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

4、资料独立性的审查
要求同一系列中的样本,必须相互独立
第四章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算
桥涵水文
频率计算推求设计洪峰流量
1、特大洪水的处理 (1)什么是特大洪水? 特大洪水是指实测系列和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 比一般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 历史上的一般洪水是没有文字记载和留下洪水 痕迹,只有特大洪水才有文献记载和洪水痕迹可供查 证,所以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一般就是特大洪水. 特大洪水可以发生在实测流量期间之内,也可以 发生在实测流量期之外,前者称资料内特大洪水,后 者称资料外特大洪水(历史特大洪水).
P
1949年
P
M 1 2
2 0.0282 70 1
M 1 2
0.0282 (1 0.0282) 21 0.042 70 1 1 0.0282 (1 0.0282) 2 0.0559 70
1903年
P
M 1 3
P 3 0.0423 70 1
将实测系列与特大值系列共同组成一个不连序系列, 作为代表总体的一个样本,不连序系列各项可在 历史调查期N年内统一排位。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仍采用下式
(n-l)项实测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为:
第四章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算
桥涵水文
Q(m3/s)
a项特大洪水 M=1,2,...,a
实测期内特大洪水,l项
x
N a
x
a j 1
n l
n i l 1
N a
n l
1 N a 则可导出: x x n j x N 1 1 N a C x x n l x x x N 1
j i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WUHEE
汇流方案——单位线:
由单位线的两个假定可知,汇流方案都属于“线 性系统”。对于实测暴雨,精度可以满足要求,对于 罕见的大暴雨,线性假定可能导致相当大的误差。
因此必须注意汇流方案在特大暴雨条件下的适用性 。尽量选用实测大洪水资料分析得到的汇流方案(单 位线),避免外延过远而扩大误差。
用一般常遇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 与由特大洪水资料分析的单位线推流,成果可能相差 很大,其差值可达20%左右。
WUHEE
二、产流方案和汇流方案的应用
设计暴雨属于稀遇的大暴雨,往往超过实测暴雨很多 ,在推求设计洪水时,必须外延有关的案:
湿润地区常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法, 关系线上部为45°线,外延比较方便。
WUHEE
干旱地区多采用初损后损法,就需要对有关相关图 在外延时必须考虑设计暴雨的雨强因素的影响。
x面1日=296×0.92=272mm 按该地区的暴雨时程分配,求得设计暴雨过程。
WUHEE
2. 设计净雨过程的推求
用同频率法求得设计Pa=78mm,本流域Im=100mm, 所以降雨损失为22mm,可求得设计净雨过程。
分割地面净雨和地下净雨。fc=1.5mm/h
WUHEE
第一时段净雨历时:tc=7.9/29.9×6≈1.6h, 地下净雨h下=fc×tc=1.5×1.6=2.4mm。
WUHEE
WUHEE
地下径流过程视为等腰三角形出流过程,其总量等于设 计断面径流停止时刻(第13时段),地下径流过程的底 长为地面径流底长的2倍,即:
T下=2×T面=2×13×6=156h
Q
地面径流
地下径流
T面
t
T下
WUHEE
W下=0.1h下F=0.1×29.4×341×104=1000×104m3
汇流方案——单位线:
由单位线的两个假定可知,汇流方案都属于“线 性系统”。对于实测暴雨,精度可以满足要求,对于 罕见的大暴雨,线性假定可能导致相当大的误差。
因此必须注意汇流方案在特大暴雨条件下的适用性 。尽量选用实测大洪水资料分析得到的汇流方案(单 位线),避免外延过远而扩大误差。
用一般常遇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 与由特大洪水资料分析的单位线推流,成果可能相差 很大,其差值可达20%左右。
WUHEE
二、产流方案和汇流方案的应用
设计暴雨属于稀遇的大暴雨,往往超过实测暴雨很多 ,在推求设计洪水时,必须外延有关的案:
