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07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0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一本好书,如同一位良师益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离不开好的作者,更离不开优秀的传播者与解读者。

文化语言的传播者,语文专家,河南省教育学会执行理事长吴伟老师爱书如命。

走进他的家,就仿佛走进了书的森林王国,到处是书香的味道。

他说:“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行是长期读书积累而来的”。

是文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用人格魅力诠释文字的博大精深。

呕心沥血,授知识是他的使命,从寒窗苦读到今天的功成名就,用他的话说,没有书,就没有今天的似锦前程。

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心旷神怡休戚相关废寝忘食卓尔不群B.沁人心脾息息相关宵衣旰食卓越不凡C.沁人心脾休戚相关宵衣旰食卓尔不群D.心旷神怡息息相关废寝忘食卓越不凡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B.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C.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D.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经常看到媒体呼吁献血,让人感觉血液似乎一直不够用。

其实,期限是采血后的 21 天内,血小板制剂是 4 天内,血浆制剂是 1 年内。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立春一过,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

沉寂已久的天地,顿时欢腾起来,热闹起来。

在这样的季节里,万事万物包括心灵在内,无不感动和激奋着。

惊蛰一来,春雷阵阵,草木纷纷萌动。

其实,雨水节气刚落地,柳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出了新芽。

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

小草呢,不久,就满眼葱茏了。

阳光如果再眷顾一段时候,那将满眼斑斓,叫人好生向往之情。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①浅草才能没马蹄②草色遥看近却无B.①草色遥看近却无②浅草才能没马蹄C.①春风花草香②城春草木深D.①城春草木深②春风花草香19.下列各项中,与“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运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

B.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 题。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

看似虚幻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

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

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

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

我们要记住,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人可以亲近自然,可以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虔信的民族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②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可谓(a)。

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像奴隶主对待奴隶那样(b)地奴役和蹂躏地球,否则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

然而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

于是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c)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③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

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

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

④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

海德格尔则呼吁我们与万物平等相处,摆脱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这样,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

要知道,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

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1.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放在段首,最合适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

老子的意思是人应该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具有顺其自然的本性。

他强调的是人应该遵循自然。

A项,第①处,由后面“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可知,这里强调人应该敬畏自然。

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

B项,第②处后面是指出人应该为自己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进行反省。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

题与画每每①,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②。

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但在我则不免有几分惶恐。

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③。

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跋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

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喻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

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

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

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

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

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辞、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地题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①相得益彰②锦上添花③耿耿于怀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第①空,此处所填成语应体现题与画之间的关系,而根据后面的“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可知,题与画之间是相互补益、相互配合的,故此处应该填写“相得益彰”之类的成语。

第②空,此处所填成语应强调题得好对于画的作用或意义,“不啻”一词在句中的含义是“如同”,那么所填成语应含有比喻修辞,再根据题与画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可知,题得好能让画作好上加好,故此处应该填写“锦上添花”之类的成语。

第③空,语境说的是以前“我”曾替抱石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以至于直到今天“我”还是难以释怀,始终记在心里,故此处应该填写“耿耿于怀”之类的成语。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

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

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

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

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

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

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

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

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

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

“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

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

”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

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D19.①使用对称句,句式工整;②文白结合,“沿溪行”有文言色彩,“又没多远”口语色彩突出;③语气上轻松幽默;④使用短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⑤流水句,轻快流利。

高三高考语文考前语言文字运用习题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高三高考语文考前语言文字运用习题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改革的大潮”是比喻手法。

A.拟人,“怨”把羌笛声人格化。

B.比喻,以“梨花”喻雪。

C.互文,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合起来理解。

D.夸张,“万重山”言舟行之快。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4分)
【答案】示例一:国内外一些创新成功的经验,能够给予老字号更旺盛的生命力,使它们诠释出更为隽永的故事。

