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清代十三行史料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广州市境内博物馆
01 博物馆概况
03 馆藏情况 05 地址
目录
02 展馆设置 04 所获荣誉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广州文化公园内), 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4800多件(套)。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 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 2016年8 月31日,十三行博物馆启动试运行,9月30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馆藏文物超过4800件(套),以“文物 +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
博物馆概况
2013年,十三行博物馆建设项目列入广州市重点文化工程,选址落在广州文化公园内的展览中心。该馆占地 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4800件(套)。
展馆设置
文物陈列展
历史展
文物专室陈列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36张)“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包含“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 “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走向近代”等六大部分,丰富的文献史料、文物,展示了十三行从辉煌到终 结的历史。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系统地展示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的这段雄霸中 国对欧美“唯一通商”贸易口岸近百年历史的景况,同时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商人群体、东学西传和西学 东渐等历史事件,展示了粤商敢为人先、包容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岭南人海纳百川的海洋文明的开放理 念。
为此,博物馆二楼专辟了“王恒、冯杰伉俪捐赠文物专室陈列展”,其中包括上百件五常酸枝家具,是国内 少有的专项收藏;六百多件从清康熙到现代的广彩瓷器;数百幅通草画等。
粤海关与十三行
粤海关与十三行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宣布开海贸易,设粤、闽、'浙、江四海关。
开关后运到广州的商货很多,为了加强管理,保证关税的征收,次年,广东巡抚李士侦会同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关长)商酌决定设立金丝行、洋货行、首次把进出口贸易从一般贸易中分离出来。
海关和洋行的出现,把对外贸易管理(海关)和对外贸易机构(洋行)完全分离,是我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制度向商业行馆贸易形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洋货行俗称十三行,是作为广州具有经营进口贸易特权的机构的统称,并不反映确切的洋行数目。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重新实行闭关政策,封闭了江、浙、闽海关,只留粤海关一口通商。
广州成了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也一跃而为垄断全国对外贸易的组织。
外商投行启,报关纳税、出售购办等一切贸易事务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约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馆,雇佣华人不得超规定之数,不得携带妇女入馆等等。
当时外商不准与中国政府直接交往,清廷向外商传达的政令文书,外国人给清延的礼品信件,均由行商代传,十三行不仅成为外商商务的全权代理,还是清政府与外商之间联系的正式媒介,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贡。
由于垄断对外贸易,十三行商积累了大批财富,与当时闻名的微商、晋商一起被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其中以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最。
1854年,怡和行商伍秉鉴(1769―1843)资产约2600万两白银,被誉为“天下第一富商”。
十三行商馆内也是金山珠海,堆满银钱。
据载,1822年商馆火灾,大火烧了七昼夜,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被烧毁,洋银熔入水沟,重新凝固,长一二里,足见十三行商馆财宝数量之多及其奢华的程度。
外贸的繁荣,给清廷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清宫档案反映,粤海关每年税收上缴情况,各朝皇帝都非常重视,亲自阅批,分毫不漏。
1839年,粤海关征税银近180万两,是广东地方财政收入的60%、清政府年关税收入的40%,而这些税饷,有90%是经行商承保输纳的。
从衰落到崛起——林则徐之五(十三行)
到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一直到5月23日,被监视居住了两个多月后的英国毒枭颠地,终于在签了保证书后,离开了中国。5月24日,义律带着商管里所有的英国人狼狈地退出广州。
林则徐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鸦片
正是:鸦片走私甚猖狂,误国害民存危亡,蛮夷嚣张钦差灭,吐出恶气我威扬!
