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常识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资料一、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等。

二、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化学因素:如“天那水”“清洗剂”等有机溶类毒物;铅、汞、锰等金属毒物;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如高温、噪声、振动、紫外线、x射线、微波等。

三、劳动者怀疑得了职业病该怎么办?应尽快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

诊断机构会根据你的病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健康状况、原工作场所以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作出诊断。

四、《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劳动者享有八大权利,包括对健康检查的知情权、培训权、特殊保障权、检举控告权、拒绝冒险权、参与决策权、职业健康权、损害赔偿权。

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六、《职业病防治法》对未成年工和女工有哪些特殊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七、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有哪些义务?健康保障的义务、职业卫生管理义务、保险制度、报告义务、卫生防护义务、减少危害义务、职业危害监测义务、不转移危害义务、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培训教育义务、健康监护义务、事故处理义务。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条件下,长期接触或者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或者特定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人得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气体或者烟雾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尘肺病等疾病。

2. 皮肤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者特定工作环境,如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容易引起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3. 肌肉骨骼疾病: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姿式不良的工作,容易引起职业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者特定工作环境,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病变,如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职业性中毒性脑病等。

5. 职业性肿瘤: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得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如使用密封设备、通风设备等。

3. 个体防护措施:为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与监测: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6.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7. 加强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8. 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
2.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高毒物品目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哮喘、过敏性肺炎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等 。 ◆职业中毒(60种) :铅、汞、锰、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三氯乙烯等中毒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中署、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激光所致眼病等。 ◆职业性传染病(5种) :炭疽、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 ◆职业性皮肤病(9种) :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爆震聋。 ◆职业性肿瘤(11种) :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等。 ◆其他职业病(3种) :.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案例——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时间: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 地点: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
概要
调查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范本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范本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范本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职业致病因素所致,以特定疾病表现形式出现的、以损害劳动能力和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肝肾损害、中毒性皮肤病等;职业性噪声对听力造成损伤;长时间处于高温、低温、高压等极端工作环境中会引发中暑、冻伤、职业性心脑血管疾病等。

同时,职业病也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三、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职业病防治的首要原则是预防为主。

通过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的改进,有效降低职业致病因素暴露量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2. 综合治理:职业病防治需要综合治理,包括工作环境治理、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措施。

3. 入职前筛查:在劳动者入职之前进行健康筛查,早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 教育培训: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

5.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致病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职业病危害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6. 动态管理:职业病防治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和改进职业病防护措施,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措施1. 控制职业致病因素: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职业致病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通过技术措施、工程措施、行政措施等方法,降低职业致病因素的暴露量。

2. 接触控制:对职业致病因素暴露进行控制,采用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措施降低劳动者接触职业致病因素的可能。

3. 定期体检:劳动者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4. 应急救护:事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防止事故引起的二次伤害。

5. 健康监测: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征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

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2019年职业病知识宣传2019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7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主题为: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

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等有害因素,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不合理,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等。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往往危害更大。

5. 职业病一般病因明确,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6.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应着眼于保护健康人群的预防措施。

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7. 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职业病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8. 预防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分别为: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二级预防,即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当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病的患者综合治疗,延长生命。

9.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共包括10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及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知识和常识

职业病危害知识和常识

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长期暴露或长时间接触而导致的疾病。

以下是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一些常识和知识:
1. 职业病的分类: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噪声聋、放射病、职业中毒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职业病由不同的有害因素引起。

2. 常见的有害因素: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微生物)、粉尘、高温、低温等。

3.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职业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管理和个人防护。

工作场所应进行有害因素的评估和控制,包括通风、防护设备的使用等。

个人应戴好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眼镜等。

4. 职业病的早期识别和筛查:定期进行职业病的早期识别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通过体检、职业史调查和相关检查等方式,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或病变。

5. 职业病的法律保护:各国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这些法律规定了雇主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和赔偿等。

6. 职业病的治疗和管理:一旦被确诊为职业病,及时采取治疗和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方法因职业病的类型和程度而异,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7. 职业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加强对有害因素的认知和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常识

第四章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常识

第四章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常识课时: 12学时教学目的: 1、使学员了解目前我国职业病现状形势严峻。

2、知道常见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常识。

教学重点:尘肺病、职业中毒、放射性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措施教学难点:同上教学用具:电脑、投影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有关职业病的视频与发病图片,让学员感受职业病形势严峻,而且不流血的“白伤”远远大于流血的“红伤”,每年还以1万到2万的速度增长。

二、讲授新课(内容要点)(一)我国职业病情况: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

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

(二)职业性危害因素一、来源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①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②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③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

