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与误差分析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与误差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不同类型的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适用于不同的 实验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对实验的影响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误差可能对实验结果产 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微量或痕量物质的分 析中。
使用未经清洗、校准或破损的移液管和可调式移 液器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
不准确或不规范的移液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 离真实值,从而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轻便不易碎,但精度略 低。
适用于大量量取液体。
适用于少量量取液体。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准备
清洗移液管并晾干,检查是否 有破损或裂缝。
取液
将移液管插入液体中,确保管 口没有气泡,然后取出。
放液
将移液管垂直放置,轻按管口 ,使液体缓缓流出。
清洗
用清水冲洗移液管内部,确保 无残留。
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准备
05
结论
总结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 器的清洗、校准和操作规范,以减少误差和避
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定期对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进行维护和校准,有助 于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
性。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 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可调式移液器误差分析
调节误差
可调式移液器的调节精度有限,使用者调节不当可能 导致误差。
重复使用误差
可调式移液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和老化,可能 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023版)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
移液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工具,在液体实验操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移液管的分类
⒈体积可调式移液器
●单通道移液器
●多通道移液器
⒉手动移液器
●移液管头部
⒊电子移液器
●使用方法
三、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⒈准备工作
●检查移液管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确保移液管头部与容器底部有适当的接触
⒉吸取液体
●使用适当大小的移液管头
●手动移液器:按压移液器塞子,然后放松塞子吸取液体
●电子移液器:按下吸取按钮,设定吸取体积
⒊转移液体
●将移液管头部放入目标容器中
●手动移液器:轻轻按压塞子释放液体
●电子移液器:按下释放按钮,设定释放体积
⒋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气泡的产生
●避免移液管的接触污染
●注意避免液体溅出
●避免长时间悬空操作
四、移液管的保养和存储
⒈保养
●使用完毕后,将移液管头部彻底清洗,确保无残留液体
●定期检查移液管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⒉存储
●将移液管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尘的环境中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五、附件
本文档附带的文件为:
●图片:移液管的示意图
●视频: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演示视频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液体实验操作: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与液体相关的科学实验活动。
⒉移液管头部:移液管的前端,用于吸取和转移液体。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二、实验原理微量移液器(有的称“移液枪”、“取液器”)是一种取样量连续可调的精密取液仪器,其基本原理是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
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的,推动按钮带动推杆是活塞向下移动、排出了活塞腔内的气体。
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从而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微量移液器移动液体的是以微升为基本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因空气的进出介入相关动作,都会影响实验的精确度,必须考虑温度、密闭性、轴心移动速度、试剂的蒸汽。
三、实验材料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1000P、200P、20P的吸液管。
2、反复练习怎样使用吸液管。
3、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枰调零。
(二)实验步骤1、轻轻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
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切记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因为那样做会对您手中的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P1000 使用蓝色微量移液器头,P200 及P20 使用黄色微量移液器头。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
4、手握移液器,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经2~3s后缓慢松开推动按钮,即从第一挡还原。
①第一次我们用量程为P1000的微量吸移器分别量取1000μL, 500μL., 200μL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②第二次我们用P20分别量取20μL, 10μL, 5μL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③第三次我们用P200的微量吸移器分别量取200μL, 100μL, 50μ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枰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挡,液体泄出,再继续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二挡,使吸液尖末端残留液体完全泄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移液管校准偏小的原因
