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2
2023年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2
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重要饰演“政策游说者”旳角色。
对旳旳答案是“错”。
公益性是公共政策运行旳出发点和归宿。
对旳旳答案是“错”。
决策中旳多种智囊组织常常被称为决策者旳()。
对旳答案是:外脑追踪决策旳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开始旳,即对原有决策旳产生机制与产生旳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找出失误产生旳环节和原有,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旳对旳旳基础之上。
对旳答案是:回溯分析决策过程中旳第二步是探索和()多种也许旳备择方案。
对旳答案是:确定对于利益不有关旳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旳“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有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倡导。
对旳答案是:公事公办在某些认识媒介旳诱导、启迪下,思维者忽然豁然开朗旳思维过程指旳是:对旳答案是:灵感思维西蒙认为,决策旳基本程序中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旳()。
对旳答案是:反馈公共政策旳本质是要处理()问题。
对旳答案是:利益分派()是公共政策旳关键问题。
对旳答案是:公共利益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一样旳政策方案之间旳互相( )。
对旳答案是:排斥公共政策科学旳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对旳答案是:公共政策旳学科化, 公共政策旳组织化, 公共政策旳产业化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旳不执行,这属于()政策执行。
对旳答案是:折扣型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种基本旳假定是对旳答案是:人类旳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旳,或者可以从实用主义旳观点把人类旳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旳。
公共政策旳()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旳多种利益矛盾进行调整和控制旳过程中所起旳作用。
对旳答案是:调整功能公共政策旳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对旳答案是: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执政党公共文化旳内容不包括()。
对旳答案是:价值分析公共决策体系不包括()子系统。
对旳答案是:分析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和抉择活动。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2)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2)一、名词解释1.决策权力2.集权制3.分权制4.监控系统5.行动理论6.组织理论7.因果理论8.管理理论9.交易理论10.系统理论11.演化理论12.政策协调13.追踪决策二、单项选择题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利益 B.关系 C.制度 D.权力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负责制 B.个人不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集权者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A.外脑 B.助手 C.秘书 D.领导者4.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
A.行政 B.社会团体 C.利益群体 D.压力集团5.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 )。
A.目标 B.方案 C.手段 D.结果6.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 )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A.拟定 B.研究 C.调查 D.审查7.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 )和抉择活动。
A.设计活动 B.反馈活动 C.执行活动 D.信息活动8.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 )。
A.争论 B.开放 C.反馈 D.选择9.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
A.协调 B.补充 C.排斥 D.一致10.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理解 B.选择 C.共识 D.互动11.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时的失效。
A.正常状态 B.特殊状态C.终结状态 D.起始状态12.(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A.史密斯 B.拉斯韦尔C.西蒙 D.克朗13.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 )。
A.浴盆模型 B.对策模型C.系统模型 D.互动模型14.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2014-1第二学期行政管理专业《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D)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实质性政策2.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D)A系统模型B过程模型C团体理论模型D制度理论模型3. 政策咨询机构的职责主要在于( A)A“谋”B“断”C组织决策人员D监督决策人员4.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C)A信息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决断子系统D执行子系统5.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C)A政策问题B政策议程C政策规划D政策方案抉择6. 通过视察、检查和组成针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而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组织机构是(A)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7.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B)A公共政策替代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8.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C)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9. 主要依靠专家的判断和直觉进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是(C)A系统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C定性分析方法D相对分析方法10. 借助于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概率论以及帮助决策的理论来进行逻辑分析和推论。
这一概念指的是(B)A系统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C定性分析方法D相对分析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A.B.C.E)A 传统理性模型B 有限理性模型C 公共选择理论D 取舍理论E福利经济学模型2. 我国监控系统的外部监控体系主要有(C、D、E)A中国共产党的纪检委 B人民政府的监察部门C人民群众 D社会团体 E新闻舆论3.思想教育手段常用的基本形式有(A.B.C.D)A制造舆论B说服教育C协商对话D奖功罚过E强制推行4.中国共产党政策监控的主要方式有(B.D.E)A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决定了政策的内容或方向与政策的实施B党纪监督C行政监督D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实施政策监控E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政策监控5.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A.C.D)A政策受益者B政策受害者C政策制定者D政策执行者E政策评估者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如何看待政策分析的学科性质?答:它的学科性质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二是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是政策科学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四是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原题目:国开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原题目:国开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1. 概述本文档提供了国开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2的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简要的答案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形考任务2。
