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历史会考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2025届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一)(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右图是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钵的外壁刻着一只造型逼真的猪。

这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河姆渡人就是用它来盛放食物的。

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 )A.小麦B.稻米C.大豆D.玉米2.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找准时机购买田宅。

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的纷争B.土地私有制形成C.宗法制正式确立D.武将地位的下降3.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修筑万里长城B.推广郡县制度C.创设三公九卿制D.实行郡国并行4.有学者认为,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

这种现象始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5.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

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改革措施全面可行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6.某中学一历史小组对历史上的盛世很感兴趣,他们搜集了以下历史信息。

据下图可知,该历史小组研究的盛世是( )君主:李世民贤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农业:劝课农桑政策民族关系:君主被尊奉为“天可汗”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大定之治7.唐代长安的东、西两市,日午时击鼓三百声,开启市门;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关闭市门。

宋代汴京(开封),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

由此可见,宋代的商业活动( )A.严格坊市界限B.广泛使用白银C.突破时间限制D.出现商帮会馆8.元代行省置宰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B(解析版)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B(解析版)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生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生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考古学家发现在殷墟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

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A.早期国家的特征B.私有制的起源C.母系氏族的状况D.分封制的瓦解【答案】A【详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早期国家的特征,A项正确;私有制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排除B项;商代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排除C项;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排除D项。

故选A项。

2.下列关于战国时代的历史特征。

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犁牛耕出现的推广B.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C.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D.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建立【答案】D【详解】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局面,秦灭亡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 项;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战国时期,学术下移,士阶级崛起,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1.西周宗法制下,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地域关系B.血缘关系(正确答案)C.信仰关系D.财产关系2.“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被称为A.兵部B.内阁C.军机处(正确答案)D.门下省3.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A.《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正确答案)4.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

其中的“内乱毁梦”是指A.北饯失败B.清军镇压C.英、法军队进攻D.天京事变(正确答案)5.与图l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正确答案)6.图2是某同学自制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

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开天辞地B.当家作主C.遵义会议(正确答案)D.十一届三中全会7.“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文中的“这次会议”是A.中国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1953年载,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A.“一边倒”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答案)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政策9.图3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事件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正确答案)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10.《十二锕表法》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其历史地位是A.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正确答案)B.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C.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法D.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11.下列文献中,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直接相关的是①《权利法案》②《邦联条例》③1787年隼宪法④《王位继承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正确答案)12.1848年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福建历史会考必修1模拟试卷

福建历史会考必修1模拟试卷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模拟考试卷(完卷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出现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4、右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5、某学者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创立于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6、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内阁C、大兴文字狱D、设立军机处7、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

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9、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是A、《四洲志》B、《天朝田亩制度》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10、“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11、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2、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福建省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一】【第三版】

福建省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一】【第三版】

福建省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60分】1.14—16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推动C.新航路的开辟D.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3.规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大会的是().A.古罗马B.斯巴达C.雅典D.古印度4.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其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5.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 ]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6.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的将原因归结于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他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务发展的根本原因B.多角度地认识、考察史实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7.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8.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削夺武将军权9.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

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11.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福建省历史会考模拟考试卷及答案2

福建省历史会考模拟考试卷及答案2

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60分)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2.《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

”这里的“李王”是指()A. 李斯B. 李冰C. 李世民D. 李白3. 右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5.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B.海禁 C.重农抑商D.保护生态资源6.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7.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8.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自称“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积极投身实业。

他兴办的企业是()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保兴面粉厂9.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镜头一:商人通过有线电报向家人报平安B.镜头二: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C.镜头三:商人与外国友人在西餐厅进餐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10. 伴随“铁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B.会种植庄稼C.已经饲养家畜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2.战国时期,“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城市规模不断扩大3.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施政方针有重大调整。

汉朝采取的不同于秦朝的制度是( )A.设置郡县B.三公九卿C.皇帝制度D.休养生息4.《宋书》记载:“江南……自元熙十一年(429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

”据此可知( )A.江南经济全面超越北方B.全国经济重心已完成转移C.南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D.南北朝时期社会较为安定5.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 280 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 690多万。

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大运河 B.隋末农民起义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6.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其突出特征是“强化的中央集权,叠层的政治架构,活跃的商品经济,成长的市民阶层,繁荣的海外贸易,南移完成的经济重心”。

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7.某古书上记载:“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俾之各司所事。

