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专题一 自信还是自大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历史观共50页文档
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史学范文.doc
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史学-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的一种信念,是其民族前进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
张岂之先生最近谈到:“中国今日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刻。
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变化后民族整体的提升。
”(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北京日报》2013年11月11日)张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谈民族复兴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谈建立文化自信的问题。
张先生又认为:“中华文化的连绵不断与史学的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同上)在这里,张先生指出了历史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近代,就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人努力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近代史家们为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思想。
文化自信何以有“重建”之说?盖自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向来在文化自信上不成问题,古代的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的领导地位。
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这种观念在史学上的表现也很明显,柳诒徵曾指出:“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中国史便是“世界史”,中国俨然为“世界”之中心。
在这种情形下,实际上无所谓“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人眼里,并没有一种中国文化以外的文化系统能与中国文化相抗衡。
然而,近代欧洲列强的侵略,在使中国蒙受巨大民族耻辱的同时,也在文化上给中国人敲了一记警钟:中国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是否优秀?中国文化是否有其存在的价值?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一系列问题猛烈地冲击着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灵。
近代历史学家们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回答,并试图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
晚清史学家已经注意到了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
魏源著《海国图志》,他想要告诉中国人,世界上不仅仅有中国,还有其他文化系统,“其要旨以西人谈西事,言必有稽,因其教以明统纪,征其俗尚而得其情实”(左宗棠:《重刻(海国图志)序》)。
第二讲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京杭大运河
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 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 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长 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 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闭关政策的实质: 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另一方面,闭关政策,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 族狭隘性的表现。
香港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这其中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英方资本固然是香港经 济发展的动力,但绝非英方在香港大量投资,其重要的资本来 源是港英当局依靠鸦片走私和苦力贸易及名目繁多的税收榨取 所得;香港的发展也得益于大量华人移民的智慧、资金、技术 及其勤劳;香港的地理条件也有其局限性,依靠祖国大陆强有 力的支持,并抓住内地改革开放的时机,香港才真正走上繁荣、 发展的快车道。从根本上说,香港的繁荣,是香港同胞创造出 来的
大方鼎虽然形大体重,但制作工艺非常精巧。鼎身的雷纹为 地,四周用浮雕刻出龙纹样,这种动物纹样,是经过高度艺术夸张 变形而刻划出来的。纹样衬托出一种狰狞、神秘、威严的气氛。司 母戊鼎在铸造工艺和艺术水平上,都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最 高成就。考古学家认为,这只鼎是商王为祭祀他母亲而制,所以取 名司母戊大方鼎。 这是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发现的,日本侵略者多次强索,为 免遭掠夺,人们把它埋入地下,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见天日,现 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中国人失去民族自信心,并不是始于1840年,而是始于1645年
中国人失去民族自信心,并不是始于1840年,而是始于1645年首先,剃发易服是一种顺从度的检验,能迅速的将汉人中具有民族意识,以及有勇气有血性的,把这种意识表现出来的仁人志士筛选出来,予以消灭。
通古斯人一直非常少,无论是入关前,还是入关后,相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汉人,都一直处于以少驭多的情势。
通古斯人虽为征服者,但对人数众多,且利益深受自己损害的汉人,始终保持强烈的警惕。
他们需要知道哪些汉人是彻底顺从,哪些汉人是表面顺从,哪些汉人是假意顺从,实则伺机反抗。
因此需要一种筛选机制,能对上述几类汉人进行筛查。
衣冠服饰向来为汉人所看重,《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衣冠发型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汉人区分其它族群的外在标志。
所谓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一旦发型和服饰改变,也就是明末顾炎武先生所说的,亡天下了。
意味着文明的灭绝,野蛮的彻底胜利。
强令汉人放弃其自身传承数千年的衣冠服饰,必然导致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血性的汉人起来反抗。
这部分汉人显然更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更在意自己的汉人身份,而且都比较有勇气,是属于汉人中的血性精英群体,是殖民统治的潜在威胁。
把这部分人筛选出来,既可以消除潜在威胁,又可以震慑那些顺从的汉人,使之不敢反抗,老老实实的做顺民,做奴隶。
其次,剃发易服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侮辱,要想真正击败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就要彻底打掉其自尊心与自信心,监狱里为什么要给犯人剃头发,就是为了打掉你的高傲,让你习惯于服从。
从效果上来看,满清确实做到了,汉人直到现在依然没有重拾自尊与自信,从某一方面来看,满清是成功的。
再者,剃发易服可以摧毁汉人的民族认同。
历史上,北方蛮族曾多次侵入中国,也有许多在中国建立殖民政权。
这些蛮族政权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如何统治人口数量和文明程度都远高于自己的汉人。
这个难题处理的好,殖民统治便可长久;处理不好,不仅殖民统治无法维持,连自己的族群也会被汉人报复,彻底灭绝,参见历史上的冉闵大帝杀胡令。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亘古未有。
主要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篇一《试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论文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亘古未有。
主要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更多的掠夺,广大农民生活更加困苦,中国社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小农经济制度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论文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化;双重作用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
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于是,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大张旗鼓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军和海军。
他们开矿山、筑铁路、设邮电、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掀起了一股办洋务的热潮。
