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1卷 理科综合(物理)(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高考物理真题(2016年全国Ⅰ卷)完整版.doc

高考物理真题(2016年全国Ⅰ卷)完整版.doc

2016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Ⅰ卷物理部分(真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的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11B. 12C. 121D. 14416. 一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A.2B. 3C. 4D. 517.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B. 4hC. 8hD. 16h18.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变化,则()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方向相同D.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 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段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Mn 55 Ge 73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物理(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物理(答案与评分标准)

【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第Ⅰ卷 (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答案】D【解析】基本单位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

速度的单位m/s 、电阻的单位Ω、电压的单位V 、功率的单位W 及功的单位J 都是导出单位,质量的单位kg 和g 、电流的单位A 、时间的单位s 及温度的单位K ,都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故D 正确,A 、B 、C 错误。

15.【答案】C【解析】到40s 时:a 车的位移14010202x +=⨯m+40×20m=1300m ,b 车的位移240202x ⨯=m=400m ,故此时两车距离Δx =x 1-(x 2+x 0)=400m ,两车相距400 m ,故A 错误;a 加速过程的加速度1 1.5va t∆∆==m/s 2,b 的加速度22v a t ∆∆==m/s 2,它们的加速度不相同,故B 错误;第20s 时,a 车的位移14010202x +'=⨯m =500m ,b 车没动,10x x '=,a 车追上b 车,第60s 时,a 车的位移14010202x +''=⨯m+40×40m=2100m ,b 车的位移240802x ⨯=m=1600m ,120x x x '''=+,b 车追上a 车,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 、b 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C 正确,D 错误。

16.【答案】B【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有: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有:F c o s37°-2mg sin37°=2ma ①,以A 为研究对象沿斜面方向有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弹簧向上的弹力:kx -mg sin37°=ma ②,x=l -l 0③,解①得F =25N ,由②③得:l =0.25m ,故B 正确,A 、C 、D 错误. 17.【答案】D 【解析】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电荷量不变,根据电容4S C kd επ=,可得电压4Q kdQU C Sπε==,极板间的电场强度4U kQE d Sπε==,电容器两极板间距改变时,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也不变,电场力不变,加速度也不变,动能为E k 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平行板电容器,飞出电容器时动能为2E k ,则电场力做功为W =E k ;若使这个带电粒子的初动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初速度00v ',则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2t '=,根据212y at =可知偏转距离变为12y y '=,根据W =Eqy 可知电场力做功1122k W W E '==,由动能定理2kk W E E ''=-,解得: 2.5k k E E '=,即它飞出电容器时的动能变为2. 5E k ,故选D 正确,A 、B 、C 错误。

2016全国高考一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全国卷

2016全国高考一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全国卷

WORD 格式整理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 ( 选择题 )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和 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2016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I卷)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I卷)  Word版含答案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2016年全国理综I卷含标准答案(物理)

2016年全国理综I卷含标准答案(物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 【解析】由4πr SC kd 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 =,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正确选项: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

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 .11 B.12 C.121 D.144 【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2qU mv =-故:2qU v m = ① 在磁场中应满足ﻩ2v qvB mr = 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r B q=,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1212212111r B m q r B m q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2016全国1卷理综物理部分真题+详解

2016全国1卷理综物理部分真题+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 11 B. 12 C. 121 D. 144 【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0qU mv =-得 v =①在磁场中应满足 2v qvB m r= 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 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故122111r B r B =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理科综合· 物理(解析版)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理科综合· 物理(解析版)

24. 14 和 cd 仅标 金属棒水
如图,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 θ, 沿相连 两细金属棒 ab 仅标 c 端 长度均为 L,质 右斜面 别为 2m 和 m 用两根 可长的柔
a端 ,使两 已知两
轻导线将它
们连成闭合回路 abdca,并通过固定在斜面 沿的两光滑绝缘小定滑 跨放在斜面 在匀 磁场,磁感 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I) 理科综合·物理
本试卷 二 选择 第 I 卷 选择 本大 和第 II 卷 非选择 第I卷 共8小 , 小 6 在 小 给 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选对但 只 全 , 有一项符合 的得 3 14.一 电容器 A.极板 的电荷 B.极板 的电荷 C.极板 的电荷 D.极板 的电荷 大,极板间电场 度 大 小,极板间电场 度 大 大,极板间电场 度 小,极板间电场 度 速电场 速, 匀 磁场偏转后 到原来的 12 倍 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 同一 口离 目要求,第 18~21 有多项符合 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两部 满 110 ,考试时间 50 钟
)某同学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 恒定律, 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
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 20Hz 30Hz 和 40Hz,打 纸带的一部 如图 2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 录交流电的频率 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 它 给条 在打点计时器打 B 点时,重物 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

算 落的速度
1 若 打 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 速 落,利用 f 和图 b 中给 的物理 可以写 C 点时重物 大小为________,重物 落的 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2 已测得 s1 =8.89cm, s2 =9.50cm, s3 =10.10cm 当地重力 算 速度大小为 9.80m/ s 2 ,实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1卷--答案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1卷--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在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6年全国理综I卷含答案(物理)

2016年全国理综I卷含答案(物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 【解析】由4πr SC kd 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 =,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正确选项: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

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 .11B .12C .121D .144 【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2qU mv =-故:2qU v m = ① 在磁场中应满足2v qvB mr =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 r B q=,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1212212111r B m q r B m q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2016年高考理综-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答案.docx

