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学习,更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案例一:“小马虎”变“细心娃”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总是粗心大意,作业和考试中常常因为马虎而丢分。

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一边玩。

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首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明白认真细心的重要性。

然后,老师为他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同时,在他做作业时,老师会定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家长也积极配合,在家中为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每当他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或者考试取得进步时,家长都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带他去公园玩或者买一本他喜欢的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逐渐变得细心起来,作业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像学生姓名这样马虎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及时的监督和适当的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案例二:“小懒虫”成“勤奋生”学生姓名在班级中是出了名的“小懒虫”,不爱运动,不爱劳动,就连学习也缺乏积极性。

老师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在家中也是什么都不愿意做,总是依赖父母。

为了改变他的这种状况,老师在班级中开展了“勤劳小蜜蜂”的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和体育锻炼。

同时,老师给学生姓名安排了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擦黑板、整理图书角等,并在他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也改变了教育方式,不再事事包办,而是让他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

并且,家长每天会和他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奋起来,不仅积极参与班级劳动,还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李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10岁,就读于我国某小学四年级。

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在日常生活中,李明却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家庭决定对李明进行养成教育。

二、问题分析1. 学习习惯方面:李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不稳定。

同时,他对待作业的态度也不端正,经常拖延,影响了学习效果。

2. 生活习惯方面:李明缺乏自律意识,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影响了身体健康。

3. 人际交往方面:李明与同学关系紧张,不懂得尊重他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三、养成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方面(1)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家长要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2. 学校教育方面(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通过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 社会教育方面(1)加强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社区要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

(2)加强青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过程1. 家庭教育方面(1)家长与李明共同制定学习计划,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

家长要关注李明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生养成性教育案例分析(3篇)

学生养成性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养成性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养成性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和素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分析学生养成性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中学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位于我国某城市。

学校一直注重学生养成性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和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2. 案例分析(1)学生养成性教育的现状某中学在学生养成性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的养成性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文明素养。

2. 丰富的养成性教育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主题班会、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为养成性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生养成性教育存在的问题1. 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学生家庭对养成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学生在家庭中养成了不良习惯。

2.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

学校在培养学生养成性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导致养成性教育成果不明显。

3.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在评价学生养成性教育方面,主要依靠班主任评价,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

(3)学生养成性教育的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 拓展社会实践平台。

学校应加强与社区、企业等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应建立科学、客观的养成性教育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激发学生参与养成性教育的积极性。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案例一:坚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小明是一位非常自律的小学生,每天晚上都会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这种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提高了他的身体健康,也使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

教育方法: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家长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陪伴孩子入睡,鼓励他们养成独自入睡的习惯。

同时,避免孩子在睡前进行过度兴奋的活动,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

3.早起锻炼:鼓励孩子在早晨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晨跑、做体操等。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案例二: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小红是一位非常注重卫生的学生,每次接触公共场所或外出回家后,她都会立即洗手,并定期修剪指甲、洗澡、换洗衣服等。

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她预防了疾病,也让她在同学和朋友中赢得了赞誉。

教育方法:1.示范引导:家长要亲自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教育孩子为什么要勤洗手,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

2.督促提醒:家长要经常督促和提醒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或使用公共餐具后。

3.定期检查:家长要定期检查孩子的指甲是否修剪得当,衣服是否干净整洁。

案例三:培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小李是一位非常有条理的学生,他的书桌、书包和房间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种良好的整理习惯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高效和有序。

教育方法:1.制定规则:家长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要求他们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并归位。

例如,要求孩子在完成作业后立即将书桌整理干净,玩具和衣物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2.提供帮助:家长可以提供一些整理物品的技巧和方法,如分类整理、标识等。

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一起整理物品。

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案例(3篇)

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日益复杂,中学生行为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本案例以某中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案例描述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普通初中。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部分中学生表现出行为失范现象,如沉迷网络游戏、逃课、打架斗殴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活动。

1. 问题分析(1)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容易走上不良道路。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对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社会环境影响。

网络、影视作品等社会环境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容易模仿不良行为。

2. 解决方案(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制定行为养成教育方案,将行为养成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三、实施过程1. 家长培训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内容包括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方法、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

