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在阅读了《管理的常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管理这一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首先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并非只是高层领导的职责,而是贯穿于组织的各个层面和环节。
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提升组织的效率,激发员工的潜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无论是企业、非营利组织还是政府机构,管理的优劣都直接影响着其生存和发展。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书中指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管理者陷入繁琐的事务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终的目标。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管理者,必须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将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
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书中提到,管理者不仅要制定计划、组织资源、领导团队,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制定计划是为了明确前进的方向和步骤;组织资源则是要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计划的实施;领导团队需要激励员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控制则是要及时发现偏差,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组织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前进。
这让我明白,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在不同的管理环节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在人员管理方面,书中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
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资产,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激励不仅仅是物质奖励,还包括精神层面的认可和尊重。
了解员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沟通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良好的沟通是管理的基础,管理者需要与上级、下属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向上沟通要及时、准确地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获取上级的支持和指导;向下沟通要清晰地传达工作目标和要求,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与同事沟通则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消除误解,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读书笔记
在阅读陈春花教授的《管理的常识》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管理的深刻见解和实用建议。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入门读物。
首先,陈春花教授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
她指出,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
其次,陈春花教授详细阐述了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原则。
她强调了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管理的核心框架。
她还指出,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沟通顺畅、激励有效等。
这些原则对于我理解管理的本质和内涵非常有帮助。
此外,陈春花教授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她介绍了如何制定有效的计划、如何合理地组织资源、如何有效地领导团队、如何实施有效的控制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管理知识。
最后,陈春花教授强调了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她指出,企业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组织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她建议我们要注重培养积
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管理的常识》这本书让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著)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著)读书笔记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第一章什么是管理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的理解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应该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
例子:机修修机器、总装员工乱丢垃圾。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清晰的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1 / 20只有能力才能产生业绩,态度必须转化为产生业绩的能力。
天赋产生业绩,品德需要转化为天赋才能产生业绩。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不能拿道德做赌注,去管理我们该做的事情。
就是让人没机会犯错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什么,必须由管理层决定;管理水平不能超过管理水。
平。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第一,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工作要素的科学划分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经常与员工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职责范围第二,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2 / 20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
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管理效率。
当权力是职位的意义时,就需要权力来表现专业能力和单纯。
地说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的权力是不存在的。
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的结合。
第三,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管理要解决企业的三个问题:1、如何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2、如何使组织效率最大化;3、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
我要强调的观点是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是一个不断递进流程,也就是说先获得劳动效率,再寻求组织效率。
全书名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拆书稿
全书名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8个基本概念作者名:陈春花前言这本书讲述了管理最基本的一些概念,一些常识性的认识,而这些常识性的认识恰恰就是我们最容易犯错的一些地方。
比如说,我发现大家一直都很在意下属的能力。
其实如果你看过这本书可能就明白:下属的能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下属的直接上司能不能让他产生绩效。
比如说,我们常常看到公司内部有人员流动,大家看到人员流动会非常紧张。
