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课件)

中心泳池:植物种植以考虑 私密为主,配以东南亚风情 植物,在泳池周边形成上中 下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
幼儿园:以色叶丰富的植物 为主要选择,满足儿童安全 性及娱乐性。
工程管线铺设和景观设计需求。
环形的车行道围绕几大组团 展开,构成地块整体骨架, 个组团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 步行体系,达到人车分流的 目的,景观步道同时也深入 到居住环境中去。
任4.功务书能布局 • 居住区室外空间的功能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一般包括入口空间、集
中活动广场、儿童活动场、健身场、水景、宅前和集中绿地等。根据居住 区不同的风格,功能布局也略有不同。
项目七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任务二 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
居住区绿地景观总体设计
① 前期准备 ② 场地分析 ③ 交通组织 ④ 功能布局 ⑤ 景观结构 ⑥ 种植规划
任1.前务书期准备 • 任务书 通过任务书充分了解业主的具体要求,以及业主方能提供图纸和资料,对任务书 中可能产生歧义的问题及时与业主沟通解决。 • 基地调查和分析 充分理解业主要求和任务书内容之后,进行现场踏勘,收集与场地有关的交通、 地形、文化、植被等基础资料,并对业主提供的资料加以补充和完善,注意留存 现场照片和与有关部门沟通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 资料综合分析 外业调查完成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表格和图解,方便下一 阶段总结汇报时使用。该阶段可绘制部分现状分析图纸,例如,现状用地分析、 周围交通分析等。可用手绘结合说明文字来完成,能简洁明了的说明问题即可。
任2.场务书地分析 • 场地分析是方案设计开始之初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现场踏勘和资料分析
完成之后,设计人员还要对场地有个宏观的分析,除了地形、交通等显性条件的 分析以外,还要充分了解场地的历史文脉等隐性条件期的设计做好铺垫。
幼儿园:以色叶丰富的植物 为主要选择,满足儿童安全 性及娱乐性。
工程管线铺设和景观设计需求。
环形的车行道围绕几大组团 展开,构成地块整体骨架, 个组团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 步行体系,达到人车分流的 目的,景观步道同时也深入 到居住环境中去。
任4.功务书能布局 • 居住区室外空间的功能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一般包括入口空间、集
中活动广场、儿童活动场、健身场、水景、宅前和集中绿地等。根据居住 区不同的风格,功能布局也略有不同。
项目七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任务二 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
居住区绿地景观总体设计
① 前期准备 ② 场地分析 ③ 交通组织 ④ 功能布局 ⑤ 景观结构 ⑥ 种植规划
任1.前务书期准备 • 任务书 通过任务书充分了解业主的具体要求,以及业主方能提供图纸和资料,对任务书 中可能产生歧义的问题及时与业主沟通解决。 • 基地调查和分析 充分理解业主要求和任务书内容之后,进行现场踏勘,收集与场地有关的交通、 地形、文化、植被等基础资料,并对业主提供的资料加以补充和完善,注意留存 现场照片和与有关部门沟通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 资料综合分析 外业调查完成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表格和图解,方便下一 阶段总结汇报时使用。该阶段可绘制部分现状分析图纸,例如,现状用地分析、 周围交通分析等。可用手绘结合说明文字来完成,能简洁明了的说明问题即可。
任2.场务书地分析 • 场地分析是方案设计开始之初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现场踏勘和资料分析
完成之后,设计人员还要对场地有个宏观的分析,除了地形、交通等显性条件的 分析以外,还要充分了解场地的历史文脉等隐性条件期的设计做好铺垫。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地
小游园
主要供小区内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
(小区级) 居民就近使用 塑、儿童设施等。园内应
0.6-0.8 ≧0.4
≦400-500
设
有一定的功能划分
组团绿地 主要供组团内 花木草坪、桌椅、建议儿
≧0.5
置
(组团级) 居民使用
童设施等
≦150
要
住宅庭院 供本幢或临幢 底层住宅小院、游憩活动
酌定
求
绿化
17
屋顶绿化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德国、加拿大
18
❖ 日本的屋顶绿化
19
❖ 日本的屋顶绿化
20
21
(2)绿地的分布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便于居民使用;为老人和儿童设置活动场地;绿 地以绿色为主,也可修建铺装地面和活动设施用 地。 (3)小区的绿化应结合住宅及其群体布置,丰富 建筑景观。 (4)小区绿地及居住区环境必须进行专门的规划 和设计,绿地及环境设计应配合小区规划总体设 计进程和要求,一体作业。
22
❖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 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于养护管 理的植物,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 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提高绿化 覆盖率,体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以及地域特点,起到良好 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 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 用。
(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应以价廉、易管、易长为
原则。
10
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整个居 住区的居民,面积 较大,布局类似于 城市小公园,设施 较齐全,内容较丰 富,有一定的地形、 地貌、小型水池, 有功能分区,划分 景区。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课件——居住区绿地景观构成

