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实验室内审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实验室内审计计划引言概述:实验室内审计计划是实验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实验室的运行符合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内审计计划的内容和步骤。

一、确定审计目标1.1明确审计范围在制定实验室内审计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范围,包括审计的实验室部门、实验室设备、实验室人员等内容。

1.2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发现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还是为了评估实验室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1.3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审计方法等。

二、实施审计工作2.1采集资料在实施审计工作时,需要采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实验室的管理文件、记录表、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等。

2.2实地检查对实验室的设备、环境、人员等进行实地检查,查看是否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标准。

2.3进行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制定改进方案3.1确定问题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2制定改进方案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包括改进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设备维护等。

3.3制定实施计划制定改进方案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执行改进措施4.1组织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其管理和操作水平,确保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

4.2改进设备维护加强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3监督检查定期对实验室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总结评估5.1总结经验对实验室内审计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5.2评估效果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查看实验室管理是否有所改善,是否达到审计的目标。

5.3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实验室内审计计划,持续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的运行符合规范和标准。

如何进行实验室的内部审核

如何进行实验室的内部审核

如何进行实验室的内部审核实验室的内部审核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准确、有效的内部审核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实验室的顺利运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本文将从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意义、内部审核的步骤和内容以及实验室审核结果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对如何进行实验室的内部审核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意义实验室内部审核是指实验室内部自我检查的一种手段,是贯彻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层次结构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内部审核不仅可以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查和评价,还可以找出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纠正,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意义在于:1.保障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实验室内部审核是保障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实验室工作的全面检查和审查,发现工作中的差错和遗漏,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并加强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效益实验室内部审核可以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3.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内部审核可以通过评估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找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逐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4.满足客户要求实验室的客户对实验室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内部审核可以帮助实验室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二、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步骤和内容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步骤一般包含计划、执行、总结等阶段。

1.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实验室应确定内部审核的目标、范围、内容、审核人员等,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计划,并获得实验室主管领导的批准和支持。

2.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实验室应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实验室的内部审核。

审核人员应按照审核程序和针对性要求,进行内部审核,包括实验室文件管理、人员、设备、实验室环境等方面。

3.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实验室应总结内部审核结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改进计划,并定期跟踪、检查。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指南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指南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指南一、 内部审核评审准则第4.10条规定:“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

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称为审核,而用于内部目的,以检测机构自己的名义进行的审核称为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确定质量体系及其各要素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与有关标准或文件相符合,质量体系文件中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为达到管理体系运行预期的目的和要求,保证管理体系按照文件的要求,规范有序运行,检测机构应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进行自我评价。

内部审核是检测机构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对其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

内部审核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管理体系自身的要求,不能将其视为管理体系之外的要求。

如果检测机构的内部审核没有有效的实施,那么,可以认为该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运行是不全面的,并判定为缺少规定的要素和要求。

内部审核的依据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技术规范、规程)、法律、法规等。

内部审核必须坚持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才能够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

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为一年,在此周期内应完成对此涉及的部门及全部适应的要素的审核。

内部审核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内审员按日程计划进行。

内部审核计划要覆盖质量体系全部要素及检测的所有活动。

内审员经过培训具备持证上岗资格,审核应由有资质的内审员进行,可以是本单位的内审员,也可以是兄弟单位的内审员。

质检机构应选送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通过专门培训、考核,取得内审员的任职资格,由本单位用文件的方式聘为内审员。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步骤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步骤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步骤实验室内审是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操作过程进行评估和审核的过程,旨在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下面将介绍实验室内审的主要步骤。

一、确定内审目标和范围内审前首先需要明确内审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内审的目的、内审的标准和要求等。

内审目标应该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相一致,确保内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制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是内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内审计划可以明确内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审核范围、审核方法等。

内审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内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开展内审准备工作内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和整理相关文件和记录、准备内审的工具和表格、培训内审人员等。

在内审准备过程中,还需要与被审查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内审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内审活动内审活动包括内审的实施和内审的记录。

在内审实施过程中,内审人员需要按照内审计划和内审标准进行审核,对实验室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和检查。

内审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确保内审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五、整理和分析内审结果内审完成后,内审人员需要整理和分析内审的结果。

这包括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进行分类和整理,制定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反馈。

