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概论
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

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体能训练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的练习和训练来提高身体机能和适应能力的过程。
体能训练包括多种形式和内容,旨在增强身体的耐力、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以提高个人在生活和运动中的表现。
体能训练的概念体能训练是一种系统性的运动训练方法,旨在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挑战身体的极限,使身体逐渐适应更高强度和更复杂的运动任务。
体能训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法,引导身体逐步提高各方面的机能水平,以达到提高体能水平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体能训练的内容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通过持续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行等,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有氧耐力训练可以改善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持续运动能力。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旨在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通过负重训练或者使用各种器械如哑铃、杠铃等,来刺激肌肉并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发展。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稳定性,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预防运动损伤。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和伸展运动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柔韧性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运动效率,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促进肌肉松弛和恢复。
4. 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是通过各种平衡和协调训练,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协调性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动作连贯性,提高运动表现和减少运动中的失误。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是提高身体机能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氧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训练,可以全面提升个人的体能水平,增强身体的健康和运动表现能力。
《体能训练概论》

可以提高平衡的训练
冲刺训练(速度训练)和灵敏性训练 力量和爆发力训练 增强式训练
特殊的平衡性训练(使用能造成不平衡环境的器材) 运动专项训练
可以提高反应时间的训练
爆发性的训练(爆发力、冲刺、by jacky 2013 年 12 月 3 日
运动员受伤常常是因为稳定肌群薄弱(stabilizing muscle was weak),从而使压力转移到 其他肌肉。
这些薄弱的肌肉通常是臀部、脊柱、肩胛-胸椎关节的稳定肌(stabilizers );
治疗师常常指出薄弱的肌肉在: 1)深层腹部肌肉(腹横肌和腹内斜肌); 2)臀部稳定肌(臀中肌、内收肌、腰方肌、臀部外旋肌群); 3)肩胛回缩肌(scapula retractors)(斜方肌下部、菱形肌)
各个薄弱的肌群会导致不同的问题: 1)下背痛的人,常常腹部深层肌肉薄弱; 2)有膝盖问题的运动员,常常臀部稳定肌弱;
进行抗阻力训练(力量训练)的好处:
健康方面的益处
疾病的危险因素 身体脂肪含量
肌肉的动态力量、等长力量、等速力量 肌肉肥大 肌肉耐力 基础代谢率 血压
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静态心率
锻炼所需的心血管能力 骨密度
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 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萎缩(肌肉衰减症)
患结肠癌和骨质疏松的几率 柔韧性
下背痛的症状/几率 Vo2max
运动表现方面的益处
肌肉爆发力 平衡和协调
速度 日常生活能力
纵跳能力 投掷速度 踢腿的运动表现 跑步的经济性 棒球击球速度 网球发球速度 摔跤运动表现 自行车爆发力和运动表现
抗阻力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的用途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重
去脂体重 头宽
50-63
87 95
37-50
13 5
42
78 76
58
22 24
头围
肩宽 胸宽 胸围 腰宽
94
78 54 50 79
6
22 46 50 21
72
78 55 50 63
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
1896年至今运动训练的四个发展阶段
自然发展阶段(19世纪---20世纪20年代); 新技术阶段(20世纪20-50年代末); 大运动量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科学训练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 论以及运动员体能训练等,在20世纪50---90年代 快速发展。
速度力量 性
耐力性
技 能 主 导 类
表现性
对抗性
按动作结构对竞技项目的分类
大类 单一动 作结构
亚类 周期性
分组和项目 跑、竞走、游泳、自行车、滑雪、速度滑冰、 划船、射击、射箭等 跳高、跳远、三级跳、撑杆跳、标枪、链球、 铁饼、铅球、举重、高台跳雪等 体操、武术、艺术体操、技巧、花样游泳、马 术、花样滑冰、花样滑雪 篮球、手球、足球、冰球、曲棍球、棒球、垒 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摔跤、柔 道、击剑
(四)力量耐力
女孩在7-13 岁表现出直线上 升趋势,13岁以 后发展缓慢,14 岁后出现下降趋 势,主要是性成 熟期使力量耐力 受到严重影响。 男孩7-17岁, 力量耐力基本上 表现出直线上升 趋势。
二、速度发展的敏感期
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遗传因素占75%以上,少儿9-12岁达到第一次高峰, 16-20岁达到第二次高峰。2-3岁反应速度0.50-0.90秒,5-7岁为0.300.40秒,12-14岁接近成人为0.15-0.20秒。 2、动作速度 4-5岁的动作速度为26.1-37.1度/秒。13-14岁时部分动作已接近 成人的指标,角速度可达到42.0-86.1度/秒。因此在9-13岁时发展动 作速度可取得较好的成绩。 3、动作频率 动作频率增长最快的时期是4-12岁。训练最佳时期是8-13岁。 4、移动速度 7-13岁是移动速度提高最快的时期。其中,男孩8-13岁、女孩912岁增长速度最快。男女增长总趋势是男孩始终持续增长,13-16岁 期间及以后增长速度高于女孩,女孩在此期间增长速度不稳定。
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ppt课件