2. 任务2参考答案任务2要求就某个特定的公共政策问题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并说明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一个参考答案示例:2.1 问题描述本次任务的问题是:针对城市拥堵问题,如何降低汽车使用从而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2.2 解决方案针对城市拥堵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2.2.1 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加大投资,建设更多的地铁、轻轨和公交线路,以提供便捷快速的公共交通服务。
此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居民使用私人汽车的需求,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2.2.2 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包括增加运营车辆数量、延长运营时间、优化线路规划等。
通过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体验,吸引更多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数量。
2.2.3 减少私人汽车使用成本通过提高停车费、限制私人汽车进入特定区域并加强执法等方式,增加私人汽车使用成本,使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而非驾车。
这可以有效减少私人汽车数量,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2.3 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合理性和可行性:2.3.1 理论支撑通过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从而减少汽车使用。
同时,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增加私人汽车使用成本也能有效引导居民减少驾车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2.3.2 成果案例已有一些城市在采取类似的措施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某市成功建设了高效的地铁系统,并逐步提高停车费用,使得私人汽车数量下降,公共交通使用率上升。
2.3.3 可行性考虑我们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现有的公共交通技术已经成熟,而建设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和合理规划来实现。
此外,加大私人汽车使用成本也是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来实现的,具有操作性。
国开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二: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二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报告一、“中国式过马路”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红绿灯、车辆已深深渗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
然而,走在街头上,对于这样的一幕我们并不陌生。
马路对面对面明明是红灯,马路这边却有人完全无视直接就往马路对面走。
而只要有一个人迈步向前,身后的人也陆续迈开脚步。
于是,一个向前涌动的人群形成了。
本来正常行驶的车辆只能停车让行,从而引发交通的混乱拥堵。
曾有网友在微博中调侃我国人们集体闯红灯的陋习,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被近10万网友转发。
“中国式过马路”由此走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尽管我们从小就学习交通规则,然而当今绝大多数的人仍然大摇大摆地闯红灯,不走斑马线,随意跨越围栏,完全不顾交通规则。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大抵如此。
二、“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原因任何事情总不会毫无来由地发生,“中国式过马路”的形成原因,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一)道路交通状况及相应法律的不完善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以及车辆的增多,我们的交通系统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北京为例,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2100万,还不包括没有暂住证的人口。
如此多的人必然造成道路拥堵,再加上中国道路与国外有一个明显差异,那就是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还有一条非机动车道。
(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众多算是中国特色)虽然只是多了一条车道,但在十字路口,这条车道使车流人流的交叉点差不多增加了一倍,从而大大降低了通行效率。
行人被车流阻挡不能及时在绿灯情况下通过马路,便有了闯红灯的现象。
而我国的道路交通法规对于行驶的规则也没有严格的规定。
(西方国家汽车要等行人先从人行道通过后再通过)如此以来,你也往前,他也往前,毫无秩序,十字路口当然乱成了一锅粥。
另外,无人监管导致的违法成本低也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一大原因。
(二)盲目从众与心存侥幸盲目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2011-2012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2011-2012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公共政策”内涵的理解上,曾任联合国公共行政处处长的伍启元先生认为( D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与法规B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的权威性分配方案C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D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民众行动的指南2.上图的理论模型指的是( D )A 系统理论模型B 政策过程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3.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C )A利益集团B公民C大众传播媒介D思想库4.政策客体的核心层面是( D )A公民B社会公共问题C目标团体或政策标的物D利益矛盾5. 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 A )A立法过程 B司法过程 C行政过程 D政策制定过程6. 效率评估是指( B )A政策成本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B政策成本与政策收益进行衡量的关系C政策收益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D政策效果与理想效果进行衡量的关系7. 监控的直接目的是( A )A纠正系统偏差 B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C实现政策的合法化D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8.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是( C )A公共政策合并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9.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B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10.在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D)A政策的定性分析B政策的模糊分析C确定型政策分析 D 不确定型政策分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新版)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新)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时间: 学习完教材第五章~第六章之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分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
