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泻9法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B1型题 5. X型题1.泄泻在《内经》中称为A.下利B.下痢C.泄D.泻E.滞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治泄有九法出自何书A.《医宗必读》B.《景岳全书》C.《脾胃论》D.《医学必悟》E.《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A解析:《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

泄泻一病,《内经》以“泄”称之,汉唐书包括在“下利”之中,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滑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为泻。

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3.泄泻主要是由哪个脏器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B.肝C.脾D.肾E.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4.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失调D.体虚久病E.房劳过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泄泻与痢疾的鉴别,哪项是错误的A.泄泻没有里急后重,痢疾有里急后重B.泄泻病情轻,痢疾病情重C.泄泻为水谷不化,痢疾为脂血伤败D.泄泻病在脾胃,痢疾病在大肠E.泄泻大便无赤白脓血,痢疾有赤白脓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属下列哪项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食滞胃肠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7.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无鉴别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胨B.泻下爽利与否C.里急后重之有无D.泻下次数之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8.患者,男,34岁。

腹痛拒按,脘腹胀满,痛则欲泻,泻则痛减,嗳腐吞酸,厌食,苔厚腻,脉滑,最适宜方剂A.枳实导滞丸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越鞠丸加减D.保和丸加减E.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9.患者,女,38岁,泄泻腹痛,泻下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阵作,烦热口渴,尿黄,苔黄腻,脉滑数。

治腹泻小偏方

治腹泻小偏方

治腹泻小偏方:1茶叶大蒜治腹泻大蒜切片,一汤匙茶叶,加水煎煮,水滚后再煮一两分钟,趁热服下,两三次即可痊愈。

2烧酒杨梅治腹泻家喻户晓的民间良方。

选饱满杨梅十几颗,洗净沥干,泡于白酒中装瓶,数日后即可食用,浸泡时间越久越好,服用时吃一两颗杨梅,一勺烧酒,对腹泻、恶心、中暑、头痛有疗效。

3熟苹果治腹泻苹果一个,洗净、去皮、去核,切块,蒸熟后趁热食用,连续两三天。

4生姜敷肚脐法把鲜姜剁成碎末,用麝香膏布或伤筋止疼药膏贴在肚脐处,粘牢封住,也可用云南白药代替生姜使用,几小时后从脐内有水分排出,腹痛、腹泻可痊愈。

5热水盆浴疗法腹泻者如服用抗生素、止泻药等久治不愈,可尝试泡热水澡,将身体浸泡在热水中,仅露出头部,浸泡半小时左右,水温越高效果越好,但以能耐受为宜。

6小孩子拉肚子该吃点黄氏保赤丸,中药。

7石榴皮用水熬了给宝宝喝了两小勺,8一般的拉肚子用丁桂儿剂贴和思密达,效果很好9买香蕉若干,在火上烤,直到外皮发黑、流水、里面熟透即可,去皮后不烫口时趁热吃下,一般一至两次包好。

切记:一定要烤熟再吃,如果生吃会越吃越厉害!现在儿子拉肚子我全用的此方,一般花不了两块钱,非常简单。

大人拉肚子没有试验过,估计应该也会有些效果。

10可以用白萝卜籽加芡实加茯苓煮水给他喝些,可以止泻,对脾胃好。

满意答案好评率:100%腹泻小偏方1.鲜桃能治腹泻笔者在1970年5月到1971 年8月期间,曾患腹泻约20次,深以为苦。

后在太原近郊晋祠郊游吃鲜桃三四个,竟然腹泻停止。

从此一旦发现便溏或腹泻初发,速吃鲜桃(每饭前吃鲜桃一个,饭中食大蒜1一2瓣),腹泻立止或大为减轻。

19年来,笔者转告二三十位亲朋好友,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如果吃鲜桃和大蒜12小时后,腹泻不减,应速去医院治疗,免得贻误病情。

另外,中医认为:食大蒜应忌大葱,食鲜桃应忌白术,录之供读者参考。

2.用大蒜治肠炎腹泻一法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

拉肚子时,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放入蒜后泻肚即止,五六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