通过培训,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2. 行为养成教育课程学校将行为养成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设专门的行为养成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道德品质、文明礼仪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课外活动学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养成好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5个案例分析,旨在讨论小学生如何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案例一:小玲的整洁习惯小玲是一名小学生,她经常把书包乱七八糟地塞满了,无论去学校还是回家都是如此。

她的书桌也总是一团糟,书、纸张和杂物到处都是。

这样的习惯让她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而且影响了学习效率。

解决方法:教育小玲养成整洁习惯需要从长远角度进行。

她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整理任务,例如每天放学后整理书桌,每周整理一次书包。

同时,可以鼓励小玲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将书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

家长和老师的榜样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物品整洁有序,以此来影响小玲。

案例二:小明的良好饮食习惯小明是一个爱吃零食的小学生,经常把零食当作主食,偏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

这样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了小明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

解决方法:对于小明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给他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

他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饮食计划,包括提供多种蔬菜和水果选择,合理安排主食和零食的摄入。

同时,可以以身作则,让小明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逐渐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案例三:小华的课前准备习惯小华是一个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学生。

经过观察,发现他在每次上课前都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导致上课时容易分神,听不懂老师的讲解。

解决方法:小华需要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他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定期的学习计划表,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要求他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例如预习课本内容、背诵单词等。

同时,可以给予小华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坚持下去。

案例四:小明的阅读习惯小明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学生,他总是把看书当作一种负担。

这种习惯导致他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不够强。

解决方法:为了培养小明的阅读兴趣,他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多给他提供有趣的故事书和读物。

同时,可以让小明选择他感兴趣的书籍,培养他的主动阅读能力。

学生养成教育案例集(2篇)

学生养成教育案例集(2篇)

第1篇一、前言学生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过程。

以下是一篇关于学生养成教育的案例集,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平时在学校里比较内向,不太主动与同学交流。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育措施】1. 开展文明礼仪讲座,让学生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2. 设立“文明礼仪示范班”,让学生模仿优秀学生的行为。

3. 家庭与学校联动,共同监督小明的行为习惯。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逐渐变得开朗,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他开始主动关心他人,尊重师长,遵守学校纪律。

三、案例二:诚信品质养成教育【案例背景】小华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有一次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

事后,小华非常后悔,但仍然难以面对自己的错误。

【教育措施】1. 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诚信的重要性。

2. 请专家进行诚信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

3. 家庭与学校联动,共同帮助小华认识错误,改正行为。

【教育效果】经过教育,小华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他开始主动参加各种诚信实践活动,并积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诚信理念。

四、案例三:自主学习养成教育【案例背景】小丽是一名初中生,平时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她的父母对她期望很高,但小丽的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

【教育措施】1. 开展自主学习讲座,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 设立“自主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 家庭与学校联动,共同培养小丽的学习习惯。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丽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她开始主动查找资料、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小组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案例四:团队合作养成教育【案例背景】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沟通。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以下是三个关于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案例一:保持正确的坐姿一位家长发现他的孩子在做作业时总是弯着腰,错误的坐姿导致了他的背部疼痛和视力问题。

家长多次提醒孩子,但孩子总是不能坚持正确的坐姿。

于是,家长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

首先,家长为孩子购买了一个特殊的坐垫,这个坐垫可以让孩子保持直立的坐姿。

其次,家长在孩子的书桌上放置了一面镜子,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确。

最后,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时间里,会定期检查孩子的坐姿,并提供必要的提醒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已经逐渐养成了正确的坐姿习惯。

他的背部疼痛和视力问题也有所改善。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说明了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小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坐姿习惯。

通过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指导,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从而避免长期的健康问题。

案例二: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一位家长发现他的孩子总是晚上熬夜,早上起床困难,上课时精神不集中。

为了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决定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首先,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固定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

其次,家长在孩子的卧室里放置了一个闹钟,用来提醒孩子起床和睡觉的时间。

最后,家长在孩子的睡前和起床时间里,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和早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已经逐渐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他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说明了小学生可以通过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来改善生活习惯和学习状态。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规律和健康状况,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个人素质。

