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发展几大阶段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297ce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f.png)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物联网是指将传感器、设备、物品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控制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核心是通过感知、识别和获取物体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实现物品的联网和智能化。
物联网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物体、设备和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的互联互通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9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物联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动识别阶段、感知计算阶段和智能互联阶段。
现如今,物联网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⒈自动识别阶段在物联网的发展初期,主要以自动识别技术为主。
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识别、RFID识别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物体进行标识和追踪。
这一阶段主要应用于物流、零售等行业。
⒉感知计算阶段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进入了感知计算阶段。
传感器可以感知和获取环境中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一阶段物联网应用广泛,如智慧家居、智能交通等。
⒊智能互联阶段智能互联阶段是物联网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联网不仅可以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智能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功能。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组成要素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以下核心技术和组成要素:⒈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感知和获取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⒉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Bluetooth)、移动通信(2G/3G/4G/5G)等。
⒊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实现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手段。
关于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关于物联网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06a2c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2.png)
关于物联网起源与发展物联网起源与发展⒈引言⑴意义和背景⑵目的和目标⒉物联网的起源⑴定义和概念⑵发展背景⑶技术基础⒊物联网的发展历程⑴第一阶段:起步阶段⒊⑴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联网⒊⑵应用领域扩展: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⑵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⒊⑴多种通信技术融合发展⒊⑵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推动物联网发展⑶第三阶段:蓬勃发展阶段⒊⑴技术与物联网融合⒊⑵未来发展趋势和预测⒋物联网的应用领域⑴工业物联网⒋⑴智能制造⒋⑵供应链管理⒋⑶能源管理⑵城市物联网⒋⑴智慧交通⒋⑵环境监测⒋⑶公共安全⑶农业物联网⒋⑴农业生产监测⒋⑵农产品溯源⒋⑶智能农业设施⑷医疗物联网⒋⑴远程医疗⒋⑵智能健康管理⒋⑶医疗设备监控⒌物联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⑴安全与隐私问题⑵标准与规范制定⑶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⑷智能城市与可持续发展⒍附件⑴图表和统计数据⑵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将所有能够联网的物件互相连接,通过信息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决策,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智能互联和智能服务的新一代网络。
⒉蓬勃发展阶段:指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在此阶段将迅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和创新。
⒊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制造工艺、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生产模式。
⒋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交通流量优化和交通安全保障的新型交通系统。
⒌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健康管理是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对个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健康预防和管理的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4.0到底有什么区别?
![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4.0到底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846390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b.png)
⼯业互联⽹、⼯业物联⽹、⼯业⼤数据、⼯业4.0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先来厘清⼀下这⼏个词的概念,区别和联系!⼀、⼯业互联⽹⼯业互联⽹有两层意思,⼀是在企业内部实现⼯业设备(⽣产设备、物流装备、能源计量、质量检验、车辆等)、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员之间的互联,实现企业IT⽹络与⼯控⽹络的互联,实现从车间到决策层的纵向互联。
⼆是在企业间实现上下游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横向互联;从产品⽣命周期的维度,要实现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服役,再到报废回收再利⽤整个⽣命周期的互联。
⼯业互联⽹未来更多的是关注在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等⽅⾯,通过充分的融合,来提⾼整个⼯业系统和运⾏效率,⼯业互联⽹最重要的是实现企业信息的数字化。
随着⼯业化与信息化的深⼊融合,企业内部对互联互通的需求逐渐增加,通过接⼊⽹提⾼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业物联⽹应运⽽⽣。
⼆、⼯业物联⽹⼯业物联⽹(简称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指的是物联⽹在⼯业的应⽤。
具体来说,⼯业物联⽹是物联⽹和互联⽹服务的交叉⽹络系统,同时也是⾃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突破⼝。
物联⽹(简称,InrnetofThings),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连接、监控、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状态信息,包含其声、光、热、电、⼒学、化学、⽣物、位置等各种基础信息,通过互联⽹形成相互交互的、可识别的、可共享的⽹络,其⽬的是实现物与物、⼈与物在⽹络上的连接,识别、管理和控制等,物联⽹的信息是动态的,主要由物理机器⽣成。
物联⽹的发展正在逐步经历以下四个阶段:M2M、IIoT、IoT、Digital World。
国内不同企业的物联⽹化进程参差不齐,差别很⼤,也因此给我们物联⽹从业者留出了较⼤的市场机会空间和⾄少五年的发展窗⼝。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433ff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e.png)
物联网发展历程物联网发展历程1.1 介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的各种物理设备的网络。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物联网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1.2第一阶段(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在物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将传感器和智能设备与互联网连接。
这一阶段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例如监测生产设备运行状态、仓库库存管理等。
同时,物联网的标准和协议也在逐渐形成,如传感器网络协议(Sensor Network Protocol)和ZigBee标准。
1.3 第二阶段(2000年代中期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最为普及的领域之一。
借助于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通过方式或其他远程设备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空调、安防系统等。
智能家居的普及也促进了智能设备的发展,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
2.2 智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将生物传感器和医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此外,智能医疗设备还可以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安全。
2.3 智能交通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车辆和自动驾驶技术等。
通过将交通信号灯、摄像头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
智能车辆和自动驾驶技术则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连接,提高交通安全和驾驶效率。
3.1 安全和隐私物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由于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庞大且分散,设备的安全性容易受到攻击。
此外,物联网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用户的权益。
物联网的由来及其发展
![物联网的由来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5109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e.png)
物联网的由来及其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的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数据,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的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提出,他认为,通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互联网,能够实现物品之间的智能交互和共享信息,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活和工作。
