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
铁路工程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

铁路工程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审批:中心实验室管理方法目录一总那么 ........................................................................................................................... - 1 -二中心实验室组织机构 ................................................................................................... - 1 -2.1 概略 ........................................................................................................................... - 1 -2.2 业务培训方案 ........................................................................................................... - 2 -2.3项目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 - 2 -2.4检测任务流程图 ........................................................................................................ - 3 -2.5 质量保证体系图 ....................................................................................................... - 4 -三、实验任务管理 ............................................................................................................... - 5 -3.1 工程实验采用规范: ................................................................................................. - 6 -3.2 实验记载和实验报告用表: ..................................................................................... - 6 -3.3 实验原始记载、报告的规范、整理及归档: ......................................................... - 6 -3.4 实验顺序: ................................................................................................................. - 6 -3.5 资料管理制度: ....................................................................................................... - 7 -四职责范围 ......................................................................................................................... - 8 -4.1 中心实验室的职能 ................................................................................................... - 8 -4.2 实验室主任职责 ....................................................................................................... - 9 -4.3 授权签字人岗位职责 ............................................................................................... - 9 -4.4 技术担任人职责 ..................................................................................................... - 10 -4.5 质量担任人职责 ..................................................................................................... - 11 -4.6 实验工程师岗位职责 ............................................................................................. - 11 -4.7 资料管理员职责 ..................................................................................................... - 12 -4.8 实验员职责 ............................................................................................................. - 12 -4.9 信息化管理员岗位职责 ......................................................................................... - 13 -4.10 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 ........................................................................................... - 14 -4.11 其他实验人员职责 ............................................................................................... - 14 -五实验人员任务纪律 ....................................................................................................... - 14 -六实验检测任务制度 ....................................................................................................... - 15 -6.1 样品的检验、复验制度: ..................................................................................... - 15 -6.2 原始数据记载 ......................................................................................................... - 16 -6.3 实验数字修约规则 ................................................................................................. - 16 -6.4 实验检测任务质量保证制度 ................................................................................. - 16 -6.5 测试数据校验制度与校验方法 ............................................................................. - 16 -6.6 检验报告的填报、审批及发放制度 ..................................................................... - 17 -6.7 原始记载、检测报告的保密制度 ......................................................................... - 18 -6.8 检测结果异议处置制度 ......................................................................................... - 19 -6.9 报表制度 ................................................................................................................. - 19 -七仪器设备管理 ............................................................................................................... - 19 -7.1 仪器设备置办验收制度 ......................................................................................... - 20 -7.2 计量仪器设备周期检定管理制度 ......................................................................... - 20 -7.3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 - 20 -7.4 仪器设备的运用维修管理制度 ............................................................................. - 21 -7.5 仪器设备的标志管理方法 ..................................................................................... - 22 -八实验室管理 ................................................................................................................... - 23 -8.1 实验室管理制度 ..................................................................................................... - 23 -8.2 环境卫生制度 ......................................................................................................... - 24 -8.3 测试中缀处置方法 ................................................................................................. - 25 -8.4 化学试剂及低质易耗品管理制度 ......................................................................... - 25 -8.5 保密制度 ................................................................................................................. - 26 -九不合格品管理措施 ....................................................................................................... - 26 -十施工现场原资料及质量控制措施 ............................................................................... - 27 -10.1 胶凝资料 ............................................................................................................... - 27 -10.2 细集料 ................................................................................................................... - 28 -10.3 粗集料 ................................................................................................................... - 29 -10.4 水 ........................................................................................................................... - 30 -10.5 外加剂 ................................................................................................................... - 30 -10.6 钢筋 ....................................................................................................................... - 31 -十一拌合站管理措施 ....................................................................................................... - 33 -11.1 拌合站质量管理措施 ........................................................................................... - 33 -11.2 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 - 33 -11.3 搅拌进程质量控制 ............................................................................................... - 34 -11.4 浇筑进程质量控制 ............................................................................................... - 35 -十二配合比审核、发放管理措施 ................................................................................... - 36 -十三中心实验室考核方法 ............................................................................................... - 36 -十四关于本管理方法的说明 ........................................................................................... - 38 -中心实验室管理方法一总那么1.1 为增强项目工地实验室管理任务,不时提高项目工地实验室管理水平,有效指点施工消费活动,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铁路建设项目混凝土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