接着往下看:
3月19日林则徐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不缴鸦片,不准离开广州。
3月22日收缴1037箱鸦片,同时下令传讯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3月24日,在澳门的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来广州。同日林则徐下令撤出商馆里的中国买办和工人。
3月25日,义律威胁邓廷桢,要做出相应的反制行动,邓廷桢继续强硬回复:不缴鸦片,休想离开广州。
其中的伍秉鉴在西方商人的眼里享有不错的名声,众多关于伍秉鉴的趣闻逸事也在当时外商中流传甚广。其中一个故事,使他成了中国商人慷慨大方的象征。
据说当时一个美国波士顿商人与伍秉鉴合作经营了一项生意,但由于经营不善,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债务。然而他又一直没有能力偿还这笔欠款,故也无法回到美国。伍秉鉴知道此事后,并没有为难这个商人,而是叫人把借据拿出来,对波士顿商人说:'你是我的第一号'老友',你是一个最诚实的人,只不过不走运。'说完,他就把借据撕个粉碎,并向对方表示他们之间的账目已经结清,对方可以随时离开广州回国。
这一招有了效果伍邵荣害怕自己掉脑袋力劝外商交出鸦片外国人舍不得鸦片伍邵荣甚至表示愿意出一小部分烟钱以减少他们的损失说来伍家也挺窝囊清朝政府禁烟他们要出一部分烟钱赔外国人没想到后来打仗英国人胜了清政府输了要清朝赔钱他们家又要出钱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Guangzhou Shisanhang广州十三行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
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
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
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没有专营外贸商行。
次年四月间,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
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内陆交易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收。
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
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三行。
从此,洋货十三行便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
名义上虽称“十三”, 其实并无定数。
旧有十三行“沿明之习”的说法,是从《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讹传。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
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
乾隆帝十八年(1753),业务曾一分为二,专营外洋各国来广州贸易的叫外洋行,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
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办本港贸易的事务,另由几家行商专营暹罗(今泰王国)贡使及其商民贸易税饷事宜,称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称福潮行,经营包括广东潮州及福建商民往来买卖税务。
这时来到广州海口商船渐多,贸易发展,各行口商人资本稍厚者经办外洋货税,其次者办本港船只货税,又次者办福潮船只货税。
六十年,本港行因其中个别商人倒账破产而被官府革除,其业务划归外洋行,每年推举两家来轮流办理。
嘉庆帝五年(1800)以后,在广州经营贸易的商行,按业务范围划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
前者仍称洋货行或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
广州十三行历史简介
广州十三行历史简介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广州十三行成立于1759年,结束于1842年。
广州十三行在“一口通商”时期发展到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
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十三行商人是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之一,是继徽商和晋商之后中国有名的商人群体。
广州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经济实力显赫,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具有世界影响力并有悠久的历史。
然而,广州十三行在19世纪后半期经历了衰落。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广州十三行也因此结束其历史使命。
广州十三行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广州十三行文化旅游区已经开放,以恢复和展示广州十三行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成为广州市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景点。
1/ 1。
广东十三行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广州涌现出了不少延续百年的 著名行商家族,尤以潘家、伍家等为代表。他们长袖善舞、眼 光独到、各显身手,创建了各自的贸易网络,为清王朝贡献了 源源不断的关税收入,在国际贸易史和广州城市发展史上留下 。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设立行号,与来自大西洋两岸的商人讨价还价,形成了“十三
行街区”,其大致地理范围南濒珠江,北至今和平东路,东至
。今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
