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报告第一篇:“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报告“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报告对于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我们学习小组在班级里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同学上网是以玩游戏为目的,百分之三十多的同学是以聊天为目的,有百分之十几的同学是上网听音乐、看电影、动漫,仅有百分之几的同学是上网查资料学习。

接着,我们又询问了教师的看法,大部分老师同意学生适当的游戏、聊天放松身心,但必须以学业为主,一天游戏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

而调查结果显示,玩游戏的同学游戏时间基本超过两小时,最高的甚是超过10个小时,这就不是适当游戏,而是沉迷,这对学习、身心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我们询问了几个爱玩游戏的同学,是否认为玩游戏会影响学习,答案都是肯定的,这就令人费解了,既然都知道玩游戏会影响学习,那为什么还要玩呢?一名同学回答道:“因为好玩,这东西有瘾,戒不掉。

”其实,玩游戏,聊天、看电影都差不多,这只是一个爱好,本身是好的,在学校繁重的学业,回家后适当放松是没有坏处的。

但是,青少年没有经历过找工作的难,没有经受过进入社会的压力,对自己的自制力不强,只是一味的寻求快乐,这就导致了沉迷。

所以,青少年上网需要家长的监督,家长应该给学生规定每天玩多长时间的电脑,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压力无法释放,而偷跑去网吧、游戏厅等场所。

但同时,家长需要监督好学生,不得超过规定游戏时间,不能对学生太过放松,经调查,去网吧的学生有极大部分是家里管制太严或完全放纵,在青少年时代,自制力较弱的时候,学生上网需要家长的合理控制。

对于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除了需要家长对孩子的合理控制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网络管理力度,有许多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在网上大肆散播色情,暴力内容,使许多青少年深陷其中,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商家说是开发绿色青少年游戏,但在其中通过各种途径引诱青少年投入资金,这种行为应当受到管制。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不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不法商家影响,我们呼吁这些商家,不要为了谋取利益,危害青少年的成长,应当多将青少年引上正确的道路,开发青少年游戏应当以学习内容为主。

网瘾调查报告

网瘾调查报告

网瘾调查报告网瘾调查报告须要明白一个情况或一个事件的时候,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调查完毕后,通常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瘾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瘾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随着1994年我国引入互联网,各大高校纷纷投入极大的财力和物力建设校园网络。

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广便是网络的的显著特点。

这也促使大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网络平台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冲击,其中一些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无节制地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自制力和自控力差,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按时就餐,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影响纪律;生物钟混乱,影响健康;社会交往简单,人际关系淡薄等问题现象的出现。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扭曲了美好的心灵,荒废了学业。

为此,针对此大学生网瘾问题,我将作出此次有关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式1.上网查找关于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相关资料;2.通过与身边的同学当面交流沟通,了解当今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3.网上聊天,与网友、同学讨论大学生网瘾现状;4.制作网上问卷调查,对部分大学生网瘾进行可靠数据收集;5.私下出访校内外网吧,大概了解网吧上网人群。

三、调查结果1.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网迷中,60%以上的是大学生,在此当中10%的大学生有网络综合症的倾向。

早在2007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对全国13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在大学生中断学业的调查结果分析有80%的大学生是因为网络成瘾。

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3/4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2.在调查问卷中,结果发现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基本上呆在宿舍上网,很少出校外网吧或者到校内网吧上网。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全文为了解当前国青少年网瘾的状况,探索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并研究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2005年、2007年两次网瘾调查的基础上,委托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于2009年开展了第三次我国青少年网瘾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2009年9月18至2010年1月10日之间,我们走访了七个城市的八家网瘾治疗机构,对网瘾治疗机构负责人、网瘾青少年、网瘾青少年家长等共计53人进行了深度访问(以下简称深访)。

此外,我们在我国大陆4个直辖市和26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实施了面访调查,同时在其中19个城市展开了网络调查。

实地面访调查是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8)》总体人口分布(6-29岁)配额抽样进行的,共收回有效问卷7083份;网络调查是由艾斯艾国际市场调查咨询()(SSI)协助完成的,收回有效问卷1860份。

调查对象为4个直辖市和26个省(自治区)会城市的6-29岁的青少年网民(以下简称“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或“青少年网民”)。

(样本结构详见附录1)本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次网瘾调查的基本结果,主要描述了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网瘾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是对网瘾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深访容,深入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客观原因;第三部分是建议与结论,对青少年自身以与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从更宏观的视角,对网游公司、网瘾治疗机构以与国家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系列的意见与建议。

下面列出一些主要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

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

◇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的网瘾比例(14.6%)以与13-17岁的网瘾比例(14.3%)。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相关推荐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

