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内容(1)

合集下载

计算机实验报告实验反思(3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实验反思(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实验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计算机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本次实验报告旨在对所进行的计算机实验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实验的开展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2)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维护方法;(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1)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网络拓扑、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2)熟悉网络配置方法,如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网络的基本功能。

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1)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2)掌握SQL语句的编写方法,如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更新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1)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如C、Python等;(2)掌握简单程序设计方法,如函数定义、循环、条件语句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常用软件使用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2. 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

3.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机操作(1)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

(3)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 关机操作(1)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2)点击任务栏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确认关机操作,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1)鼠标操作:移动鼠标,点击、双击、右键点击等。

(2)键盘操作:熟悉键盘布局,掌握字母、数字、符号的输入,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二、常用软件操作1. 文字处理软件Word(1)新建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Word文档”。

(2)输入文字:使用键盘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调整文字格式。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2. 表格处理软件Excel(1)新建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Excel工作簿”。

(2)输入数据: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3)保存工作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新建演示文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创建幻灯片:使用“新建幻灯片”功能创建新幻灯片,添加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

(3)保存演示文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今计算机系统已成为一门重要学科,它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计算机系统主要研究软件和硬件的基础支持、操作系统和编程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等,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如机器学习、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是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深入地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加强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计算机系统的地位,发挥计算机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第二部分: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探索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原理,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学习和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架构,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

实验过程中,学习者们将设计、实现、运行相关实验,以便收获信息,反思一般原理,更好地理解安全技术等思想。

第三部分:实验内容通过本次实验,学习者将学习和实践以下内容:(1)计算机系统架构:包括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软件等基础技术的概念、组件的认识和工作原理;(2)深入研究主流系统架构,如PC机系统、Android系统、 Linux 系统等;(3)深入研究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基本原理,如内存管理、安全和存储技术;(4)理解和掌握主流操作系统的基本构造、设计方法和操作原理;(5)掌握基本编程技术,以及网络传输和安全技术;(6)掌握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安全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

第四部分: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主要使用:(1)计算机硬件:如电脑、网卡、显卡、存储器等;(2)软件: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统、Linux系统等);(3)调试和测试工具:如hex编辑器、调试软件、系统测试软件等;(4)安全工具:如病毒检测、系统审计、安全审核等;(5)网络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等。

第五部分:实验过程本次实验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机系统架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软件等;(2)主流系统架构:深入攻克PC、Android、Linux等主流系统架构,深入了解系统操作和应用原理;(3)系统安全:学习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如存储器管理,安全检查,网络通信协议,防火墙技术等;(4)操作系统主题: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架、设计方法和运行原理;(5)编程技术:掌握基本编程技术,包括程序设计、算法分析、程序调试等;(6)报告编写: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篇1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_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_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一”折叠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3.建立树状目录。

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1.1.建WOrd并保存。

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

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5.复制、移动文件夹6.重命名、删除、恢复。

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8.设置共享文件。

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9.显示扩展名。

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

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10设置鼠标。

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11设置键盘。

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12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13设置输入法。

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1.计算器。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1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1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键盘与指法练习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
专 业:班级:姓名:
学 号:完成日期:成 绩:
一、实验目的:1)熟悉键盘结构,熟记几个键的位置及常用键、组合键的使用2)了解键盘字母的分布结构和录入文字的标准3)掌握大小写英文字母、各种符号的输入方法4)掌握汉字输入法的选用
5、记事本的输入练习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熟悉掌握了计算机键盘的使用及计算机的初步实践应用,掌握字体输入语输入法切换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上机操作不熟悉,打字慢,错误多。通过多加练习来解决,平时注意输入的正确率
注意:如果答题纸不够,可背面答题!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键盘的组成2)使用键盘的正确指法3)中文输入法的选择4)中英文键盘练习软件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
1、认识键盘组成:功能键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
2、使用键盘的正确指法:正确的姿势你、各手指的具体控键
3、中文输入法的选择;鼠标操作、键盘操作、对输入法浮动块的解释
4、中英文键盘练习软件的使用:英文输入练习、五笔字型输入练习

东北大学计算机硬件基础 第一次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计算机硬件基础 第一次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题目:认识汇编语言日期:一、实验目的(1) 掌握顺序程序设计方法;(2) 学习数据传送及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的用法;(3) 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8086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首先将FIRST字变量与SECOND字变量相加,结果存至THIRD1存储字中,然后将FIRST与SECOND两个字变量相乘,结果存至THIRD2 开始的两个字中。