يوجد في قوانغتشو شارع يسمى "التجار الثلاثة عشر" (تم تسمية الشارع بهذا الاسم على اسم شارع قوانغتشو الثالث عشر الذي تم إنشاؤه في قوانغدونغ في أوائل أسرة تشينغ ،ووف ًقا للروايات كان لمقاطعة تشيونغتشو في عصر أسرة مينغ سلطة قضائية على ثلاث عشرة مقاطعة ،وكان مكا ًنا لبيع بضائع تشيونغ ،لذلك عرف بالشارع الثالث عشر) ،ويوجد بالقرب منه شارع يسمى "شارع تونغ وين" ،وهذا هو المكان الذي كان يقع فيه الشارع الثالث عشر الشهير في قوانغتشو ،كما كان مكا ًنا لتجمع التجار الغربيين .في ذلك الوقت ،أقام التجار الثلاثة عشر تجارتهم في هذا المكان ،وكانوا يتفاوضون مع التجار من جانبي الأطلسي ،وشكلوا ما عرف بـ "كتلة الثلاثة عشر" ،وكان نطاقها الجغرافي مجاو ًرا لنهر اللؤلؤ في الجنوب ،وطريق خيبينغ الشرقي في الشمال ،وطريق رينجي في
七言诗:咏荔湾湖公园广州十三行展览馆
咏荔湾湖公园广州十三行展览馆
题记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
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
明清时期,广
州的对外贸易全属官营,而以牙行经纪这些事情。
清初的诗人
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有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
向三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足见当年十三行
的兴隆旺景。
广州十三行的史料陈列现在设在荔湾湖内景点海
山仙馆。
海山仙馆走长廊,
历史回眸十三行。
大清经贸开口岸,
广东买卖崛商帮。
文字影像留古纪,
雕塑视频更端详。
再赏粼粼湖中水,
满池荷花正飘香。
2016.3.28。
广州有个十三行
广州有个十三行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7年第2期杜君立广州十三行是典型的红顶商人,他们的命运时刻受到官府更高势力的左右和影响。
在外商和官府的双重挤压下,十三行商人最终结局大多不妙。
千禧年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做了一次跨越历史的富豪评选活动,最后评选出公元1000~2000年全世界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出自中国的有两个清代人,除了大贪官和珅,另外一个便是广州十三行商人伍秉鉴。
伍秉鉴祖籍福建,依靠十三行从事对外贸易,在晚清时期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
据估计,伍秉鉴的资产大约有1872万两白银。
这个数字接近当时清政府财政年收入的一半。
如果算上十三行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那么他们的家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对外贸易的洋货行,也叫“洋行”。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解除海禁,设立了江、浙、闽、粤四处海关。
当时粤海关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是为“十三行”。
(说是十三行,但实际并不限于13家,行商数量后来经常变动不定,最少时有4家,最多时有20多家。
)乾隆时期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出入口,十三行因此崛起。
从名义上来说,官方的粤海关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等事宜,但实际上,连外交事务也都承包给了十三行。
十三行配合外商,对各种内外贸易报关纳税,以及代办商品购销买卖等。
粤海关原则上不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牙行性质的十三行扮演着商业—商人和外交—官府的双重身份,或者说是一种有官方授权许可的半官方组织。
因为这种垄断性,十三行能够获取正常商业经营无以企及的暴利,从而积累起巨额财富。
十三行的兴起明朝末期,澳门为葡萄牙所据,广州出现了专事外贸的洋行;清以降,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以牙行经纪代理涉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作为专做外贸的牙行,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
康熙时,清廷只指定由一家牙行独家包揽对外贸易大权,只要其纳银4万两入官。
广州十三行历史故事
广州十三行历史故事
广州十三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品集散市场之一,其历史悠久,文
化底蕴深厚。
今天我们来通过以下步骤,探究一下广州十三行的历史
故事。
一、探寻广州十三行的起源
广州十三行最早始于明朝中叶,当时广州不少商品集散地主要都在海外。
为了突破外贸壁垒,明朝政府引进了一批海外商贾,并给予他们
相应的特许经营权,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独立的经营环境——十三行商城。
二、了解广州十三行的商品特点
广州十三行是以涉及较多的小商品为主,如布料、花草、雕件、笔筒等,而且其种类多样、品质上等,可谓一应俱全。
三、了解广州十三行的发展历程
在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广州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全国局势更迭,海外贸易的减弱和出口税制的改变,使得十三行的发展一度趋缓。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政府和
国家政府的重视以及改革开放的推动,使得广州十三行再度蓬勃发展。
四、探寻广州十三行的文化底蕴
广州十三行不仅在经济上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广州文化的重要载
体。
这里有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饰品、节庆活动、商人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文化既体现了广州的历史渊源,也代表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念。
