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逻辑探究
李政: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的基本逻辑与宝贵经验
李政: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的基本逻辑与宝贵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关键环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改革举措,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这40年来的国企改革经验无疑是宝贵的,它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强化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这40年来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诸如推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国有企业上市交易等措施,不仅补充了国有企业的资本金,还为国有企业引入了市场化的管理和竞争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深化法治化建设。
法治化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方向,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40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和法律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强化产权保护,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手段,保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确保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公平交互、有序竞争。
同时,通过加强企业法人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法规制度,增强企业运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推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再次,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与开放相结合,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将国有企业引入全球市场。
40年来,我们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战略,鼓励国有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企业走出去,既有助于促进国内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在4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我们汲取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我国国企改革实践与探索
我国国企改革实践与探索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国有企业的国家,国企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下遭遇了很多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竞争,我国国企一直在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就我国国企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国有企业市场机制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适应发展、最为普遍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引入市场机制。
以国有企业的改制和上市为例,国有企业改制是将原来的政府机构或行政机关的体制改为企业体制,以企业化运营为目标,使其转变为独立经济实体,而上市更是将这一过程顺利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初期的引进外资和股份化改革,打破公有制垄断,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并在同时也加强了对社会产生的回报。
二、多元化经营扩大企业规模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等渠道,将原来单一的产业范围扩大,实现多元化的经营发展。
多元化经营是改革国企的另一个方向,通过此过程,企业可以对原有的单一产业进行扩展,进一步发掘企业潜能,提高经营效益。
以长虹电器和格力电器两家企业为例。
长虹电器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其多元化业务领域涉及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
而格力电器除了空调业务外,还涉足了电器、物业服务、金融、物流、手机、电竞等多个领域。
由此可见,通过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在某个单一领域的风险,还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式,提高竞争优势。
三、提高国企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对于国企而言,同样也不失重要性。
一些成功的国企,正是凭借自身的管理水平获得了市场的信任和竞争优势。
以中国平安集团和中国联通为例。
中国平安集团在保险行业内享有盛誉,其成功之处在于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中国联通则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改变传统电信业务的经营模式,并且也在管理制度上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业务经营效果。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01
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三项制度改革
02
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
精益管理
03
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及挑战
“走出去”战略
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获取优质资源。
风险防范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应对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保障企业稳健 发展。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 极参与公益事业,实现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 统一。
持续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
完事会决策效率。
激发创新活力
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生态。
推进数字化转型
数据统计与分析
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量化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 面的贡献。
信息公开与透明
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信息透明度。
06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使命担当
引领科技创新
发挥国有企业在关键领 域、核心技术的引领作 用,推动国家科技自立 自强。
服务国家战略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协同发力
01
优化政策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02
拓宽融资渠道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03
强化人才支撑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队伍。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服务质量、增强创新能 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
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实际运作中,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企业治理结构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缺乏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
产权结构不合理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仍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这可能导致企业决策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公平竞争原则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注重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共赢,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开展合作、协同发展。
互利共赢原则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依法合规原则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应加强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员工激励等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尽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准入门槛高、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等。
THANKS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国有资本投资民间企业
03
在这种模式下,国有资本对有发展潜力的民间企业进行投资,以实现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融合。
中国联通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了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石化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融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外延
