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回忆我的母亲 学案
7 回忆我的母亲 (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7 、回忆我的母亲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学习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学习难点:1.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2.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钟太夫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3、课文主旨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4、关于回忆录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
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
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
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一、预习·导学:1、注音。
佃农()祖籍()溺死()私塾()衙门()劳碌()妯娌()和睦()差役()横蛮()不辍劳作()2、解释词义。
好劳动:任劳任怨:周济:为富不仁:节衣缩食:支撑门户:东挪西借:聊叙:不辍劳作:慰勉:二、整体感知1、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圈画和概括关键词句,梳理文章典型事件,感受母亲的优秀品质。
2.品味文中议论抒情语句,朗读体会朱德对母亲的情感。
3.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感受文中朱德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
2.结合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体会朱德对母亲的深情。
自学先行:阅读课后“思考探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查阅资料,搜集朱德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自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说说朱德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学习过程:活动单元一:成果初展示1.介绍你搜集的有关朱德的资料。
2.朱德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并用一句话概括。
母亲的一生是的一生。
活动单元二:速读塑形象速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件,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我读到母亲的事,我读出她的品质。
活动单元三:再读悟情感作者在回忆母亲时是如何评价母亲的?请从文中找出议论性句子,理解其含义并分析作用。
活动单元四:辩论理人物有人说,朱德母亲是一位平凡母亲,有人说朱德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你怎么看?跳读课文3—13节,找出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读后以“平凡”为正方阵营,以“伟大”为反方阵营,开展正、反辩论。
活动单元五:拓展学写作1.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就像一棵大树,根植在孩子的心底。
艰难时给孩子以荫庇,迷惘时给孩子以方向。
快速阅读下列文段,模仿朱德感恩母亲的表达方式,说几句话,献给生你养你的母亲或关心你培养你的其他亲人。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精选)(2024)
学生情况分析
2024/1/29
已有知识与经验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如识字、阅读、写作等能力。同时,学生对母爱等 情感类话题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学习困难与障碍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母爱的内涵和作者的深情回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 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习兴趣与动力
2024/1/29
朗读教学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引 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练习巩固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
12
03
教学过程设计
2024/1/29
13
导入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播放与母爱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营造 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母爱相关的 文学作品,如《慈母情深》、《 荷叶母亲》等,引导学生进一步
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024/1/29
16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2024/1/29
17
课堂表现评价
2024/1/29
听讲专注度
0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是否认真听讲,及时记录并提
学生对与自身情感相关的话题通常具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 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激 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8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1/29
9
教学内容梳理
课文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朱德及本 文创作背景,帮助学生 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语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语文《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岁、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十、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八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第一课时一、思考与探究(一)了解作者和文体1.作者:朱德(1886——1976)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2.文体:回忆录(散文)。
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二)、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做到: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佃.农()(2)祖籍.() (3)妯娌..()(4)勉.强() (5)迁徙.()(6)慰勉..() (7)溺.死() (8)衙.门() (9)私塾.()(10)调.料() (11)血溅.() (12)瞒.着()2.解释下列词语①不辍劳作:②任劳任怨:③宽厚仁慈:④为富不仁:⑤节衣缩食:⑥支撑门户:⑦东挪西借:⑧聊叙:(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第二课时思考与探究1.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使文章结构严谨?答: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
并围绕母亲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3.第14—15段,作者从哪三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答:4.第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答:5.概括全文的主题。
答:6.在你身边有具有美好品质的母亲吗?(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跟同学分享)古今中外有哪些杰出人物在幼年曾深受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请举出两个例子概括叙述一下。
答:7.母亲具有如此多的美德,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母亲呢?8.积累关于母亲的名言。
①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英国②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③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7《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 学案
第二单元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一句话目标: 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一、课前一赛: 夯实基础,积累训练1.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
②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
③在这深山之中,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④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得名。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治了情操。
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二、独立自主学习品味语言,感受魅力,分析写法。
3.母亲去世后,作者说“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4.浅析语言特点,体会蕴含的深意。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2)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5)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最新精编)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同学们,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的第一位老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重要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能力目标: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重难点:教学重点:1.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质朴,感情真挚的语言特点。
