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练习
【最新】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冯谖客孟尝君(王树基执笔)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具,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
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
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
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
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
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都需要:1.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
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
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1)抑扬互用,蓄势待发,在波澜起伏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学案 冯谖客孟尝君文言整理

《冯谖客孟尝君》文言整理一、通假字1.使人属孟尝君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责毕收以责赐诸民责毕收乎3. 而性㤖愚4. 券徧合5. 以何市而反姑反国统万人乎梁使三反6. 不拊爱子其民7. 孟尝君不说8. 后朞年9. 寡人不祥10. 无纤介之祸者二、古今异义1.左右以君贱之也/左右以告/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左右曰/ 左右古:今:2.于是乘其车/于是冯谖不复歌/于是梁王虚上位于是古:今:三、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 贫乏不能自存译:2. 客何好?译:3. 客何能?译:4. 以何市而反?译:定语后置句1.使吏召诸民当偿者译:2. 诸侯先迎之者译:状语后置句1. 食以草具译: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译:3.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4. 孟尝君就国于薛译:5. 立宗庙于薛译:(二)判断句1. 左右曰:“乃歌曰‘长铗归来’者也。
”译:2.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译:3.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译:4.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五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译:(三)被动句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四、词类活用一、名作动1. 冯谖客孟尝君2. 衣冠而见之3. 因而贾利之二、名作状西游于梁三、形作动左右以君贱之也四、形作名1.愦于忧2.民扶老携幼五、意动1.孟尝君客我2.孟尝君怪之3.先生不羞4.孟尝君怪其疾也5.不拊爱子其民六、使动于是梁王虚上位五、虚词“以”的用法1.食以草具2.左右以告3.无以为家4.以为贪而不知足5.以何市而反6.矫命以责赐诸民7.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8.窃以为君市义9.以责赐诸民10.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11.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12.以故相为上将军“乃”的用法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2.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3.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4.乃今日见之“其”的用法1.倚柱弹其剑/复弹其铗/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复弹其剑铗/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2.因烧其券3.孟尝君怪其疾也4.不拊爱子其民5.仅得免其死耳6.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7.齐其闻之矣“而”用法1.孟尝君笑而受之2.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3.请而见之4.而性㤖愚5.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6.以何市而反7.驱而之薛8.晨而求见9.衣冠而见之10.因而贾利之11.未得高枕而卧也12.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六、翻译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课后检测包括答案.docx

《冯谖客孟尝君》课后检测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 型。
(13 分)1. 乃歌夫“ 来”者也。
判断2. 千金,重 也;百乘, 使也。
判断3. 孟 君 相数十年,无 介之 者, 之 也。
判断4. 愿寄食 下省略5.左右以告 省略 6. 乃有意欲 收 于薛乎”省略7. 迎君道中。
省略8. 乏不能自存倒装 前置9.客何好 客何能倒装 前置10. 放其大臣孟 君于 侯倒装 状 后置11. 食以草具 倒装 状 后置 12. 使吏召 民当 者倒装 定 后置13.侯先迎之者倒装 定 后置二、 解 下列加点字的意 。
( 21 分)1. 左右以君 之也,食以草具 。
养;粗劣的食物2. 及有意欲 收 于薛乎. ... 3. 因 其券,民称万 。
趁机4. 孟 君怪 其疾也 感到奇怪. . 5. 臣窃 君命,以 民。
假托 ;各位6. 后期 年。
一周(年、月). . .7. 梁使三反 ,孟 君固辞 不往也。
... 9. 比 下之客 与⋯⋯相同 . 11. 孟 君就国 于薛 前往封地 ..13. 会,能 文收 于薛者乎 .15. 治装16..通“返”; 决;推辞 8. 遣太傅 黄金千斤。
送.10. 揭其 , 其友.12. 左右皆 之.熟悉 14. 文倦于 事, 于 被;昏乱. .而之 薛往.三、解 下面虚 的意思。
(11 分)乃 :1 乃歌夫“ 来”者也 . 就是 2先生不羞,乃有意 收 于薛乎竟然,却3 乃臣所以 君市 也。
就是4先生所 文市 者,乃今日 之。
才以: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认为2左右以告。
把3(冯谖)以责赐诸民。
把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不译5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不译6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把7以故相为上将军。
把四、选择正确选项。
