上可能会产生刺激和红肿,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 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请注意,上述方法仅为参考,如果疣的情况严重或没有改善,请及时咨询医生。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057be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9.png)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名目鸦胆子是什么鸦胆子图片鸦胆子的功效鸦胆子的作用鸦胆子的附方鸦胆子的副作用性寒,有毒;味苦;功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
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赘疣,鸡眼。
禁忌脾胃虚弱,呕吐者忌服。
鸦胆子是什么鸦胆子各地别名:白骨苦楝、(苦参)子、(鸭蛋)子、鸦胆、鸭胆子、小苦楝、苦(榛子)。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种子入药。
本品生于山坡、村边、路旁灌木丛或草丛中。
秋季采果,根全年可采。
鸦胆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及腐蚀赘疣之功能。
临床用于痢疾与疟疾的治疗,也可外用治疗赘疣和鸡眼等。
民间常将鸦胆子去壳后,将仁研碎后敷在局部,治疗寻常疣、扁平疣和表皮赘生物等。
【性状】核果卵形或长圆形,长6~10mm,宽4~7mm。
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隆起的多角形网纹,顶端稍向一边突出,两侧有棱线。
种子卵形,类白色或淡棕色,微有网状隆起纹,一端较尖。
气剧烈特异,味极苦。
【采收和贮存】: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净枝叶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剥去外壳,取整仁生用。
【炮制】鸦胆子除去果壳及杂质。
鸦胆子霜,取净鸦胆子仁,炒热后研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
贮干燥容器内,鸦胆子霜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鸦胆子图片鸦胆子的功效【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极苦,性凉。
《本草正义》:大苦,(大寒)。
《广西(中药)志》:味极苦,性寒,有毒。
【归经】归大肠、肝经。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杀虫);截疟;。
主热毒血痢;冷痢;休息痢;疟疾;(痔疮);痈肿;阴痒;白带;瘊疣;鸡眼。
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生草药性备要》:(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
《纲目拾遗》:治痢,痔。
《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
又能杀虫。
《医学衷中参西录》: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
治(梅毒)及花柳毒淋。
捣烂(醋)调敷疔毒。
善治疣。
果实类-鸦胆子图片(原植物图片)
![果实类-鸦胆子图片(原植物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948970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e.png)
鸦胆子图片(原植物图片)
鸦胆子原植物
鸦胆子别名:老鸦胆(广东),苦参子、苦榛子(《吉云旅抄》),鸭蛋子、鸭胆子、雅旦子。
Brucea javanica (L.) Merr. [B. Sumatrana Roxb.; B. Amarissima (Lour.) Desv.--苦木科Simarubaceae
半常绿大灌木,高达3m,全株密被淡黄色绒毛,有苦味。
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达14cm;小叶对生,7~11片,通常为7片,小叶柄长2~5mm;小叶片长卵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三角形粗锯齿,两面被绒毛,尤以下面脉上较密。
花单性,异株或同株,稀为两性花;花序腋生,为圆锥状聚伞花序,雄花序长10~30cm,雌花序长4~18cm;花甚小,红黄色,直径约2mm,雄花萼片4,披针形,外面及边缘均被绒毛,有圆形腺体,花瓣4,披针形,比萼片长,外面中脉上疏生绒毛,边缘疏生绒毛及腺体,雄蕊4,着生于花盘下方与萼片对生,花药基生,2室,花丝比花药稍长或几等长,花盘4裂;雌花萼片4,三角形,外面被绒毛,边缘亦有绒毛及腺体,子房由4心皮组成,大部离生,只在花柱下方弯曲部分连合,下部为花盘包围,花柱下弯,柱头长尖形;两性花雄蕊几无花丝,通常具4枚离生心皮,皆发育。
核果长卵形或椭圆形,成熟时黑色,干后外果皮皱缩呈网纹状;种子1枚,卵形,淡黄白色。
花期3~8月,果期4~10月。
为适应性极广的热带植物,常生长于土壤疏松的海滨地带,也生长于平原、丘陵地区、灌木林中以及沟边、林缘、草地等处。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省区。
《在线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胆子
文章目录*一、鸦胆子的概述*二、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三、鸦胆子的药方选录*四、鸦胆子的服用方法*五、鸦胆子的保存方法鸦胆子的概述
1、鸦胆子的概述鸦胆子,中药名。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其性味苦寒,有小毒。
可以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常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2、鸦胆子的别名老鸦胆、苦参子、鸦蛋子、小苦楝。
3、鸦胆子的性状形态呈卵形。
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网状皱纹,网眼呈不规则的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顶端渐尖,
基部有凹陷的果梗痕。
果壳质硬而脆,种子卵形,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具网纹;种皮薄,子叶乳白色,富油性。
无臭,味极苦。
4、鸦胆子的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有小毒,归大肠经、肝经。
5、鸦胆子的来源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 Merr.的成熟果实。
6、鸦胆子的产地分布适生长于气候温暖的土壤疏松的海滨
地带以及沟边、林缘、灌木丛中。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1、鸦胆子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含鸦胆子苦素、鸦胆子苦苷、鸦胆子苦内酯、鸦胆子苷等成分。
2、鸦胆子的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3、鸦胆子的毒副作用小毒。
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对肝肾亦有损害,故不宜多服久服。
脾胃虚弱呕吐者禁服。
鸦胆子的药方选录1、治痔:鸦胆子七粒。
包龙眼肉,吞下。
(《纲目拾遗》)
2、治疟疾:鸦胆子仁10粒,入桂圆肉内吞服。
每日3次,第3天后减半量,连服5天。
(《广西中草药》)
3、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10粒,每日2次。
连服4~5天。
(《广西中草药》)
4、治里急后重:鸦胆去壳留肉,包龙眼肉,每岁1粒,白滚水下。
(《吉云族钞》)
鸦胆子的服用方法内服:用龙眼肉或胶囊包裹,饭后吞服,每次5~20粒,1日3次。
外用:捣敷。
鸦胆子的保存方法放置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