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20年度高中地理会考题目与解答

2020年度高中地理会考题目与解答

2020年度高中地理会考题目与解答1. 自然地理1.1 问题:请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影响。

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它使得地球的一天分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表面风向。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它使得地球的一年分为365.25天,形成季节的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交替运动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季节和生物分布。

1.2 问题:请解释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

答: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外部被分为多个大片块状结构,称为地壳板块。

这些板块以构造活动带为界,通过构造运动相对移动。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震、火山的分布规律,以及大陆漂移和海洋扩张的现象。

2. 人文地理2.1 问题:请解释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影响。

答: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和聚集过程。

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多样化。

它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城市化加速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动力,但也带来了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等挑战。

2.2 问题:请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答: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过程。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差异,社会因素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的差异,自然因素包括气候、资源和环境的差异。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

迁出地可能面临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迁入地可能面临人口过剩和社会压力的问题。

以上是2020年度高中地理会考题目与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复习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复习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复习一温室效应影响: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

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

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二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C或更多。

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

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⑨地壳中硅的含量(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12)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

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

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

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

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不同点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理状况的变化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可一一效法。

一、地理基本原理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

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的异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020年10月整理).pdf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020年10月整理).pdf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1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马上既要进行地理学科的会考了,你准备好了吗?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欢迎阅读!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地壳和地壳变动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人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壳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1)地壳。

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壳的厚度不均,其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千米。

2)地幔。

地幔位于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以上。

地幔为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

地幔又有上地幔和下地幔之分。

上地幔比较复杂,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而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圈),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发源地之一。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地核。

从古登堡面至地球的核心是地核。

地核又可分成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

地下2 900千米~5 000千米深处为外核。

外核的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

5 000千米以下的深部是内核,内核的物质为固态。

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地壳的化学组成。

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约占四分之一强。

(2)地壳的结构。

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硅铝层,下层叫硅镁层。

硅铝层的成分主要是硅、铝,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花岗岩极为相似,所以又叫花岗岩层。

硅镁层中的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玄武岩相似,所以又叫玄武岩层。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普遍存在。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3)矿物。

地壳中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五篇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五篇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五篇高中地理会考资料1 区位农业发展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纬度高、跨度大。

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无霜期180天~80天。

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

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

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

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讨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与讨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

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

讨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讨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高中地理会考资料2 湖泊的分布一、东亚:1、西部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等;2、东部河流短小;二、东南亚: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最大冲积平原;2、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三、南亚:1、恒河(圣河):喜马拉雅山南断,主要雨水补给,形成恒河平原(南亚最大冲积平原);2、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3、印度河:发源冈底斯山,冰川融水为主,沙漠地区的灌溉水源(外流河);四、中亚:1、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2、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北冰洋水系;3、湖泊:内陆湖:里海(世界最大)、伏尔加河(内陆河最长的)、乌拉尔河、咸海;五、西亚和北非:1、尼罗河:第一长河6600千米;2、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3、苏伊士运河:1700千米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点);高中地理会考资料3 主要经线及穿过的地理事物: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2020会考地理必背重点知识汇总

2020会考地理必背重点知识汇总

2020会考地理必背重点知识汇总士满河、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②非洲和欧洲:加纳角、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③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地峡④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⑤欧洲和北极洲:法兰克福群岛⑥亚洲和北极洲:白令海峡13、世界五大洲人口排名: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14、世界三大经济体:XXX、美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16、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意大利17、世界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神庙、摩索拉斯陵墓、罗得岛巨像、亚历山大灯塔18、世界三大宗教:XXX、XXX、XXX19、世界三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20、世界三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塔拉马卡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水路交通要道世界各地有四个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它们分别是:①欧洲和亚洲: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海(世界最大的湖泊);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

2.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3.六大板块世界上的陆地被分为六个大板块,它们分别是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人口分布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例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而人口稀疏区则包括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等。

5.人口增长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人口增长过慢则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6.人种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以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答案全集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答案全集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答案全集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a. 地形b. 经度c. 植被覆盖d. 民族答案:d2.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非洲撒哈拉沙漠b. 亚洲戈壁沙漠c. 南极洲沙漠d. 澳大利亚大维漠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北欧国家?a. 瑞典b. 挪威c. 芬兰d. 冰岛答案:d第二部分:解答题1. 请简述地壳运动的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分为构造性地壳运动和地貌性地壳运动。

构造性地壳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对地理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地貌性地壳运动则是指地表的地貌形成和变化,例如山脉的形成、河流的侵蚀等。

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土地滑坡导致的农田损失、火山喷发引发的火山灰降落等。

2.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主要来自工业活动、交通运输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造成了许多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的威胁、农作物收成受损等。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还会对生态系统、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判断题1. 中国的最低点是珠穆朗玛峰。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2. 河流的主要形态是弯曲形。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3. 大气的主要组成气体是氮气。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第四部分: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__亚洲__。

2.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尼罗河__。

3. 中国的首都是__北京__。

第五部分:解析题请根据以下地图,回答问题:1. 标注A处是哪个国家?答案:A处标注的是巴西。

2. 标注B处是哪个洲?答案:B处标注的是非洲。

3. 标注C处是哪个海?答案:C处标注的是地中海。

以上为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答案全集。

2020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 高中地理睬考复习资料(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别: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概是 1 月 0℃等温线、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限;④润湿区与半润湿区的界限;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限;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限;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限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限。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其东西双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别:①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划分界限;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限; ④牧区与农耕区经过的地方;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限 ;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限 ;⑦丛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限。