三、算法描述流程四、实验步骤1. 输入源程序:DATA SEGMENTFIRST DW 0D56CHSECOND DW 1F08HTHIRD1 DW ?THIRD2 DW 2 DUP(?)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X,FIRSTADD AX,SECOND ;求和MOV THIRD1,AX ;保存MOV AX,FIRSTMUL SECOND ;求积MOV THIRD2,AX ;保存MOV THIRD2+2,DX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2. 保存源文件,执行masm汇编源程序,生成obj目标文件,结果无错误。

3. 执行link连接程序,生成exe可执行文件,结果无错误。

4. 执行debug调试程序,执行程序,在内存中得到结果,验证结果正确,执行d参数命令察看THIRD1和THIRD2所在的地址单元中的数据为0004字节单元和0006中存放结果。

五、实验结果1. 执行masm编译源程序,生成OBJ文件,得到如下界面:2. 执行link连接程序,生成exe可执行文件得到如下界面:3. 执行debug调试程序,使用u进行反编译,得如下界面4. 执行d参数命令察看DATA所在的地址单元中的数据,得到如下界面:5.执行t参数命令,单步查看六、思考题假如FIRST的偏移地址是0000,那么THIRD2的偏移地址是多少?答:如果FIRST的偏移地址是0000,由题可知,FIRST占用两个字节,SECOND 占用两个字节,THIRD1占用两个字节,那么THIRD2的偏移地址为6个字节,由于占用四个字节,所以偏移地址为0006。

《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报告1-4

《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报告1-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机地点(以上由学生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四(综合设计)学期总结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和《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两本书。

实践教程主要讲解了windows7及office 2013版,在讲Windows7时,老师不仅讲了win7,同时也讲了微软公司一系列的Windows产品,在什么时候出了什么操作系统,其特点又是什么。

改变了不少人认为最新操作系统就是好系统的错误观点。

而office则是一套经典的、常用的办公软件,就word 而言,简单的输入文字,或许大家都会,但细致的处理则未必人人都会。

在当今社会,office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必备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多与他人交流,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难免有很多知识不懂。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计算机并不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运用别人设计好的程序并不能算是懂计算机。

计算机在科技研究上有这极其重要作用,能自主根据需求设计需要的程序才是真正的计算机能手。

对一些常用的软件,如office,要经常使用,才能发现问题,同时包括电脑操作上的问题都可以上网查答案,养成自行解决疑难的好习惯,在运用中找到不足,弥补不足。

此外最好能够掌握一门高级语言,通过编程可以大大发散个人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也渴望能够多学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我相信在更多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

最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全套)

最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全套)

实验一 Windows XP的基本设置(2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启动与退出和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2、掌握Windows xp系统设置中显示器的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的设置,中文输入法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区域的设置;了解键盘和鼠标的设置,用户和密码的设置;3、了解Windows xp附件的使用:画图,计算器,记事本,写字板,系统工具等。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完成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①在桌面上建立计算器程序"Calc.exe"的快捷方式;②将此快捷方式重命名为"计算器";③将此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项中;④删除桌面上"计算器"的快捷图标。

2、完成以下系统设置。

①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滚动字幕",文字内容为"计算机考试",文字格式:字体"黑体",字号"一号",等待时间为"5分钟"。

②设置Windows的墙纸为"Clouds",居中。

③设置Windows的货币符号为"$",货币符号位置为"$1。

1",负数格式为"-$1。

1"。

④设置系统数字样式:小数位数为"2",数字分组符号为",",组中数字的个数为"3"。

⑥设置Windows的短日期样式为"yy-MM-dd" 。

⑦设置Windows的时间显示样式为"HH:mm:ss",上午符号为"AM",下午符号为"PM"。

⑧设置任务栏有关属性为"自动隐藏"和"不显示时钟"。

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项目(1)

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项目(1)

实验项目一键盘与鼠标练习(1)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训练性性□综合性□(2)项目主要目的要求: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1、熟悉上机环境;2、计算机系统的启动与关闭;3、利用七巧板软件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3)主要仪器(材料):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实验项目二 Windows操作(1)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训练性性□综合性□(2)项目主要目的要求:实验目的:具备使用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一)windows基本操作1、认识 Windows 的桌面;2、学习开始菜单的使用,利用开始菜单启动画图软件,并进行简单操作;3、以画图应用程序为例,学习并掌握窗口、对话框、工具栏等的组成及其操作;4、学习剪贴板的使用;5、学会利用 Windows 帮助系统进行随时帮助;实验要求:掌握 Windows 的桌面、窗口、对话框、菜单、工具栏和剪贴板的基本操作,区分窗口和对话框;掌握帮助系统的使用;掌握 Windows 的 DOS 方式的进入和使用。

