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合集下载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5.42m。

本标段总投资约47429006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5. 组织制定危险源因素清单,并讨论生成风险评估报告落实重大隐患的整改措施,掌握具体活动开展的时间和进度。

副组长职责:1. 组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工作,指导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活动;2. 协调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为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3. 对职责范围内的物料、场所、活动、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分级和动态管理。

风险评分标准及等级分类标准

风险评分标准及等级分类标准

一、风险评估标准评分可能性5损失4可疑3次级2关注1正常评分损失程度5灾难4重大3中等2轻微1近乎没有评分有效性5极度过头4过头3适中2低效1近乎无效二、风险分级值风险等级1-5最低风险6-10中等风险12-15高风险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等级划分和应对策略表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评分标准说明在未来12个月内,这项风险几乎肯定会出现至少1次在未来12个月内,这项风险极可能出现1次在未来2-10年内,这项风险可能出现至少1次①客户信用良好,贷款用途所用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有优质抵押物,这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较低。

②客户信用良好,贷款用途所用行业很展前景良好,抵押物不好转手,这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较低。

客户信用良好,贷款用途所在行业很有发展前景,有优质抵押物,这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极低表2 风险发生影响度评分标准说明令企业失去继续动作的能力(或经经济损失占税前利润达到20%以上)对于企业争取完成其性计划和目标造成重大影响(5-10%税前利润)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阻碍(至少5%税前利润)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只造成轻微影响(1%)以下税前利润影响程度十分轻微表3 风险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评分标准说明处理方法能直接针对该风险,但相信会令企业业绩“倒退”或成本过高处理方法能直接针对该风险,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或/及将其他资源转到处理该风险上,会对企业的效率造成影响处理方法有效针对该风险,同时并不影响企业的效率处理方法针对该风险的效果不理想,或投入处理该风险的资源不充分或/及对投入的资源未有适当利用处理方法的效果十分低,可能是由于企业根本没有处理方法,又或处理手法不当表2 风险度判断标准行动可接受的:在考虑所有风险要素后,继续审查:在采取措施进行全面管理后,继续不可接受的:停止,直到已执行足够的控制手段将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准则表-标准版

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准则表-标准版

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 无财产损失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上, 1万元以下
4
事故(一人死亡)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 上,10万元以下
5
严重事故(死亡人数2人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
以下)
上,500万元以下
6
特大事故,许多人伤亡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以
表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度:E 级号 1 2 3 4 5 6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低于12次暴露 只有在特定情况暴露,或几乎不暴露
表4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级号
人员伤害情况
1
伤害,可以恢复
2
1至2 人轻伤
3
造成1至2人重伤3至6人 轻伤
15
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交网络大量转 载。
40
引起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国内外社交网络 大量转载。
100
表2 事故的可能性:L
级号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
完全可以预见会发生
发生可能性的衡量(发生频率) 每天、经常发生、几乎每次作业发生
2
相当可能
1年内能发生10次或以上
3
可能,但不经常
每年可能发生一次
4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5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0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6
极不可能
7
实际不会发生
10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
设备运行良好,基本不出故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错
设备运行优秀
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L分值 10 6 3 1 0.5 0.2 0.1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等级表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等级表
7
一般危险, 需要注意
20〜70
低风险很Biblioteka 可 能,可以 设想0.5每年几次暴露
1
轻伤
3
稍有危险, 可以接受
<20
低风险
极不可能
0.2
非常罕见暴露
0.
5
引人注意
1
实际不可 能
0.1
10
10人以上死 亡
100
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

2320
重大风险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 内暴露
6
3〜9人死亡
40
高度危险,
要立即整改
160〜
320
较大风险
可能,但 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或偶 然暴露
3
1~2人死亡
15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70〜
160
一般风险
可能性 小,完全 意外
1
每月一次暴露
2
重大、致残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等级表
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具体标准如下:D=LXE XC,D—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发生 可能性
分 值
暴露于危险环 境的频繁程度


