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企业B. 政府C. 社会组织D. 个人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权力B. 权威C. 公共D. 利益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限制性B. 强制性C. 利益性D. 权威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社会需求B. 公共权力C. 集体利益D. 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系统性B. 层次性C. 超前性D. 整体性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倾斜性B. 合法性C. 系统性D. 权威性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 史密斯B. 伊斯顿C. 西蒙D. 拉斯韦尔9.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 伍德罗·威尔逊B. 米歇尔·哈蒙C. 罗伯特·达尔D. 药师寺泰藏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选择B. 综合C. 分配D. 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B. 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 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D. 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 利益整合B. 利益选择C. 利益分配D. 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 行为B. 文化C. 观念D. 条件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A. 客观引导B. 间接引导C. 直接引导D. 主观引导6.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注意: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的参考答案仅为答案要点,需自己补充完善!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2.B3. C4.A5. C6. C7. B8.A9. D10.D11.D12.C13. B14. A15. B16.A17. D18.D19. B20.A21. C22.A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D3.ABC4. ABCD5. ABCD6. ABD7. ABCD8.ABCD9.ABCD10. BCD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

(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 A2.A3. A4. D5. B6. B7. D8. A9. B10. D11. A12. A13. D14. C15. B16. A17. A18. D20. C21. C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BCD3. ABC4. ABCD5、 BD6. ABC7. ACD8. ABCD三、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3.政策客体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4.目标群体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对象或目标群体。

四、论述题1.试述某一目标群体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通常是由于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含答案)823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含答案)823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公共政策环境特征是指公共政策环境在政策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多样性与复杂性。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都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动态性与稳定性。

一般说来,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并实施,就会反过来对产生它的环境发生反作用,从而引起环境的变化。

但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公共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稳定性既通过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稳定体现,同时又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和相关制度的稳定性体现。

第三,确定性与突发性。

虽然公共政策环境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但正如哲学里说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样,公共政策环境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体现出确定性。

诸如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它们的数量、质量和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决策者在事先可以预料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出乎意料的,突发的,这些往往出乎决策者的预料,尤其表现为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

第四,交叉性与定向性。

交叉性是指各环境相互发生作用作用,这就把环境看成一个系统,系统里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的要素,甚至是整个系统的。

而定向性是指特定的政策环境是对特定领域或特定地区的公共政策产生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影响作用。

第五,主观性和客观性。

主观性是说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本身各方面的能力与修养构成公共公共政策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使公共政策环境体现出主观性;客观性是指除决策者本身因素之外的一切因素构成的公共政策环境的一部分,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认为改变的,因而使公共政策环境体现出客观性。

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第一,政治环境。

公共政策的政治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政策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等情况的总和。

主要包括基本的阶级状况、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结构、政治文化、国家法律完备程度、军事与国防状态情况等。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一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 )。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1.联系实际的例个人的讨论提纲。

2.个人的讨论提纲。

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子。

联系实际的例子 2.论后形成的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一.案例 1992 年 6 月 1 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

1993 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 12 月 1 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

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

此后,全国 280 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

禁放烟花爆竹法规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

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北京市人民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政府 2005 年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即要修订。

据北京市法制办周继东主任介绍,修订的原因是社会各界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1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1

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游说者”的角色。

正确的答案是“错”。

公益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的答案是“错”。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正确答案是:外脑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开始的,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有,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是:回溯分析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正确答案是:拟定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正确答案是:公事公办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正确答案是:灵感思维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

正确答案是:反馈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是:利益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正确答案是:公共利益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正确答案是:排斥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正确答案是:公共政策的学科化, 公共政策的组织化, 公共政策的产业化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这属于()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是:折扣型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正确答案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公共政策的()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调节功能公共政策的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正确答案是: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执政党公共文化的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价值分析公共决策体系不包含()子系统。

正确答案是:分析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和抉择活动。

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当涉及哪些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

规定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涉及如下内容1.联系实际旳例子。

2.个人旳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旳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旳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旳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规定可以完整精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涉及旳内容联系实际旳例子可以充足证明其观点。

