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治法(20200706202416)

合集下载

中医学课件:治则治法

中医学课件:治则治法

治病求本的具体应用,除了必须正确辨证 外,”、 “标本缓急”的概念。
“正治”与“反治”
正治和反治,出自《素问·至真要大 论》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在临 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的疾病临床表 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然而有时某些疾 病的临床表现时则与其本质不一致,出 现了假象。为此,确定治疗原则就不应 受其假象的影响,要始终抓住对其本质 的治疗。
反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 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 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顺从 的,又称为“从治”。 《素问·至真 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 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是指反治法一般多属病情发展比较 复杂,病势危重,出现假象症状了 才可运用。其具体应用有:热因热 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 用。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床中 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 以便正确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 调整阴阳
疾病发生根本原因-----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 破环,阴阳的偏盛偏衰产生寒热虚实的病 理变化
损有余 补不足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四 扶正祛邪
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 “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 “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是 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 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 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 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 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 的发生。古书《丹溪心法》曾称,“是 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 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因地制宜

治则治法

治则治法

治则治法
一、预防
(一)预防的概念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于发展
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二)预防的内容
1.未病先防
疾病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养生以增强正气
顺应自然
养性调神
护肾保精
体魄锻炼
调摄饮食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2)防止病邪侵害
避其邪气
药物预防
2.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阻截病传途径
先安未受邪之地
《难经•七十二难》:“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

”二、治则。

中医学:治则

中医学:治则

中医学:治则治则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防治疾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

中医治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辩证法的整体观、运动观、矛盾观为指导,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中医防治疾病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中医治则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根据治则抽象程度的高低及其在临床中的地位、作用,将其划分为治疗观和基本治则两个层面。

治疗观是治疗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原则,其抽象程度较高,对医师的治疗行为起主导作用;基本治则是指导具体病证治疗过程的原则,是治疗观的具体化,对具体治疗方案、方法的选择与确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治疗观和基本治则是治疗疾病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治疗观具有抽象性、灵活性的特点,而基本治则抽象程度相对较低一些,针对性强一些;治疗观在治疗领域具有统帅作用,基本治则在治疗观的指导下制定,同时又反映治疗观;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治疗观不断丰富发展,相应地基本治则也不断充实、完善。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疾病与证侯的具体方法,治法更为具体和灵活多样。

审证立法,依法用方,故治法是制方、用方、选药的依据,各种疗法如针灸、推拿、外治、气功、食疗等,在具体运用中均须贯彻治法的精神。

治则指导治法的确立,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它由治则所规定,并从属于一定的治则。

所以,治法上贯治则,下统方药,承上启下,是中医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治法也有层次高低的差异。

高层次治法可称为一般治法,是针对不同种类病因病机提出的治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及后世所言的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等,当属于一般治法。

低层次治法可称为具体治法,是贯穿表里上下、脏腑经络的病理,结合病证特点,区别主次,具有具体化意义的治法。

如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清暑解表法、疏表祛湿法、疏表润燥法等均隶属于解表法;固涩法可分为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脖缩尿、固冲止带、固卫敛汗、收敛止血、安胎止滑等。

治则治法

治则治法

和法
概念: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驱除病邪, 概念: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驱除病邪,调理脏腑 气血等。 气血等。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1.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 1.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 和解少阳 2.调和肝脾:适用于肝脾失调,胸闷不舒等病症。 2.调和肝脾:适用于肝脾失调,胸闷不舒等病症。 调和肝脾 3.调和胃肠: 3.调和胃肠: 调和胃肠
下法
温下:适用于里寒实证。 温下:适用于里寒实证。 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 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 逐水:适用于水饮停蓄胸胁,以及水肿、鼓胀等病症。 逐水:适用于水饮停蓄胸胁,以及水肿、鼓胀等病症。 润下: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或年老津涸, 润下: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或年老津涸,或产后 血虚而便秘,或长期便结而无明显兼证者。 血虚而便秘,或长期便结而无明显兼证者。
“热因热用” “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 一致的病证
热因热用
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如:内脏虚寒 阴邪太盛
阳气上浮
泄利不止 手足厥冷 面赤
寒因寒用
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如:内热过盛 阳气被郁 不能外达 四肢厥冷
重点
下法
概念: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法,泻下通便或积水, 概念: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法,泻下通便或积水,治疗 疾病一种方法。 疾病一种方法。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适应症:主要用于里实证。胃肠积滞,实热内结, 适应症:主要用于里实证。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胸腹积 水,瘀血内停。 瘀血内停。 内容:有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通瘀之别。 内容:有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通瘀之别。

