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完整版本

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完整版本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52-2008)《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二、检测目的:试验室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

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几何尺寸的检测。

三、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四、试验步骤:1)、检测前准备1.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

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2. 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①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②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③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④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⑤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⑥检测原因。

2)、步骤1.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2.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

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

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饰面层,宜清除后进行检测,或者钻孔验证。

不得在架空的饰面层上进行检测。

3.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②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③对于钢筋分布或几何尺寸的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进行检验。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仪器:KON-RBL钢筋位置测定仪
1、技术指标
(1)钢筋直径适应范围Φ6—Φ50
(2)保护层厚度测量范围 0--100㎜
(3)测定准确度 0--39㎜误差±1㎜
2、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 -10˚C--40˚C
( 2 ) 相对湿度<90%RH
( 3 ) 电磁干扰无强交变电磁场
( 4 ) 不能长时间阳光直射
二、操作方法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
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开机画面显示统计测量画图, 输入数据编号、被测钢筋的设
计直径。

3、选择一个起始点,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体表面, 沿钢筋走向
的垂直方向均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应小于40㎜/s。

4、当探头到达被测钢筋正上方时, 仪器发出鸣声,同时观察画
面“当前值”,出现最小值时即是钢筋的准确位置, 此时按
“存储”键将检测结果存入当前设置的数据编号中。

5、重复4检测,对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

6、做好原始记录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每检测一次构件重新输入数据编号时,系统自动重新校正探
头, 此时应把探头拿到空中或远离金属等导磁介质
2、测量表面要尽量平整, 以提高测量精度
3、测量过程尽量保持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不应大于40㎜/s
4、如果连续时间较长,应每隔10分钟左右将探头拿到空气中远
离钢筋,按“确定”键复位一次.。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检测环境温度。

T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版)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1表注:1)、表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建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5.保护层控制要点5.1板保护层控制5.1.1板底保护层板底保护层控制主要采用塑料垫块或预制成品砼垫块,禁止使用砂浆垫块和大理石垫块。

垫块具体厚度根据本工程保护层厚度要求确定。

砼垫块塑料垫块5.1.2板面保护层1)针对厚度为150以上的楼面结构,面层钢筋的位置固定宜采用钢筋马镫。

钢筋马镫从梁边20cm开始进行垫设,铺设间距不大于1m×1m,马镫的高度与马镫的绑扎位置(底筋中的上层钢筋还是下层钢筋)、板厚、板保护层厚度、配筋直径有关。

钢筋马镫的式样可以为包含如下两种形式在内的多种形式。

以厚度400mm地下室顶板面为例,假设其设计保护层为20mm,马镫绑扎在底筋中的上层钢筋上,配筋为C14@150双层双向,钢筋马凳设置为:铺设间距1m×1m,规格Φ14,具体尺寸见下图:400厚板马凳筋的尺寸其中,“几”字形马镫的两个支撑段均需绑扎两处以上。

实例照片:注:钢筋马镫禁止触板或防水卷材层,防止渗漏隐患和返锈。

2)、针对厚度为150以下的楼面结构,面层钢筋的位置固定宜采用塑料马镫。

塑料马镫从梁边20cm开始进行垫设,间距宜为0.8m×0.8m。

塑料马凳的高度与楼板厚度以及配筋直径大小相关。

采用塑料马镫,过程中很容易踩坏,在甲方及及监理单位等验收合格之后,应对被踩坏的马镫予以更换并由项目部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板面保护厚度先通过模板平整标高,控制确保平板整体平顺;再通过马凳高度控制上排筋的高度;最后通过楼层50线标高进行混凝土浇筑板面控制。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2、引用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12—99《云南省建设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管理办法》3、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3.1主要仪器:ZBL—R620扫描型钢筋位置测定仪3.2工作环境条件:工作温度:0~40℃工作湿度:<85%电源:9V DC (6节干电池)3.3主要技术指标:精度要求:保护层 5~50mm 误差≤±1mm保护层 50~80mm 误差≤±2mm保护层 80~110mm 误差≤±3mm保护层 110mm以上误差≤±4mm探头体积:标准探头 134×56×38mm增強探头 163×76×40mm测轮距:65×35×40mm保护层厚度笵围:标准探头测试范围 15~50mm增強探头测试范围 40~100mm仪器存储量:6400根钢筋网格扫描范围:0.5×0.5m 1.0×1.0m 2.0×2.0m4、检测人员要求检测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并能熟练掌握本项检测技术人员,每一项目配制检测人员2名,检测人员应认真负责。

5、检测部位5.1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的检测应针对构件中的主要受力钢筋,重点对现浇混凝土悬挑构件,重要的梁、板、墙等构件进行检测,也可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程度共同选定;5.2 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楼面板厚度一般应同时检测同一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检测梁边搂面板负弯矩钢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经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 ]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在确保材料及时供应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2、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冷拉、冷弯试验,试验合格才可用于主体工程结构。