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四)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四)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已经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原始居民是( )A.仰韶文化的居民B.河姆渡文化的居民C.大汶口文化的居民D.龙山文化的居民2.商鞅在游说秦孝公时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主要反映了商鞅( ) A.因循复古的思想 B.变法图强的思想C.重视学习的态度D.全盘否定历史3.有学者说:“秦,虽死犹存。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推行郡县制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4.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纹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

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 )A.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C.手工业品遍销世界各地D.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5.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隋朝因开凿此河而灭亡B.此河导致隋炀帝的腐败C.客观评价大运河的开凿D.借诗歌赞颂隋炀帝功绩6.朱熹认为天理构成人的本质,“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据此,朱熹提出(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三教合归儒D.致良知7.《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一统治方式最为积极的意义在于( )A.促进了民族大交融B.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C.促进了元朝的经济发展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8.有观点认为“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2023福建会考历史

2023福建会考历史

2023福建会考历史
试题
一、选择题:
1.清朝开展的政治改革大会颁布的宣言是:
A.《顺治宣言》
B.《四川会议决议》
C.《咸丰实诏》
D.《五项原则》
2.《九议》发表于:
A.《辛亥革命》
B.清末
C.民国
D.《五四运动》
3.福建地区的民族起义最早发生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填空题:
1.清朝廷灭洪门的始作俑者是___________。

2.福建改革运动兴起于__________年。

3.《大清改国纲》在清朝末年颁布,该实诏是由___________颁布的。

三、判断题:
1.《钦定土地法》向中国农民提供了征地补偿、补助和保护农民利益
政策。

2.《协约书》是清朝签订的一份和平协议,旨在维护中外双方的权利。

3.《九议》发表后,中国经历了一次痛苦的革命。

答案:
一、1.C2.B3.A
二、1.洪秀全2.19113.皇太后
三、1.正确2.错误3.错误。

2023年福建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福建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座号:成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

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罌、瓿等。

这说明商代A.青铜文化灿烂B.阶级矛盾尖锐C.手工业门类单一D.君主专制加强2.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

《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

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A.诸侯纷争激烈B.华夷观念有别C.习俗礼仪各异D.华夏同源共祖3.秦朝法律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诽谤者,族”“有敢偶语者,弃市”等。

这说明秦朝A.徭役繁重B.限制特权C.社会动荡D.法律严苛4.东汉时,豪门大族不但经济实力强大,而且往往通过“举孝廉”等方式推荐亲属做官。

这说明东汉时期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九品中正制度确立C.豪强地主享有特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公元623年,药师惠日等人自中国返回日本后上奏天皇:“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之后,药师惠日等被起用为第一批遣唐使,后来陆续来唐的遺唐使多达十余批。

据此可知,吸引造唐使来华的主要因素是A.日本的统治出现危机B.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C.理学兴起影响周边国家D.唐朝发达的海外贸易6.与北宋时期相比,南宋时期南方面粉消费量猛增,小麦价格暴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临安面食店的数量大增。

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种植水稻B.会使用火C.烧制彩陶D.铸造青铜器2.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召开了一场关于地方治理的御前会议,丞相王绾主张分封制,廷尉李斯则主张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旨在( )A.尊崇儒术B.缓和矛盾C.巩固统一D.扩展疆域3.《哈佛中国史》中写道:“汉武帝时期的另外一位大作家是司马相如,他发展出一种诗歌般的语言……它利用幻化多变的辞藻来描述……华丽的辞藻和狂想……”这种“语言”是指( )A.《诗经》B.楚辞C.赋D.乐府诗4.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江左诸帝乃皆出自素族……其他立功立事,为国宣力者,亦皆出于寒人”。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东汉军阀割据B.西晋分封宗族C.东晋门阀专权D.南朝士族衰落5.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多次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材料说明唐朝( )A.法律体系逐渐形成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C.民族交融逐步加强D.选官制度渐趋完善6.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根据留存信息,该图反映的朝代应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7.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西域,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这表明元朝( )A.加强边疆治理B.重视对外贸易C.实现民族平等D.强化行省制度8.18世纪中后期,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行业的《花盆行历例工价列》中有工匠烧制产品,计件得酬的记载。