治疗拉肚子的土方法有哪些呢

治疗拉肚子的土方法有哪些呢

治疗拉肚子的土方法有哪些呢夏季到了,爱吃美食的朋友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比如烧烤、冰淇淋之类的。

而肠胃不好的朋友则很容易出现拉肚子的现象。

腹泻病情有轻有重,轻则腹泻几次可得到缓解,重则有可能会导致脱水、身体发软无力等并发症状。

有的人拉肚子之后可能选择吃一些消炎药。

有的人就可能选择一些土方法。

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治疗拉肚子的土方法有哪些呢?偏方一、蒸苹果。

在拉肚子时,别急着吃药,蒸2个苹果吃。

把苹果连皮洗干净,放在碗里,上锅隔水蒸熟,吃果肉。

偏方二、干石榴皮。

15克干石榴皮煎汤,加糖服用,每日2次,长期坚持可治慢性腹泻。

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石榴皮还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

偏方三、鸡蛋壳。

用鸡蛋壳30克,陈皮、鸡内金各9克,放锅中炒黄后碾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连服两天。

偏方四、麦面粉。

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

偏方五、吃鸡蛋。

鸡蛋一个,白矾面少许。

将鸡蛋打破油炒后加白矾面少许。

一次吃完。

偏方六、醋茶。

茶叶3克开水冲泡,5分钟后加陈醋2毫升饮用。

每日冲饮醋茶3次,对治疗腹泻、痢疾甚佳。

无论是中医上还是西医更或者是传统的土方法,对于治疗拉肚子都是有一定效果的!尽管腹泻治疗起来有多种方法,但最好是注意自己的饮食,预防出现因饮食不当而出现的腹泻现象。

即使夏天来了,吃东西的时候也要有所顾忌,最好不要吃那些刺激性食品!。

腹泻脱水偏方治疗方案

腹泻脱水偏方治疗方案

一、腹泻脱水的原因腹泻脱水是指腹泻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腹泻脱水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

腹泻脱水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脱水性休克、电解质紊乱等。

因此,对于腹泻脱水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腹泻脱水偏方治疗方案1. 偏方一:姜茶材料:生姜、红糖、绿茶制作方法:(1)将生姜洗净切片;(2)将绿茶用开水冲泡;(3)将生姜放入茶水中,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4)趁热饮用。

功效: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止泻的作用;红糖具有补血暖胃、调和药性的作用;绿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的作用。

姜茶可以缓解腹泻症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 偏方二:小米粥材料:小米、红糖制作方法:(1)将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2)将浸泡好的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3)转小火煮30分钟,煮至小米开花;(4)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5)趁热食用。

功效:小米具有健脾养胃、止泻止汗的作用;红糖具有补血暖胃、调和药性的作用。

小米粥可以缓解腹泻症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偏方三:苹果泥材料:苹果制作方法:(1)将苹果洗净,去皮去核;(2)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搅拌机中;(3)将苹果泥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温开水;(4)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苹果具有止泻、收敛、生津止渴的作用。

苹果泥可以缓解腹泻症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 偏方四:白开水材料:白开水制作方法:(1)将白开水煮沸;(2)待水冷却至室温;(3)分次饮用。

功效:白开水可以补充水分,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三、注意事项1. 在使用偏方治疗腹泻脱水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2. 若腹泻脱水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切勿擅自使用偏方。

3.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4. 若腹泻脱水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四、预防措施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泄泻

