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诗词名句赏析

合集下载

八下古诗诗经赏析

八下古诗诗经赏析

八下古诗诗经赏析古诗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八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加深入的古诗诗经,通过赏析和理解这些古诗诗经,可以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以八下古诗诗经为主题,对其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为民间歌谣,雅为宫廷歌颂,颂为祭祀歌颂。

这些古诗诗经以其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古人对生活、情感和人生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和赏析这些古诗诗经,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风格雅丽的《采蘋》:采蘋采蘋兮,采其蘋之實。

我覯之子兮,我心寫懷。

采蘋采蘋兮,采其蘋之葉。

我覯之子兮,我心悅悅。

这首诗歌以采蘋的行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中的“采蘋采蘋兮,采其蘋之實”和“采蘋采蘋兮,采其蘋之葉”都表现出诗人对采蘋的热情和专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简洁明快,语言雅致流畅,通过对采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表达,是一首优美的古代诗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首风格豪放的《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願兮。

这首诗歌以野有蔓草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丽女子的追求。

诗中的“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和“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和美丽女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歌豪放洒脱,语言简练明快,通过对野有蔓草和美丽女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充满豪情的古代诗歌。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首风格含蓄的《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歸究衛之宇。

我其寧留,寧留無所。

(完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学生用)

(完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学生用)

一、阅读《诗经· 蒹葭》,达成( 1)—( 3)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旺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有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3)意中人的踪影飘忽不定,你由此感觉到诗歌创造了什么样的境界?请简要剖析。

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梦寐以求,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率《关雎》全篇的诗句是2. 本诗用来形容漂亮和善的姑娘的成语是。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这类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关雎》大批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足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频频朗诵,并领会其作用。

6、本诗环绕一个求字,写一个。

7、诗中想念情人令人记忆犹新的一个细节是,经过频频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仔细珍爱的短语是:。

8.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9.诗中描绘感情波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10.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11.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有关链接,简析《关雎》的境界美。

1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办感人民如何的思想感情?( 2 分)13.诗中有很多句式同样相像的重章叠句,这类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 分)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代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理解记忆】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难点化解,美点追踪: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的整理: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4.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上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较为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附录古诗词理解赏析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附录古诗词理解赏析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附录古诗词理解赏析八年级下册课后附录古诗词理解赏析1赠从弟(其二)刘桢(汉末诗人)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意】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注释】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zòng)弟,堂弟。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凝寒,严寒。

【赏析】本诗以松来比喻堂弟的品性,有赞美和勉励两重意思,希望堂弟在政治上能坚持理想,不同于流俗,实在也是自况。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墨客赞美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并勉励弟弟要有松柏一样坚忍的品质。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言语,描绘“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所展示的画面。

隆冬季节,那凛冽的风霜冰雪一齐向轻松袭来,轻松巍然挺立,绝不动摇。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初墨客)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1之:到,去。

2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3悠悠:渺远的模样。

3怆然:悲伤苍凉。

4泪:眼泪。

5“初唐四杰”:五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意】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溢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仕进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相识自己的人,天涯天涯好似亲密近邻。

八年级下册诗词理解与赏析

八年级下册诗词理解与赏析

八年级下册诗词理解及赏析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韦应物的《闻雁》借秋雨雁鸣来抒发思乡情切的句子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诗中表现漫漫长夜、绵绵秋雨,诗人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的诗句是: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池鹤◇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作者分别从形态、羽毛、叫声、特立不群写出仙鹤之美的。

“丹砂”指的是冠如丹砂一样红,“白雪”形容羽毛像雪一样白。

(2)白居易的《池鹤》一诗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渴望回归自然的句子是: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诗中采用反衬手法写池鹤孤高的品格和超凡的风姿的诗句是: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迎燕◇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葛天民的《迎燕》中表现燕子与老百姓的浓厚情谊的句子是:为迎新燕人,不下旧帘遮。

(2)读《迎燕》这首诗,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发。

(不少于两点)[答]①鸟是人类的朋友;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创造美好的意境;③春天是短暂的;④爱应该表现在行动上;⑤动物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⑥动物和人类一样也具有博大的母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是不可留的昨天,乱我心绪的是诸多烦忧的今日。

秋日的天空是那么辽阔,万里长风也赶来助兴,坐在谢朓楼上,面对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李云,真的可以开怀畅饮了。

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我的文章也像谢朓一样清新秀发。

两人都怀有超迈的意兴和雄心壮志,想要摘下天上的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倒不如第二天早晨散发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隐遁江湖。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

