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温室大棚环境调控与管理系统设计
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温室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以创造良好生长条件的建筑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系统组成、功能要求、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旨在为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引言温室农业是解决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改善农作物生产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温室环境的控制要求十分复杂,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为了提高温室农业的效益和生产质量,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二、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四部分组成。
其中,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室内外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执行器负责根据控制信号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控制器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人机界面用于操作和监控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三、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调控和数据记录等。
首先,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内外的环境参数,并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其次,系统应能够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自动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最后,系统应能够记录和存储温室内外环境参数的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以便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参考。
四、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选择适用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设计相应的电路结构和电气连接。
在软件设计方面,需要编写控制算法和相应的人机界面程序,实现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自动调控和数据记录等功能。
基于STM32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为了有效增强我国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效果,文章介绍了温室智能化调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并提出一款基于STM32F103系列芯片的温室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主要收集室内的温湿度与光照强度信息进行分析,通过LCD 显示器进行数据图标呈现,并增加无线信息传输组件,有效地创建温室的智能化环境调控系统。
温室环境的智能化控制研究是现代化温室大棚的一个研究重点。
提升智能化温室大棚中植物的栽培效率与质量是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植物生长周期进行分析,科学检测温室条件并进行高效的规划。
现阶段,国内科学领域已经研发出了多种可以改善作物生长效率,提高生产质量的智能设备,并被广泛的应用在温室大棚里,然而这些设备基本不具备智能调节能力,无法获取大棚内的具体情况,同样也无法实现远程调节的效果,仅可以实现一些初步的功能目的。
一、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欧美,十分重视温室栽培方面的研究,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通过一些监管设备对大棚内的环境信息进行监控,并结合预期设定数值进行调节,达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效果。
而这种智能化植物栽培技术仅是对室内的单一因素进行调控,也就是仅实现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条件进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室大棚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全新的改变,在美国,科学家们研制了一款能够结合气候管理、农作物灌溉与施肥能力为一体的智能化温室大棚管控系统,这系统能够有效地结合各类农作物的管理内容,利用传感器所接收的信号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管理,实现最优质这一高效的方式对温室内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管理。
以色列通过计算机设备对温度环境进行管理,并建立科学的温室构造,配备优质的环境调节、天窗以及幕帘等,对温湿度、光照效果、气体环境进行有效控制。
并且将中的控制器与管理室内的中央电脑进行远程连接,提高温室管理的便捷性,更精准的对灌溉施肥系统进行控制,提升对于肥料与水资源的利用效果。
《2024年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农业成为了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业大棚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采集大棚环境数据,传输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应用层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2. 硬件设计(1)传感器:传感器是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大棚环境参数。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相应的调控操作,如调节温室遮阳帘、通风口等。
(3)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网络设备,用于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
3. 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通过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实时采集大棚环境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存储。
(2)数据分析与展示:软件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帮助用户了解大棚环境状况和作物生长情况。
(3)智能调控:软件系统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调控策略,自动或手动调节温室设备,如调节温室遮阳帘、通风口等,以保持大棚环境在最佳状态。
三、系统实现1. 硬件实现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设备,并进行采购。
设备安装与调试:将硬件设备安装在大棚内,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采集准确的数据。
2. 软件实现(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过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实时采集大棚环境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存储。
采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
(2)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农业温室大棚环境调控与管理系统设计
1 引言隨著控制技術、Internet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農業生產的自動化、資訊化水準不斷提高,“可控環境農業”的研究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
如何方便有效地對溫室環境進行監測和控制,如何提高農業生產的資訊化水準是目前可控環境農業研究的重點。
本章簡要說明了課題的研究背景和現實意義,並綜述了溫室環境監控技術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內容。