案例三: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一位家长发现他的孩子在做作业时总是忘记洗手,手上的细菌和污垢可能会影响他的健康。

养成教育的学生案例分析(2篇)

养成教育的学生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养成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道德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我国,养成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选取了一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小张,通过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经历,探讨养成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小张,男,16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则忙于家务,家庭缺乏温暖。

由于缺乏关爱,小张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问题:1. 生活习惯差:小张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饮食无度,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2. 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张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下滑,经常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3. 人际关系紧张:小张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常常因为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

三、教育干预针对小张的情况,学校和家庭共同采取了以下教育干预措施:1. 家庭关爱:母亲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小张,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养成教育课程:学校开设养成教育课程,通过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和人际关系。

3. 心理咨询:学校为小张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榜样示范:学校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经验,激发小张的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理想。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张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生活习惯改善:小张开始规律作息,注重饮食,身体素质逐渐提高。

2. 学习态度转变:小张对学习充满热情,成绩稳步提升,不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3. 人际关系和谐:小张学会了与人沟通,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关系融洽。

五、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养成教育在学生小张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案例的分析:1. 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和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四年级养成教育案例(2篇)

四年级养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四年级学生。

从小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但在学习上却存在着明显的依赖心理。

每当遇到难题,他总是习惯性地向家长求助,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决定对小明的养成教育进行重点引导,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小明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依赖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遇到难题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依赖家长解答。

(2)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3)学习计划不明确,缺乏时间管理能力。

2. 养成教育目标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养成教育目标:(1)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牢固掌握知识点。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育措施1. 引导小明树立自信(1)在课堂上,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2)在作业和考试中,对小明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增强他的自信心。

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1)在遇到难题时,引导小明先尝试自己解决,鼓励他动脑筋、多思考。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激发小明的求知欲,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教会小明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鼓励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帮助小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教育小明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拖延症。

(3)鼓励小明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教育,小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独立思考能力增强,遇到难题时能主动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 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

3.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4. 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自信心逐渐增强。

五、总结通过本次养成教育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2篇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2篇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2篇(1)案例一:早起早睡的好习惯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一直有早起早睡的好习惯。

他每天晚上9点准时上床休息,早上6点准时起床,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

他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后,不仅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而且在学校学习效果也明显提升。

案例分析:1.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小明能够早起早睡的原因之一是他建立了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表。

他每天都按照固定的时间上床休息和起床,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钟。

2.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小明保证每天晚上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有助于他的身体恢复和大脑发展。

他避免在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刺激性活动,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3.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小明养成了早起早睡的好习惯,他每天早上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早餐和自习,使他在学校更加专注和积极。

他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增强身体健康:早睡早起对小明的身体健康有益处。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早起可以让他有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健康。

5.培养自律和坚持的品质: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需要一定的自律和坚持。

小明通过每天的实践和努力,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自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这对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案例二:良好的饮食习惯案例描述:小红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她注重均衡饮食,每天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食垃圾食品和高糖高脂食物。

她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免疫力强,学习成绩优秀。

案例分析:1.培养对健康食品的认知:小红了解到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对身体的益处,明白垃圾食品和高糖高脂食物对健康的危害。

她通过学习和家长的引导,逐渐形成了正确的饮食观念。

2.规律饮食和定时进餐:小红每天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她养成了定时进餐的好习惯,保持饮食的规律性。

3.多样化食物选择:小红注重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和奶类等,以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小学教育养成案例(3篇)

小学教育养成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然而,他的活泼好动却常常演变成课堂上的“小捣蛋”,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也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困扰。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和教师决定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从“小捣蛋”到“学习之星”的蜕变。

二、问题分析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纪律意识淡薄:小明在课堂上经常与同学讲话、做小动作,缺乏基本的纪律意识。

3. 学习兴趣不高:由于长期处于“小捣蛋”的状态,小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三、教育措施1. 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讲述优秀学生的故事,让小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 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体会到团队合作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的自信心。

2. 加强纪律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对小明进行纪律教育,让他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 制定班级规则,让小明参与其中,培养他的规则意识。