可是如果你看这本书就会明白,流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因为如果我们问自己,其实我们自己就很想流动,不想固定在一个岗位上。
比如说,你也会看到,我们有些时候努力了很久都不会有绩效的结果。
然后我们就会问:是不是我们的运气不好?其实如果你真的学习就会知道,绩效的产生在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工作、工作岗位,以及上司对你的支持。
你的努力也很重要,可是这些支持同等重要。
全书的核心四个观点:第一个认识,绩效到底从哪里来?与绩效真正直接相关的是一线员工可不可以得到并使用资源。
而现实中我们更在意的却是管理权能否可控。
第二个认识,管理到底有没有对错?管理的确是没有对错的。
原因是什么?很简单,管理不用对错评价,其实是用结果来评价。
第三个认识,有关目标。
目标就是决心,因为目标本身其实是对未来的预测,是一种战略的选择。
我们没有办法评判目标是否合理,我们更应关注实现目标的行动是否合理。
这样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减少内耗和冲突,聚焦讨论怎么寻找资源帮助目标实现。
第四个认识,是知识的运用。
要理解透知识本质。
比如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一句话:“员工的忠诚度不在于他在公司工作的时间长短,而在于他能不能够跟公司一起在外部的竞争当中去取胜”。
一旦理解透,那么它就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绩效标准,绩效、考核、奖金发放等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一、丈量管理的五个标准德鲁克先生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在此基础上,陈春花教授进一步指出,管理是一种常识,需要我们很清晰的理解,才能真正帮助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成效,因此,有了《管理的常识》这部重要作品。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读书笔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管理常识的重要性
2.《管理的常识》书籍简介
3.书中主要观点
4.对管理的启示
正文
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但是,对于许多管理者来说,管理似乎是一门难以掌握的学科。
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管理,陈春花撰写了一篇关于《管理的常识》的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是一本由陈春花编写的管理类书籍。
这本书旨在帮助管理者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和员工。
书中详细介绍了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制定等。
书中的一个主要观点是,管理者应该将管理视为一项基本技能,而不是一项特殊的技能。
管理者需要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书中还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指出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的发展和激励,以便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这本书对管理者的启示是,管理并不神秘,而是一项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管理者需要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员工的发展和激励,以便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总之,管理是一项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管理者需要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1页共1页。
管理类优秀读书笔记3篇
管理类优秀读书笔记一近期读了周三多和陈传明和撰的《管理型——原理和方法》,对于企业管理中的创新讲述的鞭辟入里,遂颇有感慨的写下了读后感。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创造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开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
一个企业要想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管理的核心职能,甚至把创新视作管理的灵魂。
创新,在企业的管理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由于知识经济的开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加速了知识的生成与开展过程,从而引导着企业组织的创新,影响着企业组织的变革。
一、企业管理创新。
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那么以及在这种原那么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根本职能。
企业系统在运行中的创新要涉及许多方面: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以及环境创新。
要有效地组织系统的创新活动,就必须研究和揭示创新的规律。
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认,是对新事物的探索。
总结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寻找时机、提出构思、迅速行动、忍耐坚持〞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
企业系统的管理者不仅要根据创新的规律和特点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而且更主要的是组织下属的创新。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其次,要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气氛;再者,需要制定有弹性的方案,并且正确地对待失败;最后,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奖酬制度。
二、企业技术创新。
与企业生产制造有关的技术创新,其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分析,可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但是无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任何企业都在执行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技术创新战略,而在无意识中形成的技术创新战略是一系列选择的综合结果。
读书笔记-常识工作法
读书笔记-常识工作法根据人的常识、同理心来做事,而不是根据规则、程序来做事,能够让客户有更良好的体验一、常识性错误报销高铁二等座,飞机票打折比高铁二等座便宜也不能报销遥控器有很多按钮,原因不是客户需要,而是遥控器生产厂家各部门要存在感女士买了几千美金的电子产品,需要塑料袋,销售员既不让刷卡也不赠送,逼的客户退掉了商品二、常识的力量中东的一个商场少有女士去,原因是车位画的窄了,电梯里没有摄像头,针对性改动后,人立即就多了三、出现常识性错误的原因(1)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人(2)有缺陷的企业生态——部门争斗,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去审视产品。
从部门的角度项目没有按规则办事,首先项目确实有不足,项目业主努力提高,但是当项目能力不足的时候,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选择突破部门的限制宁可犯错也要动起来,因为项目是公司的最前端,要给客户良好的体验。
作为后台公司在要求项目的同时,也应该帮助解决项目的问题(3)办公室政治(4)过度依赖技术——随技术的进步丧失同理心,并且将一些缺乏常识的行为归咎于技术本身。
(5)不合理的规则绑架了常识四、没有常识的危害(1)连续性被打破。
前面做的再好,后面做的不好也会给用户极差的体验。
好的连续性体验的例子,酒店前台发现客户感冒了,立即沟通客房服务人员在屋内摆上了姜汤。
(2)做好连续性的核心。
关注客户,而不是关注内部事务五、回归常识5步骤法(1)发现囚笼员工互相画像,拍下违背常识的情况(2)鼓起勇气90天干预,重点聚焦在小的,容易获得胜利的事情上(3)阶段庆祝为防止热情消减,要庆祝小的胜利(4)切断退路管理者要切断退路(5)寻找贡献值者任命常识变革推动者六、金句合规部门永远不同意,法务部门肯定会拒绝。
鲁克德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鲁克德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鲁克德管理的常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管理书籍,作者通过对多个行业的管理实践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和技巧。