泄泻

2.《难经》也有五泄之说 2.《难经》也有五泄之说 即胃泄、脾泄、小肠泄、大肠泄、大瘕泄(实际属 于痢疾) 3.东汉张仲景称本病为下痢,包括泄泻和痢疾。 3.东汉张仲景称本病为下痢 包括泄泻和痢疾。 东汉张仲景称本病为下痢, 4.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4.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5.病因病机方面 5.病因病机方面 内经》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清气在下, 《内经》“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湿胜则濡泄” 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 难经》 湿多成五泄” 《难经》“湿多成五泄”,指出湿邪为患可导致 本病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 泄泻之本, 》:“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之本,无不由 于脾胃” 指出泄泻的根本在于脾胃有病。 于脾胃”,指出泄泻的根本在于脾胃有病。
三、病位
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正常生理情况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 正常生理情况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升一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 升一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如果致 病因素作用于脾胃,清阳当升不升, 病因素作用于脾胃,清阳当升不升,浊阴当 降不降,脾失运化水谷功能, 降不降,脾失运化水谷功能,使肠中清浊不 分而出现泄泻,《内经》 ,《内经 分而出现泄泻,《内经》有:“清气在下则 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二)鉴别诊断
1.痢疾:二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主 1.痢疾:二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 痢疾 脓血便 泄泻 痢疾 无 有 腹痛 有,伴肠 鸣 有,伴里 急后重 排便 通畅 滞下不爽, 虚坐努责 危证 极少见 可见
*里急后重指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 里急后重指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改为汤剂加减治疗久泻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改为汤剂加减治疗久泻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改为汤剂加减治疗久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

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的从瘀治泻的论点。

二、病因病机:泄泻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其中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以脾虚多见。

三、久泻的辨证分型:1、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2、肝气乘脾证: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运无权。

治疗: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3、肾阳虚衰证: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续则肠鸣而泻,顽谷不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养,水谷不化。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四、参苓白术散及四神丸方剂注解:1、参苓白术散(别名:白术调元散、参术饮、白术散)组成:人参100g,茯苓100g,白术(炒)100g,山药100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泄 泻(中医内科学)

泄 泻(中医内科学)
泄泻
卢老师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常见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泄泻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泄泻的源流、演变与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对泄泻患者的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泄泻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人
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主诉:大便澹烂反复9年余, 症状加重1周。病史: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 物后,出现大便澹烂,日解3~6次,无黏液血便,后经某 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蕾香正气水”等治疗 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 出现上症。1周前因进食半截油条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 3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澹薄, 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 苔白,脉细弱。
(2)饮食所伤
误食馒腐不洁之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食滞不化,损伤 脾气,或恣食肥厚、甘、辛辣之品,致湿热内蕴,或恣啖生冷, 寒气伤中,均能化生寒湿、湿热、食滞之邪,升降失调,清浊不 分,发生泄泻。如《景岳全书泄泻》曰:“若饮食失节,起居不 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2.病机概要
(1)基本病机: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急性泄泻 (暴泻)多因湿盛而致脾虚,脾失健运,小肠分清泌 浊和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水谷清浊不分而泻;慢性 泄泻(久泻)多因脾虚运化无力,湿浊内生,清浊混 杂而下而成泄。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密切相关。
(3)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邪。
(4)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暴泻多属实,多由寒湿、 湿热阻滞胃肠,困遏脾气,或宿食停滞中焦所致。久 泻多属虚,多由脾胃虚弱(气虚、阳虚),或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若因他脏病及于脾,如肝 气乘脾导致泄泻,一般属本虚标实之证。

腹泻怎么办 对付腹泻拉肚子偏方来帮忙

腹泻怎么办 对付腹泻拉肚子偏方来帮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腹泻怎么办对付腹泻拉肚子偏方来帮忙
导语:对于腹泻相信大家还是非常清楚的,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又被我们称为拉肚子。

腹泻是非常难受的,如果你不治疗的话,还会引起身体脱水、虚脱...
对于腹泻相信大家还是非常清楚的,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又被我们称为“拉肚子”。

腹泻是非常难受的,如果你不治疗的话,还会引起身体脱水、虚脱等现象。

那么腹泻怎么办,治疗腹泻的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腹泻这种情况,相信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不仅成年人会腹泻,小孩,甚至新生儿腹泻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的。

那么腹泻怎么办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偏方吧。

治慢性腹泻方
处方:白芍15克,白术、茯苓、陈皮各10克,防风、木香、砂仁、厚朴各8克,炙甘草5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