案例都市生活无着落旳流浪乞讨人员救济管理措施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济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都市生活无着落旳流浪乞讨人员旳合法权益予以极大关注觉得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旳重要方面。

《有关进一步完善〈都市生活无着落旳流浪乞讨人员救济管理措施〉》等提案指出国内8月1日起实行了《都市生活无着落旳流浪乞讨人员救济管理措施》保障了都市生活无着落旳流浪乞讨人员旳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某些新状况和新问题。

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都市救济对象难以界定给都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

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济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旳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济对象旳安顿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旳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旳有关职能互相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都市流浪乞讨人员旳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旳同步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旳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觉得决策方案应当涉及(1案例目旳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济管理制度(2实行旳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有关部门互相配合(3体现旳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协助旳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旳态度(4基本旳措施是什么成立救济站、积极做好返乡救济对象旳安顿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旳盲目流动。

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5条件规定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她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旳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旳规定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8月1日起施行。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5分)考核要求:1.联系实际的案例。

2.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30%,内容占70%。

3.字数不少于1000字(其中案例内容不超过300字)。

教师根据考核要求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今年6月1日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

作为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安吉县在“中国第一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又获得了“美丽乡村”这一全国性金字招牌。

2005年,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美丽乡村”成为安吉发展的一条主脉络。

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08年,安吉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2014年,安吉进一步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洁河、净水、绿坡、青山、清洁生产、城乡治污、城市畅通的连线成片工程,确保山青、水净、气洁、土沃、景美。

现在,安吉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实现12个乡镇全覆盖。

走进安吉农村,村村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一山三吃”(吃生态农业、吃生态工业和吃生态旅游)让安吉人收获了富足。

“一山三吃”,带给安吉的变化是巨大的。

2014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22倍和6.41倍;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62元,高出浙江省的19373元,而2005年的这一数据只是7000元出头。

依托绿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

2014年,安吉有18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建,总投资17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四成多。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答案

“公积金建保障房”利大于弊案例:10月16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试点城市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提下,可将50%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个人讨论提纲:首先,我们从该实施意见本身来看一下(1)意义重大原则清晰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数额可观,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意义重大。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项举措,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增加住房公积金收益,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有利于带动住房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推动实现“住有所居”目标。

意见试点原则是严格控制贷款用途,实行专款专用;规范贷款审批程序,贷款资金实行封闭管理;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试点工作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由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负总责。

(2)强调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否会影响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呢?意见强调,试点工作必须切实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提下,可将50%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禁止无偿调拨使用。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不改变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所有权,不影响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

”根据意见,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在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时,必须征求缴存职工意见。