这些原则和技巧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尤其是作者对于“常识”的重新定义。
作者认为,所谓的“常识”并不是指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而是指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被广泛接受的理念和原则。
这些常识在管理领域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管理常识,例如:目标必须明确、计划必须具体、执行必须到位、反馈必须及时等等。
这些常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容易被忽视或者忽略。
通过作者的解释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常识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它们。
除了管理常识的讲解之外,书中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的管理理念和技巧。
例如,作者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领导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以便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管理工具和技巧,例如SWOT分析和PDCA循环等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
到了常识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重新定义常识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所有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都非常有帮助,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阅读了陈春花教授的《管理的常识》这本书。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基础、管理的过程、以及管理的关键,让我对管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管理是通过协调资源,使组织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追求效率或者利润,而是通过协调资源,使组织能够更好地实现其使命和目标。
这让我意识到,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升。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管理者是组织中负责制定决策、分配资源、协调活动和实现目标的人员。
他们的职责包括规划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制定预算和计划,招募和培训员工,监督和评估工作绩效,以及与外部环境保持。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承担起领导和指导员工的责任,同时也要对组织的整体绩效负责。
这本书还介绍了管理的基础和过程。
管理的基础包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流程和系统等。
管理的过程则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个阶段。
这些阶段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管理的基本框架。
这让我意识到,管理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过程和步骤。
这本书强调了管理的关键在于人。
在组织中,人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产。
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及如何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渠道,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管理的常识》这本书让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升。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承担起领导和指导员工的责任,同时也要对组织的整体绩效负责。
管理的关键在于人,我们需要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管理者的定义是让你的上司和下属获得绩效,如果你发现因为你的存在,你的上司没有成就,下属没有成就,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你的绩效来自于上司与下属。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上下级界定的重要事情是一致的,那么该公司的管理处在良性,其实管理就是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级管理者所要明确做的事情。
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评价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能否透过管理,让组织里每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合二为一。
忠诚的衡量应该是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而非其他。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管理所面对的人,不能够用道德来评价,只能够用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自私和贪婪的;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人是懒惰的。
这个自私、贪婪、懒惰的人,就是管理面对的人,他不是一个道德人,所以我们不能用道德来下赌注。
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
当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的时候,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在经营上选择一分钱一分货的时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质和品牌管理;如果想联邦快递一样在经营上选择隔夜服务,管理上就要进行流程管理;如果像戴尔一样用只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就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管理所要面对的就是效率,也可以说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效率;管理其实是一种分工。
劳动的效率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训练的结果;员工能力和素质以及管理系统与管理制度都会发挥作用,但是这些作用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他们需要触动和推进,能够触动和推进的就是管理者对于员工的激励。
与客户零距离就是与竞争对手远距离;组织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里的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公司不是一个家,组织不会照顾个人,也就意味着在组织中我们是用目标、责任、权力来联结,而不是用情感来联结的。
组织更注重的是责任、权力和目标。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在阅读《管理的常识》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管理世界的新大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和理念让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书中开篇就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者指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
这一观点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各种繁琐的事务中,而忘记了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计划,各个部门之间就会出现职责不清、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书中还强调了管理对绩效负责的重要性。
绩效是衡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标准,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或者主观判断。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态度认真就能够取得好的绩效。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有效的管理是能够清晰地设定目标,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激励员工,并且能够对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最终能够达成预期的绩效。
