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中药属性

合集下载

中药性味归经大全

中药性味归经大全

中药性味归经大全辛——肺--白色甘脾--黄色酸——肝--青色苦——心--赤色咸——肾--黑色发散药性味辛温,其气芳香,作用升浮。

一.解表药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

紫苏——辛,温。

归肺、脾经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归肺;肝经防风——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肺、脾、肝经细辛——辛,温。

有小毒。

归心、肺、肾经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热药薄荷——味辛;性凉。

:归肺、肝经蝉蜕——甘、咸,性凉。

归肺、肝经葛根——甘、辛,性凉。

归肺、胃经柴胡——苦,微寒。

归肝、胆经升麻——辛、甘,微寒。

升麻归肺、脾、大肠、胃经败酱——凉,味辛、苦。

归肝、胃、大肠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栀子——苦,寒。

归心、肺、胃、三焦经。

夏枯草——辛、苦,寒。

归肝、胆经决明子——甘、苦,微寒。

归大肠经清热燥湿药黄岑——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黄连——:苦,寒。

归心、胃、肝、大肠经黄柏——:苦,寒。

归肾、膀胱经...龙胆草——苦,寒。

归肝、胆经苦参——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药金银——甘,寒。

入肝经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板蓝根——苦,寒。

归肺、胃、心、肝经贯众——苦,微寒。

归肝、肺经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紫花地丁——:苦、辛,寒。

归心、肝经射干——苦,寒。

归肺经马齿苋——:寒,酸。

归肝、大肠经重楼——。

有小毒。

归肝经清热凉血药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玄参——:苦、甘、咸、寒。

归肺、胃、肾经。

牡丹皮——:苦、辛,微寒。

归心、肝、胃经赤芍——:苦,微寒。

归肝经。

水牛角——苦、咸,寒。

心、肝、胃三经紫草——甘,寒。

归心、肝经。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

归肝、胆经。

地骨皮——甘、淡、寒。

归肺、肝、肾经白薇——:苦、咸,寒。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信赖。

其中,五行属性是中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五行属性指的是中药的性味与归经,与人体经络相对应。

中药的五行属性包括:寒、凉、平、温和热。

下面将对常见的中药进行分类介绍。

一、寒性中药1.苦参苦参味苦、性寒,属于心、经、肝经。

常用于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

2.生地黄生地黄味苦、性凉,属于心、肝经。

常用于滋阴清火、补肾养阴等功效。

3.防风防风味辛、性寒,属于肺、肝经。

常用于驱风、解表等功效。

二、凉性中药1.柴胡柴胡味苦、性凉,属于肝、胆经。

常用于解郁、疏肝解郁等功效。

2.白芍白芍味苦、性凉,属于肝、脾经。

常用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

3.黄连黄连味苦、性寒,属于心、肝、胆经。

常用于清热解毒、干湿、杀虫等功效。

三、平性中药1.天冬天冬味甘、性平,属于肺、胃经。

常用于滋阴补肺、润喉止咳等功效。

2.白术白术味甘、性平,属于脾、胃经。

常用于健脾止泻、补气养血等功效。

3.炒山楂炒山楂味酸、性平,属于脾、胃经。

常用于消食导滞、化湿开胃等功效。

四、温性中药1.生姜生姜味辛、性温,属于肺、脾经。

常用于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等功效。

2.附子附子味辛、性温,属于心、肾经。

常用于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等功效。

3.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平,属于脾、胃、肾经。

常用于补脾和胃、解毒等功效。

五、热性中药1.大黄大黄味苦、性寒,属于胃、大肠经。

常用于泻火、通便等功效。

2.朱砂朱砂味苦、性寒,属于心、肝、胆经。

常用于清热、解毒等功效。

3.百合百合味甘、性寒,属于心、肺经。

常用于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

以上仅是常见中药五行属性的一部分,并没有包含所有中药的属性。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中药,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药性四百味——中药药性大全

药性四百味——中药药性大全

药性四百味——中药药性大全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宜忌不同。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

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知母味苦,热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

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是中药进补治疗的依据中药的药性万物各有特性,中药亦然。

因其性味不同,每一味中药所针对的病症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用药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功效,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中药有“四性”之说,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

1、寒性中药寒性中药属阴,有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证的功效,多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疽水肿等诸多热性病症。