六、编制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内审活动的总结和成果,应当详细记录内审的过程、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内审报告应当具备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确保内审的结果和建议得以有效传达和应用。

七、跟踪和验证改进措施内审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操作过程,因此内审后需要跟踪和验证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跟踪和验证的结果可以作为下次内审的依据,形成内审的持续改进循环。

八、总结和反馈内审经验内审结束后,需要对内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总结和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审的效率和效果,发现和解决内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内审的质量和价值。

实验室内审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技巧

实验室内审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技巧

实验室内审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技巧实验室认可50多年前产生于澳大利亚,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验室认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用于内部目的的审核,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也是实验室获得国家认可的关键点。

一、内审员实验室内部审核涉及方方面面,有一支良好的内审员队伍,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基本保证。

内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①经过认可准则和审核要求、审核方法、审核技巧方面的培训;②熟悉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③业务能力较强、为人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内审方法能达到内审目标的内审方法很多,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内审员的自身经历、经验、习惯灵活运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个有经验的内审员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

现将常用的内审方法分别说明如下。

1、宏观评审法宏观评审法也称“现场扫描评审法”,是以全面观察现场现象为主的评审法,是发现评审重点的途径之一。

大家知道,一个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整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机体的健全、有效,同时也很容易反映出内在的缺陷、失调(控)。

实验室现场评审时,内审员从参观实验室开始就进入了“现场考评”阶段.评审时一般没有预定的检查目标,但每个内审员都要注意自己分工评审的情况,涉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都是评审的对象。

例如:实验室的设施环境、设施配备与布局、各种记录、证书、操作人员的现场表现等。

2、逐项评审法这种方法是按照认可准则的要求,对照评审核查表的相应内容,围绕一个项目(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或实验室的一个部门)逐项对实验室的实际工作进行评审、查实取证。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经验不多的评审员经常使用。

“逐项评审”分为“横向逐项评审”和“纵向逐项评审”。

3、追踪评审法该方法是依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素间的相关性,由某一过程的起点/终点或过程中某一点(内审员发现的可疑事实)开始,追查所关心的相应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运作是否符合程序规定。

实验室内审方案与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方案与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方案与内审计划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实验室内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实验室内审方案与内审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二、实验室内审方案实验室内审方案是指为了评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运行,以及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实验室内审方案的主要内容:1.确定内审目标:明确内审的目的和范围,例如检查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

2.编制内审计划:制定内审的时间、地点、人员和具体的内审内容,确保内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内审标准:参照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如ISO 9001,制定内审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4.内审程序:包括内审前的准备工作、内审过程中的实施、内审发现问题的记录和整理、内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等。

5.内审报告:根据内审的结果,编制内审报告,详细记录内审的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

三、内审计划的制定内审计划是实施实验室内审方案的具体操作指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内审的周期: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定内审的周期,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审。

2.确定内审的范围:明确内审的对象,包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

3.制定内审计划表:根据内审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内审计划表,明确内审的时间、地点、人员和具体的内审内容。

4.内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为了保证内审的有效性,内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内审经验,可以通过培训和选拔来提高内审人员的能力。

5.内审程序的执行:按照内审计划表的安排,执行内审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实施内审、记录和整理内审结果等。

6.内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根据内审的结果,评价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实验室的负责人,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

四、结论实验室内审方案与内审计划是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步骤。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实验室内审计计划一、背景介绍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室的运行安全、科研质量和合规性,进行实验室内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内审计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审计目的1. 确保实验室运行安全:审计将着重检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实验室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实验人员是否具备安全意识等。

2. 提升科研质量:审计将关注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管理、实验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记录的完整性等,以确保科研工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确保合规性:审计将审查实验室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实验材料的合规使用等。

三、审计内容1.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审计1.1 检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完善,并与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比对。

1.2 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装备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进行功能性测试。

1.3 检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和安全意识,包括应急预案的掌握情况等。

2. 科研项目管理审计2.1 检查科研项目的立项、执行和结题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包括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等。

2.2 检查科研项目的进度控制、资金使用和成果转化情况,以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产出。

3. 实验方法和数据审计3.1 检查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参数的测量等。

3.2 检查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处理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实验室环境保护审计4.1 检查实验室的废物处理和环境监测情况,包括废液、废气和废固体的处理方式和监测频率等。

