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重点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总结归纳》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背诵
![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f5707c9652d380eb62946d9b.png)
选修一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培养基1、概念?种类?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2、琼脂的来源?本质?特性?(P14最左侧)3、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哪些成分?4、培养基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的哪些要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添加?培养霉菌是需要将PH调至?培养细菌是需将PH调至?考点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2、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3、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4、灭菌的概念?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三种?5、灼烧灭菌的对象A: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灼烧B:在接种过程中,?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灼烧来灭菌6、干热灭菌的条件?对象?干热灭菌过程中灭菌对象要用?包裹严密(附录4)灭菌物品为什么不能与干热灭菌箱内壁的铁板接触?(附录4)7、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过程?(附录4)对象:如培养基8、除了消毒和灭菌,实验室里还可以用?方法进行消毒考点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步骤?2、灭菌过程中用什么方法?3、倒平板时的温度是?过程?倒平板后平板倒置的原因?(即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考点四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有?2、菌落的概念?3、平板划线法的概念?操作过程?用的工具?(接种环)4、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概念?过程?用的工具?(涂布器)5、大肠杆菌的培养温度?是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P20最上)对照组有菌落生长说明什么?6、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方法。
具体过程?此方法的缺点?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方法。
人教版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a7b8b6fb90d6c85ec3ac6cc.png)
人教版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ppt专题整合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ppt专题整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f89128b90d6c85ed3ac606.png)
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比较
微生物
营养型 自养型 微生物 异养型 微生物 碳源 氮源 NH3、铵盐硝 酸盐等 铵盐、硝酸 盐、蛋白质等 生长因子 一般需要 不 有些种类 需要 举例
CO2、NaHCO3 糖类、脂肪酸等
硝化细菌 乳酸菌
【典例1】 下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H2O 100 mL )。
消毒法
紫外线 30 W紫外灯照射30 消毒法 灼烧 灭菌法 干热 灭菌法 高压蒸 汽灭菌 法 min 酒精灯火焰灼烧
接种室空间消毒
微生物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
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等,接种 过程中试管口或锥形瓶口等 干热灭菌箱160~ 170 ℃加热1~2 h 100 kPa、121 ℃维 持15~30 min
含碳有机物,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选项A、B均对;圆褐固 氮菌同化类型为异养型,培养基中必须含含碳有机物,所以该培 养基不能用来培养圆褐固氮菌,C错。
答案
C
区分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
概念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 用途 实例 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
选择 化学物质,以抑制 培养、分离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
培养 不需要的微生物的 出特定的微 培养基中加入
玻璃器皿(如吸管、培养皿等)、
金属用具等凡不适宜用其他方 法灭菌而又能耐高温的物品 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物品
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
鉴定比较
项目 内容 条件 尿素分解菌 尿素为唯一氮源 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鉴定方法 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
及现象 示剂,变红色 细菌等微生物生成脲 鉴定原理 酶,使尿素中肽键断
而对真菌没有影响;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细菌,通入氧气会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2微生物培养和应用知识点总结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2微生物培养和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f2dd6f482fb4daa58d4bf1.png)
课题 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 1.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标准 培养基类型配制特点主要应用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较多菌种分离,鉴定,计数半固体培养 物理性质基加入凝固剂较少菌种保存液体培养基不加入凝固剂工业生产,连续培养合成培养基 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明确 菌种分类、鉴定化学组成 天然培养基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不明 工业生,产降低成本确鉴别培养基 目的用途选择培养基添加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剂 添加(或缺少)某种化学成分菌种的鉴别 菌种的分离2、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_多糖__________,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____凝固剂_____ __。
3、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含有__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碳源_____、________氮源 ________四类营养成分。
培养基成分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pH_________、_特殊营养物质________、氧气_______ 等要求。
4、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____碳源、氮源、维生素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营养物质。
5、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__维生素_________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 pH 调节 为____酸性_______ ___________ ,培养细菌时需要将 pH 调节为 __中性或微碱性 _________ ___________ 。
6、培养基的配制原则:① 目的 制量。
要明确: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培养的目的等确定培养基的类型和配② 营养 要协调: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要适宜。
③ pH 酸性。
要适宜:细菌培养基 pH 呈 中性或微碱性性,霉菌培养基呈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2、 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 清洁和消毒;(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灭菌;(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酒精灯火焰附近___________ _______ 进 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_周围物品_____ 相接触。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a8a0b7312b3169a551a462.png)
1、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注意:(1)选择培养基:①特点:培养基中加入有利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抑制或阻止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②用途:选择出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 (2)鉴别培养基:①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者化学药品;②用途: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2、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无菌技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1)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
原因: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化学药剂消毒法(如酒精、氯气、石碳酸等),紫外线消毒法(原理:破坏DNA的结构)。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灼烧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工具、试管口)、干热灭菌法(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等,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3)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拔出锥形瓶瓶盖;在酒精灯火焰旁打开培养皿一条缝;打开的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
4、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各营养成分都有且有一定的比例。
牛肉膏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琼脂作为凝固剂。
(2)要将平板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纯化大肠杆菌(1)纯化方法: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高考选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高考选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efa35383c4bb4cf7ecd1a7.png)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高考选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https://img.taocdn.com/s3/m/4302b0183c1ec5da50e27052.png)
实验组 唯一氮源
的培养基
是否 接种
是
对照组
牛肉膏 蛋白胨
是
培养基
目的 结果
分离 尿素 细菌
只生长 尿素细 菌
判断该 培养基 有无选 择性
生微镜直接计数: 利用血球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 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五.课外延伸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 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够 分解尿素。
测定饮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方法是 将一定体积的水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后, 将滤膜放到 伊红美蓝 培养基上培养, 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据黑色菌落的 数目可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 都要灭菌。
[二]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每个稀释 度下需要3个选择培养基,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将稀释相同倍数的菌液,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 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对照,用来判断选择 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 (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 其他微生物生长。
什么是选择培养基?
