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示范文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示范文本)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示范文本)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示范文本)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口算:30×40= 6×40= 200×20= 80×50=12×8= 32×20= 150×4= 240÷2=二、探究新知.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2.数学例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5×3=15(角)15角=1元5角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70×2=140(元)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9×4=36(元)(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3)反馈练习:①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买多少叫(),一共用多少钱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②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25×3=75(千克)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150×4=600(千克)(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反馈练习:①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②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四、随堂练习.1.填空:()×()=总价()×数量=总产量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五、布置作业.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板书设计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范文

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关机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 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关机乘法应用题的解答。

2. 教学难点: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应用题。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问题。

2. 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的意义。

3. 出示关机乘法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5. 讲解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举例,理解数量关系的应用。

6. 出示数量关系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8.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关机乘法和数量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0.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机乘法和数量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关机乘法应用题的解答能力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环节,评价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PPT。

2. 关机乘法应用题和数量关系应用题的练习题。

3. 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范文

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范文

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是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两个话题。

一、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关机乘法是指将两个数相乘的方法,其实际运算可以通过关机数码机学习。

在学习了基本乘法算法之后,学生需要掌握将关机数码机运用到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下面将提供一些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及其解答。

1. 物品总数:30,每个箱子最多放10个物品,要将这些物品全部放进箱子,至少需要几个箱子?答案:通过口算,我们知道30÷10=3,即三个箱子至少可以放下这30个物品。

2. 一个厨师需要做120个蛋糕,每次能做20个,他需要做几次才能完成任务?答案: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口算,知道120÷20=6,即这个厨师需要做6次蛋糕。

3. 一个运动会,小兔子代表C班参赛,小兔子需要跑1000米,他开始的时候是第8个跑步的,比他先跑的人跑得快,比他后跑的人跑得慢,小兔子最终跑的排名是第几名?答案:由于每个参赛者的速度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时间计算来确定小兔子的排名。

比小兔子跑得快的人到达终点时,小兔子还没有跑完1000米,而比他跑得慢的人在小兔子完成比赛时仍未完成,小兔子的排名是第8名。

以上是几个关机乘法应用题的例子,通过应用题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将关机乘法的概念更加深入地理解。

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指的是数值之间的相对大小、增长或减少关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数量关系的知识是相对抽象和困难的。

老师需要通过教案的设计来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提供几个优秀的教案范例。

(一)教案1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课题:学算术,谈数量教学目标:通过探究、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值的增加和减少关系,以及对数这一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数值的增加和减少关系。

教学难点:数值的变化规律,表格的制作。

教学过程:1. 展示一张表格,让学生观察。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经典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经典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经典教案三篇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经典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经典教案一(1)乘法应用题和物价、产量数量关系教学目的: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关键: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我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在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已经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总结。

今天我们来学习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

二、新授。

1、揭示课题:来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1。

(题略)(1)分别出示例1的3道题。

①分别出示每道题。

用幻灯投影每道题的题意图。

②要求全班学生默读并想一想各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求什么?(2)学生默读题目后,把3道题独立地解答出来。

(3)指名讲述解答方法,然后板书算式。

①铅笔3支用:8 3=24(分)=2角4分②篮球2个用:28 2=56(元)③鱼4千克用:3 4=12(元)答:(略)(4)提问:①同学们观察这3道题所说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②3道题中的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③3道题中的要求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这3道题都是说购买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钱。

教师进而指着3道题的第一个条件。

告诉学生“每件商品的价钱”。

我们叫它单价。

(板书:单价)接着指第二个条件,告诉学生“买了多少”,我们叫它数量。

(板书:数量)。

“一共用了多少钱”,我们叫它总价。

学以致用: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教案二

学以致用: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教案二

学以致用: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教案二引言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这一内容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和日常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教案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数学教育。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教案二;2. 能够理解数学乘法的含义、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数学乘法的掌握和运用;4. 能够提高数量关系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应用题及数量关系教案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应用题:通过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趣味乘法计算游戏,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乘法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数量关系教案二:数量关系教案二主要是教学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 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在教学前,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准备工作来准确地出课程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寻找趣味乘法计算游戏和实际例子等资料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呈现乘法应用题和数量关系教案二的知识点。