肌肉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轻重量的方法; 肌肉以爆发性收缩克服较大重量的方法。
速度力量训练负荷: 强度:30~50%;次数:8-10次;组数:
3~5组;动作速度接近极限;间歇:3~5分 。
(四)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最大力量,肌糖元水平,肌
练习方式:
—预先完成速率练习刺激; —预先爆发用力刺激; —预先负重刺激; —预先加重器械刺激; —跟随跑; —采用某些技术手段和方法预先刺激。
肉抗疲劳(耐酸)能力。
力量耐力训练方法:
1. 发展一般力量耐力:采用“持续间歇法”。
(1)强度:40~60%;次数:10~20次;组数:3~5组; 间歇:30~90秒。
(2)强度:25~40%;次数:30次以上;组数:4~6组; 间歇:30~60秒。
2. 发展专项力量耐力: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相应训练
1. 力量练习的动作方向力求与专项动作方向
一致;
2. 力量练习的动作速度力求与专项动作速度
一致;
3. 力量练习的动作幅度力求与专项动作幅度
一致;
4. 力量练习的用力程度必须超过专项动作的
用力程度;
5. 在完成专项动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
,要承担主要负荷;
6. 根据不同项目对力量的需求程度,合理安
排力量训练比重。
体能训练: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 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 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训练过程。
一、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训练的作用 良好的体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是战术训练的基础; 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需要; 有助于培养心理品质和稳定比赛心理; 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简述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

简述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
体能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训练,以提高个体在运动和活动
中的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过程。
体能训练旨在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表现,使个体在运动竞技、生活工作中都能表现出色,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促进身体健康。
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氧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其中,有氧耐力训练是指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来提高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
力量训练则是通过举重、器械训练等方式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素质。
速度训练则是旨在提高人体的爆发力和速度反应能力,让个体在竞技运动中更具优势。
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伸展等方式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伸展度,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首先需要进行综合的身体素质测试,确定个体的体能水平
和弱点,然后结合具体的训练目标和需求,设计符合个体特点的训练方案。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增加训练的多样性,避免单一训练导致身体机能失衡,同时也要配合科学的饮食和休息,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总的来说,体能训练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训练过程,通过不断地训练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升运动竞技水平。
因此,定期进行体能训练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事项,无论是从事竞技运动还是普通生活中,都能受益匪浅。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