铁路建设项目混凝土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铁路Ⅳ标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铁路建设项目混凝土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根据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284号)、《铁路工程试验室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关于进行工地试验室试验室信息系统全路推广的通知》(工管调〔2013〕108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铁路建设项目混凝土试验室现场管理标准》编制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三条全线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归口公司东南公司安质部,建设指挥部负责辖区内试验室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四条试验室信息化分为铁路总公司、东南公司(建设指挥部)两级管理平台,施工、监理单位一级操作平台。
管理平台由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统一布置建设,釆集应用平台由施工单位根据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自行建立,并接入管理平台。
第五条制定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将试验室信息化纳入统一管理体系。
第六条施工单位试验室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试验室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更换时应经建设指挥部同意。
第七条试验室应编制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明确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准确做好数据录入、分析和管理工作的准备。
试验室相关人员应接受釆集应用软件的培训,培训工作由建设指挥部组织分标段进行,培训合格后由软件厂商颁发合格证。
各标段需根据施工情况适当增加培训人数,严禁出现信息管理员不在岗现象。
第八条应配备试验室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第九条信息化应作为试验室验收的主要项目,信息化未实施或实施不符合要求不得通过验收。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杭绍台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建设〔2013〕193号)、《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Q/CR 9204-2015)、原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284号)、上海铁路局(以下简称“上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项目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上铁建函〔2016〕1617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及验收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工地试验室是指承担杭绍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试验检测任务的现场机构,包括施工、监理单位及独立试验检测机构在现场设立的中心试验室、试验分室(组)、制(存)梁场、轨道板场试验室等。
第三条工地试验室必须严格落实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有关要求,遵循既先进可靠又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项目规模、特点和工程内容设置,满足工程质量控制和施组进度需要,做到匹配工程、配置合理,符合标准、管理有序。
第二章基本要求— 1 —第四条工地试验室应是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承担母体试验室对其授权范围内的试验检测业务,同时作为参建单位的独立职能部门履行规定的管理职责。
母体试验室应具备本项目所需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
第五条监理单位应按照铁总和上海局的有关要求,建设标准化的试验室,建设规模、功能不低于《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的要求,并独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如因客观条件原因,在经过管理咨询部批准后,监理单位可委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本项目铁路工程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的试验检测机构组建工地试验室,公司对其母体试验室考察确认。
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

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北京瑞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监理项目部安质部二〇一四年五月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编制:审核:批准:北京瑞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监理项目部安质部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拌和站及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工管办函〔2013〕300 号)、《铁路工程拌和站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以及成昆铁路公司成都市域铁路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成昆安质函【2014】7号)等文件精神,执行信息化管理有关规定,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监控、推进监理项目部试验室及管段内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并结合本监理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试验结果自动计算及判定,重要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具有提醒、分析、统计和监控等功能,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试验过程规范、结果能够追溯。
第三条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运用传输、存储、统计、分析等手段,达到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及质量追溯的目的,确保混凝土质量.第四条拌和站、试验室信息化分为管理平台和采集操作平台。
第五条拌和站、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建设要求第六条设备及设施要求:1.混凝土生产系统必须采用工控电脑,最低配置CPU性能不低于英特尔奔腾四处理器,主频不低于2.4G,内存容量不低于1G,硬盘容量不低于80G,操作系统所在分区剩余空间容量不低于2G,操作系统不低于Windows XP 版本。
中铁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本

中铁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铁信息化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铁内各单位、子公司及其相关信息化系统的管理。
信息化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归中铁信息化管理部门。
第四条信息化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透明、公平的原则,加强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制定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和技术设备,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中铁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各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八条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当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规划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业务中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二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第一节信息系统安全政策第九条中铁各单位应当制定信息系统安全政策,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原则,指导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十条信息系统安全政策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安全目标、管理原则、安全责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投入、安全意识提升等。
第十一条中铁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框架,确保信息系统的持续可靠、安全运行。
第二节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第十二条中铁各单位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采取技术手段、管理措施、物理防护等方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机制,发现和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事件,中铁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减小损失,防止事件向外扩散。
第十五条中铁各单位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铁路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