移液管校准偏小的原因移液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精确地移动液体。
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移液管的读数偏小,即实际移液量少于所设定的体积。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1. 移液管的刻度不准确:移液管上的刻度是用来读取所移液体体积的,如果刻度不准确,就会导致读数偏小。
刻度不准确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误差,或者是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磨损和疲劳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定期对移液管进行校准,或者购买具有更高精度的移液管。
2. 液体残留:在使用移液管移液的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液体残留在移液管的内壁上,这些残留液体会导致实际移液量偏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移液之前可以先用一些试剂洗涤移液管,确保内壁干净,没有残留液体。
3. 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对液体的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液体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会使液体在移液管中形成凹面,导致实际移液量偏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移液之前先将液体略微加热,使其表面张力降低,然后再进行移液操作。
4. 操作技巧不当:使用移液管移液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实际移液量偏小。
例如,移液管插入液体时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此外,在吸取液体和排放液体时,也需要控制好移液管的角度和速度,避免液体滴落或者溅出移液管。
5. 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移液管的读数准确性。
在较高温度下,液体的膨胀会导致实际移液量偏小;而在较低温度下,液体的收缩会导致实际移液量偏大。
因此,在移液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尽量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
总结起来,移液管校准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移液管刻度不准确、液体残留、液体的表面张力、操作技巧不当以及温度变化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定期对移液管进行校准,保持其准确性;在移液之前清洗移液管,避免液体残留;加热液体以降低表面张力;注意操作技巧,确保角度和速度的准确掌握;控制好温度,尽量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
移液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移液器操作规程
移液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移液器操作规程移液器又称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等领域。
使用方法1、容量设定对可调式移液器,通常在10%~100%量程范围内操作,zui佳移液容量是35%~100%量程范围,此时受操作技巧的影响更小,能更好保障移液的精准性和精度。
例如,要移取600uL的液体,选择100~1000uL的可调式移液器,而非500~5000uL的。
2、安装吸头安装方法:将移液器下端垂直插入吸头,左右转动,上紧即可。
注意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导致内部零部件松散,甚至会导致调整刻度的旋钮卡死或造成移液器套柄弯曲。
3、润洗吸头移取有机溶剂或高挥发性液体时,挥发性气体会在套筒室内形成负压,导致漏液。
润洗吸头4~6次,使套筒室内的气体达到饱和,负压自动消失,可有效防止漏液。
但当样品温度很高或者很低时,不要润洗吸头。
4、吸液吸液有两种方式:正向吸液、反向吸液。
正向吸液是指正常的吸液方式,操作时将按钮按到*档吸液,释放按钮。
放液时先按下*档,打出大部分液体,再按下第二档,将余液排出。
反向吸液是指吸液时将按钮直接按到第二档再释放,这样会多吸入一些液体,打出液体时只要按到*档即可。
多吸入的液体可以补偿吸头内部的表面吸附,反向吸液一般与预润洗吸液方式结合使用,适用于粘稠液体、易挥发液体和小体积移液。
5、排液有3种排液方式:沿内壁排液、在液面上方排液、在液面下方排液,以下为通常的“沿内壁排液”的操作步骤:(1)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10~40倾斜,平稳地将按钮压到一档,略停后,压到二档排出剩余液体;排放致密或粘稠液体时,停留时间稍长些。
(2)压住按钮,同时提起移液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拿出。
(3)松开按钮。
6、卸去吸头稍用力下按吸头推出器,即可卸掉吸头。
如吸头安装过紧,可用手卸除。
将吸头丢弃到合适的废物收集器中。
注意事项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整至小量程为正常调整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整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度。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与误差分析-求索学堂
可调式移液器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和维护,提高 了实验效率。
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应用领域
精确测量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 学、化学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 域,是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能够提供精确的液 体测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提高效率
防止交叉污染
实验结果展示
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图表,展示了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误差范围 和分布情况,验证了误差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移液器和可调式移液器的技术 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例如提高测量精度、减小误差范围、 增强自动化程度等。
