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信息产业集群研究汇总
关于成都ICT产业的发展调查报告
成都ICT产业的发展调查报告康茜(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09级1班)摘要:ICT产业作为一个近代新有的名词,其出现的时间较短,但其却是近年出现的高频名词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该产业的分类()阐述了ICT产业的来源(即概念)研究其所存在的意义、成都ICT产业产生的背景、成都ICT产业发展的现状、成都ICT产业发展的趋势、成都ICT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并通过对该方面的介绍,为当地政府、企业等做出未来发展计划和方向提供必要的资料,促进ICT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带动成都其他产业的发展。
成都ICT产业具有一定的集聚优势,可以使其行业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关键词:成都、ICT产业、发展、经济发展1 ICT产业概念、现状1.1 ICT产业概念、现状ICT产业包括信息技术(IT)产业和通信技术(CT)产业,即从事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信息通信设备和器件的制造,以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与通信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设施[1]。
ICT产业以计算机为核心,凭借着网络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ICT不同于传统通信概念,它的字面意思是信息通信技术。
ICT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全面表述更能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电信在信息时代自身职能和使命的演进。
ICT核心指标体系:ICT指标体系包括核心指标体系和影响力指标体系,其中ICT核心指标体系列表包括ICT基础设施指标、家庭和个人ICT接入和使用指标、企业ICT接入和使用指标三部分,核心指标体系已经成型,而ICT影响力指标仍处于研究过程中[2]。
近年来,ICT行业在全球对全球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具有世界性的特点注定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同时对与其有关的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1.2成都ICT产业的现状在成都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上,市经信委发布了《2011年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概况及行业投资环境可行性专项研究报告
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概况及行业投资环境可行性专项研究报告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拥有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
本报告将从产业概况、市场环境、政策支持、竞争优势、投资机会等方面分析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产业概况成都信息技术产业是成都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前景广阔。
截至2021年年底,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互联网和数字内容四大产业集群,各产业的总产值约为2138亿元,占全市GDP的13%左右。
二、市场环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都市的数字经济也在迅速壮大。
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9865万人,网络渗透率也达到了81.5%。
此外,成都市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国际知名的IT展览,如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等,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前景。
三、政策支持成都市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其中,最突出的是《成都市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该政策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重扶持措施,极大地刺激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竞争优势成都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成都市处于西南经济中心位置,是连接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跨东西方向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
成都市的工业体系完备,信息技术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发展均较为成熟,这使得成都市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五、投资机会在成都市的信息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较为成熟,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和互联网与数字内容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这意味着,国内外投资者可以把握这一机遇,加速市场化进程,扩大业务规模,缩小与国际市场的差距,最终实现产业的全面发展。
总之,成都市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同时,成都市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了利好,投资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将是明智的选择。
六、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化和国际化。
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现状研究
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现状研究【摘要】通过对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现状各个层次的分析研究,探究其取得成就的原因与优势,以期为成都软件集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它软件园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软件产业集群高新区公共政策成都软件产业最近数年来,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逐步成为真正的中国软件名城,这里聚集着sap、nec、ge、emc、ncs、maersk、wipro、dhl、manulife、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3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40%为外资企业,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120家行业知名企业,10家世界软件企业30强,11家全球外包企业100强。
仅仅在天府软件园,从业人员近4万人,总规划建筑面积370万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30余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软件园区。
大企业小企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2010年gdp 达到534亿人民币,而销售收入则达到2780亿人民币,2011gdp接近800亿,销售收入接近4000亿。
研究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状况及经验,对维持产业集聚发展以及其它软件园进行借鉴都有重要意义。
一、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基本情况目前,成都高新区软件产业集聚在“六大领域”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
①服务外包领域。
截至2009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服务外包企业100余家。
商务部合同备案外包服务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
ito业务稳定增长,rpo项目引进较快;②信息安全领域。
成都高新区聚集了三〇集团、卫士通、赛门铁克等60多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研发生产基地。
2009年,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③行业应用软件领域。
涵盖了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防护、工程技术、开发测试、信息产品供应链集成、协同软件开发,如sap、台塑网、甲骨文等;④嵌入式软件领域。
目前已聚集了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成为中国第四大通讯研发中心;⑤ic设计领域。
成都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成都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作者:范静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8年第4期范静一、成都经济区概述2010年,成都与周边7个城市(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签订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总体来看,成都经济区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稳步提高。
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0 774.1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8.6%,占全省的比重为63.6%,人均GDP达到54 824元,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见表1)。
注:数据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6》《四川统计年鉴2017》整理。
成都经济区的8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
作为经济区中的核心城市,成都市在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其金融、商贸和科技中心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德阳市是四川省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绵阳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电子、国防制造基地;遂宁市在食品、纺织行业有一定优势;乐山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交通运输枢纽优势也较为突出;眉山市在农产品加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具有发展潜力;雅安市在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资阳市的优势体现在交通设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等方面(见表2)。