代表中药有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2、凉性中药凉性中药也属阴,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除烦的功效,用于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热证,代表中药是西洋参、薏苡仁、罗汉果等。

3、温性中药温性属阳,具有温阳利水、温经通络、清风祛寒、温中补虚的功效,多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寒证,代表中药有大枣、当归、川芎、龙眼肉等。

4、热性中药热性属阳,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的功效,多用于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症。

代表中药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平性中药:平性属阴,有健脾开胃、强壮补虚的功效,用于脾胃不调、腹胀积滞、干瘦无力等症,代表中药有阿胶、枸杞子、甘草、芡实、银耳等。

……………………………………辛.酸.甘.苦.咸,五味中药补五脏中药的五味:所为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中药还具有法淡味咸涩味,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五味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1、辛味药辛味药具有发散表证、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五行属性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特性的解释和分析。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而中药也被赋予了相应的五行属性。

了解中药的五行属性,对于合理用药、配方以及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具有木属性的中药。

在中药中,如白芍、薄荷、青皮等都被认为具有木的特性。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

它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

肝在五行中属木,白芍的作用主要针对肝脏,具有疏肝理气、养肝柔肝的功效,体现了其木属性的特点。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

它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作用。

薄荷的疏散、生发之性,与木的生长、舒展特性相契合。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青皮善于疏理肝气,破除肝郁气滞,这与木的条达之性相符。

接下来是火属性的中药。

像肉桂、附子、干姜等都属于此类。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等功效。

它能振奋人体阳气,犹如火之温热,为人体提供热能。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附子的回阳救逆作用十分强大,对于阳气虚脱之人,能迅速挽回阳气,如同火之烈烈,驱散阴霾。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

干姜能温暖中焦脾胃,驱散寒邪,体现了火的温热之性。

土属性的中药中,常见的有白术、茯苓、山药等。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

它能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就像土地滋养万物一样。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茯苓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使脾土得以健运。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药性质平和,能滋养脾胃,为脾胃提供滋养和支持,体现了土的敦厚、滋养之性。

金属性的中药,例如百合、麦冬、沙参等。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1、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用。

2、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3、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4、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5、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6、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7、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8、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9、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0、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1、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12、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13、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14、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15、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16、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17、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8、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中药五行属性

中药五行属性

中药五行属性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疾病的效果备受推崇。

中药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特点来确定,而中药的五行属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药的五行属性以及对应的药物举例,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应用。

1. 金(金属)属性金属性的中药多为矿物类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收涩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和出血等症状。

以下为一些金属性中药的示例:(1)石膏:寒性药物,能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高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2)雄黄:具有强烈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疮疖、痈肿等。

2. 木属性木属性的中药多为植物类药物,具有活血、理气、养肝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和气滞血瘀等情况。

以下为一些木属性中药的示例:(1)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经血不调、痛经等症状。

(2)柴胡:能疏肝理气,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胸闷等。

3. 水属性水属性的中药多为动物或矿物类药物,具有滋阴、清热、软坚等特点,常用于治疗体内热象明显、阴虚等症状。

以下为一些水属性中药的示例:(1)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口干口渴、虚热等症状。

(2)龟板:能滋阴润燥,常用于治疗虚热盗汗、久咳不止等。

4. 火属性火属性的中药多为植物类药物,具有驱寒、散寒、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和泻痢等症状。

以下为一些火属性中药的示例:(1)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呕吐、腹痛等症状。

(2)砂仁:能暖中止呕,常用于治疗呕吐泄泻等。

5. 土属性土属性的中药多为植物类药物,具有固涩、健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和腹泻等症状。

以下为一些土属性中药的示例:(1)党参: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乏力等症状。

(2)茯苓:能健脾利水,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水肿等。

总结:中药的五行属性对于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可以起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药五行属性

中药五行属性

中药五行属性药的五行属性归类;(一)、味辛皆属木:(计19 味);1、木中木桂枝桂心芥子;2、木中火蜀椒;3 、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4 、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二)、味咸皆属火:(计17 味);1 、火中火旋覆花;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一)、味辛皆属木:(计19 味)1、木中木桂枝桂心芥子。

2 、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

4 、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 味)1 、火中火旋覆花。

2 、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 、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 味)1、土中土人參。

