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完美教案
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正确、美观书写“该、刻”2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提示语等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想法;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故事,形成言语积累,加强言语运用。
4.通过辨析观点,读透故事,从而明白“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提示语等方法,将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
2.领悟“别人的经验不一定是可靠的,得自己去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回顾课文1-3自然段的内容,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1-3自然段的内容吗?课件出示:马棚愿意磨坊驮挡住为难学生录音:马棚里有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非常愿意。
老马说:那你帮忙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里去吧。
于是,小马驮起半口袋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可是,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小马感到很为难。
板块二:读悟结合,理解课文1.学习课文4.5自然段,了解小马第一次没能成功过河的原因。
(1)了解小马左右为难的原因,并分角色读好对话。
师:让小马感到为难的只是这条挡路的小河吗?快来看看插图()。
第一幅图,老牛说河水很浅(老师在说的时候强调“浅”),第二幅图,松鼠大叫,说河水很深(强调“深”)。
咦?一个说浅一个说深,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快回到课文,你可以借助插图,也可以借助文章内容,谈一谈,你觉得谁说的是对的?学生1录音:(课件:在插图的下面出示“对话内容”四个字)我觉得老牛说得对,请大家跟我一起看到63页第四自然段。
小马叫老牛牛伯伯,说明他年纪很大,很年长,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师:哦,你注意到了对话的内容。
学生2录音:(课件:在插图的下面出示“插图细节”四个字)我觉得松鼠说的也对,请大家跟我看到第二幅插图,松鼠后爪着地,前爪张开,拦住小马大叫,说明他很着急,很紧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4 小马过河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关注提示语,读好童话故事人物的语气。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利用给出的词语支架,讲好故事并进行续编、创编故事,落实言语实践。
3.联系生活设计情境,尝试训练学生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关注提示语,读好童话故事人物的语气。
难点: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利用给出的词语支架,讲好故事并进行续编、创编故事,落实言语实践,并尝试训练学生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1.竹小“小牛科艺节”开始啦!其中有一个“故事大王”挑战赛,想不想参加?我们先来挑选班级中的“故事大王”。
那么,我们要讲故事,还要讲好故事,做“故事大王”,有什么好办法吗?(预设:讲清楚、讲具体、讲生动)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齐读),小马的故事长不长?今天我们要把它讲的很短很短。
这个故事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老师考考你们:一开始老马让小马干什么?老牛告诉小马什么?松鼠又告诉小马什么?最后老马告诉小马什么?(贴板书)用上黑板上的这些短语讲讲小马的故事。
请你试试。
二、任务1:读读人物的“语气”(一)出示老马和小马的对话1.借助这些词串可以把故事讲的这么清楚,我们去参加挑战赛光讲清楚还不够,还得讲得生动,模仿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语气来讲,让评委听了眼前一亮呢。
2.请看,这节课老师带来的第一个任务(齐读)怎样才能把这些人物的语气读出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老马用老马的语气,小马用小马的语气。
怎么读出来呢?语气藏在哪里呢?读读这个词,这代表老马心里怎么样?能提示人物说话语气的这一类词语叫提示语(齐读)。
谁来当小老师,高兴地读出老马说的话。
(要读的非常非常高兴,一起试一试。
)3.再来看这个词语,连蹦带跳(齐读),看看“蹦”和“跳”的偏旁,你猜小马当时是怎么做的?请你做一个“连蹦带跳”的动作。
【优质课教学设计】《小马过河》第二课时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优质课教学设计】《小马过河》第二课时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认识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篇课文。
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1、生字词(卡片)着重“磨坊”这个词师:“磨坊”这个词,你想提醒我什么?生:师:大家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式识记这个词的吗?(查字典),是的利用工具书,遇到我们不确定的字或词时,我们可以请教“无声老师”。
一个字用多个读音,我们应该怎样确定他的读音呢?(根据意思)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还记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研读对话,感知人物:师:听——小马向我们跑来,我们的故事开始了:(一)学习第一、二段:多媒体出现第一组对话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师:小马愿意帮妈妈干活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连蹦带跳师:找的很准确,“连蹦带跳”是什么意思?生:师:你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你能读出来吗?(3个学生)师:我们来对话,我当妈妈,但是我不知道妈妈的应该怎样读,你能帮帮我吗?生:师:谢谢你们的指导师:你觉得小马是一匹怎样的马?生:爱劳动、勤劳、有孝心……师:你是一匹这样的小马吗?(二)学习第三、四段1、师:小马连蹦带跳的出发了(音频),可是……,小马怎样想的?生: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师:“为难”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的?你能读出来吗?(2-3 名学生)师: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生:依懒性强、独立性差……2、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它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14 小马过河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小河挡住真为难。
老牛让他蹚过去。
松鼠急忙把他拦!