混合所有制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股份制经济。
国企改革的逻辑、困境与未来改革思路
国企改革的逻辑、困境与未来改革思路作者:杨瑞龙来源:《军工文化》2019年第08期如何理解国有企业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国企改革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难题?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市场机制引到计划体制里来,基于这个目标,改革的重点就聚焦到国有企业上来。
因为当它能够灵敏地对市场供求做出反应,市场机制才能起作用。
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因此,没有一项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一样,非常早就找到清晰的目标。
但改了40年,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却非常艰难,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中国既要放弃计划体制,同时又不想复制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我们想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我们有两个目标:一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最终要通过国有经济主导来体现;二是想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或基础性作用。
既要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又想让国有企业扮演公有制为主的载体,这个目标应该说是前无古人。
把国有企业变成市场主体很简单,产权非国有就能解决。
但既要让企业保持国有,又要让它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市场主体并不很容易。
因此,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国企改革绕不开两个难题第一个难题是政企分开。
现代企业制度四句话: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当中最重要的是两句话,产权明晰、政企分开,如果这两句话能实现,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能解决。
如果政企不能分开,产权明晰就不能落到实处。
第二个难题是所有权不可转让。
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很多国有企业改造之后上市,最后发现上市以后也没解决问题,原因非常简单:我们对股份做了成分限定。
国有企业进行改制一定要讲“成分”,全部股份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
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不仅是一般商品随着价格波动,更重要的是资本也要具有流动性,这就是我们遇到的第二个大的矛盾: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所有权要具有可转让性。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逻辑观_本刊评论员
3 MAGAZINE 2013.03国企CHINASOE 如大家所料,国企改革再成两会热点。
在改革大背景下,新一轮国企改革尤为引人关注。
纷繁众多的建议中,不少已偏离了国企改革的主题,有些甚至在借改革之名行反国企之实。
因此,有必要对改革的逻辑关系做个基本梳理,不管在什么时间,处在什么条件下,这些原则性问题不能走偏,更不能改变。
具体来讲:——新一轮国企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总前提,即党的十八大指出的,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不是要退出这些行业和领域;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而不是要限制国有经济发展。
——新一轮国企改革必须把握好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一方面,国企改革不是让国企退出、为民企发展让路;另一方面,国企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不是打倒国企,消灭国企。
近些年来,相当数量的经济学家和官员在向公众灌输着一种理念,那就是国企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障碍,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是把国企缩减到10%以内,甚至消灭国企。
这些观点严重地背离我国的宪法、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央的改革精神。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仍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国企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这次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思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公众化、市场化,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把现有的大型国企改造成上市公司,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公众企业。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核心是要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的问题。
一些国有独资企业还是按企业法注册、运转,仍然是总经理负责制。
一些国有公司以及国有控股公司虽然建立了董事会,但是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高度重合,实际上仍是一把手负责制。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
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
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
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
然而, 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 ,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
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
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一、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1. “放权让利”后的两个难题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最初从“放权让利”开始,主要是基于旧体制下企业作为政府的行政“附属物”而缺少活力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
尽管“放权让利”并不顺利,经过多年努力后,企业自主权还是不同程度地扩大了。
但是,伴随着这一变化,出现了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个问题是在经营者方面缺少来自所有者的约束。
企业扩权以后,“拼设备”、“多分少留”、不注重技术改造和长期发展的短期化行为相当普遍,缺乏谨慎态度的投资扩张行为有增无减,通过种种方式(贿赂,有意低估国有资产,挥霍性消费等)“吃”国有资产的行为,在有些地方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这样,便出现了一种可被称为“放权悖论”的现象:不放权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放了权经营者又缺少约束。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尚不存在一种放权以后能对经营者产生有效约束的产权制度。
另一个问题是经营者已有的部分权利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企业办社会的限制。
例如,给了经营者“辞退职工权”,在职工的医疗、养老、住房等依赖于企业的情况下,职工与企业间的联系难以割断,职工实际上是“辞而不退”的。
又如,给了企业“自留资金,自我发展”的权利,由于企业办社会负担过重,占用了很大一块资金,有的企业的自留资金甚至难以抵补医药费开支,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所造成的高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通过竞争获取发展的能力。
国企新一轮深改的逻辑及思路
122015 026独家策划DUJIA CEHUA发轫于2014年8月的国企新一轮深化改革,随着2015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国企本轮深改工作逐渐展开。
但如何正确理解国企本轮深改的政策内涵、目标、思路、方法等,对于国企的深改工作至关重要。
国企深改的逻辑要了解国企本轮深改的政策内涵,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即为什么改?改什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第一,为什么要改?自1978年国企改革以来,国企日益壮大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年来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国企的市场竞争力逐渐衰弱,部分国企靠垄断换来的竞争优势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而消耗殆尽,大多数国企正面临新的成长发展瓶颈,甚至攸关企业生存。
国企市场竞争力下降主要表现为:(1)一些国企大而不强的现象越发明显,资产资本收益呈现边际递减趋势,权益报酬率(ROE )等杜邦比率指标实际纵比横比都在下降,经济增加值(EV A )指标实绩为负值的国企数量越来越多。
(2)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正在减弱。
为什么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会下降?主要原因包括:①过密的政企关系,导致部分国企过于依赖行政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
②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导致资产效益下降。
③盲目投资的冲动,导致国企负债率有增高趋势,部分地方国企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
如果不尽早化解企业的债务风险,降低杠杆系数,确实可能存在地方国企新一轮的倒闭潮。
④企业政府化的组织模式,导致国企的人力资本潜能长期受到抑制。