2 、土中木甘草。

3 、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门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 味)1 、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 、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 味)1 、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 黄芩 薤白 麻黄 栀子 韭叶 牡丹皮。

3、水中火 黄连 芒硝 硝石 栗子。

4、水中土 白术 苦参。

5、水中金 竹叶。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 属性为使《辅行诀》卷中的方药,能早日按先贤陶隐居所阐 述的“阴阳五行药理”用于临床,笔者把尚未研究完成的内容 提前公之于众,冀能给对《破解〈汤液经法图〉 》一文感兴 趣的观者一点启发吧。

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 才高啊! .一、五行药物汇总:(计 80 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一)、味辛皆属木: (计 17 味) '1 、木中木 桂 羊肝 (肉 桂枝 桂心)。

各种中药属性

各种中药属性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蝉蜕
甘,寒;
肺肝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
升麻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用于发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葛根
甘辛凉,
脾胃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80味常见中药材,阴阳五行属性归类

80味常见中药材,阴阳五行属性归类

80味常见中药材,阴阳五行属性归类80味药物阴阳五行属性归类简论:(1)、木性药(阳):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阳中少阳) 4 桂(肉桂),木中木。

辛、甘,热。

入肾、脾、膀胱经。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桂心,木中木。

辛、甘,热。

入肾、脾、膀胱经。

味厚燥性,助心阳、交心肾,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桂枝,木中木。

辛、甘,温。

入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羊肝,木中木。

甘、苦,性凉。

入肝经。

补气血、调水道,补肝益肺、明目止咳。

②、木中火(阳中正阳) 1 蜀椒,木中火。

辛,温。

有小毒。

归脾、胃、肾经。

温中散寒,驱虫止痛。

③、木中土(少阳中阴) 6 生姜,木中土。

辛,温。

入肺、脾、胃经。

散寒发表,温中止呕,止咳化痰,解毒。

干姜,木中土。

大辛,大热。

入肺、心、脾、胃经。

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温经止血。

炮干姜,木中土。

平,温。

入肺、心、脾、胃经。

温中止泻,温经止血。

粳米,木中土。

甘、苦,平、微寒。

入脾、胃、肺经。

益气生津,补益脾胃,顾护胃气,培补汗源。

阿胶,木中土。

甘、平。

归肝、肺、肾经。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伏龙肝,木中土。

辛,温。

归脾、胃经。

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涩肠止泻。

④、木中金(阳中少阴) 4 细辛,木中金。

辛,温。

入肺、肾经。

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

山萸肉,木中金。

酸、涩,微温。

入肝、肾经。

补肝益胃,涩精敛汗。

矾石,木中金。

酸、涩,寒。

归脾、大肠、肝经。

解毒杀虫,止泻止血,祛痰开窍。

细辛根,木中金。

辛,温。

入肺、肾经。

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

⑤、木中水(阳中正阴) 2 苦参,木中水。

苦,寒。

入心、肝、大肠、小肠、胃经。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附子,木中水。

大辛,大热。

有毒。

入心、脾、肾经。

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

(2)、火性药(阳):有温煦之功,可补心益肝养脾泻肺抑肾。

①、火中火(阳中至阳) 2 旋覆花,火中火。

苦、辛、咸,微温。

入肺、脾、大肠、胃经。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疾病治疗经验。

以下是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介绍。

一、首乌: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肝肾,益精血,润燥,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症状,如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视力模糊等。

二、丹参: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于心血不足、心绞痛、心慌等症状,还可用于创伤、瘀血互结等情况。

三、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消肿。

常用于眼睛干涩、结膜炎、水肿等情况。

四、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创伤等症状。

五、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六、白术: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泻。

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七、白芍: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止痛,调经止痛。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等情况。

八、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固本。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九、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血润燥,滋阴补肾。

