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标准答案1126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标准答案1126

微观经济学标准答案1126

2011年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业答案1、(课本第2章):已知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 -=100,供给函数为P Q s 520+-=,求该商品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解:均衡即需求等于供给,有s d Q Q =,802010020 520100=-==+-=-Q P PP2、(课本第2章)说明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情况下,商品降价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答: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对厂商收入没有影响。

3、(课本第3章)假定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P Q d A 420-=和P Q d B 530-=。

计算市场需求函数。

解:当P>5时,A 的需求数量为0市场需求曲线就是B 的需求曲线:P Q Q d B 530-==总 当P<5时,市场需求曲线是A 和B 的加总。

P P P Q Q Q B A 950530420-=-+-+==总4、(课本第3章)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保证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O X P 11P 11121P 31P 1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 (P1)。

5、(课本第3章)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72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213X X U=,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86163161234 0302072003060203)3020720(3 )(3221211221211221212212211221======--=∂∂=-=∂∂=-=∂∂--+--+=X X U X X X X X X L X X X L X X L X X X X X P X P M X X L 得到:根据一阶条件:=λλλλλ6、(课本第4章)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K L Q 3132=,劳动的价格2=ω,资本的价格r =1。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综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综合)
五、计算题
1、(1)30,15;(2)7.5,900,450;(3)24
1)120=2X+4Y
U=XY,解之可得,X=30,Y=15
(2)货币的边际效用=120/(x+y)=120/45=8/3
货币的总效用=120
消费商品的总效用是U=xy=450
(3)MUx=Y1MUy=X1
MUx ÷Px1= MUy÷Py
(2)它们的联系是:微观是研究个体经济经济行为,宏观是研究整体经济行为,宏观有其微观基础。
五、案例分析(略)
1.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个欲望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
2.体现的是机会成本,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结合该案例分析
3.先回答什么是实证分析,什么是规范分析,再说明①②③是实证分析,④⑤⑥是规范分析
四、问答题
1.(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生产多少?(5)何时生产?
2.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①微观强调资源的配置,而宏观强调资源的利用;②微观研究的对象是个量,宏观是总量;③微观的调节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作用,宏观是看的见的手即政府作用;④微观的中心问题是价格机制,宏观是国民收入的决定;⑤它们的基本假设也不一样,微观是:理性人﹑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宏观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U=X1Y1=450X1=25,Y1=18
25×2.88+18×4=144,144-120=24 答;增加24元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2、(1)1,0.5;(2)1;(3)大于
(1)U(X1,X2)=X1*X2,2=2X1X2X1=1X2=0.5
(2)MRS=X2÷X1=0.5
(3)答:小于1/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递减,所以该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各3个单位,那么它的边际替代率小于1/2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经济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静态分析:3、比较静态分析:4、动态分析:5、机会成本:6、生产可能性边界二、选择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1)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2)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4)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

1)有用的物品;2)稀缺的物品;3)要用钱购买的物品;4)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1)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2)假定所有资源能被充分有效利用,增加x商品的生产必须减少y商品的生产;3)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4)经济增长唯一取决于劳动力数量。

4、经济学是研究()。

1)企业是如何赚钱的问题2)如何实现稀缺性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3)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4)政府如何管制问题5、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1)选择会导致稀缺2)人们在决策时所面临的资源是稀缺的3)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4)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要有()作出。

1)消费者和政府2)生产者3)家庭和政府4)生产者和消费者7、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1)所有的人都会得到她想要的东西2)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规则(机制)实现的3)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4)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8、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为()生产。