中医学PPT:治则治法

中医学PPT:治则治法

第二节:治法
治法与治则不同,治法从 属于治则。
治法是治则的具体运用。
八法
以八纲为依据,将治法概括为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吐法与汗法
吐法: 就是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与咽喉、 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从口 排出的一种治法。
汗法:就是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 在肌表的外感六淫
治疗概要
治则:治疗疾病的法则。 治法:治疗方法,指治 则的具体化。
第一节 治 则
治未病 治病求本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三因制宜
一、治未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二、治 病 求 本
正治与反治
正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
本质相一致是,采用与疾病性质相 反的药物进行治疗。“寒者热 之”“热者寒之”“实者泻 之”“虚者补之”。
•反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
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时,采用与疾 病的假象顺从的方药进行治疗。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 因塞用”“通因通用”。
治 病 求 本(二)
标本:可以用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 盾 的主次关系,是一个相对概念。


邪气
正气
症状
病因
后病
先病
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 缓则治其本 标本同治
三、调整阴阳
阴阳偏盛
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
补其不足
阴阳互损
阴阳兼顾
四、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体
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 到战胜疾病康复的的目的。主 要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病证。
•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是
邪去正安。主要适用于以邪 实为主的病证。
五、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的气 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 理环境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体 质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的特点 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中医治则治法

中医治则治法

中医治则治法中医,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其独特之处在于“治则治法”的理念,即通过观察病情和辨识病机,选择相应的治则和治法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治则和治法,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治则概述治则,是中医治疗中根据疾病特点和病情变化的规律,确定治疗方针和原则的总称。

中医的治则主要包括辨证、辨病、治病三个层次。

1. 辨证:辨证是中医治则的核心内容,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病情,确定疾病的证候类型。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疾病属于某一证候类型时,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辨证的目的在于准确判断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2. 辨病:辨病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对具体疾病进行判定和诊断。

中医辨病注重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将各种症状和体征综合起来,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只有准确辨病,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3. 治病:治病是根据辨证辨病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进行干预。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重点在于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恢复机体的自愈能力。

二、治法分类治法,即治疗手段或方法,是根据治则确定的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

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治法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和各种辅助治疗法等。

1. 内治法:内治法是指通过调控人体内部的功能来治疗疾病。

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摄入药物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饮食调理则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食材,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康复速度。

2. 外治法:外治法是指通过外用药物或物理疗法来治疗疾病。

其中包括外用药膏、热敷、冷敷、艾灸等。

外治法适用于一些皮肤病、创伤和局部疼痛等疾病,通过直接作用于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 辅助治疗法:辅助治疗法是中医治疗中的补充手段,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疗法。

中医经典治则治法大全

中医经典治则治法大全

中医经典治则治法大全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 其高者,因而越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5. 其下者,引而竭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 中满者,泻之于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0. 其实者,散而泻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素问·疟论》)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素问·至真要大论》)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

惊者平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中医护理治则治法

中医护理治则治法
3)虚者补之:虚损病证表现出虚象,用补益功用的方药治疗。
4)实者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相反(如寒证 表现热象)的情况下,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1)寒因寒用: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2)热因热用: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 3)塞因塞用: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4)通因通用: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即“以通治通”。
因时制宜
03 三因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04 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
适用于阴或阳其中一方亢盛有余的实证, 当采用“实者泻之”的原则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
对于阴或阳的一方虚损不足,即阴阳偏衰的 病证,应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来治疗
(三) 治法
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病 性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基本治疗方法和具体治疗方法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物,通过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 方法。
消法,又称消散法,是运用具有消食导滞,软坚散结等作用的 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癥瘕、痞块的一种治疗方法。
补法,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滋养、补益、或增强脏腑功 能的方药,来扶助正气、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消除虚弱一种 治疗方法。
下法,又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通便,使积 聚肠胃的宿食、燥屎、瘀血、水饮、虫积等有形的实邪从大便排出 体外而治疗里实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 调整脏腑气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温法,又称温里法,是运用具有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 用的方药,来祛除寒邪,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学--治则与治法--课件[1]