湿润地区常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法, 关系线上部为45°线,外延比较方便。
WUHEE
干旱地区多采用初损后损法,就需要对有关相关图 在外延时必须考虑设计暴雨的雨强因素的影响。
x面1日=296×0.92=272mm 按该地区的暴雨时程分配,求得设计暴雨过程。
WUHEE
2. 设计净雨过程的推求
用同频率法求得设计Pa=78mm,本流域Im=100mm, 所以降雨损失为22mm,可求得设计净雨过程。
分割地面净雨和地下净雨。fc=1.5mm/h
WUHEE
第一时段净雨历时:tc=7.9/29.9×6≈1.6h, 地下净雨h下=fc×tc=1.5×1.6=2.4mm。
WUHEE
WUHEE
地下径流过程视为等腰三角形出流过程,其总量等于设 计断面径流停止时刻(第13时段),地下径流过程的底 长为地面径流底长的2倍,即:
T下=2×T面=2×13×6=156h
Q
地面径流
地下径流
T面
t
T下
WUHEE
W下=0.1h下F=0.1×29.4×341×104=1000×104m3
第四章 设计洪水流量

M PM N 1
式中,M = 1,2,…,a
(4 1)
最后一项的经验频率: x
PMa a N 1
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剩下 N – a 项的频率范 围为:1- PMa ,而实际
PMa 100 P(%)
只知 n – l 项。先将 n –l 项在 0 ~ 1 内计算经验频率:
ml nl 1 (0 ~ 1)
从当时 调查研究的1960年出发,试计算上述四次洪
水经验频率。
解:
N 1960 1810 1 151 n 1960 1935 1 26 a 3, l 1
(a ) (a )
(1)独立样本法
1 P1960 0.66% 151 1 2 P1810 1.32% 151 1 3 P1888 1.97% 151 1
(2)连序系列和不连序系列
连序系列( complete n-year series ):即从大到小排
位,序号是顺位连续排列的系列。如:实测系列
不连序系列( incomplete N-year series ):特大洪水 加入系列后称为不连序系列,即从大到小排位,序号 不连续,其中一部分属于漏项、缺项位,其经验频率 和统计参数计算与连序系列不同。
大中桥 1/100 小 桥 1/100 1/100 1/100
涵洞及小型 排水构造物
路 基
注:二级公路的特大桥及三、四级公路的大桥,在水势猛急、河 床易于冲刷的情况下,可提高一级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
铁路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铁路 等级
Ⅰ、Ⅱ 设计洪水频率 检算洪水频率
特大桥(或大桥)属于技术 复杂、修复困难者或重要者
=123 (a),这么大的洪水平均123年就发生一次,可能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资料审查 年最大值法选样 特大洪水处理 峰、量频率计算 安全修正值 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成果合理性检验 选择典型洪水
同倍比或同频率缩放
设计洪水过程线
一、资料审查 1、可靠性 实测洪水资料: 对测验和整编进行检查,重点放在观测 与整编质量较差的年份。包括水位观测、流 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等。而且洪水系列中 各项洪水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等。 历史洪水资料: 一是调查计算的洪峰流量可靠性;二是 审查洪水发生的年份的准确性。
设:N——历史调查期年数; n——实测系列的年数; l——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 (含资料内特大洪水l项); m——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 m=l+1,l+2,...,n; Pm——实测系列第m项的经验频率; PM—— 特 大 洪 水 第 M 序 号 的 经 验 频 率 , M=1,2,...,a
1153
1870
n
1992
N
说明确定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具有相当大的 不稳定性。要准确地确定重现期就要追溯到更 远的年代,但追溯的年代愈远,河道情况与当 前差别越大,记载愈不详尽,计算精度亦愈差。 一般地,以明、清两代六百年为宜。