4.2 检查实验室的危险品管理和化学品储存情况,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四、审计方法1. 文件审查:对实验室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清单、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实验记录等。

2. 现场检查:对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实验设备、实验操作和环境等进行实地检查,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内容实验室内审是指对实验室的运行过程、管理制度、设备设施以及实验室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实验室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研发能力。

实验室内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管理制度审查: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运行的基础,审查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是内审的重要内容。

包括实验室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实验室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2. 设备设施的检查:实验室的设备设施是实验工作的重要保障,审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情况是内审的重点之一。

包括实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的合规性、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等方面。

3. 实验室操作程序的评估:实验室的操作程序是保证实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审查操作程序的合规性和有效性是内审的核心内容。

包括实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等方面。

4.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审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有效性是内审的重要任务。

包括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评估体系、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记录等方面。

5.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审查安全管理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是内审的重要内容。

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等方面。

6. 实验室数据的审查:实验室数据是实验结果的重要依据,审查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内审的重要环节。

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方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数据的存档和保密措施等方面。

7. 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评估: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重要保障,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资质是内审的重要任务。

包括实验室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实验室人员的培训记录和证书、实验室人员的职称和职责等方面。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实验室内审计计划引言概述:实验室内审计计划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规范、高效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内审计划,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运作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内审计计划的五个部分。

一、内审计划的目标和范围1.1 确定内审计划的目标:内审计划的目标应明确,例如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作、实验室安全规范的遵守等。

1.2 确定内审计划的范围:内审计划的范围应包括实验室的各个方面,如设备管理、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等。

二、内审计划的流程和时间安排2.1 制定内审计划的流程:内审计划的流程应包括内审计划的制定、实施、报告和跟踪等步骤。

2.2 确定内审计计划的时间安排:内审计计划的时间安排应根据实验室的运作情况和需要进行内审计的项目来确定,确保内审计的充分和有效。

三、内审计划的人员和资源安排3.1 确定内审计人员:内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运作情况。

3.2 确定内审计的资源:内审计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确保内审计的顺利进行。

四、内审计划的执行和记录4.1 内审计的执行:内审计的执行应按照内审计计划的要求进行,包括对实验室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4.2 内审计的记录:内审计的记录应详细记录内审计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等,以便后续的跟踪和改进。

五、内审计计划的改进和总结5.1 内审计计划的改进:根据内审计的结果和反馈,及时对内审计计划进行改进,以提高内审计的效果和质量。

5.2 内审计计划的总结:内审计计划的总结应对内审计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结论:实验室内审计计划是确保实验室运作规范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内审计计划,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运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为了确保内审计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要明确内审计计划的目标和范围,合理安排内审计的流程和时间,确定内审计计划的人员和资源,执行和记录内审计的过程,以及对内审计计划进行改进和总结。

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5篇

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5篇

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5篇第一篇: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实验室内部审核是质量负责人最重要的岗位职责,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年度内审计划,定期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

目前,大多数的实验室都有制定相关的内部审核程序文件,但是对于内部审核工作的具体开展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笔者结合多年内审工作以及最新体系的学习,现将内部审核的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加以总结,仅供参考。

内部审核流程依据计划日程表及管理层需要制定内审年度计划表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应该为一年,内审必须在当年完成,不可跨年度。

特殊情况下,可根据管理层需要时,决定是否做临时内审,也叫附加审核,比如说,对于很严重的不符合项情况下,才加附加审核,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详细可参考:CNAS-CL01 4.11.5附加审核的要求。

一般的内审年度计划表则可以在本年度年初制定。

属于年初制定五大计划的一种。

年初制定五大计划包括: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仪器校准计划;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能力验证计划。

年度内审计划一般是由质量负责人编制,由单位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组建内审组质量负责人组织策划内部审核,组建内审组。

内审组成员必须是经过20个学时的培训,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由单位出具内审任命书。

编制内审实施计划表(内部审核方案)此处编制的计划表是针对本年度本次内审实施计划,不是年初制定的年度内审计划。

内审实施计划表是针对本次内审的详细计划,内审前一周下发相关部门科室内审实施计划表,相关科室提前准备材料。

内部审核计划表要包含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日期、审核组名单、首次会议具体时间、审核日期时间、受审核部门及其对应的要素条款,相应实施内审的审核员姓名,末次会议时间、审核报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如图,内部审核方案表供参考。