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公布试点的建设规模、开发单位、建设成本、供应对象等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此外,意见还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同等条件下,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职工,优先购买或租赁。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月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月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 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2.个人的讨论提纲..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案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二、小组讨论提纲1、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救助..2、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要有条件界定..4、遵循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以民政为主..三、讨论后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决策方案应包括下面的具体内容第一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等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因..第二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第三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2003年8月1日起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后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第五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六章之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3.C是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5.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麦克唐奈何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活动的业余性3.威廉 N 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A.结构平衡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4.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5.美国学者詹姆斯 E 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公共政策工具:指的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2.公共企业:指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外部效用问题、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3.正式议程:又称为政府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被提起的政策问题..正式议程包括界定问题议程、规划议程、议价议程和循环议程..4.政策活动家:是指在政策问题进入议程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倡导者;他们愿意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名望、财力等;提出政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负责促成重要人物关注该问题;并负责使公共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结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政策工具的特征..答:政策工具的特征:1自愿性工具: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 2强制工具也称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个人或公司.. 在响应措施时只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包括管制、公共事业、直接提供.. 3混合性工具..兼具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包括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与用户收费..2.比较自愿性工具、混合型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三类公共政策工具的异同..答:共同点是:三者都是实际政策目标的手段..不同点是:自愿性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是首选的政策工具;强制性工具是高度强制的工具;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剥夺既定目标或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兼备两种工具的优点..3.公共政策问题道德基本内涵..答: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五、论述题共25分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答: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政治领导人决定政策议程的个重要因素..2.政治组织的作用:政治组织是形成决策议程的基本条件..3.政府体制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4.利益集团的作用: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对过游说、宣传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纳入政策议程;并阻止对自己各种利益有损的政策;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5.专家学者的作用: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够发现某些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6.公民个人的作用:公民个人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产生一定的影响 ..7.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涉及面大;影响力强;能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8.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方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七章至第九章之后..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考核内容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100分考核要求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至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仅供参考: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车限行的新规定;引起公众热议;也引发社会对公车改革的思考.. 北京机动车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如果把这一限行措施推广到全国所有公务车;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如果真要落实公车限行规定;必须出台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还要付出很大的监管成本;真正要执行好;工作量很大..”“公车限行可能只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倡议;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而向公共部门发出的呼吁;并不是有约束性的制度;如果真要落实;会面临很多困难..专家认为;要真正落实公车限行;除要区分公车、私车牌照等措施外;政府还必须控制公车总量;防止各部门通过增加车辆来规避限行规定..公车改革被屡屡提起;但一直是个有相当大难度的问题..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车改探索;模式不一;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公车货币化;二是公车集中管理;三是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北京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 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1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十章至第十四章之后..考核任务形式案例分析考核内容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由分部省级电大责任教师提供4个案例;学员任选其一;字数在1000字以上..考核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第十章至第十四章的内容..1.要充分运用利益分析、政治学分析、经济学分析、伦理分析、量化分析这五个方法;分析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个方法..2.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呼后应..3.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仅供参考: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通过对"孙志刚事件"背后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在对正在经历危机的政策过程范式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这是对主流的政策过程范式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因而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理论框架;而且这一框架对当前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提供比较满意的解释.这些问题如上面已经指出的: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另一方面;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政策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与主流理论的问题分析明显是不同的.此外;由于这种新的政策过程的提出;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政策预测问题;主流的政策过程理论从政策问题出发;基本上丧失了预测能力.由于新的过程是从政策需要出发的;而需要天生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事物;因而如何进行政策预测就成了一个新的政策过程研究课题. 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有效地面对解决了错误的政策问题的现象.这是在政策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事.原因在于政策主体处理问题时;目标定位不准.从政策需要出发进行政策决策;就可以直指问题背后的需要;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方向.由于这一价值又带来了第二种价值.即借此提高政策效率;从而缓解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之间的冲突.三是给政策主体在承担政治责任时以更多自由.原因是新的政策过程给了政策主体更大的自觉性;也减少了处于问题包围中的可能. 总之;通过对"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政策需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doc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doc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后希腊神话中的神渝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油原址“德尔菲”命名。

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C5、A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ABCD4、AD5、ABCD四、简答题1、举便说明浴盆模型。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第二阶段:偶然失效;第三阶段:耗损失效。

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安提醒人们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迷惑,而应着重于失效后质的分析。

2、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

①服从;②认同;③内化。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4、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不是矛盾的渐进思维、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的进展和小心改变现实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它能便剧烈变革思维更加符合实际。

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

2、试分析集体思维的优势和缺陷。

优势:①集体思维可以保证理论与知识后完整性②可以让不同群体的利益得以充分表达③可以避免个人决断中的自面性与主观性缺陷:①认为集体思维一定正确,做出后决定必定无懈可击。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分)A、奖励性B、温和性C、权威性D、惩罚性第2题:“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3分)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第3题:以下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表述,哪项不符合实际?(3分)A、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伍德罗·威尔逊曾任美国总统C、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著名学者,曾发表《行政研究》,被视为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开端。

D、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共和党人。

第4题: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3分)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第5题:()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3分)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第6题: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3分)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第7题: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3分)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第8题: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3分)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制第9题: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3分)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第10题: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已经行政部门的分化。