多功能集成
为了满足不同实验需求,未来移液器和可调式移液器可能 会集成更多功能,例如加热、冷却、混合等,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移液器和可调式移 液器的智能化发展,例如自动识别液体类型、自动校准、 自动记录数据等。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移液器和可调式移液器的设计 和生产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例如使用环保材料、 减少废弃物产生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使用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可以快速、准 确地转移液体,提高实验效率。
使用一次性移液管或经过严格清洗的玻璃 移液管,可以避免不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 染,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03
使用方法与步骤
移液管使用方法
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移液管,确保移液 管干净、无损坏,并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吸头。
吸取液体
将移液管插入待吸取的液体中, 确保吸头完全浸入液面以下,轻 轻吸取液体至所需刻度。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移液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药物研发等领域。
正确使用、校准和管理移液器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使用、校准和管理三个方面介绍移液器的操作规程。
一、移液器的使用1. 准备工作:使用移液器前,首先要检查移液器是否完好无损,确认各个部件是否齐全,并对移液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吸液操作:将吸头插入待吸取的液体中,轻轻按下移液器顶端的按键,吸取适量的液体。
吸取液体时要保持垂直且稳定,避免产生气泡。
3. 移液操作:将吸取的液体移至目标容器中,将吸头插入目标容器中并轻轻按下移液器顶端的按键,使液体缓慢排出。
移液时要注意避免液滴残留在吸头上,以免造成误差。
4. 清洗操作:每次使用移液器后,应及时清洗吸头,以免液体残留对下次实验产生干扰。
二、移液器的校准1. 预校准:在正式校准之前,应进行预校准。
预校准的目的是检查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选择标准溶液并按照设定容量吸取和排出液体,记录吸液和排液的体积。
2. 校准操作:校准时应选择准确的标准溶液进行操作。
按照设定容量吸取标准溶液,然后将溶液移至称量瓶等容器中,使用精密天平测量溶液的质量。
根据吸液的体积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校准值,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移液器的准确性。
3. 调整校准:如果校准值与设定值存在差距,可以通过调整移液器上的校准旋钮来进行校准。
校准旋钮的调整方向和量度应根据移液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4. 定期校准:为了保证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应定期进行校准。
校准的频率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和实验要求来决定。
三、移液器的管理1. 存储管理:移液器应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存放时应将吸头置于移液器支架上,避免吸头变形或污染。
2. 清洁管理: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移液器和吸头。
可以使用去离子水或适当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清洁,然后用纯净水进行冲洗。
清洗后应将移液器和吸头晾干或用纸巾擦干,避免水滴残留。
实验一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二、实验原理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
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推动按钮带动推杆使活塞上下移动,排出腔内气体。
松手后,在复原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三、实验材料仪器:吸液管、尖端管、电子天平、防水膜试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选择吸液管反复练习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平调零(二)实验步骤1、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4、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缓慢松开推动按钮。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平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档,液体泄出,在继续按动至第二档,是液体完全排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平,记录数值。
8、每次用天平读取数值后要归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及注意事项(一)误差分析1、吸液过程中,使移液器倾斜,导致移液不准确2、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换吸头3、一直使用一个移液器头,使吸头中有溶液的残留液,出现误差。
4、由于过快的放开按钮,是溶液吸入过快、过多,出现误差。
5、温度的关系,导致误差。
(二)注意事项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节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在调回至设定的体积。
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即可。
3、移液枪不应平放。
4、每次试验后将刻度调制最大。
5、移液枪所设量程不要超过规定量程。
6、不能吸取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
实验二用PH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2、学会使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数显PH计,小烧杯、吸量管、复合电极、温度计药品:0.10mol/LHAc、0.10mol/LNaAc、ph=4标准缓冲溶液,ph=6.86标准缓冲溶液,配制PH为2,4,6.5,7.4PBS溶液。
生物安全实验室移液管(吸管)和移液器使用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移液管(吸管)和移液器使用规范
(一)操作步骤与要求
1.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严禁用口吸液!