2、物理危害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等。

(2)电离辐射有x、a、β、r射线和中子流等。

(3)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

(4)噪声。

(5)振动。

3、生物危害因素三、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常以五种状态存在:①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

②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③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

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④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

如苯蒸气、磷蒸气等。

⑤气体:四、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2、消化道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原因:一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毒物后没有及时用流动的水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就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进入消化道;二是由于饮食、水等被毒物污染。

3、皮肤脂溶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还需要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具有水、脂溶性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危害一: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1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等。

1.2 中毒性疾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1.3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二、危害二:职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1 生产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减低,从而影响生产力。

2.2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职业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3 劳动力流失: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劳动力流失,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3.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预防措施二: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

4.1 职业病知识普及: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2 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防护技术和工艺。

五、预防措施三:加强监督和管理。

5.1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5.2 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职业病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

职业病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

职业病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一、职业病种类职业病种类繁多,常见的职业病主要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肌骨疾病、职业性中毒以及职业性嗓音疾病等。

1.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一类肺部疾病。

例如,矿工、石匠等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容易患上尘肺病。

2.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引起的一类皮肤病。

例如,理发师长期接触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品,容易患上职业性皮肤病。

3. 职业性肌骨疾病:职业性肌骨疾病是由于长期重复性工作动作或不良姿势引起的一类疾病。

例如,装配工人长期进行重复性装配动作,容易患上职业性肌骨疾病。

4. 职业性中毒:职业性中毒是由于长期吸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一类中毒疾病。

例如,化工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容易患上职业性中毒。

5. 职业性嗓音疾病:职业性嗓音疾病是由于长期使用声带过度、声音过大或不正确使用声带引起的一类疾病。

例如,歌唱演员长期使用高音量演唱,容易患上职业性嗓音疾病。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职业病会直接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2. 生活质量下降:职业病会降低工作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3. 经济损失:职业病需要长期治疗和休养,给工作者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4. 社会负担:职业病患者需要医疗资源和社会关怀,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三、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增加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聚集,提高工作场所的通风设备。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职业健康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工作设备和工作方法,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常识(上)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常识(上)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常识(上)1.我国法定职业病中的尘肺都包含有哪些种类?尘肺病是指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大量吸入较高浓度的某些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组织纤维化的疾病。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配套规章——《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02年4月18日颁布施行,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尘肺包含有以下13类: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通知》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的职业病名单同时废止。

2.尘肺病是如何患上的?当生产性粉尘被吸入人体的呼吸道之后,人体通过鼻腔滤尘、气管黏膜分泌物、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伴随黏液往外移动运送出去,并通过咳嗽反射排出体外。

人体通过自身的滤尘、运送和吞噬防御清除功能,通过黏液分泌或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随痰排出将部分大颗粒粉尘排出体外,只有直径小于7um的呼吸性粉尘才有可能进入肺泡。

但是人体对粉尘的清除作用是有限度的,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损,而使粉尘在呼吸道内过量沉积,损伤呼吸道的结构,导致肺组织损伤,造成肺组织纤维化。

引起尘肺病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煤尘、石棉、水泥、电焊烟尘、滑石、云母、铸造粉尘等,还有一类是有机粉尘。

这两类粉尘都能引起尘肺病。

肺组织纤维化可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尘肺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根治的办法,因此,已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应立即调离粉尘作业;企业领导应适当安排好其休养或工作,积极治疗合并症与并发症;尘肺病患者应坚持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十大职业病

十大职业病

一定要知道的几类职业病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有这些,赶紧来看看你工作中有没有吧!一、“噪声聋”除了听力损伤,还会对人体产生其他不良影响1.噪声的危害噪声是一种人们不希望听见的声音,不仅会干扰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影响人的情绪。

劳动者长期在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dB)的环境作业下工作,可导致听觉器官的损伤外,也对机体多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防治“噪声”措施(1)预防噪声以采取综合性措施,首先从控制声源、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2)为噪声作业人员佩戴护耳器和合理安排休息,减少个体噪声的暴露水平;(3)健康监护有助于及早发现噪声易感者及噪声聋病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健康保护意识及健康行为。

二.职业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尘肺病1.粉尘危害所有粉尘颗粒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的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机体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害。

生产性粉尘对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直接的损害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局部以刺激和炎性作用为主。

2.什么是尘肺病肺尘埃沉着病(俗称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尘肺病患者可在相当时期内无明显自觉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或有并发症时,出现胸闷、气短、胸痰等症状和体征,并逐渐加重。