3、本工程所用所有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然后运到绑扎部位进行绑扎。

(二)、技术准备:(三)、人员准备:(四)、作业条件:1 、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凿,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8、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9、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四、施工工艺(一)、钢筋进场及堆放钢筋的进场必须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运进施工现场,由专业工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和实际情况,将材料规格、数量上报项目材料组,由项目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钢筋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指定场地堆放整齐,并将各规格、型号加以标识,分组挂牌。

存放钢筋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得少于 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附细部图 混凝土垫块)_secret

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附细部图 混凝土垫块)_secret

国家高速公路XX至XX线XX陕西境XX至XX公路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复核:日期:审核:日期:XX局集团XX有限公司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2011年2月一、编制依据1、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4、《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5、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现行的规范、规程、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技术管理规程等。

二、编制目的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不容忽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耐久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质量控制。

本工法对施工中混凝土的保护层控制进行了总结。

三、施工准备首先模板的尺寸偏差也会引起保护层的超标,所以模板须制作、安装规范,模板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拼;其次钢筋绑扎要按图纸、规范操作,钢筋骨架安装必须精确。

保护层垫块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可由专业厂家生产),强度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及施工规范,对不同的工程部位,选择合适的保护层垫块。

如桩基可采用圆型中心有孔、厚度3-5cm左右的垫块、立柱、墩身、预制箱梁、T构等可选用高强蝶型或圆锥体垫块。

垫块类型图四、施工要点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预制箱梁、T构腹板处采用蝶形垫块,垫块用扎丝进行绑扎,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m,即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如下图:腹板垫块布置图底板、顶板下层钢筋保护层采用方形垫块。

布置如下图:底板、顶板下层钢筋垫块布置图底板、顶板上层钢筋保护层采用钢筋马蹬,马蹬钢筋采用Φ12或Φ14钢筋制作,如下图:2、圆柱、桩基垫块采用圆形混凝土垫块,用φ8钢筋穿过垫块圆心,然后点焊在钢筋骨架上,竖向间距不得大于1m,环向间距不得大于1.2m,可根据需要加密。

垫块布置如下图:圆柱、桩基垫块布置图3、墩柱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蝶形垫块,垫块用扎丝进行绑扎,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m,即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如下图:墩柱垫块布置图4、桥面铺装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方形垫块,纵横向布置间距不大于1m,垫块绑扎在钢筋交叉点位置上。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编制:批准:日期:2008年07月30日实施1、目的明确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检测的要求,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所配置仪器对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位置(保护层、间距)的检测验收。

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不适用于表面已装饰的构件,对于已装饰的构件检测前必须编制专项检测方案,须经公司审批并经委托方认可后方可实施。

3、检测依据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T 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连建质[2004]483号《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实体检验的通知》有关的设计图纸4、检测方法混凝土结构钢筋检测方法有:1) 非破损方法:电磁感应法。

2) 局部破损的方法:钻孔法、凿除法。

3) 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5、检测仪器钢筋位置测定仪6、检测人员要求现场检测必须有2人参与,一人检测一人记录,检测人员须持有上岗证。

7、检测工作流程1)接受委托须与委托方签订检测合同或检测委托协议书,明确检测对象、检测依据、检测时间、检测数量等要求。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及变更图纸,并了解现场的相关情况,明确是否具备检测条件。

3)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主要确定:检测对象、检测数量、检测部位。

编制检测方案前检测人员仔细的查看设计图纸,看清看懂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

4)现场实施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的时间实施现场检测。

5)编制检测报告现场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必须及时编制检测报告,检测人员编制好检测报告后及时将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交审核人员审核,签发人员按要求的时间及时签发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结束后3天内必须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出具好后及时通知委托方。

6)检测资料的存档检测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设备使用记录按公司的要求及时进行归档。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1.1《太原富力城一期办公3商业7综合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 国家和山西省规范、标准、规定(表1-1)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行2《高层建筑砼结构工程技术规程》现行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现行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现行5《山西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现行二、工程概况2.1总体设计概况本工程为“太原富力城一期办公3、商业7综合体”,场地位于太原市中心区北部,晋安东街7号,办公3#为地下2层,地上19层,框筒结构,商业1为地上6层地下2层,商业2为地上6层地下3层,商业3地上5层地下2层。

基础形式为柱墩—筏板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846.700米。

2.2结构设计概况1)本工程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

2)房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防水等级二级。

3)材料a.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45,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其设计抗渗等级均为S8;基础垫层C15;办公区:墙柱强度等级-4至1层C50,2至3层C45,4至7层C40,8至顶层C35,梁板的强度等级-4至-2层C35,-1至顶层C30;商业区:墙柱强度等级:-4~-2层:C50,-1层:C45,1层:C40,2层:C35,3层以上:C30,梁板的强度等级:-4~-2层:C35,-1~顶层:C30;构造柱、圈梁、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0,外露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30。

b.本工程钢筋主要型号为HPB300、HRB300、HRB400,设计钢筋直径为6.5mm-32mm,见表1-1 钢筋工程设计情况一览表,进场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钢筋连接根据设计要求,直径大于等于16mm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