老马叫他试一试,
轻轻松松过河去。
遇难题,多动脑,
小朋友们要记牢!
真不错,我发现咱班同学学习能力特别强,那回家可以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肯定会夸你是小小故事家呢!
学生活动
自由读,齐读,拍手读。
设计意图:
教师自编儿歌,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结束这节课,是对这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更让学生进
学习活动一:
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马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马妈妈的话。
(二)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1.出பைடு நூலகம்小马句子: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小马说:“让我试试吧!”
2.生自由练读。
3.同桌合作交流4句话的说话语气。
一步明晓事理。
6.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动脑筋 去尝试
7.教学反思与改进
环节三:抓住词语,拓展运用
教师活动
出示词语,请学生试着用上这些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马棚愿意磨坊
驮挡住为难
突然拦住吃惊
难为情动脑筋小心
学习活动二:
四人一小组,用上这些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出示活动要求:评价标准:用上关键词 完整流利 表情动作
(小组展示,师生共评)
读好4、5自然段。小组展示,评价。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按要求边读书边思考,画出小马和老马的话。
2.个别读
3.合作读、谈感受。
4.读句子、谈感受。
5.分角色朗读。
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愿突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是什么?11)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口袋突然拦住挡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
注意与“纸”字区分。
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部首是:厂字头。
突: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
匹:注意与“四”区分。
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4《小马过河》【教学目标】1.认识“棚、驮”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
2.会写“愿、突”等10个字,及“愿意、突然、立刻”等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4.能用上提供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理解文中老牛、松鼠的说法不同的原因,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能用上提供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理解文中老牛、松鼠的说法不同的原因,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点击小马,驮走字宝宝。
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尝试着将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主人公:马妈妈和小马。
(主要人物)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小马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途中遇到一条河,小马不知河水深浅,不敢下河。
(起因)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老牛和小松鼠对于河水不一样的说法,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
(经过)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写在妈妈教导下,小马勇敢地蹚过了河。
(结果)第二部分:(故事起因)①学习提示:“小马怀着怎样的心情帮妈妈驮麦子去磨坊的?圈出相关词语说一说”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这里也交代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老马让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连蹦带跳、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写出了小马很高兴,很乐意帮忙驮麦子去磨坊。
②学习提示:小马在送麦子途中,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此时小马心情是怎样的呢?说一说?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听到这哗哗的河水声,小马有点怕了,它不确定河水是深是浅,自己能不能过去,此时它很希望妈妈在身边就好了。
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当堂检测
1. 生字词检测
(1)请写出课文中的五个生字词。
(2)请解释下列生字词的意思:趟、磨坊、认、驮、鼓励。
2. 课文理解检测
(1)请简述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
(2)请阐述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 思维能力检测
(1)请谈谈你对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善良、诚实等价值观的理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马过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本节课的课文内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2.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小马过河的故事,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尝试的精神,懂得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
4. 文化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勤劳、善良、勇敢等价值观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② 课文内容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传递的勇敢、善良、诚实等价值观。教师应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中的文化背景和故事情节。
2.听懂教师讲解并理解生词的含义。
3.能够通过阅读完整的小故事,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包括人物、事件和结局。
4.能够通过说话、成语接龙和记忆问题来提高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滚动一下故事片段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小视频来帮助孩子们形象化故事的情节,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视频过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感悟和解释视频中所出现的所有事物。
音频听说教师播放语音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取并模仿录音内容,评价学生的语音发音是否标准、语调是否正确。
文本阅读教师通过文本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逐一理解和深入认识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并在阅读结束后进行笔记记录和回答问答题。
成语接龙教师提出一个成语,并告诉学生成语的概念和意义。
之后让学生从自己的口袋里提出与之相关的其他成语,并通过词语的搭配或者故事情节的关联来回答。
情景再现教师再次回忆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回答问题和记忆细节来描绘情景和类比推理,从而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补全对话教师设计了一段缺失部分对话的讲述,让学生根据对话语篇内容来完成缺失部分的补全。
并且在完成之后要求学生顺便做出对话关系的概括和角色性质的评价。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评价维度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语音评价、阅读评价、听说互动、角色评价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对孩子们的具体表现和认知水平进行评价和提醒。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1。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略知一、二段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
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二、抓中心句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1.(出示投影片),抽学生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用“一一”画出来。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a.学生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己去试一试。
b.学生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四、读最后一段,体会中心句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生争论: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办法。