这让我联想到一些团队,成员们都非常忙碌,但最终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管理没有聚焦在绩效上。
在谈到组织管理时,作者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一个有效的组织应该是能够协同合作,发挥每个成员优势的。
组织不是简单的人员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组织中,明确的分工和良好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分工不明确,就会出现工作重叠或者遗漏的情况;而沟通不畅,则会导致信息传递失真,影响工作的进展。
例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项目经理需要清晰地了解每个成员的能力和特长,合理地分配任务,并且保持与成员之间的密切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另外,关于人员管理,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用人之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纠正员工的缺点,而是要善于发现并发挥他们的长处。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有时候过于关注员工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他们的优势。
组织管理读书笔记
组织管理读书笔记管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从事管理活动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马克思说过,凡是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需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
一个没有科学管理的地方,必须是战斗打败仗,工作无效率,经济无效益。
我读的这本《管理学基础》是几年前自己参加行政管理独立本科自学考试时购买的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思辨性不强,理论阐述不深奥,但书的内容梳理得比较好,主要从管理的一般流程来设计构建书籍总体框架的,介绍得都是管理当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常识,通俗易懂,是一本较好适合一般从事管理工作人员阅读。
《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0版,主编韩岫岚和王绪君。
本书共编五章,第一章为总论,其余几章分为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协调。
在总论中介绍了什么叫管理、管理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以及管理理论。
1.1.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协调活动。
2.2.管理的性质。
管理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管理的性质。
管理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性。
3.3.管理职能和作用。
管理职能和作用。
职能包括计划、决策、组织、人事、组织、激励、控制和协调等八个方面。
作用有两点:一是维持组织的存在持组织的存在;;二是提高组织的效率。
二是提高组织的效率。
4.4.管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总结的方法管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总结的方法管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总结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试验研究的方法等。
试验研究的方法等。
5.5.管理理论。
外国管理理论包括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管理理论。
外国管理理论包括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等。
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等。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伟伯”。
经济管理类读书笔记
经济管理类读书笔记【篇一:经济学名著的读书笔记】《垄断竞争理论》读书笔记说到垄断竞争与垄断的区别,张伯伦认为,如果说一个行业中的每个生产者拥有对他自己产品品种的垄断,并不是说该行业被垄断了。
相反,在该行业内部可能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当然不是纯粹竞争理论所描述的那种竞争,因为每个生产者拥有对他自己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垄断,因而每个生产者都面临着对替代品的竞争。
当说到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区别,张伯伦这样认为:垄断的普通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因而同时也就控制了价格;纯粹竞争则没有一个人有任何程度的这种控制。
这是因为纯粹竞争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产品是同质的,没有差别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生产者的产品在品质、包装、销售等方面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商品的差异使得每一个生产者对他自己的商品都有一定的垄断权,但是这些商品或多或少都有替代品存在,再加上消费者的自身偏好的不确定性,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依然是存在的。
所以明显肯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企业们组成的市场并不是纯粹竞争,而是垄断竞争。
关于他对垄断竞争这种定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
这个暑假我去了埃及做国际志愿者,在开罗我们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售卖埃及纪念品的市场——哈里里市场。
市场里有着许多店铺都在出售不同的纪念品,其中最多的便是小件的雕塑。
虽然每个店铺都卖雕塑,但是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例如有木刻,有石刻,也有金属刻成的。
除了材质有所不同,它们的形状也各异,有人像,有动物,有建筑,也有埃及法老棺椁的形状。
凭着这些产品的差别,这个市场就成为了一个垄断竞争市场。
因此,这里每家的雕塑的价格都是有些不一样的——商家有着对自己制作的雕塑的垄断权力,因此可以自己定价。
但是他们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乱要价,因为怕顾客会因为价格过高而转向竞争对手那里购买替代商品。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垄断竞争理论的含义。
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有很多。
其一,我发现了垄断竞争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人们接触最多的市场结构。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管理的常识》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绩效
原则
第章
方法
金钱
工作
手段
员工
管理者
目标 才干
评估
管理
教练
时间
领导
团队
策略
信息
目录
01 第1章 管理的常识
02
第2章 首先发现才干, 然后因才适用
03 第3章 制订合理目标, 让员工自己奔跑
04
第4章 沟通到位了, 员工才肯听
第5章 不仅是员工的上级,更 是教练
01
教练技术: 成就明星 团队的领 导艺术
02
成为员工 好教练的 技术要点
03
教练型领 导如何指 导员工
04
及时给予 正面表扬 和评价
06
放下管理 者的架子
05
成功“教 练”的五 个秘诀
第6章 掌握正确的激励方法
01
激励员工 的八种方 式
02
涨工资不 如发奖金: 奖励的八 条原则
对待“刺头”人 物,要有分别地 处置
化解冲突和矛盾 的五种技巧
有敢于顶撞的下 属,不一定是坏
事
双向沟通,协调 好各部门的工作
第8章 让领导风格适应变化的 情景
01
政治和诚 实,是基 本的领导 修养
02
得体的语 言,让你 展现领导 的形象
03
树立威信, 赢得下属 的尊敬和 服从
04
态度明确, 确保指令 被执行到 位
第1章 管理的常识
1
管理的概念
2
有效管理者
3
策略型管理者