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冲破了窒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风气,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得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个超稳定的社会有着自身的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并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必然尖锐。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曾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但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商人、地主、官员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剥削农民,农民还需缴纳高额赋税和承担各种徭役,生活极端困苦。
从不同层面看待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从不同层面看待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历史是一个多变的时代,是“亘古未有之奇变”。
从春秋战国到鸦片战争,中国都在变。
但是与古代相比,近代的“变”有其特殊性:速度快、变化大,变的面广等。
近代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叱咤风云的历史,这个变是前进的,是由落后走向进步的。
我们研究近代历史人物一定要把握近代历史这一变的时代特征。
一、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看待近代历史人物思想觉醒在19世纪40至50 年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像林则徐、魏源、洪秀全等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他们是从封建历史时代进入到近代的,他们身上带着较多的封建时代的烙印,但他们仍然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代表人物。
睁眼看世界,属于这个时代的特点。
例如:魏源写的《海国图志》,如果用我们今天科学的眼光来分析它,这本《海国图志》是一部错误百出的书,完全可以否定它。
但这部书的内容毕竟是当时中国人开始研究外国情况的第一本书,但它是在中国人对外面世界完全不了解,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和中国人缺乏世界地理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当时的道光帝连香港在何处都搞不知道,而魏源却阐述了世界地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二、从19 世纪60至80 年代约看待历史人物的改革主张这个时期产生了两派人物: 洋务派和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同样这两派人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顽固派是旧时代的保守的体现,直到80-90年代还顽固的存在,但是,其中有些人被逐步分化了,而多数人停滞不前,没有多大变化。
顽固派被重创是在义和团运动已后才得以实现。
义和团运动后,这些顽固的守旧势力基本上被摧毁,而改良主义者在不断的扩大,一大批人的人思想变得进步了。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在争论洋务派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区别,最终达成共识是区别是有的,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承认其中的一点是不对的,说没有联系,那就有许多问题就说不清,不谈区别不就不符合事实。
例如:李鸿章与郑观应等人没有区别吗?同是洋务派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三人之间就各不相同。
鸦片战争(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从汉武帝开始)(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5)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经过独立战争,1776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国,经过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纺织业上,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2.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列强为开拓国外市场(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和摆脱国内危机,增加资本原始积累而实行殖民扩张。
1825年,英国经历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36年,英国政府扬言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 军事侵略(3)勒索巨额赔款(4)在战争中制造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①1894,11日军:旅顺大屠杀惨案;②1900俄国: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惨案5)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侵略、割地、赔款、杀人、掠夺2.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的一项内容,就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2)操纵中国外交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了与外国列强打交道的专门部门(3)享有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如与英侨“遇有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案、听讼之权,其英国人如何判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观念的变迁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观念的变迁论文关键词: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论文摘要: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发生了转变,其总的表现是逐渐抛弃传统观念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转向现实主义。
这四个方面的转变在当时是相对徽小的,但是它们开始了中国传统观念的近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开展的自然进程,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中国思想家们面临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不得不改变传统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迁。
我们试图从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这四个方面来讨论鸦片战争前后传统观念的转变,以求教于方家。
一、夷夏观念的转变和学习西方思潮的渐起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西方的英、法、荷等国乃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邦〞,“腿不能打弯〞、“一扑即不能起〞、“不善陆战〞等主观歧视的观念在很多高级官员中非常普遍。
他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抱盲目鄙视的眼光,视之为“奇技淫巧〞,甚至连比较开明的梁廷榕也认为:“天朝全胜之时,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彼之火炮,始自明初,大率因中国地雷飞炮之旧而推广之。
夹板船,亦郑和所图而与之者。
即其算学所称东来之借根法,亦得诸中国。
但能实事求是,先为不可胜,夷将如我何!不然而反求胜夷之道夷者,古今无是理也。
〞梁廷榕的观点在当时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没有必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因为西方先进科技都是源于中国,而且向西方“蛮夷小国〞学习有损中华国威,于理不通。
在英军的坚船利炮面前,“天朝上国〞被远隔重洋的“蛮夷小国〞轻松击败,这对时人特别是亲历了鸦片战争的局部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震撼。
他们逐渐认识到,“夷〞不一定不如“夏〞,甚至在某些方面“夷〞要强于“夏〞,其明显表现就是对英军军事技术的推崇。
还在鸦片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少数具有敏锐眼光的官员就开始重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1840年春,林那么徐曾“捐资仿造两船,底用铜包,蓬如洋式〞。
文明史观角度解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课例分析活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共28张PPT)
[解析] 从题干中“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 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的信息可知,清王朝在 19 世纪后 60 年面对民族战争呈现的一种矛盾心态,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比一比
1984年中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 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与近代史上清政府的 通商口岸异同?