五、走近广州十三行的重要建筑
十三行商城内有不少历史建筑物,如岭南风格建筑、反映清朝文化特色的建筑等等,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遗产”,更是代表了当地文化的精华。
最后,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广州十三行,只有对历史多一份探究和了解,才能对今天和未来有更好的认识和掌握。
十三行——记载着商都的璀璨
十三行——记载着商都的璀璨乾隆期间,曾有《南海竹枝词》:自是繁华地不同,鱼鳞万户海城中。
人家尽蓄珊瑚鸟,高挂栏杆碧玉笼。
奇珍大半出西洋,番舶归时亦置装。
新出牛郎印光锻,花边钱满十三行。
十三行的璀璨繁华可见一斑。
200多年前,十三行是全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通商口岸。
那时的十三行,商贾云集,洋货如山、樯舶奔辏。
“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正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广州十三行在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广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明嘉靖二年(1523) 至1566年共43年,广州已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其后的清政府设立了粤、闽、浙、江四海关,广州粤海关的贸易量一直是4个海关之首。
当年十三行的繁荣,可引用当年英国商人威廉?希克的描述:“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
不同的是河面上的帆船形式不一,还有大帆船。
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在珠江上长达几海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
”清政府将对外贸易的商人从牙行中分离出来,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牙行经纪人,指定他们与到达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史称“广东十三行”。
在十三行设立的“洋货行”,被认为是外贸组织建立的标志。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后来清政府关闭其他3个海关,特许广州“一口通商”,作为中国惟一合法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
清初为防范台湾郑氏反清势力,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广州再次成为唯一的外贸口岸,时断时续直至1842年。
广州以对外洋船出口为主体的对外贸易,操作专业、环境宽松、贸易规模巨大。
从此,随着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十三行”进入全盛时期,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
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
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
十三行被称作是清朝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
以十三行行商为代表的商业集团,是中国工商业阶层的先驱之一,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共同建构了覆盖中国以及东西方的贸易网络,堪称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
广州十三行—搜狗百科
广州十三行—搜狗百科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又叫“洋行”或“洋货行”。
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全属官营,而以牙行经纪这些事情,所以开设牙行的多半都能获厚利,赚大洋。
清初的诗人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有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足见当年十三行的兴隆旺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
它名义上专管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宜,实际上税收营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揽的项目,其中包括代办报关纳税,商品同购销买卖等业务。
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开放海禁之处,并没有设置专营外贸商行。
次年四月间,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
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内陆交易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收。
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
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三行。
名义上虽称“十三”,其实并无定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一道圣旨,广州成为全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经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日子一长,十三行就逐渐演变为一个特殊组织,享有了垄断对外贸易的特权,在这些特权买办中,又尤其以商家潘、卢、伍、叶四族豪门获利最多,所以由此发展成为广州四家最大的买办阶级。
而广州也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
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
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
十三行被称作是清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