(二)Windows 文件(夹)资源管理1、学习打开或启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的方法;2、打开我的电脑,学习我的电脑中相关资源的查看方法,学习文件(夹)的复制、剪切、粘贴、删除、重命名、创建快捷方式、打开、查找、属性设置等操作方法与技巧;3、打开资源管理器,学习树型目录结构的使用,学习我的电脑中相关资源的查看方法,学习文件(夹)的复制、剪切、粘贴、删除、重命名、创建快捷方式、打开、查找、属性设置等操作方法与技巧;4、学习回收站空间大小及相关选项的设置及其使用。

实验要求: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 Windows操作系统对文件(夹)进行管理的方法,熟练应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夹)复制、剪切、粘贴、删除、重命名、创建快捷方式、打开、查找、属性设置等操作方法与技巧,区分复制、剪切、删除等操作;理解回收站概念,掌握回收站的使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_实验七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_实验七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_实验七实验报告表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些关键概念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我们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操作系统_____,实验所用到的软件包括_____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内容1、了解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内存和外存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虚拟内存的概念和配置方法。

3、研究磁盘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和扫描算法(SCAN)等。

(二)实验步骤1、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探究打开计算机系统,观察内存和高速缓存的参数设置。

运行一些特定的程序,观察数据在不同存储层次之间的传输和处理过程。

记录不同存储层次的访问速度和容量等参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2、虚拟内存的配置与观察进入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查找虚拟内存的相关选项。

更改虚拟内存的大小和位置设置,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使用性能监测工具,收集虚拟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如页面交换频率、内存占用率等。

3、磁盘调度算法的模拟与比较编写磁盘调度算法的模拟程序,实现FCFS、SSTF 和SCAN 算法。

输入一系列磁盘访问请求,运行不同的算法,记录磁盘臂的移动距离和平均寻道时间。

对不同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它们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高速缓存的访问速度极快,但容量较小;内存的访问速度次之,容量较大;外存的访问速度最慢,但容量最大。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会根据其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在不同存储层次之间自动迁移,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虚拟内存的配置当虚拟内存设置较小时,系统容易出现内存不足的错误,导致程序运行缓慢或崩溃;当虚拟内存设置过大时,会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并且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

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习题集(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习题集(第一章)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验一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连接一、实验要点●观察主机和显示器上的按钮●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连接●观察主机箱内的部件及连接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外部连接,熟悉各种按钮的位置及用途,并认识主机箱内的各种部件。

三、实验内容1.观察计算机的外观观察主机和显示器的外观,找到主机上的Power键和Reset键、控制光驱开关的按钮,以及显示器的电源开关,并记住它们的位置及用途。

2.了解计算机的连接认真观察主机后面的接口及连线,找到鼠标、键盘、显示器、耳机和电源线的接口位置。

3.查看主机内部的连接打开主机箱,仔细观察主机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辨别电源、光驱、硬盘、显示卡、内存、网卡和CPU等部件。

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二键盘的指法练习一、实验要点●认识键盘分区及各个键位●掌握大小写字母的输入●利用小键盘输入数字●修改输入内容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要求能够灵活、准确地输入数字和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并且能对输入的内容进行修改。

三、实验内容1.输入小写字母步骤1:执行【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命令,启动【写字板】程序。

步骤2:输入如下内容进行指法练习。

eimixcmkdieok,655ijek@2.输入大写字母完成上一步的输入后,按Enter键,然后按键盘上的Caps Lock键,这时Caps Lock 的指示灯变亮,输入以下大写字母等内容。

DMVITPEVMVRTODKS;DEICLX,HEOZMN3.混合输入大小写字母输入以下M和F的对话内容。

(提示:在按住Shift键的同时输入的字母为大写字母。

)M:Kate, look! The passengers are coming from the plane, and there's Susan.F:Which one ?M:The tall one next to the window.F:The one with the suitcase?4.输入数字按键盘上的Num Lock键,使得Num Lock指示灯变亮,然后输入以下内容。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关于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题目: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进程的创建、运行和撤销过程;2.理解进程之间的关系和调度算法;3.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16 Pro;3.编程语言:C/C++。

三、实验内容和过程:实验一:进程的创建、运行和撤销1.实验步骤:(1)使用C/C++编写一个创建进程的程序,包括进程的标识符、优先级和资源需求等;(2)编译并运行程序,查看进程的创建情况;(3)编写一个进程调度算法程序,选择一个合适的调度算法,并设置相应的调度策略;(4)编译并运行进程调度算法程序,观察进程的执行情况;(5)撤销一个进程,并查看撤销后的进程状态。

2.实验结果:(1)成功创建了一个进程,并查看到相关信息;(2)进程调度算法程序成功运行,并根据所设置的策略进行调度;(3)成功撤销一个进程,并查看到撤销后的进程状态。

