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教案 、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文学常识。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蒲柳人家》节选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背景。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3. 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蒲柳人家》节选文本、相关资料、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蒲柳人家》节选文本,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蒲柳人家》节选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作品形象。

3. 分析讨论:针对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作品鉴赏: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思想教育: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课堂讨论1. 讨论问题一: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形象描写,描绘作品中的画面。

2. 讨论问题二:解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3. 讨论问题三: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3. 提出拓展阅读建议,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作品。

九、课后作业1. 完成对《蒲柳人家》节选的阅读笔记,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3. 调查身边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分析与作品所传达思想的异同。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刘绍棠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探讨《蒲柳人家(节选)》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刘绍棠(1913-2002),原名刘侯棠,广东台山人,中国摩登闻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雨巷》等,被誉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

2. 作品赏析:《蒲柳人家(节选)》是刘绍棠的散文作品,描写了作者对田园的怀念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文章中蒲柳的形象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深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 意象与修辞:文章中蒲柳、人家等意象的运用,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衬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4. 人生哲理:《蒲柳人家(节选)》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情愫的表达。

文章中透露出对家乡、对亲情、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启迪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珍贵的情感纽带。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刘绍棠的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摩登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朗读赏析:学生自选段落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意象剖析: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探讨作者借意象表达情感的手法。

4. 作品解读:学生结合文中细节,深入解读《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5.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心中的田园,借鉴刘绍棠的描写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刘绍棠这位闻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深入探讨了文章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培养了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蒲柳人家(节选)》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蒲柳人家(节选)》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蒲柳人家(节选)》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把握字音、字形及重点词语的含义。

2.体会乡土文学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手段。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4.理解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朴实的农民,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有的;物质是匮乏的,感情却是丰满的”。

5.在课文浓郁的民族风味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重点难点】1.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的肖像、动作、语言、外貌来刻画人物性格。

2.体会这篇课文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洋溢着的民族精神。

3.由人物的外号出发,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

1952年发表的《红花》《青枝绿叶》《摆渡口》等小说使他一举成名。

1957年因两篇针砭时弊的小说而遭到批判,并被错划为“右派”,被迫离开文坛。

1978年重返文坛,创作甚勤,代表作:《蛾眉》《鱼菱风景》《瓜棚柳巷》《小荷才露尖尖角》《烟村四五家》等。

其中《蒲柳人家》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是刘绍棠“乡土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写作背景:本文发表于1980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周檎与望日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两节的篇幅,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擀面杖( ) 腌臜( )( )隐匿( ) 荣膺( )断壁残垣( ) 戏谑( )歇晌( )2.本文语言生活气息浓重,请体会句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篇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重点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增强直观性。

2.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感受诗歌语言之精美;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

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现代诗这片水草丰美的天地,分享诗人沈尹默在霜风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倾听诗人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地倾诉。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体会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

4. 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蒲柳人家》(节选)的内容,把握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

3. 感受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象征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手法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鉴赏法: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象征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蒲柳人家》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阅读节选文本,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内容和情节。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作品。

六、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情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 引导学生学习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 学习和运用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难点:1. 理解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

08《蒲柳人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刘绍棠的相关知识;理顺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品味小说精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风格。

3.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领悟劳动人民淳厚朴实的人情美。

【重难点】1.理顺小说情节,品味小说精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风格。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蒲柳人家》就描绘了京东北运河两岸农民在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乐观生活、英勇斗争的事迹。

《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曾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可见这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们常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哪个或哪些方面能够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下面我们就随着作家刘绍棠一起走进故事。

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刘绍棠的相关知识;理顺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品味小说精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风格。

3.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领悟劳动人民淳厚朴实的人情美。

——学生齐读三、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刘绍棠:文坛奇人,是孙犁之后“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刘绍棠的创作风格刘绍棠深受孙犁的熏陶,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自称作品“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2.知识链接《蒲柳人家》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

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望日莲与周檎顺利完婚。

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

3.字词积累(1)字音识记痱()子害臊()擀()面梆()打镯()子戳()穿腌臜()捯()气戏谑()唿()哨咯()吧驾驭()呱呱()拗()不过筵()席到了()儿墙垣()荣膺()歇晌()名讳()坍()塌(2)词语释义妙手回春:。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形象,品味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

2.理解品析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3.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乡土气息的语言。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农村的变革和进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蒲柳人家》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和形近字。

