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作者: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

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

ELISA 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实验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关键词] 心力衰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37-02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室受到牵张时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

心室首先合成一种由108 个氨基酸组成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proBNP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有活性的脑利钠肽(BNP)和无活性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它在多种病理状态下都会升高,尤其是在循环血量增加致室壁张力增高以及NT-proBNP清除减少的情况下[1-3]。

本研究旨在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11年4月1日~2012年4月1日经急诊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区及胸心2区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慢性心力衰竭中心功能NYHAⅢ级患者14例和NYHAⅣ级的患者20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15)岁。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杨连成【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心脏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有68例高于正常范围,占总数的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参与了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心脏病;心力衰竭;N-端脑利钠肽前体【作者】杨连成【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3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当前,心脏疾病正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其发病和死亡率呈每年递增趋势,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多肽类激素,由心脑分泌。

是反映心脏功能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标志物[1]。

NT-proBNP本身没有什么生物学活性。

心肌合成和释放BNP/NT-proBNP增高主要是心脏压力负荷升高或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所致。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NT-proBNP增高水平呈线性相关。

尽早诊断、治疗可以减低患者心力衰竭死亡率[2-3]。

本文对我院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其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1 资料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住院期间检测NT-proBNP水平的心脏病患者102例,其中男38例,女64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74岁。

正常对照组30例,为健康体检者(系我院在院职工),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8岁。

1.2 方法静脉血2~3 ml,室温放置2 h内完成检测。

采用基蛋生物科技公司Getein11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郭润财,王警,李靖宇,唐涛,刘擘摘要:脑利钠肽(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少量由心房分泌的多肽。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伴随心室肌细胞牵拉或者室壁压力的增高,患者BNP含量升高。

BNP的释放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利尿和利钠作用平衡HF中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效应。

随着技术的发展,BNP其它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最近,BNP 也逐渐在HF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

现就以上所提到的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利钠肽;心力衰竭Abstract: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s a peptide produced predominantly by the cardiac ventricles and in lesser quantities by the atri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rise in response to stretch of ventricular myocytes or increases in wall tension as occur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Release of BNP is beneficial as it causes vasodilation, diuresis, and natriuresis, thereby counterbalancing the effects of sympathetic activation that occurs in heart failure. Along wit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Other aspects of the role of BNP have been gradually known. Rece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use of BNP in the diagnose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Key words: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heart failure一、脑利钠肽概述1981年,de Bold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揭示了从鼠心房提取物中包含一种利尿、利钠因子,由此也建立了心脏和肾脏之间的联系。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在显著增加,它做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我国35-74岁城乡居民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以往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判断使用NYHA心功能分级及6分钟步行试验,具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其准确性收到一定的影响[1]。

而脑利钠肽做为心功能紊乱时一种非常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正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已将脑利钠肽列入到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之一。

我科于2009年10月将此项检测指标应用于临床工作,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心力衰竭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急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在48-84岁之间,平均(66.4±8.1)岁。

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46例,Ⅳ级26例,其中冠心病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瓣膜病4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同期在我院住院和在门诊诊断为肺源性呼吸困难组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50-82岁,平均(65.1±7.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支气管哮喘10例,尘肺19例,既往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

1.2方法血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所有研究对象来院后即刻用已加好肝素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肘静脉血3毫升,采用罗氏cobash232心脏标志物检测仪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同时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EF正常值50%-70%,EF<50%为心衰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两组血浆中NT-proBNP水平及LVEF比较心力衰竭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两组的NT-proBNP及LVEF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差的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具体数据见表1。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杨连成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17(035)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临
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心脏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
NT-proBNP水平.结果: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有68例高于正常范围,占总数的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参与了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杨连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3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J], 曹锋
2.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J], 陆亚
3.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J], 黄清容;何茂婷
4.N-端脑利钠肽前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J], 阮鑫丹
5.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参考价值 [J], 林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蔡秦;金玉华;方宁远【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 Ⅱ 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年NYHA Ⅰ级者1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T-proBNP的质量浓度;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血浆BNP 的质量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BNP值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级升高(P<0.001).所有患者的BNP和NT-proBN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LVMI、LVST、LVEDD、LAD呈正相关(P<0.05).血浆BNP浓度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P<0.001);血浆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和BNP均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NT-proBNP) and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 NYHA) classification,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explore the value of BNP/ NT-proBNP in the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Methods Fifty-five elde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 (NYHA II, n = 15; NYHA III, n = 25; NYHA IV, n = 15) (heart failure group), and another 16 elder people with NYHA I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The plasma mass concentrations of NT-proBNP and BNP were detected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nd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respectively, an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eft ventricle were examined by echocardiography. Results The levels of plasma BNP and NT-proBNP increased with NYHA grad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EF (P <0.001), 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ST, LVEDD, LAD and LVMI( P < 0.05).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BNP in diagnosis of heat failure was 0. 879 (P < 0.001), and that of NT-proBNPwas 0.914(P < 0.001). Conclusion Both plasma BNP and NT-proBNP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are useful tools for diagnosis of HF in the elderly.【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9(029)010【总页数】4页(P1226-1229)【关键词】老年人;心力衰竭;脑钠肽;N端脑钠肽前体【作者】蔡秦;金玉华;方宁远【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预后差。