注:数据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7》整理。
2016年,成都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为8.1∶46.7∶45.2。
成都市三次产业比为3.9∶43.0∶53.1。
成都市的产业结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如图1所示)。
其他七个城市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是乐山市10.9%,最高是资阳市16.5%。
同时,除成都以外的七个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不高,绵阳市最高,达到36.8%,资阳市仅29.3%。
这说明成都经济区的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还需调整,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增强成都经济区的竞争力,是笔者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精)
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一、布局逐步优化,集聚效应出现。
凸显出以成都为中心, 成德绵共同发展的格局, 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形成集聚效应: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和武侯科技工业园、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绵阳科创软件园为载体,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绵阳科技城、德阳为主要聚集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带形成。
二、产业发展环境大幅度改善。
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决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成都目前所具备的通信基础设施的可装机容量、负载能力和信息集散程度等, 在国内五个大区级通信枢纽中具有优势地位。
随着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无线城市” 、互联网区域交换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级数据存储灾备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提升了通信枢纽承载能力和信息集散层位, 进一步强化了软件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的基础优势。
成都高新区载体建设加快,已完成软件孵化圆、天府软件园一、二、三期及配套功能区,建设了武侯科技工业园、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绵阳科创软件园, 建设了公共技术平台功能包括集成电路、数字媒体、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子平台。
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要特色领域显现。
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优势明显; IC 设计、网络增值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领域潜力巨大;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发展水平快速提高;数字媒体内容、数字设计、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逐步形成。
四、软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兴服务领域蓬勃发展。
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在川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 软件研发投入与比重大幅度上升;以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服务和软件外包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化重要性日益体现, 信息化日益深入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呈现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趋势。
随着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信息化应用更加广泛, 一批分销和系统集成企业向咨询、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 成为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软件即服务(SaaS 为代表的云计算模式逐步兴起 ; 包括数字内容企业、网上认证支付企业、信息平台服务企业的服务企业不断涌现 ; 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蓬勃兴起五、与传统制造业结合日益紧密。
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研究
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农业重镇,历史上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以成都为中心的经济区正逐渐演变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产业经济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特点,寻找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为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揭示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探讨如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还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全面现代化。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均衡。
1.3 研究意义成都平原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情况,探讨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特点以及调整优化的路径,为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首先,通过对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分析产业结构的优势可以明确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哪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成都高新区 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创业基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成都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探讨其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状况1. 产业结构:成都高新区产业结构合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为重点。
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打造了以半导体、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2. 创新实力:成都高新区拥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包括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子院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动力。
高新区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3. 人才优势:高新区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区域内的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高新区还设立了人才公寓和人才住房,吸引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4. 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拥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供创业投资、税收优惠等。
高新区还与银行合作,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和风险投资支持。
三、亮点1. 创业创新氛围浓厚:高新区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氛围,成立了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关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2. 人才引进机制健全:高新区建立了科技人才引进和评价制度,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通过提供低成本的科研平台和丰厚的科研经费,活跃了人才流动和创新活力。
3. 产业链完善: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了重点培育,形成了包括半导体芯片、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这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
4. 政策扶持到位: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提供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支持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创业企业前来落户。
四、问题与建议1. 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虽然高新区的创新实力较强,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建议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攻略
术 水平 。
位人士透露 ,仅成都在 21 年就应该能 0 5 他表示 ,尤其从 去年来看 ,电子信息
达 到 60 亿 元 以上 。 00
要用到的电镀工序 ,则被放在成都 与雅安 市共建 的工业园区内 ,这一园区的合作协 几 年 一 直就 在抓 紧 来自局 。以戴 尔项 目为例 ,
成 都 市 政 府 内部 人 士 透露 ,其实 早 在 20 07
产业所需要 的元器件都是相通的,等相应
的 配 套产 业 都 完 善后 ,下一 步 的重点 瞄准
47
了智 能手 机 、数码 相 机 等 时 尚消 费 电子 的 大 项 目,3到 5 后 ,将 寻 求 更 新 的 比如 年
地市 。
文 李昱 徐恺
昊 在 计球 基 式 奠预 0 地 尔都 2 年季 基 的运 第 成 到2 正 ,全 营 四 1 财
.