背景:近代的通商口岸,是在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通 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
目的:近代通商口岸是西方国家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强迫中国开放的; 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 经济而进行的。
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 经济近代化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
社会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
在同一时空 架构之下分 析工业文明 和农业文明 的碰撞、冲 突和交融。
注重史料的选 择,通过大量 史料阅读,培 养学生论从史 出,史论结合 历史学习方法 。
知道“朝贡 体系”、“ 鸦片贸易” 等重要历史 概念,培养 学生解读历 史现象、获 取历史信息 的能力
通过鸦片战 争的相关史 实,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 义情感,激 发学生建设 祖国的信念 。
课例分析目录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鸦片战争”是必修1政治史第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 民主的潮流》的第1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开篇启下的作用。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列强侵华史和中国抗争史的开始, 同时也是中西两种不同文明冲突碰撞的表现。
历史课论文—鸦片战争(推荐5篇)
历史课论文—鸦片战争(推荐5篇)第一篇:历史课论文—鸦片战争民族精神护卫国家毅然不倒--《鸦片战争》观后感很久以前就在中央六套电影频道看过谢晋的《鸦片战争》,那时我还小只是对主角名族英雄林则徐很有感觉。
为了写这篇论文,我只得再重温一遍这部有点过时的电影。
看过历史或者对社会发展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鸦片战争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影片主要描绘了林则徐和琦善的斗争,无论是林则徐还是琦善,他们的想法都有其道理,而道光皇帝无论采用谁的做法,都避免不了战争的爆发,中国也最终难逃被列强宰割的结果。
这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刚刚开始发展时,强烈渴求市场和资本而导致的贪婪本性造成,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胆小怕事不知天高地厚的特点,以及当时腐朽难当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时刻产生了错位,导致了矛盾。
最主要的我认为还是美丽又罪恶的资本主义,因为有利可图的是对方,利益的驱动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也许是最近看多了梭罗、康德的哲学,我竟突发奇想地把鸦片战争与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联系了起来。
我对现代文明一直不太认可,虽然我不像余秋雨那样不用手机不用电脑,但我也希望尽量摆脱这些所谓的现代高科技产品。
现在到了大学,已经用计算机来写过好些论文了,但是我还是经常反思所谓的现代文明。
不可否认,我们的现代文明是建立在西方工业革命后发展的文明之上的,在全球化市场的强大动力下被进一步强化。
但是,这种文明也只是人类所有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全部的可能性,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非凡就是一个明证。
在漫长的古代史中,东方文明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于西方文明,东方曾经是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宗教兴盛的地方。
在近代才落后于西方文明。
而也就是在近代东方饱受西方列强的压榨。
战争,可恶的战争或者冲突至今没有消失。
战乱也从来没有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彻底消失。
春秋战国是有名的战乱年代,后世的秦朝,三国,五代,南北朝,唐,宋,元,战争让好战的最高统治者欢喜,但却遭到受难的群众强烈反对。
中国思想界巨变开端: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历史_中国历史.doc
中国思想界巨变开端: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历史_中国历史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一批进步爱国知识分子在内外危机的刺激下,开始从虚矫自大的心态中走出来,以此为开端,中国思想界开始发生巨变,诸种学说,纷然杂陈,各式思潮,彼此激荡。
可以说,近代中国许多进步思想观念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因而研究鸦片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忧患意识的复苏开拓视野、战胜无知,不断向社会发出危机信号是知识分子的天职。
自先秦以来的二千余年间,进步的知识分子(儒生士人)就以批评政治、社会为职志,并为此而奋斗不息。
孔子曰:”天下无道则庶人议”。
因而每当社会危机或政治危机来临之际,进步的士人就悲天悯人,发出危机警告。
他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各个时代的”社会良心”。
这使士人产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成为士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推动社会改革的一种动力。
但这种”报忧不报喜”的忧患意识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忌讳、反感,他们不断地加强对社会意识的高度垄断统治,而对那些居安思危,洞烛机先的士人予以严厉的压制和摧残,包括肉体的消灭,到清朝更达到高峰。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士人采取了高压和笼络的手段,压制其灵性,束缚其智慧,麻醉其思想。
在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士人们动辄得咎,整日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不敢议论朝政,不敢接触现实问题。
为了明哲保身,只好脱离实际,”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他们的忧患意识泯灭了,大多数人变得昏愦、愚昧、迂腐、贪鄙,沉溺于科举八股的黄粱美梦之中,即使少数有才华的士人也只能远离尘世,埋头于故纸堆中。
新的思想被窒息,人才被摧残,知识分子失去了优秀的传统――使命感和责任感。
歌功颂德,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的自大意识取代了忧患意识,再也无人呼唤危机。