N端脑钠肽前体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N端脑钠肽前体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N端脑钠肽前体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李雪峰;刘云双;乔智力;韩鹏飞;杨骄霞;李凤翔;高凤敏【摘要】目的:评价 N 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其中41例有心脏扩大。

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同时选取77例心内科收治无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测定血浆 BNP和 NT-proBNP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 BNP 和 NT-proBNP 对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结果BNP、NT-proBNP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分别为1533(35,6000)ng/L、3695(97,38000) ng/L;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分别为380(15,4500) ng/L、1044(29,34000) ng/L;在对照组分别为55(6,145)ng/L、75(8,142) ng/L。

收缩性心力衰竭组BNP、NT-proBNP显著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BNP、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BNP、NT-proBNP在心脏扩大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为560(150,4500) ng/L、1521(130,34000) ng/L;在心脏未扩大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为195(15,3800) ng/L、587(29,27000) ng/L。

心脏扩大患者BNP、NT-proBNP显著高于心脏未扩大患者及对照组,心脏未扩大患者BNP、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NP在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82%。

NT-proBNP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80%。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2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等3天后患者心衰症状完全缓解。

1周后复查NT-proBNP为789pg/ml,下降幅度超过85%。

10天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侧胸腔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患者存在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在这个病例中,急诊使用了脑钠肽(BNP)对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鉴别,住院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NT-proBNP的数值变化评估疗效和预后,增强了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有创检查和治疗的信心,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逆转了患者的心衰病程。

BNP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

心室肌细胞合成108个氨基酸的BNP 原(BNP前体,proBNP),贮存于分泌颗粒内。

在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如心脏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改变,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50岁以上者应>900ng/L;75岁以上者应>1800ng/L;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应>1200ng/L。

NT-proBNP也常用于预测心衰患者预后,其值大于5500ng/L被认为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常超过30%;而治疗无效或心功能进行性衰退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不下降,甚需要注意的是,BNP半衰期BNP的半其是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建议应用于严重瓣膜狭窄、限制性或阻塞性心肌病、限制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或其它心输出依赖静脉回流或被怀疑存在心脏低充盈压的患者。

rhBNP也可与常规的心衰治疗药物联用,但不建议与其他血管扩张剂联用。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对rhBNP是Ⅱa推荐,认为该药“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相。

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Cys—C及Hcy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Cys—C及Hcy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Cys—C及Hcy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N-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N-端脑钠肽前体可鉴别心源性及肺源性哮喘,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在部分已心力衰竭患者但暂无明显心衰症状,可在心衰症状出现前早期诊断心力衰竭。

胱抑素C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症的评估,可早期发现肾功不全。

血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早期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本文就N-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机制及在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中的部分应用作一综述。

标签:N-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心力衰竭;老年人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CHF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

且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变特征是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功能不全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预后差[1],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存在无临床症状的早期心力衰竭,表现为LVEF正常,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NEF),故早期发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那一部分HFNEF患者,评价其严重程度以及采取合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研究

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研究

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研究NT-proBNP(N端前脑利钠肽前体)是一种与心脏功能紧密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它在心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研究NT-proBNP在老年CHF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对于提高老年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在老年CHF患者中的应用、诊断价值和治疗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NT-proBNP是一种多肽激素,在心脏内由前脑利钠肽(BNP)的分解产物生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钠和水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