实验二:内存管理1.实验步骤:(1)使用C/C++编写一个内存分配算法程序,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等功能;(2)编译并运行程序,查看内存的分配情况;(3)使用一个合适的页面置换算法,编写一个程序来模拟分页机制的内存管理;(4)编译并运行分页程序,观察页面置换的情况;(5)释放内存,并查看内存的回收情况。

2.实验结果:(1)成功分配了内存,并查看到相关信息;(2)分页程序成功运行,并根据所选择的页面置换算法进行置换;(3)成功回收内存,并查看到内存的回收情况。

四、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进程的创建、运行和撤销过程,以及进程之间的关系和调度算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实验报告手册(以上由学生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实验目的:1.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及正确的操作指法。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3.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4.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1](7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3](7页)实验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2.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1中的全部任务(14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2中的全部任务(18页)实验三:控制面板与任务管理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磁盘格式化的方法2.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3.掌握任务管理器的基本操作4.掌握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5.了解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的使用6.了解注册表的原理及会简单的使用注册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1中的全部任务(94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2中的全部任务(99页)3.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5中的[任务1](107页)4.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6中的[任务1](109页)5.(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5中的[任务2](107页)6.(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6中的[任务2]和[任务3](109页)7.(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7中的全部任务(110页)8.(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8中的全部任务(112页)实验四: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排版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方法2.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和打开3.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与排版操作4.掌握页面设置的基本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1中的全部任务(33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2中的全部任务(39页)实验五:Word文档的修饰、视图、样式、模板及邮件合并实验目的1.掌握分栏、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方法2.掌握视图的切换方法及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3.掌握样式和模板的使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3中的全部任务(45页)2.(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2-1中的全部任务(115页)3.(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2-2中的任务(118页)实验六:Word中的表格处理与图文混排实验目的:1.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录入与基本格式设置操作2.掌握表格计算与排序操作3.掌握图片、艺术字等图形对象的插入与编辑;4.掌握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4中的全部任务(51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5中的全部任务(57页)实验七: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和格式化实验目的:1.掌握Excel工作簿建立、保存与打开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操作3.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掌握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5-1中的全部任务(66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2中的全部任务(129页)实验八:数据图表化1.掌握嵌入图表和独立图表的创建2.掌握图表的整体编辑和对图表中各对象的编辑操作3.掌握图表的格式化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5-2中的[任务1]和[任务2](73页)2.创建以姓名和各科成绩为数据区的内嵌式簇状柱形图,并设置主要刻度间隔为20,设置X轴上的姓名格式为“蓝色、粗体、14磅”实验九:数据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操作2.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操作3.了解数据有效性设置和圈释无效数据的方法4.了解数据追踪分析方法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5-2中的[任务3][任务4]和[任务7](73页)2.(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1中的全部任务(125页)3.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3中的全部任务(130页)4.(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4中的全部任务(131页)实验十:演示文稿的建立实验目的:1.掌握演示文稿建立的基本过程2.掌握演示文稿格式化和美化的方法3.掌握幻灯片母版和配色方案的使用4.掌握应用设计模板的使用方法实验任务: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6-1中的全部任务(82页)实验十一:幻灯片的动画、超链接和多媒体实验目的:1.掌握幻灯片的动画技术2.掌握的超链接技术3.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多媒体对象的方法4.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不同方法5.掌握交互式功能的设置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6-2中的全部任务(89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4-2中的全部任务(138页)实验十二:Internet服务实验目的:1.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网页的下载和保存2.掌握搜索引擎或搜索器的使用3.掌握邮件软件的使用4.了解IE浏览器中的常用的安全设置方法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3-1中的全部任务(198页)2.利用Outlook或Foxmail发送一封邮件,并收取邮箱中的邮件3.(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2-2中的全部任务(187页)实验十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中各种多媒体播放软件的使用2.掌握常用数据压缩软件的使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6-1中的全部任务(149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6-2中的全部任务(152页)3.(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5-1中的全部任务(219页)4.(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5-2中的全部任务(221页)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实验题目、任务和要求由各任课老师说明(以制作演示文稿为主线)。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格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格1

利用格式工具栏按钮为数字设置“货币样式”和“千位分隔符样式”;调整行高与列宽,使它们以“最合适的行高”与“最合适的列宽”显示;为表格设置网格边框线,外边框线为双线,内边框线为细实线;为表格添加棕黄色底纹;为工作表添加页眉和页脚;(7)打开“销售报告”工作簿,并添加一个工作表,命名为“全年总计”,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将“上半年”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2:D10复制到“全年总计”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2:D10位置;将“下半年”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3:D10复制到“全年总计”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11:D18位置;在B列的位置插入一列,输入列标题“年度”,在单元格区域B3:B10中输入数据“上半年”;在单元格B11:B18中输入数据“下半年”;在A1单元格中输入文本“财务管理系统(单用户)全年销售情况”,之后将其A列至E列合并及居中对齐。