【板书】课题: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作者介绍】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文体常识】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检查预习——读一读】n ì溺diàn佃nóng农s ī私shú塾wèi慰miǎn勉chuò辍rèn任láo劳rèn任yuàn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并划分课文的段落。
(默读要求)三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寄其哀)第二部分(2-15段):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述其功)第三部分(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夏暮,树木葱笼,芳草连天。
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山丹丹花灿若红霞,在悠闷的风中摇曳。
落日的余辉依恋地洒在西边老牛山的山头,天边一朵透着青色的白云悠悠地飘着,徘徊着,寻觅着,像是母亲寻觅的身影,她在寻觅着她百般怜爱、贴心贴肝的孩子们……我忽地想起了那生我养我、疼我怜我、想我念我而今已与我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的母亲;那令我潸然泪下、肝肠寸断、欲思欲痛的母亲。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三、赏语言悟情感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1)组内交流、讨论(2)班级展示成果。
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学案)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
2.学习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来写人的方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1.了解回忆性散文特点:(1)内容真实(2)选取的内容为片段式,不追求事件的完整形,而是追求事件的典型性(3)关注细节(4)双重视角(体验主体+回忆主体)2.回忆性散文是“呈现”人物,而不是塑造人物。
3.了解人物生活经历,从中获得生活体验。
4.学习刻画人物的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1.学习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来写人的方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情景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柔而坚韧的力量,它无声却强大,滋养着每一个儿女的心田。
让我们跟随朱老总的笔触,去探寻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体会那份深沉的母爱如何塑造了他的一生,也启迪我们珍惜身边最温暖的依靠。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朱德总司令的内心世界,通过《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敬仰。
【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四川仪陇人。
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01学习目标 02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逝世。
朱德同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回忆性文章。
本文原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为《回忆我的母亲》。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概括典型事例,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和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重点难点】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学习过程】了解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文体知识回忆录3.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溺.水(nì)佃.农(diàn)劳碌.(lù)任.劳任怨(rèn)私塾.(shú)周济.(jì)宽厚.(hòu)东挪.西借(nuó)仁慈.(cí)连.夜(lián)慰.勉(wèi)不辍.劳作(chuò)祖籍.(jí)妯.娌(zhóu)衙.门(yá)为富不仁.(rén)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聊叙: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
任劳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辍:停。
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
4.写作背景1944年2月15日,朱德总司令的母亲,八十六岁高龄的锺太夫人逝世了。
当时的朱德完全不知情,半个多月后才收到报丧信,在悲痛中写下《母亲的回忆》一文。
1944年4月5日,《母亲的回忆》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由朱德总司令的图片导入。
二、展示目标:课件展示三、课前检测1.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2.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溺死()和睦()衙门()妯娌()节衣缩食:宽厚仁慈:为富不仁:不辍劳作:任劳任怨: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
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
“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作业。
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部编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这个单元的课文从内容主题看,都与“生活的记忆”“重要的他人”有关:或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敬仰之人的品格和精神。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总司令在母亲锺太夫人逝世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无限敬爱的深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决心。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理解文意,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特征“勤劳一生”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通过朗读分析、揣摩品味本文语言简洁、质朴而真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3.品读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记叙中夹有议论和抒情的写作特色。
感受朱德母亲的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品读文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感受记叙中夹有议论和抒情的写作特色。
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人生在世,从咿呀学语到生命老去,有一个人始终在牵挂着我们,她也是我们永久的牵挂,这个人就是母亲。
回忆往事,母亲对于我们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朱德元帅一起回忆他的母亲,感受这位英雄贤母的伟大形象。
出示PPT(板书课题)二、预习成果展示分享1.交流你从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分享给同学。
2.谈谈你对作者(朱德)的了解,分享给同学。
(教师补充:出示PPT)3.读挽联知母亲:(ppt出示两幅挽联)第一幅: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一生劳动”;第二幅: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带领学生提炼关键词“贤母、完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6《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学案)
6《回忆我的母亲》学案(二)【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学习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堂探究】1.本文语言虽浑厚,但蕴含深情。
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伤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2)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4)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5)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6)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7)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8)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9)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0)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2.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
看一看文章那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何特点?3.下面一段话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参考答案:1.(1)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悲惨生活深感同情、难过。
(2)这句话承接上文说的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表现对母亲整日劳碌的同情、疼爱。
(3)这句话运用对照的手法,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
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朱德的资料。
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语:这世上有一种爱,只懂得付出,不求回报,这是那种爱?2、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5.作者将如何报答自己的母亲?
明确:尽忠于民族、人民、中国共产党
6.第16段的末尾,加了“一定能做到的”一句,有什么好处?