注意:内部审核方案表编制一般由内审组长或者质保办或者质量负责人指定相关人员;批准是由质量负责人批准,而不是最高管理者;具体的内部审核内容根据本单位质量手册只能分配来做,把相关条款列入审核内容。

实验室内审建议和要求

实验室内审建议和要求

实验室内审建议和要求实验室内审(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要求,以帮助您进行有效的实验室内审:一、实验室内审的目的和重要性1. 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实施和有效运行。

2. 识别和解决实验室运作中的潜在问题和不合规行为。

3. 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增强客户对实验室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实验室内审的计划和组织1. 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明确内审的时间表、范围、方法和责任人。

2. 确保内审计划与实验室的运作计划和资源分配相协调。

3. 成立内审小组,成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明确内审小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

三、实验室内审的过程和方法1. 根据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适用的标准(如ISO/IEC 17025)进行内审。

2. 采用系统的、文档化的方法进行内审,确保过程可追溯和可验证。

3. 通过访谈、观察、记录审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和数据。

4. 分析和评估实验室的运作,识别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问题。

5. 准备内审报告,记录内审发现、结论和建议。

四、实验室内审的报告和跟进1. 内审结束后,及时向实验室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交内审报告。

2. 内审报告应详细记录内审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分析结果和建议。

3. 实验室管理层应审查内审报告,并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4. 跟进内审发现的问题,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5. 定期回顾内审结果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以持续改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五、实验室内审的持续改进1. 基于内审和其他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如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的结果,持续改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2. 定期更新和修订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反映改进措施和最佳实践。

3. 培训实验室人员,提高其对质量管理体系和内审重要性的认识。

4. 建立和维护实验室的质量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审和其他质量改进活动。

实验室资质内审工作评审要点

实验室资质内审工作评审要点

四川四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管理体系内审工作评审要点4.1、评审要点(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查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是否年检。

(2)查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和设施。

(3)通过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点。

(4)查阅实验室在册人员证明,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查阅实验室是否制定了公正性承诺及防止商业贿赂制度,并考查实验室是如何实施。

(6)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护国家秘密和客户秘密的有关措施,以及实施情况。

(7)分析实验室内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部门职责是否明确,是否能够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8)查阅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等,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或认命文件到期。

(9)是否规定了重要岗位的职责,关键人员是否明确了代理人。

(10)检查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和记录,评价其工作有效性。

(11)是否任命了符合要求的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

(12)是否有措施完成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当年没有政府指令性检测任务不考虑)4.2、评审要点(1)建立管理体系是否存在系统性或区域性不符合。

(2)审阅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评判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验室自身状况的适应性和实际运行的有效性。

(3)实验室的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对本岗位的职责和管理体系、质量方针目标是否清楚明了。