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小区内小学生;球友;同学及校友等。

调查方式:采访询问。

三、调查结果调查中上网学生中,男生上网人数多于女生,男生大多数都是在家上网,有个别在网吧上网的。

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

女生都是在家上网,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看视频,偶尔查资料、玩游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

3、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看视频,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4、对于孩子上网,家长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四、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业。

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

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4、增强了学生学习微机的兴趣,打字速度也变快了,经常玩游戏反应速度也快,思维敏捷。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调查概述: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国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调查范围覆盖了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调查内容包括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使用的主要上网方式、上网目的、上网内容以及上网行为对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希望能够对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结果:1. 上网时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其中超过3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

这说明青少年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他们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活动。

2. 主要上网方式:在调查中,手机成为青少年主要的上网工具,超过80%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

其次是电脑和平板电脑,分别占比23%和15%。

这显示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青少年上网方式的影响。

3. 上网目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社交娱乐,约占50%。

其次是获取信息、学习和玩游戏,分别占比30%、15%和5%。

这表明青少年主要把上网当做社交娱乐的工具,对于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需求稍有欠缺。

4. 上网内容:青少年主要浏览的上网内容是社交网络、短视频和音乐,分别占比30%、25%和20%。

只有约15%的青少年会上网查阅学习资料。

这说明他们更多地用网络来追求娱乐和消遣,学习成为次要的上网内容。

5. 上网行为对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近50%的调查对象认为上网对于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35%认为上网对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这提醒我们青少年上网行为的过度可能会导致学业下滑和身心健康问题。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国青少年在上网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上网时长过长、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上网内容单一等。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文化娱乐多样性:为了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我们应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线下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运动、艺术创作等,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2. 强化网络教育意识:学校应加强网络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并传递网络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110-14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2月25日上午,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下称青少工程)”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活动在通州潞河中学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

为更好的了解青少年上网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并为日后青少工程的具体工作提供调研支撑,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发起问卷调研,从上网习惯、网络环境感知、网络安全意识三方面,对6-18岁的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

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等活动相对较少。

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目录报告摘要 (4)第一章调查介绍 (6)一、调查背景 (6)二、报告术语界定 (6)三、调查方法 (7)四、报告创新 (9)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1)一、网民规模 (11)(一)总体网民规模 (11)(二)宽带网民规模 (12)(三)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14)二、网民结构特征 (15)(一)性别结构 (15)(二)年龄结构 (16)(三)学历结构 (17)(四)职业结构 (18)(五)收入结构 (19)(六)城乡结构 (19)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21)一、基础资源概述 (21)二、IP地址 (21)三、域名 (22)四、网站 (23)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23)第四章网络接入 (25)一、上网地点 (25)二、上网设备 (25)三、接入方式 (26)四、上网时间 (27)第五章网民网络应用 (28)一、主要网络应用使用行为 (28)二、热点网络应用调查 (32)(一)网络安全 (32)(二)网络涉农信息 (34)第六章手机上网行为研究 (36)一、手机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36)二、手机上网应用行为 (38)三、3G市场预期与手机上网影响因素分析 (39)第七章网民网络生活形态研究 (43)一、总体分析 (43)二、中国网民网络信任 (44)三、中国网民网络互动 (45)四、中国网民网络依赖 (47)本次报告的结语 (50)附录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51)附录2 调查支持单位 (59)报告摘要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

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3.4%,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4.3%。

虽然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但是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5.9%,半年内手机网民增长超过3700万。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1、调查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网络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

“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衣衫快捷的窗户。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学生一族。

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

然而“网络”在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可谓“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

2、调查方法:(1)问卷方法(调查范围:周围小区居民)(2)各种书刊资料收集(3)网上查询(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对于上网的认识)(4)组员讨论研究(5)材料整理与编辑3、调查研究:(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是15—17岁的青少年。

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几乎每天上网,偶尔上网的和从未上过网的女生居多。

上网费用的来源多数人是节省的饭钱。

大多的人在网吧上网。

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少有约束。

很少正确使用。

上网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戏。

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

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有健康。

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一半。

所里据熟悉网站的名称都市游戏和歌曲网站。

(2)青少年上网的原因:第一,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娇宠惯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控制情绪能力不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折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

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

第二,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

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小区内小学生;球友;同学及校友等。

调查方式:采访询问。

三、调查结果调查中上网学生中,男生上网人数多于女生,男生大多数都是在家上网,有个别在网吧上网的。

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

女生都是在家上网,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看视频,偶尔查资料、玩游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