25.“家田输税尽”中的“尽”字有何作用?
一个“尽”字写出贫妇人因租税繁重而卖光土地,被迫捡麦穗为 生的悲惨情景,从而揭示繁重的租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 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覆”字 准确地写出了小麦成熟后压盖田垄的情形。 B.“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 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人“不事农桑”却“岁晏有余粮”,这与贫妇人的处境形 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愧疚之情。 D.以前的割麦者,成了如今的拾穗者,如今的割麦者却享受着 悠闲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现出了愤怒之情。
这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 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表现了诗人对卖炭翁 的同情。
14.(贵州遵义中考)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 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 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 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即的绝望情绪。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 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主人公绝望的情绪
4.诗中的“蒹葭”这一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托物起兴,引出对“伊人”的描写和追寻;②通过描写蒹葭 营造苍茫凄迷的意境,烘托诗中主人公的心情;③通过描写蒹 葭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表现寻求伊人的不易。
“作者其实在借酒消愁”表述有误,从“草草”“细细” 来看,写出了诗人随意摆弄酒杯,细细品美酒的动作情 态,表现了诗人疏神达思、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文鉴赏及考点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文鉴赏及考点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文鉴赏及考点【知识储备】一、导入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人王勃作了一首诗相赠。

这首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说哪里没有朋友呢,男儿分别,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儿态呢?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成为千古名句。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经典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吧!二、目标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树立正确的交友观;4、背诵、默写诗歌。

三、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注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

少府:县尉的别称。

之:到,往。

任:上任。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

三秦:指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代指蜀州。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比:靠近,挨着。

歧路:岔路口。

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沾巾:泪沾手巾,指挥泪告别。

五、诗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你我是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好似近邻。

请不要再即将告别的岔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涕泪涟涟沾湿衣襟。

六、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赏析: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风烟”突出友人去处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赏析: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2、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4、本首诗前后两部分内容所体现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基调是凄凉伤感。

后转化为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闻笛赋:_____ (2)烂柯人:___①“闻笛赋”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以及对亲朋逝去的伤感。

②“烂柯人”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八年级(初二)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初二)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初二)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古诗词目录1.《诗经·蒹葭》《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赏析: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

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

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

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

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在《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赏析: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

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

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

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

“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

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

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鉴赏: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赏析:以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上山砍柴两个典故来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抒发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①以“沉舟”“病树”自况,抒发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②以自然现象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普遍意义;③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启示人们要用变化的观点去看问题。

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意:一、二句借一柄“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的事迹的追思和慨叹,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赏析:借东吴二乔的命运来暗指时势的变幻,曲折地反映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四、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

赏析:以“风飘絮”“雨打萍”作比喻,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形势的危急和个人命运的不幸。

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赏析:运用对偶和双关,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险恶的处境,抒写作者心中的忧愤之情。

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直抒胸臆,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表现作者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和民族气节。

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以普遍的哲理写出了人世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不必慨叹,表达了词人的旷达胸襟。

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作者借月抒怀,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九、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赏析:“聚”和“怒”运用了动态描写和拟人手法,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的奔腾澎湃,化静为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展现出潼关的险要。

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这是全曲的点晴之笔,作者借古抒怀,归结全篇主旨。

以警句形式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

十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通过写景、叙事,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八年级上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了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主题】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游子的乡愁。

【写法】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之赠从弟其二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之赠从弟其二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之赠从弟其二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是一首咏物诗。

用松树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的气概。

面对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

其诗有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首联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颔联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

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颈联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

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尾联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

松树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1.赏析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赏析名句: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试简要本文的语言特点角度赏析本诗。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解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

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1、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①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见教、见谅、见笑。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鉴赏: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长恨歌》 -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荣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缺乏。

渔阳鼙煽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这只是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的一小局部,假如您还需要其他古诗词的鉴赏,请告诉我。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人教版)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比照。

2、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提醒诗句的含义。

3、解释词语:酬:置:长:闻笛赋:烂柯人:二、?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的一项。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假设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4、解释词语:折戟:销:将:东风:三、?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2、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说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解释词语:干戈:寥落:四周星:风飘絮:雨打萍:零丁:汗青:丹心: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精选八年级诗词赏析大全

精选八年级诗词赏析大全

【导语】古诗词以其最浓缩的情感、最醉⼈的意境在⽂学宝库中熠熠⽣辉。

欣赏前⼈留给我们的诗词瑰宝,是⼀种⽂学熏陶。

下⾯是分享的精选⼋年级诗词赏析⼤全。

欢迎阅读参考!精选⼋年级诗词赏析【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唯落晖。

牧⼈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 这⾸诗写的是⼭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个地⽅。