1.1 遠程溫室監測系統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工程科技人員在吸收發達國家高科技溫室生產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溫室中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等單項環境因數控制技術的研究,希望通過改變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創造適合植物最佳的生長條件、避免外界惡劣的氣候,達到調節產期、促進生長發育、防治病蟲害等目的。
由此而引發的各種溫室測控技術的實際應用與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發達國家已經向高層次的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形成了現代化水準高,比較完善的技術體系[1]。
我國溫室測控技術應用研究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舊存在較大差距。
隨著世界設施農業栽培技術發展迅速,溫室面積和產量大幅增加,對各種溫室測控技術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通信技術的研究,已經引起該領域內的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1.2 國內外溫室測控技術1.2.1 國外溫室測控技術研究狀況發達國家如荷蘭、美國、英國等都大力發展集約化的溫室產業,溫室內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水、氣、營養液等實現電腦調控。
荷蘭在1974年首次研製出電腦控制系統CECS。
l978年日本東京大學的學者研製出微型電腦溫室綜合環境控制系統。
目前,日本、荷蘭、美國等發達國家可以根據溫室作物的特點和要求,對溫室內的諸多環境因數進行環境控制。
在日本,作為設施農業主要內容的設施園藝相當發達,塑膠溫室和其他人工栽培設施達到普遍應用,設施栽培面積位居世界前列。
蔬菜、花卉、水果等普遍實行設施栽培生產。
針對種苗生產設施的高溫、多濕等不良環境。
基于物联网的番茄温室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1、传感器应用
1、传感器应用
本系统采用了多种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以监测温室环境中的各项参数。这些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数据 中心,为后续的环境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2、无线传输设计
2、无线传输设计
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本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 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通过无线方式控 制调节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等的运行,以实现对环境的智能调控。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网络、控 制算法等部分。
1、传感器选型
1、传感器选型
在智能温室系统中,传感器主要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参 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型号,需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 等因素。
2、数据采集与处理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基于物联 网的智能温室系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本次演示将介绍基于物 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温室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国内外研究者针对这 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目的主要包括提高温室环境控制精度、节约能源、 提高作物产量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传感器选型、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算法设 计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智能化温室环境监控系统、高效节能型温室等。
基于物联网的番茄温室环境智 能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01 引言
03 设计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背景 04 实现
引言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农业领域 中。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环境对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 了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本次演示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番茄温室环境智能 调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无线传输、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番 茄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为番茄的高产、优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在现代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系统使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监测和调控温室内的环境条件,以提供最佳的种植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温室内环境监测的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关键参数。
为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传感器应该具有高精度和长寿命。
此外,传感器应具备抗干扰能力,以避免外部干扰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除了传感器,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还需要控制器来根据监测结果对温室环境进行调控。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参数和目标,通过控制温室内的设备,如通风系统、加热系统和灌溉系统等,来改变温室内的环境条件。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开关控制、比例控制和PID控制。
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室环境,使其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其次,控制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温室内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此外,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化和远程监控的能力,以方便农民对温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为了实现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还需要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和调控中心。
这通常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来实现。
WSN可以将传感器节点连接到一个网络中,以便实时采集和传输温室环境数据。
同时,WSN还可以提供对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
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来对温室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温室环境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温室环境的变化规律和优化方向,为农民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逐渐展现出其全新的面貌。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作为设施农业核心的温室大棚,其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更是对农业生产效率、环境控制、作物生长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旨在推动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设施农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以及数据化管理。