- 通过班级奖励机制,鼓励小明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个性化辅导,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 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小明的生活和学习,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4. 家校合作,共同进步:- 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 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四、实施过程1. 第一阶段: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讲述优秀学生的故事,让小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 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体会到团队合作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的自信心。

2. 第二阶段:加强纪律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对小明进行纪律教育,让他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 制定班级规则,让小明参与其中,培养他的规则意识。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的分析:案例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文明卫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讲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老师会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洗手液、牙膏和牙刷,并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同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每天做好床铺整理、课桌整理等日常卫生工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了自觉做好日常卫生工作的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好习惯,从书开始”的阅读活动。

活动中,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优秀图书,并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

同时,学校也组织了一些读书分享会和阅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安全出行,文明行为”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文明出行的好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案例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健康饮食,从我做起”的饮食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饮食健康知识,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和农田等实地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鼓励学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高热量食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不仅保持了健康的体魄,也培养了自己的饮食自律和健康生活方式。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案例1:每日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逐渐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他发现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开拓思维,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小明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鼓励,小明不仅培养了对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2:定时作息小华是一个乖巧的小学生,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经常熬夜玩电子游戏。

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的父母决定制定一个定时作息的计划。

每天晚上的8点半,小华都要停止玩电子游戏,洗漱准备上床睡觉。

父母会给他读一段故事,帮助他放松身心,入睡。

早上七点半是小华的起床时间,无论是否有学校,他都要按时起床。

如果小华在起床后有剩余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画画、看书等。

经过持续几个月的培养,小华成功养成了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每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父母也感到欣慰,因为小华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他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也变得更加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定时作息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3:坚持运动小杰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但是他常常因为爱玩电子游戏而忽视了运动。

为了培养他的运动习惯,他的父母决定每天晚饭后一起进行户外运动。

他们选择了一些适合小杰年龄的户外运动项目,比如骑自行车、打篮球、跳绳等。

他们会为小杰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每次运动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杰逐渐养成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体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杰的父母也发现他在学校的表现更积极活跃,注意力更集中。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表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初中养成教育案例分析(3篇)

初中养成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和素质,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案例选取了一位初中生小明的养成教育过程,分析其在养成教育中的表现、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一般。

在家庭中,小明受到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依赖性强的习惯。

进入初中后,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表现出以下问题:1. 学习习惯差: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

课后不复习,导致成绩下降。

2. 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明穿衣、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方面都需要父母帮忙。

在学校,小明无法独立完成日常事务。

3. 交往能力差:小明不善于与人沟通,在班级中缺乏朋友。

遇到问题,小明总是依赖父母解决。

4. 道德品质问题:小明在班级中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有时甚至动手打人。

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小明敷衍了事。

三、案例分析1. 小明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溺爱小明,导致小明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

(2)学校教育忽视养成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

(3)同学间缺乏互助:小明在班级中缺乏朋友,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帮助。

2. 小明养成教育改进措施(1)家庭教育改进父母应改变溺爱方式,培养小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让小明自己穿衣、整理床铺,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2)学校教育改进学校应加强养成教育,将养成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和素质。

(3)同学间互助班级应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例如,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4)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小明的道德品质问题,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养成教育案例一等奖(3篇)

养成教育案例一等奖(3篇)

第1篇案例名称:小明的成长之路——基于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四年级。

然而,他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却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不已。

小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忘记带,衣服也不会自己整理,这让老师和家长深感担忧。

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案例实施过程:一、确定养成教育目标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养成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时间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2. 培养小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3. 增强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学会整理衣物、打扫卫生等。

4. 提高小明的集体荣誉感,使其能够融入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二、实施养成教育策略1. 时间管理训练:- 制定每日时间表:指导小明制定每日时间表,包括学习、休息、娱乐等时间,并要求他按照时间表执行。

- 定时提醒:使用手机或闹钟提醒小明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小明的时间管理能力,及时调整时间表。

2. 学习习惯培养:- 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小明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并按计划执行。

- 奖惩机制:设立奖惩机制,对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给予批评和惩罚。

-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生活技能培训:开展生活技能培训,教授小明整理衣物、打扫卫生等生活技能。

- 家务劳动:鼓励小明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洗碗等,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 家长监督:家长在家监督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