明确:突出作者坚定的信心
二、品味语言,把握文本特色
请你在文中选择触动你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理解。
提示: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博大的胸怀。
4.文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谈谈你的理由。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授课人:八年级班 学科:语文第课时第周
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言语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赏析:这一句承接上文,“整日”是对上文母亲劳作现象的概括,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赏析:“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1.3理解朱德对母亲的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3.2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1.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德,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朱德的故事或事迹。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并做好笔记。
3.合作探究3.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4.课堂讲解4.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4.2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5.课堂练习5.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母亲的故事。
5.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6.2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故事。
6.3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回忆我的母亲》,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德,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朱德的故事或事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并做好笔记。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八上《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解析《回忆我的母亲》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第二单元选了四篇课文。
从体裁上看,有回忆性散文,有人物传记。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质朴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通过“值得回忆”的典型事例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感激和无比崇敬的情感。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叙事抒情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于如何“以事传情”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都相对欠缺。
而且部分学生平时不细心体察生活,不能感受到生活小事所蕴含的情感,写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叙述空洞苍白。
通过本课学习,教会学生汲取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把握如何“以事传情”,并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教学目标1、诵读并体会典型事例中流露出的情感。
2、掌握并会运用通过典型事例表达感情。
3、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难点1.品读文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感受记叙中夹有议论和抒情的写作特色。
2.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与过程1、通过课前预习制作“典型事例档案卡”,初步感知典型事例,体会作者情感。
2、通过诵读等多种形式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和教师的引导,把握作者情感,学会并掌握如何“以事传情”。
预习任务及指导预习任务:制作《典型事例档案卡》。
预习指导:1、什么是“典型事例”?课文开头说:“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典型事例”就是作者选取的“值得回忆”的事例,因为这些事例最能表现母亲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所以“典型”。
2、档案卡内容要点:时间、事件、母亲品质、作者感情。
3、小组长在课前按照以上标准,检查组员的《典型事例档案卡》是否正确、规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学习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学习难点:1.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2.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学法指导:1.本文抓住人物特点来选典型事例,进而表现人物。
且布局谋篇合理,学习时加以注意。
2.结合叙事赏析《回忆我的母亲》中议论性的句子,体会在记叙文中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中心的妙处,并从中提炼记叙文中议论的写作方法。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任务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
)二、预习任务1.自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回忆开始→回忆→回忆结束”这几个阶段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脉络。
三、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
佃.农()祖籍.()韶.关()仪陇.()溺.死()私塾.()勉强.()和蔼.()妯娌..()和睦.()衙.门()劳碌.()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目标要求】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2、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3、体会真挚的感情,简明平实的语言4、学习先辈的优秀品质【课文解析】一、注音释义1、注音(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韶.关(sháo)仪陇.县(lǒn g)豌.豆(wān)妯娌..(zhóu lǐ)和睦.(mù)庚.子(gēng)佃.农(diàn)祖籍.(jí)榨.油(zhà)溺.水(nì)私塾.(shú)忙碌.(lù)衙.门(yá)横蛮..(hèng mán)不辍.劳作(chuò)和蔼.(ǎi)差役..(c hāi yì)管束.(sh ù)灶.(zào)2、释义(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我家是佃农..人。
佃农:向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广东韶山关,客籍..。
祖籍祖籍:祖先的籍贯,这是对现在的籍贯说的;客籍:迁居后的籍贯,是对原籍说的。
(2)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劳动的好手。
(3)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这里指最且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点的农民。
(4)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
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不怕埋怨。
任,担当。
劳,劳苦。
怨,指别人的埋怨。
(5)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6)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和睦:相处得好,不争吵。
(7)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周济:给人物质的帮助。
(8)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仁慈:仁爱慈善。
(9)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10)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聊叙:姑且谈谈。
聊,姑且,随便。
(11)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不辍:不停。
辍,停。
3、多音字注音组词二、内容主旨朱德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其母钟太夫人是一位朴实、善良、坚强而能干的劳动妇女,是她的身教言传,给了朱德同志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他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深爱着自己的母亲。
1944年钟太夫人在家乡病逝,朱德同志怀着对母亲的深挚的怀念和无限的感恩,写下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歌颂了母亲勤劳、坚韧、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以此文悼念母亲的逝世,并表达了自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