此外,现行国企领导人的政治任命体制,也使国企丧失了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发挥的环境,正如一位前国家领导人曾说“国企没有企业家”,但恰恰是企业家才是国企创新转型的关键。
第二,改什么?改革当然是打破阻碍国有企业成长的体制机制樊篱。
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型国企监管体制。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汇报人:日期:•引言•国有企业现状分析•国有企业改革逻辑剖析目录•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成效评价•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展望01引言计划经济时期的弊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管理僵化等问题,导致企业效益低下。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下,国有企业需要面对国际竞争,提高企业规模和实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通过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通过股份制改造、公司制改革等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阶段通过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阶段02国有企业现状分析中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资产规模庞大,涵盖各行各业。
规模庞大行业分布广泛地域分布不均国有企业涉及的行业包括能源、交通、通信、金融、制造等关键领域。
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030201国有企业规模与分布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体经济效益良好。
总体效益良好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略显不足。
创新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责任承担股权结构单一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相对单一,国有股占比较大,缺乏多元化股权结构。
40年国企改革的基本逻辑与宝贵经验
40年国企改革的基本逻辑与宝贵经验作者:李政来源:《军工文化》2018年第12期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以其牵涉面广、错综复杂,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难点。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企改革提出新要求。
立足新时代,實现国企改革既定目标,需要在回顾国企改革历史、总结取得的主要经验基础上,将国企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国企改革的历程与取得的成就国企改革40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到1988年,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改革的时期,国企改革主要包括放权让利和两权分离等;从1988年到1998年,是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时期,国企改革主要包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重组等;从1998年到2012年,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时期,国企改革主要包括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设立国资委、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垄断行业改革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是深化国企改革时期,国企改革主要以分类改革为前提,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相关各项改革继续推进。
40年来,从国有国营形式下国家和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变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革和多样化,从企业自身的改革转变到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一直围绕三条线索展开:一是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改革国有企业自身的制度安排,三是完善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
这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4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企改革取得辉煌成就。
首先,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发展空间,国企和民企都获得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同步创新发展态势。
比如,2018年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15年增长,达到120家,其中国企83家、民企37家,稳居第二,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
把握国企改革三个逻辑
六 是 培 育 世 界 一 流 企 业。 支 持 国 企 国 际 化 经 营, 带 动 中 国 制 造、 中 国 技 术、 中 国标准和中国服务走向世界,形成一批在 国 际 资 源 配 置 中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领 军 企 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国企以市场 为导向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 成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在一些优势行业和领 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 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与目标任务相互支撑
加 快 国 资 国 企 改 革, 要 以 推 动 我 国 经 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重点,贯穿与目标任务相互支撑的逻辑, 在管理体制、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所有 制、 治 理 结 构 和 经 营 机 制、 加 强 监 管、 培 育竞争优势等方面协调一致。
一 是 完 善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体 制。 分 类 建 立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改革国有资 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推动“管企业”向 “管资本”转变,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 变行政化监管方式,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 营公司综合性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市场化 运作。
与国企定位一脉相承
国 资 国 企 承 担 着 生 产 公 共 产 品、 建 设 重大工程项目、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等重要 职责,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引领经济发 展、带动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力 军、排头兵和突击队。加快国资国企改革, 要贯穿与国企定位一脉相承的逻辑,在改 革 的 方 向、 制 度、 规 律、 标 准 和 领 导 等 方 面继承和发展。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加强董事会建设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需要通过完善董事会组成、 议事规则等方式,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这样可以 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和监督能力,同时降低内部人控制的风 险。
建立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构,需要通过完善监事会组成、 职责权限等方式,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这样可 以加强对企业决策和执行的监督,同时降低违法违规行为的 风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降低国有资本的干预程度。
加强监管和考核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和考核机制,防止国有资本流失和民间资本滥 用。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 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的融合,提高 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体制不灵活 、效益低下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 发展的瓶颈。
全球化冲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国有企 业面临来自全球企业的竞争压力, 亟需提高自身竞争力。
改革的动因
提高企业效率
增强市场适应性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实现了所有权与经 营权的分离,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和效益提升。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企业 治理结构的优化和经营机制的转变。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与探讨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在许多人看来,国有企业始终处于利益和效率的两难境地,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改革国有企业、促进其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一、加强内部运作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其与市场化企业相比,存在许多缺点。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内部治理结构不当。