3.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4.探究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5.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文章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三、深入研读1.重点研读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精彩语句,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2.分析文章中的叙述手法和描写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3.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与同学交流自己对文章中某些内容的感悟和理解。

四、拓展延伸1.通过相关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其他方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2.尝试写作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或散文,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历史,以及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6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了解作品背景,把握作者及相关作品的基本信息。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道德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蒲柳人家》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3. 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道德观。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2. 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道德观念。

3. 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蒲柳人家》(节选)。

2. 相关资料:作者简介、作品背景、文学评论等。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蒲柳人家》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节选部分,注意理解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4.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道德观,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蒲柳人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 比较阅读:《蒲柳人家》与其他相关作品,如《家》、《春》、《秋》等,分析其异同点。

3. 邀请作家或文学评论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观点明确性等。

2. 课后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读后感,关注其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组织协调能力等。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蒲柳人家》教案(优秀11篇)

《蒲柳人家》教案(优秀11篇)

《蒲柳人家》教案(优秀11篇)蒲柳人家篇一蒲柳人家[学习目标]1. 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性特征。

2. 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 领略小说中所蕴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风俗。

4. 用普通话正确、清楚、连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资料下载]1.作者介绍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翌年发表成名作。

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文联委员。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

《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

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

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 背景材料《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初中语文蒲柳人家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蒲柳人家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蒲柳人家》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蒲柳人家》,使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美、自然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美、自然美,以及作者的文学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家、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美、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作业布置:1. 总结课文内容,梳理作品的人物关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蒲柳人家》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在讨论交流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表现出较高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但在情感体验方面,部分学生尚有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乐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2.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将《蒲柳人家》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人物关系:详细讲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2. 文学手法:分析作品中运用到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暗示等,提高学生对文学技巧的鉴赏能力。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掌握生字词和词语的含义、用法。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

训练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掌握生字词和词语的含义、用法。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的把握。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以图片展示蒲柳人家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背景。

提问:“你们对家乡的自然风光有何印象?”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通过造句巩固生字词。

4.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老柳树、小河、燕子等。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如:老柳树的形态、小河的流淌等。

学生通过描绘,感受课文中自然环境的美好。

3.主题思想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主题思想,如:家乡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要求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1.作业反馈教师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2.课文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3.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1.环境描写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它们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比如‘老柳树垂下的枝条像老人的胡子,随风轻轻摇曳’,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外貌,还赋予它一种生动的情感。

《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

《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

《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故事中的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蒲柳人家》的故事情境。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分析课文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

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a.蒲柳:一个勤劳、善良、坚韧的女性形象。

b.六哥:一个忠诚、勇敢、有担当的男性形象。

c.邻居们:一群热心、善良、团结的村民。

4.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自主练习,巩固生字词。

5.课堂讨论讨论课文主题,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6.小组活动a.以课文为蓝本,改编成短剧。

b.设计课文插图,展现故事场景。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课堂中的表现。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部分学生对蒲柳和六哥的性格特点把握不够准确;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影响了课堂氛围。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蒲柳人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分析课文时,加入具体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6.蒲柳人家(节选)【一等奖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6.蒲柳人家(节选)【一等奖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6.蒲柳人家(节选)【一等奖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6蒲柳人家(节选)【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重点字词。

2.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重点)3.分析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重点)4.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巧妙。

(难点)5.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时,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州区(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

2.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擀.(gǎn) 剜.(wān) 腌臜..(ā zā)捯.气(dáo) 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荣膺.(yīng)隐匿.(nì) 如坐针毡.(zhān)影影绰.绰(chuò)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3.感知内容,自拟标题。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根据相关情节,自拟标题。

参考答案:第一节:(1)何满子被拴葡萄架;(2)一丈青迷信绣肚兜;(3)一丈青大闹运河滩;(4)一丈青妙手救病人;(5)一丈青百般疼孙子。

第二节:(1)大学问威震古北口;(2)大学问仗义古热肠;(3)大学问请师教孙子;(4)大学问怒拴何满子。

三、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有什么形象特点?明确:何满子:机灵顽皮,聪明伶俐,纯真稚气,疼爱爷爷一丈青大娘:爱憎分明,泼辣大胆,溺爱孙子,勤劳善良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好说大话,喜戴高帽子,重视知识,向往美好生活,有民族气节2.在这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用“我喜欢________(填人物),因为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九年级下语文《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课件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教案