在设施农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与调控,为作物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网络层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感知层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应用层则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对温室环境进行智能调控。
2. 环境因素监测与调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因素,当环境因素超出预设的范围时,系统将自动启动调控设备,如加热器、湿帘、通风设备等,以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灌溉系统,为作物提供适量的水分。
3. 智能决策与控制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自动生成智能决策。
系统可以根据决策结果自动调整温室环境,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远程控制,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对温室进行管理。
四、系统实现与优化1. 系统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需要结合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
温室大棚中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温室大棚中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智能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根据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接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显示,报警,查询。
监控中心将收到的采样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和存储,然后将其与设定的报警值相比较,若实测值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屏幕显示报警或语音报警,并打印记录。
系统组网络以及通讯协议(1)系统组网络组成根据工艺运行的需求,我们做如下的网络系统设计:网络采用以太网络设计。
每个站作为一个网络节点。
这个网络采用性能可靠的工业以太网。
可以将办公网络、自动控制网络和视频监控网络无缝结合到该网络环境,实现“多网合一”。
整个系统可承载的数据分成如下的几个部分:1:工业控制数据2:采集数据3:工业标准的MODBUS总线通讯4:视频语音数据采集和监控(2)组网特点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开放的控制系统,除了具有良好的网络通讯能力外,还具有与其它控制系统通讯功能和标准的对外通讯接口,以后可以任意扩展控制系统。
整个系统采用多级网络结构,即生产管理网和生产控制网,将过程实时数据、运行操作监视数据信息同非实时信息及共享资源信息分开,分别使用不同的网络。
有效地提高了通讯的效率,降低了通讯负荷。
(3)采用的通讯协议Modbus协议是应用于自动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协议。
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它已经成为一种通用工业标准。
现代农业大棚控制系统(1)控制系统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设施农业中问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是都市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在农业生产中,蔬菜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能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大棚中,最关键的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营养液等的控制方法。
传统的控制方法完全是人工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
我的作业设计是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l8B20、湿度传感器是HR20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液晶显示LCD1602、键盘等组成。
此设计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
因此就必须利用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
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进行测控。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环境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框图如图l 所示。
控制系统主要有单片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换电路、报警装置、执行机构、主控计算机等组成。
其核心是单片机芯片组,作为系统各种参数的处理和控制器。
完成各种数据的处理和控制任务。
同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主机。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被测控参数点的个数和控制的要求来决定单片机的数目。
环境因素数据采集模块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02浓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组成,分别实时采集各测控点的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模拟量并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后送给A/D 转换芯片。
数据转换电路包括A /D 转换和D /A 转换电路。
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执行机构包括各种被控制的执行设备。
在系统的控制下启动调节设备如喷雾机,吹风机,加热器,CO2发生器等进行升温降温、加湿换风、C02浓度调控、光环境调控、土壤环境调控等操作来调节大棚内的环境状态。
另外还有光电驱动隔离,其作用是有效地隔离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
抑制大电流、大功率负载开启产生的各种电磁辐射和电压冲击等干扰,保证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单片机内设定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的上下限值和报警值并予以保存,各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参数值送到单片机后与其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在设定的上下限值范围内。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与管理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与管理方案第一章总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目的和意义 (3)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4)第二章智能温室大棚规划与设计 (4)2.1 场地选择与布局 (4)2.1.1 场地选择 (4)2.1.2 布局规划 (4)2.2 设施选型与配置 (5)2.2.1 设施选型 (5)2.2.2 设施配置 (5)2.3 结构设计 (5)2.3.1 结构类型 (5)2.3.2 结构设计原则 (5)2.4 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5)2.4.1 控制系统组成 (5)2.4.2 控制策略 (6)第三章温室大棚环境监测与控制 (6)3.1 环境参数监测 (6)3.2 环境参数控制 (6)3.3 自动控制系统 (7)3.4 数据采集与分析 (7)第四章智能温室大棚作物种植与管理 (7)4.1 作物选择与种植模式 (7)4.2 肥水管理 (8)4.3 病虫害防治 (8)4.4 产量与质量监测 (8)第五章智能温室大棚设施维护与管理 (9)5.1 设备维护与保养 (9)5.1.1 设备维护 (9)5.1.2 设备保养 (9)5.2 系统故障排查与处理 (9)5.2.1 系统故障排查 (9)5.2.2 故障处理 (10)5.3 安全生产管理 (10)5.