在某些方面,国有企业缺乏市场化意识,过渡依赖政府资源,自我发展机遇不足,投资活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例,其实现内部运作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中央和省级公司体系的调高,将区域公司规模扩大,从而达到打破地区利益格局的目的。
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分散投资和财政,稳健而非冒险的发展。
二、加强市场竞争在改革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加强市场竞争也非常重要。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市场支持、推动市场化运作、完善财政拨款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意识。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推行市场化改革需要破除传统的思维模式,重视创新、拥抱变革以及积极寻求市场机遇。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避免陈旧的行业发展模式,找到新的竞争前沿,为不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改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国有企业缺少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其长期发展会受到限制。
因此,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纪检,从经营流程到管理架构都要进行全面改革。
此外,国家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法律监管,经济政策监管和管理监管。
对于一些存在突出问题的国有企业,应及时开展调查,公开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具体规定,加强企业内部纪律检查,保障员工的权益,防范企业内部腐败。
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推进混改的过程中,既要保留国有资产,又要吸引更多的非国有资本投入,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同时,国有企业要遵循质量管理、节能减排、生产安全等一系列流程化体系,在达到规模化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和技术质量。
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作者:白万纲来源:《现代国企研究》2017年第08期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从经济、产业、社会、城市等多个维度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范式更迭的发展新动能,旧体制撕裂,新体制重构,新旧体制切换无一不释放巨大的动能,而更迭背后悄然推进的制度革命则是外松内紧,螺旋式上升。
各地主官都充分理解和消化了中央的改革与发展意图后,基于区域禀赋发生的迥然不同的变革,本文尤其关注牵扯各地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国资国企改革。
那么各地国资国企改革路径为何如此差异化,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化?有没有一种标准或方法论来预判其改革成效的高下呢?理解各地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差异,必须注意几个造成思维混乱的迷区。
改革顶层设计问题。
把握好五类问题的整合安排:三归位(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四集中(国资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国资布局,深改小组和国资委的关系,实现国资统一监管。
改革模式问题。
处理四组关系:顶层设计与动态改革推进,战略导向与改革探路式铺开,中央意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转型升级的大胆闯关与三去一降一补的谨慎展开。
改革制度层面问题。
是跟着中央出台“1+N”,还是在因地制宜贯彻中央改革布局同时,出台好具有地方特征的改革制度——在说普通话的同时,如何也说好家乡话。
改革导向问题。
到底怎么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怎么把国企和地方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处理好。
改革抓手问题。
地方国资委将往何处去,怎么改?改革顺序问题。
先分类这个问题大家都同意,任务不同,要求不同。
但是接下来就是问题了,先混改还是先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各地很头大。
改革力度问题。
是先进地区应该大改大革还是落后地区应该大改大革。
中国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和探索之后,中国国企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从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总体情况、关键问题和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那时候中国的国有企业占据着整个经济的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低效率、浪费等,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政府于1980年开始推行国企改革,并在198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相关法律,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改革的总体情况自1980年代起,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以上,具体的改革措施有股份制改革、并购兼并、重组与破产等。
2015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普遍推行股权激励、混改试点、并购重组等改革方案。
就整体情况来看,国企改革取得了一些进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同时,国企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关键问题虽然国企改革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下面将从市场化改革、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3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市场化改革虽然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国企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国企的经营决策仍然受到政府的影响。
由于一些国企垄断行业的特殊性,国企的改革过程可能受到一些阻碍。
此外,公共资源、配额、优惠等因素还是占据了某些市场的投入和行动领导权,政府预算对一些国企进行二次授权甚至干预的情况依然存在,平衡利益的难度较大。
(2)管理模式创新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重组不彻底、管理人员过多、薪酬福利待遇不公等。
管理模式创新是改革的关键之一,但是由于国企的特殊性,创新的难度较高。
因此,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技术创新国企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大难点。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框架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 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 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
这个定义涵盖了几层意思:它是一种竞争性的能 力,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它处在核心地 位,是企业其他能力的统领;它是企业独特的资源或者 核心理念、产品所形成的带给客户特殊价值的商品或体 验;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不为个别人所拥有、不为 其他企业所能模仿、不为其他竞争力所替代,包括企业 运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 行为方式等;它能长期起作用,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 发生质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参加政协经济界 联组会讨论时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关于市场 经济的大文件,可谓大有深意。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反击 计划经济的回潮,宣布“不折腾”。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对市场经济体制有两大推 进: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经济“基础性”地 位改成“决定性”地位;二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政府工作报 告这一部分的标题既是对两个文件的回应,也是对2020 年实际工作的部署。
李 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资国企改革
的逻辑框架
文=李 锦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 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抓行动,见成效”将成为今年改革的关键词。
浅谈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doc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企改革的定位与出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此,我们不妨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的界定来梳理国企改革的进程,以期发掘出其演进的逻辑路径和特点,获得一种关于生产关系变革的规律性认识,这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审视、把握改革的进程。
我们知道,在唯物史观中,生产关系就是参与生产活动的主体之间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
这个经济制度范畴在法学语境中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等四种权利,后面三种权利统称为经营管理权;其中所有权是基础范畴,决定了经营管理权。
(2)不同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3)产品分配方式。