示例二: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创新成功的经验,老字号能够保持更旺盛的生命力,诠释出更为隽永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通过一些国内外创新成功的经验,能够……”介词淹没主语,删掉“通过”;
二是“它们诠释出更为隽永的故事”中途易辙,在“它们”前加上“使”。

或者在“通过”后加“借鉴”,把“能够给予老字号更旺盛的生命力”改为“老字号能够保持更旺盛的生命力”,让“老字号”作主语,再删掉后一句的“它们”。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661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661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今年国庆,《我和我的父辈》上映后广受好评。

电影由四个故事汇集而成——《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以家庭关系观察父辈人生这一特殊视角,讲述各个阶层群体为祖国利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从而反映时代变迁下中华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的_______、传承弘扬。

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_______、的建设岁月;从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到朝气蓬勃、_______的新时代……父辈们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性"注入血脉,照亮了前景灿烂的新时代,串起了共和国的光辉历史。

聚焦身边的人,我们也能看到父辈们的努力。

他们是战争年代里的英雄,是建设新中国的楷模,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是新时代的开拓者,他们的奋斗故事同样_______。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连绵不绝筚路蓝缕神采飞扬可歌可泣B.生生不息筚路蓝缕意气风发可歌可泣C.连绵不绝风餐露宿神采飞扬如泣如歌D.生生不息风餐露宿意气风发如泣如歌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父辈们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性"注入血脉,照亮了前景灿烂的新时代,串起了历史光辉的共和国。

B.父辈们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性"融入血脉,照亮了新时代的灿烂前景,串起了共和国的光辉历史。

C.父辈们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性"注入血脉,串起了历史光辉的共和国,照亮了前景灿烂的新时代。

D.父辈们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性"融入血脉,串起了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照亮了新时代的灿烂前景。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052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052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本为文学之双翼,两者相互砥砺又______。

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评论似乎只会说“好话”了。

这种所谓的“好话”,就是那种“强将笑语供主人”式的言不由衷的“好话”,或是那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话”,或是那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话”。

但假如文学作品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又何尝不可以______、逢人说项呢?这种毫无保留的“叫好”,同样亦是“有力量”的评论,而且意义重大。

《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讲究象征、铺垫、留白,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令人深受震撼。

茅盾______,认为作品难得,为之撰写评论,通篇都是赞语。

小说得以转载,赢得好评如潮,至今仍是______的经典佳作。

设若当年没有茅盾的着意推举,《百合花》是很有可能沉寂于当时的文坛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并行不悖拍手称赞慧眼独具喜闻乐见B.并驾齐驱拍手称快慧眼独具脍炙人口C.并行不悖拍手称快慧眼识珠喜闻乐见D.并驾齐驱拍手称赞慧眼识珠脍炙人口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令人深受震撼,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

B.《百合花》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令人深受震撼。

C.《百合花》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令人深受震撼,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

D.《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讲究铺垫、留白、象征,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令人深受震撼。

2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我们只有一次,要用唯一的生命成就一种事业,就需在千百条道路中寻觅仅有的花径。

我们确定了“一”,就拒绝了九百九十九。

拒绝如影随形,是我们一生不可拒绝的密友。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拒绝,就是这个“不为”。

B. 这个“不为”,就是拒绝。

C. 这个拒绝,就是“不为”。

D. “不为”,并不意味着拒绝。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B 19. C20. 改为:纵观我们一生,选择拒绝的概率,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概率要高得多。

(或改为: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机会,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机会要多得多。

)【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

前文说“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选择“不为”开头衔接更紧密,排除AC;前后的意思是要懂得拒绝,“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因此D项的“并不意味着拒绝”与文意不符。

故选B。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就需在千百条道路中寻觅仅有的花径”运用比喻,将成功的路径比喻为“花径”。

A.黄鹤飞不去过去,猿猱无法攀援,这是夸张和拟人;B.“红”运用借代手法,指泪痕;C.“雪”运用比喻,将浪花比喻为“雪”;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运用对偶。