4.6 挡土墙
4.6.1 挡土墙的形式根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 经过结构设计确定。
4.6.2 档土墙的外观质感由用材确定,直接影 响到挡墙的景观效果。
4.6.3 挡土墙必须设置排水孔,一般为3m2设 一个直径75mm的排水孔,钢筋混凝土挡土 墙必须设伸缩缝,配筋墙体每30m设一道无 筋墙体每10m设一道。
4.8 台阶
4.8.1 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 线的作用,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
4.8.2 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12cm-16cm, 踏步宽度30cm-35cm,低于10cm的高差,不 宜设置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
4.8.3 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方向的地方,应在 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大于1.2m。
4.2.4 饮水器(饮泉)
高度宜在800mm左右,供儿童高度宜在 650mm左右,安装在100-200mm台上。结构 和高度还应考虑轮椅使用者的方便。
4.2.5 垃圾容器
(1)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 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 集的要求。
(2)高60-80cm,宽50-60cm。在公共广 场,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 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 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 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 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 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1.2.2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
(4)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创造良好的生态 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
在绿化设计中要尽量发挥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价 值的作用,丰富环境的文化内涵。
第十章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学课件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尺度、形态、朝向大体相同,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前提下 成片布置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和导向性,布局对称、 均衡。
3、向心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围绕主要空间要素组合排列,具有较强的向心性。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许多次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 间。
5、集约式布局 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开发地下空间
6、自由式布局
空间要素自由牌坊、构成无序、多变的空间。空间无大小之分,无 方向性,且相互渗透。
片块式、自由式布局的居住区景观均好性比较好,可 形成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相互串连的景观。
轴线式、向心式、围合式的布局可以形成中央绿地, 作为居住的中心绿地。
(三)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
(四)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五)路缘石及边沟 (六)道路车档、缆柱
七、 场所景观
(一)健身运动场 (二)休闲广场 (三)儿童游乐场
八、 硬质景观
(一)雕塑小品 (二)便民设施
音响设施 自行车架 饮水器 垃圾容器 座椅(具) 书报亭 公用电话
(三)信息标志
(四)栏杆/扶手 (五)围栏/栅栏
(三)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1、面积大、分布广、考虑要周全 2、结合住宅类型、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
进行布置
3、体现住宅标准化与环境多样化的统一 4、树木栽植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要符合行业规范
p472
四、单位专用绿地(单位性质)
五、道路绿地的布置
道路的分级:居住区主要道路、居住区次级道路、居 住小区内主要道路、住宅小路(可与休息活动场地相结 合)。
❖ 规划设计原则: 1、创造整体性环境
铺地样式的重复、绿化种植的围合、主题素材的韵律, 实体空间的延续、竖向空间的整体界定。 2、创造多元性空间 3、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 4、创造以建筑为主体的环境 5、创造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环境 6、景观小品必不可少(花架、景亭、雕塑、水景、灯具、 桌椅、凳、花盆等) 7、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核心 8、利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完善绿地环境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和导向性,布局对称、 均衡。
3、向心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围绕主要空间要素组合排列,具有较强的向心性。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许多次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 间。