知识界的畸形发展适应了清朝统治者的需要,但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应付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即鸦片战争的一个背景。
我们知道,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传统的封建社会,我们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最早建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一直延续到1912年,前后经历了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哪些基本特点呢?那么这些特点我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这四个方面来介绍。
首先,我们看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在经济上有哪些特点呢?它的特点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那么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占有绝大多数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占有很少或者没有土地,需要租用地主的土地并交纳高额地租。
这是传统封建社会经济上封建地主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第一个具体表现;第二个具体表现就是它的基本经济结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什么叫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呢?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电影《天仙配》了吧!电影《天仙配》里边董永和七仙女式的那种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就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这种自然经济,它的突出表现就是家庭小农业同手工业相结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男耕女织,也就像《天仙配》里面唱词所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那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第二个表现形式;那么第三个表现形式是什么呢?那就是地主、商人、高利贷者紧密结合,以最大的限度来剥削广大农民群众,这是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第三个表现;第四个表现就是农民除了遭受上述的剥削之外,还需要向政府缴纳各种捐税和服各种徭役。
这是我们中国在传统封建经济上突出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在政治上有何突出特点呢?在政治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治上高度集权。
这种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我们又如何看待和评价它呢?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要看到它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它的消极方面。
从中国近代史看三个自信
从中国近代史看三个自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党一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强调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述,如一面出征的战鼓,擂响在各族人民的心坎上,让人沸腾,催人奋进。
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三个自信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自信是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前途命运的自我意识,肯定信念,坚定意志和实践信心。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首先来自于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反思和觉醒。
19世纪初,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紧接着英国与中国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无情瓜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改变贫穷和落后的民族复兴作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了中国社会近代史的主题和任务。
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中国人首先提出的是:向西方学习,走西方强国之路——资本主义。
先有“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继之有“君主立宪”、“中西会通”的戊戌变法;最后在“推翻帝制”、“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中做了总结,其间,还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然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遏制下,这些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努力都失败了。
他们都证明了在中国的国情下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这也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暴露的剥削和掠夺的本性。
近代史考试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中国近代史讲稿第一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近代史讲稿前言“近代中国”的概念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讲中国近代史。
一、近代中国始于何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土生土长自行发展的。
然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和使者抵达中国华南地区,商人和传教士也接踵而至。
17世纪中叶,俄罗斯人穿越西伯利亚,到达满洲边境。
东西方开始接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西方殖民扩张,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