(8)打开工作簿“销售报告”,对工作表“全年总计”进行下列操作:对数据清单按“广州销售部”降序及“项目”升序进行排列;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数据清单中“北京销售部”大于800或小于500的记录;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数据清单中“上海销售部”销售量最多的3个记录;利用高级筛选功能,筛选出数据清单中“广州销售部”销售量大于800或“北京销售部”销售量大于900或“上海销售部”销售量大于850的记录;在数据清单中,以“项目”为关键字段分类汇总各销售部全年的销售情况;取消分类汇总,再对数据清单以“年度”为关键字段分类汇总各销售部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平均销售量和总的平均销售量。

(9)打开“销售报告”工作簿,进行下列操作:利用工作表“上半年”单元格区域A2:D10的数据创建一个条形嵌入式图表;利用工作表“下半年”单元格区域A2:D10的数据创建一个柱形图表工作表,放在Sheet4工作表中。

2、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1) 在以自己姓名为名称的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工作簿,取名为“练习”,将Sheet1改名为“销售表”,输入如图3-4所示内容,要求:①“月份”数据自动填充;“货物A”的单价自动填充,“货物B”的单价分两次填充;“货物C”的单价以3-4月为基本数据进行复制;②“货物A”的“数量”以10为起点,按步长为5填充等差序列;“货物B”的“数量”以10为起点,按步长为2填充等比序列,最多为100,然后重复填充;“货物C”的“数量”以40为起点,重复填充数据(2)打开“练习”工作簿,对其中的“销售表”进行如下操作:货物A、货物B、货物C的金额=单价×数量,利用公式复制实现数据填充;分别对货物A、货物B、货物C的“数量”、“金额”以及“月销售额”进行求和,并把结果填写在“合计”一栏对应的单元格中;分别计算货物A、货物B、货物C的“单价”平均值,并把结果填写在“合计”一栏对应的单元格中;图3-4(3)建立如图3-5所示的“职工工资表”,并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操作:销售额超过5000的职工按10%提成,其他职工按5%提成;统计销售额为5678的职工人数,并将其放在E12单元格;计算销售额为5678的职工提成之和,并将其放在E13单元格;计算每个职工的“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基本工资+提成),并将其放在相应单元格中;计算所有职工的“销售额”、“基本工资”、“提成”和“实发工资”的合计,并分别将其放在“合计”所在行相应的单元格中;计算所有职工“实发工资”的平均值,并将其放在H12单元格;求“实发工资”最高值,结果放在H132单元格;最后以“职工工资表”为工作簿名存于自己的文件夹。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目录实验1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1) (2)实验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2) (4)实验3 键盘、指法及中英文录入 (6)实验4 Word文字录入与编辑 (8)实验5 文档的格式设置与打印输出 (10)实验6 创建和编辑表格 (11)实验7 在文档中使用图形及数字公式 (13)实验8 Excel的基本操作 (14)实验9 Excel的公式及函数 (15)实验10 数据图表的生成 (17)实验11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18)实验12 动画效果及超级链接 (19)实验13 Internet (20)通过课程内实验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法;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及文件管理和磁盘管理;掌握Word基本操作、文档排版、图文混排、表格制作;掌握Excel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公式与函数的应用、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图表的应用、筛选、数据处理;掌握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实验1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熟悉Windows XP系统的启动、关闭;熟练掌握Windows XP窗口和菜单的使用。

实验目标:掌握Windows系统的功能;熟练进行窗口和菜单的操作。

实验内容:1.Windows的启动(1)按下机箱上的“Power on”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2)按下机箱上的“Rese t”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3)按下键盘上的“Ctrl”+“Alt”+“Del”组合健,热启动计算机2.鼠标操作系统启动之后,在桌面上练习鼠标的单击、移动、右击、双击和托盘操作。

3.熟悉键盘观察键盘的布局,熟悉常用控制健的使用,如Enter、Backspace、Shift、Alt、Ctrl、Tab、CapsLk、Fn、Windows、Esc、Home、End、Insert、Delete、PgUp、PgDn、PrtSc 等键。

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题目:分支程序设计日期: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2)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二、实验内容设有3个单字节无符号数存在BUF开始的缓冲区中,编写一个能将它们从大到小重新排序的程序。