常用于虚火上炎、阴虚乏力等症状。

十、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阳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温或性热):性温类:麻黄(3-9克),桂枝(3-9克),紫苏(6-9克),白芷(6-15克),细辛(有小毒,1-3克),杜衡(有小毒,3-6克),辛夷(6-15克),生姜(6-15克),葱白(2-8枚),香薷(6-15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苍耳子(有毒,6-9克),鹅不食草(6-9克),厚朴(3-9克),豆蔻(3-6克),丁香(1-3克),红豆蔻(3-6克),陈皮(3-9克),香橼(3-9克),佛手(3-9克),檀香(克),乌药(3-9克),紫苏梗(6-9克),黄芪(9-30克),饴糖(30-60克),紫河车(克),钟乳石(3-9克),五味子(克),半夏(有毒,3-9克),天南星(有毒,3-9克),旋覆化(3-9克),金沸草(6-9克),芥子(3-9克),猪牙皂(有小毒,克),白前(3-9克),猫爪草(15-30克),苦杏仁(有小毒,6-9克),紫苏子(3-9克),紫菀(6-9克),款冬花(6-9克),百部(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热类:干姜(3-9克)。

阴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凉或性寒):性凉类:薄荷(3-6克),淡豆豉(6-12克),薏苡仁(9-30克),竹茹(6-9克),连翘(6-15克),鱼腥草(15-25克),拳参(6-9克),虎杖(9-15克),土贝母(6-9克),银柴胡(3-9克),天花粉(9-15克),儿茶(1-3克),罗汉果(9-15克),白芨(6-15克),沙参(9-15克),天冬(6-12克),麦冬(6-12克),玉竹(6-12克),玄参(9-15克),木蝴蝶(克),明党参(6-12克),胆南星(3-6克),前胡(3-9克),川贝母(3-9克),马兜铃(3-9克),枇杷叶(6-9克),伊贝母(3-9克),冰片(克)。

性寒类:牛蒡子(6-12克),菊花(6-9克),桑叶(6-9克),蝉蜕(3-6克),升麻(3-9克),浮萍(3-9克),藜芦(有大毒,克),食盐(10-30克),牵牛子(有毒,3-6克),甘遂(有毒,克),红大戟(有小毒,克),芫花(有毒,克),商陆(有毒,3-9克),滑石粉(9-24克),车前子(9-15克),川木通(3-6克),通草(克),三白草(15-30克),石韦(6-12克),防己(6-9克),灯心草(1-3克),冬瓜子(9-30克),黄芩(3-9克),石膏(15-60克),知母(6-12克),芦根(15-30克),栀子(6-9克),金银花(6-15克),忍冬藤(15-30克),胖大海(2-3克),射干(克),半枝莲(15-30克),穿心莲(3-9克),金果榄(3-9克),苦木(有小毒,1-3克),地骨皮(9-15克),郁金(3-9克),白茅根(9-30克),侧柏叶(6-12克),铁苋菜(15-30克),西洋参(3-6克),百合(6-12克),五倍子(3-6克),葶苈子(3-9克),瓜蒌(9-15克),瓜蒌皮(9-15克),瓜蒌子(9-15克),浙贝母(6-9克),蛤壳(3-6克),桑白皮(6-12克),羚羊角(克)。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中药按照五行属性进行归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的五行属性及其归类情况。

一、金金属属性,主要特征为收敛、凝固、降脱。

金药多具有温燥、辛苦、涩涩等特性,适用于治疗体内湿气聚集、肺热咳嗽等疾病。

常见的金药有石膏、白芨、龙骨等。

二、木木属性,主要特征为生长、升发、兴旺。

木药多具有清热、利湿等特性,适用于治疗肝胆积滞、目赤肿痛等疾病。

常见的木药有黄连、青黛、钩藤等。

三、水水属性,主要特征为流动、滋润、寒冷。

水药多具有消肿、清热、滋阴等特性,适用于治疗肾脏疾病、水肿等疾病。

常见的水药有石菖蒲、竹叶、泽泻等。

四、火火属性,主要特征为炎热、燃烧、发散。

火药多具有消炎、止血、祛寒等特性,适用于治疗感染、出血等疾病。

常见的火药有附子、车前子、胡椒等。

五、土土属性,主要特征为稳固、安稳、涵容。

土药多具有健脾、补益、固涩等特性,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脱肛等疾病。

常见的土药有黄芪、山药、熟地黄等。

综上所述,中药按照五行属性进行归类,可以更加准确地选用相应的药材治疗疾病。

金药具有收敛作用,木药具有生长作用,水药具有滋润作用,火药具有炎热作用,土药具有固涩作用。

通过理解中药的五行属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中药治疗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的五行属性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属性的综合体现。

