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一、编制目的本技术导则旨在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技术指导,以确保评价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利益。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开发、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农业、林业、工业、园林、城市规划、旅游业、城镇建设、信息通信、矿山建设、港口建设及其他建设项目。
三、基本原则(一)立法依据本技术导则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二)科学性原则本技术导则应以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为指导,坚持以科学为根据,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现有技术为基础,以环境容量为限度,以社会可接受性为前提,以保护为主要目的,以合理性为标准,以预防为原则,以综合治理为手段,深入分析研究,把握发展趋势,提高评价质量和准确性。
(三)系统性原则本技术导则应以系统性为指导,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重视建设项目及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在联系,统筹考虑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以确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技术内容(一)评价范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森林覆盖率、水质、气象、土壤、生物多样性、噪声、放射性物质、污染物、植被、环境变化、生态系统、环境社会经济影响等。
(二)评价方法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调查、实验分析、模拟分析、统计分析、综合评价等。
(三)评价结果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结果,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管理报告等。
五、实施管理(一)本技术导则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制定、审核和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3.4 重大事故
指导致有毒有害物泄漏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泄漏事故,给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危险物质
表 1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一
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二
环境敏感地区
一
一
一
一
4.2.3.2 一级评价应按本标准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4.2.3.3 二级评价可参照本标准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4.3 评价工作程序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 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 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物质由于化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作功,引起的爆炸。分散的可燃性蒸气的突然或缓 慢燃烧形成的气雾爆炸;在有限空间内混合可燃气体爆炸;反应失控或其他工艺反常所造成压力容器爆炸;不稳定的固 体或液体爆炸,均属化学爆炸。 3.14 急性中毒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一)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3.工程分析3.1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知识点:基本原则:一是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
二是凡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给出定量的结果。
一般原则:一是要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是工程分析要突出重点,表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
三是工程分析应在对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习题:1.工程分析时,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D)引用。
A.直接B.直接或间接C.间接D应通过复核校对后3.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知识点:3.2.1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3.2.2所有建设项目均应分析生产运行阶段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生产运行阶段要分析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
对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可将生产运行阶段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并分别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的划分应视具体工程特性而定。
3.2.3个别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和服务期满后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对这类项目的这些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3.2.4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酿成的爆炸、火灾、中毒等后果十分严重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属风险事故。
是否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应视工程性质、规模、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以及事故后果等因素确定。
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尚不成熟,资料的收集及参数的确定尚存在诸多困难。
在有必要也有条件时,应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或环境风险分析。
解析: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施工阶段、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及退役阶段。
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和实施周期,可以选择其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知识点归纳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二、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依法评价原则2、早期介入原则3、完整性原则4、广泛参与原则
三、公众参与应遵循全过程参与的原则,即公众参与应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过程中。
四、合理性分析包括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和环境合理性分析。
十八、工程分析基本要求1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根据各类型建设项目的工入分析。2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对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技术文件中提供的资料、数据、图件等,应进行分析后引用;引用现有资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分析其时效性;类比分析数据、资料应分析其相同性或者相似性。3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十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应以量化评价为主。评价方法应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争议或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选用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影响性质等分析其适用性。
十七、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即单项评价法和多项评价法。单项评价方法及其预测原则: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时,评价时应注意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在评价某个环境质量参数时,应对各预测点在不同情况下该参数的预测值均进行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 J/T169-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12-11发布2004-12-11实施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从而有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并提高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及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制定的,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提出,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负责起草,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规范由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12月11日批准,2004年12月11日实施。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导则同效。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GB/T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Z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 5084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的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简化了建设项目与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内容;——简化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评价要求;——删除了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删除了附录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强化了环境影响预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要求;——新增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工程分析部分增加了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增加了环境影响不可行结论的判定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12月6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环境要素(Environmentalelements)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放射性、电磁等。
2.2 累积影响(Cumulativeimpact)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20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修订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修订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编制组2023年5月目录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标准修订必要性分析 (2)2.1贯彻政策要求,体现衔接协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保新要求 (2)2.2适应形势发展,坚持依法合规,落实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新要求 (2)2.3支撑管理转型,突出科学客观,落实环评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 (2)2.4强化服务效能,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环评改革形势下应用层面需求 (3)3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3)3.1国外相关标准研究的发展现状 (3)3.2国内相关标准研究的发展现状 (4)4标准修订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4)4.1标准修订基本原则 (4)4.2标准修订主要思路 (5)4.3技术路线 (7)5标准修订主要内容 (7)5.1标准结构框架 (7)5.2主要修订内容 (8)6与同类导则/技术规范水平对比分析 (13)7标准实施建议 (13)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简称总纲)于1993年9月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首次发布,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2011年9月进行第一次修订。