铁路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1 工作职责1.1 公司1.1.1明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的相关要求,组织对施工、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工作进行验收。
1.1.2 定期登录信息化管理系统,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①对试验检测频次进行监控。
②对混凝土试件强度和钢筋抗拉强度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格数据进行跟踪处理。
③对施工和监理单位上传数据的修改申请进行审批。
1.1.3 对工地试验室及试验人员变更、不良行为记录进行管理。
1.1.4 配合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确保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1.2 监理单位1.2.1 试验室应配备信息化管理人员,负责本标段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工作,并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工作进行监督、管理:①填报本试验室人员、设备等基本信息,对管段内施工、监理单位试验室基本信息的变动情况进行监控。
②对管段内施工、监理单位试验检测数据及频次进行监控,对不合格数据进行跟踪处理。
③对管段内施工、监理单位混凝土试件强度和钢筋抗拉强度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对不合格数据进行跟踪处理。
④对管段内施工、监理单位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周提交分析及问题处理报告。
⑤对管段内施工、监理单位试验室及试验人员变更、不良行为记录等信息进行管理。
⑥配合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维护。
1.2.2 对施工单位试验室信息化工作进行初验。
1.2.3 按本《办法》要求配备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1.2.4 对管段内施工、监理单位信息化管理人员存在以下行为的进行处理。
①漏传、误传数据,传送虚假数据。
②未及时处理信息系统报警或提示。
③为逃避监控而人为损坏信息系统。
1.3 施工单位1.3.1 工地试验室主任全面负责本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1.3.2 配备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负责本标段工地试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①填报本试验室人员、设备等基本信息,对下级试验室基本信息的变动情况进行管理。
②及时填报本试验室人工采集的试验检测数据。
铁路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要求

铁路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要求试验室信息化管理要求一、中心试验室(一)人员要求1.工地试验室应确定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职责,编制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及时准确做好数据录入、分析和管理工作。
工地试验室负责人每周应组织对终端应用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录入工作检查,确保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2.试验人员应接受软件应用培训,由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培训工作,培训合格后由软件厂商颁发合格证书。
3.信息化管理员应具备大专以上及文化程度,从事试验检测工作3年以上,其它人员按检测人员要求配置。
(二)功能要求1.监控工地试验室检测项目,确保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2.自动计算试验数据,判定试验结果,按现行标准和表格自动生成试验报告。
3.实时采集及上传混凝土、钢筋力学试验等检测数据,并预留实时采集其它力学试验指标的扩展功能。
4.对不合格试验数据进行报警和短信通知。
5.管理工地试验室人员、仪器设备台账。
6.统计分析试验检测数据。
— 2 —7.对到期应做试验提醒,监理平行、见证试验频率不足报警。
8.记录数据修改情况,包括修改时间、修改人员、修改前后的数据等。
9.统计分析用户登录情况。
10.网络故障恢复后数据可断点续传。
11.能够对接物资、拌和站管理等系统,可扩展视频监控、指纹识别等功能。
(三)设备及设施配置要求1.实时采集数据的试验设备要求:压力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应支持串口通讯协议,开放数据传输格式。
2.终端设备(1)CPU:主频2.0GHz及以上。
(2)内存:2GB及以上。
(3)硬盘:空闲空间10GB及以上。
3.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XP及以上操作系统。
4.网络:工地试验室宜采用带宽独享20M及以上商用网络,数据量较小的工地试验分室也可采用2G/3G稳定网络。
5.数据接口(1)自动采集的试验检测数据通过终端接口实时传输,试验报告按规定要求传输至建设单位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2)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 3 —性等相关要求,采用接口认证机制等技术加以保障。
中心试验室实施细则

目录第一章总纲-----------------------------------------------------------1。
第二章组织机构图--------------------------------------------------------4。
第三章试验室管理制度----------------------------------------------------5。
一、技术安全管理制度-------------------------------------------------------5。
二、文件资料管理制度------------------------------------------------------8。
三、技术资料管理与保密制度-------------------------------------------------9。
四、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10。
五、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10。
六、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1。
七、样品的收发、保管与处理制度---------------------------------------------12。
八、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12。
九、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13。
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发放制度------------------------------------------13。
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一、试验检测工作宜使用软件管理,选用的软件应与信息化管理相匹配。
二、选用的试验管理软件应具有安全性,并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
三、试验管理软件使用前要组织人员培训,使用过程中不定期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
四、试验管理软件使用过程中,选用的软件开发单位要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服务。
五、利用管理软件及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授权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试验数据,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动态。
六、利用管理软件严格控制随意更改试验检测数据的现象,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七、工地试验室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应能实现试验结果自动计算及判定,重要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具有提醒、分析、统计和监控功能,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试验过程规范、结果能够追朔。
系统能具备的主要功能应符合《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
八、工地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分为铁路总公司、公司(建设指挥部)两级管理平台,监理、施工单位两级应用平台。
管理平台由铁路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统一布置,应用平台由监理、施工单位根据铁路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自行建立,并接入管理平台。
九、施工和监理单位应按照《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要求配备工地试验室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公司(建设指挥部)对监理和施工单位选用的应用软件组织审查评定。
十、建设指挥部监督监理、施工单位按统一的格式和接口要求安装应用软件并接入公司(建设指挥部)管理平台,并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十一、信息化不合格数据报警按相关流程执行,施工和监理单位根据权限对不合格事件在24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并录入信息系统,建设指挥部组织对突出问题进行处理。
十二、试验人员应接受软件应用培训,由建设指挥部统一组织培训工作,培训合格后由软件厂商颁发合格证书。
十三、工地试验室应确定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职责,编制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及时准确做好数据录入、分析和管理工作。
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