同时,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快速掌握乘法的应用和数量关系的解决方法。

3. 教学内容(1)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应用题:游戏一:教师将在教室中制作不同难度的乘法计算题,并将每道题的答案分别标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学生需要在教室中不断行走,找到与题目相匹配的答案,并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应用,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范文

三年级关机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常见的数量关系:总数量=单价×数量,单价=总数量÷数量,数量=总数量÷单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发现和总结常见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总结常见的数量关系。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

3.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学生发现和总结常见数量关系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解决,常见数量关系等。

2. 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量关系。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2. 第二课时: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量关系。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 二 )(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 二 )(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 二 )(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解答应用题和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难点: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三种数量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口算卡片)20×405×3024×2012×542×1060×50200×30240÷22.复习上节课有关三量关系.提问: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常用到哪几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一例.(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每张课桌45元,4张课桌多少元?)提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二)学习新课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投影出示:例题1.汽车每分行750米,4分行多少米?750×4=3000(米)2.小强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多少米?66×5=330(米)3.一艘轮船每小时行18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18×3=54(千米)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120×2=240(千米)以上四道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口述解题过程,老师板书.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四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有什么特点?(四个小题讲的是同一类事情,都是行车、走路的问题.特点是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走多少路,所求问题都是求一共走多少路)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以上每小题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同学们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速度,举出几例说明)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速度.(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说明:根据物体实际运动的快慢,可以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叫速度.(还可以再让同学举一些平时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下什么叫速度)提问:那么题目中4分、5分、3时、2时又叫做什么呢?(回答是时间)(板书)再问:我们计算出的结果(也就是题目中的问题)3000米、330米、54千米、240千米表示的是什么呢?(回答是共走的路程)老师归纳:我们把一共走的路叫路程.从题目中可以看出速度和路程都用米、千米等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想一想速度和路程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速度: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路程:一共所走的路.根据上面的四个算式,分别指出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小组同学互相说说每道题里速度是多少,时间是多少,路程是多少.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量关系式,编一道应用题,再请其他同学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师:我们掌握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答相应的应用题.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出示例题:1.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3米,8小时织布多少米?3×8=24(米)2.修路队每天修路240米,5天修路多少米?240×5=1200(米)3.某机床厂每月生产机床450台,一年生产机床多少台?450×12=5400(台)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生产、工作的事情)说出各小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已知每小时、每天、每月干多少活)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把每小时、每天或每月的产量多少叫做工作效率,简称工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知道的一些与工作效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工效”的概念.每分、每时、每天、每月……生产的数量叫工效.那么8小时、5天、1年又表示什么呢?(学生很容易说出是“时间”)师:对,我们把它叫工时.老师指每题的结果,问:24米,1200米,5400台表示什么?(共完成的数量)师:我们把一共完成的数量叫做工作总量.请你用一个关系式概括出工效、工时、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板书: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师:请你编一道已知工效和工时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互相说自己编的题,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反馈关于乘法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学得最好.1.把已知条件和可以求出的问题用线连接起来.(出示投影)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同学回答.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工作总量已知速度和时间可以求出总产量已知工效和工时可以求出总价已知单产量和数量可以求出路程2.填空.(投影)()×数量=总产量()×数量=总价速度×()=路程工效×工时=()3.先补充已知条件,再解答.要求:先读题,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应补充什么条件?(1)李刚每小时能走4500米,(),一共走了多少米?(2)每本《东方少年》5元,(),共用了多少元?(3)一台织布机,().8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4)每棵苹果树收苹果45千克,(),一共收苹果多少千克?下面的练习由小组讨论,在练习本上只列式,然后互相交换检查.4.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式.(1)每包毛巾有24条,50包共有毛巾多少条?(2)学校买了360张课桌,每张课桌48元,一共花了多少元?(3)挖一条水渠,每天挖280米,20天挖了多少米?(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0千米,8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业:看书第27,28页.第29页第8题.小资料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归结为求b个相同加数a的和c是多少.即a·b=c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求b个相同加数a的和;二是求已知数a的b倍是多少,实际上也是求b个a的和.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教学例3,例4是在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行程问题和工作问题,学生是接触过,会解答简单的题目,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没有系统建立这些概念.