3.预防粉尘八字方针革(改革工艺和革新生产设备)水(湿式作业)密(尘源密闭)风(加强通风)护(个人防护)管(维修和管理工作)教(宣传教育)查(定期检查粉尘浓度和定期体格检查)三.“职业性化学中毒”侵害呼吸系统1.常见的“化学毒物”有哪些生产性毒物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

主要来源于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中间体)、成品和副产品等。

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室息性气体,铅、镉、汞、铬等金属类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二氯乙烷、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

职业病预防应知应会知识

职业病预防应知应会知识

职业病预防应知应会知识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或者暴露于一定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工作制度等因素引起的一类特定疾病。

预防职业病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2000字的职业病预防应知应会知识。

一、认识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及工作时间等因素下,由于职业上的病因或致病要素所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分为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放射病、职业性肿瘤、职业神经病等。

职业病带来的危害严重,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二、职业病的危害1.职业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整个家庭造成负担。

2.职业病会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影响职业发展。

3.职业病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心理负担,家庭支出增加,增加了生活压力。

三、预防职业病的基本原则1.防止暴露:减少劳动者接触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时间,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完善工作环境:改进生产工艺、工作场所和通风设施,减少对劳动者的伤害。

3.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纠正职业病的发生。

四、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措施1.尘肺病:通过粉尘控制、工作场所的通风、佩戴防护装备等措施进行预防。

2.职业性皮肤病:使用防护手套、清洁剂等,做好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3.放射病:严格遵守辐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检测环境辐射水平。

4.职业性肿瘤:减少对致癌物质的接触,通过科学防护、改善劳动环境等方式进行预防。

5.职业神经病:控制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减少精神紧张和疲劳。

五、劳动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1.了解自身工作环境,及时了解危害因素。

2.认真学习和掌握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了解常见的职业病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3.正确使用和保管防护用品和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4.在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合理安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如体检、视力检查、听力检查等,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或工作所致的一类疾病,其发生与职业的特定性及工作环境的有害因素有关。

预防职业病的关键是要认识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劳动者的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以下是关于职业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一、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

根据该法,雇主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卫生和无职业病危险的工作环境,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估和控制制度。

二、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及其防控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粉尘、放射性物质、噪声等。

下面对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控进行详细介绍。

1. 化学性危害的防控化学性危害指的是工作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防控化学性危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替代原则,尽量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物;(2)加强通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有毒气体的浓度;(3)严格使用和管理有毒化学物品,遵循相应标准和操作规程;(4)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手套等。

2. 物理性危害的防控物理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

防控物理性危害的方法如下:(1)噪声控制:采用降噪设备、减少噪音源、提高工作环境的隔音性能等;(2)振动控制:采用防振装置、降低振动源,加强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3)电离辐射控制:合理布局工作环境,提供防护设备,进行定期辐射监测等。

3. 生物性危害的防控生物性危害包括各类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一些动植物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防控生物性危害的方法如下:(1)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工作环境清洁;(2)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等;(3)针对特定工种,进行相关的疫苗接种。

4. 粉尘的防控粉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呼吸系统有严重影响。

防控粉尘的方法如下:(1)采用局部排尘、通风和吸尘装置;(2)佩戴防护口罩,阻隔粉尘进入呼吸道;(3)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职业卫生检查。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受到有害因素或工作方式所致的疾病。

职业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粉尘、烟尘、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石棉肺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和伤残。

3. 职业性听力损失: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这种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聪。

4. 职业性骨骼疾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会导致职业性骨骼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背痛、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

5.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和智力下降。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责任,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2. 加强职业病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职业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因素。

3.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防护服等,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人的直接接触。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和采取正确的工作姿势。

5. 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用人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替代品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

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实验研 究表明,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 设备失效。噪声对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噪声强度、 频率以及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与安装方式等因素 有关。当噪声级超过150dB时,会严重损坏电阻、 电容、晶体管等元件。当特强噪声作用于火箭、 宇航器等机械结构时,由于受声频交变负载的反 复作用,会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这种现 象叫做声疲劳。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 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经常接触粉尘的员工们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一旦确定诊断应立 刻脱离高粉尘、噪音、毒害气体的环境,并进行综合治疗, 包括休息、营养、锻炼、预防感染等。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 检查、登记。发现有禁忌症,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三.公司为员工配发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有防护面罩、工作服、 耳罩等。正确、规范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可以有效地减 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1.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 瘤和其他职业病10 大类。 3.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4. 接触机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断接触或使用某些有毒害因素。 5. 接触方式,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途径可进入人体内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如粉 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尘肺病。 6. 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7. 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康复较容易。总之,明确了职业病的发病病因, 并加以控制,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 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 大类。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由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鉴定的依据包括职业史、医学检查结果、工作场所监测结果等。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培训、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职业病报告与处理:发现职业病患者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与培训:用人单位应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规范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