(3)经验频率的计算 连序系列中各项经验频率的计算方法, 已在前面论述,不予重复。 不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有以下两种 估算方法: 1、独立样本法 2、统一样本法
所谓“连序”与“不连序”,不是指时 间上连续与否,只是说所构成的样本中间有 无空位。
连序系列:洪水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 值,在频率计算时,各项数值直接按大小 次序统一排位,各项之间没有空位,序数m 是连序的; 不连序系列: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 特大洪水值的重现期(N)必然大于实测系 列年数n,而在N-n年内各年的洪水数值无 法查得,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空位,由大到 小是不连序的。
用暴雨推算设计洪水

§9-2 暴雨资料充分时设计暴雨的推求
流域内及附近有足够多的雨量站、且观测 资料足够 长,足以计算长系列的流域平均雨量(称面雨量) 一. 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 流域暴雨资料收集与审查→[选样]→每年各历时的最大 面雨量系列→[频率计算]→各种历时面暴雨量的理论频率 曲线→[设计频率]→各种历时的设计面雨量
图9-3 某水文分区定点定面暴雨点面关系曲线
依据暴雨点面关系求设计面雨量:例如在图9-3所代 表的水文分区中的某流域,流域面积为500km2,流域 中心百年一遇1d暴雨为300mm,由图上查得点面系数 a=0.92,故该流域百年一遇1d面雨量为 P1%=0.92×300=276mm 三、设计暴雨过程的确定——典型暴雨过程同频率放 大法 典型暴雨可在有长期观测的单站中选取
§9-5 可能最大暴雨的估算(自学)
§9-6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一、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 设计暴雨扣除相应的损失,即得设计净雨 (一)拟定设计流域的产流计算方案 有暴雨径流资料时,可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法、初损后 损法等 缺乏暴雨径流资料时,可采用省水文手册等规定的方法 (二)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p(或前期流域蓄 水量W)
PTP = iTp T = S P T 1− n
(9-2)
当T=24h时,PTp=P24p,n=n2,代入上式,得
S P = P24 P × 24 n2 −1
点雨量
(9-4)
求得Sp后,即可按式(9-2)推求任一历时T的设计
三、设计面雨量计算 各省、区的水文手册中,均刊有不同历时暴雨的点面 关系图或点面关系表,可根据流域位置查取点面系数 a,将设计点雨量转换为设计面雨量 四、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 常采用分区概化时程分配雨型来推求。如表9-1便是 某省第二水文分区的概化时程分配雨型
水文分析计算-第4章课件-2015年

XB=EXB+( XA-EXA)*sB/sA
(5)利用雨量~~洪峰(量)关系插补
条件:两者关系较好,可由实测或调查的Q去推X。
(三)频率计算-- 经验适线法
地区 Cs/Cv
Cv>0.6地区 3.0
Cv<0.45地区 4.0
一般地区 3.5
(四)合理性分析
1、同站、 不同历 时间协调
1)频率曲线不交叉(适用范围内) 2)不同历时的频率曲线变化平缓,
(3) 指标暴雨法(index-rainfall)
假设:气候一致区内各站暴雨的模比系数(变量)同分布; (各站均值不同,但Cv,Cs/Cv相同。)
Ki xi, j / xi
Ki 模比系数变量,i 1,..., m个站
xi, j 第i站样本系列,j 1,..., ni , ni样本容量
对模比系数变量Ki,用均值法(或中值法) 推求出该分区综合模比系数频率曲线;
➢点面折减系数=0.92
最大1日 XP,f=296*0.92=272mm
2、设计暴雨时程分配及净雨划分
时段序号
1
2
3
(Dt=6h)
占最大1天分
11
63
17
配百分比
设计面暴雨
29.9
171.3
46.2
量(mm)
设计净雨量
7.9
171.3
46.2
(mm)
地面净雨量
5.5
162.3
37.2
(mm)
地下净雨量
(2)移用区域的平均值
域内本年
主要是对发生一般暴雨的年份而言。即流
份未发生特大暴雨的情况。
(3)用等值线插补
点较多,
桥涵水文 第四章 设计洪水流量