5、集约式布局 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开发地下空间
6、自由式布局
空间要素自由牌坊、构成无序、多变的空间。空间无大小之分,无 方向性,且相互渗透。
片块式、自由式布局的居住区景观均好性比较好,可 形成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相互串连的景观。
轴线式、向心式、围合式的布局可以形成中央绿地, 作为居住的中心绿地。
(三)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
(四)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五)路缘石及边沟 (六)道路车档、缆柱
七、 场所景观
(一)健身运动场 (二)休闲广场 (三)儿童游乐场
八、 硬质景观
(一)雕塑小品 (二)便民设施
音响设施 自行车架 饮水器 垃圾容器 座椅(具) 书报亭 公用电话
(三)信息标志
(四)栏杆/扶手 (五)围栏/栅栏
(三)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1、面积大、分布广、考虑要周全 2、结合住宅类型、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
进行布置
3、体现住宅标准化与环境多样化的统一 4、树木栽植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要符合行业规范
p472
四、单位专用绿地(单位性质)
五、道路绿地的布置
道路的分级:居住区主要道路、居住区次级道路、居 住小区内主要道路、住宅小路(可与休息活动场地相结 合)。
❖ 规划设计原则: 1、创造整体性环境
铺地样式的重复、绿化种植的围合、主题素材的韵律, 实体空间的延续、竖向空间的整体界定。 2、创造多元性空间 3、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 4、创造以建筑为主体的环境 5、创造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环境 6、景观小品必不可少(花架、景亭、雕塑、水景、灯具、 桌椅、凳、花盆等) 7、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核心 8、利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完善绿地环境
居住区绿地设计ppt课件(共54张PPT)

七、居住区绿地的特点
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面积和空间进行垂直 绿化,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屋顶绿化,增加 绿化的空间层次和绿色量,有利与改善和 提高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七、居住区绿地的特点
居住区绿地规模有限,功能要求不同与城 市公园,设置的建筑小品体量不宜过大, 否则与建筑环境的空间尺寸不相称,其设 置的数量也不宜过多。
4、 水池:
根据情况,
慎重规划
二、 功能性
5、集中 绿地
放置在小区几
何中心. 6、 停车场: 靠近出入口一 侧,尽量避免 车辆在居住区 内部穿行。
三、 亲和性
1、尺度: 平易近 人.
2、围合: 避免干 扰.
3、创造 软质空 间,模 糊绿地 与建筑 边界.
四、系统性
1、绿地 规 划
8、体育活动区 9、大草坪 10、东北入口
北京玉海园小区公园
2、居住小区游园:
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
2、居住小区游园
(1〕位置适中: (2〕面积不大: (3〕以绿化为主: (4〕平面布置三种形式: 规则式 自然失 混合式
(5〕园路:小游园的骨架
(6〕广场:以休息为主 (7〕小品:点景作用
道路及广场用地.
1、居住区用地组成-----公共绿地
2、居住区建筑布置方式
行列式布置。 周边式布置。 混合式布置。 自由式布置。 庭园式布置。 散点式布置。
三、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 住区绿 地以植 物为主 体,有 多方面 的作用。
三、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2、佳则收之,俗则屏之3、组织居民活动. 4、兼有观赏、功能、经济效益. 5、非常时期,疏散人口.
二、宅间绿地
1、宅间绿化注意的问题 2、宅间绿地布置的形式 低层行列式空间绿化 周边式居住建筑群、中部空间的绿化 多单元式住宅四周绿化 庭院联合绿化 住宅建筑旁的绿化 生活杂务用场地的绿化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课件——绿地

第一部分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 公共绿地:公园绿地 (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 游园)、组团绿地、儿 童游戏场、其他带状和 块状绿地
2. 宅旁绿地 3. 道路绿地 4. 附属绿地
绿地率指标
• 新区建设应≥30%; • 旧区改造宜≥25%; • 种植成活率≥98%。
一、公共绿地
• 公共绿地指标
根据居住人口规模 分别达到:
组团级不少于 0.5m2/人;
小区(含组团)不 少于1m2/人;
居住区(含小区或 组团)不少于1.5m2/人。
1. 居住区公园
相当于区级公园,步行20-25分钟 (1)面积较大,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可以进
行功能分区 (2)夏季夜晚是高潮,注意照明设施和夜香
植物的应用 (3)位置可考虑与公共设施相结合
➢ G4——附属绿地
➢ G5——其它绿地
• 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 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 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 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 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 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 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 带等 。
② 植物:选择耐荫树种;注意垂直绿化;墙基绿化(地 被);防西晒:攀援及高大乔木
③ 注意通风采光 ④ 注意尺度及疏密变化,不宜拥挤 ⑤ 注意管线位置;留够距离 ⑥ 注意留出杂物、垃圾的位置 ⑦ 室内外综合考虑
三、道路及广场绿地
1. 与断面相结合,可考虑成林荫路形 式
2. 植物配置应有层次、活泼多样、有 特色