4. 集体荣誉感培养:- 集体活动参与:鼓励小明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 集体荣誉表彰:对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提高其集体荣誉感。

三、养成教育效果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小明的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1. 时间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小明能够按照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不再忘记带作业。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更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一:“小马虎”的转变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却总是粗心大意,经常出现漏题、看错数字等问题,被同学们戏称为“小马虎”。

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姓名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笔或者和旁边的同学讲话。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与学生姓名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并鼓励他树立改掉这个坏习惯的信心。

其次,为学生姓名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他在做作业时要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

同时,老师还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在家中也对学生姓名进行监督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的粗心大意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

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激发他们改正的动力,并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和监督。

案例二:“小懒虫”的蜕变学生姓名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孩子,在学校里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回到家也不愿意做家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个“勤劳计划”。

在学校里,老师鼓励学生姓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同时,安排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让他负责监督班级的卫生情况,从而增强他的责任感。

在家里,家长给学生姓名分配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等,并要求他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学生姓名表现出色,家长就会给他一些小奖励,如允许他看一会儿电视或者玩一会儿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劳起来,不仅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家里也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养成教育的案例(3篇)

养成教育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今年12岁。

他的家庭环境优越,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他关爱有加。

然而,由于小明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做事拖拉、缺乏责任感、自私自利等。

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小明需要改正这些缺点,于是决定对他进行养成教育。

二、养成教育的过程1. 分析问题首先,小明所在的班级和学校对小明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他存在的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生活习惯不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

2. 制定计划针对小明的问题,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份养成教育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自主学习。

(2)改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养成整理个人物品的好习惯。

(3)培养责任感:分配家庭和班级任务,让小明学会承担责任;引导小明关心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4)开展德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小明的综合素质。

3. 实施计划(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为小明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鼓励小明参加各类竞赛,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在父母的监督下,小明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善生活习惯家长帮助小明调整作息时间,让他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外,家长还鼓励小明整理个人物品,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3)培养责任感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小明开始承担起家庭和班级的任务。

他学会了关心他人,与同学们团结协作,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4)开展德育活动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实践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学会了关爱他人。

4.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教育,小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学习方面:小明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态度更加端正,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2)生活习惯方面:小明养成了良好的作息时间,整理个人物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养成教育小案例分析(2篇)

养成教育小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就读于我国一所小学。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从小缺乏家庭教育和陪伴,导致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质量差,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为了帮助小明改正不良习惯,学校决定对他进行养成教育。

二、案例经过1. 了解情况:学校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小明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 制定计划:针对小明存在的问题,学校制定了以下养成教育计划:(1)加强学习:要求小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每周安排一次学习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难题。

(2)培养良好习惯:要求小明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按时睡觉、起床;培养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品质。

(3)锻炼身体:鼓励小明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培养兴趣爱好:引导小明参加兴趣小组,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3. 实施计划:(1)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关注小明成长:老师关心小明的生活,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3)开展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 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教育,小明取得了显著进步。

他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完成质量提高,与同学关系融洽。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案例分析1. 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个体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本案例中,小明通过养成教育,逐步改掉了不良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中,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小明成长,为他的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案例中,学校通过制定教育计划、开展活动、关注学生成长等方式,为小明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总结(2篇)

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总结(2篇)

第1篇某小学生小张,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缺乏自信。

父母工作繁忙,对小张的关心较少,导致小张在学校和生活中都显得较为孤僻。

为了改善小张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决定对他进行养成教育。

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方面:(1)父母工作繁忙,对小张的关心较少,导致小张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孤独感。

(2)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过于严厉,导致小张在学习上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成绩。

2. 学校教育方面:(1)小张在学校中缺乏朋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教师对小张的关注不足,导致小张在学习上难以进步。

3. 养成教育方面:(1)针对小张的性格特点,学校和家长决定对他进行养成教育,帮助他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小张在活动中结识新朋友,拓宽人际关系。

(3)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小张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他的自信心。

总结:1.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养成教育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3.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4. 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自信。

