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上覆 岩层活动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
如果不发生离层,应有 即
ymax ymax n
4 4 h1 q1 L1 h L1
384E1 J1
384E2 J 2

bh13 J1 12
h h1
bh 3 J2 12
令 q1 h1

E1 1 E2 1
显然:直接顶厚度 ≤ 老顶厚度时,易发生离层。
悬臂梁平时承担岩层载荷,当其变形下沉时,一端压在
垮落矸石上,当跨度增大,断裂形成周期来压。
6/34
三、预成裂隙假说:( 1954,比利时,拉巴斯)
顶板岩层受支承压力作 用,产生相互平行的裂隙, 成为“假塑性体”,在工作面 推进过程中,产生塑性弯曲, 由相互挤压形成类似梁的平衡 结构。 顶板分为应力降低区、应 力升高区、采动影响区,三区 随工作面而移动。 工作面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初 撑力和工作阻力,以阻止岩块滑 落或离层。
(对于反山,顶底板位置发生翻转)
2/34
二、回采工作空间类型: (依据采空区处理方法不同划分)
(a)完整空间——刀柱法或留煤柱开采;
(b)自弯曲空间——顶板缓慢下沉法(顶板塑性大); (c)充填空间——充填法; (d)垮落空间——全部垮落法。
3/34
三、顶板工作结构:
1、梁式结构——将顶板视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梁,按照 梁式结构承载变形破坏理论分析顶板破坏现象。 2、板式结构——将顶板岩层视为一个板或经断层、裂隙切 割后,多块板相互咬合组成的板,按板式结构承载变形及强 度理论分析顶板破坏现象。 3、顶板结构端部支撑条件: 固定支座——顶板被煤岩层夹持,未断裂,无自由端 ; 简支梁支座——顶板端部断裂或埋深较浅(可转动) ;
第三章
本章介绍:
采场上覆 岩层活动规律
工作面顶底板划分 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假说 直接顶稳定性分析 老顶断裂形式及步距(梁、板) 老顶断裂后的砌体梁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
1/34
第一节
概 述
一、回采工作面顶、底板的划分: 1、顶板: 伪 顶——位于煤层之上,薄而软弱的岩层; 直接顶——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岩层; 老 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基本顶); 2、底板: 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为古土壤); 老 底——直接底之下的岩层。
7/34
四、铰接岩块假说: (1954, 苏,库兹涅佐夫)
上覆岩层分为垮落带和 规则移动带,规则移动带岩 块间相互铰合而形成一条多 环节的岩块铰链。
铰接岩块假说 1.不规则冒落带;2-规则冒落带;3-裂隙带
规则移动带岩层变形小时,其下部岩 层发生离层,工作面支架只承受直接顶因离层而折断岩 层的全部重量(给定载荷),当规则移动带变形大或断 裂时,支架载荷与岩层变形位移有关(给定变形)。 对铰接岩块间力学作用未做说明。
13/34
有支护时由 ymax ymax n

4 4 h1 q1 L1 h p L1
384E1 J1
384E2 J 2

bh13 J1 12
bh 3 J2 12
q1 h1
从而
E h 2 2 1 不离层最小支撑力 p h 1 E1 h1

17/34
2、老顶梁式结构力学分析: (按固定支座) 1)支座反力:(对称)
ql 2 M1 M 2 12
ql R1 R2 2
8/34
五、“砌体梁”理论: (1978,钱鸣高,中国)
在上覆岩层中存在由断裂 岩块组成的“砌体梁”,因岩 块相互挤压,形成承载结构。 认为: 上覆岩层可以硬岩为底划 分若干组,软岩为载荷; 硬岩断裂,岩块间相互挤 压成铰接关系; 铰接岩块在某些条件下可 形成平衡体。
9/34
第三节
直接顶的垮落
顶板事故位置与原因分析
11/34
二、直接顶的离层:
1、离层原因 直接顶较软,易发生弯曲变形 未及时支护或支撑力不足
2、不离层条件:
无支护时:
由挠度计算公式: y max 老顶挠度:ymax
4 h1 q1 L1
qL4 384EJ
384E1 J1
y max n 直接顶挠度:
4 h L1 384E2 J 2
显然: 及时增大支撑力可使顶板不离层。
14/34
直接顶初次垮落后采空区情形
15/34
三、直接顶的初次垮落: 初次垮落——直接顶第一次垮落(初次放顶) (标志:垮落高度>1~1.5m,长度>1/2 面长) 初次垮落距——第一次垮落时,直接顶的跨距。 直接顶垮落距受直接顶强度、厚度、节理裂隙影响, 是描述直接顶稳定性的综合指标。 直接顶垮落前,顶板完整性一般较好,支架载荷小, 稳定性差,初次垮落易发生大面积顶板事故。
4/34
第二节
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
一、压力拱假说: (1928,德国,哈克) 在上覆岩层中,形成一个 “压力拱”,前方煤壁及后方垮落 矸石分别为拱的两脚,工作面处 于拱的保护之下。 “压力拱”将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前移。
5/34
二、悬臂梁假说: (1916,德国,施托克) 工作面和采空区上覆岩层,可视为一端固定于岩体 内,另一端悬伸的悬臂梁,多岩层可组成组合悬臂梁。
16/34
第四节
一、老顶梁式结构分析: 1、冒落区老顶支撑条件:
老顶的断裂形式

1)全部充填满回采空间
0
h
M K p 1
2)不能充填满回采空间 (老顶悬露,成梁式结构) M 0 h K p 1 (
h M h K P M hK P 1
位置 地点 上、下出 口 放顶线 煤壁区 控顶区 % 57.9 推垮型 19 14.7 71 老顶 直接顶 事故 类型 % 原因 顶板 直接顶 % 80 20 21 79
10/34
压垮型
8.4
29
老顶
一、直接顶岩层破坏离散原因:
1、节理裂隙切割;
2、岩层松软,变形大离层;
3、落煤后顶板支护不及时,支撑力小,促使离层; 4、老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平衡结构失稳,岩块回转; 5、支撑力不均衡或支架反复支撑; 6、放顶撤柱,动力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