• 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 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 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 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 地。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 规划设计
游人多为老人和儿童,或携带儿童的家长。精心安 排不同年龄层次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舒适的休息和娱乐条 件。成人和儿童活动用地分开设置,小路或种植分隔,带儿 童游戏场和不带儿童游戏场可分设。 居民的半公共空间,布局要求灵活,设置内容包括 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应以不同的树木花草, 强化组团特征;铺设一定铭记的硬质地面,设置富有特色的 儿童游戏设施;有条件的还可设置小型水景,使不同组团具 有各自的特色。
● 小游园设置位置 ① 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常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 ② 另一种布置形式是设在小区中心 ● 小游园的设计 按居民年龄层次划分不同功能的分区 游憩观赏区:小品多样,观赏植物 青少年体育活动区 婴幼儿活动区 老年人休息区:无障碍设计,休息设施。
3) 组团绿地
结合住宅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最接近居民的公共绿地。 ● 布置类型
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和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
分割。 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 积不小于400平米,及以上中心绿地的要求。
1)居住区公园
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提供的公共绿地,居民可就近使用。服 务半径500—1000米,便于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面积较大,要求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设置内容 丰富,应包括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 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等。最好与居住区的公共建筑、 社会服务设施结合布置,居住区的居民,多在一早一晚,特别 是夏季的晚上。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
0.4
0.04
组团绿地
(2)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 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设施所 属的绿地。 进行绿化时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与之相协调。 与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相似。
居住区绿地PPT课件

22
§2
三、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改善和保护环境 2、美化居住环境 3、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5、防灾避灾
23
§2
四、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1.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 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
24
§2
五、居住区绿地布局
1、地形起伏,景观控制正负零 2、步道宜窄,线形婉转曲胜直 3、广场宜小,隐形外延贵绿荫 4、密植分层,木色秀润掩墙基 5、自然坡岸,经营水景可用巧 6、弱化通道,消防车道痕迹无
39
§3
一、公共绿地设计
40
§3
一、公共绿地设计
(三)组团绿地 1 布设位置
根据组团绿地在住宅组团内的对位置的不同,组团绿 地布设的位置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庭院式组团绿地:周边式住宅中间; ②林荫道式组团绿地: ③山墙间组团绿地:点式、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 ④与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结合布置; ⑤临街组团绿地; ⑥独立式组团绿地 2 用地面积
▪ 组团绿地
17
(二)宅旁绿地
▪ 也称宅间绿地,是最基本的绿地类型, 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 地,其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一般包 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它 可供本幢四周居民使用。它是居住区绿地 内总面积最大,居民最常使用的一种绿地 形式,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和老人。有时 将宅旁绿地集中使用,可形成组团中心绿 地,这是一种更受居民欢迎的形式。
5、庭院式:底层住户均有小院落
6、散点式:高层建筑的布置形式
8
§1
五、居住区道路系统布局
1、居住区级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9m
§2
三、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改善和保护环境 2、美化居住环境 3、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5、防灾避灾
23
§2
四、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1.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 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
24
§2
五、居住区绿地布局
1、地形起伏,景观控制正负零 2、步道宜窄,线形婉转曲胜直 3、广场宜小,隐形外延贵绿荫 4、密植分层,木色秀润掩墙基 5、自然坡岸,经营水景可用巧 6、弱化通道,消防车道痕迹无