具体措施:1. 家长方面:(1)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

(2)改善教育方式,多采用鼓励和表扬,减少严厉的批评。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2. 学校方面:(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结识新朋友,拓宽人际关系。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3)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社会方面:(1)加强社区教育,为家长提供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小张的养成教育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使他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快乐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教会学生懂得学习与批判的关系,做个欣赏者。 • 2.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做个冷静者。 • 3.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做个包容者。 • 4.教会学生感激生活,感恩社会,做个感恩者。
(4)建立和谐班级,增强集体凝聚力
• 班干部的培养问题(97页) • 相对于班级学风建设和同学个人管理而言,班委的
• 采用这种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许多知识 ,而且让学生学会调查收集资料,学会与人交往,学会 关心他人,学会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 ,也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生活?
•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 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 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 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 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关于爱情与学生早恋的话题
• 我的基本态度是:不提倡高中时代的爱情。 在表达我的这一观点时,我尽量做到“动之 以情,晓之以理”。我给孩子们分析其中的 缘由,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结,这也是他们乐 于接受的。
(2)如何交友的引导与交流
• “禁止跨班交友”对吗? • 已经交了损友,怎么办?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任的核心能力。 • 多一种标准,多一类人才。
问题三:学生行为习惯差
• 现象一:满嘴脏话 • 现象二:畅游网吧 • 现象三:乱丢垃圾 • 现象四:爱花零钱 • 现象五:不会谦让 • 现象六:缺乏自制 • 现象七:做事没耐性 • 现象八:喜好攀比 • 现象九:依赖家长
“寻找孩子的 道德细节”是 沈阳铁路第二 小学的48名教 师利用4天时 间,细数学生 不良道德细节
习惯,湖南长沙开福区麻园岭小学向美国小 学学习,学习他们那种没有德育的德育教育 方式,将德育置于儿童生活之中。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通过“魅力两惯,润泽校园”、“建设书香 校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启动及签名” 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积极行动起来, 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抵制 社会文化低俗之风,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 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 一个有道德的人。
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第三步:国外经验(比较教育)
1.德育从餐桌教育开始 • 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
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 杜绝偏食、挑食。 • 让孩子帮忙做事。 • 重视环保教育。
2.德育从小事教育开始 • “福特故事”
(四)研修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参与者在阅读中更加明白让德育回归
,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 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
的餐具; •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
生活的道理,了解他人的一些做法。 2、参与者能够就学校德育工作提出自己
的建设性意见,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付诸 实践。 (二)活动时间
60分钟 (三)活动步骤
活动设计
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二、研修主题 三、学习材料 (一)理论指导(二)实践案例 四、研修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步骤
• 贵国在一些基本的礼仪和道德上甚至还远不如 那些比贵国贫穷得多的国家。无论我在上海街 头还是北京街头,我都很少看见有人能够排队 上公车,路面上往往很肮脏,行人随手把垃圾 和废水扔在街头都是很随意的事,更让我惊讶 的是贵国人居然会随地吐痰!
• 此外还有没有谦让,爱吵架。我在贵国街头,公 车和商店经常看到有人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起来 ,甚至还有男士主动和女士吵架的,难道贵国 国民真的就没有这点风度吗?中华文明的宽容 在哪里?
• (2)学标。每个班级围绕本年级该学期的两大目标,班主
任利用班队会时间,带领本班学生对学校制定的行为检评 的20项小目标逐条学习,组织学生对照核检找差距,协同 每一名学生分析现状,找出自己的强项、中项、弱项,提 出“强项贵以恒,中项不放松,弱项要注重”的要求,制 定个人和集体分步达标的具体计划。
题外话:
1、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 2、对学习的认识 3、对自身角色的定位
学生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大竹县教师进修学校 蒲莉莉
《中学德育大纲》