19世纪,西方列强逐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外来因素和中国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了中国社会在诸多领域的重大变化。
李鸿章曾说:中国正面临3000年未有之变局。
那么中国近代始于何时呢?尽管像马可波罗、利玛窦等探险家和传教士在很早就来到中国,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的一些成果,但是对中国对影响并不大。
许多学者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的起点,他们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孤立的局面,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凶恶影响使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另外一派认为,以明清两代交替的时间作为起点,这一时期,西学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只不过是之前的延续罢了。
并且这样可以和西方近代史的开始相一致。
本课程并非属于其中一种观点,但也认为应当从明清交替之时开始讲起,使整个中国近代史能够有全局的视角,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近代中国历史。
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600-1800)清帝国的兴盛1600年前后,明王朝开始急剧衰落,备受宦官专权、道德沦丧、政治腐败、世风日下、赋税高涨、饥馑遍野等问题的干扰。
张献忠和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席卷大半中国长达二十年之久。
国家陷入动荡。
乘此机遇,盘踞东北的少数民族部落满洲人起而挑战中央政权,并最终在中国建立了新的王朝。
清朝的建立满洲人是女真人的一支,居住在今天东北地区,靠渔猎为生。
在明朝皇帝的统治之下,将女真人分成了三部:建州、海西和野人。
1583年,努尔哈赤在族内斗争中得胜,继承其父都督职位的权力。
鸦片战争的历史观
鸦片战争确实是中国每一个人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过这层阴影笼罩在人们头上时,已经是后来的事了。
当时的政府,是从上到下都在忙着搞“夷务”的。
而具体来说,这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对外与对内。
对外,面对英国政府的炮舰外交,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都是一败涂地,毫无还手之力,然而对内,大清帝国却是十分牛气冲天的:对外处理事务太强硬的,如林则徐,发配到西部支援开发去了;在奏折之中大唱高调的,如伊里布,官职撤掉严加审问;在和谈之中争取利益的,如琦善,押送京师判了死缓。
这三位官员,都是道光皇帝当初最为欣赏的,然而现在却都落了一个如此下场。
在这些官员之中,传统观点认为最不是东西的,就是琦善那类,因为他是既对外丧权辱国,又对内抗旨不尊,可谓“两面不是人”。
然而事实上,杨芳、奕山这二位最终都没怎么遭到处理的官员抗旨比琦善更严重,卖国比琦善更变本加厉,而琦善却的的确确既为大清帝国尽了力,又给道光说了真话,下场却也最惨。
为什么呢?怎么可能呢?是啊,那就得从头说起。
头开在林则徐这里。
现在当人们提及林则徐的时候,心理必定充满了敬意,因为这位民族英雄几乎是家喻户晓。
的却,他提议发起的全国性的禁烟运动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以一位处理对外事务还身兼军政两方面管理的方面大员的角度来看他,的确不能够算得上是“称职”——至少在军事方面,林则徐的观点与建议还真不是什么张良计,况且他对于英军的认识还是十分不足。
许多文献都记载道,在他任期内,清军士兵都在大规模的进行近战的训练,即使是海战,也力求进行接舷战,发挥所谓的陆战特长。
林则徐本人也多次在送往军机处的奏折中提到,英军不善长陆战,摔倒了甚至于爬不起来,应该多“扬长避短”,与英军进行陆战。
这种观点影响了道光,也影响了沿海防务——之后的数次战役都证明,清军把防御工事完全面向海,不考虑对内陆的防守,成为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从此,英军的登陆成为了清军溃败的起始点。
不能说林则徐功劳不大,甚至不能说他不是一位尽心尽力的官员,但是客观的来看,我们没有必要那样夸赞他的功绩。
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第一篇: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谈近代之初国人的世界观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还必须追溯到近代中国的“前代”,具体是指从1527年葡萄牙人来华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300余年间的历史。
在近代地理学传人中国之前,中国人对整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一无所知。
国人心目中的世界构想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人都是以“中国”与“四夷”(即四周世界)相对称,也就是用“中国中心”的世界坐标轴来认识世界,世界知识非常狭隘。
首先在地理世界观方面,中国人仍然认为“天圆地方”,“天处乎上,地处乎下。
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
四夷外也,中国内也”,认为中国人的世界就是中国,而中国即天下。
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仅限于中国的十几个省,疆土四面环海,旁无大国,对中国以外的地区不甚明确,往往以海洋表示。
这种狭隘的世界地理观念极大限制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视野。
其次,在文化上是独放异彩的,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之国与礼仪之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形影相伴的“华夷观”。
依照华夷之辩,“世界”是等差有序的,整个世界划分为华夷两极。
中国是居天下之中的“天朝”,处于万方来朝的至尊地位。
夷狄通过朝贡制度定期向“天朝”朝贡,中国则负有教化恩典蛮夷的义务,并且“内中夏而外夷狄”是不变的天理。
这种畸变的世界观更加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地理世界观,形成了“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
虽然在历史上外来文化也曾对中国产生影响,但终非主流,久而久之,中国上自统治者下至士大夫皆认为中国文化是天下最优秀的,形成了体系化、理论化的对外观念,这种模式的不断确认与推广,最终又形成了中国人一元世界观的思维定势,而不愿接受多国并存的多元世界观及国际观念。
这种支配从中国统治者一直到普通人的思维定势,对近代之初世界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世界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