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284号)要求,稳步推进工地试验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水平,规范工地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日常使用、维护、管理,确保部分关键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切实发挥试验检测数据在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地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功能依照“工管办函【2013】284”文件,结合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自日常试验工作管理要求分级配置。
系统公司级功能包括:查询 xx铁路工地试验室位置、所属单位、人员、设备等基本信息;查看统计分析试验报告数据;查看、统计不合格试验数据的报警情况、获得短信提示;查询本建设项目监理、施工人员登陆系统频次和时间。
系统监理、施工单位级功能:自动计算试验数据,判定试验结果,按现行标准和表格自动生成试验报告;实时采集及上传混凝土、钢筋力学试验等检测数据,并预留实时采集其它力学试验指标的扩展功能;对不合格试验数据进行报警和短信通知;统计分析试验检测数据;统计用户登录情况。
第三条由公司安质部牵头推进试验室信息化系统建设,并配合公司项目指挥部完成 xx铁路工地试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和各参建单位。
第二章系统建立第五条设备、设施及接口要求试验设备压力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须支持串口通讯协议,提供数据传输格式,采用微机伺服控制系统;终端设备CPU为主频2.0 GHz及以上,内存2G及以上,硬盘空闲空间10G及以上,支持WindowsXP操作系统;中心试验室具备网络带宽独享2M 及以上网络。
第六条系统建立过程中工作职责(一)公司1.由公司安质部牵头,收集整理 xx铁路全线试验室压力机、万能机情况,汇总形成《拌和站试验室编码申请表》报送相关部门审批;过程中敦促施工单位按照本办法中相关要求完善设备设施,了解系统安装进度;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完成系统软件的培训及考试。
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

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1 总则1.0.1为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监控、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根据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要求,编制本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0.2试验室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应能实现试验数据自动采集、试验结果自动计算及判定,具有提醒和监控功能,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检测结果可以追溯。
1.0.3 试验室信息化分为铁道部、建设单位(铁路局)两级管理平台,监理、施工单位两级操作平台。
管理平台由铁道部信息中心统一布置建设,操作平台由监理、施工单位根据铁道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自行建立,并接入管理平台。
1.0.4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意见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新建项目应由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工程开工时必须同步实施;在建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实施:2012年下半年以后新开工项目应全部实施,其它在建项目参照实施,主要剩余站后工程的可不实施。
2.0.2建设单位应制定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办法,监理和施工单位应建立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将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纳入统一管理体系。
2.0.3 建设单位设专人负责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监理和施工单位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更换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
2.0.4 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应配备试验室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3 管理职能3.1 铁道部3.1.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关于信息化的有关规定,制定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3.1.2 负责建设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接口的开发和部署,并编制和发布接口业务规则和传输协议约定。
《中国铁路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