五、总结,延伸中心句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六、续编故事1.师讲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
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经典教学设计]
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本课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课件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1.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
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
还可以换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2.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
“去路”,指往前走的路。
“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
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
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
”(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4)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小松鼠说河水很深。
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出示课件,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
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小马过河过程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故事情节,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故事中的道理,强调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故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情Hale Waihona Puke 升华: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道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道德道理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14小马过河》的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道德道理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1、导入:(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瞧,他是谁?(小马)小马想去做什么呢?(过河)咱们今天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2、检查生字词愿意一匹麦子磨坊刚没小腿没想过挡住昨天前蹄既不像……也不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思考:小马第一次没能过河,第二次终于过去了,这是为什么?2、思考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感受。
3、汇报交流:(第一次过河时,老牛伯伯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跑回家问妈妈,也就没能过河;第二次过河时,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通过自己的实践,终于过河了。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小马与老牛的对话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
板书:很浅(刚没小腿)怎样读好对话?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
2、学习第五自然段,理解小马与松鼠的对话板书:很深(淹死过小伙伴)分角色朗读小马和松鼠的对话。
3、同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边读书,教师边出示小河、老牛、松鼠的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
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
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
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师: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经过咱们的讨论知道了他们说的都是对的。
小朋友们都动了脑筋,小马动脑筋了吗?小马怎么做的?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妈妈问话的?4、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1)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用“”勾出老马的话。
(4)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课文内容分析:《小马过河》是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
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叫小马去试试,最终小马过了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
第1、2自然段写老马和小马住在马棚里,一天,老马请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愉快地答应了。
第3至6自然段写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他去问老牛,老牛说小河“水很浅”“能蹚过去”,松鼠却说“深得很哩”,小马很为难,只好回家问妈妈。
第7、8自然段写妈妈耐心地引导小马,最终小马勇敢地尝试,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
“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
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十分肯定。
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说话时大喊大叫。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第一幅图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对话的场景,对应了课文的第4自然段。
小马微笑着询问,老牛也是笑眯眯地回答,可见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浅的,所以表情轻松。
第二幅图画的是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对应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
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难怪松鼠会说小河“深得很哩”,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
第三幅图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对应了课文的第8自然段。
此时小马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表情虽然还是很紧张,但能够看出小马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过河。
14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4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二、理解老马的话,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并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2、理解老牛和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多媒体直观展示法;以读促悟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老马、小马、老牛、松鼠、麦子、小河、磨坊指名学生大声朗读所示词语。
师:再小声读读这些词语,我们边读边想象,在我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叫----预设:学生大声齐说:小马过河。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并板书,出示小马贴图说:小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跟小马打个招呼吧。
预设:学生有礼貌的跟小马打招呼。
老师贴小马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吗?谁来给我们讲一讲,如果能用上这几个词语就更棒了!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用所示词语说故事。
二、精读品悟师:最后小马成功的过了河是在妈妈的影响下才成功的,是吗?妈妈的话可真神奇!她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把这句神奇的话找出来。
(一)、揭示妈妈的话课件出示:孩子,光听别人说,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
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神奇的话。
(学生齐读)师:这里的“别人”指谁?(老牛和松鼠)贴老牛和松鼠图。
师:老牛和松鼠是怎样说的呢?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
(二)、理解妈妈的话师:为什么光听老牛和松鼠说,还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小马去看个究竟。