( 18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载券契而行.(juàn)B.因而贾利之 (g ǔ).C.不拊爱子其民.(fǔ) D .遣太傅赍黄金千斤.(jī)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A.食以草具.( 饭食,酒肴C.过其友 ( 拜访 ).) B .揭其剑 ( 举 ).D .冯公有亲.乎( 亲戚 )E.愦于忧 ( 昏乱 ).F.千金,重币也 ( 钱币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比门下之客.B .孟尝君怪其疾也.行比一乡.声非加疾也.C.以何市而反.D .左右皆恶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彼且恶乎待哉.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孟尝君顾谓冯谖.B.沉于国家之事.愿君顾先王之宗庙.沉于谄谀之臣.C.臣窃矫君命.D .孟尝君就国于薛.时矫首而遐观.三窟已就.5.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今君有区区之薛..B.衣冠而见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服衣冠..C.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D .市义奈何..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无可奈何花落去..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因而贾利之 B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C.寡人不祥 D .券徧合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孟尝君客.我A.孟尝君怪.其疾也 B .不拊爱子.其民C.于是梁王虚上位.D .吾妻之美我者.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B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固一世之雄也.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C.齐其闻之矣.D .姑反国统万人乎.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君姑高枕为乐矣.9.与例句句式特点一致的一项是()例:使吏召诸民当偿者A.文倦于事,愦于忧 B .以何市而反C.立宗庙于薛D.蚓无爪牙之利五、解一多(15 分)孟君曰回揭其,其友曰拜愿君先王之宗念孤之也,大夫何罪三臣于草之中拜秦周北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犹不及超左右以君之也以⋯⋯,看不起而之,曰道歉心炭愿天寒便宜水流花两无情凋昔伊、傅出于人地位低下手公卿告辞辞客六、翻下面句子(20 分)1.千金,重也;百乘,使也,其之矣!2.使吏召民当者,悉来合券。
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有,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
”日:“客何能?”日:“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J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长铁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日:“食之,省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铁,歌日:“长铁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铁,歌日:“长铁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盂尝君出记②,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日:“能。
”孟尝君怪之,日:“此谁也?”左右日:“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日:“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日:“文倦于事,愤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日:“愿之J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日:“责毕收,以何审而反?”孟尝君日:“视吾家所寡有者J反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泰券通金,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日:“以何市而反?”冯谖日:“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不悦,日:“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
②记:布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冯谖客孟尝君》 挖空训练

《冯谖客孟尝君》挖空训练好的,以下是我提供的《冯谖客孟尝君》挖空训练:《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吾能为之长铗归来乎?”一人乃前曰:“如臣者,能为之长铗归来乎?”孟尝君曰:“唯子能之,吾必能为之。
”冯谖乃为券契草创。
券契完备,冯谖请辞。
孟尝君曰:“何哉?吾先与子日议也!”冯谖曰:“臣有市义之事,愿行。
”辞行后,驱车至薛,草具问民疾苦,起于贫弱至于长大及老,有无业而困者,有无亲而独者,有身疾而不聊生者。
问毕记之。
驱车至齐,见昭王。
昭王以为相,冯谖却不受命。
谓昭王曰:“齐国故有孟尝君,今我公之于齐国人心皆归之于矣。
若齐王任臣以国政其于至足者王之所欲也故难于发端者此也。
臣请以此舒其意。
”昭王乃命冯谖为齐相。
冯谖至薛,召诸民当老者皆来而与日:“孟尝君所以贷汝钱者,顾吾贫汝也;食汝者,顾汝于人也。
今何而食土之毛乎?其有所居矣。
与其卖而食之,何不自养使之至用也?诸君以为何如?”民闻之欢哗踊跃争言:“始吾以孟尝君贤者也,顾今乃知不然。
”乃日暮持来而归。
夜入府见孟尝君予之书日:“市义之事已成此去不足七日民来而日:‘暴矣君之善于相国也。
’如此足以止矣。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遣之。
冯谖驱车入魏过梁适会昭阳谓梁王曰:“臣亦闻大王谋天下故亦事之盖有以脱于魏矣今齐已益而魏由是削诸侯皆归心于齐矣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
冯谖客孟尝君特殊句式

冯谖客孟尝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
”
2、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
3、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
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相,没有一点祸患,都是(由于)冯谖的计谋啊。
二、省略句
1、愿寄食(于)门下: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2、左右以(之)告(之):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3、乃有意欲为(吾)收责于薛乎: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
4、君(于)道中:在路旁迎接孟尝君。
5、以(之)何市而反:买什么回来?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贫乏不能自存:因为太穷而不能养活自己。
2)客何好,客何能:你有什么本事,你有什么才能?