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0)5.3.2 安全生产培训 (10)5.3.3 安全生产检查 (10)5.3.4 应急预案 (10)5.4.1 节能措施 (10)5.4.2 环保措施 (10)第六章人力资源与培训 (10)6.1 人员配置与培训 (10)6.1.1 人员配置 (11)6.1.2 培训内容 (11)6.1.3 培训方式 (11)6.2 管理体系与职责 (11)6.2.1 管理体系 (11)6.2.2 职责划分 (12)6.3 团队建设与激励 (12)6.3.1 团队建设 (12)6.3.2 激励措施 (12)6.4 安全教育与培训 (12)6.4.1 安全教育 (12)6.4.2 安全培训 (12)第七章财务管理与投资回报分析 (13)7.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7.1.1 投资估算 (13)7.1.2 资金筹措 (13)7.2 成本控制与管理 (13)7.2.1 成本控制 (13)7.2.2 成本管理 (14)7.3 投资回报分析 (14)7.3.1 投资回报期 (14)7.3.2 投资收益率 (14)7.3.3 投资风险分析 (14)7.4 财务报表与分析 (14)7.4.1 财务报表 (14)7.4.2 财务分析 (14)第八章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15)8.1 市场需求分析 (15)8.2 品牌建设与推广 (15)8.3 营销渠道与策略 (15)8.4 客户关系管理 (16)第九章政策法规与行业动态 (16)9.1 国家政策法规 (16)9.1.1 政策背景 (16)9.1.2 政策内容 (16)9.2 行业标准与规范 (17)9.2.1 行业标准 (17)9.2.2 行业规范 (17)9.3 行业发展趋势 (17)9.3.2 产业链整合 (17)9.3.3 绿色可持续发展 (17)9.4 国际合作与交流 (17)9.4.1 国际合作 (17)9.4.2 交流与合作 (18)第十章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8)10.1 可持续发展战略 (18)10.2 生态环保与绿色生产 (18)10.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8)10.4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 (18)第一章总论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温室大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农业温室大棚规划设计方案
(2)为了减少放热和风压对结构的 影响,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带。冬 季有季候风的地方, 最好选在迎 风面有丘陵、山地、防风林或高大 建筑物等挡风的地方,但这些地方 又往往形成风口或积雪过大,必须 事先进行调查研究。
要求场地四周不要有障碍物,高温季 节不窝风,以利通风换气和促进作物 的光合作用,所以要调查风向、风速 的季节变化,结合布局选择地势。在 农村宜将温室建在村南或村东,不宜 与住宅区混建。为了有利保温和减少 风沙的袭击而确保生产安全,还要注 意避开河谷、山川等造成风道、雷区、 雹线等灾害地段。
5.透明覆盖材料 要求透光率高, 如使用塑料薄膜要选用不易污染, 抗老化耐用,且不易附着水滴的无 滴膜薄膜。玻璃和聚碳酸醋板材是 理想的覆盖材料,保温透光性能良 好,但比较昂贵。
6.建造成本不宜太高 园艺设施生
产的产品是农产品,价格低,所以要 求尽量降低建筑费用和管理费,这与 坚固的结构、灵敏度高的环境调控设 备等要求,引起费用增加的事实是互 相矛盾的。因此,要根据经济情况考 虑建筑规模和设计标准,一般应根据 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用的园艺设施 类型。
2.设施(温室)间距 以每栋不互相遮光 和不影响通风为宜,从采光考虑,东西长 温室或大棚的前后栋距离(X),应在脊 高或后墙高(h)的投影处,即X=hctgθ,这 里θ是冬至时中午的太阳高度角,后墙高在 脊高的投影线内时,X由中柱算起,不然则 由后墙算起,高纬度地区大致在脊高+草 帘卷高的2—2.5倍,或墙高的3倍以上,纬 度越高倍数越大。在风大的地方,为避免 道路变成风口,温室或大棚要错开排列。
塑料大棚的走向多为南北延长,因 此主要靠东西侧墙透光,长度(L) 越短,即长、宽(B)比L:B越小, 透光率越大,如10米与50米长的 大棚相比,透光率相差5%左右。 东西延长的日光温室则相反,因东 西两侧山墙不透明,L:B越小山墙 阴影占的比率越大,光照越差。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受到地域、气候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蔬菜大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智能蔬菜大棚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精准控制,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条件,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降低能耗和投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种植方式。
在智能蔬菜大棚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至关重要的设备。
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相连,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因其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PLC在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包括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PLC控制器、软件程序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模块负责感知大棚内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执行器模块则负责控制大棚内的设备,如灯光、喷灌系统等。
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的反馈信号,根据预设的逻辑程序控制执行器模块,以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精准调控。
在设计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大棚内的种植环境要求,包括不同蔬菜种类对温湿度、光照等因素的需求。
然后根据这些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接下来,编写PLC控制程序,通过逻辑判断和控制命令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智能调控。
最后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在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性:不同蔬菜种类和生长阶段对环境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这要求PLC控制程序能够简单易懂、易于修改。
2. 稳定性:智能蔬菜大棚是一种长期运行的系统,稳定性是其设计的重要指标。
PLC控制器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是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核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等装置对大棚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对蔬菜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
本文将针对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简述。
1. 系统结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人机界面(HMI)以及通信网络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大棚内部的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执行器用于控制大棚内的设备,例如通风系统、灌溉系统等;PLC控制器则是系统的核心,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对环境的调控;人机界面则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接口,通过HMI界面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大棚环境、设置参数以及进行控制操作;通信网络用于实现系统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2. 控制策略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CO2浓度控制、灌溉控制等。