三、算法描述流程图开始设置数据段地址从数据段中把三个数分别存入AL,BL,CL否AL>=BL?交换AL与BL的值是否AL>=CL?交换AL与CL的值是四、实验步骤1. 输入源程序:DATA SEGMENT ;数据段 BUF DB 87,234,123 DATA ENDSCODE SEGMENT 代码段 ASSUME CS:CODE,DS:DA TA START:MOV AX,DA TA 段寄存器初值 MOV DS,AXMOV SI,OFFSET BUF MOV AL,[SI] 把三个数取到寄存器中 MOV BL,[SI+1] MOV CL,[SI+2] CMP AL,BL 排序,将最大的数送AL 寄存器中 JAE NEXT1 XCHG AL,BL NEXT1:CMP AL,CL JAE NEXT2 XCHG AL,CL NEXT2:CMP BL,CL 将最小数送CL 寄存器中 JAE NEXT3 XCHG BL,CL NEXT3:MOV [SI],AL 从大到小依次存回缓冲区 MOV [SI+1],BL MOV [SI+2],CL MOV AH,4CH INT 21H 程序结束退出 CODE ENDS结束BL>=CL? 交换BBL 与CL 的值否把AL,BL,CL 的值依次存回缓冲区是ENDS TART2. 在emu8086中保存源文件,执行compile。

3. 执行run,运行程序。

4. 单步执行,查看缓冲区数据段值。

五、实验结果1. 执行run,运行程序,得到如下界面:2. 执行single step,单步调试程序,执行结果:AL,BL,CL的值从大到小排列3. 查看内存缓冲区三个数的初始值及结果值:六、思考题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知道操作结果影响的标志位状态和正确地使用条件转移指令。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实验一:简单程序设计实验(1)编写一个 32 位无符号数除法的程序,要求将存放在 NUM1 中的 32 位无符号数与存放 在 NUM2 中的 16 位无符号数相除,结果存放在 NUM3 和 NUM4 中。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DATASEGMENTNUM1 DD 2A8B7654H NUM2 DW 5ABCH NUM3 DW ? NUM4 DW ?DATAENDSCODESEGMENTASSUME DS:DATA, CS:CODESTART: MOV AX,DATA;数据段寄存器初始化MOV DS,AXMOV AX, WORD PTR NUM1 MOV DX, WORD PTR NUM1+2 DIV NUM2 MOV NUM3,AX MOV NUM4,DX MOV AH,4CH ;正常返回DOS 系统INT 21HCODEENDS END START(2)编写一个拆字程序。

要求将存放在 ARY 单元的 2 位十六进制数 X 1X 2 拆为 X 1 和 X 2 两 部分,并以 0X 1 和 0X 2 的形式分别存入 ARY+1 和 ARY+2 单元中。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DATA SEGMENTARY DB 2AH,?,?DATA ENDSCODESEGMENTASSUME DS:DATA, CS:CODE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SI,OFFSET ARY ;取ARY 的偏移地址 MOV AL,[SI];取16进制数至ALMOV BL,ALAND AL,0F0H ;取16进制数的高四位,即X1SHR AL,4MOV [SI+1],AL ;存0X1MOV AL,BLAND AL,0FH ;取16进制数的低四位,即X2MOV [SI+2],AL ;存0X2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实验二:分支程序设计实验(1)编写一个字符比较程序,比较3 个无符号字节数A,B,C 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变量K 赋值:如果3 个数不相等,则K=0;如果3 个数中有两个相等,则K=1;如果3 个数都相等,则K=2。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实验一 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PowerPoint 2003的启动与退出 2.熟悉PowerPoint 2003的操作环境 3.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等基本操作 4.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编辑方法
返回
39
2021/8/8
第4章 PowerPoint 2003
实验一 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图表的创建方法 2.掌握对图表的编辑
返回
34
2021/8/8
第3章 Excel 2003
实验五 图表
实验内容
1.创建数据表 2.绘制图表 3. 编辑图表
⑴ 更改图表类型 ⑵ 移动图表和改变图表尺寸 ⑶ 移动和删除图表元素 ⑷ 对图表区和数据系列进行格式设置
35
返回
2021/8/8
实验二 工作表格式化
实验目的
1. 掌握工作表数据格式化的方法 2. 掌握页面设置的方法 3. 掌握条件格式的设置方法
返回
29
2021/8/8
第3章 Excel 2003
实验二 工作表格式化
实验内容
1.数据的格式化 ⑴ 设置数字格式 ⑵ 设置字体、字号、字形、颜色 ⑶ 设置对齐方式
2.单元格的格式化 ⑴ 调整行高和列宽 ⑵ 设置边框
⒊ 条件格式设置 ⒋ 页面设置
30
返回
2021/8/8
第3章 Excel 2003
实验三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 2.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3.掌握自动计算的方法
返回
31
2021/8/8
第3章 Excel 2003
实验三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熟悉计算机、键盘和Internet的基本应用一、实验目的1、正确掌握开机和关机的步骤。

2、熟悉键盘结构,熟悉各键的位置及常用键、组合键的使用。

3、培养正确的操作姿势和基本指法。

4、掌握鼠标的使用。

5、熟悉Windows操作平台。

6、熟悉 IE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7、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8、掌握网页的保存方法,熟悉网页中文字、图片的保存方法。