在心衰患者中,心脏受损导致BNP的释放增加,而NT-proBNP是BNP的稳定代谢产物,因此可以作为心衰的生物标志物。

NT-proBNP的半衰期较长,大约为60-120分钟,因此其浓度可以反映心脏负荷的持续时间,对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老年CHF患者的治疗中,NT-proBNP也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定量测定NT-proBNP浓度可以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策略。

NT-proBNP水平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心脏功能监测,而NT-proBNP水平低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较轻的治疗方案。

NT-proBNP还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 浓度的变化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NT-proBNP在老年CHF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尽管NT-proBNP在老年CHF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NT-proBNP的测定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不是所有医疗机构都能够进行准确的测定。

老年CHF患者的伴随疾病较多,NT-proBNP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诊断的不确定性。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急性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

研究方法主要有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心脏彩超检查、观察记录1年内心血管事件等。

结果:心力衰竭程度越重,患者病死率越高,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且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心力衰竭发病率每10年会增加一倍,所以心力衰竭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合理化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结论:随着对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深入研究,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临床合理化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可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判断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治疗;应用价值引言心力衰竭(HF)近几年来发病率日益升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是一种在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因原发性心脏损失所致的心排血量下降而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等,相关数据显示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病死率约为50%,10年病死率高达90%。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心室功能改变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急性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者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有关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4 3 (0 1 2—3 50 1 7—1 0 2 1 )02 5—2
Clnia plc to a v l to o tr i lpr - an ti r tc p ptd a ia ie dee to i c lap ia in nd e aua in fN-e m na o Br i na ru ei e i e qu ntt tv t ci n i e r a lr a r t r a no i n h a tf iu e lbo a o y dig ss
t c i n f rh a tfiu e a d a a y e t e r l t n h p b t e l s e t o e r a l r , n n l z h ea i s i e we n p a ma NT- r BNP a d h a t f n t n M e h d 1 9 p te t t o o po n e r u c i . o to s 3 a i n s wi h h a tf i r n o h a t o to s we e s u i d Th e e s o e n al e a d t e lh c n r l a r t d e . e l v l fNT— r B p o NP we e d t r n t d b mmu o h o t g a h c a s y r e e mi a e y i n c r mao r p i s a .
11 一般资料 .
断 为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19例 , 中男 6 例 , 7 3 其 7 女 2例 , 龄 4 ~ 9 年 1 4
岁 , 力 衰 竭 诊 断 由 至 少 2名 医 生 根 据 病 史 、 床 表 现 、 电 心 临 心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摘要】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

结论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心衰【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50-01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由心、脑分泌的一种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心室张力增加时,心脏超负荷促进其分泌,在机体中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生理作用。

其升高浓度和心衰(急性心衰AHF 慢性心衰CHF)严重程度相一致。

疑似心衰(HF)时,应首选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检测。

N 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阴性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可排除心衰的存在。

在呼吸困难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个将发生(HF)的较强预示因子,能有效地鉴别慢性阻塞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

尤其是在筛选左室功能不良(LVD)以及心肌梗死后危险度评价方面能显示出明显优越性。

我科于2010年1月开展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胶体金检测,该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快速,敏感科学依据,其标本无需特殊规定,随时可以检测,在临床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分析中,是较好的标志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来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连续收住我院及部分门诊患者,所有临床诊断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共有患者1279例,其中,男759例,女574例。

2.方法(1)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等。

(2)实验室指标测定:所有患者随时抽取静脉血(优先选用),在2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或血浆(肝素抗凝)待测,在患者病情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全血样本进行快速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体外定量法,仪器为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由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由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动态监测NT-proBNP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动态监测NT-proBNP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动态监测NT-proBNP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何军【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根据BNP动态监测水平指导临床用药,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二次发病率、病死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NT-proBNP水平等变化.结果观察组半年内二次发病率和1年后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2/49)比8.3% (4/48),24.5% (12/49)比54.2%(2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搏排血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91.4±15.4) mL比(88.1±13.3)mL,(8.8±3.3) L/min比(6.8±3.1) L/min,(6.3±1.4) L/m2比(4.2±1.3)L/m2,(55.2±14.2)%比(47.9±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NT-proBNP动态监测有助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用药,为临床选药、用药提供了依据,避免主观用药的盲目性.【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22【总页数】3页(P4146-4148)【关键词】心力衰竭;N端脑钠肽前体;治疗【作者】何军【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心内科,广州510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1],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低,近年来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的诊断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的诊断
p/ g mL 作 为诊 断 心 力 衰 竭 的 最佳 临界 点 , T p o NP诊 断心 力 衰 竭 敏 感性 与 特 异 性 分 别 为 9 . 、 O 8 , 性 预 测 值 与 阴性 N — rB O 1 8 . 阳 预 测 值 分 别 为 7 . 、 3 5 , O 曲 线 下 的 面积 为 0 8 6 2 5 9 . R C . 7 。结 论 血 清 NT p o NP对 心 力 衰 竭 有 较 好 的 诊 断 价 值 , 别 适 合 rB 特
DC: o t o M n g me y S in ii Pu l a ins l 9t 3 — 5, ]4 . r c e tfc b i to , 9 : 3 3 11 c 1 2
b d et gd r gpen n yJ . rnfsMe ,9 6 6 1 : 1 o ytsi ui rg a c [] T a su d 19 , ( ) 7 n n
71 , .