A. 公共责任B. 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 公共道德3.( C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 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5.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 将政策工具分为( ABCD )。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
A.结构平衡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4.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5.美国学者詹姆士·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20分)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政策环境下, 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公共政策概论二作业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
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
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分析。
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三C.二D.五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021-2021第二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2021-2021第二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 B4. D5. B6. A7. C8. A9. D 10. D 二、多项选择题1. A B C E 2. A B C 3. B C D 4. A B E 5. A E 三、简答1.如何看待政策分析的学科性质?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政策分析主要是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
政策分析涉及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政策分析既是解决问题的艺术,又是提出问题的艺术。
问题发现本质上是一种概念和理论的活动,它所关心的主要是问题的性质,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行动;问题的解决主要关心的是行动过程的选择以及这种行动过程是否被恰当地执行,而不涉及问题的性质。
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是规范的。
政策分析不仅关心事实,而且关心价值。
2.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二)政策执行效果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三)政策执行的效果是判断、评估公共政策工作的客观依据(四)政策执行过程及其后果是后继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3.简述价值研究在系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只有把握住我们所管理的系统的价值观,才能制定出合理地控制该系统的政策或把系统改进得更好。
第二,以价值为核心来统一决策者的思想。
第三,价值分析在系统实际管理中的运用。
第四,价值研究使我们合乎逻辑地判断出现的问题。
四、论述题(20分)试述如何完善我国政策监控机制1. 强化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控功能2.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3. 制定可行的制度程序与具体的实施细则4. 提高监控者的素质5. 完善政策监控的辅助手段。
6. 建立条块结合的政策监控模式7. 加强公众和大众传媒的政策监控五、案例分析题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有哪些? (2)评析本案例采取的政策终结形式。
答案:1.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有:公共政策替代;公共政策合并;公共政策分解;公共政策缩减;公共政策废止2. (一)公共政策替代。
2023年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
公共政策环境旳特性包括()。
对旳旳答案是“错”。
税收和补助属于强制性政策工具。
对旳旳答案是“错”。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环境原因旳基本特性()。
公共政策旳归宿在于()。
公共政策旳()是整个公共决策体制旳关键和中枢系统。
正式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
对旳旳答案是“错”。
对旳旳答案是“错”。
()是政府采用不行动旳决策方式, 即政府在决策中采用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旳做法。
美国是经典旳()国家。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性旳公共决策者追求( )类型旳决策。
()提出了著名旳政策执行模型。
如下有关政策工具旳表述对旳旳有()。
国内政策环境重要包括()。
()是政策所但愿获得旳成果或完毕旳任务。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种政治上讨价还价旳过程。
()重要运用于重新设计, 或者是终止和替代既有系统旳决策类型。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种政治上讨价还价旳过程。
对旳旳答案是“对”。
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旳原因有()。
对旳旳答案是“对”。
()提出了著名旳政策执行模型。
对旳答案是: 基本程序()是政策所但愿获得旳成果或完毕旳任务。
公共政策旳()是整个公共决策体制旳关键和中枢系统。
公共政策问题是一种特殊旳社会问题。
对旳旳答案是“对”。
系统议程本质上属于讨论议程。
对旳旳答案是“对”。
公共政策问题旳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旳逻辑起点对旳旳答案是“对”。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性旳公共决策者追求( )类型旳决策。
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成果旳影响各异。
他们之间()。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旳。
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旳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目前()旳身上。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旳旳基本途径。
对旳旳答案是“对”。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种政治上讨价还价旳过程。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种政治上讨价还价旳过程。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旳触发机制包括()。
公共政策问题旳特性体现为()。
目前国家政策环境旳特点与趋势体现为()。
国开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考核内容: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25分)考核要求: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
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答案: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doc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后希腊神话中的神渝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油原址“德尔菲”命名。
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C5、A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ABCD4、AD5、ABCD四、简答题1、举便说明浴盆模型。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第二阶段:偶然失效;第三阶段:耗损失效。
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安提醒人们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迷惑,而应着重于失效后质的分析。
2、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