(4)是否建立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和可操作。

(5)本要素的评审一般要衡量全面评审情况,整体评价管理体系符合本准则的状况和实际效果。

4.3、评审要点(1)实验室是否具有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

(2)实验室内部文件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现场使用的各种文件是否标识清晰。

(3)实验室现场是否使用失效规范和废止的文件。

(4)实验室受控文件是否定期审核,必要时进行修订。

内部审核方法和技巧

内部审核方法和技巧

• 7、审核线路 • ——自下而上(从基层到管理)和自上而下 (从管理到基层) • ——正向(从合同到报告)和逆向(从报告 到合同) • ——按过程(要素)审核或按部门审核
五、不符合项/观察项判定和描述
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由内审员 依据体系文件和认可准则,发出不符 合项/观察报告。
• 不符合项的类型 • ——体系(文件)不符合 是指体系文件制定的与有关法律 法规、认可准则、规则、合同要求不 符;或是该有的文件没有制定。
场景四 内审员在抽查检测原始记录时 发现,有机实验室编号为2005-K470、2005-K-461等多份委托检测 合同的检测原始记录有多处划改, 相关人员也未在划改处签名,记录 中未填写取样体积和稀释倍数等参 数。
上述情况为一个不符合项,与 CNAS/ CL01:2006 第 4.13.2 条 款 规定不符合。 如果现场审核发现该实验员 上岗前没有接受过记录控制的培 训,则可进一步深究到5.2条款。
场景六 内审员询问物理实验室一位参 加工作已半年的设备操作人员是否 持有该设备的上岗操作证时,回答 “有,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那里”。 而该负责人因临时任务出差,需要 三天后回来。
• ——所有不符合项均应得到受审方的确认; • ——开具不符合项报告时,不能感情用事, 不能用形容、夸张的语言描述;不能任意 扩大不符合的事实范围,不能以自己的想 法作为不符合判断的依据; • ——开具不符合项报告时,必须考虑其后 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如何跟踪验证,是 否找到出现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 开具不符合的原则 ●与认可准则/体系文件/标准完全不 符合。 ●有确凿证据证明影响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整改不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和巨 额经费。
• 开具观察项的原则 ●从表面现象中可以确定有潜在的不 符合,但由于客观原因一时不能获 得有效的证据。 ●整改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经 费,且是实验室自身能力所无法解 决的。

实验室内部审核-- 内审过程与要求

实验室内部审核-- 内审过程与要求
实验室内部审核
内审过程与要求
内部审核
讨论内容: 1. 基本概念 2. 内部审核的目的/依据 3. 内部审核的策划 4. 内部审核的步骤 5、内部审核的组织 6. 内部审核的实施 7. 纠正措施及验证 8. 内部审核记录和内部审核报告
一、基本概念(1)
--独立性 --公正性
--客观性
•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
二、内审的目的/依据(1)
• 目的
* 实验室/检查机构 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其运 行
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 核查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ISO/IEC17025或
ISO/IEC17020的要求,或其他相关准则的要求,即检查 这些要求的符合性。 * 核查 组织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 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效果如何?即检查体系运行的 有效性。 * 根据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 采取纠正措施,从而
注: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
•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
的循环活动(ISO 9000 3.2.13)
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 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通常导致 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一、基本概念(8)
• 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 由实验室的成员或其他人员以 实验室的名义进行的审核。可以作为实验室自我合格声明的 基础,是实验室实施的一种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改进 的系统活动。
• 第二方审核:由实验室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以相关的名义进 行的审核。通常是为了评价和选择合适的利益合作方,在合 同签订前或依合同的要求,组织进行的审核。目的是提供信 任的依据。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引言概述:实验室内审计是确保实验室运行顺利、符合法规要求以及保证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实验室内审计的目的、过程、方法、问题和建议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实验室内审计计划。

一、实验室内审计的目的1.1 确保实验室运行顺利: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实验室运行中的问题和隐患,提供改进方案,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

1.2 符合法规要求:审计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各项运行指标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3 保证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审计过程中,对实验室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室内审计的过程2.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审计的实验室范围和审计目标,包括实验室设备、人员、流程和数据等方面。

2.2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实验室的运行记录、数据报告、设备维护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审计提供依据。

2.3 进行实地调查和检查:对实验室的设备、操作过程、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进行实地检查,了解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三、实验室内审计的方法3.1 文件审查:对实验室的文件、记录进行审查,包括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数据记录等,以确保实验室的规范运行。

3.2 设备检查: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完好性、准确性和维护情况等,以保证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数据核对:对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核对,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保存等环节,以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室内审计中存在的问题4.1 人员素质问题:实验室内审计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可能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4.2 审计范围问题:实验室内审计的范围应该明确,如果范围模糊或不全面,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遗漏问题。

4.3 数据处理问题:实验室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会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

五、实验室内审计的建议5.1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审计技能,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内审10大步骤,赶紧收藏

实验室内审10大步骤,赶紧收藏

实验室内审10大步骤,赶紧收藏1. 内审过程的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4.14.1 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内部审核计划应涉及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包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质量主管负责按照日程表的要求和管理层的需要策划和组织内部审核。

审核应由经过培训和具备资格的人员来执行,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2. 审核的定义为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内审的目的:审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为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有助于外部审核。

将内审的结果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

3. 内审的三原则:系统性;独立性;客观性4. 内审的依据:认可准则;管理体系文件;合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管理计划。

5.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一般一年至少一次;外审前应安排一次;出现严重不符合;重大事故;客户重大投诉时应追加审核;组织机构、职责分配、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管理体系依据发生变化。