3)以何市而反:买什么回来?
2、状语后置
1)愿寄食门下:愿意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2)食以草具:让他吃粗劣的饭菜。
3)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
4)迎君道中:在路旁迎接孟尝君。
5)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
3、定语后置
1)齐人有冯谖者:齐国有一人叫冯谖。
2)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
3)诸侯先迎之者:哪位诸侯先迎住他。
答案学案 冯谖客孟尝君文言整理

《冯谖客孟尝君》文言整理一、通假字1.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嘱咐。
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责同债,债务。
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责毕收以责赐诸民责毕收乎3. 而性㤖愚㤖同懦。
懦弱。
4. 券徧合徧通遍,全部。
5. 以何市而反反通返,返回。
姑反国统万人乎梁使三反6. 不拊爱子其民拊通抚,安抚。
7. 孟尝君不说说通悦,高兴。
8. 后朞年朞通期,一年。
9. 寡人不祥祥通详,审慎。
10. 无纤介之祸者介同芥,小草。
二、古今异义1.左右以君贱之也/左右以告/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左右曰/左右古:左右的门客;今:左边和右边。
2.于是乘其车/于是冯谖不复歌/于是梁王虚上位于是古:从这以后/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这个原因今: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三、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 贫乏不能自存译: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
2. 客何好?译:您爱好什么呢?(您有什么爱好呢?)3. 客何能?译:您能做什么呢?(您有什么才干呢?)4. 以何市而反?译:用(那些钱)买什么回来呢?定语后置句1.使吏召诸民当偿者译:叫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
2. 诸侯先迎之者译:先迎接他的诸侯。
状语后置句1. 食以草具译:把粗劣的食物给他吃。
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译:(谁)能替我到薛收债?3.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我)田文被事务搞得很疲倦,被忧虑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性格又懦弱愚蠢。
4. 孟尝君就国于薛译:孟尝君只好到薛回到自己的封邑。
5. 立宗庙于薛译:在薛建立宗庙。
(二)判断句1. 左右曰:“乃歌曰‘长铗归来’者也。
”译: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个‘长铗归来’的人。
”2.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译:(这)就是我为您买仁义的原因啊。
3.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译: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
4.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译: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的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三)被动句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我)田文被事务搞得很疲倦,被忧虑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性格又懦弱愚蠢。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题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冯谖客孟尝君》故事背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战国时期B.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C. 冯谖是赵国的大臣D. 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的品质2. 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最初为何不被孟尝君重用?()A. 因为冯谖出身低微B. 因为冯谖才华不足C. 因为冯谖性格傲慢D. 因为冯谖三次弹铗而歌A.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B. 冯谖助孟尝君收债C. 冯谖为孟尝君献策D. 冯谖与孟尝君结拜为兄弟二、填空题1.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弹铗而歌,分别唱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2. 孟尝君在危难时刻,得益于冯谖的“______”策略,成功恢复了相位。
3. 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通过“______”的方式,为孟尝君买得了民心。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情节。
2. 请分析冯谖的人物形象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请谈谈你对《冯谖客孟尝君》中“买义”这一情节的理解。
四、翻译题五、论述题1. 请结合《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谈谈你对战国时期士人品质的认识。
2. 请从历史角度分析,《冯谖客孟尝君》故事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六、判断题1. 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在第一次见到冯谖时就对他礼遇有加。
()2. 冯谖在帮助孟尝君收债时,实际上是将债券烧毁,以博取民心。
()3. 《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表明,冯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但不懂变通的人。
()七、连线题1. 冯谖 ________ 烧毁债券2. 孟尝君 ________ 赐予冯谖宝剑3. 齐王 ________ 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八、改错题1. “冯谖在孟尝君家中白吃白喝,最终被孟尝君赶出家门。
”()2. “孟尝君因为冯谖的才华而三次请他出山,最终帮助自己解决了难题。
”()3. “《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告诉我们,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得到重用。
”()九、文学常识题1. 《冯谖客孟尝君》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史记》B. 《左传》C. 《战国策》D. 《汉书》A. 画龙点睛B. 三顾茅庐C. 狐假虎威D. 鸡鸣狗盗十、综合分析题1. 请结合《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分析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完整版)冯谖客孟尝君练习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一、填空题1.《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________。
2.《战国策》是_________时期_________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属_________史书。
3.《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冯谖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冯谖替孟尝君谋营的“三窟”指的是焚券市义、_________、薛地建庙。
6.《冯谖客孟尝君》一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抑在装愚守拙,巧于试探,扬在_________。
二、选择题7.下面属于国别体史书是( )。
a.《诗经》诗歌b.《史记》纪传体c.《战国策》国别d.《论语》语录体和对话文体8.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9.“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________的性格特点?( )a.刚勇仁义b.深谋远虑c.诙谐幽默d.清正廉洁10.以下哪一特点不是孟尝君的性格特点?( )a.深谋远虑b.目光不敏锐c.礼贤下士d.心胸广宽11.“狡兔三窟”出自以下哪本书?( )a.《战国策》b.《孟子》c.《冯谖客孟尝君》d.《史记》三、解词题12.属(1)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2) 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