故选C。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机会”与“概率”搭配不当。

可以都用“机会”,也可以都用“概率”。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

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

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

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

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

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

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

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

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解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C、D三项中的“能”意为“能够”。

B项中的“能”意为“会,善于”,与文中的“能”意义与用法相同。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技发展① ,这为文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气象,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

这样的例子② 。

例如《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优长,针对每座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唐宫夜宴》以古代名画为背景,把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穿插其中,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一些纪录片用动画还原建筑桥梁构造、展现地质全貌、再现人物动作等,让观众对节目中所介绍的内容③ ;江苏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给许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带来惊喜。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令人④ 的节目,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当然,我们不仅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更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

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的新境界。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各项中引号用法表示强调作用的一项是()A. 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B. 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C. 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D. 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答案】18. ①日新月异②数不胜数③一目了然④耳目一新19.我们不仅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20. B 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强调突出;C.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①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②。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让非遗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

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③,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

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

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斜体加粗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①。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

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

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

②,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

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四川广安2022年高三一模)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四川广安2022年高三一模)

广安市高2019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戏曲与西方的舞台表演理念迥异,中国戏曲遵循程式化和虚拟化的原则,讲究神韵,带有鲜明的东方美学特点。

()。

我们要让经典作品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中国戏曲表演流派很多,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突出的风格。

程派传人张火丁在美国的演出,有大段_________的唱段,把程派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戏一格,在每部戏中所呈现的表演特色是不同的,演员可以尽情地在塑造角色时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邯郸记》中计镇华的表演潇洒自如,有出尘之感,梅葆玖的《贵妃醉酒》保持了梅派的大家风范。

戏曲表演是综合艺术,将多种技艺结合在一起。

在海外表演过分强调技艺是_____,但和剧情完美结合,技艺便成了。

川剧《火焰山》里诸多绝技融合在表演中,如孙悟空借扇时的“变脸”、火焰山爆发时的“喷火”等都运用得___,为作品增色不少。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种差异带给海外观众陌生感,是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提B.这种差异带给海外观众陌生感,文化碰撞和交流以此为前提C.海外观众对这种差异产生陌生感,是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提D.海外观众对这种差异产生陌生感,文化碰撞和交流以此为前提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原汁原味得不偿失点睛之笔恰如其分B.不折不扣得不偿失神来之笔惟妙惟肖C.原汁原味本末倒置点睛之笔恰如其分D.不折不扣本末倒置神来之笔惟妙惟肖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戏一格,每部戏所呈现的表演特色是不同的,演员可以尽情地在塑造角色时发挥自己的优势。

B.一戏一格,每部戏所呈现的表演特色是不同的,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C.一戏一格,在每部戏中所呈现的表演特色是不同的,演员可以尽情地在塑造角色时发挥自身己的优势。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

①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A,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

曹操破荆州后特意寻访梁鹄,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B之余细心观赏。

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相依相伴。

古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

②传说有人磨墨写字,C,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大家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

③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好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

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就摘芭焦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

④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

“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地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A一塌糊涂(伤痕累累)B运筹帷幄(戎马倥偬)C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A处,语境是说在墙上写字,写完还要铲去,因此墙壁上肯定有很多伤痕,故此处可填“一塌糊涂(伤痕累累)”等成语。

一塌糊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有很多伤痕。

B处,语境是说曹操在作战间隙欣赏书法,与“之余”搭配,应是处理繁忙的军务或者拟定作战计划等之外,故此处可填“运筹帷幄(戎马倥偬)”等成语。

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后因以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

C处,语境是强调“磨墨写字”“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这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故此处可填“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等成语。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江西抚州2023学年高三上9月)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江西抚州2023学年高三上9月)

金溪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

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①_____________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

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

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②_____________。

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③_____________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②③18. 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

要求:不超过55个字。

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7. ①独一无二②浑然一体③迄今为止18. 示例:一种在建筑中使用的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

19. 示例: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前,除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发现类似的榫卯技术。