症见腹痛腹胀或暖气,肠鸣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坠胀,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每因精神刺激而加重,舌苔自,脉弦。

金银花治慢性腹泻
金银花200克,微炒,碾粉,炼蜜制成蜜丸,每丸重9克。

每次2丸,每日2次,用米壳10克煎汤送服。

服药3天腹泻可止,继续服完剩余药丸以巩固疗效。

胃寒腹泻食枣姜粥
我们准备一些生姜片、大枣以及适量的粳米,然后将它们一起放在锅里面,加入适当的水煮粥喝,空腹的时候食用。

我们每日2次,早晚服用,一般食1次即可止痛,食2~3次后止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泄泻

泄泻

机要 寒湿内盛,脾失健运, 清浊不分。 治法 散寒化湿 主方 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互结,损伤脾胃, 宿食内停,阻滞肠 传化失常。 胃,传化失司。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加减 消食导滞 保和丸加减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 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 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 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本方有补气 健脾、渗湿和胃的作用,对脾虚神疲、倦 怠纳少、大便溏者适宜。
脾虚(久泻) 湿盛(暴泻)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 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 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腹鸣、纳呆。暴泻起病 急,泻下急迫而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 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3.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有关。
常用药: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 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
加减: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 丸以温中散寒。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 可用补中益气证
症状: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 每遇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 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舌苔薄白 或白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运 无权。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本方有泻肝补 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肝木乘脾泄泻、因情绪 变化而发、腹痛攻窜之证。
泄泻病因病机示意图
• 感受外邪 • 饮食所伤 情志失调 寒湿困脾、湿热 滞肠 碍胃滞脾、食湿相混 肝气犯脾、 脾胃虚弱 湿 邪 困 脾 脾 虚 生 湿

偏方验方:白术炒米治腹泻(等9则)

偏方验方:白术炒米治腹泻(等9则)