《中国铁路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中国铁路XX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参照《中国铁路XXXXXX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明确了信息化管理的分工、职责和流程。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室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的规划与引进、信息设备的调配、整合与开发等。
第四条本细则中涉及到的信息设备(软硬件)主要包括:(一)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MODEN、无线AP等;(二)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三)计算机外设: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设备、视频设备等;(四)软件:常用软件和行业软件。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第五条设立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负责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和监督,指导各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
第六条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为工程技术部,负责牵头处理信息化管理日常工作,对口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业务。
第三章信息化工作分工与职责第七条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由综合办负责,主要工作职责:(一)负责局域网的建立,网络管理办法的制定;(二)负责网络设备、服务器等专项费用预算与管理台账;(三)负责指导公司员工正确使用计算机和排除运行中软硬件故障;(四)负责公司各部门硬件信息设备的维修、维护,建立维修台账;(五)负责公司网络中心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规范机关局域网系统配置与正常运行并建立维护台账;(六)负责公司局域网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入侵及病毒破坏。
第八条计算机设备管理由物资设备部负责,主要工作职责:(一)负责制定计算机相关设备管理办法;(二)负责计算机相关设备购置,制定采购计划及费用预算;(三)负责建立计算机相关设备台账。
第九条视频会议建设和管理由综合办负责,主要工作职责:负责视频会议室日常使用和管理,建立使用台账。
细则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

铁路二线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及管理实施细则1.总则1.1为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13〕193号)和《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 10442-2009)的要求,依据《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284号)通知精神,结合阳安铁路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细则。
1.2本细则所指铁路工地试验室是指承担阳安二线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任务的现场机构,包括施工、监理单位及独立试验检测机构在现场设立的试验室。
2.基本规定2.1工地试验室是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承担授权范围内的试验检测业务,同时作为参建单位的独立职能部门履行规定的管理职责。
母体试验室应具备本项目所需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
2.2监理单位应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独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经建设单位批准,监理单位可委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本项目铁路工程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 1 - / 24上资质认定的试验检测机构组建工地试验室,建设单位应对其母体试验室考察确认。
2.3应制定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工地试验室公正性地位做出承诺并制定确保工地试验室独立开展工作的保证措施,确定工地试验室管理职责和工作范围,对工地试验室与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的相互关系、职责分工及标准化工作流程做出规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行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
2.4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应按照《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和相关文件要求,编制试验室专项建设方案,严格按照审批后的建设方案执行。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试验室建设方案进行审批,做好试验室日常监管工作。
2.5试验室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2.6杭黄铁路公司、皖赣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监理单位应对工地试验室组织验收,经确认符合标准化管理有关要求后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信息室管理制度

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1、试验室主任全面负责本单位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2、试验室配备信息化管理员,具体实施信息化工作。
3、按照要求配备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4、依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
及《关于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关于印发《渝黔、渝万铁路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黔工[2013]40号)的要求,严格遵守铁路信息网络管理制度,与试验检测工作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信息管理系统。
5、不得擅自更改、破坏铁路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好信息平台软件
正常运行,。
6、网络及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时,即时上报主管部门负
责人,进行维修。
7、对试验人员、检测设备及检测项目等进行动态管理,检测数据
统计分析。
8、对自动采集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试行)(最新版本)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5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严格执行信息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监控,推荐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其管理处于受控状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试验室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应能实现试验数据自动采集、试验结果自动计算及判定,具有提醒、分析、汇总、监控等功能,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检测结果可以追溯。
第三条:信息化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化模式,即项目分部试验室客户端(简称客户端)、子(分)公司/局项目经理部终端(简称二级终端)和局级终端(简称一级终端)。
为避免管理的重复,对设立局项目经理部的项目,局项目经理部负责下属试验室信息化的二级管理。
第四条: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建设要求第五条:设备要求1、子(分)公司/局项目经理部应配备良好、稳定的试验仪器设备,设备工况必须运行良好,不得出现漏油、漏电、产生静电、控油阀不稳定、液压油不足、万能试验机夹片不稳固可靠的情况。
2、采集终端应符合以下要求:计算机CPU 2.0GHZ,内存2G(建议内存4G以上),COM口1个;USB口2个;电液伺服式仪器和计算机设备为网口通讯的,需配备两个网卡。
为保证信息系统运行比较流畅,应选用性能不低于推荐配置的计算机。
3、信息化系统的计算机运行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安装正版操作系统,版本不低于Microsoft Windows XP,并及时安装操作系统最新发布的Service Pack 和.Net 3.5及以上的框架。
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不得安装与工作无关的应用软件。
4、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稳定、良好的网络条件。
要求采用独享不低于2M的宽带,路由器或交换机必须满足数据稳定交换的要求,同时根据实际上网数量和数据传输量采购相应的路由器或交换机。
铁路工程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局有限责任公司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二〇一四年二月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要求,《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
为了稳步推进工地试验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水平,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切实发挥试验检测数据在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结合管段内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贵铁路(贵阳段)CGZQSG-15标所属工程施工期内的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须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接入、数据传输接口技术标准。
配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压力试验机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相关要求.第四条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监控原材料进场检测和混凝土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检测结果可以追溯。
第五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数据应确保真实反映现场施工质量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第六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重点:严格控制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第七条成立信息化实施小组:试验室信息化管理以中心试验室主任XXX为组长,各分室试验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试验室信息化实施专项小组,全面负责建立和实施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八条人员配置:中心试验室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1名,具体信息化管理工作。
试验室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更换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
第二章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第九条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9.1 为推进铁路系统试验检测管理水平,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作使用软件管理,选用的软件应与信息化管理相匹配。
城际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制度