通过传感器感知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PLC控制器可以对大棚内部设备进行精准的调控。
例如在温度控制方面,PLC控制器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控制通风系统和加热系统的开关,以保持大棚内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在灌溉控制方面,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反馈,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灌溉系统的开关,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
3. 系统优势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操作具有诸多优势。
系统能够自动化地监测和控制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无需人工持续进行监测和调控,降低了劳动成本。
系统具有精准的控制能力,可以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精确调控大棚内的环境,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人机界面用户可以远程对大棚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了远程智能化管理。
4. 系统实现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经过系统设计、硬件选型、程序编写、现场调试等多个工程阶段。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大棚的实际情况和蔬菜的生长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控制策略,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硬件设备。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随着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慧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1.温室环境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监测;2.遥控控制温室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的控制调节;3.远程监测和操控: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可以随时随地掌控温室环境;4.数据记录和分析:对温室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以便农民调整种植计划。
二、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1)传感器:选择适当的传感器来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
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执行器:通过执行器控制温室内的加热器、通风设备和灯光,实现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调控。
(3)硬件平台:选择合适的物联网硬件平台,如Arduino、Raspberry Pi 等,用于搭建系统的硬件架构。
2.网络连接:(1)无线网络:采用Wi-Fi或移动网络实现温室与互联网的连接。
(2)数据传输:使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将温室环境数据传输到云端。
3.软件设计:(1)数据处理和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设计数据库,用于存储温室环境数据。
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用户界面: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提供用户界面,实现用户远程监测和控制温室环境的功能。
(3)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算法和统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为农民提供种植计划和环境调控建议。
三、系统工作原理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如下:1.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环境参数;2.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端服务器;3.云端服务器处理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中;4.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访问云端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5.用户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科学调控温室环境。
四、系统优势1.实时监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农民可以迅速了解温室内的环境状况。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温室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环境调控,而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则能够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测试和效果评估。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现代农业温室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控制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在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明确规划。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调控,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网络、PLC控制器、执行机构和用户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环境参数;PLC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决策,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遮阳设备等;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当前环境参数、历史数据以及手动控制温室设备。
考虑到温室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时性要求,我们选用性能稳定、编程灵活的PLC控制器。
具体选型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控制器的处理速度、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以及扩展能力等因素,确保所选PLC 能够满足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
传感器是获取温室环境参数的关键设备,我们选择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执行机构则是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温室内的设备类型和调控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执行机构,如电动阀、电动窗帘等。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一、概述随着国民经济旳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得到了长足旳进步,温室工程已成为高效农业旳一种重要构成部分。
计算机自动控制旳智能温室自问世以来,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旳重要手段和措施。
它旳功能在于以先进旳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旳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旳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旳生产。
二、功能论述温室环境涉及非常广泛旳内容,但一般所说旳温室环境重要指空气与土壤旳温湿度、光照、CO2浓度等。
计算机通过多种传感器接受各类环境因素信息,通过逻辑运算和判断控制相应温室设备运作以调节温室环境。
输出和打印设备可协助种植者作全面细致旳数据分析,保存历史数据。