中医学--治则与治法--课件[1]
中医 治则与治法
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祖国医学 的形成和发展来看, 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 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 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 论。当治法已经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 就 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 方以药成。
常用治法
包煎
易刺激咽候,引起咳 嗽如: 旋覆花、车前子
单煎
有些贵重药,如: 羚 羊角、西洋参
溶化
也称烊化,如: 阿胶、 芒硝
冲服
不宜煎煮,应冲服,如: 朱砂、牛黄、麝香
(二) 服药法
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 食后服;病 在下焦, 饭前服;补益与泻 下药空腹服;安神药临卧服; 对胃肠有刺激, 应食后服; 急证则不拘时服;治疟疾发 作前2小时服。
臣药
①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 症的药物。 ② 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 作用的药物。
组方原则
佐助药
①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②直接治疗次要症状。
佐药
佐制药
①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 ②制约君、臣药的烈性。
反佐药
①性能(味)与君、臣味相反而功 效相成之药。 ②防止拒药现象之药。一般用量较 轻。
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 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的一种治法。
作用: 汗法不仅能发汗,凡能祛 邪于外,透邪于表,使气血通畅,营卫 调和,皆是汗法的作用。
汗法
适应症: 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 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水肿病腰以上 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症者。
分类: 由于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 弱,“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法有辛温、 辛凉、补阳、滋阴之别。
温法

治则与治法-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治则与治法-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治则与治法-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一、三个“则”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中医治疗疾病的治疗总则是扶正祛邪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是(1)标本先后: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2)扶正祛邪(3)调整阴阳(4)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二、治病求本1. 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水臌、大出血;缓则治其本:肺痨标本兼治:临床表现: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增液承气汤虚人感冒2. 正治与反治(1)正治,又称“逆治”“逆”是指:逆其病证性质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反治,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病证的假象;包括:热因热用----热性药治疗假热----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寒性药治疗假寒----里热盛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塞因塞用----补虚药治疗闭塞不通----因虚闭阻----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通利药治疗实性通泄----实性通利----真实假虚证三、扶正与祛邪1. 扶正与祛邪的区别扶正:扶助正气----补虚祛邪:祛除病邪----泻实2. 扶正与祛邪的应用(1)扶正:正气虚,而邪气也不盛。

适用于: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等; (2)祛邪:邪实。

即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适用于真实假虚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正虚邪实,攻补兼施;(4)先祛邪后扶正: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

适用于瘀血所致崩漏证; (5)先扶正后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

适用于正气大虚的虫积病人; 四、调整阴阳1. 损其有余(1)治热以寒,热者寒之;(2)治寒以热,寒者热之;2. 补其不足(1)阴虚阳亢----滋阴以制阳----阳病治阴;(2)阳虚而致阴寒----补阳以制阴----阴病治阳;(3)阴阳两虚----阴阳双补;(4)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体现阴阳的互根互用;五、三因制宜1. 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2.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冬)、用凉远凉(秋)、用温远温(春)、用热远热(夏)3. 因地制宜:西北严寒地区----辛温解表药较重----例如麻桂;东南温热地区----辛温解表药较轻----例如荆防;4. 因人制宜:年龄(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性别、体质、生活习惯;。

中医治则治法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治则治法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治则治法的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要阐述中医的治则治法。

答案一:中医的治则治法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具体治疗疾病时,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按照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的治则治法主要包括辨证求因、辨证施治、病机论治、方剂论治等内容。

在实践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疾病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治则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试题二:列举中医的常用治则治法,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答案二:中医的常用治则治法有辨证施治、病机论治、方剂论治等。

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比如,中医常用的病证对应的辨证施治有寒热辨证、虚实辨证、气血辨证等。