2.所有的移液管都应带有棉塞,以减少对移液器或吸球的污染。
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匀。
5.操作时移液管应放在操作液面下的2/3处,以防止产生气泡和气溶胶。
从吸管吹出液体时也不要太用力,吸管内的液体应自动流出,不要强制性排出预留液。
6.刻度对应移液管不需要排出最后一滴液体,因此最好选用这种移液管。
7.污染的移液管应立即浸没在含有适宜消毒剂的防破碎的容器里。
在处理之前,应浸泡足够长的时间(1小时以上),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装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8.盛装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9.严禁使用带有注射针头的注射器移液。
10.在打开隔膜封口的瓶子时,应使用可以使用移液管的工具,而避免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
11.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滴出而扩散,在工作台表面应放一块具有吸附能力(或浸有消毒液)的材料,使用后应按感染性废弃物予以处理。
(二)消毒与灭菌
1.由病原微生物污染的一次性的无菌塑料吸管,在完成实验后,将其置于废弃物存放包装内,经高压灭菌后,移出实验室,放置在规定的废弃物存放处,统一处理。
2.玻璃移液管属于可以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实验用毕可以直接将其浸泡在含有消毒剂的存放盒(桶)中,按照消毒程序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后,清洗洁净,烘干,灭菌后备用。
3.机械移液装置可以放在生物安全柜中,在生物安全柜消毒的同时进行消毒。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方案计划的规范标准操作技巧规章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1 移液器的使用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取液体,如超出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准;1.2 设定容量值1.2.1 粗调:通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
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
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
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按钮,向下按到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体。
可用定性滤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
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1.8 放液:将吸液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20°-40°倾斜,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停1-2s(粘性大的液体要加长停留时间)后,继续按压到第二停点,排出残余液体。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与误差分析课件
1. 未按照规定方法调节移液器的量程, 导致误差。
案例分析:某实验中,使用可调式移 液器移取溶液时,由于调节量程不当, 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案例三:通过规范操作减少误差的实践经验
• 总结词:规范操作是减少误差的关键,通过实践经验总结 出以下几点建议。
案例三:通过规范操作减少误差的实践经验
详细描述 1. 使用前仔细检查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完好性,确保无破损或松动。
2. 按照规定方法清洗和润洗移液管,避免残留物和气泡的产生。
案例三:通过规范操作减少误差的实践经验
3. 使用可调式移液器时,根据需要调 节量程,并确保调节准确可靠。
4. 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移液管和可调 式移液器的垂直状态,避免空气进入。
5. 定期对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进行 维护和保养,保证其长期使用精度。
重现性
误差的存在可能导致实验 结果的重现性降低,使得 实验结果难以被其他研究 者重复验证。
可靠性
误差的存在可能降低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使得实验 结果难以被用于科学研究 和生产实践。
选择合适的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
容量匹配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容量的移 液管或可调式移液器,避免过大
或过小容量导致的误差。
响。
维修与更换
如发现移液器或可调式移液器有 损坏或性能下降,应及时维修或
更换。
提高操作技能与规范操作流程
培训与指导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移液 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并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 致的误差。
重复测量
对于重要实验,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 法,减少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放液
清洗
连续可调式移液器的操作及校准程序
连续可调式移液器的操作及校准程序1.目的:正确使用移液器,确保移液器加样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连续可调式移液器。
3.操作程序3.1 转动旋钮设定移液量,设定的移液量不可超出该移液器规定的范围。
3.2 装上配套的吸头(Tip)。
3.3 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3.4 将移液管吸头浸入液面下2~3mm深处,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吸入液体。
待移入吸头吸满液体后,将吸头撤出液面,擦掉吸头外侧的所有液滴。
3.5 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放出液体。
约1秒钟后,继续将操作按钮向下压至第二停点位置。
待吸头液体放干净后,将吸头贴在容器瓶壁上防止形成液滴滴入瓶中,撤出吸头。
3.6 松开按钮使之回到起点位置。
需要时,可更换吸头继续移液操作。
4.校准方法4.1 .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0.5℃。
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