6. 内审的范围:全要素;全部门;全区域;但可分次进行每年覆盖一遍。

7. 内审员的要求:熟悉标准、管理体系文件;有经培训并持有证书;熟悉内审的过程、方法、技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客观、公正、严谨。

8. 提高内审员水平的方法:参加培训班学习;组织经验交流;审核报告的比较分析;工作评比;审核员轮换;从事第二方审核;向外审员学习。

9. 内审员的作用:内审员作用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1.监督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2.对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起参谋作用,它可以在审核中针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帮助受审部门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可以成为沟通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纽带。

内审员一般可以在审核中与各部门员工广泛交流和接触,起到宣传解释、联络和沟通作用。

4.在第三方中起内外接口的作用。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

实验室内审计划实验室内审计计划引言概述:实验室内审计计划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内审计计划的五个部分,包括实验室设备与仪器的检查、实验室操作规程的评估、实验室安全措施的审查、实验室数据的验证以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认证。

一、实验室设备与仪器的检查:1.1 检查实验室设备的完整性和运行状态,确保其符合操作要求。

1.2 检查实验室仪器的准确性和校准情况,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1.3 检查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维护记录,评估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二、实验室操作规程的评估:2.1 评估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合规性,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2 检查实验室操作规程的更新情况,确保其与最新的技术和要求相符。

2.3 评估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包括员工培训和操作记录的完整性。

三、实验室安全措施的审查:3.1 审查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的有效性。

3.2 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紧急疏散通道等是否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3.3 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情况,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四、实验室数据的验证:4.1 检查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实验记录、测试结果等。

4.2 检查实验室数据的存档和保管情况,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4.3 评估实验室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能力,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五、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认证:5.1 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确保员工接受到必要的培训和持续教育。

5.2 检查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认证情况,包括相关证书和资格的有效性。

5.3 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确保实验室的运作能够得到保障。

结论:实验室内审计计划的五个部分分别从设备与仪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数据验证以及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等方面对实验室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实施内审计计划,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检测机构如何实施实验室内部审核

食品检测机构如何实施实验室内部审核

食品检测机构如何实施实验室内部审核实验室内审是管理层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的有效手段,也是实验室迎接外部审核之前的重要质量活动。

通过实验室内审不仅可以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而且可以调动、组织部门和人员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和改进,对于实验室内部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审核,以确定其运作持续符合质量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

1 内审的目的1.1 检测和/或校准实验室应当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行持续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

1.2 审核应当检查管理体系是否满足检测和/或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文件的要求,即符合性检查。

1.3 审核也应当检查组织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即实施性检查。

1.4 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可以为组织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应当将这些不符合项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2 内审的组织2.1 实验室按照一定的频次进行内审内审至少应当每年进行一次。

应制定内部审核计划,计划应涉及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至少每12个月被检查一次。

对于规模较大的实验室或检查机构,比较有利的方式是建立滚动式审核计划,以确保管理体系的不同要素或组织的不同部门在12个月内都能被审核。

安排内审频次时还应考虑校准/检测项目,实验室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特点以及要素(过程)部门、区域或活动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适当增加。

2.2 实验室按照一定的组织进行内审首席执行者负责内审的决策;内审的组织和实施由质量负责人(质量主管)负责,首席执行者授权部门配合,如质保部、办公室等;内审的具体实施由质量负责人或内审组长负责;内审组成员配合组长工作。

2.3 实验室内审所需的资源人力资源,内审员应当由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熟悉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和认可要求、受过相关的内审员培训、经考核取得内审员资格且得到任命的人员担任;工作条件和设施,如审核活动的场所、通信设施、办公电脑系统和交通工具等;时间、行程、安排;工作文件,包括内审计划、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其他质量文件、检查表、签到表、不符合报告等;其他信息资源包括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档案、质量记录和样品、抽样、量值溯源方法、测量设备、结果报告、质量保证、投诉、抱怨、等信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实验室内审
如何让实验室内部审核易于操作,避免流于形式,本文讲解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对实验室内审工作有所帮助。

一、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1. 编制年度审核计划
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审核方式分为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及管理体系要素审核,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制定的年度计划应覆盖管理体系涉及全要素和所有部门。