1、听老牛说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小马在送麦子去磨坊的途中碰到了什么困难?师:小马碰到了什么困难?师:他想到办法了吗?师:从哪儿可以看出?师:什么是为难?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感受小马的为难。
二下《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下《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了解小马过河的结果,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2.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第1~6自然段的内容,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第1~6自然段的内容吗?课件出示:马棚愿意磨坊驮挡住为难突然拦住吃惊二、学习第7自然段,领悟道理1.思考:小马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2.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3.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
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一味地对别人的话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亲自试一试。
因为他人说的,往往只适合他本人。
他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指导读好小马和妈妈的对话。
(1)借助多种方法读好小马的语言:一是抓住省略号读出小马羞愧难当的心情和支支吾吾的语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配上动作读出小马“低下头”“难为情”的样子。
(2)通过深入体会读出相应的语气:“那条河不是很浅吗?”读出反问的语气:“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读出妈妈循循善诱的语气。
三、学习第8自然段,了解小马第二次过河的结果1.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小马第二次是怎样过河的,结果怎样?2.借助表演读好小马的言行。
抓住“让我试试吧!”中的感叹号读出小马决定自己尝试的语气,抓住“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读出小马小心翼翼尝试的样子。
3.启发思考: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一填。
因为老牛________,所以他说河水________。
因为松鼠________,所以他说河水________。
14小马过河第2课时教案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邀请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讨论《小马过河》故事中的道理,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鼓励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尝试运用《小马过河》故事中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勇敢、自信和独立思考的例子,并撰写观察报告。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相关活动,如公益活动、学术竞赛等,将《小马过河》故事中的道理付诸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如绘画、写作、表演等,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作品中,展示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完《小马过河》这一课时后,我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反思活动,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黑板、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电子教材、教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视频、教学音频、教育软件。
4. 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实践操作法、反馈评价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 句型: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成长的重要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设计元素:使用图片、图标、颜色等元素,使板书更加生动和有趣。
- 创意表达:通过故事情节的插图、角色形象的设计等,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 互动环节: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展示、提问回答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3. 随堂测试:随堂测试是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我将设计一些与《小马过河》相关的问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以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道理的理解。
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词:河,跳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概括主题3.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友情的重要性,增强情感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概括主题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学难点1.从故事中体会友情的重要性2.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时间教学内容5min引入,播放动画片15min朗读故事15min谈论问题20min模仿故事角色,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5min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播放与小马和小狗有关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组织学生回忆上一节所学的内容,铺垫本节内容。
二、朗读故事(15分钟)老师用适当的语音,生动地讲好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节,逐步了解故事主题。
三、谈论问题(15分钟)1.学生分组,针对故事中角色的问题讨论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四、模仿故事角色,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20分钟)学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老师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跟学生一起复述故事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最后,布置“感受友情,学会相互帮助”的作业,督促学生感受到友情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提问法。
老师可以在观察学生进行模仿、复述故事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
在提问环节,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检测学生理解情况和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挖掘学生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3。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略知一、二段
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课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
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二、抓中心句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
1.(出示投影片),抽学生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
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
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用“一一”画出来。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
A.学生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己去试一试。
B.学生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四、读最后一段,体会中心句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
生争论: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办法。
五、总结,延伸中心句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六、续编故事
1.师讲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
大雨一下就是几天几夜,河水涨了老高。
外婆打电话来找老马,说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马听了十分着急,对小马说:”孩子,你先给外婆送点东西吧。
”小马驮起面飞快地向外婆家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
2.请同学们帮小马想办法,把这个故事编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