13.客(1)冯谖客孟尝君(2)孟尝君客我14.食(1)食以草具字串3(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3)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15.之(1)驱而之薛(2)衣冠而见之(3)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16.其(1)齐其闻之矣(2)因烧其券,民称万岁17.就(1)孟尝君就国于薛(2)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18.乃(1)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2)先生不羞,乃有逾欲为收责于薛乎?四、翻译题20.责收毕,以何市而反21.孟尝君不说,曰:“诺。
先生休矣。
”2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23.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
古代汉语练习题 (1)

古代汉语练习题(10)第一章练习题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5、厉王虐,国人谤.王。
6、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8、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9、其始播百谷.。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15、江.水又东,经巫峡。
1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18、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19、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20、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2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2、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23、是何祥.也?吉凶安在?2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25、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26、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27、臣有一术,曰五禽.之戏。
28、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29、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30、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31、丈夫..,以杖荷莜。
..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3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差异的在范围、感情色彩、及程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九方皋相马》《景公射出质》《扁鹊之卫》三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1、找出几篇文章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并说明其类型。
3、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并说明其类型。
第二章练习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属于本义还是引申义。
1、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發.。
2、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3、舜发.于畎亩之中。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10)第一章练习题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5、厉王虐,国人谤.王。
6、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8、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9、其始播百谷.。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15、江.水又东,经巫峡。
1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18、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19、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20、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2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2、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23、是何祥.也?吉凶安在?2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25、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26、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27、臣有一术,曰五禽.之戏。
28、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29、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30、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31、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3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差异的在范围、感情色彩、及程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九方皋相马》《景公射出质》《扁鹊之卫》三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1、找出几篇文章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并说明其类型。
3、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并说明其类型。
第二章练习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属于本义还是引申义。
1、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發.。
2、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3、舜发.于畎亩之中。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冯谖客孟尝君

补充注释
齐愍王二十五年(前299)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 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又是 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 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 把他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向昭王的宠妾求救。 那个宠妾提出的条件是得到孟尝君的白狐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 件白狐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 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 有一位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表示能拿到那件白狐裘。当夜他化装成狗, 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白狐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 的宠妾。宠妾就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 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 分到了函谷关。昭王后悔放出了孟尝君,再寻找他,他已经逃走了,就 立即派人驾上专车飞奔而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 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 宾客中有个人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他 们便立即逃出函谷关。出关后不久,秦兵果然追到函谷关,但已落在孟 尝君的后面,只好回去了。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 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 解救了他以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人等的做法。