九年级下语文《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课件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教案

九年级下语文《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课件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课件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6蒲柳人家(节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____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

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刘绍棠简历刘绍棠(1936~____)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让学生了解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背景。

2.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4. 通过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4. 实践活动的设计及实施三、教学难点1. 作品深入理解和分析2. 艺术特色的鉴赏3. 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等。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

4. 实践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蒲柳人家(节选)》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何其芳的生平介绍、相关文学评论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如作文纸、画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蒲柳人家》,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分享心得体会。

5. 实践: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写作、绘画等,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表达能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讲解,概括《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一个形象描写,阐述其作用和意义。

3. 结合个人感受,谈谈对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的认识。

八、课后作业2. 选取《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一个片段,进行仿写或改编,展示个人创新能力。

《蒲柳人家》的教学反思

《蒲柳人家》的教学反思

《蒲柳人家》的教学反思1、《蒲柳人家》的教学反思第一篇:《蒲柳人家》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蒲柳人家》,这是一篇中篇小说的节选,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我特别喜欢这位“神童”作家。

他也被誉为“文坛奇人”,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

他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也颇受人们的喜爱。

《蒲柳人家》这篇作品还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教读课文时,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

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

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可背诵。

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的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今天的公开课上,同学们发挥的较为出色,在小组的阅读,分析,讨论中,同学们都表现的很出色,能各抒己见,也能积极的抢答问题,特别是在概括作品中两位主要人物的形象时,同学们的表现尤其突出,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让我们得出一些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比老师逐字逐句、逐题的串讲课文的效果要好得多。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就是,因为中途时间没控制好,导致后来的归纳总结作品的艺术特色时没有时间,给人的感觉没有深度,另外就是事先设计好的学案也没能按时完成,所以课后心中不免有些小小的遗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完善自己,课前的`准备还是要更充分一些,多点考虑一些上课的细节。

第二篇:《蒲柳人家》教学反思课虽上完了,可我的心未真正放下来。

回想自己的整节课,有成功之处,但也有许多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完美的。

首先,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一个方面是课堂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的空间很大,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部编本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执教对象:初中九年级学生课程主题:部编本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蒲柳人家(节选)》一、教材分析《蒲柳人家(节选)》是部编本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为背景,通过描写几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展现了京东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小说语言富有乡土气息,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基础,能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然而,由于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生活和民俗文化可能缺乏深入了解,在理解小说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时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也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通过对文本的细致研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积累重点词语。

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梳理小说的结构。

3.学习小说中生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体会其浓郁的乡土气息。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正直、善良、勤劳等优秀品质。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培养热爱家乡、亲情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蒲柳人家》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作品。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作品分析(1)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2)探讨作品的主题,如家乡情怀、亲情至上等。

(3)鉴赏作品的手法,如叙述手法、描写手法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家乡、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蒲柳人家》,巩固所学内容。

3. 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家乡、亲情的感悟文章,不少于400字。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课文:《蒲柳人家(节选)》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节。

1.2 分析人物: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理解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1.3 文学鉴赏:学习并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1.4 文化背景: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2.2 人物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3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2.4 文化背景知识:通过阅读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

第三章:教学难点3.1 课文内容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3.2 人物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洞察力。

3.3 文学鉴赏: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4 文化背景知识:如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阅读理解:通过分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2 人物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3 文学鉴赏: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4.4 文化背景知识:通过阅读讲座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

第五章:教学准备5.1 教材准备:准备《蒲柳人家(节选)》的文本和相关注释资料。

5.2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和讲解课文内容。

5.3 小组讨论: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5.4 课堂活动:准备相关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6蒲柳人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6蒲柳人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6蒲柳人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蒲柳人家》节选,使学生了解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背景,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主题,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情美和自然美,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蒲柳人家》节选的艺术特色,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2.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情美和自然美,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体会作品的情感。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主题,讨论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情美和自然美。

4. 品味语言: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5. 总结感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取一篇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2. 问题引导: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蒲柳人家(节选)课题蒲柳人家(节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2年发表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而一举成名。

著有《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等短篇小说集,《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荇水荷风》等中篇小说,《地火》《春草》《京门脸子》《狼烟》等长篇小说,散文短论集《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

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妾,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现,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蒲柳人家》全篇共分12节,本文节选的是前两节。