事故后果
分值
危险程度
分值
风险等级
完全可以 预料
10
连续暴露

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等级划分表

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等级划分表

说明:1、事故经济损失赋值:当一项危险源导致的非伤亡铁路交通事故类别不易确定时,按最高级别赋值; 2、发生事故可能性赋值:当一项危险源导致实际发生的事故多于一次时,按累加次数计算事故发生频率并赋值; 3、发生事故可能性赋值:当无实际发生事故时,综合考虑经验值和国铁事故案例,按公式:经验赋值*0.5+H5(国铁事故赋值)*0.2,得数向上取整数;
风险评估标准级风险等级划分表
风险矩阵 6 5 一般风险 (II级) 4 3 22 低风险 (I级) 11 1 L 不可能 2 K 很少 中等风险 (III)级 12 10 8 6 4 2 3 J 低可能 重大风险(IV)级 18 15 12 9 6 3 4 I 可能发生 24 20 16 12 8 4 5 H 能发生 特别重大风险(V)级 有效类别 30 25 20 15 10 5 6 G 有时发生 36 30 24 18 12 6 A B C D E F 赋值 赋值 6 5 4 3 2 1 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 多人死亡 一人死亡 多人受重伤害 一人受重伤害 一人收到伤害,需要急救时; 或多人受轻微伤害 一人受轻微伤害 可能造成的损失 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元) 非伤亡铁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 500万以上 100万到500万之间 4万到100万 1万到4万 2000到1万 0到2000 较大及以上事故 一般A类 一般B类 一般C类 一般D类 设备故障
风险等级划分表
风险值 30-36 18-25 9-16 3-8 1-2 风险等级 特别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备注 V级 IV级 III级 I风险值 发生的可能性 10年以上可 10年内可能 5年内可能 每年内可能1年内能发生 发生的可能性的衡量 估计从不发生 能发生一次 发生一次 发生一次 发生一次 10次或以上 (发生频率) 1/100年 1/40年 1/10年 1/5年 1/1年 大于等10/1年 发生频率量化 30-36 18-25 9-16 3-8 1-2 风险等级 特别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备注 V级 IV级 III级 II级 I级

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等级划分表

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等级划分表

大于等 10/1年
发生频率量化
说明:1、事故经济损失赋值:当一项危险源导致的非伤亡铁路交通事故类别不易确定时,按最高级别赋
值; 2、发生事故可能性赋值:当一项危险源导致实际发生的事故多于一次时,按累加次数计算事故发生频率并赋
值;
风险等级划分表
风险值
30-36 18-25 9-16
3-8 1-2
风险等级
风险值
30-36 18-25 9-16
3-8 1-2
风险等级
特别重大风 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备注
V级 IV级 III级 II级 I级
特别重大风 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备注
V级 IV级 III级 II级 I级
3、 发生 事故 可能 性赋 值: 当无 实际 发生 事故 时, 综合 考虑 经验 值和 国铁 事故 案 例, 按公 式: 经验 赋值 *0.5 +H5 (国 铁事 故赋 值) *0.2 ,得 数向 上取
风险等级划分表
500万以上
非伤亡铁路交通事故、设 备故障
较大及以上事故
100万到500万之间
一般A类
4万到100万
一般B类
3
22
低风险
(I 级)
11
6
9
12
15
18
D
3
一人受重伤害
1万到4万
4
6
8
10
12
E
一人收到伤害,需要急救
2
时; 或多人受轻微伤害
2000到1万
2
3
4
5
6
F
1
一人受轻微伤害

应急演练风险评估表模板

应急演练风险评估表模板

应急演练风险评估表模板
风险评估概述
此风险评估表用于评估应急演练活动中的潜在风险,旨在帮助组织快速识别和处理可能威胁到应急演练成功的风险。

风险评估流程
1. 识别潜在风险:请在以下表格中列出可能影响应急演练的潜在风险。

2.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每个潜在风险对应的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例如高、中、低)。

3. 确定风险应对措施:针对每个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

风险等级定义
在此评估中,我们将使用以下风险等级定义:
- 高风险:对应可能导致严重影响和损失的风险,无法容忍,需立即采取措施。

- 中风险:对应可能导致一定影响和损失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 低风险:对应可能导致较小影响和损失的风险,可以接受,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措施示例
- 高风险应对措施:案例演练、培训、修订应急计划。

- 中风险应对措施:备用电源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 低风险应对措施:备份数据、制定演练时间表。

使用注意事项
- 本风险评估表仅供参考,如需针对具体应急演练活动进行风
险评估,请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 风险评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定期审查和更新评估表
以反映新出现的风险和变化的情况。

---
以上为应急演练风险评估表模板,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
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风险评估及风险等级表

风险评估及风险等级表

风险评估及风险等级表
安全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低风险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对无法有效管控的重大风险,应当依法及时采取停工、停业等措施,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及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划定禁区,防止重大风险失控引发事故。

风险管控是指风险辨识、分析、评价、控制并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

风险分级管控应当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实施双重预防,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部门防控、企业负责、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附表:风险评估及风险等级表(其他形式)。

安全风险评估矩阵表

安全风险评估矩阵表

1-2
低风险

1
2
3
4
5
6
赋值
不可能
很少
低可能
可能发生
能发生
时有发生
发生的可能性
估计从不发生
10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
10年内可能发生1次
5年内可能发生1次
每年发生1次
1年内能发生10次或以上
发生可能性的衡量(发生频率)
1次/100年
1次/40年
1次/10年
1次/5年
1次/1年
≥10次/年
发生频率量化
3
6
9
12
15
18
D
3
1人受严重伤害
1到10万之间
低风险(Ⅰ)
2
4
6
8
10
12
E
2
1人受到伤害需要急救或多人受轻微伤
2000到1万
1
2
3
4
5
6
F
1
1人受到轻微伤害
0到2000元
L
K
J
I
H
G
有效类别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值
风险等级
备注
30-36
特别重大风险