一、物联网的由来物联网的概念源于对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RFID技术用于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物品的识别和追踪,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管理和控制。
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顿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指出这种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二、物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联网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建立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包括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和网络等。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实现物品之间的连接和数据的传输,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应用普及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物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应用中得到普及。
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实现智能家居的实际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在医疗行业,物联网可以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传输数据给医生,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等。
3.第三阶段:数据挖掘和应用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海量的数据被不断采集和传输。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用于改进决策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对交通流量、路况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智能导航和交通优化。
4.第四阶段:智能化与人工智能结合在物联网的最新发展中,智能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始与物联网相结合。
工业物联网中的能源管理
![工业物联网中的能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eed3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6.png)
工业物联网中的能源管理第一章:引言工业物联网是指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将机器、设备、传感器等物理设备和计算设备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实现自动采集、传输、处理、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的技术系统。
能源管理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进行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工业物联网领域,能源管理也应该是重要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能源管理及其重要性、工业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工业物联网中的能源管理的应用和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能源管理及其重要性能源管理是指对能源进行科学计划、分配、使用、控制和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能源的采集、利用、节约、管理以及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现代工业对各种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对能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优化能源的使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保护环境都有巨大的作用。
因此,能源管理在工业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能源管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地选取合适的能源,合理地进行能源分配,有效地控制能源使用量等举措,可以使得同样数量的能源投入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比不进行能源管理,能源利用率可以提高20%以上。
2.降低能源成本通过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同样数量的能源投入得到了更好的利用,生产成本将会降低,成本竞争力也会提高。
3.减少污染不良的能源管理可能导致能源浪费,同时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通过采用能源管理措施,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能源的浪费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减少污染。
第三章:工业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工业物联网是工业环境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它是集成了机器、传感器和计算机网络等组件的一种复杂系统。
工业物联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来优化工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物联网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网络化工业物联网的最早阶段是网络化,主要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及人工监督来实现工业智能化生产,这种模式通常受限于设备和网络带宽的限制。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e2c9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5.png)
物联网发展历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传统的物理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互的网络系统。
它融合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
一、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马克·韦伯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物件间互动”(interactiveness of objects)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这一术语,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二、物联网技术的突破与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取得了不断的突破和发展。
首先是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物体可以感知和采集周围环境的数据,并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其次是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通过各种传输网络(如无线网络、蓝牙、ZigBee等)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得数据存储和分析更加高效和智能。
在应用领域,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控制、农业监测等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三、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与隐私问题,因为物联网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
其次是标准和协议的统一,由于物联网涉及到众多的设备和系统,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此外,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受到成本和技术门槛的限制,需要降低设备和系统的成本,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物联网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通过与物联网相连,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物联网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调配。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0ae1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c.png)
物联网发展历程物联网发展历程一、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与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进而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如下的重要阶段:二、阶段一:物联网的起源(1990年代)1.1 早期的想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物联网的概念就已经开始出现,学者们开始设想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体,并实现远程操作和数据传输。
1.2 基础技术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一些关键技术得到了发展,包括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三、阶段二:物联网的初步建设(2000年-2010年)2.1 标准的确立:在这个阶段,国际上开始制定一些物联网的标准,如IPv6、ZigBee等,为物联网的传输和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应用的兴起:随着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开始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四、阶段三:物联网的快速发展(2010年至今)3.1 技术的突破:在这个阶段,一些新的技术被引入,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3.2 应用的拓展:物联网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农业、工业、医疗、物流等各个领域,同时也涉及到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
3.3 产业的壮大:物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涵盖了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多个环节。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以下内容:●物联网技术白皮书●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与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进而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系统。
2.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即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一种网络层协议,用于在互联网输数据和寻址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3.ZigBee: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和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5d6f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png)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一、物联网技术概述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感知、识别、定位、跟踪、管理和控制网络连接的物体、信息和设备等实现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服务的一种网络技术。