39
§3
一、公共绿地设计
40
§3
一、公共绿地设计
(三)组团绿地 1 布设位置
根据组团绿地在住宅组团内的对位置的不同,组团绿 地布设的位置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庭院式组团绿地:周边式住宅中间; ②林荫道式组团绿地: ③山墙间组团绿地:点式、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 ④与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结合布置; ⑤临街组团绿地; ⑥独立式组团绿地 2 用地面积
▪ 组团绿地
17
(二)宅旁绿地
▪ 也称宅间绿地,是最基本的绿地类型, 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 地,其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一般包 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它 可供本幢四周居民使用。它是居住区绿地 内总面积最大,居民最常使用的一种绿地 形式,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和老人。有时 将宅旁绿地集中使用,可形成组团中心绿 地,这是一种更受居民欢迎的形式。
5、庭院式:底层住户均有小院落
6、散点式:高层建筑的布置形式
8
§1
五、居住区道路系统布局
1、居住区级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9m
居住区景观设计ppt

十二 照明景观(一)概念 (二 Nhomakorabea照明分类及适用场所
三、景观设计分类
四、绿化种植景观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
(二)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
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 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三)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种植成活率≥98%。
第一节 居住区基本知识
一、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 二、居住区规划结构 三、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四、居住区道路系统 五、居住区景观绿化的作用
第二节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
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社会性原则 坚持经济性原则 坚持生态原则 坚持地域性原则 坚持历史性原则
二、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总体环境 光环境 通风环境 声环境 温、湿度环境 嗅觉环境 视觉环境 人文环境 建筑环境
(十四)屋顶绿化 (十五)停车场绿化
(十六)古树名木保护
五、道路景观
(一)景观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宽度
(三)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
(四)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五)路缘石及边沟 (六)道路车档、缆柱
六 场所景观
(一)健身运动场 (二)休闲广场 (三)儿童游乐场
七 硬质景观
(一)雕塑小品 (二)便民设施
生态水池/涉水池
(三)泳池水景 游泳池 人工海滩浅水池
(四)装饰水景 喷泉 倒影池
(五)景观用水 给水排水 浇灌水方式 水位控制 水体净化
九 庇护性景观
(一)概念 (二)亭
(三)廊 (四)棚架 (五)膜结构
十 模拟化景观
(一)概念 (二)模拟景观分类及设计要点
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共46页

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 划设计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 划设计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少10000平方米,服务半径300-500米,步行2-3分钟 可达。 (三)设计要点 1、配合总体,注意与道路绿化的衔接 2、位置适当,与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
3、规模合理 4、布局紧凑 5、利用地形 6、完善道路 (四)设计方法及特点: 1、至小区各个服务方向均匀,便于居民使用 2、游园空间环境安静,使居民有领域和安全感 3、与建筑形成“虚”与“实”、“软”与“硬”的对比
(六)挡土墙
(七)坡道
(八)台阶 (九)种植容器
花盆 树池/树池箅 入口造型
九 水景景观
第十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基本知识
一、居住区绿地的定位 (一)居住区绿地的作用 1、丰富生活 2、美化环境 3、改善小气候 4、保护环境卫生 5、避灾 6、保持坡地稳定 (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居住区的组成)
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 绿地、道路绿地等
(三)居住区规划结构布局及其绿地包括的内容
(二)规划设计要点
1、满足邻里居民交往和户外互动要求(服务对象) 2、利用植物围合空间,地面以硬地和草地结合 3、满足日照要求,便于设置儿童的游戏设施和成年人游
玩活动。
三、组团绿地的布置类型 1、周边式住宅中间 2、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 3、扩大住宅间的间距 4、住宅组团的一角 5、临街组团绿地
四、组团绿地的布置形式
❖ 规划设计原则: 1、创造整体性环境
铺地样式的重复、绿化种植的围合、主题素材的韵律, 实体空间的延续、竖向空间的整体界定。 2、创造多元性空间 3、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 4、创造以建筑为主体的环境 5、创造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环境 6、景观小品必不可少(花架、景亭、雕塑、水景、灯具、 桌椅、凳、花盆等) 7、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核心 8、利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完善绿地环境
补充内容