(3分)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多项选择题:第1题: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分)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E、第2题: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3分)A、文化B、观念C、条件D、行为E、第3题: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3分)A、社会名流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E、第4题:德罗尔所著的政策科学“三部曲”是指以下哪三部著作?(3分)A、《政策科学》B、《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C、《政策科学探索》D、《政策科学构想》E、第5题:外部监控体系是由()等组成的。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3参考答案作业1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5分)“爆竹一声辞旧,桃符万象更新。

”这是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就已经流传的一幅春联。

从那个时候起,燃放烟花爆竹就已经成为成为春节辞旧迎新的特有习俗。

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的考虑,自1992年广州首先“禁放”开始,目前,全国28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就连华人众多的美国纽约市,也在1996年发布了禁放令。

发布禁令容易,可是要真正改变千百年来的根深蒂固的风俗却很难,很多地方禁放多年,可逢年过节也没能消除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于是,有的城市又选择了开禁,而有的城市恰恰相反,不仅坚持禁放,而且还加大了惩处力度。

参考答案: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

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

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1章 本章自测0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1章 本章自测00参考(含答案)

题目: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选项A:政府
选项B:企业
选项C:社会组织
选项D:个人
答案:政府
题目: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选项A: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选项B: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选项C: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选项D: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答案: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题目: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选项A:权力
选项B:权威
选项C:利益
选项D:公共
答案:利益
题目: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选项A:强制性
选项B:权威性
选项C:限制性
选项D:利益性
答案:权威性
题目: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选项A:社会需求
选项B:公共权力
选项C:集体利益
选项D:社会利益
答案:社会利益
题目: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选项A:超前性
选项B:整体性
选项C:系统性
选项D:层次性
答案:系统性
题目: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参考案例一、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

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生活陷入困境,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

因此,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直接影响,有利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1 造成我国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目前我国被征地农民大约有5000多万,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全国每年至少有400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还将会有7000万到8000万的失地农民。

尽管有些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农民失地后得到的补偿也比较高。

但有关调查显示,56%的失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几乎所有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都存在征地造成农民失地、失业的问题。

造成农民失地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然而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期,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必定向农民征地。

1.2 耕地产权不明晰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尚不够充分和明确,土地产权主体不清,农民通过承包获得的土地权益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在操作中,政府拥有分配土地的绝对权利,土地归集体所有是虚的,集体最多不过是土地的经营者、管理者,征用土地缺乏刚性约束。

1.3 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太低我国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方式简单,补偿标准太低。

国开(新平台)《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答案

国开(新平台)《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答案

国开(新平台)《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答案形考任务1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5分)考核要求:1.联系实际的案例。

2.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30%,内容占70%。

3.字数不少于1000字(其中案例内容不超过300字)。

教师根据考核要求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行政学界兴起的一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

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会对公共政策体系带来系统性的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引发行政生态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根据公共政策的条例对我国共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来看我国行政生态环境现状分为以下几种(一)异质性异质性是指在相同时间内的社会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

由于这种现象存在的不协调,使其表现出强烈的反差。

我国的多样的经济形式,多元的价值观念都迫使着公共行政带有明显的多元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步比较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并不现实,政治体制的变革需要在摸索中前进。

从行政组织角度来看,我国在各大中城市建立了完善的公关行政机构,保证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提供,在各种各样专业化强的部门和领域中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并配套设置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然而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如同这样的公共设施并没有配套完全,在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宗教、宗族等组织所充当了主要力量。

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的仍需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依然是农业大国。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百姓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中部及西部地区仅仅能满足温饱水平,一些偏远地区甚至还没有脱离贫困。

这些经济的差距导致了其他关联的方面出现不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分)A、奖励性B、温和性C、权威性D、惩罚性第2题:“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3分)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第3题:以下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表述,哪项不符合实际?(3分)A、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伍德罗·威尔逊曾任美国总统C、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著名学者,曾发表《行政研究》,被视为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开端。

D、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共和党人。

第4题: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3分)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第5题:()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3分)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第6题: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3分)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第7题: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3分)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第8题: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3分)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制第9题: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3分)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第10题: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已经行政部门的分化。