物联网技术由物、网络和应用三个方面构成,物是指感知器、执行器、标签等智能装置,网络是指物联网标准和通信技术,应用则是指物联网的业务应用系统。
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个阶段是物联网的感知层和网络层建设阶段,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将物体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处理系统。
2. 第二个阶段是物联网的应用层建设阶段,主要是将感知层和网络层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再通过应用系统提供业务服务。
3. 第三个阶段是物联网的智能层建设阶段,主要是引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联网的自我学习、自我适应、自我优化等功能。
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智慧城市:在城市中布设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设备,实现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电网等一系列服务。
2. 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业生产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智慧医疗:通过传感器、智能医疗设备等实现医疗数据的采集、监控和处理,为医疗行业提供智能化服务。
4. 无人驾驶:通过激光雷达、相机等多种感知设备,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5. 智慧农业: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农业生产的土壤、养殖场等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演进,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具有高速度、大带宽、低延迟等优势,可以提高物联网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响应速度。
2. 健康数据的应用:随着健康数据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数据成为了新的课题,物联网技术将有望在健康数据应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物联网概述及发展历程
![物联网概述及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cd1c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3.png)
物联网概述及发展历程物联网,即“物联网”,是指由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及数据网络互相连接而构成的智能化网络系统。
这些物理设备可以是家用电器、工业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等,它们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发展过程。
1. 第一阶段:设备互联(1970年-1990年)物联网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将各种设备和计算机相连,实现数据互通和远程控制。
这一阶段的关键技术是以太网、局域网和远程控制系统。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企业可以将办公楼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
此外,工业领域也开始出现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使工业设备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和监测。
2. 第二阶段: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1990年-2000年)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物理设备和数字设备开始相互融合,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系统、远程监测等应用开始出现。
例如,智能家居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现远程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互联网实现交通管制和路况监测。
3. 第三阶段: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发展(2000年-现在)进入新千年,物联网进入了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的关键技术是大数据和云计算。
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云端进行数据处理和共享。
这一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拓展,包括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
例如,智能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智能医疗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医疗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断。
物联网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大量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滥用。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bca9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4.png)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连接起来,实现物体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的技术。
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关键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物联网的出现。
在这个阶段,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开始被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物体间的基本信息交流。
这些传感器和设备可以收集和传输数据,例如温度、湿度、光强等信息,从而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此时的物联网技术主要集中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等领域,应用范围较为有限。
第二个阶段是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化。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推广。
人们开始将物体连接到云端,实时监控和管理物体的状态,以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例如,生产工厂中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管理和优化生产效率;智能家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控等。
第三个阶段是物联网的智能化发展。
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始应用于物联网中,使得物体能够更自主地学习和适应环境。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感知车辆和行人的行为,优化交通流量和路况;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其特点也逐渐得到了明确。
首先,物联网的核心是互联互通。
物体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其次,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广泛。
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再次,物联网的技术基础是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随着传感器和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然而,物联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安全性问题是物联网的一大难题。
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数据传输,其中的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物联网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也面临一些困难。
物联网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物联网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fb0b7a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c.png)
物联网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物联网技术概论物联网技术概论在智慧树知到答案的《物联网技术概论》章节测试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物联网技术,即通过互联网连接物体、感知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的技术体系。
它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物体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和数据分析,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联网1.0、物联网2.0和物联网3.0。
物联网1.0阶段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物联网2.0阶段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城市、交通、农业等领域,并实现了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物联网3.0阶段将进一步深化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融合。
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家庭内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包括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等。
2.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3. 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的智能监测、灌溉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智慧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测、患者的健康管理等,为医疗行业带来更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5.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现了设备之间的联网和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边缘计算: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边缘计算的引入可以将计算和分析的任务分布到接近终端设备的边缘,提高系统的响应性能和安全性。
2. 5G技术:5G技术的发展将为物联网技术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e7e7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3.png)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发展历程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使其能够相互通信和交互的网络。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未来趋势。