1850年,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1875年仍列第七。
简介“广州十三行”由来
简介“广州十三行”由来灌南高级中学杨德志在高中历史各种新教材必修二中,叙述清朝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时提及广州十三行,但叙述太少,让学生甚至有一些老师也根本不知道广州十三行是什么性质的商行,从何年设立到何年寿终正寝,更谈不上帮助学生理解清朝实现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因此笔者特作如下此文,帮助广大师生了解广州十三行的由来:广州十三行系从康熙年间到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渐放宽海禁,设关通商,并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
当时国内外运到广东海口的商货很多,行商却很少,造成货物“壅滞”。
为了加强管理,适应开关后发展着的对外贸易的需要,保证关税的征收,广东巡抚李士桢会同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关长)商酌决定的,沿袭明代前例,用牙行商人主持经营对外贸易。
《粤海关志》记述:“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
十三行的职权和性质根据广东巡抚李士桢“分别住行货税”的文告,初期广东行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三:其一,充当经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要身家殷实,而又以自愿承充为条件。
承商的办法,是经商人自愿呈明广东地方官府批准,并领取官府发给的行帖,方能开业。
其二,在广州和佛山原来经营商业的“商民牙行人等”,有自愿转业承充洋商的,可以自由选择,“或呈明地方官承充,或改换招牌”。
其三,洋货行商人对粤海关承担的义务,是负责把外洋进出口货税在洋船出口时亲自赴海关缴纳。
禁止税收人员从中勒索。
康熙五十九年(1720),行商发展到十六家。
他们为统一贸易规程,减少内部竞争和限制行外散商,在广东官府支持下,成立了垄断性的“公行”,它具有行会的性质。
并订立行规十三条。
这些行规主要有:外船专择某行商交易时,该行商只能承受此船货物的一半,其余一半归其他行商摊分,违者罚;行商中对公行负责最重要的头等行,可在外洋贸易中占一全股,二等行占半股,其余占四分之一股;新入公行者应纳银一千两,作为公共开支经费,并列入三等行内;除极少数手工业品如扇、漆器、刺绣、图画等许行外商人贩卖外,其余商品的进出口买卖归公行独揽,但公行还未得到政府的正式批准。
广州 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广州的一处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老城区,是广州最早期的商业聚集地之一。
十三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成为了广州商业的中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和演变,至今仍是广州的一处繁华地带。
本文将介绍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
当时的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吸引了众多商人和海外侨民。
商人们在广州设立了各种商行,形成了十三行的商业街区。
最初的十三行位于今天的德政中路、仓房马路、广东汽车道等街道,因有13条横街而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十三行逐渐发展壮大。
清代时期,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商业繁荣程度空前。
十三行成为了广州商贾云集的地方,聚集了众多国内外商人,有许多大型商行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
然而,广州十三行的兴盛并不一帆风顺。
随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动荡,广州十三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辛亥革命后,广州成为了南方革命的重要据点,商业氛围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商行纷纷迁往其他地方。
第二部分:文化特色广州十三行作为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不仅有着丰富的商业历史,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首先,广州十三行是广东省传统的商贸中心之一。
这里的商人们经营着丰富多样的商品,包括丝绸、茶叶、陶瓷、药材等,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商人前来交流和贸易。
这种商贸文化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商贸习俗和经营理念。
其次,广州十三行也是广东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粤剧、茶艺表演和民间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广东地方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第三部分:现状与发展如今,广州十三行作为广州的一处特色商业街区,仍保留着一部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尽管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这里仍然是广州商业的一个重要核心。
现如今广州十三行已经成为了一处现代化的商业街区,商铺云集,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这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和观光。
同时,广州十三行也希望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和传承文化遗产,将这片街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广州十三行的兴与衰
广州十三行的兴与衰作者:王树恩来源:《档案天地》2010年第10期17世纪末,广东广州有一片对外开放的商馆区,由总揽外贸的专业组织接待远方商户,统购进口洋货,营销中华物产。