城际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制度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定在工程设计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包括设计更改)、现场服务等阶段应按本规定要求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与生产相关模块完成相关工作。
与生产相关的模块包括《经营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科技档案管理模块》、《图纸打印收集模块》,以下简称《生产模块》。
(一)责任规定1.信息中心(1)确保《生产模块》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数据安全;(2)实施《生产模块》功能的开发、测试、推广与培训工作,收集、整理用户意见,持续改进模块功能;(3)负责督促、检查《生产模块》的使用情况,负责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汇报;(4)使用《科技档案管理模块》收集、管理档案资料,确保归档资料的完整性;(5)负责帮助完成项目中大于A4幅面资料的扫描工作。
2.市场开发部(1)使用《法人委托书管理子模块》完成法人委托书的办理与管理工作;(2)使用《合同管理子模块》管理工程设计项目合同信息,及时记录合同收费情况,与土建所共同完成客户信息的输入与维护;(3)使用《经营报表子模块》完成经营报表的编制和传递;(4)使用《项目登记子模块》完成工程设计项目设计号的分配与管理工作。
3.技术发展部(1)使用《盖章记录管理子模块》记录、管理文件盖章信息,并传递工程竣工验收信息;(2)使用《出图标识管理子模块》管理、控制设计文件标识,并记录出图专用章使用情况;(3)使用《设计变更管理子模块》管理、控制设计更改,并记录相关信息;(4)使用《打印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工程设计文件的打印,并记录相关信息;(5)使用《ISO表单管理子模块》检查工程设计过程中质量控制表单的填写情况。
4.设计所(1)各土建设计所应在初步设计或一阶段设计开始前使用《项目登记子模块》记录项目基本信息和客户信息,并申请设计号,启动项目;(2)各设计所负责本所项目文件的制作与上传,应确保项目运行中的各类项目文件能及时制作、上传到《项目管理模块》中;(3)督促本部门员工使用《生产模块》,检查使用情况,对于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情况,制定改进措施;(4)确保《生产模块》中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
根据呼张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呼张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工地试验室信息化工作管理(暂行)〉的通知》呼张铁客工程〔2014〕81号、《关于印发〈呼张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工作管理(暂行)〉的通知》呼张铁客工程〔2014〕82号文件要求,为了稳步推您试验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水平,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切实发挥试验检测数据在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特编制本标段试验室信息化实施细则,要求中心试验室与分部试验室全体试验人员严格执行,确保本标段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信息化小组组成
1、信息化实施小组:试验室信息化管理以中心试验室主任石娟为组长,各分部试验室主任为组员的试验室信息化实施专项小组,全面负责建立和实施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二、仪器设备和设施要求
1、终端设备要求
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XP及以上操作系统
CPU:主频2.0GHz及以上
内存:2GB及以上
硬盘:可用空间10GB及以上
2、网络要求
试验室应具备独享2M以上带宽的网络,数据较小的工地试验室分室也可采用2G/3G稳定网络。
3、数据传输
系统具备数据实时上传和断点续传功能。
4、数据接口
(1)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入、数据传输接口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
(2)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统一发布试验室编码、
(3)自动采集的试验检测数据通过终端接口实时传输,试验报告按规定要求传输至铁路工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4)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相关要求,采用接口认证机制等技术加以保障。
三、对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的管理
1、试验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熟练掌握软件使用要求,取得上岗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2、原材料进场后,物资部必须在两天内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并将资料准备齐全,及时送试验室进行检测。
3、资料员接到试验委托后,第一时间对来样进行编号,指导委托人填写委托单。
试验室接到委托单后及时登录试验管理软件,将委托单信息认真进行上传,在点击保存之前,必须认真核实,确保试验
信息准确无误。
4、各试验的负责人按照委托信息按规范进行试验。
5、钢筋原材、钢筋焊接、试块抗压等试验数据采集后可以即时上传,试验报告和试验记录将自动生成,试验人员应及时按照试验结果出具试验报告、整理记录。
6、其他原材料按正常程序开展试验,试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检测,并认真做好记录。
试验结束后,各负责人将试验结果确认无误后,方可打印试验报告和记录。
所有记录必须手写,不允许有涂改现象。