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小烧杯:5~10mL体积。
测定液体: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选定校准体积:a)拟校准体积;b)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c)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如为固定体积移液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4.2 .校准步骤a)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b)调节好天平;c)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d)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e)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f)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g)记录称量值;h)擦干吸头外面;i)按上步骤称量10次;j)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k)按校准结果调节移液器。
移液管的校正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移液管的使用和校准练习--------实验报告专业:成员:指导老师:移液管的使用和校准练习摘要:移液管在使用过程中,容量器皿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必须对容量器皿进行校准。
本次实验学习和掌握移液管的使用以及校准方法,并了解容量器皿校准的意义。
实验中借助电子天平差量法辅助校准。
得出结论并分析。
关键词:热胀冷缩;标准温度;差量法;电子天平;绝对较准一、实验前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移液管的校准方法,并了解容量器皿的校准的意义,并在实验中应用。
3、练习并掌握移液管的正确度数方法。
4、练习并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实验原理容量器皿的实际容量随着使用的次数和时间长短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因此,对容量器皿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不同温度下容量器皿的容积也有所不同。
因此校准玻璃容量器皿时,必须规定一个公用的温度计,这一规定温度值称标准温度,国际上规定玻璃容量器皿的标准温度为20℃,即在校准时都将玻璃器皿的容积校准到20℃时的实际容积。
容量器皿常应用的两种校准:相对较准和绝对较准。
本实验采用绝对较准。
二、实验内容仪器与试剂移液管(25ml)1支;锥形瓶(150ml,具有玻璃磨口塞或橡皮塞)1只;普通温度计(0~50℃,公用);分析天平,蒸馏水。
实验步骤(1)清洗一只移液管及一个150ml锥形瓶。
(2)练习并掌握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3)练习并掌握移液管的正确读数方法。
(4)校准移液管1支(必须在基本掌握滴定操作和正确读数的基础上进行)。
(5)练习并掌握电子天平的正确使用及读数方法。
(6)借助电子天平并使用采用差量法校准移液管。
三、结果与讨论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水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
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值见表一。
表一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值(空气密度为 g/ml,钠钙玻璃膨胀系数为×10^(-6)/ ℃)温度)/ ℃密度(g/ml)温度/℃密度(g/ml)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摘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基本玻璃量器》,国家计量局,1980 。
20ml移液管的允许误差
20ml移液管的允许误差
20毫升移液管的允许误差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允许的最大误差范围。
移液管的允许误差通常由制造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
一般来说,20毫升移液管的允许误差包括两个方面,容量误差和允差误差。
容量误差是指移液管在标定体积时与实际容积之间的差异,通常以±毫升表示。
允差误差是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环境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导致移液量偏离设定值。
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容量误差和允差误差的具体数值。
此外,移液管的允许误差还受到使用环境、操作技术和校准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确保准确的移液操作,操作者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定期对移液管进行校准和维护。
总之,20毫升移液管的允许误差是一个综合考虑容量误差和允差误差的概念,具体数值应该参考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准确的移液操作。
移液管和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与误差分析共45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用与误差 分析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剂使用
1.仔细辨认标签,确定所需试剂及浓度。
2.吸量管与所需试剂号码务必对准。
3.用后盖好瓶盖(切勿张冠李戴)归还原处,以
免影响他人使用。
实验考核
• 生化总成绩
– 理论考试卷面成绩(60%)
– 实验成绩(30%)
– 平时成绩(10%)
• 实验成绩
– 平时实验成绩(60%)
– 实验考试成绩(40%)
生物化学课程网站
• 访问路径:“三峡大学”-“求索学堂”“课程总揽”-“医学院”-“医用生物化 学” • 网站内有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大纲、ppt, 习题集,考试方法和考试样卷等,同学们 可根据需要下载学习
刻度吸管和微量可调式移液器 的使用、校正与误差分析
问题:将一定量的溶液从一容器转移到另一个 容器。用什么量具?是否精准?
移液器常用的盛接容器
• 酶标板
• 离心管
1.5ml
0.2ml
2ml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构造
• 扭动转轴,即可调整和改变移液器容量 • 手指把手 • 吸头的排出器
• 容量指示
• 吸头排出器套筒
• 吸头圆锥体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原理
• 1956年,由德国生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chnitger 发明.