应用场景:常用于辨别病情、确定治疗方案以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2. 病机论治:根据病机,从中医的病理理论出发,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中医常用的病机对应的论治有邪正论治、气血津液论治、脏腑经络论治等。

应用场景:适用于病情的深层次分析和诊疗方案的制定。

3. 方剂论治: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方剂,即草药的配方。

方剂论治是根据中医的理论和经验,将适宜的草药按一定比例配伍,形成治疗特定疾病的药方。

应用场景:适用于中医药治疗,尤其是通过口服给药的治疗方法。

试题三:试述中医治则治法与现代医学的联系与差异。

答案三:中医治则治法与现代医学有诸多联系与差异。

联系:1. 目标一致: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目标都是为了疾病的治愈,保障患者的健康。

2. 综合分析:中医和现代医学都需要通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差异:1. 理论体系不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疾病看作是整体的失衡,而现代医学则更注重疾病的分子、细胞和器官层面的病理机制。

2. 治疗方法不同:中医主要依靠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而现代医学则更注重手术、药物和分子生物学的治疗方法。

3. 追求的效果不同:中医注重平衡和调节机体的失衡,追求的是整体的健康与和谐,而现代医学更侧重于切除病变或以药物直接抑制病因。

中医治法治则完整字典,带编码助记码。

中医治法治则完整字典,带编码助记码。

编码名称输入码分类说明Z001 急则治标JZZB 治则与缓则治本相对而言。

在大出血、暴泻、剧痛等标症甚急的情况下,应及时救治标病,如止血、止泻、止痛等,然后治其本病的治疗原则Z002 缓则治本HZZB 治则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

在病势缓和、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以调理、补益为主的治疗原则。

Z00301 标本兼治BBJZ 治则在病证出现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疗原则Z00302 标本同治BBTZ 治则在病证出现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疗原则Z004 因时制宜YSZY 治则在治病时,应考虑到时令气候等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原则Z005 因地制宜YDZY 治则在治病时,应考虑到地域环境等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原则Z006 因人制宜YRZY 治则在治病时,应考虑到病人体质等个体差异,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原则Z00701 扶正祛邪FZQX 治则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而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Z00702 扶正达邪FZDX 治则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而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Z00801 扶正固本FZGB 治则对于正气亏虚的病证,宜采用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Z00802 扶正培本FZPB 治则对于正气亏虚的病证,宜采用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Z00901 祛邪扶正QXFZ 治则对于邪气实而正气偏虚的病证,应采取以消除病邪为主,扶助正气为辅,使邪去而正安或正复的治疗原则Z00902 祛邪安正QXAZ 治则对于邪气实而正气偏虚的病证,应采取以消除病邪为主,扶助正气为辅,使邪去而正安或正复的治疗原则Z010 攻补兼施GBJS 治则对于虚实夹杂,或虚实病情相当的病证,可采用既扶正又法邪,即法邪与扶正并重的治疗原则Z011 先攻后补XGHB 治则先攻邪后培补的治疗原则,用于体弱正虚而又有急须攻下或攻破之症的病证Z012 先补后攻XBHG 治则先补虚后攻邪的治疗原则,用于需攻破或攻下而又正虚体弱不堪攻的病证Z013 寓攻于补YGYB 治则为治疗虚实夹杂病症的一种策略。

治法治则

治法治则
2、祛邪: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病邪的毒害作用, 使邪去正安。
方法:泻实 3、应用 • 单纯扶正:适用于正气虚为主,邪气不盛的虚证。
举例: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扶正祛邪应用
• 单纯祛邪 适用于邪气盛为主,正气不虚的实证 举例:表实证、痰证、食积
• 扶正祛邪并用 适用于:正虚和邪实并存的虚实夹杂证 举例:脾虚虫积 注意事项: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 注意:不要过用,以免伤阳气。
温法
6、温法
• 概念: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是在里寒邪得以 消散的治法。
• 应用:适用于实寒或虚寒证。 • 注意:不要过用,以免伤阴。
消法
7、消法
• 概念: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 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 等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1、汗法 • 概念: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
表的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 适用于:外感表证 • 包括: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等 • 注意:发汗不要太过,以免伤正气。
吐法
2、吐法 • 概念: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
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种治法。 • 应用:痰涎、宿食、毒物停聚,有上涌之势,
• 应用:食积、气滞血瘀、痰证、水停、虫积证。 • 注意:不要过用
补法
8、补法 • 概念:通过补益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的治法,
适用于各种虚证。 • 应用:补气——气虚
补血——血虚 补阴——阴虚 补阳——阳虚 • 注意:实证禁用。
寒因寒用
• 寒因寒用 概念:以寒治寒,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 状的病症,适用于里热极盛,阳胜格阴,反见 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真热假寒证的表现:外感热病,火热炽盛,本见 壮热、面赤、气粗、烦躁、舌红、苔黄干等热 象;突然兼见四肢不温、恶寒、脉沉等寒象。 而胸腹灼热、不欲盖衣被、脉沉,按之有力。