【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31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31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只会随化深入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繁荣和富强都是历史大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但会有新的内涵和特点。

人类社会本来就是由不同文明组成的集合体。

各个国家在制度安排和治理方式方面各具特色,需要平等相待,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开放合作。

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新冠肺炎疫情启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的我们,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面对全球性挑战。

文明共生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人类文明的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推移休戚与共互通互鉴融合B.流逝休戚与共互通互鉴融汇C.推移和衷共济互通有无融合D.流逝和衷共济互通有无融汇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复杂而具体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把这一观点再次证明了B.这一观点再次被复杂而具体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证明C.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复杂而具体把这一观点再次证明了D.这一观点被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复杂而具体再次证明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的我们,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面对全球性挑战B.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只有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面对全球性挑战C.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应对全球性挑战D.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地球村里的我们,只有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沟通,才能成功解决全球性挑战(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生,不敢跟生人说话,也是社交焦虑,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时,有的会哭闹,有的则是一声不吭。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23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2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党史学习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用好红色资源。

首先,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百年党史中有很多____________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红色故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红色故事的宣讲不能局限于图文展板和讲解员进行讲解的传统手段,而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以年轻人____________的形式,在更大范围、以更快的速度形成红色文化的品牌效应,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其次,办好红色旅游,在____________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旅游景点是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____________)。

目前,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应当注意的是,红色旅游设施的建设应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重视教育引导作用,努力保持____________,坚持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让人们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真正受到教育。

再次,用好革命文物,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作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鲜活载体,每件革命文物都十分珍贵、引人深思,便于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感人肺腑喜闻乐见潜移默化原汁原味B.声泪俱下津津乐道潜移默化原封不动C.声泪俱下喜闻乐见悄无声息原封不动D.感人肺腑津津乐道悄无声息原汁原味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B.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C.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蕴含其中,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D.因为它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是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B.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由年轻人组成,因此,红色旅游是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C.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由年轻人组成,因此,红色旅游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D.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而组成的,因此,红色旅游是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母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我每年春天谷雨前都要回乡摘一些香椿芽,尝一尝这种味道别致的春鲜。

香椿芽口感略涩,且味道有些古怪,并不是谁都能适应,我却对香椿芽的味道① ,每年时节到了,若不吃上一次香椿芽,我就会觉得整个春天都被辜负了。

我小时候,母亲在春天最常做香椿芽炒鸡蛋。

这道菜简单易做——把鸡蛋打入碗中,里面撒入切碎的香椿芽,放少许盐,拌匀后倒入有热油的锅中炒熟即可。

香椿芽鸡蛋被热油一激,浓香味儿就出来了。

两种食材的新鲜本味交织着,形成了一曲和谐的二重奏,让人② 。

母亲做的凉拌香椿芽,也一直是我舌尖上的惦念。

凉拌香椿芽的精髓在于调料的搭配,油盐酱醋都要放得恰到好处。

母亲将香椿芽洗净、焯水、择好放到盆中,然后用她“秘制”的调料拌匀,可达到咸甜相济、五味调和。

最后再拿一根筷子在香油瓶里蘸一下,把香油滴到香椿芽上。

香油起到了③ 的作用,香椿芽的香味被升华、扩大,溢得满屋子都是。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如今美食的种类和吃法越来越丰富,可我仍然愿意回到故乡,于谷雨前采摘一些老香椿树上的嫩芽,尝一尝春天的味道,数一数历经的岁月……16. 请在文中空白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6. ①情有独钟②回味无穷(垂涎欲滴)③画龙点睛(锦上添花)17. ①画线句运用通感(比喻)手法,将听觉和味觉打通,生动形象。

②二重奏音色不同,调和之后更加悦耳动听,与两种食材的味道不同,协调交织而美味倍增有相通之处,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与享受。

18. 母亲将香椿芽择好、洗净、焯水放到盆中,然后用她“秘制”的调料拌匀,可达到咸甜相济、五味调和的效果。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5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5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