速度、时间、路程及工效、工时、工作总量这些数量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加以整理概括,加深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加强运用术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创设环境,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为了巩固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大量的、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通过反馈,教师能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板书设计《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二)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三)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计算:把这四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四名同学在自己位子上做.2.口算练习:(全体同学进行口算练习,投影出示)14×231×30214×316×523×422×321×512×2018×323×627×442×3请同学说一说,14×2,31×30,214×3的口算过程.重点强调要用乘数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集体订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题,请同学回忆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再强调说明:在计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要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根据乘法的意义写出算式并口算出结果.1个242个243个2410个24(24×1=24)(24×2=48)(24×3=72)(24×10=240)同学们想一想:3个24和10个24合起来是几个24?(13个24)根据乘法的意义:13个24写成乘法算式.24×13揭示新课: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投影出示,引导学生看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每盒有多少只?一共有多少盒?求的是什么?怎样求?以上几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说明图意.(每盒彩色笔24支,13盒彩色笔共多少支)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这几个问题,投影出示)(1)求13盒彩色笔共多少支,应该怎样列式?(2)讲一讲24×13的意义.(3)从图中看出13盒彩色笔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彩色笔的支数?(先求3盒的支数,再求出10盒的支数,最后求出13盒一共的支数)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盒的支数(2)10盒的支数(3)13盒的支数这三步是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请一名书写好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在竖式中标明乘的箭头.教师边重点补充讲解边完善板书:这道题分三步计算,先求3盒的支数,再求10盒的支数,最后把两部分加起来,得到13盒的支数.提问:怎样把这三步写在一个竖式里呢?板书:教师示范演示:第一步:用纸片盖住乘数十位上的“1”,用个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如式:第二步:揭开十位数字上面的纸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4”得4,(即4×10=40,故4要写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写在百位上.)第三步;综合一,二步,把两部分积相加起来.写一个完整的算式:在把两部分积相加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说一说计算的全过程.(先用乘数个位上的3去乘被乘数24,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24,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72和240加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竖式和分步计算的联系与区别.强调说明用一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试做:完成下面各题:(以上三题写在小黑板上,由三个学生完成,其余同学写在课本上)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想一想: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一下)投影出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乘数个位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请个人读、集体读.(三)巩固反馈1.计算下面各题.要求:(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步骤,再计算;(2)计算后请把被乘数和乘数调换位置再算一遍,看看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同吗?43×1231×2326×13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要求:计算后结合每道题具体说一说“为什么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出示投影片.学校买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价钱是15元.根据左边的竖式在()里填数.通过读题、审题后,由学生独立写在课本第8页.完成后集体订正.4.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错误原因.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上面的错题改正过来.然后把乘数和被乘数交换位置,再计算一遍.(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验算)5.课堂验收.要求:格式规范、书写整齐、计算正确.(1) 36×12(2)53×28第1,2,3组同学做第(1)题,第4,5,6组同学做第(2)题.并用交换被乘数、乘数的位置,再做一遍.小结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再出一道思考题,用你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123×23家庭作业:看书第6页.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基础上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导入新课正是旧中引新,为讲授法则和算理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讲授新课时,利用迁移的原理,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很轻松地获得了新知识.通过对练习的精心设计,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计算能力,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三)教学目标1.两位数乘两位数,相乘每一步都需进位(连续进位).2.另一个因数是三位数,乘得的0要占数位.3.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连续进位的计算.教学难点0占数位.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25×448÷46×5+778÷63×907×8+416×54×9+65×6+44×7+66×9+73×8+64×9+78×7+82.板演:48×22=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48×72【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1)分组合作,讨论、交流.(2)一人板演:(3)订正时,说一说百位为什么写3.(第二个积)使学生明确:连续进位,8×7=56,4×7+5=33.用十位上的7去乘8时,7乘8得56,在十位上写6,百位上进5,写一个小“ 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写3,把小“5”盖上,以免两部分积相加时,多加一个5.(4)反馈练习:2.出示例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继续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1)读题,列式并计算.(2)出示投影,引导学生填写.114 × 59 =()(分)答:要用_____分.3.反馈练习:三、全堂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四、随堂练习.1.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列式并计算.(1)56乘39得多少?(2)12个603是多少?(3)116的48倍是多少?五、布置作业.1.64×59139×43254×3689×46308×32105×872.32个同学在运动场练习接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板书设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例348×72=3456例4114×59=6726(分)探究活动让你来做小教师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笔算的方法.2.通过改正错误的计算,来避免自己在做题中犯同样的错误.3.让学生体会做教师的乐趣和辛苦.活动准备3道笔算过程错误的式题写在题板上.题要有代表性:如用十位上的数乘,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的;末尾有0的乘法,将0忘记落下来的等.活动过程1.出示错误式题.2.让3名学生到前面来,进行判断.3.口叙错误原因,并改正.。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概念,以及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例如倍数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概念及其应用2. 常见的数量关系3.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入乘法的概念,例如:一个苹果5元,如果我买了3个苹果,那么需要支付多少钱呢?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乘法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授新知识1. 乘法的概念:两个或多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使用乘法来简化运算。