返回
背景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权要竟相收揽各种人才以备不时 之需,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著名者如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 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也就是史 家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其中孟尝君尤其出名,据说门下食 客有三千之众。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特定阶层,士的构成 成分极为复杂,有策士、侠士、隐士等多种类别。他们中的一 些佼佼者,或逞舌辩游说诸侯,出谋划策;或凭才智托身权要, 排忧解难;或恃武力横行天下,除暴安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 和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这些士的各种活动。尽 管《战国策》的作者非止一人,但是对士的赞赏褒扬却高度一 致。这是《战国策》一书一个明显的思想倾向。这一倾向本身 虽无可厚非,但有的作者过分夸大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甚至爱屋及乌,对一些士的权谋、诡辩、不择手段猎取功名富 贵亦持欣赏态度,则显然是不能令人首肯的。 本文作者通过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 的事例,颂扬了士的谋略才智及政治能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答案《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题目以及答案:(1)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答案:试探对方是否真正礼贤下士、信任并起用自己。
(2分)(2)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有何作用?答案:欲扬先抑,侧面反衬。
(2分)(3)文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答案:礼贤下士,态度诚恳。
(2分)作品背景:这是《战国策》的又一名篇。
属《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王和贵族等领主势力受到削弱,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拥护者和谋划者,于是王侯将相争相养士,从而出现了“士”这一特殊阶层。
这段时期,风行养士(食客)之风,尤以四大公子为甚。
如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及吕不韦等。
这些士大多是能辩善谋,有一定的政治见解,或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者。
“食客三千”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士阶层,是当时的特殊阶层,有着一定的社会势力。
他们依附于君主,不断地献计献策,为他们扩大政治影响,巩固权位。
这人中,龙蛇混存,既有鸡鸣狗盗之徒,也不乏有非凡胆识的人才,本文主角冯谖就属后者。
冯谖客孟尝君文言整理 学案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文言整理一、通假字1.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嘱咐。
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责同债,债务。
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责毕收以责赐诸民责毕收乎3. 而性泞愚㤖同懦。
懦弱。
4. 券徧合徧通遍,全部。
5. 以何市而反反通返,返回。
姑反国统万人乎梁使三反6. 不拊爱子其民拊通抚,安抚。
7. 孟尝君不说说通悦,高兴。
8. 后朞年朞通期,一年。
9. 寡人不祥祥通详,审慎。
10. 无纤介之祸者介同芥,小草。
二、古今异义1.左右以君贱之也/左右以告/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左右曰/左右古:左右的门客;今:左边和右边。
2.于是乘其车/于是冯谖不复歌/于是梁王虚上位于是古:从这以后/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这个原因今: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三、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 贫乏不能自存译: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
2. 客何好?译:您爱好什么呢?(您有什么爱好呢?)3. 客何能?译:您能做什么呢?(您有什么才干呢?)4. 以何市而反?译:用(那些钱)买什么回来呢?定语后置句1.使吏召诸民当偿者译:叫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
2. 诸侯先迎之者译:先迎接他的诸侯。
状语后置句1. 食以草具译:把粗劣的食物给他吃。
2.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译:(谁)能替我到薛收债?3.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译:(我)田文被事务搞得很疲倦,被忧虑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性格又懦弱愚蠢。
4. 孟尝君就国于薛译:孟尝君只好到薛回到自己的封邑。
5. 立宗庙于薛译:在薛建立宗庙。
(二)判断句1. 左右曰:“乃歌曰‘长铗归来’者也。
”译: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个‘长铗归来’的人。
”2.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译:(这)就是我为您买仁义的原因啊。
3.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译: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
4.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译: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的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三)被动句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泞愚译:(我)田文被事务搞得很疲倦,被忧虑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性格又懦弱愚蠢。
《冯谖客孟尝君》课后检测及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课后检测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nipany One 1《冯谖客孟尝君》课后检测班级_姓名—学号—成绩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类型。
(13分)1.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
判断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判Bi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判断4.愿寄食门下省略5.左右以告省略6.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省略7.迎君道中。