7 0.76 0.66 0.63 0.20 0.18 0.17 0.15 0.01 0.00 0.00 0.01 0.01 0.02 0.03 0.05 0.06 0.08 0.09 0.09 0.14 0.14 0.23 0.33 0.39
2016/4/26
设计洪水流量
4.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19000 17000
Qm (m3/s)
15000 13000 11000 9000 7000 5000 3000 1000 0.01 0.1 0.5 1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99 99.9 99.99
P (%)
2016/4/26
设计洪水流量
桥涵水文
10
4.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水也加入样本,得千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Qm=23500m3/s。这次计算的洪峰流量
只变化了4%,显然设计值已趋于稳定。
2016/4/26
设计洪水流量
桥涵水文
13
4.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特大值处理时,目前国内有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两种方法。 资料条件:设有a年特大洪峰流量资料Qmi(i=1,2,…,a),其中可能 有ℓ项实测大洪水;n年实测洪峰流量资料Qmj(j=ℓ+1,ℓ+2,…,n)。 假设: N —— 历史调查期年数; n —— 实测系列的年数; ℓ—— 为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 —— 为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含资料内特大洪水 ℓ 项); m —— 为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m=ℓ+1,ℓ+2,...,n; Pm —— 实测系列第m 项的经验频率; PM —— 特大洪水第M 序号的经验频率,M=1,2,...,a。
依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的方法

同频率法:
同时进行P和P+Pa两种系列的频率 计算,由设计频率的P+Pa值减去同一 频率的P 值,差额作为所求的设计Pa值:
Pap=(P+Pa)p-Pp。
分析法:根据流域水文气象和地理 特性、设计条件、经验分析或查手册得出 设计Pa 。在湿润地区,当设计标准较高 时,可取Pa=Im 。
典型暴雨法:如果所采用的实际典型 年降雨量的频率接近设计频率,可以采 用实际前期降雨作为计算设计Pa的依据。
流域各时段设计面雨量
三种资料条件下推求流域设计面雨量计算框图
二、设计暴雨过程拟定
1、选择典型暴雨过程的原则 (1)暴雨强度高、降水总量大(接近设计条件,
放大后变形小); (2)降雨过程有足够的代表性(易出现); (3)主雨峰偏后(对工程不利)
2、放大方法 (1)同频率法(常用); (2)同倍比法
3、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1.63
K7=14287.60
182 108.5
=2.20
(5)同频率法推求得设计暴雨过程
日次
1
典型暴雨 13.8
放大倍比 2.20
设计暴雨 30.4
表 4-3 设计暴雨过程
2
3
4
5
6
7
6.1 20.0 0.2
0.9 63.2 44.4
2.20 2.20 2.20 1.63 1.71 1.63
10.4 0
24.0 0 0
75.6 52.4
q (m/3s)
220 170 70 22
0
表 4-5 设计洪水过程线 Q(m/3s)
10.4 24.0 75.6 52.4
0
229
177
0
72.8 5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验频率公式、线型和参数估计
经验频率计算
①统一处理法 ②分别处理法
线型 参数估计
皮尔逊Ⅲ型曲线
适线法(矩法估计初值)
(4)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4.3.2 地区综合法推求点暴雨频率曲线
将同一地区站群的暴雨资料综合在一起分析, 降低单站计算成果的抽样误差
参数等值线图法
适用于气候条件有所变化的大范围,要求站点较密、资料较多
(2)合理性检查
检查方法: 绘制暴雨特征和 统计参数随月份 的变化图
§4.6.3 分期暴雨参数的地区综合
原因:分期暴雨的分析站数较少,系列较短,Cv值 较大,所以应注意分期暴雨参数的地区综合。 地 区 综 合 方 法
分区平均法
对一些不稳定的参数,如Cs/Cv