2016年高考理综-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答案.docx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 题,共 300 分,共 16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 ( 选择题 )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 卷(选择题共126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P 31S32Ca 40Fe 56Ni 59Cu 64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 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 DNA 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 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 RNA 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g 完全显性。

2016年高考新全国1卷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6年高考新全国1卷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Mn 55 Ge 73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项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无线粒体,C 项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会有ATP生成,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但很好地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建立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从有无细胞核的角度将细胞进行分类并记住相关的常见实例。

②从细胞器的分布(植物、动物、原核与真核细胞共有)、结构(不具膜、具单层膜、具双层膜)、成分(含DNA、含RNA、含色素)、功能(能产生ATP、能半自主复制、与有丝分裂有关、与分泌蛋白有关、与主动运输有关、能产生水、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③拓展:细胞核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全国1卷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答案、解析(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解析】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kd S c πε4=,得电容减小,又cU Q =,U 不变,所以极板上的电荷量Q 变小。

根据dU E =得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不变,所以本题选D 。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场强度与电压的关系,难度:容易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11B.12C.121D.144 【解析】带电粒子的电场中的加速221mv qU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半径qB m v r =,代入得qmU B r 21=,其它物理量不变,则m 与B 2成正比,所以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的电场中的加速和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半径求法,难度:容易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 1,R 2和R 3的阻值分别为3Ω ,1Ω ,4Ω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2B.3C.4D.5【解析】开关S 断开时,I U IR U U 311-=-=,根据n n n U U ==2121,则n I U R R n U I 5)3()(3212-=+=,同理,当S 闭合时,n I U I )12(2-=’。

又n 121=I I 得nII U nI I U n 41253-=-=,解得I U 48=,3=n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变压器的变压比和变流比,及电路的计算,难度:中等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B.4hC.8hD.16h【解析】仅用三颗同步卫星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设为r ,则r 最小为R r 2=(如图所示,R 为地球半径,与地球相切的圆心角为1200),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h r Tr 24)6.6(323=,解得h T 4=。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计算(开普勒第三定律),难度:中等。

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解析】初速度为0,才能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现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 错误;因为若该恒力与初速度垂直,该恒力改变速度方向,所以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B 正确;因为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平衡且不发生改变,所以该恒力即为合力,所以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C 正确;因为速度是矢量,在恒力作用下,加速度不变,即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不变,包含方向卫星卫星在内,而速率不包含方向,所以D 错误例如平抛运动,设初速度s m v /100=。

则在第1s 内,速率的变化量为s m v /)12(10101010221-=-+=∆(2/10s m g =), 在第2s 内,速率的变化量为s m v /)25(102102010222-=-+=∆(2/10s m g =),所以D 错误。

【答案】BC【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难度:中等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

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析】分析b 受力,如图其中,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g m T a =,不变;绳OO'的张力是,连接O ’和a 的绳的张力与连接O ’和b 的绳的张力的合力的平衡力,也不变,所以A 、C 错误。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和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分析和力的平衡,难度:中等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 的竖直线对称。

忽略空气阻力。

由此可知A.Q 点的电势比P 点高B.油滴在Q 点的动能比它在P 点的大C.油滴在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 点的大D.油滴在Q 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 点的小【解析】在P 点,带负电荷的油滴受电场力必向上,所以电场强度向下,沿电场线电势降落,所以Q 点的电势比P 点高,A 正确;根据ϕq E P =,因为P Q ϕϕ>,而q 为负,所以PP PQ E E <,油滴在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 点的小,C 错误。

因为电场力大于重力,所以从P 到Q ,合力做正功,所以油滴在Q 点的动能比它在P 点的大,B 正确;因为在匀强电场中并且重力不变,所以油滴在Q 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它在P 点的相等,D 错误。

【答案】AB【点评】本题考查电势、电势能和动能及加速度,难度:中等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 =3s 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解析】设在t =3s 时两车的位置坐标为0,则因为从t=1s 到t=3s ,两车位移相等(图象中的面积相等),所以在t=1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A 错误;从t=0到t=1s ,甲车的位移为m 52110=⨯,乙车的位移为m 5.12121510=⨯+,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B 正确;t =2s 时,两车速度相等。

并不是并排行驶,况从t=2s 到t=3s ,两车的位移不等,所以C 错误;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t=1s 到t=3s 两车的位移大小,即m x 40223010=⨯+=(以甲车计算),所以D 正确。

【答案】BD【点评】本题考查v -t 图像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中等。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 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1s =8.89cm ,2s =9.50cm ,3s =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2s ,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

由此推算出f 为________Hz 。

【解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处理方法,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B v T s s 2)(21+=2)(21f s s +,同理=C v 2)(32f s s +。

加速度为=-=T v v a B C 2)(213f s s -. 根据ma mg mg =-%1及=a 2)(213f s s -代入数据,解得Hz f 40= 【答案】(1)2)(21f s s +,2)(32f s s +,2)(213f s s - (2)40 【点评】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难度:中等。

23.(10分)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当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C时,系统报警。

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c I 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1R (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2R (最大阻值为2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 约为18V ,c I 约为10mA ;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 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C 时阻值为650.0Ω。

(1) 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在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1R ”或“2R ”)。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① 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填“a ”或“b ”)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