例如:5+5+5=15,我们可以写成5×3=15。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乘法的规律,并尝试用不同的数字进行验证。

2. 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包括倍数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

例如:6是3的两倍,也就是说6÷3=2,这就是倍数关系。

而“一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则可以用分数或者百分比来表示。

(三)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学校要购买一批图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0元,如果要买50本,那么需要多少钱?这是一个乘法问题;如果已经购买了30本,还需要再买多少本才能达到50本?这就是一个关于部分与整体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乘法的概念和常见数量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乘法应用题,让学生回家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有的数目关系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目关系的能力.2.运用数目关系解决实质问题.3.指引学生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研究知识的欲念,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使学生抽象思想的发展.教课要点经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目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质问题中加以应用.教课难点使学生娴熟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教课步骤一、铺垫孕伏.口算:3040= 640= 20190= 8050=128= 3220= 1504= 2402=二、研究新知.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样数目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有的数目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有的数量关系.2.数学例 1:认识:单价数目=总价(1)例 1.铅笔每枝 5 角,买 3 枝用:53= 15(角)15角=1元 5角篮球每个 70 元,买 2 个用:702= 140(元)鱼每千克 9 元,买 4 千克用:94= 36(元)(2)指引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每件商品的价格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目;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 5 角,数目是 3 枝,总价是 1 元 5 角.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 70 元,数目是 2 个,总价是 140 元.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 9 元,数目是 4 千克,总价是 36 元.从例 1 能够看出,单价、数目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3)反应练习: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价格叫(),买多少叫(),一共用多少钱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② 请你举出平时生活中切合以上数目关系的实质计算问题.3.教课例 2.认识:单产量数目=总产量(1)例 2.每棵苹果树均匀收苹果25 千克, 3 棵苹果树收:253= 75(千克)菜园每畦产菠菜150 千克, 4 畦产菠菜:1504= 600(千克)(2)议论思虑: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目、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边两个问题能够看出单产量、数目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生报告: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相关生产数目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目;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 25 千克,数目是 3 棵, 75 是总产量.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 150 千克, 4 畦是数目, 600 是总产量,从上边两个问题能够看出单产量、数目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产量数目=总产量(4)反应练习:① 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目).② 举出平时生活中切合上述数目关系的实质计算问题.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目关系?四、随堂练习.1.填空:()()=总价()数目=总产量2.判断下边各题的对错.(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格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2)生产队有土地 20 亩,每亩产粮 400 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目的题目()与现在“教师”一称最靠近的“老师”观点,最早也要追忆至宋元期间。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1)乘法应用题和物价、产量数量关系教学目的: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关键: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我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在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已经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总结。