本系统重要具有如下几部分功能:2.1综合环境控制采用计算机实现环境参数比较分析,四季持续工况调控系统。
比例调节环境温度、湿度与通风。
CO2 发生装置按需比例调节环境CO2浓度,夏季室外屋顶喷淋,在保证室内光照强度旳前提下,组合调节环境温度与通风,达到强制减少环境温度旳效果。
通过计算机对温室各电动执行器进行整体调节,自动调控到作物生长所需求旳温、湿、光、水、气等条件,此外通过臭氧消毒净化器对温室进行消毒。
2.2肥水灌溉控制采用计算机肥水灌溉运筹系统。
根据作物区旳需要,对水培区旳营养液成分,PH和EC 值进行综合调控。
对基培和土培区重要是根据作物生产需要,设定基质、土壤旳水势值,自动调节滴灌、喷灌系统旳灌溉时间和次数。
2.3紧急状态解决采用计算机实测环境参数、状态极限值反馈报警保护系统。
根据作物旳各项参数设定温室环境旳极限值和作物生长环境参数极限值报警保护系统,提高了整个系统安全性。
2.4信息解决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解决由中心控制计算机完毕。
主机通过局部数字通讯网络与现场控制机相连,实现远动双向控制及全系统集中数据解决。
其功能涉及运营实时参数执行器模拟状态显示,历史数据存储、检索,数据平均值报表、曲线显示与打印。
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方案
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1.1 背景介绍 (3)1.2 需求分析 (3)1.2.1 温室环境控制需求 (3)1.2.2 系统功能需求 (3)1.3 技术可行性分析 (4)1.3.1 技术现状 (4)1.3.2 技术可行性 (4)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4)2.1 设计原则 (4)2.2 系统架构 (5)2.3 技术选型 (5)第3章环境参数监测模块设计 (5)3.1 环境参数选取 (5)3.2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 (6)3.2.1 传感器选型 (6)3.2.2 传感器布置 (6)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3.1 数据采集 (7)3.3.2 数据处理 (7)第4章控制策略与算法设计 (7)4.1 控制策略概述 (7)4.1.1 温度控制策略 (7)4.1.2 湿度控制策略 (7)4.1.3 光照控制策略 (7)4.1.4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策略 (7)4.2 算法设计 (8)4.2.1 温度控制算法 (8)4.2.2 湿度控制算法 (8)4.2.3 光照控制算法 (8)4.2.4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算法 (8)4.3 系统优化 (8)第五章硬件系统设计 (9)5.1 主控制器选型 (9)5.2 执行器选型与设计 (9)5.3 通信模块设计 (10)第6章软件系统设计 (10)6.1 软件架构 (10)6.1.1 系统架构概述 (10)6.1.2 表现层设计 (10)6.1.3 业务逻辑层设计 (10)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6.2.1 数据处理 (11)6.2.2 数据分析 (11)6.3 界面设计与交互 (11)6.3.1 界面设计 (11)6.3.2 交互设计 (11)第7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12)7.1 系统集成 (12)7.1.1 系统架构设计 (12)7.1.2 硬件集成 (12)7.1.3 软件集成 (12)7.2 功能测试 (12)7.2.1 传感器测试 (12)7.2.2 控制器测试 (12)7.2.3 执行器测试 (12)7.3 稳定性测试 (12)7.3.1 长时间运行测试 (13)7.3.2 环境干扰测试 (13)7.3.3 故障恢复测试 (13)第8章系统功能扩展 (13)8.1 云平台接入 (13)8.1.1 数据存储与备份 (13)8.1.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3)8.1.3 远程监控与控制 (13)8.2 智能决策支持 (13)8.2.1 数据预测 (13)8.2.2 优化调控策略 (14)8.2.3 异常报警与处理 (14)8.3 互联网农业应用 (14)8.3.1 农业物联网 (14)8.3.2 智能施肥与灌溉 (14)8.3.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14)8.3.4 移动端应用 (14)第9章系统安全与维护 (14)9.1 系统安全 (14)9.1.1 安全策略 (14)9.1.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5)9.1.3 数据安全 (15)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5)9.2.1 备份策略 (15)9.2.2 恢复策略 (15)9.3 系统维护与升级 (15)9.3.1 系统维护 (15)第10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5)10.1 项目总结 (16)10.2 技术展望 (16)10.3 市场前景分析 (16)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背景介绍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温室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减少资源消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大棚内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控制与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1. 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对大棚环境参数的监测需求、对大棚内设备的控制需求以及对系统操作界面的需求等。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系统需要监测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需要控制的设备包括灌溉系统、通风系统等。
2.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
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采集大棚内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信息;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层;控制层负责根据应用层的指令对设备进行控制;应用层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3.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选择、数据采集器选择、通信模块选择等。
传感器用于采集大棚内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信息,数据采集器用于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和预处理,通信模块用于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层。
此外,还需要设计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等硬件设备,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选择、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选择、用户界面设计等。
操作系统用于支撑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户界面用于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此外,还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以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智能调控。
三、系统实现1. 硬件实现根据硬件设计,制作相应的硬件设备。
传感器应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产品,数据采集器应具备高性价比和易用性,通信模块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以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需要制作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等设备,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2. 软件实现在软件实现阶段,首先需要搭建操作系统平台,然后开发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和用户界面。
智能蔬菜大棚毕业设计
智能蔬菜大棚毕业设计智能蔬菜大棚毕业设计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而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引入智能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智能蔬菜大棚的毕业设计,旨在提供一种创新的农业生产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气候变化不确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因此,智能蔬菜大棚的设计应运而生。