2015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后,为更好地适应形势需要,2016年12月总纲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将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重点聚焦到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落实上来,推进了环评内容优化,在“十三五”期间为服务环评制度改革,规范和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为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要求,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纲内容亟需修订完善。
2021年《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法规〔2021〕312号)将总纲修订列入计划,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简称环评司)负责归口管理,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简称评估中心)承担具体修订任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与原“总纲”的对比分析.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与原“总纲”的对比分析序号对比项目2011版总纲2015版总纲(征求意见稿)对比分析1 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仅适用于建设项目,规划有专门的总纲2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的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均只适用于建设项目明确了只适用于建设项目编制报告书、报告表的项目;删除了适用的区域范围——适用于环保法规定的所有环境范围3 2术语和定义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由总纲、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总纲对后两项导则有指导作用,后两项导则的制定要遵循总纲总体要求。
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括环境要素和专题两种形式,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为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为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机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为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由总纲、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技术导则和专题技术导则等构成。
总纲对其他导则和指南起指导作用,其他导则的制定应遵循总纲要求。
源强核算技术指南规范源强核算的技术方法,包括源强准则和电力、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等行业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导则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技术导则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
环评技术导则总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方法》,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展。
2引用标准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下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预备阶段,主要工作为争辩有关文件,进展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工程,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其次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展部境影响推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其次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3.2在进展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展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展推测和评价。
3.3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认结论时,对选厂址的评价应按 3.1 的规定重进展。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4.1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以下因素为依据进展划分的:4.1.1建设工程的工程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建设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国家或地方政府所公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使用范围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使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的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
2.术语和定义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组成总纲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地表水、地面水、生、生态影响),由环境要素和专题(水电建设项目、飞机场、水利水电、石油化工)两部分组成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公众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2.2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的又符合总体演化规律的环境基质,可以分为社会环境要素和自然环境要素,水、大气、声和振动、生物、土壤、岩石、日照、反射性、电磁辐射、人群健康。
2.3累积影响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将来的影响想叠加,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后果。
2.4环境敏感区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生态生态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
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湿地、洄游、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水土流失地区封闭和班封闭海域、以居住、卫生医疗、公众教育、办公位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和民族意义的保护地2.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总则3.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环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3.2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依法评价原则早期介入原则完整性评价原则广泛参与原则3.3资源利用及环境合理性分析3.3.1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3.3.2环境合理性分析调查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活行业发展规划中的低位,与相关规划和其他见着项目的关系,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3.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3.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和列出见着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可选用矩阵法、网络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法3.4.2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应重点关注环境制约因素,评价因子应能反应环境的主要特诊,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和排污特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总结,是把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和方法的技术指南。
它旨在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防范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建设项目安全、健康的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以建设项目规划为依据,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以安全可靠为目标,以全面、准确、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主要内容,以关注环境变化为前提,以合理分析为准则,以符合实际的技术方案为基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从影响因素识别、影响范围定义、环境影响预测等几个方面展开,确定建设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并分析其与环境质量标准的关系,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此外,还要分析该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提出实施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性,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练习题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目标,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A.居民住宅区B.商业区C.风景名胜区D.环境敏感区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指选用可行的方法确定建设项目( )A.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B.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浓度或排放浓度C.一段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D.运行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浓度或排放浓度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有()A.依法评价B.科学评价C.突出重点D.完整性评价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构成B.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包括污染源源强核算准则和火电、造纸、水泥、钢铁等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C. 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土壤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E.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水利水电、采掘、交通、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中,以下不属于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A.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符合性B.与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C.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进行对照D.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A.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B.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C.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D.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和论证阶段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第二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是()A.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B.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C.建设项目工程分析D.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般包括()等内容A.概述、总则、建设项目工程分析B.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C.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D.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附录附件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应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成果,突出重点B.