在这三者中,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本质,决定了生产主体的地位,这两者又共同决定了分配方式。
下面,我们根据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来考察生产关系变迁的逻辑特征。
一、生产关系的改革首先在分配领域展开,这个阶段从1978年至1984年1978年,四川省选择了6家企业作为改革试点,允许这些企业在完成年终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发展的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这有效调动了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国家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动力机厂、上海柴油机厂等八家国企进行试点,推行以利润留成为重点的改革。
但由于在利润分配中出现了严重向职工倾斜、国家财政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1979年和1980年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300亿元的财政赤字[1]),国务院决定由全额利润留成改成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
从1981年起,国有企业开始全面推广分配领域的改革。
为了既能保证国家财政又能搞活企业,国务院停止了以利润分成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开始推行“利改税”,这是一种税收加税后利润部分上缴的分配方式。
但由于经济体制没有进行配套改革,致使各企业赋税很不公平。
于是在1984年,国务院开始推行第二步利改税,将第一步中上缴的利润也全部变为税收,特点是增加了调节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改革的逻辑探究
2012-2013-2、文理基础学院
20120440319
456-60-陈开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企改革的
定位与出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此不妨用逻辑学的思维来探究国企改革的路径
与改革的未来。
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不能忽视,国企改革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这
个主题不能变。
正文:
逻辑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谈任何问题,都要首先明确它的前提;谈改革,就要
明确改革的出发点及其归宿,也就是说,要明确为什么改革、改革是为了什么。
这
是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从改革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并给以斩钉截铁般
的明确回答。
他说,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
主义。
因此坚持喝发展社会主义成了国企改革的前提。
一、国有企业改革思路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
路决定的。
2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改革战略指导
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概括起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党的十
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从党的十二届三中
全会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即所
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应地,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
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等
三个阶段。
下面依次对这三个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1984)
早在改革以前,人们就逐步认识到国家对国有企业管得过多过细的弊端。
毛泽
东在 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中曾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
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
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
管理自主权”。
基于当时这种共识,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是
很自然的事。
国有企业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开始了。
1978年10月四川选择了宁江
机床厂等六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5月,国家
经委等六个单位,选择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进行扩大
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试点得到许多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拥护。
1979年7月,国务
院发布了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
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五个文件,要求地
方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办法选择少数企业试点。
但这个阶段的改革毕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不可能有重大突破。
第二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3)
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所谓两权分离主要就是这个内容。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决定全面推进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的、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并重新确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这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围绕着这一改革目标,从1984年底开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实现两权分离,试图以此促进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二、国企改革遇到的问题
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如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领域、效率低下、挤压民营企业发展、垄断、利润分红偏低等。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是发展国有企业还是收缩国有企业或只在少数领域保留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观点一直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今天,这一观点似乎在走强,甚至被误认为是一项没有做好的工作。
最重要的问题是现在国企改革出现了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错误。
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新自由主义的模式,来匡定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企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行政与资本的分离”,行政不要过多地干预企业,使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
诚然,这是我们改革的一个目标,在改革中也是这样做的。
但这决不意味着国家与企业的绝对分离。
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国家行使人民给予的权力,这既包括国家委托法人经营企业,也包括国家对企业必要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邓小平特别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四个坚持”,就是说,把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后,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作用与社会主义道路,仍然是它的前提和保证。
具体地说,这种优越性应当表现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自觉地运用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这两手,对国家经济生活进行必要的、恰当的调控。
前者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使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后者,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学会了运用计划经济,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自觉运用和处理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
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仍,如果没有国家宏观调控,要战胜自然灾害是不可想象的。
前些年南方一些省发生冰雪灾害,有一个市近一个月停电,一些商人借机哄抬物价,市场上一包方便面卖到100元,一根蜡烛卖到10元,如果国家不加以调控调拨,受苦受难的只能是老百姓。
很显然,如果没有国家全力以赴进行调控,就不可能战胜自然灾害,更不可能有汶川地震五年后的奇迹。
因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能错。
结语:
国有经济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形式,控制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一般的表现形式。
它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对国企的改革的前提始终是坚持喝发展社会主义,前提作为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的判断,是判断之源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