3、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看视频,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4、对于孩子上网,家长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四、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业。

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

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4、增强了学生学习微机的兴趣,打字速度也变快了,经常玩游戏反应速度也快,思维敏捷。

五、网络的弊端1 、影响学生的学业。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第一篇: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的各个阶层,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互联网在引发青少年“学习、生活革命”的同时,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青少年玩物丧志误入歧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青少年学生以30.6%的比例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

据了解,青少年上网的原因主要有:1、很多青少年对学习有厌倦心理,无心向学,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到网吧上网玩游戏,借此来消磨时间;也有些同学是通过朋友片面的宣传介绍,对网络产生好奇心,尝试上网。

由于青少年缺乏自制力,不能抵制网络的强大诱惑力,从而使自己沉迷网络,欲罢不能。

2、有些青少年的父母往往只顾着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变化,也没能及时地对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惑进行解答,甚至有时候会和孩子产生理念上的矛盾,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僵化,也容易造成青少年在情感上的孤寂。

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情感寄托时,往往会选择寄情于网络,用网络抒发内心的孤寂感。

3、学校对学生上网缺乏正确的引导。

据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除了每周一节的信息课之外(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信息课),很少对学生传授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得很多青少年对网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正确地使用网络。

4、当今社会对网吧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黑网吧,对青少年去上网没有任何限制。

而黑网吧老板也只顾着赚钱,无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对青少年敞开网吧大门,甚至用种种优惠措施吸引青少年上网,这种糟糕的社会现象无疑也是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一大助推器。

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活动:据CNNIC《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

X年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X年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X年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目录前言截至2009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

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中国亿网民中,有%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

这个群体已经接近2亿,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

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由于青少年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娱乐应用水平,也是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

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一直致力于全面、准确、深度认知与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同时不断追踪政府、社会、业界的关注热点,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从2007年开始,我中心推出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连续的研究给政府管理和规范青少年上网提供更多了思路和数据支撑,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

今年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根据第二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对青少年网民进行了细分研究。

除了对青少年网民整体的规模特征、网络应用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还就手机网民快速增长的情况,对青少年手机网民的特征、网络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增加了对未成年网民的网络使用状况的阐述。

我们期待对青少年网民的连续研究,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业界制定发展战略等提供支持。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月2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

历经4个月调查、涵盖全国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全长106页的报告。

报告特别提到,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2400万网瘾青少年中竟然有90%认可网络上发展一夜情。

2010年2月份出炉的这份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导下、国内开展的第三次青少年网瘾调查。

和05年、07年两次调查相比,这次调查范围更广,结果更引人关注。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报告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0万。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

调查显示,目前网瘾青少年在年龄分布上呈现上升趋势,年龄在18-23岁的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其次是24-29岁。

与2005年相比,13-17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但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

这充分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在帮助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

在上网目的方面,网瘾青少年中选择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47.9%)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中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21.1%)。

在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网瘾青少年中,38.1%“参加过网络游戏公会”。

手机上网正在成为青少年网瘾新动向本次调查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占总样本的50.9%,网瘾青少年中60.4%使用过手机上网,而非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仅为49.4%,网瘾青少年更多地尝试过使用手机上网。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概述:互联网在中国青少年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上网行为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国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并分析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调查对象为中国各地14-18岁的青少年。

调查结果:1.上网时间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8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有近4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

此外,3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频率超过5次,有1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超过10次。

推测原因: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得上网变得越来越便捷,导致青少年上网时间增加。

2.上网内容:影响分析:青少年频繁浏览社交媒体和游戏会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减少他们对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一些社交媒体上的不良言论和虚假信息可能对他们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上网行为与身心健康:调查发现,超过60%的青少年在晚上睡觉前一小时以内仍然处于上网状态,这可能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此外,40%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很少或不运动,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另外,不良的上网行为如沉迷游戏和争吵、辱骂他人的行为也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建议:教育部门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并提醒他们注意身心健康。

4.上网行为与学业:调查发现,超过50%的青少年承认上网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上网使他们分心,减少了学习时间和注意力。

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在普遍上升的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挂科率。

建议: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制定并严格执行上网时间限制,确保青少年能够专注于学业。

结论:本调查表明,中国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普遍存在时间过长、频率过高、上网内容不当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有益地利用网络资源。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最终定稿)第一篇: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1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

其中一路捞导航网因其前卫、高端、国际的特点,成为青少年上网最新的时尚选择。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XX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延续增长之势。

其中,对12岁以下青少年群体的渗透进一步加大。

今年,6-11岁年龄段网民在青少年网民中的占比为11.6%,相比去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一路捞导航网导航全球,使用16种语言,能够学习外语也是青少年愿意使用这个网站的原因之一。