职业病防治的监督与检查: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以上是关于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基本知识,对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职业病宣传周专用)

2024年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职业病宣传周专用)

职业性传染病(5种)
职业性皮肤病(8+其他)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职业性肿瘤(11种) 其它职业病(3种)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职业危害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
定义:在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工的健
康、安全和作业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
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影响职业病发生的因素 01 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 02 个体的特性差异 03 有害因素的本身的性质 04 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职业病具有的特性 01 危害因素的隐匿性 02 容易与一般疾病混淆的混同性 03 发病过程的累积性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 01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0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 03 列入国家职业病名单 04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两者之间构成因果关系
外线、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 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垃圾焚烧电厂常见职业病危害物质
飞灰
烟气
重金属:如铅、铍、汞、 钡、镍、砷、铬、六价 铬;
生产性粉尘:(二噁英)三 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统 称,合计共计239种;
酸性气体:NO NO2 HCL SO2 FH NH3 粉尘颗粒物
• 张海超主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爬上手术台开胸验肺, 为自己证明。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否认公司有责任;随后卫生部督导 组介入。
• 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肺病。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案例一、深圳“尘肺门”事件
他们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曾在深圳大大小小各个 工地,从事风钻爆破的建筑工种,却没有包括劳动合同在 内的任何劳动证明。时至今日,当他们的肺部出现不同程 度的病症而要求做尘肺病鉴定并索赔时,遭到了拒绝。 为此,他们奔走上访数月。与他们有着同样命运的共149 人,被称为深圳 “尘肺门”事件。

职业卫生安全小知识(三篇)

职业卫生安全小知识(三篇)

职业卫生安全小知识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规定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国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等),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国家规定的职业病1、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

三、目前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行业和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物质目前,我市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行业有:蓄电池、电镀、人造皮革、皮具箱包、IT电子制造业等。

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物质有三氯乙烯、正己烷及相关的有机溶剂(如洗网水、洗板水、清洗剂、去渍油等)、二甲基甲酰胺、二硫化碳、苯系列物、铅等。

四、职工预防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措施和方法1、严格执行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按作业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作业。

2、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和佩戴提供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职业危害企业在预防职业危害时必须落实的工作措施1.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应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要隔离,作业场所设置通风、排毒、降温、除尘等防护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正常运行。

2.为职工正确配备有效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3.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向职工公布。

4.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5.必须与接触有毒有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书面如实告知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
预防常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316-75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常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职业中毒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职业中毒共分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共56种。

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以下三型:①急性中毒:毒物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这类中毒一般因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泄漏等事故引起。

②慢性中毒:毒物长期过量接触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这类中毒是由于毒物在人体内蓄积所致。

③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慢性之间的中毒。

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2.生产性毒物如何划分?
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毒物。

其种类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等;按物理状态又可分为固态、液态、气态;按毒作用则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神经性、溶血性,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性等。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①金属及类金属类,如铅、汞、锰、镉、铍、铬、镍、铝、砷、磷、硫、硒等。

②刺激性和窒息性类,如氯、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等。

③有机溶剂类,如苯、甲苯、汽油、四氯化碳等。

④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类,如苯胺、三硝基甲苯等。

⑤高分子化合物类,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黏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⑥农药类,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灭鼠剂等。

3.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国家对预防职业中毒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作为用人单位的各级领导及生产经营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予以落实。

此外,还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性预防措施,如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尽可能使用低毒乃至无毒物代替高毒和有毒物质;以先进的无职业危害的生产工艺代替落后的有职业危害的生产工艺,通风排毒,合理布局,以尽可能降低生产中毒物的浓度;加强生产者个人的劳动防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体检等。

4.什么是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是指劳动者由于职业性接触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致癌性化学品有:4—氨基联苯、联苯胺、?茁—萘胺,可致膀胱癌;砷和砷化合物,可致肺癌、皮肤癌;苯、环氧乙烷,可致白血病;石棉、铍及铍化合物、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镉及镉化合物、强硫酸烟雾、含石棉样纤维的滑石粉、纯石英粉和方石英粉,可致肺癌;六价铬化合物、镍化合物,可致鼻腔癌和肺癌;煤焦油沥青,可致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矿油、页岩油,可致皮肤癌;芥子气,可致喉癌和肺癌;氯乙烯,可致肝癌、肺癌;木尘,可致鼻腔癌。