1RM所对应的比例和重复次数对应表
1RM
重复次数
1RM
重复次数
100%
1
77%
9
95%
2
75%
10
93%
3
70%
12
90%
4
67%
15
87%
5
65%
18
85%
6
60%
20
80%
8
60%以下
20次以上
根据重复次数推算1RM的方法(间接法)
保持正确姿势、能够重复进行5~10次
04
03
01
02
肌肉的分类
1
根据肌肉的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2
肌肉的物理特性
3
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4
肌肉的配布规律
5
肌肉的配布与骨和关节有关、与运动的轴有关、与直立行走及劳动特点有关。
6
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协同关系
7
肌肉在同一动作中的作业不同,可以区分为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
多进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
维生素D的作用相当于钙类稳定剂,它能促进我们吸收食物中的钙,并锁定到骨骼中。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个:太阳,紫外线与皮肤中的化学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维生素D;食物,包括蛋黄、鲑鱼、金枪鱼、动物肝脏等食物中都含有维生素D。
01
人体肌肉图!
02
人体肌肉图!
人体肌肉图背面 人体肌肉图!
04
03
01
02
01
决定力量的3个要素
02
肌纤维的横断面积
03
力量与肌纤维的横断面积的比例相对应
04
第一章 体能训练概述

三、中国体能训练新发展
• 中国体能训练2000年以前主要受前苏联、东德等国家的影响;表达的 主要是身体素质。
• 2000年以后主要受美国体能训练思想影响,虽然也受到俄罗斯、德国 等体能训练思想,但更重要的国家层面接受了美国的体能训练思想。
• 体能=形态+机能+素质(源于前苏联) • 体能=力量和身体适应(源于美国) • 体能=身体运动功能(中国吸收创造)
二、欧美体能历史
在欧美,体能对应的词通常是Physical fitness,即体适能,简称fitness。
physical conditioning
Strength conditioning
physical power
fitness
physical efficiency
physical efficiency
physical capacity
在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术语中出现了fitness的概念。fitness被认为 是健康的状态或生活质量。1956年,美国的“President'sCouncil on Youth Fitness”使Fitness概念得到了大规模推广。fitness可以理解为体 能、适能、体适能。国外与体能相关的词汇还有strength conditioning、 physical efficiency 、 physical conditioning 、 physical capacity 、 physical efficiency、physical power等。 1964年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 并制定了六大体能测试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 检查与测验、生理学测验、体格和身体组织测验、运动能力测验), 界定了构成体能的10大因素: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 韧性、速度、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能力。
体能训练课件(PPT演示)

实施训练计划
坚持训练
按照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 训练,保持一定的训练频 率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和受伤。
记录训练情况
记录每次训练的情况,包 括训练内容、重量、次数、 时间等,以便于跟踪进度 和调整计划。
调整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 难时及时调整,避免过度 压力和疲劳。
监控与调整计划
监控进展
定期评估个人的体能进展,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 标,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体能训练课件(ppt演 示)
https://
REPORTING
• 体能训练概述 •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 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 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 体能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 体能训练的评估与反馈
目录
PART 01
体能训练概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力量训练
通过重量训练和抗阻力练习, 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耐力训练
通过长跑、游泳、登山等有氧 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 平。
柔韧性训练
通过拉伸和柔韧性练习,提高 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PART 02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渐进性原则
总结词
训练TING
https://
功能性训练法
总结词
功能性训练法是一种注重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的体能训练方法。
详细描述
功能性训练法包括平衡练习、柔韧性练习、核心力量训练等,以提 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
注意事项
功能性训练法需要正确的技巧和指导,以避免受伤和不必要的肌肉拉 伤。
PART 05
体能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

➢ 举例,仰卧起坐
➢ 向心肌群(近端与远端-hip)的发展
静力收缩(等长收缩)
➢ 当负荷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肌肉在收缩时不能缩 短,但肌力却达到最大值。这种肌肉收缩称为等长收 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
dynamic stretch--inchworm
➢ 肌肉的收缩速度
➢ 利用等动练习器测定不同速度伸膝运动时的肌肉力量,可 以看出,伸膝力量与速度成反比关系。
➢ 肌肉体积
➢ 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体积有关,肌肉体积越大,力 量越大。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肉 横截面积增加造成的。(相对与绝对力量的发展)
➢ 特点:肌肉等长收缩时,虽然收缩力量达到最大值, 但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
➢ 当其它关节在肌肉离心收缩或向心收缩的调节下发生 运动时,等长收缩可使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为 其它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的条件。要保持一定的体位, 某些肌肉就必顺做等长收缩。
➢ 静止是短暂的,交替运动是主要的。
划地安排体能训练。 ➢ 体能训练的安排要根据训练对象、运动项目、训
练时期的不同,做到因人、因项、因时而异。 ➢ 体能训练内容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
等相结合。 ➢ 应经常检查体能训练的效果,使之全面、协调、
按比例地发展。
二、力量素质训练
➢ (一)力量素质及其分类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
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标 准可将力量素质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 力量和相对力量。运动训练实践中,通常 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 量耐力。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体能训练主要内容