一、刻度吸管(pipette)的分类和操作方法
• 分类:
– 10ml, 5ml, 2ml, 1ml, 0.5ml, 0.2ml, 0.1ml
(吹?)
移液管 吸量管
记、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
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刻度吸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 欲吸取的溶液中;左手拿洗耳球,将洗耳球内空气排出,接在 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 管口。 3.调节液面: 将刻度吸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 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 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看刻度时,应将刻度吸管的刻度与眼睛平 行),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刻 度吸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 刻度吸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 慢慢流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停留数秒后,再将刻度吸 管移去;若刻度吸管上标有“吹”,则需将管内残余液体吹出。
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
刻度吸管和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 校正与数据处理
(Volume transfer, accuracy and precision )
李志红 Dept.of biochemistry
实验目的
•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要求
• 掌握刻度吸管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达到稳、捷、 准
本学期实验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刻度吸管、可调式移液器的校正与误差分析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浓度 血清总蛋白和白/球比值的测定 酶的竞争性抑制 血红蛋白与核黄素的凝胶层析分离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血糖测定 质粒DNA的提取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 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测定 实验考试
• 掌握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 可调式移液器的校正方法 • 建立实验误差、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概念,掌握误 差分析计算方法
• 了解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生化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要求
1.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进 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 2.保持环境的肃静和整洁,不高声说话,严禁用器械及动物开 玩笑。 3.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 意动用。仪器发生故障、损坏、丢失时,应立即报告老师, 凡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者,要追究责任。 4.实验过程中要大胆、细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好原始 数据;节约试剂,节约水电。 5.实验完毕,洗净所用器材,固体舍弃物(如用过的滤纸、电 泳用凝胶条等)切勿倒入水槽内,以免堵塞。须经指导教师 同意,方能离开实验室。 6.值日生负责实验室卫生,倒尽垃圾,关好水、电、门窗,经 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 活塞冲程加样
– 活塞冲程(空气垫)加样器的结构是空气垫、活塞。空气垫 的作用是将吸于塑料吸头内的液体样本与加样器内的活塞 分隔开来;活塞在加样器内作弹簧样运动,通过空气垫带 动液体进入吸头中。
移液器的操作方法-1
• 1. 量程的调节:
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以外(!!!),否则会卡住内 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二、微量可调式移液器(micropipette,俗称“加 样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器
法国GILSON
芬兰Labsystems
日本NICHIRYO
美国TOMOS 德国Brand 德国 Eppendorf 美国JENCONS 芬兰雷勃 Finnpipette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规格
平时实验成绩
• 三部分:考勤(20%) +实验操作(40%) +实验报告(40%)
– 考勤:迟到 ,扣10分;旷课,本次实验成绩为0分 – 操作:
• 不穿白大褂扣10分, • 不带实验教材扣10分。 • 没有预先预习实验扣10分。
• 实验操作不规范扣5分;
• 过失造成玻璃器皿损坏扣5分; • 过失造成仪器损坏扣10分。 • 没有清洗玻璃器皿和还原仪器原状扣10分。 • 没做清洁扣10分。
实验报告的书写
• 实验报告
– – – – – – – 没有实验目的扣5分 没有实验原理扣5分 没有实验过程扣10分,尽可能用图、表来表示 涂改实验数据扣20分。 没有分析与实验讨论(或者思考题)扣15分 没有报告临床意义扣5分 态度 (书写、条理、通顺)
• 预习报告(每次实验课前检查)
– 实验目的、原理、试剂、操作步骤和临床意义
• 用途
• 规格:
– 5 ml移液器(1000-5000ul)
– 1ml移液器(200-1000)
– 200ul移液器(20-200) – 100ul移液器(20-100ul) – 10ul移液器(0.5-10ul) – 2 ul移液器(0.1-2ul)
移液器及配套吸嘴(俗称枪头,tip)
0.5-20µl 20-200µl 100-1000µ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