省略8.贫乏不能自存倒装宾语前置9.客何好客何能倒装宾语询置10.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倒装状语后置11.食以草具倒装状语后置12.使吏召诸民当偿者倒装定语后置13.诸侯先迎之者倒装定语后置二、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21分)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养;粗劣的食物2.及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3.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趁机4.孟尝君怪其疾也一感到奇怪• • *5.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
假托;各位6.后期年。
一周(年、月)7.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通“返”;坚决;推辞8•遣太傅赍黃金千斤。
赠送9上.匕门下之客与……相同10囲其剑,过其友遂□.孟尝君就国于薛前往封地12.左右皆恶之厌恶13.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熟悉14•文倦于事,愦于忧被;昏215.约车治装备办16.驱而乙薛往三、解释下面虚词的意思。
(11■分)3乃:1乃歌夫“长钦归来”者也.就是2先生不羞,乃有意为收责于薛乎莹然,却3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就是4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丄以: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认为2左右以告。
JE3 (冯谖)以责赐诸民。
把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不译5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不译7以故相为上将军。
把四、选择正确选项。
(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载券契而行(judn)■c.不拊爱子其民(f®■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A.食以草具(饭食,酒肴)■C.过其友(拜访)■E.愦于忧(昏乱)■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比门下之客■行比一乡4■C.以何市而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6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
一、填空题
1.《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________。
2.《战国策》是_________时期_________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属_________史书。
3.《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冯谖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冯谖替孟尝君谋营的“三窟”指的是焚券市义、_________、薛地建庙。
6.《冯谖客孟尝君》一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抑在装愚守拙,巧于试探,扬在_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面属于国别体史书是( )。
a.《诗经》诗歌
b.《史记》纪传体
c.《战国策》国别
d.《论语》语录体和对话文体
8.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
a.市义于薛
b.薛地建庙
c.游说于梁
d.游说齐王
9.“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________的性格特点?( )
a.刚勇仁义
b.深谋远虑
c.诙谐幽默
d.清正廉洁
10.以下哪一特点不是孟尝君的性格特点?( )
a.深谋远虑
b.目光不敏锐
c.礼贤下士
d.心胸广宽
11.“狡兔三窟”出自以下哪本书?( )
a.《战国策》
b.《孟子》
c.《冯谖客孟尝君》
d.《史记》
三、解词题
12.属
(1)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2) 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
13.客
(1)冯谖客孟尝君
(2)孟尝君客我
14.食
(1)食以草具字串3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3)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15.之
(1)驱而之薛
(2)衣冠而见之
(3)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16.其
(1)齐其闻之矣
(2)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17.就
(1)孟尝君就国于薛
(2)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
18.乃
(1)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2)先生不羞,乃有逾欲为收责于薛乎?
四、翻译题
20.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21.孟尝君不说,曰:“诺。
先生休矣。
”
2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23.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
24.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25.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2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货者,冯谖之计也。
介:
27.左右以君贱之也。
28.食之,比门下之客。
29.孟尝君客我。
3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34.梁王虚上位。
35.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36.居有顷,倚柱弹其剑。
3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39.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40.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41.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开罪于先生。
”
42.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于是准备车马,整理行装,用车载着借契上路了
43.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
百姓都高呼“万岁”
44.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阵。
厩:
47.以故相为上将军。
48.冯谖为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固:
49.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51.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53.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五、简答题
54.简析冯谖、孟尝君、“左右”的性格特征,指出孟尝君、“左右”的性格特点与中心人物冯谖的关系。
55.举例分析本文善于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刻画认为形象的艺术特色。
56.简析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57.简析《冯谖客孟尝君》的写作特色。
六、阅读分系题
58.阅读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从“齐人有冯谖者……不复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字串4
这两段文字出自何书?
冯谖与孟尝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冯谖使人属孟尝君曰“客无好”、“客无能”的目的是什么?
冯谖、孟尝君、左右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揭示了他什么心态?
59.阅读本文第三至六段(从“后孟尝君……乃今日见之”)回答下面的问题。
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阵,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
从“诺。
先生休矣”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之见。
”分别揭示了孟尝君什么心态?
本段描写抑扬兼行,其好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