9、掌握免费邮箱的申请方法。

二、实验内容1、正确的开机/关机。

2、根据指法练习软件反复练习。

3、查看正在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

4、观察“开始”菜单提供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5、浏览中国大学生网站()或其他网站,练习网页及网页中文字和图片的保存。

6、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上(百度,google,yahoo)搜索一些内容。

7、在新浪网站(或其它网站)申请一个免费邮箱,自己给自己发送一封邮件。

三、实验要求1、要求在完成规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学习基础,拓展练习更多控制面板的设置。

2、认真总结,提交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整齐,字迹清楚。

实验二、字处理软件 word 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熟悉掌握文档的编辑(增、删、改、查找、替换等)。

3、掌握文档的排版(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页面排版)。

4、掌握页眉页脚的(包括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制作、脚注的制作。

5、掌握简单截图方法。

6、掌握简单表格的制作与统计。

7、掌握简单的图形和艺术字制作。

8、掌握图文混排方法。

9、掌握大纲和目录的制作。

二、实验内容1、练习利用已有模板创建自己的文档,练习自己创建模板。

2、编辑范文(可用书上的范文也可自选),按照提供的格式要求进行相应的排版操作,排版时注意利用样式实现快速排版。

3、插入学生情况表格并统计。

4、制作斜线表头。

5、利用 word 中绘图工具制作简单图形(图形形状无要求)。

6、测试将(图片/图形/艺术字……)按不同版式插入正文中的效果。

7、制作范文的三级目录。

8、练习宏的录制及运行。

(选作)10、熟悉域的使用。

(选作)示例:三、实验要求1、完成实验规定内容,尽可能多地使用word的各种功能。

2、总结功能实现方法及体会,提交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整齐,字迹清楚。

实验三、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学习 Excel 电子表格的基本制作过程,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

2、学习 Excel 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合理利用公式与函数进行自动计算。

3、学习 Excel 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方法,掌握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4、学习创建 Excel 图表的方法,并会简单地编辑和修饰图表。

二、实验内容1、设有以下数据,请启动 Excel,建立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工作表。

学生成绩一览表2、请对图 1 建立的工作表按下列具体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

步骤 1:在“英语”右侧 H 列增加一个“总分”数据项,即在 H1 单元格输入“总分”表头内容,在 H2 单元格输入“=E2+F2+G2”计算公式,利用 Excel计算功能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王云峰”的总分。

步骤 2:利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把计算“王云峰”的总分的公式复制到其余学生的总分单元格下,观察其公式的变化。

步骤 3:将总分列的计算内容删除,利用求和函数=SUM(E2:G2)重复步骤1,2步骤 4:在 I 列添加一个“平均分”项,该列使用求平均值的函数=AVERAGE(E2:G2)来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

步骤 5:利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把计算“王云峰”的平均分的函数复制到其余学生的平均分单元格下,观察其公式的变化。

步骤 6:利用 Excel“自动求和”及“求平均值”功能计算出全体学生的各科的总分及平均分,并将计算结果放在“赵文心”的下一行(最后两行)。

步骤 7:将“张路”的计算机分数改为 65,然后观察其总分和平均分的变化情况,观察计算机科目的总分和平均分的变化情况。

步骤 8:将“卢清”和“占明明”两人的数据项复制到“赵文心”所在行的下一行,即覆盖刚生成的总分和平均分行,然后将复制的两个数据行改为:3、对第 2步建立的工作表,完成下列操作:(1)先按“总分”进行由高到低降序排序,然后再按“高等数学”由低到高升序排序。

(2)显示所有“男”学生的信息。

(3)显示班级为“一”的所有学生的信息。

(4)按“班级”进行分类汇总,其中:“高等数学”和“英语”求平均值。

4、对第2步建立的工作表,请按“姓名”和“总分”建立一个图表(图表类型任选),并对图表进行简单地编辑和修饰。

三、实验要求1、完成实验规定内容,尽可能多地使用Excel的各种功能。

2、总结功能实现方法及体会,提交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整齐,字迹清楚。

实验四、演示软件 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 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

2、掌握利用 PowerPoint“内容提示向导”建立新演示文稿。

3、掌握 PowerPoint 的基本应用,如编辑文本、剪贴画和文件图片、艺术字等对象。

4、掌握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置方法。

5、了解幻灯片版式、配色方案及母板。

6、掌握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

7、掌握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在网上发布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利用 PowerPoint 的“空白”模板,创建一个演示文稿。