断面分析法
断面分析法
将分期暴雨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带划一个断面, 在断面附近选取一批测站分析分期暴雨参数,投影
量与各分期最大雨量的频率线,再对各个分
期的最大雨量及该分期内所包含的各个月的
月最大暴雨频率先进行比较分析和协调。
主要检查内容
①在需使用的最大重现期范围内,分期最大雨量频 率线与总时期以及年最大雨量频率线不应相交,分
期设计雨量不应超过同频率总时期以及年最大设计
雨量;否则应予调整。 ②各分期最大雨量的统计参数应相互协调。不同分 期的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对关系,并随月份有逐变趋 势。
(2)人类活动破坏了洪水系列的一致性。 (3)多种方法,互相印证,合理选定。
§4.1.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步骤
推求设计暴 雨
推求设计净 雨
推求设计洪 水
洪水与暴雨同频率
§4.2.1 特大暴雨的形成
水 汽
特别充分的水气供应
动 力
特别强烈的上升运动
§4.2.2 暴雨的时空分布特性
(1)暴雨的时间分配特性
量和固定面雨量之间的关系,称定点定面关系。
(1)定点定面关系
x fp xf x0 x0 p
Xf—流域面平均雨量 x0—控制中心点雨量
X0p—控制中心设计点雨量
Xfp—流域设计面雨量
(2)动点动面关系
动点动面关系反映的是暴雨中心地点的点 雨量,与以暴雨中心周围各条闭合等雨深线包 围的面积内的平均面雨量之间的点面关系,亦 称暴雨中心点面关系或暴雨图点面关系。 动点动面关系是按照各次暴雨的中心与暴雨 等值线图计算求得,因各次暴雨的中心和暴雨分 布都不尽相同,所以称为动点动面关系。
(2)特大暴雨的处理
判断大暴雨资料是否属于特大值,一般可从经验频率
点据偏离频率曲线的程度、模比系数K的大小、暴雨量级 在地区上是否很突出,以及论证暴雨的重现期等方面进行 分析判断。 特大值处理的关键是确定重现期。由于历史暴雨无法
直接考证,特大暴雨的重现期只能通过小河洪水调查,并
结合当地历史文献有关灾情资料的记载分析估计。
§4.5 设计暴雨量的时程分配
典型暴雨同倍比放大法或同频率放大法
§4.5.1设计暴雨量的时程分配 (1)选择典型暴雨
暴雨总量大,强度也大,主雨峰集中在雨期最后 ①从设计流域年最大雨量过程中选择 ②资料不足时,可选用流域内或附近的点雨量过程
③无资料时,可查水文手册或各省暴雨径流查算图
表, 选用地区综合概化的典型暴雨过程。
雨在流域上的分布。
典型暴雨图法
同频率控制法
计算目的
水利工程分 期蓄水调度 运用
施工期间的 来水估计
§4.6.1 分期暴雨
(1)分期暴雨选样
选样原则:各分期内独立选用年最大暴雨
选样方法:首先划定分期的日界,然后在各 个分期内,每年选出一个最大雨量,不同分期各 自独立选样,不受相邻分期的影响。
(2)分期日期的确定
主要内容
§4.1 概 述 §4.2 暴雨特性分析
§4.3 点暴雨量频率计算
§4.4 面暴雨量频率计算
§4.5 设计暴雨量的时空分布计算
§4.6 分期设计暴雨
§4.7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4.1.1 问题的提出
(1) 设计流域实测流量资料不足或缺乏时就有必要
研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问题。
一般K=0.5~0.8;设计标准较低的干旱地区K=0。例如黑龙 江省取0.57~0.79,陕西省取0.23~0.67,湖北、湖南、 浙江省取0.75。
(2)扩展设计暴雨过程法 在拟定设计暴雨过程时,加长暴雨历时,把核 心暴雨的前面一段包括在内(一般长达15~30天),
逐步推算核心暴雨部分的Pa值。
②分别处理法
线型
参数估计
皮尔逊Ⅲ型曲线 适线法(矩法估计初值)
§4.4 面暴雨量频率计算
(4) 设计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①统计参数 : T 长,则均值大, CV 小 ,CS 大;地区协调。 ②不同历时暴雨频率曲线的对比; ③与实测大暴雨或邻近地区特大暴雨比较。
§4.4.2 设计面暴雨的间接计算
当设计流域内雨量资料系列太短,或各站系列虽
(3)同频率法
对于某统计历时,在从实测暴雨资料摘录年最
大暴雨量x时,还同时计算x的前期影响雨量Pa,并
求出(x+ Pa),于是有x和(x+ Pa)两个系列,通过频 率计算, 由前者求得设计暴雨量PP, 由后者求得 同频率的(x+ Pa)P,则设计暴雨相应的Pa,P为 Pa,p=(X+Pa)p-Xp≤Im
长但互不同期,或站数太少,分布不均,不能控制全
流域面积,无法提供面雨量的长期系列,不能直接计 算设计面雨量。
先求出流域中心处指定频率的设计点雨量, 再通过点雨量与面雨量之间的关系,将设计点 雨量转化成所要求设计面雨量。