交代了文章写作的缘起──“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以“我爱我母亲”直接抒发真挚深厚的内心情感,并以“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了本文记叙的重点和线索,总写了母亲的美德,又申明了题旨,从而提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2至13段。
这一部分是文章 的主体,它以时间为序,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从多个角度展现母亲的美好品质。
首先,作者先交代了自家的身世,“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
又交代了母亲的生存状况,“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只留下了8个……把8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只寥寥几笔,ch ā 差错 ch à 差不多 ch āi 差役 c ī 参差 (1) 差(2) 强qi áng 强健 qi ǎng 勉强 (3)处ch ǔ 相处 ch ù 到处便描绘出母亲艰辛苦难的处境,多子,贫穷,家务繁重,为下文具体展现母亲的优秀品质作了铺垫。
接着,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母亲是勤劳的。
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能挑水挑粪。
整日劳碌着。
因为“母亲是个好劳动”,所以作者从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道:“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母亲是节俭而能干的。
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并亲手纺线请人织布,“有铜线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母亲性格和蔼,宽厚仁慈,同情贫苦的人。
她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也从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在她的影响下,虽然在这样的二十几人的大家庭里,家庭成员相处都很和睦。
虽然自己并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自己很节省,也严格管束孩子,不允许他们沾染烟酒。
作者由衷地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母亲又是一位坚强不屈,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和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
当灾难来临,她表现得特别坚韧和刚强。
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逼得许多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遭到官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这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是作者家庭不幸遭遇的社会背景。
作者的家庭也未能幸免于难。
“仅仅吃些小菜叶,高梁,通年没吃过白米”,地主还变本加利,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办不到就威胁着要作者一家退佃,搬家。
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分两处住下。
天灾人祸接踵而至。
不但未使母亲灰心,相反,“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种坚毅不屈爱憎分明的品质,给了作者很大的影响,作者写道:“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母亲是有见地的,她宁可节衣缩食,也要培养作者读书,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爱地主豪绅的欺压。
这是当时劳动人民摆脱生存困境,反抗不合理的压迫剥削制度的正当愿望和要求。
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宁可负债,母亲仍支持我读书,这正是母亲不屈性格的表现。
母亲识大义,顾大局。
当作者瞒着母亲,远走云南,参加革命,献身于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她不但不反对,还给了作者许多安慰和勉励。
当作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一段时间,与家里完全音讯隔绝,母亲就靠那30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直到抗战结束。
作者对此满怀感激,深情写道:“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两个知道,表明母亲深明大义,支持儿子革命,盼望革命成功。
可见,母亲是一位明理、顾全大局的人。
作者在即将结束回忆时,又特别强调了“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并再举两个小例──“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年老“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母亲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从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那种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母亲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令人钦佩和敬仰。
第三部分,14至17自然段。
第二部分中作者以质朴的文笔,细述母亲点点滴滴的事迹以及她言传身教对作者的影响。
这一部分,是对上文的概括,以议论抒情为主,再次申明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并表达作者决心以献身于革命事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信念。
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概括有三: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为此,作者反复强调:“我应该感谢母亲”,正是因为母亲给予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才使作者感激不尽,作者深入阐述说:“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由此,母亲的逝去更使作者不胜悲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但是,作者深深懂得,人类的历史,正是像母亲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创造的,自己献身的民族解放事业,正是为千百万像母亲一样的劳苦大众谋福利,这曾得到母亲的理解和支持,也符合母亲的愿望与理想,所以,作者将对母亲的追思和感恩与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热爱革命事业的高尚情感融合,他坚定表示:“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使我们看到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宽阔博大的胸襟,给后人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是纪念性文章常用的自然而又深情的结尾。
三、写作特点1、开门见山文章第一部分,以朴实无华的三句话开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既交待了文章的写作缘由,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
高尔基曾说过,在写作中,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
它如音乐中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的时间才能找到。
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朴实的基调,形成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
2、事例典型作者没有用完整的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
如母亲每天的劳碌,作者写道:“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要挑水挑粪。
”这里展示的是母亲最平常的一天的劳作内容,母亲的勤劳辛苦不言自明。
又如第7自然段中“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这里写家人起床,用语错落有致。
写家人劳作,井然有序,句式整齐,表现了母亲及家庭其他成员勤劳朴实的生活。
3、线索清晰母亲勤劳一生,是全文叙事线索。
从家史写起,依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作者从小到大看到的母亲的生活、经历,以及对自己方方面面的教育和影响,“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勉励作者献身进步事业等动人事例,恰当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
4、夹叙夹议文章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穿插了必要而且精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种议论是以作者自身的切实感受为基础的,写来具体、详实,读着亲切、感人。
如写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但因为“家境贫穷”,不得不忍痛溺死了5个。
这种苦难的遭遇,是多么触目惊心啊。
作者议论道:“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用不着详叙母亲其它方面的苦难,仅此一例就概括出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牛马不如的悲惨处境。
如写自己幼年时期看到母亲如此劳碌,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养成了劳动习惯,掌握了劳动的技能,学得了生产知识,作者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