体能训练主要内容
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素质的训练。
这些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改善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功能,并使之符合运动项目的需求来实现。
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会有所侧重。
一般体能训练可以全面地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和柔韧等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得到均衡的发展,同时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
专项体能训练则更注重发展与专项竞技需要密切相关的运动素质,其目的是使运动员已获得的体能直接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
此外,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有机结合,要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是为专项体能训练服务的,专项体能则训练直接为提高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服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教练。
体能训练概论第四版

体能训练概论第四版《体能训练概论第四版》是一本关于体能训练的权威教材。
体能训练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的锻炼和训练来提高身体各项素质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体能水平,希望通过训练来改善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表现。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详细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的体能训练指南。
第一章《体能训练概述》首先介绍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和重要性。
体能是指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所需的各项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
良好的体能水平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强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还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
第二章《体能训练原理》详细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
包括适应性原理、超级补偿原理、负荷原理等。
适应性原理指的是在适当的负荷下进行训练,身体会适应并提高各项素质。
超级补偿原理则强调在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身体会出现超过原有水平的适应能力。
负荷原理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以达到适应训练的目的。
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强度。
第三章《体能训练方法》介绍了常见的体能训练方法。
其中包括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耐力训练主要通过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力量训练则主要通过负重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速度训练则主要通过短跑、爆发力训练等来提高运动速度。
柔韧性训练则主要通过伸展运动来提高关节活动度和身体柔韧性。
本章还介绍了每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训练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训练计划设计》是一章非常重要的章节。
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目标,然后根据不同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
本章还介绍了训练周期、训练阶段和训练周期化等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规划和调整训练计划。
第五章《运动损伤与康复》介绍了体能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康复方法。
运动损伤是体能训练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章介绍了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和如何进行运动康复。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第一章 体能训练概述

(一)各项运动素质表现的整体性
运动素质的表现是多元的,在实践中几乎没有某 项运动只要求一种运动素质参与,一般都是多种运动 素质共同发挥作用。
2、德国著名训练学专家Hartmann观点(1995年):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 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3、我国学者熊斗寅对体能的研究认为: 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有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
大体能即泛指的身体能力,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 应力、身体机能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指运动训练 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
第二章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教学与训练方法
第一节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 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系统性原则 结合专项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直观性原则 坚持经常性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基本教学方法
讲解法
示范法
教学方法 预防与纠错法
完
分
整
解
法
法
第三节 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与身体健康有关的基础活动能力是指与提高健康水平 和增强体质有关的因素,如心血管系统工作的耐久能 力、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柔韧程度等身体能力,这 是一般人都需要的与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直接相关的 基础体能,是衡量机体健康状态的标准之一。
与完成运动动作有关的基本运动能力是指正确完成运 动技术的能力,如速度、反应、爆发力、灵敏性、协 调性和平衡能力等,是科学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运动必 须具备的运动能力基础,基本运动能力需要根据运动 项目特点和要求采用专门的手段方法去练习和发展, 是衡量训练水平和运动能力的标准之一。
《体能训练概论》