2、自己创作一个主题(如:个人简历、电影故事、大学生活等)制作成演示文稿,包含至少 3 张连续的幻灯片。

3、要求 3 张幻灯片的背景均由自己设计,每张背景可以不一样。

4、利用“自定义动画”,选中任意背景中的图案,在“时间和顺序”和“效果”上进行设置。

5、背景图案中应设置有自选图形,并添充颜色。

6、在任意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样式。

7、对文字部分的每个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设置”,包括:“进入”、“退出”、“强调”和“动作路径”(按动画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并且都是在每一事件后 0 秒)。

8、对所有幻灯片进行“幻灯片放映”中的“幻灯片切换设置”。

9、对所有幻灯片进行“设置放映方式”的设置。

10、把制作好的幻灯片“另存为 Web 页”,更改为 HTML 文件名。

11、将带有.htm 文件名的演示文稿,通过浏览器浏览。

三、实验要求1、完成实验规定内容,尽可能多地使用PowerPoint的各种功能。

2、总结功能实现方法及体会,提交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整齐,字迹清楚。

实验五、练习两种专用应用软件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利用网上免费的博客(Blog)服务,创建个人博客网站。

2. 掌握Windows Movie Maker的使用,制作简单的电影。

二、实验内容1. 在IE Browser中键入网址:通过注册,选择模版,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并录入心得,测试留言,上传图片。

2. 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简单的电影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电影的过程:(1)将媒体内容输入Windows Movie Maker采用方法:将现有的媒体素材(图片或视频)文件导入其中。

(2)编辑项目,对项目中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排序等。

(3)预览项目,预览电影。

(4)保存将项目作为电影保存起来,供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三、实验要求1、要求在完成规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学习基础,拓展练习更多的专用应用软件。

2、认真总结软件的使用技巧,提交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整齐,字迹清楚。

实验六、资源管理器和文件及文件夹操作一、实验目的1. 理解文件、文件名和文件夹的概念。

2. 通过资源管理器的使用,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操作,包括:新建、选定、复制、移动等操作。

3. 掌握将屏幕或窗口图像复制到写字板或绘图板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Ⅰ.资源管理器的使用1. 启动“资源管理器”: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后,观察窗口组成,熟悉下列窗口元素或菜单项的功能:后退、前进、向上、撤销、剪切、复制、地址栏、状态栏。

2. 将“资源管理器”窗口最大化,适当调整左右窗口的大小,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在左窗口单击 C:\Program Files 文件夹,观察下面的内容:1) 窗口名称2) 当前盘3) 当前文件夹4) 当前文件夹中的对象数5) 占用的磁盘空间6) 当前盘的可用磁盘空间3. 将当前文件夹设置为 C:\Program Files,再以“图标”、“缩略图”、“列表”、“详细信息”四种不同方式显示文件和文件夹,观察四种文件显示内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 分别将图标的排列方式设置为“名称”、“大小”、“类型”、“修改时间”,排列 C:\Program F iles 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并根据当前文件夹中的内容注意下列问题:1)以字母“c”开头的文件数2)2004 年以后创建的文件和文件数3)扩展名为“COM”的文件数4)大小不超过 5KB 的文件数Ⅱ.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1. 文件夹的建立:在 D 盘建立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中建立名为“ABC”和“DEF”的文件夹。

2. 文件的建立:在“ABC”文件夹中建立名为“ FILE1.TXT”的文本文件,输入内容(自定),并保存。

3. 文件复制:复制“ FILE1.TXT ”到桌面,并改名为“文件操作练习”。

4. 快捷方式的建立:为桌面上“文件操作练习”的文件在当前建立快捷方式。

5. 文件的删除与还原:将桌面上的“文件操作练习”文件删除,然后再还原。

6. 属性设置:将“ABC”文件夹中“ FILE1.TXT ”文件的属性设置为隐藏属性。

再利用菜单栏上“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标签,分别设置“不显示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和“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观察“ABC”文件夹的变化。

7. 文件的搜索(练习通配符的使用):查找 c 盘中小于 2K 的文本文件,并复制其中两个到自己建立的 DEF 文件夹中。

8. 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解压:将建立的“ FILE1.TXT ”文件和DEF 文件夹压缩和解压缩。

Ⅲ. 综合练习1. 在 D 盘上创建至少两层的树形文件夹结构,实现在不同文件夹之间文件的复制和移动。

三、实验要求1、要求在完成规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拓展练习更多的资源管理器操作。

2、认真总结,提交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整齐,字迹清楚。

实验七、程序管理、磁盘管理及简单图片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的程序管理2.掌握常用的磁盘操作3.掌握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4.掌握简单的截图和绘图操作5.掌握显示器、鼠标的设置操作二、实验内容1. 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启动应用程序 (如:计算器和画图程序)●开始菜单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位于程序菜单中●创建快捷方式到桌面,双击桌面上的应用程序图标即可启动该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