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

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

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去年,今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个百分点,增长率高于去年。

青少年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为86.3%,高出整体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81%)5.3个百分点。

pc端、手机端、pad 端,一路捞导航网可以无障碍跨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青少年上网。

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青少年各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时长均有所增加。

青少年上网习惯的调查报告-2009-ASL 中国语文_3836

青少年上网习惯的调查报告-2009-ASL 中国语文_3836

遵理學校2009年模擬高級程度會考中國語文及文化高級補充程度試卷一甲部實用文類寫作參考答案遵理學校保留版權Beacon CollegeAll Rights Reserved 20092008-AS-CL&1AA級文例青少年上網習慣的調查報告一. 調查背景與目的近年來,很多青少年皆有上網的習慣,上網的情況日益普遍。

為了解青少年上網的時間和瀏覽網頁的內容等,從而預防一些因上網而衍生的問題,本會決定就此進行一次意見調查。

二. 調查方法是次調查是問卷方式向1356名11至18歲的青少年進行訪問。

調查內容主要分三項,分別為一) 青少年平均每日的上網時間,二) 上網時間佔休息時間的百分比統計及三) 青少年瀏覽色情網頁的情況。

三. 調查結果有關青少年平均每日的上網時間方面,有百分之三十六的青少年平均每日上網超過三小時;另有百分之三十四的青少年每日上網二至三小時生;只有一成三的青少年每日上網少於一小時。

至於青少年上網時間佔休息時間的百分比統計方面,有百分之六十四的受訪者表示上網時間佔休息時間超過百分之四十,當中更有一成人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休息時間用作上網;只有百份之十一的受訪者將休息時間的百分之二十以下的時間用作上網。

在青少年瀏覽色情網頁的情況上,有近半受訪者表示有瀏覽色情的經驗,當中更有近四分一的受訪者表示經常瀏覽色情網頁。

四. 分析就調查結果可見,大部份青少年每日花上過多的時間用作上網,不單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更什者連他們的休息時間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調查反映出上網問題似乎已對青少年的健康構成負面影響,如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視力受影響。

同時亦反映出青少年對上網的態度未有加以節制,從調查中得知只有百分之十三的青少年每日上網少於一小時可得悉這事實。

而且當青少年在休息時間亦花上過多的時間上網,會破壞他們與家人什至朋友的關係,從而引起其他的社會問題。

因此問題必須加以正視。

同時,青少年瀏覽色情網頁的問題亦十分嚴重。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9篇)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9篇)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9篇)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精选9篇)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篇1一、青少年上网的原因1、青少年成人意识强烈,但往往很多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不了,遇到挫折就无法接受,网络给其提供一个保护“屏障”,他们利用网络去躲避;2、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与孩子在现实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青少年叛逆,在家庭存在中得不到满意度,于是去网上寻找存在感;3、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习下降,学习下降更加沉迷网络游戏;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1、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求知的广阔校园,通过信息提供得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宝库的渠道;2、有助于拓展视野,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内在潜能,展现自我;三、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网络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但网络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使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

1、在认知方面,网络的信息量刷新过快过多,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想象的生活过于虚幻;2、长时间面对电脑,影响青少年身心的正常成长、生理机能失调、近视等;3、青少年涉世未深,不懂得拒绝不良的网络信息,而不良的网络信息会对青少年的世界观形成才成潜移默化的影响;4、沉迷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产生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

四、应对策略1、家庭早期干预多于孩子沟通、交流,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尽快帮他化解,多抽时间与孩子谈谈心,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迷失自我,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心关心他的,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多表扬和鼓励,只有孩子家庭近了,才能远离网络;2、学校早期教育不但要家庭纠正,还需要依赖学校的教育,青少年呆学校的时间较多,除了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成长,老师应多关心学生,发现学生早期的不良上网行为要及时阻止,做好教育疏导等思想工作;3、社会的共同责任人离不开社会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需要动员全社会人士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爱护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网吧经营者也需要严格知法守法,做好社会责任人的第一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保障青少年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内容导航】第1页:第2页: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利用寒假的充实时间,我做了一次社会调查,经过社会上抽样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可得结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岁-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

自己实地自住地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而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还要更高,达到%。

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瘾现象在我国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关注。

调查显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的比例约比女性青少年网民高出7个百分点,在具有网瘾倾向的网民中男性青少年比例同样高于女性。

男性青少年缘何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网络?理论分析,男性青少年更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而女性更为稳健保守。