他归隐后常游北⼭、东皋,⾃号“东皋⼦”。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曹操《短歌⾏》中“⽉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聊赖的彷徨⼼情。

下⾯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唯落晖。

牧⼈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四望,到处是⼀⽚秋⾊,在⼣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园⽓氛,使整个画⾯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幅⼭家秋晚图,光与⾊,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在现实中孤独⽆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也许并不觉得这⾸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叫好。

南朝诗风⼤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裹着绸缎的珠光宝⽓的贵妇。

从贵妇堆⾥⾛出来,忽然遇见⼀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特别的魅⼒。

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种朴素的好处。

这⾸诗的体裁是五⾔律诗。

⾃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将声律的知识运⽤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律诗遂定型化,成为⼀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八首阅读赏析要点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八首阅读赏析要点汇编

部编版八下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要点汇编关于作者与作品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孟浩然(689 —740),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常建,生平不详,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

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广为古今传诵。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诗仙”。

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 ,即苏轼父子三人。

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作近万首,是我国历史上丰产的诗人。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名句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提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经典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主旨归纳】《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生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退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游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主题思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贬、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流露了对已故亡友的怀念之情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进取精神,道出了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既表现了作者自己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说说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适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

答:①由低沉到高昂②(画面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实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①对新旧调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杨柳依依”句回首往事,“依依”一词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雨雪霏霏”句则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有力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行道迟迟”句抒写了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的境况。

三句既是写景写境,又是抒情,融情于景,寓情于境,情与景与境交融,相映成辉。

2、赏析“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直抒胸臆,感天动地,叩人心扉,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顿时弥漫纸上。

3、《采薇》、《十五从军征》同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二者表现手法是否一样?
不一样。

《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十五从军征》则以叙述这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

《采薇》如一幅写意水墨画;《十五从军征》如一部记实片,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场景,也正是在这写实当中,字里行间渗透着血和泪的控诉。

4、《送别》赏析:
送别诗。

古人向来有借杨柳抒离别情怀的传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

前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5、《朝天子·咏喇叭》之“吹”的艺术:
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

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继而写“吹”之功用(“官船……全仗你抬声价”),再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

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是句句是在揭露宦官敲诈百姓的罪行,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6、《清平乐·村居》之“卧”的艺术:
形象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淘气、顽皮,童真毕现,
童趣盎然,全词因此更为灵动,更富有情趣。

7、《送别》和《朝天子·咏喇叭》都是讽刺统治者,各用什么表现手法?
《送别》是通过写一位妇女送夫出征进的依恋与思念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间接讽刺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

而《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则是运用比喻,夸张和嘲讽的手法,直接讽刺宦官的专权、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8、《清平乐·村居》之田园生活画面?表作者之情感?
宁静安适、生活盎然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感。

9、以《山居秋瞑》为例,体会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特点:
诗中描绘出五幅清新秀丽的秋山晚景图。

第一幅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雨过山青,空气凉爽,景色美妙,令人遐想。

“空山”二字点明此处静悄悄的,宛如世外桃源。

第二幅是“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是“清泉石是流”,清清的泉水淙淙法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是“竹喧归浣女”。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了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外。

第五幅是“莲动下渔舟”。

密密的荷叶从中,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花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它使诗人感到陶醉,所以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本来,《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兮归来,山中今不可久留”,诗人却反其意而用之,说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万紫千红,但却有它独特的和平恬静;山中虽没有京城的繁华热闹,却有它自身的洁净纯朴。

在此可以远离超龄的官场而洁身自好。

所以他下决心留在山中当隐士了。

可见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自己对理想境界的执著追求。

10、赏析《渔家傲》之“接”、“连”、“转”、“舞”动词: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而“转”、“舞”则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无数的舟船在破浪前进,摇摆不定,人在船上,直觉得星河在旋转。

11、赏析《长相思》“山”、“水”、“一程”等词
将所看之景,浓缩为“山”、“水”二字,而重复使用“一程”,从字里行间读者就仿佛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满腹乡思,一腔愁绪。

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感受中的焦虑,怨对,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

12、赏析《长相思》“夜深千帐灯”
王国维盛赞此句为“千古壮观”。

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

白日行军,跋涉山水,何以夜深时仍灯光通明,难入梦乡?思乡失眠!正所谓壮丽的
千帐灯下,照着不眠的万颗乡心。

13、赏析《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
其实是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哪有这种令人痛苦之声响?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

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

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怒,其怨愈显沉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