4 管理者的“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精选10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1根据MBA专业老师的推荐,有幸拜读了德鲁克大师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可谓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这本书主要内容是: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开始,通过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做好决策,要事优先,让自己的工作有贡献值,并能够用人之长,激发别人的潜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绩效。
而我认为,要取得最佳绩效,这与个人的素质修炼、经历认知、融会贯通、有效沟通、身体力行等密切相关。
而其中,掌握基本的业务信息、操作规则和每个组织的文化底蕴,进行有效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认为要当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做到:1、具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目标的确定让自己的工作具有计划性,把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目标挂钩,心系责任,勤奋努力,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围绕目标不离不弃,日常工作计划的执行到位,也就是做好OEC,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并通过实现小组织的目标,来保证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沟通和组织内部的互相认同、团队合作、自我激励和人才培育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措施。
2、做好时间管理:书中所说的某公司董事长所想的三部分时间的安排都不能兑现,某大公司负责人经常参加对公司发展没什么好处的应酬,可想我们普通管理者的时间管理会有多么难,会经常被上司干扰,计划工作难以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计划、时间有管理、沟通要及时的重要性,学习那个财务经理用一个通知方式解决会议时间过长、同时兼顾他人不会觉得被忽视以及某公司三个部门合并的做法,实在必要。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读书笔记
3、目前公司里面普遍无一种危机的意识、基本对于已发生的问题有一种理所当 然的态度、出现了问题:有在旁观望的、有无数据在没完没了的开一个无改善效果 的会议、有自已不寻求处理方案还故意在旁扬奉阴违的。。。。多数时存在同行业 同样存在我们的问题固有僵化了的思维而不是以一种最简单、最常识的思维来看待 问题与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2日 下午2时 57分20.11.1220.11.12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12日星期 四下午2时57分 57秒14:57:5720.11.12
▪
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离 退休工 作的质 量和水 平。2020年11月下午2时57分 20.11.1214:57November 12, 2020
5.三楼以5000为单位进行周转,老化按时间记录,满时间即出老化。
6.白班夜班同样周转,夜班电梯已开。
▪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1220.11.12Thursday, November 12,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4:57:5714:57:5714:5711/12/2020 2:57:57 PM
4、罗哥与钟纳对一个问题分析的思维与见地比较特别令我灵光一现。。。。
因为此书的内容后面还很多我会迅速看完写出个人感想与生产部整改方案。
作者: Eliyahu.M.Goldratt. Jeff Co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有效管理——《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书名:《管理的常识》作者:陈春花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阅读时间:2015—05著作及作者介绍金融海啸百年一遇,宏观调控无法掌控,管理者真正每日头疼的不是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放倒企业巨人的恰恰是由于管理常识缺乏所引发的执行缺失、沟通不畅、绩效不振等企业“常见病”。
本书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易懂的、可学的方法让管理者从低效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
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
发表著作20多部,其中代表作《领先之道》、《超越竞争》、《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冬天的作为》、《中国管理10大解析》、《企业文化塑造》,主编教材《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企业文化管理》、《品牌战略管理》,主编“21世纪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系列教材”。
近3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曾任《中外管理》、《销售与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专栏作者,随笔集《掬水月在手》、《在苍茫中点灯》、《手比头高》。
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先后出任多家大型企业管理顾问。
全书一共有七章,分别围绕管理,组织,组织结构,领导,激励,决策的有效性,计划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详细的介绍了管理中常用的概念,是对管理中基础概念很好的解释和归纳。
主要内容及摘要第1章什么是管理1.管理的理解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管理的理解,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2.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在这个问题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组织管理观包含以下三个内容: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管理而言,我们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
因此,无论你采用何种管理形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这个管理行为或者管理形式就是无效的,我们可以确定后者就是管理资源的浪费。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一个分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和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假若你所处的组织不是以绩效评价的,比如我们的职能部门或者政府部门,那么管理始终为目标服务。
因此管理是服务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管理不是为任何人服务,它是为经营(目标)服务的。
3.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管理解决的第三个效率: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4.如何能管理有效作者认为那么有效的管理者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有效管理者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进行时间管理。
有效的管理其实是时间管理,他们能够确定重要的事情,确定优先顺序,有效管理者的第二个特征是系统思考。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如何在组织里发挥作用,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位置,取决于如何思考,只有认识到整体最大,局部和个人服从于整体的时候,借助于整体的力量,局部和个人才会发挥最大的效能。
有效管理者的第三个特征是培养人。
如果可以让每一个成员胜任职责,组织的效率就会提升。
5.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概括地讲,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这五项内容是一个递增的关系,要求企业依次实现这些管理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第一先解决计划管理的问题,之后解决流程管理的问题,依次是组织管理,然后是战略管理,最后是文化管理。