当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审核频次:
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或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时;
内部监督员发现某质量要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
出现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连续申诉、投诉;
认证认可机构安排现场评审或监督评审前;
年度审核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 审核前准备
(1)成立内审组: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对象组建内审组,内审组成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且内审员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质量负责人召开内审组组员会议,任命内审组组长和宣读内审员守则,并依据内审年度计划提出本次评审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2)内审实施计划的制定:内审组长制定内审实施计划,要依据本机构的职能分配表编制各受审核部门的审查内容,由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实施计划应在正式审核前一周由内审组长发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3)审核组预备会:内审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预备会议,研究有关体系文件并应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文件,明确分工和要求,确保每位内审员都清楚了解审核任务,全部完成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4)编制检查表
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内审检查表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内审实施的
—1 —
质量,因此在整个内审中至关重要。

内审检查表中审核内容要依据受审部门的职能编制,要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采取的审核方式和方法(查、问、听、看)要恰当;审核时需要抽样的数量要合理。

要选择典型关键质量问题作为重点进行编制(如上次审核的有关信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客户的反馈、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等)。

所有内审员的检查表合在一起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职能,包括本实验室和客户的一些特殊要求。

检查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作为标准检查表,为以后内审提供参考。

二、内审的实施
1. 通知审核
内审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审部门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可采取文件或口头两种形式。

必要时受审方应准备基本情况介绍,审核实施计划应得到受审方确认。

2.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前由内审组组长召开并主持首次会议,由质量负责人、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内审组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与会人员须签到。

首次会议内容包括:
向受审核方负责人介绍内审组成成员及分工;
说明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所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宣读审核实施计划及解释实施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内审组与受审核部门取得正式联系。

3. 现场审核
(1)现场审核应遵循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客观事实以证据为基础,可陈述、验证,不含个人推理成分;
②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

凡标准与实际未核对过的项目,都不能判定为符合或不符合;
③依次递进审核原则。

审核包括:该有的程序有没有,执行没执行,执行后有无记录3个方面;
④独立公正的原则。

—2 —
(2)收集客观证据
内审员按照审核实施计划、内审检查表规定的检查内容,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调查验证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逐项实事求是地记录,记录应清楚、易懂、全面,便于查阅和追溯;应准确、具体,如文件名称、合同号、记录的编号、设备的编号、报告的编号和工作岗位等。

审核时,审核员应及时与被审核方沟通和反馈审核中的发现,并对事实证据进行确认。

4. 不符合项及纠正报告
在现场审核的后期,审核组长主持召开一次审核组内部会议,对在现场审核中收集到的客观证据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得到审核证据。

将审核证据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质量体系文件等依据相比较,作出客观的判断和综合评价,形成审核发现,确定不符合项,并根据不符合项的产生原因确定不符合项类型是体系性不符合或是实施性不符合或是效果性不符合,及根据不符合项的性质,判断是轻微不符合或是严重不符合,同时根据不符合项的类型和性质提出纠正措施。

内审员就不符合事实、类型、结论等编制内审不符合报告时,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应具体,准确的报告所观察的事实,不符合判断依据的条款和程序要写清楚。

5. 末次会议
内审组组长组织内审组及有关人员(同首次会议)召开末次会议,到会人员签到。

末次会议是审核组在现场审核阶段的最后一次活动,向受审核部门、单位领导报告审核情况。

会议主要内容:
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审核情况介绍;
宣读不符合项报告,作出审核评价和结论;
提出后续工作要求,包括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及要求。

6. 审核报告的编写
内审报告是内审活动结束后出具的一份关于内审结果的正式文件,审核报告应如实反映本次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审核过程情况、观察结果和审核结论。

审核报告内容:
—3 —
审核的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审核组成员、受审部门;
审核实施情况(包括审核的日期、审核过程概况简述等);
审核发现问题的描述和不符合项统计分析;
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及改进意见;
上次审核主要不符合项纠正情况;
审核中有争议问题及处理建议;
审核结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评价实施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作出审核结论);
审核报告的批准及发放范围。

7.纠正措施的实施及跟踪验证
审核结束后,各部门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和实验室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计划,明确完成日期并组织实施。

内审员按计划对受审核部门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验证,并对纠正结果进行判断、评价和记录。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