( 稿 f 期 : 0 0 】 -6 收 1 2 】 20 )
检 验 技术 与方 法 ・
血 清 N一 端脑 钠 肽前 体对 心 力 衰竭 的诊 断
欧 阳 旭
( 南 省 宁远 县 人 民 医 院 检 验 科 湖
45 0 ) 2 6 0
摘 要 : 的 评 价 血 清 N 端 脑 钠 肽 前 体 ( T po N ) 心 力衰 竭 的 诊 断 价 值 , NT po NP在 临床 的 应 用提 供 循 证 医 学 目 N —rB P 对 为 —rB 证 据 。方 法 对 4 8例 研 究 对 象 同时 进 行 血 清 N — rB 4 T po NP和 超 声 心 动 图等 检 测 , 受 试 者 z 作 特 征 曲 线 ( O 曲 线 选 取 血 清 用 - R C) NT po NP诊 断 心 力 衰 竭 的 最 佳 临界 点 , 算 各 项 评 价 指 标 , 价 血 清 NT po NP诊 断 心 力 衰竭 的 临 床 价 值 。 结 果 选 取 3 2 rB 计 评 —rB 6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王璐;李晓晓;高枫;闫杜娟;孙娟;谷秀娟【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Ⅱ~Ⅳ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5例作为 CHF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2组人群血清NT‐proBNP 及 CHF 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CHF 组血清NT‐proBNP 平均水平2343 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37.21 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 组血清NT‐proBNP 水平与 NYHA 分级呈正相关(r =0.697,P<0.01),LVEF 与血清NT‐proBNP 水平呈负相关(r=-0.573,P<0.01)。

结论血清NT‐proBNP 水平是心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诊断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nitroge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in the cardiac function grading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105 cases of grade Ⅱ - Ⅳ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at the same period 45 healthy people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NT‐proBNP levels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ean serum NT‐proBNP level in the CHF group was 2 343 pg/m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7 .21 pg/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1) ;serum NT‐proBN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YHA classification(r= 0 .697 ,P<0 .01) ,LVEF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NT‐proBNP level(r= - 0 .573 ,P< 0 .01) .Conclusion Serum NT‐proBNP level 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cardiac function statu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heart failure ,and therefore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the diagnosi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3页(P2151-2152,2155)【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作者】王璐;李晓晓;高枫;闫杜娟;孙娟;谷秀娟【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 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传统评估指标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客观评估分期、射血分数等,各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1]。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异 <3 2 。 .%
2 3 C F组患者 L E . H V F与血 浆 N po N T— rB P浓度的 关
系 C F组患者 中, 同 L E H 不 V F分 级的各亚 组患者 血 浆N T—po N rB P浓 度 间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0 )见 表 2 .5 , 。相 关 分 析 显 示 , H C F组 患者 的 血 浆
詹 文锋 ,黄俊 ,陈 纯波 ,曾文新 , 诚 孙 ,叶珩 詹 伟锋 , ,江稳 强
广东省人 民医院 、 东省 医学科 学院 广 急危重症 医学部重症医学科 , 心血管病研 究所心 内科( 州 5 08 ) 广 10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N一 端脑利钠 肽前体( T— r N ) N po P 在重症 患者 充血性心 力衰竭 ( H ) B C F 中诊 断与病 情
例、 消化道大手术 8例 、 严重心 律失 常 6例 、 急性 重症 胰腺炎 5例 、 发性 创 伤 5例 、 阻性 肾 病并 手 术 4 多 梗
例、 腹主动脉 瘤破裂并手术 2例 、 肝血管瘤破裂并 手术 1 、 例 脾破裂并脾切 除手 术 1 。( ) 例 2 对照组 : 同期 为
入住重症加强 治疗病 房以呼 吸困难为主诉并排 除心脏
月人住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重症 医学科重症 加强治疗
病房 的 C F患者 4 H 2例 , 符合 中华 医学 会心 血管 病 均
△通信作者。E—ma :eg x 16 cr i znw @ 2 .o l n
总胆红素(4 4 1.6±50 ) m lL 其 中 2 .9 w o , / 7例 患者需 要 机械通气。入住 重症 加强治疗 病房 的主要 原 因有 : 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8-11-28T14:03:50.63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作者:周海燕
[导读]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 743000
【摘要】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急性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