二、物联网的起源1、诞生背景2、发展初期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案例3、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定义三、物联网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感知和传输a:传感器技术的发展b: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c: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介绍2、第二阶段:数据处理和分析a: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b:数据采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c: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应用示例3、第三阶段:智能控制和自适应a:和机器学习的应用b: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c:自适应系统的案例分析四、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工业领域a:智能工厂和工业自动化b: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c:智能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2、农业领域a:农田监测和智能灌溉b:牲畜养殖和动物健康监测c:农产品追溯和质量控制3、城市领域a:智慧城市管理和城市基础设施监测b: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c: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4、医疗领域a: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设备b: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c:医疗数据管理和个性化治疗五、物联网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5G技术的应用和影响2、边缘计算和的集成3、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4、标准化和合作的重要性六、结论总结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案例研究报告、图表和统计数据等,供读者参考和深入了解。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使其能够相互通信和交互的网络。
2、大数据:指规模巨大且多样化的数据集合,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
3、云计算: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提供应用和服务,并实现资源共享和按需使用。
4、: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技术和方法。
5、自动化:通过使用机器和计算机系统来替代人力完成各种工作和任务的过程。
物联网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数字风险
![物联网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数字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63b96d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1.png)
物联网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数字风险一、导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的各类物体与设备,实现数据共享、智能控制和自动化操作的网络系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联网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发展机遇,同样也伴随着数字风险的出现。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数字风险。
二、物联网发展的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感知层在物联网发展初期,主要由传感器、标签等各类感知设备构成,用于收集环境数据和物体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或控制节点进行处理。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的发展,以解决传统物体无法感知的问题。
然而,随着感知设备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2. 第二阶段:传输层在第二阶段,物联网的关注点转向了数据传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各类传输协议和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如WiFi、蓝牙、ZigBee等,用于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解决设备互联和通信的问题,然而,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的数字风险。
3. 第三阶段:应用层在第三阶段,物联网开始着重关注应用场景和应用开发。
各类物联网平台和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应用范围逐渐拓展至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与复杂性也给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因为应用层涉及到海量的数据处理和存储。
4. 第四阶段:智能化层在第四阶段,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将聚焦于智能化,即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升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能力。
这一阶段将进一步增强物联网系统的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实现更广泛的智能应用。
然而,智能化的物联网系统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数字风险,例如算法偏差、数据篡改等。
三、物联网发展的数字风险1. 隐私泄露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个人隐私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物联网的发展与未来前景
![物联网的发展与未来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298470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6.png)
物联网的发展与未来前景一、物联网的发展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由万物互联和智能化核心技术支撑而形成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信息网络体系,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产物。
在物联网的环境下,物品间不仅能够实时互联互通,还能够感知、分析、控制和决策,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卓越的体验和效益。
物联网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人机互联,前身是工业控制领域中的远程监控及自动化2. 第二阶段:物物互联,重点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3. 第三阶段:人工智能——强化EIoT(Enhanced Internet of Things)系统,增强设备的交互和信息处理能力,推动智能化和自主决策的实现4. 第四阶段:数据推理——在设备的交互中再进一步提高语义偏移,并与第三方设备进行集成,突破当前的封闭性壁垒,实现开放、共享、智能化的全方位互联网体验二、物联网的发展状况1. 应用物联网的运用,涵盖了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物流等诸多领域。
其中,智能制造和物联网应用率最高,2 018年,工业互联网的市场总值已达到 12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 $1,270,647,000,000。
2. 技术物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均得到快速发展。
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发挥数据的协同作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务效益和绩效管理,提高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3. 国内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政策层面上,国家已经制定出了一些相关规定,以促进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此外,我国的物联网市场经历了进入和普及两个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物联网的规模将显著扩大。
三、物联网的未来前景1. 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物联网数字生态系统成熟,物联网市场将迎来众多技术革新和应用创新。
这将被更多公司看作新的机遇,如何抓住市场机会,投入更多资金,提高创新水平,创造更多增值的产品和服务,是未来物联网企业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c93c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3.png)
物联网发展历程物联网发展历程1.初期阶段(2023年前)在物联网的初期阶段,主要关注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主要用于生产自动化和监测控制。
一些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尝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等领域。
2.扩展阶段(2023年.2023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这一阶段,物联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云计算等。
2.1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以提供更好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2.2 智能城市智能城市概念的出现标志着物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扩展。
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设备的连接和数据共享,城市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环境监测、能源管理、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提升和改善。
2.3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庭设备和电器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控制家庭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4 智能农业智能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远程监测系统,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水分、温度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3.现阶段(2023年至今)在当前阶段,物联网技术应用不断深入,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不仅工业、交通、农业等传统领域在应用物联网技术,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的应用。
3.1 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是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疗。