智能蔬菜大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从而提供最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
同时,利用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设计目标智能蔬菜大棚的毕业设计需要明确设计目标,以便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首先,设计目标应包括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环境参数,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设计目标还应包括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智能蔬菜大棚可以通过节约水、土地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设计目标还应包括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农民长时间的劳动,而智能蔬菜大棚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三、设计内容智能蔬菜大棚的毕业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一个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环境的精确控制,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2.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一个能够采集和分析环境参数、土壤质量、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的系统。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生长模型和预测模型,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 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设计一个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互联网技术,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大棚的运行情况,并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随着控制技术、Internet 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可控环境农业”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如何方便有效地对温室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是目前可控环境农业研究的重点。
本章简要说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并综述了温室环境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1.1 远程温室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程科技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温室中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等单项环境因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希望通过改变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创造适合植物最佳的生长条件、避免外界恶劣的气候,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等目的。
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温室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与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发达国家已经向高层次的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现代化水平高,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1]。
我国温室测控技术应用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世界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发展迅速,温室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对各种温室测控技术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引起该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1.2 国内外温室测控技术1.2.1 国外温室测控技术研究状况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英国等都大力发展集约化的温室产业,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水、气、营养液等实现计算机调控。
荷兰在1974年首次研制出计算机控制系统CECS。
l978 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研制出微型计算机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
目前,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根据温室作物的特点和要求,对温室内的诸多环境因子进行环境控制。
在日本,作为设施农业主要内容的设施园艺相当发达,塑料温室和其它人工栽培设施达到普遍应用,设施栽培面积位居世界前列。
蔬菜、花卉、水果等普遍实行设施栽培生产。
针对种苗生产设施的高温、多湿等不良环境。
日本有关部门进行了如下几种设施项目的研究。
主要有设施内播种装置、苗灌水装置、换气扇的旋转和遮光装置的开闭装置(温度、湿度及光照控制)、缺苗不良苗的检测及去除和补栽装置、CO2 施肥装置等方面的自动化研究[2]。
而在韩国,从l992 年以来,政府就把设施园艺作为重点事业来推进发展,到1992年底,设施栽培面积为5.3万mm2,其中带环境控制的现代化设施的设置面积占1 0%左右[3]。
由于温室能完全控制作物生长的各种条件,近年来温室农业在以色列得到了飞速发展。
以色列温室结构非常先进:它装有幕帘、天窗及遮阳网,可根据光线强度的不同自动调节和移动,并装有空气温度和湿度调控等温室计算机环境控制系统。
以色列科学家成功地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硬件,实现了温室中供水、施肥和环境自动化控制。
最新的弥雾气候控制技术,使温室降温所需的能量非常小[4]。
以色列的温室从80 年代到90 年代更新了三代,利用计算机控制水、肥和温室小气候,自动调温、调湿、调光,而且结构非常先进,促进了工厂化农业的大发展。
荷兰园艺温室发展较早,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日照短,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因此,集中较大力量发展经济价值高的鲜花和蔬菜,大规模地发展玻璃温室和配套的工程设施,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
荷兰的全自动化温室成套设备在世界市场上享有很高的技术声誉,但荷兰的温室业是一种高能耗的产业,全国每年温室消耗天然气达42 亿立方米[5]。
英国农业部对温室的设计和建造也很重视,在英国西尔索农业工程研究院,科学家们进行了温室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CO2及施肥等)与作物生理、温室环境因子的计算机优化、温室节能、温室自动控制、温室作物栽培与产后处理、无土栽培的研究。
目前,英国的温室大量采用计算机管理,主要控制温度、湿度、通风、CO2浓度、施肥、营养液供给及pH 值等。
伦敦大学农学院研制的计算机遥控技术,可以观测50km 以外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并进行遥控[6]。
另外,国外温室业正致力于高科技发展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Alves-Serodio ,C.M.J等在ISIE ' 98国际会议中提出一体化的温室网络管理体系模型,可将气候的调节、灌溉系统与营养液的供给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1.2.2 国内温室测控技术研究状况a)集散控制系统(DCS)智能温室的自动控制系统一般是由控制计算机、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驱动部件组成的多输入、多输出的闭环控制系统。