研究方法主要有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心脏彩超检查、观察记录1年内心血管事件等。

结果:心力衰竭程度越重,患者病死率越高,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且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心力衰竭发病率每10年会增加一倍,所以心力衰竭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合理化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结论:随着对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深入研究,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临床合理化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可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判断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治疗;应用价值
引言
心力衰竭(HF)近几年来发病率日益升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是一种在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因原发性心脏损失所致的心排血量下降而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等,相关数据显示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病死率约为50%,10年病死率高达90%。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心室功能改变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急性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者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有关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2)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甲状腺异常、血液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先天性疾病患者;(4)严重感染及急诊心肺复苏后患者;(5)结缔组织及免疫性疾病患者。

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62-78,平均(65.0±2.0)岁;缺血性心肌病52例,高血压性心肌病58例。

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60-77,平均(64.8±1.9)岁。

两组人群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观察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两组人群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
抽取患者及健康人群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液3-5ml,4000rpm离心5min,吸取120ul 血清,垂直滴加至检测卡加样处,开始计时,
15min后将测试卡插入南京基蛋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的承载器上,按下“确认”健,仪器会自动检测,出具定量检测结果。

两组人群均采用南京基蛋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使用方法是胶体金法。

1.2.2 心脏彩超检查
被检者取左侧卧位,使用彩超仪进行扫描,探头频率为2-2.5MHz,取心尖四腔切面,用改良的Simpson单平面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2.3 观察记录1年内心血管事件。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多组均属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取卡方检验,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取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将检验标准设定为а=0.05.
2.结果
3.分析
3.1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心肌细胞受到的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增高时分泌proBNP入血,proBNP裂解为无活性的NT-proBNP及具有生物活性的BNP。

NT-proBNP可用于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早期发现心衰患者,并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心衰治疗效果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

3.2 NT-proBNP与心室功能密切相关,其血中浓度与心功能不全程度成正相关,可以用于评价心脏收缩功能不全以及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室壁节端运动协调性。

因此,NT-proBNP的检测对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鉴别诊断、疗效评估、治疗方案调整、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3.3心力衰竭程度越重,患者病死率越高,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且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心力衰竭发病率每10年会增加一倍,所以心力衰竭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合理化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但目前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假阳性率较高,易发生
误诊或漏诊(尤其老年、肥胖、肺气肿或是多脏器病变患者),而临床一旦出现典型症状,患者即已进展为中重度心力衰竭。

因此,积极探索与选择一种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检查指标至关重要。

鉴于此种情况,作者选取N-端脑利钠肽前体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的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也随之升高,同时,由于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升高,患者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进一步受损,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对心力衰竭者进行N-端脑利钠肽前体监测,根据其结果指导临床治疗后,其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

所以,作者认为N-端脑利钠肽前体能有效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导临床进行合理化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合成分泌主要集中于心室,且受心室容量负荷和室壁张力的影响;N-端脑利钠肽前体具有扩张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促进尿钠排泄、减少水钠潴留等作用,并且还能调节心室收缩和压力负荷;可对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产生抑制以及拮抗冠状动脉痉挛等。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血中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半衰期为20min,检测较为准确、便捷。

随着对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深入研究,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临床合理化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可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判断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锋.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4):1996-1997.
[2]王鑫,郑永先.甲状旁腺激素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7,38(14):31-33.
[3]王培伟,何艳萍.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比较——单中心资料[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4):437-441.
[4]张翠.结缔组织病与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8,(4):677-681.
[5]许桂平,林帆.降尿酸治疗对高尿酸血症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5):709-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