因此,面对网络这一新事物时,男性往往更易于被网上的新鲜事物所吸引。

其次,男性青少年较为独立,女性依赖性相对较强。

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下,男性往往是有泪不轻弹,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

而女性则大可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当网络媒体出现时,在现实生活中比女性拥有更少宣泄渠道的男性便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来宣泄负面情绪。

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性往往思维较为活跃,自制能力较差,好动,往往被视为“顽皮”。

而女性则自控能力较好,好静,视为“乖顺”,她们往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投入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相对而言,花费在其他活动上的时间、精力较少。

中学生成为网瘾的“重灾区”,特别是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严重。

报告显示,网瘾群体中13岁-17岁的青少年网民,尤其是中学生网民当中的网瘾比例是最高的。

初中生为最高,高中生中的网瘾比例则较低,可能是由于高中的课程明显要比初中繁重所致。

在对某中学学生的一次调查过程中,对于上网主要原因的调查,得到如下数据:选择聊天、玩游戏、下载娱乐内容等的比例高达%,超过“查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的%。

《2009年网瘾调查报告》阅读.doc

《2009年网瘾调查报告》阅读.doc

《2009年网瘾调查报告》阅读-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2009年网瘾调查报告朱磊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发布《2009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表明青少年网瘾状况并不让人乐观。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其中年龄在18至23岁的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其次是24至29岁。

而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

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 .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

在上网目的方面,网瘾青少年中选择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47.9%)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中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21.1%);而非网瘾青少年中以“学习和工作”(45.5%)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则显著高于网瘾青少年(31.5%)。

此外,调查发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高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发展水平高的城市青少年接触网络频度较高、时间较早,在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方面,较不发达城市更为成熟。

此外,发达城市青少年所接触的教育及课外活动资源比较丰富,青少年在课余时间会被安排更多与网络无关的事项,而不发达城市的青少年如果对于学习或生活感到厌烦,没有其它地方可去,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他们更容易到网吧上网,导致网瘾。

本次调查还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网瘾青少年中有60.4%的人使用过手机上网,非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仅为49.4%,网瘾青少年更多地尝试过使用手机上网。

而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为16.2%,高于全体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14.1%)。

“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手机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手机上网有可能会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新动向。

”报告说。

青少年为什么热衷上网?调查人员在访谈中发现,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一个逃避消极情绪的良好处所,给予了他们逃避现实、减轻心理压力、填补空虚生活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10-04-26
2010年4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

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 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 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

在新增青少年网民中,青少年手机网民贡献了很大份额。

CNNIC 调查显示,2009年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同比增长73.5%。

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74%,超过同期全国网民60.8%的水平,而青少年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的比例降至69.7%。

手机超过台式机首次成为中国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与城镇相比,农村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略高,达到74.5%;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青少年网民手机上网比例也较高,达到 75.3%。

CNNIC分析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手机上网比例反而高于领先地区,是由于手机上网为电脑设备匮乏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了另一条接触网络的渠道,较低的网络使用门槛吸引了更多网络接入薄弱地区的青少年群体。

“蹲网吧”比例下降8.1个百分点 青少年网民上网环境优化
CNNIC《报告》发现,青少年在学校上网的比例从2008年的
19.1%增加到2009年 36.3%,同比增加17.2个百分点。

其中,处于低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网民在学校上网的比例上升最快,2009年小学生和中学生在学校上网的比例分别达到 36.7%和46.3%,同比增加27.7个和28.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网吧作为中国青少年上网场所的重要性在弱化,使用率从2008年的57.5%下降到2009年的49.4%。

CNNIC分析认为,青少年上网场所的变化,一方面与近年来学校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建设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表明整体网络使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网络应用娱乐化特征突出 信息获取和电子商务应用城乡差距大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仍然保持较突出的娱乐特点,且城乡青少年大部分娱乐应用使用率差距在5个百分点内。

CNNIC《报告》显示:排名前三的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

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网民(18周岁以下)网络应用娱乐化特点更为突出,以网络游戏为例,未成年网民的使用率达到81.5%,不仅高于整体网民,也高于青少年网民77.2%的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青少年网民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的城乡差距较大。

CNNIC《报告》对比发现,在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方面,城乡青少年网民在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使用率上的差距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在商务交易类应用上,城乡青少年使用率差距较明显,其中网络购物使用率差距为13.9个百分点,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使用率也分别相差12和10.9个百分点。

这些差距表明,缩小城乡青少年网民差距不仅体现在网民构成的平衡上,还应该帮助农村青少年网民拓展网络应用,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功能,弥补农村地区发展落后造成的信息资源不足。

报告全文下载>> 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