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病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感人群
•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 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 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 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 单纯型流感 • 仅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变化,黏膜可见充血、水肿及淋 巴细胞浸润。纤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 肺炎型流感 • 肺脏是暗红样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黏膜 充血,其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下层灶性出血、水肿和 白细胞浸润,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渗出液,含中性粒细胞及淋巴 细胞。肺中叶肺泡有出血,肺泡内可有透明膜,肺组织易分离 出流感病毒。 • 严重并发症型流感 • 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实变。由于肺间质水肿、间质负压减小, 增加小气道陷闭倾向,导致肺不张;肺泡膜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泡亦陷隐闭;加之肺充血,使肺容量减小和肺顺应性下降, 导致急性呼吸急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新型变异病毒H5N1
• 联合国粮农组织29日指出,H5N1这种可以通 过家禽传染给人类的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在最 近几年有不断扩散的趋势。粮农组织首席兽医 官员卢布罗夫指出,近几年H5N1禽流感病毒 传播有扩散的趋势,而且在中国和越南还出现 了H5N1变种病毒,能使现有疫苗失去作用。 他呼吁各国做好准备,对病毒进行密切监控, 防止疫情蔓延。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病毒形态 致病能力 感染禽流感的家畜 适应能力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禽流感类型 抑制药物 新型变异病毒H5N1
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 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 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 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 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 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 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 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 于海豹和猪的感染。
传播途径
•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 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 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 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 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 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 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 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 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 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病毒形态
• 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 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 禽流感病毒 • 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 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 个N亚型(N1~N9)。感染人的禽流感病 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 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 (H5N2、H7N7、H9N2),可经6~9个 月禽间流行的迅速变异而成为高致病性毒 株(H5N1)。
致病能力
• 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 禽流感病毒是不容易感染给人的。个别造成人感染发病的 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发生了变异的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一是 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行重组,如猪既可感染人 流感病毒,又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每种病毒都具有8个 基因片段,从理论上讲,可以形成256个新的重组病毒; 二是病毒基因位点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1983年4月,美 国宾夕法尼亚州曾暴发H5N2型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低致 病性禽流感,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到同年10月份, 同样的H5N2型毒株突然由低致病性变成高致病性,造成 禽类大量死亡。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
抑制药物
• 目前用于治疗流感的化学药物有两大类:一是离子通道 抑制剂,即以流感病毒的离子通道蛋白M2为靶标,通 过干扰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活性而阻碍流感病 毒的复制,该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目前已经出现 耐药株。二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即以流感病毒的神经 氨酸酶NA为靶标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有 效地抑制病毒粒子在宿主细胞膜表面的释放,从而抑制 流感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细胞的过程。目前在H5N1禽流 感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也出现了对该药的耐药株。此外 还有些人工合成的唾液酸寡聚糖类似物和抗A型流感病 毒的单味和复方中药制剂,但都因种种原因难以在大范 围内推广。
与人类疾病关系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 率高。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1、H7N7、H9N2),可经6~9个月禽间 流行的迅速变异而成为高致病性毒株(H5N1)。
传播途径
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 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 -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 流感病毒的 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 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 毒的几率很小。
谢谢观赏
•
•
•
•
•
•
•
卢布罗夫指出,鸟类移徙是造成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的罪魁祸首,家禽的 生产和销售也促使了H5N1的传播。他还指出,在过去两年里,这种病毒通 过鸟类长途移徙传播到了曾经根除此种病毒的国家。 卢布罗夫同时还对在中国和越南出现的H5N1变种病毒表达了担忧。他指出, 这种变种病毒能够抵御现有疫苗的作用,呼吁相关国家不要掉以轻心,应 做好充分准备,对这种病毒加以监控。 病毒学家周二警告称,尚无疫苗可防治在中国和越南传播的H5N1禽流感变 异毒株,呼吁各界加强对该病毒的监控,以免传染人类。 越南的兽医部门高度警惕,据说正在考虑今年秋季开展一项新的和具有针 对性的疫苗接种运动。病毒在越南的传播直接威胁着柬埔寨、泰国和马来 西亚,以及更远的朝鲜半岛和日本。野生鸟类的迁徙也会将病毒传播至其他 大洲。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周一警告称,禽流感可能再度席卷而来,并称 H5N1禽流感变异毒株正在亚洲及其它地区传播。 科学家目前尚不确定新病株H5N1-2.3.2.1是否对人类更致命,但他们指出, 该病株与原先病毒差异较大,人类针对原先病毒而研制的疫苗对其无效。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佩里斯(Malik Peiris)说道:“目前,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了一种人用的H5N1备选疫苗……但它无法全面防治(新毒 株)。”
感染禽流感的家畜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适应能力
•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 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 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C加热30min或 煮沸(100°C)2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 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 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 • 病毒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 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 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