今天我们来学习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

二、新授。

1、揭示课题:来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1。

(题略)(1)分别出示例1的3道题。

①分别出示每道题。

用幻灯投影每道题的题意图。

②要求全班学生默读并想一想各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求什么?(2)学生默读题目后,把3道题独立地解答出来。

(3)指名讲述解答方法,然后板书算式。

①铅笔3支用:8X3=24(分)=2角4分②篮球2个用:28X2=56(元)③鱼4千克用:3X4=12(元)答:(略)(4)提问:①同学们观察这3道题所说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②3道题中的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③3道题中的要求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这3道题都是说购买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钱。

教师进而指着3道题的第一个条件。

告诉学生“每件商品的价钱”。

我们叫它单价。

(板书:单价)接着指第二个条件,告诉学生“买了多少”,我们叫它数量。

(板书:数量)。

“一共用了多少钱”,我们叫它总价。

(板书:总价)④再问:单价是什么意思?总价是什么意思?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引导学生回答后,根据这3道题的实际找出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单价X数量=总价⑤再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每道题中的单价是多少?数量是多少?总价是多少?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遇到买商品的事,掌握了“单价X数量=总价”这种数量关系后,买东西时只要看商品的单价和我们买的数量,就可以用单价乘以数量求出要付的总价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模板篇1 教学目的:1、记住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培养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认定目标1、"小小售货员"游戏。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乘法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

)2、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应用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同类型乘法应用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口头展标l、2)。

[评析:通过游戏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标及时合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二、导学达标1、求总价数量关系的教学。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①铅笔每支8分,买3支用多少钱?②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多少钱?③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多少钱?(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解答)(2)讨论(出示讨论题,四个小组讨论)。

①例1中的三道题都说的是哪一方面的事?②题里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③要求的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3)单价、数量、总价含义的教学。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或单位重量的价钱;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单价(板书"单价"):买商品的件数或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数量(板书"数量");买商品一共用多少钱叫做总价(板书"总价")。

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

(4)引导学生总结数量关系。

根据例1的三道题的解题规律,请同学们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二: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探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二: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探究

小学三年级数学经典教案二: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能。

乘法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而数量关系探究则是在通过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非常常见的方法。

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这一内容,我特别整理了一篇文章,来探究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的关系。

一、乘法实际应用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乘法实际应用题是什么:乘法实际应用题,就是通过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题目。

这些题目通常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关,例如: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需要根据商品单价和购买数量来计算总价,这样的计算就需要用到乘法。

乘法实际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教学乘法时,我们常常通过这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数量关系探究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数量关系探究:数量关系探究,是一个通过观察、组合、比较等方法来发现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学习乘法时,可以通过数量关系探究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乘积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探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探究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探究的关系。

当我们解决乘法实际应用题时,我们常需要通过数量关系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需要计算一个一米长的绳子可以切成多少段,每段长度为五分之一米。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数量关系探究的方法来求解。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乘法的问题:1÷(5÷100),通过数量关系的探究,将除法转换为乘法,最终得出答案:一米长的绳子可以切成五段长度为五分之一米的绳子。

通过乘法实际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探究,我们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在解决一个关于购物的乘法应用问题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探究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和单价的信息来计算总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习题.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开展.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习题的实际问习题中加以应用.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口算:30×40=6×40=200×20=80×50=12×8=32×20=150×4=240÷2=二、探究新知.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习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习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2.数学例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5×3=15(角)15角=1元5角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70×2=140(元)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9×4=36(元)(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习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第一个问习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第二个问习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第三个问习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3)反应练习: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买多少叫(),一共用多少钱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② 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习题.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1)例2.每棵苹果树均匀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25×3=75(千克)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150×4=600(千克)(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习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习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习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生报告:这两个问习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第一个问习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第二个问习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从上面两个问习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反应练习:① 答复: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② 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习题.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四、随堂练习.1.填空:()×()=总价()×数量=总产量2.判断下面各习题的对错.(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标题()五、布置作业.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习题.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习题.篇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中小学数学第六册第25-26页。

多样实践: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教案二

多样实践: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教案二

本篇文章将围绕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乘法应用题与数量关系教案二展开探讨。

如今,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探索实践教学。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活动、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乘法应用题与数量关系。