1)政府2)消费者3)想买但是买不起的人4)买得起,且想买的人9、下面有关政府决策的说法,()是正确的。

1)政府决策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才存在2)政府决策是对企业决策的替代3)政府决策是对市场机制失灵的修补4)政府决策不会出现市场机制那样存在失灵的领域1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1)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2)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3)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4)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涉猎广泛三、简答题1、简述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供给、需求和市场价格三、练习题1解:(1)根据题意有个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以分别给出市场需求函数和攻击函数如下:Qd=10000D=120000-20000P;Qs=1000S=20000P令Qd=Qs,即120000-20000P=20000P,可得P=3,将其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可得Q=60000即该产品的均衡价格为P=3,均衡产量Q=60000(2)收入增加使得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由D=12-2P变为D1=D+2=14-2P,市场需求函数相应变为Qd1=140000-20000P 令Qd1=Qs,即140000-20000P=20000P,可得P=3.5,将其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可得Q1=70000即该产品的均衡价格为P=3.5,均衡产量Q1=700002解:(1)将Q=100代入Px=1000-5Q可得Px=500,将Q=250代入Py=1600-4Q 可得Py=600;Edx=(-dQx/dPx)×Px/Qx=0.2×500/100=1;Edy=(-dQy/dPy)×Py/Qy=0.25×600/250=0.6(2)由于Edy=0.6<1,即Y厂商产品缺乏需求价格弹性,要谋求利益最大化应采取提价策略。

3解:由P=100-Q1/2,可得Q=10000-200P+P2,dQ/dP=-200+2P,当P=60时,Q=1600,当Q=900时,P=70;由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E1=-(-200+2P)×60÷1600=3;E2=-(-200+2P)×70÷900=14/3。

即当P=60和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3和14/3。

4解:(1)由Q D=32-4P,当P=2时,Q=24;当P=4时,Q=16;当P=6时,Q=8;dQ/dP=-4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E1=4×2÷24=1/3;E2=4×4÷16=1;E3=4×6÷8=3。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2、下列哪项问题不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3、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 )A.2007年9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至4.75%B.2007年美国失业率超过4%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5、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三、判断题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于人们的欲望存在无限性特征决定的。

3、“一家制药厂研发新药并上市销售”这一事件属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本年度失业人数下降”这一事件属于微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

4、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完全是由非政府组织做出的。

5、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6、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人们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

四、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二、选择题1、需求定律说明(B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高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共12页文档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共12页文档

复习思考题第1章 绪 论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4.市场与行业的区别是什么?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在下列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1)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2)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3)啤酒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4)凉夏。

2.假设一个封闭的岛国遭受了大海啸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坏,但所幸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死亡。

请画图分析大海啸发生前后该国粮食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收。

试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4.刘先生决定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a )用于购买食品。

请计算他对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5.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550-=,供给函数为P Q s 510+-=。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Q d560-=.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P Q s 55+-=.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6. 2006年3月1日,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2019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2元。

请画图分析这种最低收购价格措施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第3章 消费者行为1.画出下述情况下消费者对牛肉汉堡包和啤酒偏好的无差异曲线:(1)李明喜欢啤酒,但厌恶汉堡包,不管他吃了多少个汉堡包,他总喜欢再多喝一点啤酒。

(2)张军对不管是3杯啤酒还是2个汉堡包的偏好是无差异的,当他多消费这两种食物中的任何一种的时候,其偏好没有变化。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李君仁编著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李君仁编著

第一章导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E 4.B 5.ABC 6.B二、判断题1.× 2.√ 3.√ 4.× 5.× 6.√三、问答题1.参照教材P7 第三段2.略3.参照教材P13-144.参照教材P55.参看教材第四节第二章供求与价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B 4.C 5.A 6.B 7.A 8.A 9.A D 10.B 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计算题1.(1)D=103-5P(2)弹性为-100/3,销量为3。

2.(1)利用交叉弹性的中点公式计算得弹性为,是好的替代品。

(2)明光公司应降3元。

3.(1)均衡价格为4/3,均衡产量为10。

(2)需求弹性为,供给弹性为。

四、问答题1.参照课本P292.参照课本P36-373.上升4.减少5.略第三章效用与偏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D 4.A 5.D 6.D 7.C 8.D 9.C 10.B 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计算题1. MRS=2. 商品1的数量是9,商品2的数量是12。