工程分析应体现工程特点,环境现状调查应反映环境特征,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影响预测方法应科学,预测结果应可信,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确C.文字应简洁、准确,文本应规范,计量单位应标准化D.数据应真实、可信,资料应翔实,应强化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图表信息应满足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要求1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过程中,应()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A.定性B.定量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D.以量化为主1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所列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有(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A.矩阵法、类比调查法B.矩阵法、专业判断法C.网络法、专业判断法D.矩阵法、网络法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的因素是()A.区域环境制约因素B.区域环境保护目标C.区域经济发展目标D.区域环境功能要求1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可以不考虑的是()A.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B.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划C.当地环保要求D.环境功能区划1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未明确具体评价范围的,根据建设项目()确定A.实际影响范围B.估计的影响范围C.类比的影响范围D.可能的影响范围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附图并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涉及的环境敏感区、需要特殊保护对象的()A.名称B.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C.功能D.环境保护要求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依据有()A.评价等级B.评价因子C.评价方法D.环境功能区划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尚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由()确认各环境要素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A.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家环境保护部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1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有()A.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B.应以量化评价为主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评价方法的,应采用规定的方法D.选用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方法的,应分析其适用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技术规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技术
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18);
(10)《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884-2018);
(1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1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6-2007);
(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
(1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
(15)《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16)《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 年第43 号);
(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最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最新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建设项目噪声影响评价工作,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21)(以下简称声导则)。
新发布的声导则是在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基础上,深度融入了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新要求、政策文件新规定、工作新思路、预测新方法、防治新举措、研究新成果以及近年来环评导则修订中一以贯之的新原则等修订而来。
声导则坚持“统筹规划、源头防控、分类管理、社会共治、损害担责”原则,对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键步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强化噪声防治对策和措施,突出噪声源和规划控制,推动超标区域噪声整治,明确了监管、监测的相关要求。
同时更加突出了环评文件规范化要求,对环评文件图件和表格提出统一性要求。
声导则的发布实施将为噪声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指导,有利于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降低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噪声影响,将为防治噪声污染、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重要知识点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1、适用范围
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2、术语和定义
(1)熟悉累积影响的定义;
(2)熟悉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源源强核算的定义。
3、总则
(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4)熟悉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
(5)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6)了解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原则。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熟悉建设项目概括的内容要求;
(2)熟悉污染与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
(3)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了解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掌握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的要求。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了解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要求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掌握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要求。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熟悉评价结论应明确的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旨在衡量和评估特定活动或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潜在的环境影响,为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制定导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总纲,以指导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实施。
第一部分:概述1.引言:解释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其作用和目的。
2.目标: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包括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适用范围:说明适用于哪些项目或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主要步骤: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例如问题识别、评估、决策等。
第二部分:评估准备1.项目描述:详细描述待评估的项目或活动,包括规模、地点、技术、运营等。
2.相关法律法规:列出与评估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分析其影响。
3.资源调查:对评估过程中需要的数据、资料和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
4.评估范围:确定评估的范围和边界,确定需要评估的环境因素和影响。
第三部分:评估过程1.环境因素识别:识别和描述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水土、生态、人类等。
2.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3.评估方法选择: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如定性评估、定量评估、风险评估等。
4.数据分析和解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得出结论和推断。
第四部分:决策1.决策依据:将评估结果用于决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2.安全性考虑:考虑评估结果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安全性影响。
3.风险管理:提出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潜在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第五部分:监测和评价1.监测计划:制定监测计划,跟踪项目或活动对环境的实际影响。
2.监测结果评价:评估监测结果,判断项目或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
3.反馈和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并更新环境管理计划。
第六部分:参与和沟通1.参与利益相关者: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估过程,收集意见和建议。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 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n Projects2004-12-11发布2004-12-1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I目录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4.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4.2 评价工作等级4.3 评价工作程序4.4 评价的基本内容4.5 评价范围5 风险识别5.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5.2 风险识别内容6 源项分析6.1分析内容6.2分析方法6.3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7 后果计算7.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7.2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扩散8 风险计算和评价8.1风险值8.2风险评价原则8.3风险计算8.4风险评价9 风险管理II9.1 风险防范措施9.2 应急预案附录A (规范性附录)附录B (资料性附录)I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从而有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并提高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及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制定的,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提出,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负责起草,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规范由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12月11日批准,2004年12月11日实施。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IV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
冲刺课第一次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求 主要内容: ①概述:②总则:③建设项目工程分析:④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⑤环境 影响预测与评价:⑥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⑦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③环境管 理与监测计划;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⑩附录附件等; 其他要求见 201 8 版教材P2 3.