这表明当时佛山( )A.陶瓷业是支柱产业B.制瓷业的规模扩大C.生产部门分工细密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9.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考前模拟卷1(A4)含详解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考前模拟卷1(A4)含详解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Ⅰ卷5至8页。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卷卷、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生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生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卷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人类中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是()A.元谋人B.龙山人C.红山人D.河姆渡人2.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的政治举措是()A.推崇黄老之学B.颁布“推恩令”C.开辟丝绸之路D.实行察举制3.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4.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农书B.《农政全书》对传统农业科技做了总结C.《农书》记载了南北方的农业技术D.《齐民要术》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5.下列措施反映了()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玄宗改革D.王安石变法6.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年间主要推行的赋税制度是()A.租调徭役制B.租庸调制C.一条鞭法D.两税法7.“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考前模拟卷3(A4)详解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考前模拟卷3(A4)详解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Ⅰ卷5至8页。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卷卷、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生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生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卷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人员在黄河中游某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彩绘陶器,该文化遗存可能是()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2.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

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3.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家明确提出反对“恬淡之学”,而致力于成“耕战”之术。

这位思想家是()A.儒家学派B.墨家学派C.道家学派D.法家学派4.如图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

结束这一时期的朝代应为()A.战国B.汉代C.西周D.秦朝5.《史记·孝文本纪》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这折射出当时的治国思想是()A.黄老无为,与民休息B.均输平准,盐铁官营C.罢黜百家,儒学独尊D.焚书坑儒,以吏为师6.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这些做法()A.激化了民族矛盾B.促进了经济发展C.推动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政权并立7.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对各部门奏抄“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而奏还”,称之“涂归”。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三县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三县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所示为距今约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图2所示为距今约7000多年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图1图2A.我国稻作农业栽培地呈现多元化B.贾湖先民农业出现社会分工C.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已传播到北方D.我国水稻种植技术领先世界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如图所示的甲骨文直接反映了当时的()A.交通状况B.制度建设C.数学知识D.农业生产3.《史记·商君列传》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这项措施()A.结束了六国纷争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C.促进了民族交融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1995年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考古发掘出了汉代中原地区精美绝伦的织锦,织锦上赫然写着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下列与之有关的史实最有可能是()A.秦的统一B.丝绸之路的开通C.三国鼎立D.安西都护府的设置5.《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床、胡饭、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匈A.商业贸易繁荣B.区域经济开发C.民族交融加强D.统一国家巩固6.据史载,大运河开通后,每年从南方运到北方的粮食高达五六百万石,大运河几乎成为唯一的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运河沿岸兴起了二十余座繁华的都市。

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A.实现了国家大一统B.有利于中外经济的交流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7.宋朝草市遍及各地,政府对草市加大扶持和征税力度,在地方和中央设置了众多税收机构,也颁布了令、敕、格、式、申明、断例等许多形式的商业法案。

这说明宋代()A.商业税收管理规范B.瓦子具有商业功能C.法律体系仿照唐制D.民间商人资本雄厚8.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了10个行省;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军政事务;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60分)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2.《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

”这里的“李王”是指()A. 李斯B. 李冰C. 李世民D. 李白3. 右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5.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B.海禁 C.重农抑商D.保护生态资源6.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7.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8.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自称“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积极投身实业。

他兴办的企业是()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保兴面粉厂9.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镜头一:商人通过有线电报向家人报平安B.镜头二: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C.镜头三:商人与外国友人在西餐厅进餐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10. 伴随“铁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A. 明朝末年B. 晚清时期C. 中华民国时期D.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 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B. 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13.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应该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四大14. 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世界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一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6.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17.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18.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开始于()A.文艺复兴 B. 开辟新航路 C. 殖民体系建立 D. 全球化浪潮兴起19. 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 D.英国20.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其科技条件是()A. 内燃机的创制B. 电力的使用C. 蒸汽机的改良D. 信息技术的进步21.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最早发生在()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日本22.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23.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B. 兴办公共工程C. 调整农业政策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24.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①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②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③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5.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A. 新经济政策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26. 1921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原因是实行了()A. 粮食税B. 余粮收集制C. 全面国有化D. 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27.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A. 美元B. 英镑C. 欧元D. 人民币28. 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关贸总协定②世界银行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9.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30. 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包括()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主要是制约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攻击社会主义D.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我国发行过的一张牛郎织女题材的邮票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工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材料四材料五①全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

②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③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 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 年产粮7.15亿公斤。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封建王朝“稳定小农”的政策有哪些?(1分)并分析其合理性。

(2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什么经济现象?(1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经济现象的缓慢发展的原因?(2分)到了近代中国,其又开始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政策?(1分)该政策有何意义?(2分)(5)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当时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2分)3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二是指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阶段历史事件时间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三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33.(14分)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

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

(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却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2分)其中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走出的一条“新路”指的是什么?(1分)(5)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