7、所有试验报告出具后,必须交由试验工程师审核,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确保准确无误后,由资料员统一发放,并及时做好试验台账。
8、中心试验室接到配合比委托单后,资料员按要求做好登记,并核实委托信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确认无误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按要求留置试块进行养护,达到养护龄期后进行试验。
9、所有试验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需要见证的,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监理工程师在报告上签字后方可下发。
10、对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分部试验室负责人,分析不合格原因;如需要复检,必须按规范要求重新取样检测。
检测不合格的及时出具不合格报告,并将不合格报告信息录入不合格试验台账中。
出具不合格报告后,同时下发不合格通知单,由工地试
验室签收,并联合安质部、物资部进行妥善处理,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现场。
如有不合格材料用于现场,必须进行跟踪处理,确保实体工程质量合格。
11、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定期登录管理系统,查询本标段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了解试验信息。
12、中心试验室要定期对分部试验室进行监控和指导,如发现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并进行严格惩罚。
13、如个人原因和系统原因导致试验数据失真或上传错误时,必须及时通知试验室负责人,经审核后,确认分析原因后,方可对试验数据进行修改,改动后必须做好记录。
14、未经信息化培训的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采集和管理系统,否则对当事人进行严格处罚。
四、对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的管理
1、试验室负责人要定期登录拌和站监控系统,对拌和数据偏差及时分析和监控。
2、收到剂量偏差超标信息后,要第一时间分析偏差超标原因,并对关于混凝土生产计量偏差超标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
3、根据呼张铁客工程〔2014〕82号文规定,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系统报警目前包括材料偏差报警和时间报警两类:
材料偏差报警分三级报警提示:初级报警、中级报警、高级报警。
初级报警:每盘粉料(水泥、矿物外加剂、外加剂、拌和用水)、每盘骨料(粗、细)偏差值为±2~±5%。
每出现连续3次及以上初
级超标报警时,驻站监理和拌和站有关人员须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跟踪观察,采取纠偏措施,并由监理单位留存纠偏记录。
此阶段生产的混凝土应在驻站监理见证下进行混凝土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的,可以正常使用,不满足的不得用于正式工程。
中级报警:每盘粉料(水泥、矿物外加剂、外加剂、拌和用水)、每盘骨料(粗、细)偏差值为±5~±10%。
当出现中级超标报警时,驻站监理和拌和站有关人员须对混凝土产过程进行跟踪观察。
当出现连续3次及以上中级报警时,监理单位对拌和机组下达停工令,并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超标原因,采取施工单位共同分析超标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后方能恢复身缠,并留存处理记录备查。
此阶段生产的混凝土应做废弃处理。
高级报警:每盘粉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拌和用水)、每盘骨料(粗、细)偏差值为±10%以上。
当出现高级超标报警时,监理单位要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分析超标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并留存处理记录备查。
当连续出现2此高级超标报警或12h内出现3次高级超标报警时,监理单位须对该拌和机组下达停工令,并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超标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后方能恢复生产,处理结果由监理单位报公司张呼指挥部留存备查。
此阶段生产的混凝土做废弃处理。
时间报警
对于拌和时间报警,当拌和时间连续达不到标准规定值(不低于120s)或单盘拌和时间达不到标准规定值的80%均会为时间报警。
对
于时间报警,在驻站监理见证下进行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满足配合比实际要求的,可以正常使用,不满足的当降低强度标号使用或不得用于正式工程。
3、分部试验人员要正确换算施工配合比,拌和站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上的施工配合比进行生产,绝不允许私自更改配合比数据。
4、当按照施工配合比生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出现异常时,必须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试,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要求。
以上各项规定和实施细则,所有试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对试验数据及时上传,确保各项试验工作准确、高效的完成。
五、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
录入的数据主要包括:试验室基本情况(人员设备、环境设施、检测能力)、样品及试验检测任务登记、试验检测数据及报告(不合格品管理及质量问题分析、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情况、其他工作数据)。
信息化管理操作系统操作流程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