18-25
重大风险

9-16
中等风险

3-8
一般风险
安全风险评估矩阵表
风险评估矩阵表
风险
矩阵
中等风险(Ⅲ)
重大风险
(Ⅳ)
特别重大
风险(Ⅴ)
有效
类别
赋值
损失
人员伤害程度即范围
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元)
一般风险(Ⅱ)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评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结果的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不易发现或危害已经5 几乎不能避免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爆发后必须专项检查才能发现4 经常会出现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3 偶尔会出现会出现较小损失,造成不良影响日常检查就能发现2 非常少的出现会出现微小损失,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很快能发现1 基本不可能出现几乎不产生损失即时能够发现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 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 分为低风险,20-30 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 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 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 分为低风险,20-30 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 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评分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5 几乎不能控制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存有较大隐患,会延续下去4 能被较小程度的控制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存有一定隐患,会延续下去3 能被较大程度的控制会出现较小损失,造成不良影响存有较小隐患,会延续下去2 能被绝大程度的控制会出现微小损失,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存有较小隐患,无延续性1 能被完全的控制几乎不产生损失不再存有任何隐患,无延续性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 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 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 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 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
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分为低风险,20-30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
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
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RPN为25分以下为的可接受风险,部分待内审检查确认风险等级的,应依据内审结果判定可接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
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 K174+800~ 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
桥一座( 16m+20m+16m)上跨 209 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 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 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 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 4m,接入既有下
行线 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 5.42m。

本标段总投资约 47429006 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组长职责:
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4.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
5.组织制定危险源因素清单,并讨论生成风险评估报告落实重大隐患的整改措施,掌握具体活动开展的时间和进度。

副组长职责:
1. 组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工作,指导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活动;
2.协调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为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3.对职责范围内的物料、场所、活动、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分级和动态管理。

成员职责: 1. 配合项目部做好各岗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参与活动;
2.具体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的各项步骤;
3.负责收集整理各岗位工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参与记录,并收集成册;
4.展开培训,提高员工风险辨识能力,使其风险辨识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
5.做好隐患整改、变更、正常活动的风险辨识的动态管理;
6.负责将危险源清单及各控制措施、管理方案告知员工,并与员工进行广泛沟通。

三、编
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辩识》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办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温作业分级》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高处作业分级》
四、 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办法:
风险评估标准级风险等级划分表
风险矩阵
中等风险 重大风险( IV )
级 特别重大风险( V )

有效类别 赋值
可能造成的损失
(III) 级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
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 (元)非伤亡铁路交通
事故、设备故障
6
12 18 24 30 36
A
6
多人死亡
500 万以上
较大及以上事故
5
10 15 20 25 30
B
5 一人死亡
100 万到 500 万之间 一般 A 类
一般风险
(II 级) 4
8 12 16 20 24
C
4
多人受重伤害
4万到 100万
一般 B 类
3
6 9 12 15 18
D
3
一人受重伤害 1万到 4万 一般 C 类
22
4 6 8 10 12
E
2 一人收到伤害,需要急救
时; 2000到 1 万
一般 D 类 低风险
或多人受轻微伤害
(I 级) 11
2 3 4 5 6
F
1 一人受轻微伤害
0 到 2000
设备故障
1 2 3 4 5 6 赋值
L K J
I
H
G
有效类别
风险等级划
分表 不可能
很少 低可能 可能发生 能发生 有时发生
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值 风险等级 备注 估计从不发
生 10 年以上可 10 年内可能 5 年内可能 每年内可能 1 年内能发
生 发生的可能性的
衡量
18-25 重大风险 IV 级 能发生一次 发生一次 发生一次 发生一次 10 次或以上 (发生频率)
9-16 中等风险 II
I 级 1/100 年 1/40 年 1/10 年 1/5 年 1/1 年 大于等 10/1 年 发生频率量化
3-8 一般风险 II 级
1-2
低风险
I 级
说明: 1、事故经济损失赋值:当一项危险源导致的非伤亡铁路交通事故类别不易确定时,按最高级别赋值;
2、发生事故可能性赋值:当一项危险源导致实际发生的事故多于一次时,按累加次数计算事故发生频率并赋值;
3 、发生事故可能性赋值:当无实际发生事故时,综合考虑经验值和国铁事故案例,按公式:经验赋值 *0.5+H5
(国铁事故赋值) *0.2 ,得数向上取整数;
--
五、危险源清单:
序号级别数量
1 2 3 4 5 I级低风险0 II 级一般风险21 III 级中等风险115 IV 级重大风险 2 V 级特别重大风险0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神朔项目部
危险源辨识表
版本号:第一版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风险评估小组
审核:
发布日期: 2015 年 4 月 10 日
实施日期: 2015 年 4 月 10 日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神朔项目部
风险评估数据库
版本号:第一版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单位:安质环保部
编制:
审核:
发布日期: 2015 年 4 月 10 日
实施日期: 2015 年 4 月 10 日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神朔项目部
风险控制目标计划措施
版本号:第一版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单位:安质环保部
编制:
审核:
发布日期: 2015 年 4 月 10 日
实施日期: 2015 年 4 月 10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