不同药材可能具有多个属性,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体质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还有更多的应用,如五脏、五味等,对于中药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了解中药的五行属性,可以更好地选用药材治疗疾病。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加深对中药五行学说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应用。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将会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药五行属性

中药五行属性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1、木中木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门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1、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黄芩薤白麻黄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黄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为使《辅行诀》卷中的方药,能早日按先贤陶隐居所阐述的“阴阳五行药理”用于临床,笔者把尚未研究完成的内容提前公之于众,冀能给对《破解〈汤液经法图〉》一文感兴趣的观者一点启发吧。

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啊!.一、五行药物汇总:(计80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1、木中木桂羊肝(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3、木中土姜(生姜干姜炮干姜)粳米阿胶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细辛根矾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1、火中火旋覆花鸡心。

2、火中木大黄代赭石葱叶芥子。

3、火中土泽泻黄饴。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芒硝栝蒌戎盐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15味)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升麻半夏黄芪。

3、土中火大枣鸡子黄。

4、土中金麦门冬白酨浆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属金:(计15味)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各种中药属性

各种中药属性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用于肠痈,肺痈,疮痈2、用于产后瘀阻腹痛
土茯苓
甘淡,平,肝胃
解毒利咽,通利关节
1、用于梅毒2、用于热淋,带下,湿疹
白蔹
苦辛,微寒,心胃
清热解毒,消痈敛疮
1、用于疮痈肿痛或溃久不敛2、用于水火烫伤
白头翁
苦,寒,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于热毒血痢
*马齿苋
酸寒,肝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
1.热毒血痢,2.疮痈肿毒,3.崩漏便血,4.热淋,血淋。
*鸦胆子
苦寒,有小毒,大肠肝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1.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2。疟疾,3.鸡眼赘疣。
秦皮
苦涩,寒,大肠肝胆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清肝明目
1、用于热毒泻痢,湿热带下2、用于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铁苋
苦涩凉,大肠肝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胖大海
甘,寒,肺大肠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1、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失音2、用于燥热便秘
*肿节风
辛苦平,有小毒,肝肺大肠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淡竹叶
甘淡寒,心胃小肠
清热除烦,利尿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口舌生疮,尿赤淋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寒水石
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丹毒,烫伤。
白鲜皮
苦寒,脾胃
清热燥湿,解毒,祛风
1、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湿热痹痛
*椿皮
苦涩寒,大肠肝
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血止带
1.用于湿热泻痢,久泻久痢。2.赤白带下,3.。崩漏,便血,痔血。4.杀虫。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甘寒,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疮痈疔肿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毒血痢
*漏芦
苦寒,胃
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1.用于疮痈,乳痈。2.用于乳房胀痛,乳汁不下。
白花蛇舌草
苦甘寒,胃大肠小肠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1、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2、用于肠痈腹痛3、用于热淋
*红藤
苦平,大肠肝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用于肠痈,疮痈。跌打损伤,经行腹痛,风湿痹痛
败酱草
辛、苦,微寒,肝胃大肠
连翘
苦,微寒,肺心胆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1、疮痈肿毒,瘰疬结核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大青叶
苦,大寒,心肺胃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疮痈丹毒,口疮,咽痛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入营血,高热斑疹
板蓝根
苦,寒
心胃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喉痛或身发斑疹2、大头瘟疫,丹毒痄腮
青黛
咸,寒
1、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2、用于肺热咳嗽3、用于热病烦渴,寒热往来4、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5、用于血热出血证6、用于胎动不安
黄连
苦寒,
心肝胃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用于湿热中阻、脘痞呕恶,泻痢腹痛2、用于热病高热3、用于心烦失眠,胃热呕吐4、用于痈肿疮毒5、用于血热出血证
黄柏
苦寒,肾膀胱大肠
1.用于外感表证,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3.护胃和中。
*浮萍