另外,不同的战术对体能需求存在差异。战术的多样性对体能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体能训练必须充分考虑战术要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 5.运动员个体特征
运动员在体能水平及时期阶段的不同,使得体能训练计划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体能 水平可以通过体能评价获知并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了客观的出发点。身体形态评价涉及 运动员的力量、柔韧、爆发力、速度、肌肉耐力、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耐力等方面的评估, 测试结束以后,应将测试结果与正常值相比或与参照值进行比较,便于发现运动员的长处和不 足。根据这种评价结果以便设计旨在弥补运动员不足、保持运动员长处,或进一步发展身体各 项能力,以满足专项运动需求的体能训练计划。 6.场地、器械等训练条件
2
4.良好的体能对运动员心理有积极的作用。 5.良好的体能是长期高负荷训练的保障。 6.良好的体能可以防止损伤,延长运动寿命。 7. 良好的体能是制约青少年运动员能否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重要因素。 四、体能训练的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对体能认识的加深,以及竞技体育竞争的愈加激烈,体能训练引起教练员和运动 员的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由来已久,但体能训练在非体能项群项目中专门独立分化出来的时间 并不是很久。纵观体能训练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自发阶段: 在二十世纪 40 年代以前,由于对体能认识的薄弱,体能训练没有得到各项目教练员和运动 员的重视。体能训练主要在体能项目中应用,并且,训练集中在一两个运动素质上,训练质量 很低。在集体项目中运动员还没有认识到体能对运动成绩的重要作用,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 一个盲点。虽然个别队员从体能训练中受益,但大多数人仍没有充分重视体能的作用。该阶段 主要的特征是体能训练属于自发的,而非自觉行为。 自觉阶段: 50-70 年代,集体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通过发展体能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已非常普遍,如足 球、篮球。从事个人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在 40-50 年代还不能完全接受全年体能训练的概念。例 如,在参加 1948 年奥运会的几个 10 公里长跑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只训练了 6 个月。70 年代末, 随着美国国家力量教练协会的成立,体能教练的概念逐渐地在被熟悉,后改名为国家力量和体 能协会(NSCA)其专门任务是鼓励力量和体能教练员之间观点意见的交流。此时,教练员和运 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保持健康和延长运动寿命,逐渐自觉的开始从事体能训练。 快速发展阶段: 直到 80-90 年代,无氧代谢、力量训练和其他方面,如灵敏的研究变得比较流行和更加重 要,并被科学领域所接受。主要标志是力量和体能训练的艺术也成为一个职业,运动队中出现 了专职的体能教练员。90 年代,研究领域的扩展和高科技的出现,为力量和体能训练提供了支 持。几乎所有的大学生运动员和职业的高水平运动员都进行全年的体能训练计划。教练员渴求 着新理念和新器材设备作为体能训练工具摆放在力量房、体育馆和运动场中。90 年代,很多跨 行业的产品已经被运用,帮助运动能力的提高和损伤的预防,现被形象地称为运动医学。超过 150 家器材公司销售各式各样的力量和体能训练器械。新产品的发明在运动医学领域正逐年上 升。药物治疗、外科技术和治疗技术被运用到治疗和预防损伤方面。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 运动服装、鞋子、装备、比赛场地也不断改善有利于运动员能力的提高。 五、体能训练的基本影响因素 体能训练是竞技运动项目本质规律必须认识的环节,除了体能自身的因素外,还受到其他 运动成绩制约因素的影响。 1.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 规则是项目发展的指挥棒。竞赛规则对体能训练有着明确的规定性和指导性。竞赛规则中 对场地、器械、比赛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为体能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体能教练员必须对 运动项目规则有较深的认识,这也是对该项目竞技规律认识的切入点。教练员和运动员如果忽 略对规则规定性的理解和认识,体能训练中就容易和专项需求出现偏差。 2.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主导性及体能构成要素的主导性认识
《体能训练概论》