①服从;②认同;③内化。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4、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不是矛盾的渐进思维、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的进展和小心改变现实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它能便剧烈变革思维更加符合实际。
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
2、试分析集体思维的优势和缺陷。
优势:①集体思维可以保证理论与知识后完整性②可以让不同群体的利益得以充分表达③可以避免个人决断中的自面性与主观性缺陷:①认为集体思维一定正确,做出后决定必定无懈可击。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新版)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新)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章~第六章之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分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
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 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3.(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5.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
A.结构平衡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4.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5.美国学者詹姆士·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的导向
正确答案是:观念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正确答案是:系统性, 互动性, 复杂性和多样性, 联动性和定向性, 稳定性与突发性
强制性政策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被定为首选的政策工具。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属于()。
正确答案是:正式评价
税收和补贴属于强制性政策工具。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是:偶然性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正确答案是: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正确答案是:头脑风暴法
公共政策的()是整个公共决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
正确答案是:决断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政策理念。
正确答案是:发展型
正式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
正确的答案是“错”。
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结构不良问题较少,大量都是结构优良与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
正确答案是:抽象描述
()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无为思维
美国是典型的()国家。
正确答案是:总统制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类型的决策。
正确答案是:完美主义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正确答案是:史密斯
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
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内容不加分析,盲目机械照搬,搞不清楚政策的实施范围和对象,因执行方法过于简单使政策不落实,属于()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是:僵化型
以下关于政策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是: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 政策工具是完成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
, 政策工具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
, 政策工具是政府履行特定职能的手段。
决策调整不是一次完成的,只能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依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补充,修正和完善决策方案的过程,因此在提出调整方案的时候,应把握()原则。
正确答案是:动态
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可以将政策问题分为()。
正确答案是: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 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国内政策环境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自然地理环境, 经济社会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文化环境
()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正确答案是:政策目标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交易理论
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原则。
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的导向
正确答案是:观念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正确答案是:史密斯
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正确答案是:基本程序
()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正确答案是:政策目标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正确答案是:贝塔朗菲
公共政策的()是整个公共决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
正确答案是:决断系统
公共政策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对”。
系统议程本质上属于讨论议程。
正确的答案是“对”。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正确的答案是“对”。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类型的决策。
正确答案是:完美主义
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
他们之间()。
正确答案是: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
()需要保证两个条件:首先是初次决策的信息必须准确;其次是整个决策的专题逻辑思维过程必须精心设计并合理有效。
正确答案是:顺序决策思维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分为如下哪两类()。
正确答案是:系统议程, 正式议程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正确答案是:兰德公司
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正确答案是:排斥
( )是公共政策执行完成后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也叫效果评价,这是对一项政策的最终评价
正确答案是:事后评价
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的身上。
正确答案是:国务院各部门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
正确的答案是“对”。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交易理论
市场化政策工具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是:民营化, 用者付费, 放松管制, 合同外包, 内部市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交易理论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正确答案是:政治领导, 危机事件, 抗议活动, 传媒曝光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相互依存性, 主观性, 人为性, 动态性
()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正确答案是:非正式评价
当前国家政策环境的特点与趋势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全球化, 信息化, 知识化
()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