3.2 金融科技金融科技(FinTech)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更智能、高效的金融服务。
工业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工业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ce7db0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3.png)
工业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业物联网系统是一种将传感器、设备、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实现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和智能化控制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工业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1. 系统设计工业物联网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监控和控制。
以下是设计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1) 传感器与设备: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核心是各种传感器和设备。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而设备则负责实施控制操作,例如开关、马达等。
(2) 网络与通信:工业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器和设备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互。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Wi-Fi、蓝牙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选择适当的通信技术能够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3) 云计算与数据存储: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
云计算平台能够提供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资源,可以方便地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并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4) 应用开发与集成:工业物联网系统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实现数据分析、监测和控制等功能。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开源工具来开发和集成应用程序。
2. 开发流程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和调研,确定系统的具体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数据采集、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等。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包括传感器与设备的选择、通信协议的确定、云平台和应用程序的设计等。
(3) 硬件与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工作。
硬件开发包括传感器与设备的制造和组装,软件开发包括云平台和应用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4) 系统集成与测试:将开发好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通过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5) 部署与运维:将系统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并进行运维管理。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4e48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5.png)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和各种传感器、设备等技术手段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的网络系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提升,物联网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物联网起源物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当时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并提出了“Things That Think(思考的物体)”这个概念。
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各种物联网的雏形开始出现。
二、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自动化与远程监控物联网的发展首先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2. 第二阶段: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开始进入家庭领域。
智能家居产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远程控制家庭中的电器和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物联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实现了智慧交通、智能照明等。
3. 第三阶段:智能医疗与智能交通进入21世纪,物联网在医疗和交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的结合,使得医疗设备可以实现远程监护和诊断,提高了医疗水平。
在交通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并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4. 第四阶段:智慧农业与智能制造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和智能制造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物联网技术,农业生产可以实现精准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智能制造则实现了工业自动化和定制化生产。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实现生产线自动化和远程监控。
2. 家居领域:智能家居产品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安防监控等功能。
3. 城市建设: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交通管理、照明系统、环境监测等方面,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
中国物联网发展史
![中国物联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e2aa2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c.png)
中国物联网发展史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互联互通的技术体系。
在中国,物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
中国在这一阶段开始对物联网进行研究,探索相关技术和应用场景。
1999年,我国组建了物联网专业委员会,推动了我国物联网的研究和发展。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支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2000年代初,我国物联网开始进入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的阶段。
随着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得以实现。
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投资研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
同时,政府加大对物联网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物联网在交通、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三、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至今,中国物联网进入了产业蓬勃发展的阶段。
政府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物联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国内企业纷纷布局物联网产业,推出了各类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
同时,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物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动。
在交通领域,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项目,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在环境领域,物联网技术被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细化管理。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工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挑战与展望中国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安全和隐私问题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防范网络攻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标准和技术的制定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各个行业和企业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不统一,亟需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物联网发展几大阶段
厂商不应只着眼于提供各种硬件、软件、平台、数据模型,而是要向使用者提供这些硬件、软件、平台、数据模型,为自己服务的方法。
近几年,工业物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各种服务商、集成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逐鹿市场。
但工业物联网在工业制造中部署落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那么,发展工业物联网,难度究竟在哪里?或者说哪些能力才是工业物联网厂商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工业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分为以下七层:
层级L1、C1:设备联网,数据采集
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工业制造企业将目光转向了设备数据,要实现智慧管理、数据处理,第一步需要拿到设备数据。
那么对于工业设备来说,数据采集很难么?设备生产厂家自己不能做?当然不是。
其实工业设备数据采集,就是做一个硬件终端,与设备交互,只要弄明白交互的物理接口、交互协议、数据类型等,这个事情就不难。
但拥有协议的设备厂家,为何自身没做数据
采集,而是通过第三方来获取数据,其中的难点不在数据采集本身,因为工业设备的数据具有海量且无序的特点。
除了数据采集,还要对数据进行存储、分类、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厂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现状决定数据采集将是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正催生了大量的硬件制造商、数据采集集成商等提供基础数据互通能力的服务企业。
层级L2、C2:数据接收,数据存储,云平台
云平台很难吗?设备生产厂家自己做不了,其他软件公司不能做吗?MQTT就是物联网了吗?