点面关系—流域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流域面雨量之间的关系
(1)定点定面关系
定点定面关系为一个地区内不同面积的多 个流域或具有固定边界小区的面平均雨深的统 计参数与流域或小区面积的关系 定点指流域中心点或其附近有长系列点雨量资料 的雨量站, 定面是把流域作为固定面,建立固定点雨
3. 推求设计净雨过程
根据设计的Pa,P和拟定好的产流计算方案,便 可像由实际暴雨推求净雨一样,将设计暴雨过程转
化为设计净雨过程。
必须注意: 设计暴雨,尤其是可能最大暴雨往往比 实测的暴雨大得多,因此,应用降雨地面径流相关图法
和初损后损法时,将有一个向设计条件外延的问题。
计算过程概述
①拟定地面汇流计算方案。 ②按拟定的地面汇流计算方案,计算设计地面净雨的 地面径流过程。RS(t)───QS(t) ③选定地下径流汇流计算方案,计算设计地下净雨的 地下径流过程。Rg (t)───Qg (t) 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当设计暴雨为PMP时, 计算的设计 洪水便是PMF。 Q(t)=QS(t)+Qg(t)
研究对象:研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研究内容:⑴暴雨资料的选样;
⑵暴雨资料充分、不充分时如何推求设计暴雨。 研究目的:了解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掌握不 同资料情况下设计暴雨的计算方法和在设计条件下将设计
暴雨转化为设计净雨及设计洪水的方法,以解决短缺流量
资料时,水库、堤防、桥涵等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问题。
(2)同频率放大
分时段控制放大,控制时段划分不宜过细,一 般是取1日、3日、7日控制
(3)暴雨的时程分配
给出日内各时段的雨量分配,一般按典型暴雨的 百分比进行分配
§4.5.2 设计暴雨量在地区上的分布
水库或梯级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需要拟
定流域上各分区的洪水过程,因此需要给出设计暴
到断面上,绘制断面的参数与水平距离关系线,检
查沿断面参数的变化规律。
断面分析法
1.拟定产流计算方案
(1)流域水文模型 (2)暴雨径流相关图法 (3)初损后损法
2.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
(1)经验法
因Pa变化在0~Im之间,设计情况下取:Pa,P=K*Im
式中: K=0~1.0, 设计标准较高的湿润地区K=1.0,
②施工设计暴雨分期
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划分 一般先由施工部门提出几个时段的起讫时间,
据此进行分期设计暴雨分析,将各时期暴雨频率分
析成果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施工期较长、而暴雨洪 水又相对较小的时期作为施工期。当施工期较长时, 还需进一步安排短期计划,则需计算分月设计暴雨。
③跨期选样
分期的起讫日期划定后,由于个别年份天气异 常,在主汛期或主要大暴雨月份以外不太远的日期
日期划定:依据设计流域暴雨季节分布特性 和பைடு நூலகம்利工程运行和施工的要求
水库分期蓄水
施工洪水计算
①水库分期蓄水
一般只需划分主汛期和一般汛期 方法:先制作单站历时暴雨日期散布图,以日期
(月、日)为横坐标,以历年各月最大若干次暴雨
(一般可用一日暴雨,也可用其他历时)雨量为纵 坐标,点绘散布图,以雨量大小划分。
(2)动点动面关系
计算方法:
选择几场大暴雨资料,绘出给定时段的暴雨等
值线图,计算各等雨深线所包围面积f及其面平均雨
量xf’,暴雨中心点雨量x0’就相当于f=0的雨量,根据
各等雨深线相应的数据绘制xf’/ x0’~f的关系。
(2)动点动面关系
动点动面暴雨点面关系包含了三个假定:
①假定设计暴雨的中心一定发生在流域中心
①暴雨资料收集 气象月报收集;也可在主管部门的网站查阅;也可收集特
暴雨资料主要向水文、气象部门刊印的《水文年鉴》、 大暴雨图集和特大暴雨的调查资料。
②暴雨资料的审查 可靠性审查、一致性审查和代表性审查。
③暴雨资料的统计选样
选样方法: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设计时段T (1)习惯上取单数天,如1、3、7、15天等。 (2)设计历时的长短与当地暴雨特性、流域大小、 水 库调蓄能力与调洪方式有关。 (3)选取2~3个控制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