我国政府根据国情将8种职业性肿瘤列入法定
职业病目录中,它们是: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5.职业性肿瘤如何防治?
职业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一般肿瘤基本相同,只是在确诊肿瘤后再作病因诊断,以确定同职业的关系。

对职业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也同一般肿瘤,但应对接触职业致癌因素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争取对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及早脱离接触致癌物的作业,对患者愈后有好处。

加强对职业致癌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对预防职业性肿瘤至关重要。

首先,改革生产工艺技术,尽可能采用代用品来替代致癌物;第二,加强对致癌因素的严密监控与管理,加强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第三,对接触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监护,筛检高危人群。

6.如何预防物理因素职业病危害?
物理因素如在正常限度范围内,对人体不会造成
不良影响;但如果超过了正常的限度范围,加之其对人体作用强度高、作用剂量大、作用时间长,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例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等,超过了正常的限度范围,会分别导致作业人员罹患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噪声聋、手臂振动病。

预防噪声聋、手臂振动病的关键,一是通过各种措施将其危害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二是当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则要减少接触时间;三是要进行个体防护。

对异常气温、气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则应通过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严守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等综合性措施加以预防。

7.什么是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是指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生物因素危害而导致的职业病。

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该类疾病共计有以下3种:①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
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

作业人员因接触患有炭疽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或因接触受炭疽病传染的病畜皮毛、产品而罹患。

②由蜱传播的森林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森林脑炎,又称之为蜱传脑炎。

传播途径是通过蜱对染病动物叮咬吸血后再叮咬其他动物和人时造成疾病的传播。

凡是进入该林区疫区的作业人员都易受感染,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③因感染布氏杆菌而引发的传染病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主要发生于畜牧区,传染源是染上布氏杆菌的以羊、牛为主的病畜。

传播途径主要是因接触了含有大量布氏杆菌的病畜流产的死胎、羊水、胎盘及阴道分泌物,皮肤受到污染而感染。

病畜的肌肉、内脏、乳汁也含有大量病菌,人如果食用,则可通过消化道而感染。

如吸入染菌尘土亦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受染。

土壤、水源受到污染亦可致人受到感染。

该病流行的特征表现在人员被感染与否,取决于人员同病畜及其产品接触的机会多少。

8.什么是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在生产劳动中以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引起的皮肤及其毛囊等附属器官的疾病。

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该类疾病共有以下8种: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在生产劳动中能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被归纳为三大类:①化学性原因。

这是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占职业性皮肤病的90%以上。

根据化学物的作用机制,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物三种。

原发性刺激物的特点是接触这类化合物的时间、浓度、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所接触的局部皮肤就会有炎症反应。

常见的原发性刺激物有:酸类、碱类、金属及其盐类、溶剂类,以及其他类如苯甲酰氯、硫酸二甲酯、甲酚、敌敌畏等。

致敏物的特点是皮肤第一次接触这类化合物时并不起反应,而以后再接触时却引起炎症反应。

生产中常见的致敏物有:染料、颜料及其中间物;显
影剂类;橡胶制品的促进剂和防老剂;天然树脂及合成树脂;以及松节油、抗生素类、磺胺类、氯丙嗪、甲醛等。

光敏物是指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的化合物。

光敏反应是指某些化合物与皮肤接触并无反应,但经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则可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光敏物主要有:煤焦油、焦油沥青、蒽、菲、蒽醌基染料、吖啶、补骨脂素类、酚类化合物、卤代柳酰苯胺等。

②物理性原因。

由其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较低,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和化合物共同作用而致皮肤病。

具体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机械作用如反复或持续的机械摩擦和压迫引起局部皮肤发生胼胝;石棉或玻璃纤维刺入皮肤刺激皮肤生成疣状物等。

温湿作用如高温辐射能引起皮肤火激红斑或色素沉着;手长期在热水中工作,会引起手部皮肤浸渍、皮炎和糜烂等。

长时间在日光下暴晒劳动,皮肤可出现晒斑和炎症;电焊可引起电光性皮炎;紫外线可引起急性皮炎等。

放射线可引起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③生物性原因。

生物性原因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
类原因。

植物如漆树、野葛、荨麻等能致皮肤炎症反应;茴香、柠檬、芸香、无花果等能引发皮肤光敏性皮炎。

动物如螨类可引起螨虫皮炎,禽畜血吸虫尾蚴可致稻田皮炎,炭疽杆菌所致皮肤炭疽病;海蜇、水母等刺胞动物引起的刺胞皮炎等。

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关键,一是隔断化合物接触污染皮肤;二是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