乘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其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在设计教学要重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了解乘法应用题的具体应用场景。

同时,数量关系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乘法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数量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乘法应用题与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设计与活动本次教案的设计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以下为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活动案例: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发放乘法应用题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并讲解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达到知识互相交流与学习的目的。

2.角色扮演:教师设置“小商铺买卖”等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逐渐掌握乘法应用题与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互动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游戏:教师利用颜色宝石等游戏道具,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游戏的方式可以灵活变换,比如填方格、连线、找规律等,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评价与反思评价与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思维深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制定一些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评价,并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教师也需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寻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四篇
②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多少钱?
③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多少钱?
(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2)讨论(出示讨论题,四个小组讨论)。
①例1中的三道题都说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题里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
③要求的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
(3)单价、数量、总价含义的教学。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或单位重量的价钱;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单价(板书"单价"):买商品的件数或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数量(板书"数量");买商品一共用多少钱叫做总价(板书"总价")。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
②学生独立解答。
(3)指名讲述解答方法,板书算式。
2、棵苹果收。25×3=75(千克)
3、畦产菠菜:150×4=600(千克)
答:(略)
(4)提问:
①刚才例2的两道题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都是讲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都是讲平均产量。即单产量。
②两道题中的问题都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都是求总产量。
教师归纳、例2的两道题中的“每棵树收苹果的重量”和“每哇收菠菜的重量”,我们叫它单产量。(板书:单产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四篇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02.jpg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
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4.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2、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资源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6×40=200×20=80×50=
12×8=32×20=150×4=240÷2=
教学活动2
二、教学新课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反馈练习:
①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
②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教学活动3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填空:
( )×( )=总价 ( )×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②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解答应用题和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难点: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三种数量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口算卡片)20×405×3024×2012×542×1060×50200×30240÷22.复习上节课有关三量关系.提问: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常用到哪几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一例.(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每张课桌45元,4张课桌多少元?)提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二)学习新课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投影出示:例题1.汽车每分行750米,4分行多少米?750×4=3000(米)2.小强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多少米?66×5=330(米)3.一艘轮船每小时行18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18×3=54(千米)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120×2=240(千米)以上四道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口述解题过程,老师板书.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四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有什么特点?(四个小题讲的是同一类事情,都是行车、走路的问题.特点是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走多少路,所求问题都是求一共走多少路)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以上每小题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同学们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速度,举出几例说明)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速度.(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说明:根据物体实际运动的快慢,可以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叫速度.(还可以再让同学举一些平时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下什么叫速度)提问:那么题目中4分、5分、3时、2时又叫做什么呢?(回答是时间)(板书)再问:我们计算出的结果(也就是题目中的问题)3000米、330米、54千米、240千米表示的是什么呢?(回答是共走的路程)老师归纳:我们把一共走的路叫路程.从题目中可以看出速度和路程都用米、千米等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想一想速度和路程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速度: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路程:一共所走的路.根据上面的四个算式,分别指出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小组同学互相说说每道题里速度是多少,时间是多少,路程是多少.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量关系式,编一道应用题,再请其他同学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师:我们掌握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答相应的应用题.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出示例题:1.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3米,8小时织布多少米?3×8=24(米)2.修路队每天修路240米,5天修路多少米?240×5=1200(米)3.某机床厂每月生产机床450台,一年生产机床多少台?450×12=5400(台)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生产、工作的事情)说出各小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已知每小时、每天、每月干多少活)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把每小时、每天或每月的产量多少叫做工作效率,简称工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知道的一些与工作效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工效”的概念.