第2章什么是组织1.组织的理解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2.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资源的因素,但是能够把人们联结在一个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却是目标。
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它的目标非常简单:持续的获利能力。
一般认为,合理的战略始于确立正确的目标。
而我可以套用迈克尔·波特的观点:能支持合理战略的惟一目标就是超强持续的盈利能力。
3.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4.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第3章什么是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组织结构的自我约定关系。
组织结构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组织内的关系可以自我约定,而自我约定关系可以决定资源的获得和权力的分配。
2.组织结构的功效组织结构设计要服从于企业的战略。
战略所起的作用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应该可以用“责任”来描述,战略得以实现的要求就是组织结构能够存在的原因,因此负担起实现战略的责任是组织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
3.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指挥统一。
就是指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直接上司。
第二个原则是控制幅度。
每个人能够管理的跨度,其实是有限的。
第三个原则是分工。
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分工,分工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纵向分工是企业的经营分工,在这条线上决定绩效的分配、权力的分配,所以常常又称之为职权线。
横向的分工是资源线,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在这条线上进行专业分配,保障业务部门能够获得支持,所以横向分工是职能线。
第四个原则是部门化。
必须把做同一件事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交由一个经理来协调,这就是部门化的原则。
组织结构的核心是分责、分权。
4.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书中对常用组织结构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比如网络结构,它的优点是:使管理当局对新技术、新时尚或者来自外部的竞争,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缺点是:不适应所有企业,缺乏对组织所进行的活动的控制力,供应品的控制力,供应品的质量也难以预料,技术创新很容易被窃取或扩散。
第4章什么是领导1.领导的理解领导是指影响别人达到目标群体的过程。
2.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者:立定方向、推动团队、促进改革管理着:保持稳定、解决问题、按章行事3.领导的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对技术性职能的要求高;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对人际技能有高的要求;对高层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事概念技能。
4.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5.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6.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赫塞—布兰查德理论)7.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8.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两个关键方面:物质报酬例外管理9.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1)具有领导的气质:能够灌价自豪感,信心和尊重、注意到什么是最重要的、激起使命感(2)个人的关心(3)心智的激励第5章什么是激励1.人为什么工作首先工作是一种生存的需要。
其次工作是社会的需要,人是社会整体。
对个人来说,需要融入社会,人的本质就是他的社会属性嘛;对社会来说,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工作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
再次工作是完善生活的需要,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工作是实现自我的需要。
2.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不认为涨工资会带来满足感,他把提供给人们的工作条件细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到,涨工资不会带来激励的效用,因为工资是保健因素,涨工资只会让不满降低,但不会带来满足感。
同样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家告诉我他们能够给员工提供好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工资,但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员工们没有产出非常好的绩效。
其实道理很简单,企业家所提供的都是保健因素,员工获得这些因素的时候,只会降低不满,但是不会有满足感,自然不会产生好的绩效。
3.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4.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5.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6.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7.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8.不公平是绝对的9.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10.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11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1)鼓掌。
鼓掌是一个花费很少,但是效果极佳的选择。
得到掌声就是得到肯定,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方式。
(2)赞美。
日常的管理经验也告诉大家,当众表扬是非常有效的奖励。
大多人认为最有效的激励是针对工作上的表现,管理者亲自并立即给予表扬。
(3)鲜花。
鲜花是相对花钱比较少、激励效果明显的第三个措施。
因为鲜花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象征意义,可见度也很高,管理者需要学会运用这个激励措施。
(4)隆重的仪式。
它相对来说需要花费多一些成本,但是隆重并不是豪华,而是要用心赋予仪式一些价值。
第6章决策如何有效1.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2.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3.集体决策个人负责4.个人决策的局限性个人决策的优点缺点分析如下。
优点:第一,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第二,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第四,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
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5.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从总体上看,群体决策优于群体中平均的个体所做的决策,但群体决策并不一定比杰出的个体决策要好。
事实上,二者各有利弊。
群体决策的优点是“两人智慧胜一人”,它能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并提高方案的接受性和合法性。
群体决策也并非十全十美,它具有很多的弊端,诸如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等等。
而个体决策的优缺点几乎与群体决策相反。
因此,在决策时我们应该按照问题的重要程度和当时的情境在两种方式中作出灵活选择,以减少决策成本。
同时应尽量将二者的优点进一步融合,不断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
第7章什么是计划1.制定计划的关键2.计划的有效性3.目标管理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先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