• 对中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 爱国主义教育 • 集体主义教育 • 社会主义教育 • 理想教育 • 道德教育 • 劳动教育 • 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 •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一位韩国留学生的贴子
• 我是一个来自大韩民国的大学生,从小就喜欢中国 的文化,现在我想以一个普通韩国公民的身份,谈 谈我对中国的真实看法。
• 我来到贵国的这五年,许多原先贵国在我脑中的美 好印象现在却消失了。贵国在历史上是我们大韩民 国的文化老师,大韩民族和整个东亚的文明都是贵 国的学生。我们的大多数礼仪制度,人文思想都起 源于贵国伟大的中华文明。所以我以前一直把贵国 当作全亚洲真正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 可当我真正来到贵国后,却发觉我想错了。
• (3)做标。学生明确目标后,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真 按照标准去做。
• (4)评标。小学生的意志行为持久性差,核检
目标实施半个学期后,应及时为学生更换新目 标,这就需要及时对上一个目标进行评价,让 学生对照目标回顾自己的日常行为。这个评价 过程包括:①自我评价。(略) ②中队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自评进行认可或复评。(略) ③ 家长评价。(略) ④班主任综合评价、根据平 时对学生的了解,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 行阶段综合评价,这是再进步的新起点。它分 四项内容:一是表彰,对每个主题目标达标高 的同学进行班级表彰,并上报学校小广播;二 是对某些有差距的同学,班主任采取“鼓励, 希望”的激励性策略做好转化工作;三是统计 好达标分数;四是制定好弥补方案。
打造一直是个“鸡肋”问题——
.
•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它的身后,必然站立着一个优 秀的管理团队。(104页)
教育心得:
• 一种模式——对学生的教育要“道”、“利”、“法”兼 用。
• 一种哲学——对自己的工作要“勤”、“慎”、“忍”并 存。
• 一种方式——“外圆中方”。 • 一种技巧——先开心再交心。 • 一种理念——在教育决策圈中,学生才是主体。 • 一种浪漫——提倡“非功利性”教育,因为生活的外延远
来自教师的问题
• 问题一:学生难教育 • 问题二:师生关系紧张 • 问题三:学生行为习惯差
问题二:师生关系紧张
• “亲其师,信其道” • 只有让学生身心愉悦,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智慧。 • 和谐即通畅融合,不易内耗。 • 提升学生感知快乐、创造快乐、传递快乐的能力。 • 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是当今的大环境。 • 用阳光的心态滋养学生的心灵。 • 宽容大气、包容坚韧、圆融似水、果断干练是班主
谢谢大家
(二)研修主题
• 德育是什么? 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习惯.
• “知不知”、“懂不懂”、“做不做” • 提炼主题:
学校德育怎样做实在而且有效?
(三)学习材料
第一步:理论指导 1、生活滋养德性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 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
2、德育源于儿童的实践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人物介绍】:李萍
现为成都七中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政治 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政治教研组长,优秀班 主任,历届政治高考成绩名列成都市第一。
•同桌的你 Part one 栀子花开 “反方向的钟/2 好感/5
一、《春天花会开》读书心得
• 1.教育反思和读书笔记
教育是春天般的事业。面对那些聪 明而又有创造力的学生,每一位老师都 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变自 己。——从新课程改革的普通参与者变 为先进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 践者。
体验和感悟,儿童时代的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 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3.让学校德育工作做得实在而且有实效
• (1)与德育情境共栖。 • ①真实的情境。 • ②模拟的情境。 • (2)与原有生活经验共融。 • (3)与亲身体验共振。
第二步:学习实践案例
• 1.德育目标生活化、儿童化 • 为了让一年级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
【道德共识的丧失】
• 如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
山东招远市在进行“中小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道德教育实验研究时,将德育目标变成儿童看 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内容。
• (1)立标。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围绕忠、孝、诚、信、礼 、义、廉、耻八个核心德目,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依据儿童年龄特征和生活习惯,首先确立了20项 总体目标,然后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情况,每 个年级落实4项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每个目标的 具体实施细则20条。如把小学四年级“热爱劳动”主题 教育目标分解为:①学会布置房间,②学会做四种菜, ③学会钉钮扣,④每天坚持做一次家务劳动等20个小目 标。这些小目标各个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化、儿童化 。儿童经过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一个个目标。从而 达到养成良好的美德与习惯。
远大于工作学习的外延。
活动设计
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二、研修主题 三、学习材料 (一)理论指导(二)实践案例 四、研修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步骤
二、探讨校本培训的模式
• (一)分析德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 “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 • “已所不欲,施于人”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 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
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