一、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定
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二、植物配置按形式
(八)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
三、绿篱设置
四、 平台绿化
五、 停车场绿化
六、道路景观
(一)景观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宽度
(三)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1、面积大、分布广、考虑要周全 2、结合住宅类型、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
进行布置
3、体现住宅标准化与环境多样化的统一 4、树木栽植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要符合行业规范
p472
四、单位专用绿地(单位性质)
五、道路绿地的布置
道路的分级:居住区主要道路、居住区次级道路、居 住小区内主要道路、住宅小路(可与休息活动场地相结 合)。
使小区空间有密有疏,层次丰富而有变化 4、位于社区几何中心,可供居民充分享用 (五)集中绿地的布置形式
二、居住区组团绿地
(一)居住区组团绿地的特点
1、用地少,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一般用地规模 0.1-0.2公顷
2、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3、改善住宅组团的通风、光照条件,丰富组团建筑风貌,
防灾
5、集约式布局 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开发地下空间
6、自由式布局
空间要素自由牌坊、构成无序、多变的空间。空间无大小之分,无 方向性,且相互渗透。
片块式、自由式布局的居住区景观均好性比较好,可 形成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相互串连的景观。
轴线式、向心式、围合式的布局可以形成中央绿地, 作为居住的中心绿地。
(三)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
(四)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五)路缘石及边沟 (六)道路车档、缆柱
七、 场所景观
(一)健身运动场 (二)休闲广场 (三)儿童游乐场
八、 硬质景观
(一)雕塑小品 (二)便民设施
音响设施 自行车架 饮水器 垃圾容器 座椅(具) 书报亭 公用电话
(三)信息标志
(四)栏杆/扶手 (五)围栏/栅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尺度、形态、朝向大体相同,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前提下 成片布置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和导向性,布局对称、 均衡。
3、向心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围绕主要空间要素组合排列,具有较强的向心性。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许多次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 间。
集中式布局多有屋顶绿化,绿地规模可大可小。
(四)居住区绿地的特点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 居住区绿地的特点: 1、绿地分块特征突出,整体性不强 2、分块绿地面积小,设计的创造性难度大 3、建筑背面阴影区,影响植物生长 4、绿地设计在安全防护方面要求高 5、绿地兼容功能多 6、绿地中管线多,设计容易受制约 7、存在“同质”空间 8、绿地和建筑的关联性强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一、影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因素 1、影响绿地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因素 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 3、绿化美化的要求
二、景观设计分类
三、公共绿地指标和绿地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
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 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 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种植成活率≥98%。
布置内容:绿化种植部分、安静休息部分、游戏活动部 分和生活杂物部分。
三、宅旁绿地 (一)宅旁绿地的空间构成 1、近宅空间 a、底层住宅小院和楼层住户阳台、屋顶花园等 b、单元门前用地,单元入口、入户小路、散水等 2、庭院空间,包括各种庭院绿化、各种活动场地及宅旁小路 3、余留空间,住宅组合中领域模糊的消极空间。 (二)宅旁绿地的特点 1、多功能 2、不同的领有(占有与使用特性) 3、宅旁绿地的季相特点 4、多元空间特点(台阶式、平台式、连廊式) 5、宅旁绿地的制约性
四、居住区各级公共绿地设置
(五)住宅类型决定绿地设计方式
1、不同类型的住宅与绿地的关系 p458
2、居住绿地规划的风格特征
(1)自由式 (2)自然式 (3)主题式 (4)现代式 (5)情景式
第三节 居住区各区段的绿地规划
一、集中绿地 (一)集中绿地的功能 1、构建居民的户外空间 2、创造景观环境 (二)集中绿地的规模
3、规模合理 4、布局紧凑 5、利用地形 6、完善道路 (四)设计方法及特点: 1、至小区各个服务方向均匀,便于居民使用 2、游园空间环境安静,使居民有领域和安全感 3、与建筑形成“虚”与“实”、“软”与“硬”的对比
(六)挡土墙
(七)坡道
(八)台阶 (九)种植容器
花盆 树池/树池箅 入口造型
九 水景景观
第十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基本知识
一、居住区绿地的定位 (一)居住区绿地的作用 1、丰富生活 2、美化环境 3、改善小气候 4、保护环境卫生 5、避灾 6、保持坡地稳定 (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居住区的组成)
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 绿地、道路绿地等
(三)居住区规划结构布局及其绿地包括的内容
(二)规划设计要点
1、满足邻里居民交往和户外互动要求(服务对象) 2、利用植物围合空间,地面以硬地和草地结合 3、满足日照要求,便于设置儿童的游戏设施和成年人游
玩活动。