《体能训练概论》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和机能,以达到更好的运动表现和身体健康的一种训练方式。
体能训练概论就是对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综合性介绍的一本专业书籍。
体能训练概论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含义、内容和目标。
体能训练的目标包括提高耐力、速度、爆发力和灵敏度等各项体能素质。
2.体能训练的原则:详细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原则,包括个体差异性原则、逐渐递增原则、综合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和周期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制定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内容的基础。
3.体能训练的内容:介绍了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爆发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
这些内容的选择和组合是根据训练目标和个体差异来确定的。
4.体能训练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体能训练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包括负重训练、间歇训练、循环训练和德斯坦佐训练等。
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和评估训练效果。
在体能训练概论中,还会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训练学等。
这些知识是理解体能训练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也为后续的专业训练提供了理论支持。
除了理论知识外,体能训练概论还会介绍一些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以及一些著名的体能训练方法和专家的观点。
这些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训练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
总之,体能训练概论是一本综合性的专业书籍,通过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和方法,帮助读者确立正确的训练观念,掌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以适应各种运动项目的要求。
(医学课件)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包括有氧和无氧运动,以及身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
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在体能训练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提高运动技术的效率 。
心理学
心理学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认知行为理论,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体 能水平。
现代科技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01
运动生物力学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机体适应能 力,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挑战。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基本原则
体能训练需要遵循系统性、渐进性、全面性、个体性和周期性等原则,同时 要注重训练前后的热身和拉伸,避免运动损伤。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理解运动技术,提高运动
效率。
02
计算机科技
通过计算机科技,可以模拟出各种运动情境,为运动员提供针对性的
训练。
03
医学科技
通过医学科技,可以检测运动员的身体状态,预防运动伤害。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
1 2 3
多元化训练
未来体能训练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训练,即通过 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全 面素质。
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增加肌肉量和力量。
速度与敏捷训练
1 2 3
短跑训练
通过进行短跑训练,可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绳梯训练
绳梯训练是一种速度和敏捷训练的方法,通过 使用绳梯等器械进行各种步法和灵敏度的训练 。
软梯训练
软梯训练是一种速度和敏捷训练的方法,通过 使用软梯等器械进行各种步法和灵敏度的训练 。
(医学课件)体能训练

2023《医学课件)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基础概念•体能训练的肌肉与能量平衡•体能训练的方法与程序•体能训练的实践与应用目•体能训练的未来发展与挑战录01体能训练基础概念体能训练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身体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身体机能的综合性锻炼方法。
体能训练的定义体能训练对于提高运动表现、增强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体能训练的定义与重要性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要点体能训练需要系统性地进行,包括制定明确的训练计划、安排合理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系统性原则个性化原则逐渐增加负荷原则全面性原则根据个体差异和运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要点,充分考虑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
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训练负荷,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和运动表现。
体能训练应涉及多个方面,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和柔韧性等,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体能训练的安全与防护进行任何体能训练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
热身活动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非常重要。
正确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以保证身体健康和运动效果。
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训练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帮助身体消除疲劳和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休息和恢复02体能训练的肌肉与能量平衡1肌肉的构造与功能23包括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代谢方式。
肌肉纤维类型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收缩的方式包括缩短和延长。
肌肉收缩肌肉在运动中发挥支持、稳定、协调和动力作用。
肌肉功能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每种来源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和供能效率。
能量的来源与平衡能量来源维持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避免能量过剩或不足。
能量平衡运动时能量代谢过程包括有氧和无氧代谢。
运动能量代谢合理膳食搭配,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生长和恢复。
营养补充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预防脱水,保证运动时的表现和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组抗组训练后,急性激素分泌不会把以下哪个信息传递给机体( ) ?
A.生理应激的程度
B.训练的代谢要求
C.生理的应激类型 C.消耗的能量
2.下列哪种激素可促进肌肉的增长()?
I.生长激素II.皮质醇
III. IGF-I IV.黄体酮
A.I和II
B.II和IV
C.I、II和III
D.II、III和IV
3.以下哪项不是生长激素的功能()?
A.增加脂类分解
B.减少胶原合成
C.增加氨基酸运输
D.较少葡萄糖利用
4.下列哪种激素最能影响神经改变()?
A.生长激素
B.睾酮素
C.皮质醇
D.IGF
5.静息状态下,下列哪种激素水平,女性要高于男性()?
A.皮质醇
B.胰岛素
C.睾丸素
D.生长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