读准字音晌.午(shǎnɡ)痱.子(fèi)臊.(sào)纤.夫(qiàn)腌臜..(ā zā)捯.气(dáo)唿.哨(hū)咯.吧(kā)驾驭.(yù)呱.呱坠地(ɡū)拗.不过(niù)筵.席(yán)名讳.(huì)荣膺.(yīnɡ)断壁残垣.(yuán)戏谑.(xuè)勒.令(lè)坍.塌(tān)剜.(wān)毡.(zhān)辨清字形晌(shǎnɡ)晌午垣(yuán)城垣响(xiǎnɡ)响亮恒(hénɡ)恒心理解词语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打尖:途中休息临时吃点东西。

白瞪:翻白眼,表示轻蔑、厌恶。

腌臜:脏,不干净。

本文指糟蹋,使难堪。

捯气:人要死时急促地喘气,这里指喘息。

唿哨:又作“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隐匿:隐藏,躲起来。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荣膺: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不依不饶:怎么也不肯宽恕别人。

腻歪:厌恶,厌烦。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新课导入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鲜明的民族特色。

从人物形象上来看,一丈青大娘泼辣豪爽、刚直不阿、爱憎分明,何大学问仗义疏财、侠肝义胆、慷慨豁达。

这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性格品质、为人做事,无不显示出作品的民族特色。

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形象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因此,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上,还是从作品的主题上,这篇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语言独具特色。

这篇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经过提炼后,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如写一丈青大娘的善骂:“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刻画出了一个性格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读来抑扬顿挫,颇富节奏感。

3.采用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

本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写一个中伏天“大晌午”发生的故事,先交代何满子被拴,设下悬念,引人入胜;中间用插叙表现中心、突出重点,叙事手法别致。

文章灵活运用插叙,自由流畅。

如为了照应上文“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下文中插叙了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一事,突出了她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特点。

文章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重在交代人物的“关公相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好施、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性格特征。

不寻常的长相,不寻常的经历,不寻常的身手,不寻常的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切,性格鲜明。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在本文中,作者为了表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插叙有关何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再现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

请你运用插叙的记叙方式,写一篇短文,字数在200字左右,要求:叙事有条理,中心明确。

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这节课教会了学生:还存在的疑惑是:方法指导:怎样品析小说的语言[解题技法]1.比较法。

通常是在同一语言环境中,选用不同的词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

2.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结合课文设计一些问题,对文字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形象展开联想。

3.诵读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感情入手,从语音的强弱高低、语调的平直升降、语速的急缓、停顿的长短等方面把握情感。

词语一旦带上情感的音响,就能产生强烈的语感。

素材积累:终生不入仕途的刘绍棠1984年6月下旬的一天,刘绍棠应邀到新侨饭店出席中国作协召开的欢迎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的招待会。

路上,刘绍棠的心情不像平时那样平静,小声地对他的朋友说:“可能要给我个官儿当,这事你看行吗?”刘绍棠又轻轻地扬眉笑着说:“一当官儿,写小说可就要泡汤了。

”朋友接过他的话说:“未必是那样。

别人能干只挂名不出力的事,你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刘绍棠仿佛很有感触地说:“当官儿也能当出官儿瘾,一个作家一旦染上官儿瘾,创作就很难说了……”一个月后,刘绍棠给中央一位老首长写了一封辞官不就的信,坦诚地阐释了他不肯当官儿,一心想在野从文的志向:“您打算用我,不过是因为我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使唤起来顺手。

如果我在工作中跟您发生分歧,连几十年的交情都耽搁了。

”“从政不如从文,在朝不如在野。

”“什么员我都敢当,什么长我也当不了。

哪怕是只管两个人的小组长,我也当不好。

”8 蒲柳人家(节选)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作者〉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学生当堂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刘绍棠的资料介绍,教师适当引导。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理字词。

本课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较多,学生互相纠错,直至扫清所有字词障碍。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

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另外,何满子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

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

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

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

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

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依据上面两个题,在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以“我喜欢____〔填人物〉,因为他/她〉的性格,我从句或段看出来”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3)在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三个人物的性格如下:(具体从句段中看出)。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勤劳善良、爱憎分明……“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能说会道、好说大话、爱戴高帽……“何满子”:机灵顽皮、纯真稚气、聪慧灵秀、伶俐可爱、疼爱爷爷……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