小于16mm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接头。

表1-1 钢筋工程设计概况一览表序号部位钢筋型号直径备注1 地下室底板HRB400 22~32 mm 筏板受力筋、下柱墩柱筋2 竖向结构HRB400 12~28 mm 框柱筋、核心筒剪力墙筋、暗柱筋、箍筋3 梁板结构HRB400 8~28mm 框架梁、梁、板、4 填充墙HPB300HRB400 6.5~10 mm 拉结筋、箍筋、构造柱纵筋c.焊条:HPB300钢筋采用E43xx型,HRB335、HRB400钢筋采用E50xx 型,钢筋与型钢焊接随钢筋定焊条。

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以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公称直径、间距和数量的方法。

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

3.检测依据3.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3.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4 相关的钢筋产品标准。

4.主要仪器设备4.1 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4.2 游标卡尺5.检测前的准备5.1 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

5.2 对于校准试件,钢筋位置测定仪对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允许误差为±1mm。

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mm-50mm时,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3mm5.3 校准试件的制作5.3.1 制作校准试件的材料不得对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可采用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

宜优先采用混凝土材料,且在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使用。

5.3.2 制作钢筋公称直径校准试件时,宜将钢筋预埋在校准试件中,钢筋埋置时两端应露出试件,长度宜为50mm以上。

试件表面应平整,钢筋轴线应平行于试件表面,从试件4个侧面量测其钢筋的埋置深度应不相同,并且同一钢筋两外露端轴线至试件同一表面的垂直距离差应在0.5mm内。

5.3.3 制作钢筋间距校准试件时,校准试件应采用单层钢筋网,宜采用直径为8mm-12mm的圆钢制作,其间距宜为100mm-150mm,可根据工程实际制作相应的试件。

5.4 校准步骤5.4.1 应在试件各测试表面标记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采用钢卷尺量测6段钢筋间距内的总长度,去平均值,并作为钢筋的实际平均间距。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②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6.3技术指标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钢筋工程作业。

2 作业准备2.1 作业条件⑴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部加垫木堆放。

⑵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⑶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⑷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梁、柱、墙的外皮尺寸线.⑸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⑹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清理干净.⑺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⑻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2 人员准备每作业段人员配置:钢筋工班长2名,下料人员4-7人,绑扎人员15-25人,焊工2人,其他杂工2-5人。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工要求操作熟练,并经过专门培训。

具体人员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进行调整。

2。

3 主要机具弯曲机、切割机、焊机、钢筋钩子、钢筋扳子、小撬棍、脚手架、钢丝刷、绑扎架、断火烧丝铡刀、粉笔、钢筋运输车。

3 技术要求3.1 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设计的钢筋型号和尺寸进行施工。

3。

2 绑扎铁丝:20~22号,焊接形式按设计要求选定,垫块:大理石、混凝土或塑料垫块。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

1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见图9所示。

4。

2 钢筋加工4。

2。

1 钢筋复试: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经复检合格方可加工制作。

4。

2。

2 钢筋的下料⑴钢筋弯钩类型:Ⅰ级钢筋的末端需作成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

5倍,平直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每个弯钩加长度为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为规范本实验室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精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几何尺寸的检测。

3. 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52-200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 检测前准备
4.1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

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4.2 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4.2.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
4.2.2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
4.2.3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
4.2.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4.2.5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4.2.6检测原因。

5. 检测程序
5.1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5.2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

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

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饰面层,宜清除后进行检测,或者钻孔验证。

不得在架空的饰面层上进行检测。

5.3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5.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5.4.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5.4.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5.4.3对于钢筋分布或几何尺寸的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进行检验。

5.5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5.6进行钢筋位置检测时,探头有规律地在检测面上移动,直到仪器显示接收信号最强或保护层厚度值最小时,结合设计资料判断钢筋位置,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它钢筋逐一标出。

5.7钢筋定位后可进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5.7.1设定好仪器量程范围及钢筋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读取指示保护层厚度值C。

每根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2次,每次读取1个读数。

5.7.2对同一处读取的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1mm时,应检查仪器是否偏离标准状态并及时调整(如重新调零)。

不论仪器是否调整,其前次检测数据均舍弃,在该处重新进行2次检测并再次比较,如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仍大于1mm,则应该更换检测仪器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核实。

5.7.3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连续相邻的被测钢筋一一标出,不得遗漏,并不宜少于7根钢筋,然后量测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轴线距离,并计算其间隔数。

5.7.4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结果,可分析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和平均钢筋间距。

6.检测结果判定
6.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7㎜;对板类构件为 +8㎜,-5㎜。

6.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6.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6.3.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6.3.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1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