在现代温室测控系统中,运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是集散控制系统,总线结构一般采用RS485温室群集散控制系统一般以PC机或工控机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组成。
下位机的任务是完成现场与作物有关的环境参量及作物生理参量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存储显示,并通过RS485S线同上位机相连;上位机则主要实现环境的调控策略、集中操作管理、通信控制等功能,协调各从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工作,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有效管理。
随着单片机及微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采用微机与多台单片机构成小型集散控制系统在现代温室测控领域的运用非常普遍。
它利用单片机价格低、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好、温限宽和面向控制等优点,结合微机的软硬件支撑,是一般规模温室测控系统的常用选择方案。
但是这类温室集散控制系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控制系统的物理层采用上下位机主从集散控制结构,一旦上位机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控制系统瘫痪,危险过于集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佳;同时该测控系统采用RS485 总线,有效传输范围不超过1200m这将成为现代温室集群化方向发展的瓶颈,系统的拓展性不好,布线复杂,成本较高。
但是作为主流的温室测控系统架构方案,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基于RS485RS422等总线结构的通信方式在国内外温室测控领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b)国内温室测控技术我国农业计算机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温室控制与管理领域。
从1979至1 987年陆续从6个国家(荷兰、日本、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引进24 套温室,总而积19 万平方米。
这些温室系统的引进,总计投资960万美元,人民币2570万元。
每平方米面积投资80-100美元,还不包括修建锅炉房、水塔等辅助建筑的投资和国内运费、关税等开支[7]。
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温室,虽然在国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和先进,但是在使用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体积大、能耗大、湿帘降温较差;从经济效益上看,因为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产值较低,普遍亏损等,所以并末得到普及。
实践证明,如果既要符合我国自己的气候特点,又可降低投资费用,根本出路在于吸收国外温室设施的有益经验和技术,建设我国自己的温室产业,设计生产符合我国经济水平和各种气候特点的温室系列[8]。
从80 年代开始,我国的农业工程科技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温室中温度、湿度和CO2等单项环境因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并逐步推出适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不同生态气候条件需要的温室产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和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开发了温室控制与管理系统,并采用Visual Basic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
90 年代中后期,江苏理工大学毛罕平等研制开发了温室软硬件控制系统,能对营养液系统、温度、光照、CO2,施肥等进行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
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也都侧重不同领域,研究温室设施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技术,“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均首次增设了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研究项目,并且在项目中加大了计一算机应用研究的力度。
90年代末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目忠文研制了蔬菜大棚温湿度测量系统,能对大棚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测量与控制。
吉林工业大学于海业、马成林等人(1999)研制的温室环境(温度、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是以一台IBM/PC 及其兼容机作为主控机,模/数转换采用插入式数据采集板卡来实现的。
还有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所都在进行温室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并且许多单位都己建起或将要建起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形成了一些控制理论,如王宇欣的《高寒地区充气膜温室局部环境调控分析》等[9]。
可以看出我国温室设施计算机应用与研究,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
这些无疑对我国的温室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 系统组成2.1 系统总体结构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温室控制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单独式多单元温室系统。
这种控制系统主要利用专门的温室气候控制计算机来检测多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及输出控制信号,这种控制计算机的外形与PC 机相似,所有的传感器和继电器由电缆与它直接相连,通过显示屏以画面的形式生动地显示温室运行情衫之,并可以存储、打印、统计分析、曲线说明等。
但这种控制系统的价格比较昂贵。
2)单片机控制一个温室单元系统。
这是随单片机的发展而出现的,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许多温室中。
它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数据传输方便快捷、接口通道配置灵活、性能稳定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
但这种控制结构由于单片机存储容量小,不能保存大盘的数据,不利于分析,且人力消耗大。
3)分布式多单元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由多个温室构成的温室群地区而提出的,它将PC 机与前面两种系统的优点融为一体,每个温室由前沿机(气候控制计算机或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散控制。
主控室中的PC 机对温室群集中管理。
这种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安全、舒适性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现代温室监控系统的典型模式。
单片机结构简单、物美价廉、设计与使用方便、抗干扰性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因而常被用作自动化系统的前端处理器(下位机),深入到现场,采集各种数据及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送至上位机。
同时它也是一种控制器,接收上位机下达的命令,对现场实行有关的控制。
微机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能处理很复杂的问题。
在自动化系统中,通常用作中央处理器(上位机),接收来自下位机的信息和数据,经处理后在微机界面上显示,并向下位机下达命令,通过下位机对现场实施控制[10]。
本课题兼顾单片机和微机的特点,采用分布式监控系统。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 2.1 所示。
图2.1系统结构图本系统由许多分布在各温室中的控制器 (下位机)和主控计算机(上位机)组成,每个控制器连接到主控计算机上,处理各种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并对控制驱动器进行实时 控制:主控计算机存储、显示控制器传送来的数据,并可以向每个控制器发送控制设定 值和其它控制参数,对温室进行监测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