(3分)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多项选择题:第1题: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分)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E、第2题: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3分)A、文化B、观念C、条件D、行为E、第3题: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3分)A、社会名流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E、第4题:德罗尔所著的政策科学“三部曲”是指以下哪三部著作?(3分)A、《政策科学》B、《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C、《政策科学探索》D、《政策科学构想》E、第5题:外部监控体系是由()等组成的。

(3分)A、人民大众B、社会团体C、新闻媒体D、政党E、第6题: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包括:(3分)A、可持续发展B、自由、民主、法治C、和平D、市场经济E、第7题:以下哪些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NGO)?(3分)A、红十字会B、业主委员会C、行业协会D、法院E、第8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信息组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3分)A、专业性的社会统计系统B、政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C、政策智囊机构设置的信息系统D、政策中枢机构设立的信息系统E、问答题:第1题:伍德罗•威尔逊、戴维•伊斯顿、拉斯韦尔、托马斯•戴伊和国内学者张金马这五名学者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你更认同谁的说法?为什么?(16分)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我更认同拉斯韦尔的说法.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政策科学的最新进展知识经济是一种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进步,在它们为政策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的同时,更对政策科学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

其中,电子、通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政策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知识经济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而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理念的变革、公共政策内容的创新和公共政策行为的调整,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经济在本国的发展。

公开政策信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等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有力地推动着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第2题:公共政策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请结合我国实际分别举例说明。

(12分)(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

这些子系统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

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济的职能;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

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

同时,作为一个大国,由于管理层次多,各地差别大,地方政府也拥有相当的权力。

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

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

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

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现组织上的领导。

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

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

论述题:第1题:任选其中一题:题目A:举一事例,说明利益团体是如何影响公共政策进程的。

题目B:举一事例,说明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公共政策进程的。

(18分)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公众对公共政策参与来实现的。

公共政策参与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制度化及非制度化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公共政策议程、规划、决策、执行和评估,使其制定出的政策符合个体或某一团体、某一阶层的利益。

其中,公共政策参与的主体可以使个人、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其参与的重心在于影响公共政策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政策制定过程。

(一)输入过程:传达社会公众的意见输入过程就是指某一问题从社会问题到公共问题再到公共政策议题的过程。

(二)转换过程:反映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大众传媒将分散的公众集合起来,反映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

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某一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相关的利益群体,酝酿群体舆论,最后形成公共舆论压力,完成拉泽菲尔德所谓的“意见领袖”的角色。

(三)形成过程: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就是公共政策通过公共政策议程讨过其自身的努力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四)输出过程:大众传媒是政策执行的推动者输出过程即公共政策发挥其行政效能的过程,也就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者充分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和监控等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进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

(五)监督过程:大众传媒是施政过程的监督者,监督过程是指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各个环节的监督,是确保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正义性的必备过程。

是完成其作为社会公器必须行使的权利。

公共政策概论第2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3分)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第2题: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3分)A、共识B、基本掌握C、选择D、互动第3题:()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3分)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第4题: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3分)A、对策模型B、互动模型C、系统模型D、浴盆模型第5题: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3分)A、响应B、深入C、反应D、内化第6题: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判断。

(3分)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多项选择题:第1题: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

(3分)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具体明确E、第2题: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

(3分)A、多要素原则B、多方案原则C、可操作性原则D、排斥性原则E、第3题: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

(3分)A、折扣型B、结构型C、滞后型D、抵触型E、僵化型第4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3分)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E、第5题: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

(3分)A、潜在效果B、直接效果C、附带效果D、象征性效果E、问答题:第1题:举一政策例子说明浴盆模型中政策失效的三个阶段。

(15分)20多年前的特区建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

⑴1979年,国内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特区建设面临重重障碍。

即失效的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

⑵90年代特区建设飞速发展,发挥了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证明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是相当成功的。

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

⑶1998年以来,特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2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显然急需改进。

这是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

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

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案例分析题:第1题:案情:2010年7月26日,卫生部发布了针对全国的《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将现行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在意见稿中,建议将全国现行平均标准调低到20-30毫克/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