(1)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①四周有稳固的商品根源区和销售区 ;(2)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域( 大城市 )-----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人口稀罕地域 --------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形式(3)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和区位:市场最优原则 -----------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市里环路边沿或市里边沿的高速公路沿线(4)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的原由:①上海自己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要地②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变式:武汉、西本分别是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商业中心的原由。

芝加哥是美国中部商业中心的原由。

(5)世界主要金融中心②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踊跃发展水电,安妥发展核电,就地取材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大海能等。

(2)我国能源花费利用变化特色:煤炭比率降落,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率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 - 大亚湾、岭澳 ; 浙江 - 秦山 ; 江苏 - 田湾等。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精选三篇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精选三篇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精选三篇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具有先天脆弱性。

国土的自然基础构成与地理特点;人口众多、相对贫乏的人均资和很高的人类活动强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结构的特征与环境治理的艰巨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长期负面积累等,共同造成了中国生态环境更易遭到损害,区域开发成本较高,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础建设资本和维修成本。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森林分布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高中地理【专题总结】会考到地貌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专题总结】会考到地貌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专题总结】会考到地貌知识点整理【专题总结】2020年100%会考到地貌知识点整理知识点1、地貌的定义概念: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地貌动力(营力),分为内动力与外动力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一、地貌成因(四大点记下来)(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1.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是主要外动力。

2.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是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

3.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

4.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

5.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1.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2.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

二基本地貌类型(看一看就行)基本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山地、平原(一)山地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

(二)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

据海拔高度,可以分为低平原(<200m)和高平原(高原)。

当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盆地。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等。

为了备战高中地理会考,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复习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1. 地球的构造地球是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外核是围绕内核的液态铁和镍层。

地幔是外核和地壳之间的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包括陆壳和海壳。

了解地球的构造对理解地球的地质现象和地理过程至关重要。

2. 自然地理现象自然地理现象是指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地球的运动、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循环等。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则导致地球的季节变化。

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和地区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它受到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和河流等。

3. 人文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分布。

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化、交通等。

农业是指人类通过种植和养殖来获取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的活动。

工业是指利用机械和化学过程进行生产的活动,它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导致了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化地区的发展。

交通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移动和运输物品的活动,它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4. 地理技能在高中地理会考中,除了掌握地理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些地理技能。

地图阅读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学会读懂地图上的符号、比例尺和方向。

地图制作是另一个重要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地图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

另外,地理调查和数据分析也是必备的技能,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2020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20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2020年最新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1. 自然地理学:
-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球核的特点
和组成。

-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季节变化的原理。

- 气候与气象:气候的形成与分布,气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
气候区划。

- 地形与地貌:地形的分类和形态特征,地貌的发展和类型。

- 水资源与水循环: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
治措施。

2. 人文地理学:
- 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布和变化,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

- 经济地理学: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
和优势,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 农业地理学:农业的发展和类型,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农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交通与通讯: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内容,城市建设的问题
和措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3. 地理实证与研究方法:
-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的种类与特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利用。

- 调查与研究方法: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步骤,地理实证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 统计与图表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处理方法,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考考试复习提纲(2020.1)专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层次。

注:总星系不能代表宇宙,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技术水平下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大范围。

2.太阳系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2.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3.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2.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沉积岩、变质岩:二进二出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2.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大气受热过程(一) 1.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短波辐射)。

2.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不停地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3.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如上图所示)。

2.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地面冷热不均,使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可用“高凸低凹,空地相反”的规律来记,同一水平面上向高空弯曲为高压,向低空弯曲为低压。

读上图强调两点:一是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a>c);二是在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b>a)。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地球椭球体形状,不是完全的球体。

•地球的结构由内到外分为了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内部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地壳是岩石层。

2. 地球的运动•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旋转,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一周需要365天。

3. 大气圈和气候•大气圈是地球表面上空被气体包围的部分。

•大气圈分为不同的层,从地球表面到高空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气象条件的统计结果。

4. 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流入江河湖海等。

5. 风和降水•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气体运动。

•风的方向由气压差决定,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水滴后从云中落下来的现象。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个地区的居民数量。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搬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流动、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等。

2.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人口规模、交通、环境保护等因素。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主要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

•地理条件对农业、工业、交通等经济活动有很大影响。

4. 区域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区域规划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等进行规划的过程。

•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地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

•区域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5. 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站、通信网络等,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0地理会考知识点-2020会考重点

2020地理会考知识点-2020会考重点

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运动分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转中心: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昼夜交替、时差。

(2)地球公转中心: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大约是一年。

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季节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2.经线纬线(1)纬线:以赤道(0°纬线)为界把地球分为南纬(用S表示)和北纬(用N表示),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

(2)经线:以0°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为界把地球分为东经(用E表示)和西经(用W表示),而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限是以20°W和160°E。

(3经线——形状为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形状是圆(极点除外),长度是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东西方向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北温带和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4.特殊的经纬线:赤道(即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北回归线(23.5°N):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限。

南回归线(23.5°S):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限。

北极圈(66.5°N):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圈(66.5°S):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我们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成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和高纬度地区(60°—90°)5.地图上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图的语言)。

6.在地图上辨认方向:1)通常情况下,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认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目录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1)第二单元大气 (3)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9)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106)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23)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26)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3)季风环流(图2.18)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六;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3)海水的盐度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

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③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洋流区,盐度偏高四;海水的运动(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五: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3)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六:生物(1)生物的分布和环境极射更替球的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海陆分布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分异热量,水分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海拔较高的山地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一:气候资源的特点(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2)开发利用二;海洋资源(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三:陆地资源(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类型:(表4.4)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四:气象灾害(1)台风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发生季节:夏秋季节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2)暴雨洪涝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3)干旱(4)寒潮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1)地震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3)滑坡和泥石流(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4)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