三、组团绿地的布置类型 1、周边式住宅中间 2、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 3、扩大住宅间的间距 4、住宅组团的一角 5、临街组团绿地
四、组团绿地的布置形式
❖ 规划设计原则: 1、创造整体性环境
铺地样式的重复、绿化种植的围合、主题素材的韵律, 实体空间的延续、竖向空间的整体界定。 2、创造多元性空间 3、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 4、创造以建筑为主体的环境 5、创造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环境 6、景观小品必不可少(花架、景亭、雕塑、水景、灯具、 桌椅、凳、花盆等) 7、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核心 8、利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完善绿地环境
补充内容
一、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定
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二、植物配置按形式
(八)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
三、绿篱设置
四、 平台绿化
五、 停车场绿化
六、道路景观
(一)景观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宽度
(三)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1、面积大、分布广、考虑要周全 2、结合住宅类型、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
进行布置
3、体现住宅标准化与环境多样化的统一 4、树木栽植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要符合行业规范
p472
四、单位专用绿地(单位性质)
五、道路绿地的布置
道路的分级:居住区主要道路、居住区次级道路、居 住小区内主要道路、住宅小路(可与休息活动场地相结 合)。
使小区空间有密有疏,层次丰富而有变化 4、位于社区几何中心,可供居民充分享用 (五)集中绿地的布置形式
二、居住区组团绿地
(一)居住区组团绿地的特点
1、用地少,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一般用地规模 0.1-0.2公顷
2、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3、改善住宅组团的通风、光照条件,丰富组团建筑风貌,
防灾
5、集约式布局 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开发地下空间
6、自由式布局
空间要素自由牌坊、构成无序、多变的空间。空间无大小之分,无 方向性,且相互渗透。
片块式、自由式布局的居住区景观均好性比较好,可 形成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相互串连的景观。
轴线式、向心式、围合式的布局可以形成中央绿地, 作为居住的中心绿地。
(三)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
(四)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五)路缘石及边沟 (六)道路车档、缆柱
七、 场所景观
(一)健身运动场 (二)休闲广场 (三)儿童游乐场
八、 硬质景观
(一)雕塑小品 (二)便民设施
音响设施 自行车架 饮水器 垃圾容器 座椅(具) 书报亭 公用电话
(三)信息标志
(四)栏杆/扶手 (五)围栏/栅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尺度、形态、朝向大体相同,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前提下 成片布置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和导向性,布局对称、 均衡。
3、向心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围绕主要空间要素组合排列,具有较强的向心性。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许多次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 间。
集中式布局多有屋顶绿化,绿地规模可大可小。
(四)居住区绿地的特点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 居住区绿地的特点: 1、绿地分块特征突出,整体性不强 2、分块绿地面积小,设计的创造性难度大 3、建筑背面阴影区,影响植物生长 4、绿地设计在安全防护方面要求高 5、绿地兼容功能多 6、绿地中管线多,设计容易受制约 7、存在“同质”空间 8、绿地和建筑的关联性强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一、影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因素 1、影响绿地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因素 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 3、绿化美化的要求
二、景观设计分类
三、公共绿地指标和绿地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
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 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 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种植成活率≥98%。
布置内容:绿化种植部分、安静休息部分、游戏活动部 分和生活杂物部分。
三、宅旁绿地 (一)宅旁绿地的空间构成 1、近宅空间 a、底层住宅小院和楼层住户阳台、屋顶花园等 b、单元门前用地,单元入口、入户小路、散水等 2、庭院空间,包括各种庭院绿化、各种活动场地及宅旁小路 3、余留空间,住宅组合中领域模糊的消极空间。 (二)宅旁绿地的特点 1、多功能 2、不同的领有(占有与使用特性) 3、宅旁绿地的季相特点 4、多元空间特点(台阶式、平台式、连廊式) 5、宅旁绿地的制约性
四、居住区各级公共绿地设置
(五)住宅类型决定绿地设计方式
1、不同类型的住宅与绿地的关系 p458
2、居住绿地规划的风格特征
(1)自由式 (2)自然式 (3)主题式 (4)现代式 (5)情景式
第三节 居住区各区段的绿地规划
一、集中绿地 (一)集中绿地的功能 1、构建居民的户外空间 2、创造景观环境 (二)集中绿地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