(2)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表应采用规定的格式。可根据 工程特点、环境特征 ,有针对性突出环境 要素或设置专题开展评价。
A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B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
c 、填报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娓 D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项目 品
考点2 熟悉 累积环境影响 的定义〈 食 )
J
指当 一 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
练习题
自编题 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累积环境影响是 一 种活动
练习题:
自编题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ìì , 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包括( )
A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B 、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自编题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ìì ,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包
捕制环榄黠响扭曹书(~)
调查分析和工作 方案制定阶段
分析论证和预测 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编制阶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考点6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 工作程序 。( 食食食 〉
第 一 阶段( 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 ) :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进行 初步工程分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1-2016代替HJ2.1-20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of construction projectGeneral Programm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6-12-8发布2017-1-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附件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的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简化了建设项目与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内容;——简化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评价要求;——删除了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删除了附录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强化了环境影响预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要求;——新增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工程分析部分增加了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增加了环境影响不可行结论的判定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12月6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目次前言 (1)1适用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总则 (1)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7)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8)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环境要素(Environmental elements)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放射性、电磁等。
2.2累积影响(Cumulative impact)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2.3环境保护目标(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s)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2.4污染源(Pollution Sources)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或装置等。
2.5污染源源强核算(Accounting for Pollution Sources Intensity)指选用可行的方法确定建设项目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
3总则3.1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a)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
b)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c)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
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由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构成。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和其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遵循总纲确定的原则和相关要求。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包括污染源源强核算准则和火电、造纸、水泥、钢铁等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土壤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水利水电、采掘、交通、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3.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并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作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
具体流程见图1。
3.4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要求3.4.1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求a)一般包括概述、总则、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附录附件等内容。
概述可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等。
总则应包括编制依据、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等。
附录和附件应包括项目依据文件、相关技术资料、引用文献等。
b)应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成果,突出重点。
工程分析应体现工程特点,环境现状调查应反映环境特征,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影响预测方法应科学,预测结果应可信,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确。
c)文字应简洁、准确,文本应规范,计量单位应标准化,数据应真实、可信,资料应翔实,应强化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图表信息应满足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要求。
3.4.2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要求图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环境影响报告表应采用规定格式。
可根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突出环境要素或设置专题开展评价。
3.4.3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按国家涉密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3.5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3.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分析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影响因素。
应明确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3.5.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标准和环境制约因素,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3.6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按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划分各环境要素、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
具体由环境要素或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
3.7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指建设项目整体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范围,具体根据环境要素和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未明确具体评价范围的,根据建设项目可能影响范围确定。
3.8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附图并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涉及的环境敏感区、需要特殊保护对象的名称、功能、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
3.9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评价因子适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尚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由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认各环境要素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10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环境影响评价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评价方法的,应采用规定的方法。
选用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影响性质和评价范围等分析其适用性。
3.11建设方案的环境比选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重点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1建设项目概况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以及依托工程等。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明确项目组成、建设地点、原辅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产品(包括主产品和副产品)方案、平面布置、建设周期、总投资及环境保护投资等。
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明确项目组成、建设地点、占地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时序、建设周期和运行方式、总投资及环境保护投资等。
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还应包括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方案等内容。
4.2影响因素分析4.2.1污染影响因素分析遵循清洁生产的理念,从工艺的环境友好性、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节点以及末端治理措施的协同性等方面,选择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绘制包含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按照生产、装卸、储存、运输等环节分析包括常规污染物、特征污染物在内的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包括正常工况和开停工及维修等非正常工况),存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的,应明确其来源、转移途径和流向;给出噪声、振动、放射性及电磁辐射等污染的来源、特性及强度等;说明各种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收利用等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状况。
明确项目消耗的原料、辅料、燃料、水资源等种类、构成和数量,给出主要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的理化性质、毒理特征,产品及中间体的性质、数量等。
对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对环境及人身造成影响和损害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
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影响人群健康的潜在环境风险因素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