总效用为3888。

3.(1)消费者收入为60(2)商品2的价格为3(3)2X1+3X2=60(4)预算线的斜率为-2/3(5)MRS12=2/34.(1)(2)Y对X的交叉弹性为-1。

此人对X的收入弹性为1。

(3)应该加入1或25.消费10个单位的X,50个单位的Y。

6.(1)12盎司的花生奶油,24盎司的果冻。

(2)盎司的花生奶油,盎司的果冻。

(3)元四、问答题1.参照教材P612.参照教材P71-733.参看教材P744.略第四章技术与生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D 2.D 3.C 4.D 5.A 6.D 7.B 8.A 9.B 10.D 二、判断题1.× 2.√ 3.× 4.√ 5.×三、计算题1. 参照P111图4-1。

3《微观经济学》(李健主编)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3《微观经济学》(李健主编)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微观经济学》答案第一章导言基本概念1.稀缺性2.经济学3.实证分析4.规范分析5.机会成本6.生产可能性边界答案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2.经济学:经济学是关于人们和社会怎样处理稀缺性的研究。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休经济单位的行为,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实体。

宏观经济学着眼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的研究。

3.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4.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企图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

5.机会成本:某物品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获得它而放弃的另外选择的最高价值或收入。

6.生产可能性边界:对于给定的固定数量的土地、劳动和其他投入品,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称为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选择题1 •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冇效配置的问题D.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问题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A.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一点4. 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木问题是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5 •下面哪一句是实证的表述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重要6.下面哪一句是规范的表述A. 由于收入水平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B.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 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 提倡轿车文明是肓目向西方学习,不适于我国国情 7•“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A.规范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小王的时间既口J 以听一次经济学讲座也可以打一场网球。

他选择了听讲 座,打网球的价值就是 ()A.听讲座的机会成本B.大于听讲座的价值C.不能与听讲座的价值相比D.等于听讲座的价值9•家庭在产品市场上是 _______ ,在劳动力市场上是 _________ ,在资本市场 是 ________________ ()A.贷方,消费者,出售者B.消费者,贷方,出售者C.消费者,出售者,贷方D.消费者,出售者,消费者E. 消费者,购买者,借方3•失业问题反映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图上,表现为 () B.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B.如何生产D.以上都包括()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B.实证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1.C2. D3. A4. D5.C6. D7. B8. A9. C(选择题5來源于梁小民编著《经济学习题集》•北京: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6, 5,第10题,原题答案为C.)简答题1•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各a的特点是什么?相互关系如何?3.机会成木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有什么联系?4.学习经济学的理由有哪些?答案1•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实体。

【免费下载】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免费下载】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

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二、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B 2 AC 3 B 4 C 5 C 6 A 7 A 8 B 9 D 四、分析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第3章弹性理论二、选择题题号答案 1 D 2 D 3 C 4 BD5 C6 C7 B8 D9 ABD 注:选择题1:此题是求弧弹性,公式为Ed=(△Q/Q)÷(△P/P)=(△Q/△P)·(P/Q)=(△Q/△P) ·(P1+P2/Q1+Q2) ,所以此题答案为Ed=(200/﹣2) ×(10+8/1000+1200)=﹣三、判断题题号答案1 ×2 √3 ×4 ×5 √6 ×7 ×8 √9 × 10 ×四、计算题1、Q=250-2P → P=125-1/2Q,因此当Q=100时,P=75. 根据弹性公式Ed=(△Q/Q)÷(△P/P)=(△Q/△P)·(P/Q),△Q/△P 可得Ed=×75/100=﹣所以,在此弹性值上,如果价格下降1%,需求量则上升%。