当然是否定的。
云平台的难度当然比做一个数据采集终端要难一些,但云平台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解决终端规模接入处理能力,如何解决大规模并发的数据存储问题,这也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即便设备厂家做不了,还是有很多物联网公司能去做这件事,例如阿里云、华为云、云里物里等企业。
看中的正是它们的云部署能力和雄厚的实力,对于云中部署的数据有比较高的保障,这是一般的企业想做也没有能力做好的。
层级L3、C3:数据处理
云平台虽然解决了数据接收和存储需求,但业内人都知道,这是非常复杂的时序数据存储。
数据被保存到云平台后,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是想着简单,实际部署却有一定难度。
所谓数据处理,就是把数据进行高度的抽象,并进行必要的处理,让这些数据更加有序的保存,高效的检索,便于后续的数据应用、统计、分析计算。
数据处理这个环节,事实上很容易被忽略,绝大多数物联网服务商并不明白数据处理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如何去做好数据处理,只能把采集到保存过程中的数据直接应用,这就带来一系列问题:
面临大量数据,只能展现零散的数据,而无法准确判断数据关联关系,且无法辅助决策等等。
到了这一层,各类物联网企业的实力差距就已经明显体现出来,能够有效处理数据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快速的切入行业,为客户提供数据价值。
层级L4、C4: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应用
物联网平台开始走向平民化,非IT的专业人士可以轻松上手工业APP应用,对于绝大多数企业也无多大难度。
数据分析对工业物联网来说,两个方面:
A分析数据,形成分析结果,这是数据分析必须要做的一个基础的事情。
B合理应用分析结果。
现阶段的工业物联网企业,普遍还处在第一个“分析数据”,极少数开始做第二个。
分析是手段,而非目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把分析的结果应用起来。
对于智物联而言,分析的目的即是实现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提高效率。
这件事情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只是吹捧概念、无法真正落地的企业是很难做到预测性维护。
智物联已经实现了设备连接、数据处理、业务应用的综合使能平台,可以面向各类工业场景应用,并处理各种设备和数据,目前的工业设备接入量达20万台,累积超过10T的工业运行数据。
层次L5、C5:工业物联网体系化建设
工业物联网体系化建设,是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最值得自豪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物联网企业的地方,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的软实力。
在物联网洪流中,也许做数据采集、云平台、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人或者企业会很多,但真正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却甚少。
思科就是一个行业典范,当他们研制出第一台网络路由器的时候,这台路由器已经是思科体系中的成员了,他们的体系中包括了产品系列、产品线、思科标准、思科统一脚本语言等。
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一开始做好,后面体系基本上是无法建设和完善的。
层次L6、C6:商业模式
工业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困境。
拿智物联来说,很早便瞄准了—设备生产厂家,我们认为这是一条直接敲开设备数据大门的最佳路径。
设备厂家普遍的工业物联网需求,即让厂家知道他们的客户都是谁,以及设备位置、设备操作方法、设备运行方式、故障问题、故障处理,了解同一种设备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所造成的差异、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对设备运行带来的不同影响等。
毫无疑问,通过物联网,让他们把服务从被动变成主动。
不同的企业在出发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走弯路,但是最终会走出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而选择怎样的商业模式就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企业将如何增长,在市场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模式本无对错,但市场会做出适当的选择。
层级L7、C7:市场营销,项目落地,知识体系传递
这是一个终极环节,也是价值兑现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是政策的推动还是市场红海,工业物联网的市场营销已经逐渐成熟,国内也有大量实施项目落地,从工信委的示范项目到广东省的“上云上平台”,展现出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
深入一些,就是让客户学会如何利用MIXIOT平台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从单体设备到多个设备组成的装置,到多种装置构成的生产线、多个产线组成的车间,到整个工厂…….,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MIXIOT成为解决问题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创立者是智物联。
往往,我们不单要告诉客户你需要什么样的工业物联网,同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标准的方法。
要清楚地知道,厂商不应只着眼于提供各种硬件、软件、平台、数据模型,而是要向使用者提供这些硬件、软件、平台、数据模型,为自己服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