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 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的培养基。
3、本课题所使用培养基:
KH2PO4 NaH2PO4 MgSO4`7H2O 葡萄糖
1.4g 2.1g 0.2g 10.0g
②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计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f0151af12d2af90242e626.png)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669822f12d2af90242e6c1.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 2H 5OH +4O 2→CH 3COOH +6H 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的H 2SO 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e2cd65f5335a8102d220d5.png)
4.细菌的计数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 1.土壤取样 2.制备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照
选择培养基 -- 尿素为唯一氮源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 3.接种、培养、观察
稀释涂布平板接种 稀释液的倍数的范围: 真菌:102~104 细菌:104~106 放线菌:103~105
2.灭菌 以强烈的化学或物理方法消灭体内外所有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 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 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孢又小又轻,可 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 成一个细菌.
常用消毒的方法:
每一个浓度做3个或3个以上平板,求平均值
重复实验--增强说服力和准确性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 3.接种、培养、观察
时间 细菌 1-2d 放线菌 5-7d 霉菌 3-4d
温度 30~37OC 25~28OC
25~28OC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
筛选方法: 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间接计数—统计平板的菌落数
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原理: 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
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 的,即一个菌落代表原先的一个细菌
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计算公式:(C÷V)x M
注意事项
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 —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
1.土壤取样 2.制备培养基 3.接种、培养、观察 4.细菌的计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54395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4.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消费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展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展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外表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进步,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展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时机。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响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参加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疑难解答〔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时机。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04b5e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c.png)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增强学生的现代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转变思想,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1、常见碳源:CO2、糖类、脂肪酸、牛肉膏、蛋白胨2、常见氮源:N2、铵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3、培养基的种类4、无菌技术5、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6、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7、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避免周围环境微生物的污染】8、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温度高,水蒸气多;温度低,培养基开始凝固(琼脂在【40℃左右】凝固),倒出来的培养基不均匀】9、估计培养基已冷却到50℃左右的简便方法——【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即可】10、在【酒精灯火焰】旁边取下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的瓶塞——【防止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11、倒平板前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杀死锥形瓶口的微生物】12、将培养基平板【倒置】——【防止盖子上面的冷凝的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面,污染培养基】13、常见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14、接种环蘸取菌液前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避免接种环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15、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杀死上次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每次划线的菌种均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16、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17、接种环在接种结束要【灼烧】——【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18、实验后,所用过的培养基、培养液等都需要统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再丢弃——【防止造成环境污染】19、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比20、菌种的保藏21、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而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会【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长繁殖】22、在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以【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为对照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作为实验组,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23、在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还需设置【两个空白对照】,即【不涂布菌液的培养基】——【验证培养基中是否含有杂菌】24、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25、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不一定】是所筛选的目的菌——【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26、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基某种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则pH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669822f12d2af90242e6c1.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 2H 5OH +4O 2→CH 3COOH +6H 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的H 2SO 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1136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9.png)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控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知识点总结:
1. 培养基:微生物培养的基础是培养基,它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琼脂糖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肉汤培养基)。
2. 培养技术: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包括平板法、液体培养法、摇瓶培养法等。
平板法适用于菌落计数和纯培养,液体培养法适用于大规模培养和代谢产物的提取,摇瓶培养法适用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研究。
3. 培养条件: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长条件要求,例如,人体共生菌一般在37摄氏度下生长,而一些嗜热微生物则需要较高的温度。
4. 培养纯化:为了获得纯种微生物,常常需要进行培养纯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单菌分离、传代培养和鉴定技术等。
传代培养是通过连续传代使微生物形成纯种,鉴定技术可以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微生物的种属。
5. 微生物应用:微生物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农业等。
例如,乳酸菌可以用于酸奶和乳酸发酵食品的生产,放线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生物修复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6. 发酵技术:发酵是微生物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有用的产物。
发酵技术在酿酒、酱油、乳制品和抗生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是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还有很多深入的内容和应用领域可以继续学习和探索。
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整合归纳2课件人教版选修1.ppt