这就是在中国外贸史上显赫一时、令中外商贾八方云集的“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名义上虽称“十三”,但它是洋货行的统称,其实并无定数。
纵观中国的历史,那时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
清康熙盛世,撤除明以来的禁海令,实行开海通商政策,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门户,海外贸易始盛。
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
它是清政府设在广州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
1757年,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夷互通有无”的乾隆皇帝,面对蜂拥而至的外国商船,一改前帝的开放思想,断然在全国实行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作为粤海关管辖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
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造就了南国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从此,广州十三行的命运便与清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
对外贸易锁定粤海关一口之后,十三行洋船聚集,商贾使节往来不绝。
来自英、美等国的船队,每年五、六月间泊靠广州港,带来西方的工业品、工艺品,在十三行商馆卸货交易后,带着中国华贵的丝绸、典雅的瓷器和芳香的茶叶,于九、十月间乘风回归。
这就是十八、十九世纪中国的对外贸易景象,也是当今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雏形。
从清宫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帝每年都要亲自过问洋船到粤及海关税收情况。
一口通商之后,经十三行完成的贸易额迅速增长。
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
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
到19世纪中期,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是广东地方财政收入的60%、清政府年关税收入的40%。
十三行与十三夷馆
十三行与十三夷馆广州西关的十三行街因十三行而得名,自无疑义。
只是“十三行”一名究竟起于何时,现在还不能确定准确的年份。
历来对于“十三行”也有多种的说法,正反映了行商历史的丰富内涵。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广东三大家之一,他曾写下了一首《广州竹枝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据此可知,十三行的称谓,在清初已为人所熟知,不是在设置粤海关以后因为招募行商才出现的。
按清政府制度,外国船只在黄埔港停泊后,只有若干高级职员可以溯江而上,到西关指定的地点居停,而普通船员不得离开黄埔港指定的范围。
船长等人居住的地方,通常是各国公司租赁的房屋,有本国人员前来,则延揽其人住,收取一定的费用。
而更主要的是,这里是各国公司的办事地点。
外国商人叫这些地方作“商馆”(fac tory),而清代文献中则称之为“夷馆”,是“夷人寓馆”的简称。
不过,这些“碧眼蕃官占楼住,红毛鬼子经年寓”的地方,并非西洋商人的产业,而是向中国行商租赁而来的。
在城区之外划定一片区域,限制外人的活动,这种做法非始于清代,实际上是唐宋时代蕃坊的遗风。
清朝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
外国人居住的商馆相对集中固定,没有太大的变迁,这个所谓的“十三行”不难分辨。
困难的是,中国行商的行号变动甚大,数量不固定,如果以“十三”为定数,非要寻出对应的行号不可,则必定会徒劳无功。
乾隆以后,即便是长期居留广州者,亦会对行商的数目与“十三”不符而大伤脑筋。
李调元就说:“广州城南设有十三行。
按十三行,今实止八行……”由于行商的数目变动不定,“十三”之数难得相符。
如康熙五十九年(1720),共有十六家行商。
此时的行商也不是分为“总商”、“副商”,而是有头、二、三等。
次年公行解散,行商就只剩两家了。
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外洋行成立,有行商十一家。
由这时候开始一直到1842年外洋行不再垄断对外贸易止,行商数目最少的是1782贸易年度开始的时候,只有四家,最多的时候是1786年,有二十家。
广州十三行的兴与衰
自认 为 “ 朝物 产 丰 富 .无所 不 期 . 船 多 达 年 2 0 . 银 突 破 片战 争 战火 之 所 以绕 开 广 东 . 天 洋 0艘 税 其 10 两 . 广东 地 方 财政 收 入 的 与 十 三行 商 馆 中 囤积 着 大 量外 国 8万 是 皇 帝 . 对蜂 拥 而 至 的外 国 商船 , 6 %、 面 0 清政 府年关 税收 入 的4 %。 0 洋 公 司 的财 富 不无关 系 改 前帝 的开放 思 想 .断然 在 全 船增 多 。洋行 亦有添 设 .7 7 的 15 年 十三 行行商 与两淮盐 商 、 山
成 功 .除 了精 明过 人和 能 财 善 贾 但 它在 客 观 上造 就 了 盛清 时 期 著 的 商业 才 能之 外 , 有 交 通 官府 、 更
南 国历 史 上令 世 人 瞩 目的经 济 文
清政 府 规 定 .洋 货 行 商 人 必 成 为左 右 中 国外 贸 市场 的风 云人
化 的辉 煌时 代 从 此 . 广州 十三行 须是 “ 身家 殷 实 。 赀财 素 裕 ” , 者 为 物 。 的命 运 便与 清 王 朝 的兴 衰 紧 密相 的是 保 证对 外 贸 易 的信 誉 和 洋行 清 宫“ 海关 ” 案 记载 . 粤 档 每
“ 十三 ” 但 它 是 洋货 行 的统 称 , , 其 的丝 绸 、典雅 的瓷 器 和芳 香 的 茶 园林 建筑 。 伍家 资产在 1 3 年 约有 84 实并 无定数 。 叶 , 九 、 月间 乘 风 回归 。这就 2 0 万两 白银 . 当时 的西 人称 为 于 十 60 被
纵 观 中国 的历 史 .那 时 的对 是十 八 、十九 世 纪 中 国 的对 外 贸 “ 下第一富 翁” 2 0 年 , 天 。 0 1 美国 《 亚 外贸易 时开 时禁 。清康 熙盛世 . 撤 易景 象 .也是 当今 每年 在 广 州 举 洲华 尔 街 日报 》 将 伍 氏商 人 评 为
十三行的公行制度
十三行的公行制度在清代前期,广州的行商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了广州整个对外贸易,形成了一个“公行”贸易制度。
公行确立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最初由宜官方指定一人为为外贸经手人。