43快乐养生 2020.01白术炒米治腹泻我一个朋友的母亲肠胃不好,经常腹泻,大便像水一样,服了很多药都不管用,瘦得不成样子。

后来听说用白术炒米能治腹泻,于是就让她母亲试了试,结果吃了一次就缓解,两三次后就痊愈了。

具体方法为:白术15克,生姜3片,大米250克,一起用文火炒至米变黄色,然后加水煲成粥食用即可。

姜葱泥治肩周炎用老生姜、葱头各250~400克,捣烂如泥,用文火(即小火)炒热后加高度白酒再炒片刻。

睡前趁热(以能忍受为度)敷在疼痛处,再用毛巾或布条包紧。

第二天早上取下,到晚上再炒热继续敷。

一剂药可用3~4个晚上。

葱头炖鸡蛋治咳嗽我常患感冒,就医吃药之后,感冒症状没有了,不流鼻涕,头也不痛了,可就是咳嗽得很厉害,没痰,服用治咳嗽的中成药后,总不见效果。

后来,我婆婆告诉我一个方法,就是用一个鸡蛋,3棵葱头(带半截葱白),适量清水,适量冰糖,隔水炖15~20分钟就可,饭后吃蛋喝汤。

一般吃3~5次就可痊愈。

黑木耳茶治脑血栓后遗症黑木耳7克,生姜10片。

每天早晨先用冷水将黑木耳浸泡10分钟,洗去杂质,然后和切好的生姜片放在较大一点的茶杯里用开水沏,待稍凉后饮用。

杯里的水饮完后,继续倒入开水沏泡,随渴随喝。

每天做晚饭时,将当天用的黑木耳炒菜或做汤吃掉。

坚持数月,可见效。

南瓜治哮喘老南瓜1个(500克左右),蜂蜜60克,冰糖30克。

先在南瓜顶端开口,挖去部分瓜瓤,放入蜂蜜、冰糖,盖好,放在盘子上蒸1小时即可。

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7天。

绿茶大枣治久泻取绿茶3~5克,大枣5个,红糖适量,水煎,分4次温热饮用,每6小时1次,对久泻难愈者有良效。

急性菌痢初期不宜使用。

冬瓜治面部黑斑取冬瓜2000克去皮切片,与黄酒1.5升、水1升同煮烂,滤汁加白糖500克熬膏,取膏涂面,用手按摩。

金针菜验方2则治风湿性关节炎:金针菜根30克,水煎后去渣,冲入适量米酒温服。

治老年骨节酸痛:金针菜30克,猪蹄1只,共炖熟,加入适量黄酒调服,每隔3天食用1次,食用3~5次可见效。

快速止泻的小妙招,快速恢复

快速止泻的小妙招,快速恢复

快速止泻的小妙招,快速恢复1.5个月宝宝拉肚子小妙招帮助宝宝快速止泻的方法2.大人腹泻怎么快速止泻有什么土方法快速止泻3.治疗腹泻的十大偏方快速治疗腹泻的偏方4.急性拉肚子怎么办,有什么止泻小妙招5.快速治拉肚子的小妙招5个月宝宝拉肚子小妙招帮助宝宝快速止泻的方法新生的宝宝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体内很多器官都还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旦我们没有注意,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出现一些不好的症状,而小儿腹泻是宝宝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虽然不会带来过于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就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一些伤害,但是5个月的宝宝真的是太小了,我们不能胡乱的给宝宝吃药,胡乱的给宝宝喂药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负担,从而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那么5个月宝宝拉肚子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宝妈们赶紧来了解一下吧!适量的给宝宝喂水:之前有给大家介绍过,对于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母乳或者是配方奶里面的水分就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了,所以我们是不需要另外给他们喂水的,但是对于腹泻的宝宝来说,拉肚子会导致他们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从而让孩子表现出一些缺水或者是脱水的症状,严重的威胁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及时的给孩子补充水分,避免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热敷:宝宝出现腹泻的原因除了是他们本身肠胃比较脆弱之外,还有可能是受凉引起的,而热敷则可以很好地缓解宝宝的症状,帮助加快宝宝的肠胃蠕动,提高宝宝胃部的温度,从而缓解宝宝的症状,而且宝宝腹泻会让他们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

而热敷可以很好的缓解宝宝不舒适症状,所以如果宝宝腹泻的情况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家长们可以适量的热敷,以此来缓解宝宝的症状!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缓解宝宝症状的方式了,追求的是不打针不吃药的物理疗法,通过刺激宝宝的穴位来激发宝宝自身免疫系统起作用,从而对宝宝的一些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因为是激发宝宝自己的器官起作用,所以不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也不会给宝宝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是现在家长们比较推崇的一种治疗宝宝腹泻的方法了!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收集的5个月宝宝拉肚子小妙招了,大家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来判断,如果宝宝腹泻的情况比较严重,最好还是及时的带宝宝去医院,避免出现一些不好的结果!大人腹泻怎么快速止泻有什么土方法快速止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泄泻ppt课件

泄泻ppt课件
24
3、暴泻—食滞肠胃证
主症(特点):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① 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② 治 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③ 代表方:保和丸 ④ 加 减: a. 食积较重者:+大黄、枳壳
b. 食积化热者:+ 黄芩、黄连
25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 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4
3、范围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证,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 以下两大类: ① 炎症性病变:急性肠炎、慢性肠炎 ② 非炎症性病变: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
5
复习:脾的生理病理
脾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精微 脾气宜升和喜燥恶湿
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得升 保证水谷和水湿的输布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脾胃虚弱

肾阳虚衰
7
泄泻的证型
湿邪困脾: 有时夹寒…………………寒湿内盛证 有时夹热…………………湿热伤中证
饮食:饮食不节伤脾……………………食滞肠胃证 情志:肝郁横逆犯脾……………………肝气乘脾证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证
肾阳虚衰……肾阳虚衰证 请看案例题
脾胃系病证—泄泻
1
『概述』
1、泄泻的定义 2、泄泻的历史沿革 3、泄泻的范围
2
1、定义
泄 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 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
关键词: 排便次数增多
两者同时存在
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
注意:无腹痛
3
2、历史沿革
《内经》……最早记载:“鹜溏”、“飧泄” 《医宗必读·泄泻》…提出治疗泄泻有9法:

中医内科学14(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14(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下列哪项为鼓胀的主要特征A.腹大如鼓B.四肢枯瘦C.皮色苍黄D.胁下或腹部痞块E.下肢水肿【答案】A C2、《素问·疟论》根据寒热偏胜的不同,将疟疾分为A.寒疟B.温疟C.瘅疟D.疟气E.瘴疟【答案】A B C3、患者,男,49岁。

发现血糖升高近12年,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舌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剂是A.六味地黄丸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十全大补汤E.七味白术散【答案】B4、首先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的古籍是A.《内经》B.《金匮要略》C.《中藏经》D.《诸病源候论》E.《备急千金要方》【答案】D5、以下不属于疟疾的辨证要点的是A.病情轻重B.寒热的偏胜C.正气的盛衰D.病程的长短E.预后的良好【答案】E6、下列属于少阴病的临床表现的有A.畏寒蜷卧,四肢逆冷B.精神萎靡,似睡非睡C.下利清谷,小便清长D.心烦不得眠E.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答案】A B C D7、心悸的诱发因素有A.惊恐B.紧张C.劳倦D.饮酒E.饱食【答案】A B C D E8、痢疾的治疗方法是A.初痢宜通B.久痢宜涩C.大便赤多重用血药D.大便白多重用气药E.宜利小便【答案】A B C D9、下列各项中,属于内伤发热病因的是A.感受外邪B.久病体虚C.饮食劳倦D.情志失调E.外伤出血【答案】B C D E10、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是A.胃阴不足,虚中有热B.气逆痰阻,胃气上逆C.脾胃阳虚,膈间不利D.肝气上乘,胃气上冲E.气不化津,食滞内阻【答案】A11、痢疾的治疗方法是A.初痢宜通B.久痢宜涩C.大便赤多重用血药D.大便白多重用气药E.宜利小便【答案】A B C D12、痉证的基本治疗原则是A.活血化瘀B.祛风散寒C.除湿通络D.平肝息风E.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答案】E13、下列选项中,首选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证有A.心肾不交的不寐B.肾阴不足的虚劳C.阴虚火旺的心悸D.肾阴亏虚的消渴E.阴虚水停的鼓胀【答案】A D E14、下列方剂可以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有A.犀角地黄汤B.羚角钩藤汤C.加减复脉汤D.大定风珠E.麻杏石甘汤【答案】A B C D15、首先将淋证分为8类的医籍是A.《金匮要略》B.《医灯续焰》C.《诸病源候论》D.《中藏经》E.《千金要方》【答案】D16、下列哪位医家提出戾气致病的病因学说A.吴又可B.薛雪C.吴鞠通D.王孟英E.叶天士【答案】A17、泄泻的辨证应以哪项为纲A.轻重B.缓急C.寒热D.虚实E.表里【答案】D18、下列选项属于消渴病因的是A.禀赋不足B.亡血失津C.劳欲过度D.情志失调E.饮食失节【答案】A B D E19、下列哪项是诊断肺痨最可靠的依据A.X线摄片B.血沉C.结核菌素试验D.痰涂片或培养E.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明显消瘦【答案】D20、患者,女,36岁。