每分、每时、每天、每月……生产的数量叫工效.那么8小时、5天、1年又表示什么呢?(学生很容易说出是“时间”)师:对,我们把它叫工时.老师指每题的结果,问:24米,1200米,5400台表示什么?(共完成的数量)师:我们把一共完成的数量叫做工作总量.请你用一个关系式概括出工效、工时、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板书: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师:请你编一道已知工效和工时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互相说自己编的题,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反馈关于乘法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学得最好.1.把已知条件和可以求出的问题用线连接起来.(出示投影)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同学回答.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工作总量已知速度和时间可以求出总产量已知工效和工时可以求出总价已知单产量和数量可以求出路程2.填空.(投影)()×数量=总产量()×数量=总价速度×()=路程工效×工时=()3.先补充已知条件,再解答.要求:先读题,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应补充什么条件?(1)李刚每小时能走4500米,(),一共走了多少米?(2)每本《东方少年》5元,(),共用了多少元?(3)一台织布机,().8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4)每棵苹果树收苹果45千克,(),一共收苹果多少千克?下面的练习由小组讨论,在练习本上只列式,然后互相交换检查.4.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式.(1)每包毛巾有24条,50包共有毛巾多少条?(2)学校买了360张课桌,每张课桌48元,一共花了多少元?(3)挖一条水渠,每天挖280米,20天挖了多少米?(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0千米,8小时行多少千米?作业:看书第27,28页.第29页第8题.小资料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归结为求b个相同加数a的和c是多少.即a·b=c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求b个相同加数a的和;二是求已知数a的b倍是多少,实际上也是求b个a的和.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教学例3,例4是在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行程问题和工作问题,学生是接触过,会解答简单的题目,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没有系统建立这些概念.速度、时间、路程及工效、工时、工作总量这些数量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加以整理概括,加深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加强运用术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创设环境,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为了巩固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大量的、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通过反馈,教师能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板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二)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被乘数中间有0”.(板书课题: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2.投影盘子图:问:图中有几盘苹果?每个盘子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用加法计算:5+5+5=15.用乘法计算:5×3=15.问: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3个5相加的和是15)3.投影出盘子图:提问:图中国共产党有多少个苹果?1+1+1=31×3=3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0乘以任何数都得0)(1)投影出示盘子图:问:这里的三个盘子,每个盘子一个苹果也没有,要求这3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谁来列乘法算式:0×3=0.问:0乘以3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3个0相加结果是0) (2)口算下列各题.(打在投影片上)0×90×70×20×5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0×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提问: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多少?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0乘以几的计算结果?(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2.教学例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教师板演:0×3=00×9=□0×0=□3×0=□9×0=□老师提出要求:请根据第一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直接说出后面几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学生根据过去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出答案.0×3=00×9=00×0=03×0=09×0=0提问: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排的计算结果?(0乘以任何数都得0)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排的计算结果?(任何数乘以0都得0)问:怎样把这两句话简练地概括成一句话呢?启发学生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板书)(2)用投影打出一组口算题:0×25×00×70+82×05+07×00×8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订正之后,对全部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一些在口算中看错符号的同学指出不足,并让他们及时改正.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运算符号,因为运算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做题之前必须先看清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3.教学例3:(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集体订正)问:这题在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这题在计算中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以及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说:在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没有0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计算结果)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问: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几?(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0) 问:6乘被乘数的十位上的0得0,为什么不在积的十位上写0,而写“3”呢?(因为个位上进上来3,所以必须加上进上来的3,因此,要在积的十位上写3)问: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为什么能在积的百位上写0?(因为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十位上没有进上来的数,所以,要在积的百位上写0)教师强调指出: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三)巩固反馈1.口算练习:(看卡片直接说结果)0×2=0×0=0×9=2×0=0+8=9×0=6+0=6×0=2.笔算练习:3.改错练习:(板书)先讨论错在哪里,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改错,全班同学注视黑板,进行判断.4.填空练习:5.判断○里填什么运算符号.(投影片)0○3=30○3=04○0=04○0=41○0=01○0=1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没有,谁来说一说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计算?(按照一位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不管被乘数中间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位,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在复习准备部分,采用了彩色投影片: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和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复习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理解了0×3为什么等于0的算理.巩固练习中的改错题,基本上包括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类型.同学们通过判断、讨论、改错,对易错的地方加深了印象,引起了注意,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填运算符号的练习,从另外一个角度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观察思考,集体讨论,独立试做,使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板书设计几倍求和(差)应用题”教案与评析教学内容: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P103-104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