第八章治则治法

第八章治则治法
第八章 治则治法
第一节
治则
治则:治疗疾病的原则。 治法: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一 治病求本
透过疾病现象,寻找疾病的本质(病因、 病位、病机),并作出相应的治疗。
治病求本


以正邪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以病因和症状论,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以病变部位来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 以发病先后来说,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应用原则:祛邪不伤上,扶正不留邪。 扶正——正气不足的各种虚性病变 祛邪——邪气亢盛的各种实性病变 扶正与祛邪并用——正虚与邪实并存——祛 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正虚与邪实 并存,正气虽,虚尚可耐受攻伐之力。 先扶正后祛邪(先补后攻)——正虚邪实并 存,正气大虚,不可耐受攻伐之力。

适用范围:1.消食导滞
2.软坚散结
3.行气化瘀

内容:包括消食导滞、软坚散结、行气化瘀等法。
补法

概念: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扶助正气, 消除虚弱症候的一种治法。
“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适用范围:
1.补气;2.补血;3.补阴;4.补阳
谢 谢!
下法

概念: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法,泻下通便或积水,治疗 疾病一种方法。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适应症:主要用于里实证。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胸腹积
水,瘀血内停。

内容:有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通瘀之别。
下法

温下:适用于里寒实证。 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


逐水:适用于水饮停蓄胸胁,以及水肿、鼓胀等病症。
润下: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或年老津涸,或产后

中医学关于“治法治则”的概述

中医学关于“治法治则”的概述

中医学关于“治法治则”的概述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

治病求本,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的指导思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本,即阴阳。

后世引申为疾病的本质。

“求本”,实际上就是探求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治病求本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治疗观中的体现,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位于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

二、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治则是针对疾病所表现出的共性病机而确立的。

疾病之基本病机,可概括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脏腑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等,因而,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调理精气血津液及三因制宜等,均属于基本治则。

三、治法“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治法与治则有别。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准则,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相对稳定和规范。

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和治疗措施,较为具体,相对灵活,具有多样性。

其中,治疗大法是针对一类相同病机的证候而确立的,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八法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治疗大法,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广,是治法中的指导层次。

治疗方法则是在治疗大法限定范围之内,针对某一具体证候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镇肝息风、健脾利湿等,可以决定选择何种治疗措施。

四、治疗措施“治疗措施”是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是治法中的直接运用层次。

五、治则与治法的关系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对治法的选择和运用具有普遍性意义;治法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其针对性较强,是治则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概括言之,治则指导治法,治法从属于治则。

如就邪正关系而言,扶正祛邪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则的五大内容

中医治则的五大内容

中医治则的五大内容
中医治则的五大内容包括:
1. 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因此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而不是仅仅看病的一个局部。

2. 辩证施治:中医强调辩证,即辨别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辩证分为八个方面,包括寒热、虚实、表里、脏腑、气血、上下、内外以及标本。

根据辩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根据病程进行治疗:中医重视观察疾病的发展过程,区分发病初期、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和恢复期等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注重预防:中医强调防病先于治病,重视平时的调养和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 以药食同源为基础:中医药物和食物常常具有相似的药用功效,药食同源的理念认为药物和适宜食物的正确搭配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例如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根据药食相克、药食相辅的原则推荐患者合适的食物来辅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