士
电子 信 息 产 业 经 济 区
上 述 经信 委 人 士 表 示 ,成 都完 成 60 00
年初 ,成都市长葛红林就亲 自带队造访 了 戴尔公 司总部 ,会见其副总裁科普 ・ 汤普
成都 电子信 息产 业攻 略
在 布局 方面 , 目的就是 要形 成 以成 都 为核心 的 电子信 息产 业经 济 区 。具体 而 言 ,就是 集 中这一 产 业 的核 心 以及技 术 含量 高 的环 节 留在成 都 市 ,而 受土 地和 环境 限 制 的项 目则分 流 到下 属市 县或 者周 边
“ 长达 6年 的爱情 长跑中 ,葛 红林 市长 在 与戴尔方面的接触就超过 1 , 以,这 5次 所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何瑶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众多产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具有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之称的成都,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下游配套也逐渐成熟,聚集了戴尔、联想、富士康、华为、西门子、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承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
1发展现状分析1.1国内及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1)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进中有难。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约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电子信息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比下降6.4%。
(2)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4984.4亿元,增长3.5%。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634.3亿元、软件业务收入2350.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总量超过了13%。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达到了470亿,增长36%,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了9%。
1.2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现状2016年,高新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3250.4亿元,占成都市65.2%。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通信、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集群。
目前,在国家科技部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列中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
一、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十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抢抓机遇,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
2009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2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370.4亿元,增长28.8%,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45%;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增长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4亿元,增长2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26.88亿美元,增长33.98%;成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4.2亿美元,增长35.2%,继续居中国中西部(含东北)出口加工区第一位。
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8.6%;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26.9%;出口2.1亿美元,增长27.8%。
2010年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开局之年。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天府新城建设等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推进落实。
1—6月,完成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增长6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30.1%;合同外资2.4亿美元,增长356.4%;到位外资4.79亿美元,增长85.9%。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划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为加快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一)产业现状。
1.国内信息产业现状。
2007年,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
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12%。
二是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7年实现利税2870亿元。
三是对外贸易增势平稳,贸易额达到8047亿美元,增长23.5%。
四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0000亿元,实现利税超过500亿元,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
五是科技创新日趋深入,全行业新品产值率超过20%,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
2007年,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新特征,结构转型调整的趋向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回落与全国工业相比基本持平,内资企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三资企业,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整机更换效应明显,高端产品增长较快。
2.成都市信息产业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2007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427.09亿元,增长39.35%,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实现经营收入310亿元,增长50.3%,软件出口额达1.6亿美元,增长41.8%,推动四川省软件产业指标在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7位。
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11户,1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6家软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5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
全市共有软件认证企业503家,通过CMM/CMMI三级以上认证企业16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2023年四川省各地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研究报告
四川省产业招商优势与机遇
四川省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具有 得天独厚的交通和物流优势。
四川省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为产业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省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 ,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和发展机遇。
绵阳市产业布局以电子信息、 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装备制 造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实力。
德阳市产业布局以装备制造、新 材料等产业为主导,化工、食品 等产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各地产业布局各具特色, 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了四 川省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宜宾市产业布局以白酒、能 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导, 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智能制 造等为主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装备 制造产业链。
生物科技产业
绵阳在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等领域具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德阳市产业布局
装备制造产业
新材料产业
德阳是全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 地之一,聚集了众多装备制造企业。
德阳在新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实力, 布局了多个新材料产业园区。