![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整合归纳2课件人教版选修1.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0269b5f78a6529657d53b2.png)
前期
0~12
6
12
中期
12~16
6
37
后期
16~30
15
37
两种工艺的结果比较见下图。
(1)下列关于本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酵开始阶段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制曲过程的积累 B.蚕豆瓣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和氮源 C.温度与盐度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D.定期取样,使用平板划线法统计活细菌总数
(2)分析新工艺的参数和结果,从前期到中期,盐度不变,温度升高,活霉 菌总数下降,说明中期活霉菌总数下降是由温度升高导致,A正确;新工艺从中 期到后期,盐度升高,温度不变,活细菌总数下降,说明活细菌总数下降是由 盐度升高导致的,B错误;新工艺从前期到中期,盐度不变,温度升高,因此, 中期氨基酸产生速率较前期末加快是由于温度升高提高了蛋白酶的活性,C正 确;比较两种工艺的结果,新工艺前、中期活微生物总数和氨基酸终产量都比 传统工艺高,因此,新工艺中甜瓣子风味有所提升,D正确。故选B。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整合归纳
网络构建·统揽全局
微 生物 的 培实的生 物微基 础 知识培 无 主养 菌 要基 技 包术 括 常 一用 般对 将 在 操种 含实 用 酒 作类 有验 于 精 时: 的操 微 灯 应液 成作 生 火 避体 分的 物 焰 免培 :空 培 附 已养 水间 养 近 经基 、、 的 进 灭、 碳操 器 行 菌固 源作 皿 操 处体 、者 、 作 理培 氮的 接 的养 源衣 种 材基 和着 用 料无和 具 与机手 和 周盐, 培 围进 养 的行 基 物清 等 品洁 器 相和 具 接消 进 触毒 行。 灭菌。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用
操作提示:无菌操作、做好标记、规划时间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核心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核心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b2f9284431b90d6c85c7e7.png)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
(1)按培养基物理性质划分:
(
2)按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划分:
(3)按培养基的功能分:
二、微生物的营养
(1)碳源
(2)氮源:
关于氮源物质的来源和作用:
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
②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
③铵盐、硝酸盐等既可作为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如消化细菌。
④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靠能否以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的碳源,而不是由氮源决定。
(3)水:水是微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重要物质。
(4)无机盐
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有:①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②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③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pH;④某些无机盐具有特殊功能,如化能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NH3等。
(5)生长因子。
(6)培养微生物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三、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两种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操作简单,但单菌落不易分离
(1)无菌操作: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8021b15901020207409cd3.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 2H 5OH +4O 2→CH 3COOH +6H 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的H 2SO 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生物选修笔记-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生物选修笔记-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6ecae89e3143323968933b.png)
生物笔记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
2、分类:
按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按作用分: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3、培养基基本组成成分: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二、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所包括的四个主要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为生物培养的器皿,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较有害
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的方法:煮沸消毒法,用化学药剂消毒(酒精、氯气)、用紫外线消毒
3、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的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三、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制作
1、计算
2、称量
3、溶化(注意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灭菌
5、倒平板
四、纯化大肠杆菌
微生物接种(纯化)常用的两种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1、平板划线法
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最终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
系列稀释操作,涂布操作(0.1mL稀释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菌种保藏等。
·按照天然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的生长。
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消毒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紫外线消毒。
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1(2①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养基(约·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平板培养微生物。
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2种(3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4)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
(5)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
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
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2.3.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6)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①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②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③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④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①临时保藏方法②(2甘油管藏的方法。
在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疑难解答(1)生物的营养营养是指生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证发育、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
人及动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
植物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营养物质五类。
(2)确定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的方法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2(3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能固氮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1.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2.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TTC 3.本法仅限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设置对照应的结果。
(1pH≈7的土壤的土壤层取样。
(2)样品的稀释:样品的稀释程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到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 105 106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 104 105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 103 104(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细菌30~37℃ 1~2天放线菌25~28℃ 5~7天霉菌25~28℃ 3~4天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一楼菌落的数目。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唯独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疑难解答(1平均值落数,V ml),M代表稀释倍数类物质。
(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梯度稀释→(1)土壤采集(2板(3刚果红。
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疑难解答(1)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精心整理2019年-9月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2)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
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cm 左右腐殖土壤中。
(3)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分。
(4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