2、Q=2000+→ I=﹣10000+5Q→△Q/△I=1/5 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EI=(△Q/Q)÷(△I/I)=(△Q/△I)·(I/Q),可得当I=5000元,Q =2000+×5000=3000时,EI=(△Q/△I)·(I/Q) =1/5×5000/3000=当I =15000元,Q=2000+×15000=5000时,EI=(△Q/△I)·(I/Q) =1/5×15000/5000=当I=30000元,Q=2000+×30000=8000时,EI=(△Q/△I)·(I/Q) =1/5×30000/8000=3、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Exy=(△Qx/Qx)÷(△Py/Py)=(△Qx /△Py)·(Py / Qx),可得,Exy=(△Qx/Qx)÷(△Py/Py) =/10000÷(-5%)=4 1 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二、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 B 1 × 2 B 2 × 3 B 3 √ 4 C 4 √ 5 B 5 √ 6 D 6 × 7 A 7 ×8 C 8 × 9 D 9 √ 10 B 10 √ 三、判断题四、计算分析题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410=50×Q甲+70×Q乙+90×Q丙+100×Q丁MU甲/P甲=MU乙/P乙=MU丙/P丙=MU丁/P丁商品甲单位1 2 3 4 5 6 7 边际MU甲效用/P甲400 350 250 200 150 110 80 8 7 5 4 3 单位1 2 3 4 5 6 7 商品乙边际MU乙效用/P 乙490 420 370 320 280 240 210 7 6 37/7 32/7 4 24/7 3 单位1 2 3 4 5 6 7 商品丙边际MU丙效用/P丙570 380 270 200 180 150 120 19/3 38/3 3 20/9 2 5/3 4/3 单位1 2 3 4 5 6 7 商品丁边际MU丁效用/P丁360 340 320 300 280 260 200 3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MU甲/P 甲=MU乙/P乙=MU丙/P丙=MU丁/P丁=3时,商品甲的消费单位为5,商品乙的消费单位为7,商品丙的消费单位为3,商品丁的消费单位为4时,消费者实现了均衡,即在现有收入条件下,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中文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全部课后答案

(中文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全部课后答案

(中文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全部课后答案第一章复习题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

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

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4.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区别在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速度以及可获得的替代品。

对纸巾这样的非耐用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在短期内的反映很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业答案1、(课本第2章):已知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 -=100,供给函数为P Q s 520+-=,求该商品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解:均衡即需求等于供给,有s d Q Q =,802010020520100=-==+-=-Q P PP 2、(课本第2章)说明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情况下,商品降价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答: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对厂商收入没有影响。

3、(课本第3章)假定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P Q d A 420-=和P Q d B 530-=。

计算市场需求函数。

解:当P>5时,A 的需求数量为0市场需求曲线就是B 的需求曲线:P Q Q d B 530-==总 当P<5时,市场需求曲线是A 和B 的加总。

P P P Q Q Q B A 950530420-=-+-+==总4、(课本第3章)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保证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O X P 11P 11121P 31P 1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 (P1)。

5、(课本第3章)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72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213X X U=,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86163161234 0302072003060203)3020720(3 )(3221211221211221212212211221======--=∂∂=-=∂∂=-=∂∂--+--+=X X U X X X X X X L X X X L X X L X X X X X P X P M X X L 得到:根据一阶条件:=λλλλλ6、(课本第4章)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K L Q 3132=,劳动的价格2=ω,资本的价格r =1。

求:1)当成本C =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Q 值。

2)当产量Q =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 ,K ,C 值。

10001000L K L K L K 2L2K 21 023000N 0)(31K N 02)(32L N 0N )23000(N s.t. 13132323131323132========⇒=⎪⎪⎪⎩⎪⎪⎪⎨⎧=--=∂∂=-=∂∂=-=∂∂--+==+=L K K L Q K L KL L K K L K L CrK L K L Q MAX 代入第三个方程,得到将得:比方程将方程)于对所有变量的一阶导等其一阶条件(即建立拉格朗日函数求产量的最大化:即是在成本一定条件下:)用拉格朗日方法求解解:(λλλλω2400K L 2C 800L K L K L K L2K 2 21 0800N 0)(311KN 0)(322L N 0N )800 (K 2L N 2 313232313132=+=====⇒=⎪⎪⎪⎩⎪⎪⎪⎨⎧=-=∂∂=-=∂∂=-=∂∂-++=代入第三个方程,得到将得:比方程将方程)对所有变量的一阶导为解一阶条件得:(即构建拉格朗日方程为;成本的最小化问题即求在一定产量约束下)用拉格朗日方程解(K L K L L K K L λλλλ7、(课本第4章)用图说明并论述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TPL 曲线、APL 曲线&MP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参见书上第132页图4-3以及其说明。