辛寒,肺膀胱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证,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3.水肿,小便不利。
*木贼
甘苦平,肺肝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风热目赤,翳障多泪。2.便血,痔血。
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马勃
辛平,肺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2.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橄榄
甘酸平,肺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中酒毒和鱼蟹毒。
*余甘子
甘酸涩凉,肺脾胃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
用于咽痛,咳嗽。本品嚼食可治食积呕吐,腹痛;鲜果嚼食可治高血压病。
*金果榄
苦寒,肺大肠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鹅不食草
辛,温;肺肝
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2、用于湿疮肿毒3、用于寒痰咳喘证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辛,凉;
肺肝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
1.用于热毒泻痢,2.用于血热出血,外伤出血。
*地锦草
苦辛平,肝胃大肠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1.用于热毒泻痢,2.用于热毒疮痈,毒蛇咬伤。3.用于多种出血证,4.用于湿热黄疸。
射干
苦,寒肺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痰痈咳喘
山豆根
苦,寒,肺胃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1、用于热毒雍结之咽喉肿痛2、用于牙龈肿痛
野菊花
苦辛微寒,肺肝
清热解毒
1、用于疮痈疔肿2、用于咽喉肿痛,风火赤眼
*千里光
苦寒,肝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1.用于疮痈疖肿,水火烫伤,2.用于目赤肿痛。
*四季青
苦涩寒,肺心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1.用于水火烫伤,下肢溃疡,湿疹,疮痈。2.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涩痛,3.用于外伤出血。
鱼腥草
辛,微寒,肺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肺痈,肺热咳嗽2、热毒疮痈3、热淋
*金荞麦
苦微寒,肺脾胃
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祛风湿。
1.肺痈吐脓,痈肿疮疔,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3.风湿痹痛。
穿心莲
苦,寒
肺胃大肠,小肠
清热解毒,燥湿
1、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肺痈,咽喉肿痛2、痈肿疮毒,毒蛇咬伤3、湿热泻痢,湿疹瘙痒,热淋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
升麻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
*半边莲
甘淡寒,心小肠肺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2,大腹水肿。
*半枝莲
辛苦寒,肺肝肾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1,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2.用于跌打损伤,吐衄,血淋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疔毒,发背恶疮,瘰疬痰核。解毒散结作用。
除湿止痛
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
*葱白
辛温,肺胃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阴盛格阳证。
*胡荽
辛温,肺胃
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胃寒食滞
*柽柳
辛平,肺胃心
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风寒湿痹
辛夷
辛温;肺胃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1、用于风寒头痛鼻塞2、用于鼻渊头痛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火解毒
1、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足膝肿痛,泻痢,黄疸2、用于疮疡肿毒,湿疹湿疮3、用于阴虚发热,遗精盗汗
龙胆
苦寒,肝胆膀胱
清热燥湿,泻肝火
1、用于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2、用于肝火头痛,肝热目赤,高热抽搐
苦参
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用于湿热之泻痢、黄疸、带下2、用于皮肤瘙痒,疥癣,麻风3、用于小便涩痛
肝肺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1、痄腮喉痹,疮痈丹毒2、热毒发斑,吐血衄血3、肝热惊痫4、咳嗽痰血
贯众
苦,微寒;有小毒肝脾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1、风热感冒,热毒斑疹,痄腮2、吐血衄血,便血崩漏3、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三丫苦
苦寒,心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1,疮痈肿痛,蛇虫咬伤。2.外感气诸证。3.风湿痹痛,4.跌打损伤。
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蝉蜕
甘,寒;
肺肝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用于肠痈,肺痈,疮痈2、用于产后瘀阻腹痛
土茯苓
甘淡,平,肝胃
解毒利咽,通利关节
1、用于梅毒2、用于热淋,带下,湿疹
白蔹
苦辛,微寒,心胃
清热解毒,消痈敛疮
1、用于疮痈肿痛或溃久不敛2、用于水火烫伤
白头翁
苦,寒,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于热毒血痢
*马齿苋
酸寒,肝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
1.咽喉肿痛2。疮痈肿痛,泻痢腹痛,脘腹疼痛。
*朱砂根
苦辛凉,肺大肠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木蝴蝶(千层纸)
苦甘凉,肺肝胃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1.用于咽痛肿痛,2.用于肝胃气痛。
土牛膝
苦酸,平,肺肝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1、用于痛经、经闭,风湿痹痛2、用于热淋
1、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2、用于头痛眩晕3、用于肠燥便秘
*谷精草
辛肝凉,肝胃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用于目赤翳障。2.用于头痛齿痛。
*密蒙花
甘微寒,肝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目赤翳障
*青葙子
苦微寒,肝
清肝明目,退翳
目赤翳障(青光眼患者忌服)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
肺胃胆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