中医知识泄泻

中医知识泄泻
李某,男,5岁,初诊。患儿2天前吃羊肉串 后出现腹泻,前日行5至6次,色黄,水样, 秽臭,伴恶心呕吐。刻下 时有腹痛,大便稀 黄,小便黄少,口渴欲饮。查见:T: 38.2°C,P:125次/分,R:21次/分,BP: 90/60mmHg。神清,眼眶稍凹陷,面色偏黄, 舌红,苔黄腻。腹稍胀气,左下腹轻压痛, 肠鸣音活跃,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粪常规:白细胞7—8/Hp,外周血:白细胞 12.5×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 25%。
第十八页,共46页。
证候分析:
病机:外感寒湿,侵袭肠胃,脾失运化,传
导失司 。
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
方药:藿香正气散为主方加减
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驱。
第十九页,共46页。
方解: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是
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 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 芷—解表散寒;半夏—醒脾燥湿。本方既能 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满,健脾宽中,调理 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到 恢复,而泄泻自止。
第三页,共46页。
(4)《医宗必读》提出治泻有九法:淡 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 燥脾、温肾、固涩。
第四页,共46页。
四、证候特征:
1、便次增多。 2、粪质改变—粪便稀薄,甚至泻 出如水样 。 3、起病有急缓;须辨暴泻与久 泻。
第五页,共46页。
【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时邪—寒湿暑热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方解: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 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 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泻9法
1、淡渗:泄泻病机首重于“湿”,水湿偏渗大肠,清浊不分而致,淡渗之法利其水湿,分清浊而实大便。

《伤寒论》159条,赤石脂禹余粮汤证后提及淡渗治泻的治则“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虽未给出明确方药,临床可依法予以五苓散淡渗利湿以止泻。

这也是后世“利小便以实大便。

”之说的源头。

2、升提:泄泻根本为清阳不升,故升提之法为治泄泻之重要原则。

《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条太阳、阳明合病,邪犯胃肠。

葛根发汗解表,又可升提通阳而起阴气,升提之法寓于其中。

《伤寒论》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亦使用葛根解肌祛邪升提止泻,不选择其他辛凉解表药物作为止泻剂的君药,有其深意。

3、清凉:湿热泄泻需用清凉之剂,上条所讲葛根芩连汤证即为清凉之代表剂,葛根辛凉解肌表之邪,黄连、黄芩苦寒,清里热以止利,甘草和胃。

四药相合,共治表不解而邪内陷,表里俱热之“协热利”。

另外,《伤寒论》提出“热结旁流”的下利证,此下利因为肠中糟屎阻结,邪热逼迫津液从旁而下,不夹渣滓,臭秽难闻,并指出此种下利需用承气汤苦寒泄热通滞,里实去,利始能止。

如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4、疏利: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郁则气不畅,脾虚则运失健,肝郁易克脾土,致清阳被遏,脾运失职,故下利。

《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此条肝气乘脾、阳郁致厥,治以疏肝理脾,透达郁阳以止利是疏利止泻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表现。

5、甘缓:甘以建中,缓以止泻,甘缓之法是中医治泻又一大法。

《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条为误下之后,表邪不去,反伤脾阳,脾气虚寒而利,为表里皆寒的“协热利”。

仲景使用桂枝、人参等甘缓温健之品散寒缓急止利。

6、酸收:泄泻以健脾利湿为主要治疗大法,不主张滥用酸收、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但久泻滑脱不禁之人则须考虑使用,有标本兼治的意味。

《伤寒论》338条乌梅丸证除治“呕吐、蛔厥”外,“有主久利”,乌梅酸收为君药,是酸收止泻法的代表。

7、燥脾:泄泻之病,湿为主因,脾为主位,脾为湿困是主要病机,燥脾法当然是治疗泄泻的传统大法。

《伤寒论》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此为太阴虚寒下利,“四逆辈”如理中汤、四逆汤之类,温之燥之以散寒止利,燥脾法彰显其中。

8、温肾:肾主水液,为胃之关。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其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与内湿产生有关;另外,肾主前后二阴、司二便。

二便通利有度,是肾脏正常功能使然,若肾功能失调,必致二便通利无度。

温肾法即为此证所设。

《伤寒论》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或下利,……真武汤主之。

”少阴肾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水寒下趋大肠,肾失其司而下利,采用真武汤温肾利水止泻,肾阳复、其职司而水气去,利止。

另外325条“少阴病,下利,……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灸法多是温其虚寒的治疗方法,少阴病中出现,以温灸温肾止泻是温肾法在《伤寒论》中另一体现。

9、固涩:常用于病久不愈,下利滑脱之证,为对症治标之法。

《伤寒论》306条“少阴病,下利,……桃花汤主之。

”所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即为固涩止泻之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