(2)连接TPL 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 的值。

(3)当MPL>APL 时,APL 曲线是上升的。

当MPL<APL 时,APL 曲线是下降的。

当MPL=APL 时,APL 曲线达到极大值。

8、(课本第5章)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解释短期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总不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1)TC是TFC与TVC的和,TFC保持不变,TVC和TC以斜率先递减后递增的形式上升。

(2)MC为TC的斜率,同时也为TVC的斜率,MC先递减后递增,MC最小值对应着TC和TVC的拐点。

(3)AC为TC每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AVC与AFC的和。

AVC为TVC每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AFC是TFC每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AFC不断下降,AVC和AC均先下降后上升,由于AFC的影响,AVC的最低点出现的快于而且低于AC的最低点。

(4)MC与AC的交点是AC的最低点。

MC与AVC的交点是AVC的最低点。

Q9、(课本第5章)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5108.004.0)(23++-=Q Q Q Q STC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解:可变成本函数部分为Q Q Q Q STVC 108.004.0)(23+-= 平均可变成本函数部分为108.004.0)(2+-=Q Q Q SAVC 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即首先要满足SAVC 对Q 的一阶导为008.008.0)108.004.0(2=-=+-=Q dQ Q Q d dQ dSAVC ,得到Q=10,代入108.004.0)(2+-=Q Q Q SAVC ,得到SAVC=610、(课本第6章)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解答要点:(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是在给定的价格和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

具体如图1-30所示(见书P69)。

(2)首先,关于MR=SMC。

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来决定产量。

如在图中,在价格顺次为P1、P2、P3、P4和P5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依次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Q2、Q3、Q4和Q5,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1、E2、E3、E4和E5。

(3)然后,关于AR和SAC的比较。

在(2)的基础上,厂商由(2)中所选择的产量出发,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最大利润量或最小亏损量。

图中,如果厂商在Q1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л>0;如果厂商在Q2的产量的水平上,则厂商均有AR<SAC即л<0。

(4)最后,关于AR和AVC的比较,如果厂商在(3)中是亏损的,即,那么,亏损时的厂商就需要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和平均可变成本AV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亏损的情况下,是否仍要继续生产。

在图中,在亏损是的产量为Q3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会继续生产,因为此时生产比不生产强;在亏损时的产量为Q4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都是一样的;而在亏损时的产量为Q5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必须停产,因为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强。

(5)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中,MR=AR=P。

而且,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参见书上第193页图6-6及其解说。

11、(课本第7章)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

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解:由题设得到MC=dTC/dQ=1.2Q+3MR=dTR/dQ=d(PQ)/dQ=d(8Q-0.4Q2)/dQ=8-0.8Q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MR=MC,即1.2Q+3=8-0.8Q,解得Q=2.5,P=7,TR=PQ=17.5,利润=TR-TC=4.2512、(课本第7章)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解: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 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图7-5,垄断厂商根据MR=SMC 的原则,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P0和Q0,在均衡产量Q0上,垄断厂商可以赢利即π>0,如分图(a)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利润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垄断厂商也可以亏损即л<0,如分图(b)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亏损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

在亏损的情况下,垄断厂商需要根据AR 与AVC 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①当AR>AVC 时,垄断厂商则继续生产;②当AR<AVC 时,垄断厂商必须停产;③而当AR=AVC 时,则垄断厂商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在分图(b)中,由于AR=AVC,故该垄断厂商生产或者停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由此,可得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利润可以大于零,或小于零,或等于零。

13、请结合本学期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于课程教学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答:无标准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