我放下饭碗,下了楼。

《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

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

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①奈何不得(或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②如醉如痴(或叹为观止、啧啧称赞)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第①空,由前文“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和后文“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可以推断,此时的仙鹤对乌龟丝毫没有办法,由“丝毫没有办法”这个意思进而联想到相关成语,如“奈何不得”“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等。

第②空,根据前文“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可见皮影戏非常精彩,由此可知“往往令观众……”一句应是表达观众被皮影戏吸引或观众陶醉其中、赞美皮影戏等意思,可联想到表达“陶醉”“赞美”之意的成语,如“如醉如痴”“叹为观止”“啧啧称赞”等。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答案:①画面表现力不同。

2025届高考语文小题抢分练2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文言词语

2025届高考语文小题抢分练2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文言词语

小题抢分练2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小题+名篇名句一、语言文字运用[2024·河北衡水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8分)近日,一则记录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

据该校图书馆馆长介绍,“发呆区”与学习阅览区相邻,互为配套,可以在“发呆区”眺望远方、说话交流、饮食休憩,还可以观察远处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 的风景。

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证明,当人们在发呆或休息时,大脑中始终存在着神秘的“背景”神经活动,这有时会触发发散性的创新思维。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发呆的时候,脑白质会更加活跃,能更快速地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让人“灵光乍现”。

在科学上不乏这样的例子,牛顿在闲暇时观察到苹果落地,由此激发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意识到水会溢出,成功地测量出皇冠的密度。

发呆可增强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发呆的时候脑白质会更加活跃而且能更快速地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改写后与原文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较差,请分析原因。

(4分)二、文言小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

(6分)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

.........................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

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

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

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

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

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已。

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

则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有着自己的上游和源头。

对于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桐庐的几天,与富春江时即时离,每次相逢也都是不同的河段,但不论是在哪里,只要看到一泓碧绿的江水,这些几十年前已背诵如流的句子,就会又一次鲜明活泼地跳进脑海。

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

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

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江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

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

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8.下列句子中的冒号与文中冒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A.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在他眼里,它们的确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最高的山。

爱书者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

C.庄周梦蝶,醒来自问:“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我是喜欢独处的,不觉得寂寞。

我有许多事可做: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等等。

18.答案:A(表总结上文,其余都是提示下文。


19.试分析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分)
19.答案:比喻或暗喻。

(1分)“涛声”化成“韵脚”,“浪花”晕染成“画”,(1分)生动形象,表现富春江富于诗情画意的江山景色,能激发人的艺术激情,是诗画之源。

(2分,
大意对即可)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参考答案:
①句式上:原文使用了短句形式,节奏明快,和前文和谐一致。

改成长句显得突兀;(2分)
②内容上:原文使用了“参差隐现”,能很好地表现出樵夫钓客身影的若隐若现和景色的朦胧之感,从而与“萧散淡泊的诗意”紧密相连。

改写后的句子删掉了“参差隐现”,无此表达效果。

(2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在中国民间,流行一句话:中国人吃饭靠两个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①邓小平任内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制度上解决了粮食产量不高的问题;②而通过袁隆平人工水稻杂交技术,从技术上保证了粮食的增产。

③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日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⑤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

⑥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多亿公斤,⑦相当于一个中等省。

⑧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⑨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惟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国际奖,⑩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一处序号,修
改:
第二处序号,修
改:
第三处序号,修
改:
第四处序号,修
改:
21.答案:
第一处:语句②;修改为:“袁隆平通过”;(主语残缺)
第二处:语句④;修改为:“目前”;(用词错误。

“日前”:几天前。

“目前”:指说话的时候。


第三处:语句⑥;修改为:“超过200亿公斤”(“超过”后面的数字必须是确数)
第四处:语句⑦;修改为:“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残缺,或省略导致语义不明)(每处1分)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5分)
新华社酒泉9月6日电(李国利、赵金龙)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22.参考答案:9月6日,(1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2分)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