此人纳银4万两入官,包揽了对外贸易大权。
后来,各行商从自身利益出发,共同联合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行会团体,即所谓的"公行"。
据史记载,于1720年11月26日,公行众商啜血盟誓,并订下行规十三条:第一条:华夷商民,同属食毛践土,应一体仰戴皇仁,拆图报称。
第二条:为使公私利益界划清楚起见,爰立行规,共相遵守。
第三条:华夷商民一视同仁,倘夷商得买贱卖贵,则行商必致亏折,且恐发生鱼目混珠之弊,故各行商与夷商相聚一堂,共同议价货价,其有单独行为者应受处罚。
第四条:他处或他省商人来省与夷商交易时,本行应与之协订货价,俾得卖价公道,有自行订定货价或暗中购入货物者罚。
第五条:货价即经协议议妥贴之后,货物应力求道地,有以劣货欺瞒夷商者,应受处罚。
第六条:为防止私贩起见,凡落货夷船时均须填册,有故意规避或手续不清者应受惩罚。
第七条:手工业品如扇、漆器、刺绣、国画之类,得由普通商家任意经营贩卖之。
第八条:瓷器有待特别鉴定者(指古瓷),任何人不得自行贩卖,但卖者无论赢亏,均须以卖价百分之三十纳交本行。
第九条:绿茶净量应从实呈报,违者处罚。
第十条:自夷船卸货及缔订装货合同时,均须先期交款,以后须将余款交清,违者处罚。
第十一条:夷船欲专择某商交易时,该商得承受此船货物之一半,但其他一半须归本行同仁摊分之,有独揽全船货物者处罚。
第十二条:行商中对于公行负责最重及担任经费最大者,许其在外洋贸易占一全股,次者占半股,其余则占一股之四分之一。
第十三条:头等行,即占一全股者,凡五;二等者五;三等者六;新入公行者,应纳银一千两作为公共开支经费,并列入三等行内。
初时,公行没有法定的共同领袖,也没有取得完全统一的部署,组织相当松散,时散时复。
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选编
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选编
佚名
【期刊名称】《历史档案》
【年(卷),期】2002()2
【摘要】广州“十三行”设立于康熙时期。
它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具有半官半商性质 ,在清前期中西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 7年 )以后 ,清政府关闭了沿海江、浙、闽三关 ,仅保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广州“十三行”便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进出口“贸易特区”。
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订立 ,统揽中国外贸特权 80多年的广州“十三行”被废止。
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内阁起居注、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及宫中朱批奏折 ,浓缩了“十三行”商馆的兴衰历程 ,可供研究清代中外贸易史参考。
【总页数】14页(P9-22)
【关键词】十三行;清前期;康熙时期;中西关系;《南京条约》;西洋人;广州;广东;档案【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读广州十三行历史档案偶得——谈广州十三行消亡的原因 [J], 何卫莲;
2.清代广州十三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展品为例 [J], 陈婴虹;
3.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园林相关绘画研究 [J], 章荣玲
4.《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丛书推荐 [J],
5.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首次系统公布——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研讨会上的讲话 [J], 邢永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对外贸易垄断组织。粤海关作为官府机构,不直接 与外商进行贸易,十三行便充当了二者沟通的媒介。
待续!!!
广东农信驿站
文仕文化
清代十三行街景
清代十三行街景
十三行不同时期街景照广州清源自十三行史料18-19世纪的广州有这样一群商人,他们被西方描述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几乎所有亚洲、欧 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之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在广州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 贸易航线,这就是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又称十三洋行、洋货行、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特区,后来 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
从官府的角度来看,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看,十三行是官府的代表。粤海关直接 领导十三行,十三行从属于粤海关,受粤海关监督管理,并为其服务。
清政府建立十三行的目的是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确保税收,因此十三行具有官商、私商、外交官、 税官的多重身份。
广州十三行存在的一百多年间,因为种种原因,使得曾经辉煌的行商们无可避免的一步步走向衰亡。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1758年1月28日)
只许在广东收泊不得再赴浙省贸易的上谕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乾隆皇帝关于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不得再赴浙省贸 易的上谕。此上渝的颁布,标志着“一口通商”历史的开始。
17世纪广州珠江和十三行景色
清代十三行图
清代十三行图
广东农信驿站 文仕文化
广州清代十三行史料
十三行商馆区(18世纪套色石版画)
1840年广州市及近郊地图(标有十三行夷馆的地理位置)
十三行商人信用文献
粤海关外洋船牌
它是1745年粤海关颁发给瑞典 王后号的航行中国的通行证。 资料来源:伟大的中国探险,一 个远东贸易的故事。
两广总督李侍尧关于只许在 广东贸易已晓谕番商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