产业招商策略与建议
精准定位目标产业
根据四川省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特色, 精准定位目标产业,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
。
加强产业链招商
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形成完整的产业
链条和产业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新招商方式
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线上招商、云招商等创新招商方式 ,提高招商效率和成功率。
04
四川省产业招商政策与策略分析
2024年成都市集成电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成都市集成电路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集成电路市场在中国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成都市的集成电路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力和机遇。
2. 市场规模分析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潜力。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是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成都市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成都市。
4. 人才储备分析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成都市来说也不例外。
成都市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来源。
此外,成都市还通过举办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活动来促进人才的储备和流动。
5. 产业链完善程度分析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成都市虽然相对起步较晚,但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成都市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
尤其是封装测试环节,成都市已经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6. 竞争态势分析成都市的集成电路市场竞争态势较为激烈。
当前,成都市已经有多家知名集成电路企业入驻,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在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等方面存在竞争。
同时,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也在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在成都市的市场份额。
7. 发展机遇和挑战成都市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后发之地,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成都市在市场规模、人才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成都市的集成电路市场相对较为年轻,在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成都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成都市的传统制造业在逐步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 业迈进。
成都市经济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 势,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 长的重要引擎。
VS
挑战与问题
成都市的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难度 大、人才流失等。
02
成都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01
产业链不完善
02
创新驱动不足
成都市产业发展尚不均衡,部分产业 环节存在短板。需要加强产业链整合 ,提高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尽管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但 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尚显不足。需要 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产业 附加值。
03
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沿 海城市仍有差距,人才流失问题较为 突出。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提高城市吸引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结构转型压力
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 的压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新兴产业尚在 培育期,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
区域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成都市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应对周边城市的竞争 压力。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成都市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供了新的增长点。
成都市产业转型升级及发展情况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成都市的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和挑战。为了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成都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 型升级,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 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成都市高新区(Chengdu Hi-tech Zone),简称高新区,是成都市位于南部的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四川省经济重心与成都市的发展极核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了解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概述据调研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以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支撑,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园区。
目前,区内已经聚集了100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如联想、鸿蒙科技等。
电子信息产业在成都高新区的产值和税收贡献也逐年增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2. 产业结构: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和集群化特征。
目前,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软件开发、通信设备和云计算等领域。
同时,高新区还打造了电子信息硬件和软件研发的创新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
3. 人才储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
为此,成都高新区积极引进、培养和留用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
依托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高新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确保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问题与挑战1. 产业升级:虽然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内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
应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成都市产业园区目录
附件1成都市产业园区目录附件2《2017年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报告》资料清单1.各产业园(即20个工业园区和10个工业集中区,下同)最新规划面积;2.各产业园最新主导产业定位情况;3.2017年各产业园产业聚集度统计数据;4.2017年各产业园工业投资数据;5.2017年各产业园产业新城建设情况,包括园区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配套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6.2017年各产业园土地开发、厂房建设统计表;7.园区服务处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8.各产业园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内容框架参见附件);9.2017年各产业园土地利用表(项目用地、剩余土地、配套及绿化用地等);10.2017年各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亩均主营收入、亩均利税统计表;11.项目准入管理(供地前)及有关流程;12.2017年土地清闲整理情况;13.产业园外企业工业用地情况,以及调迁、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存量土地情况;14.2017年产业园内五大支柱产业、五大优势产业主营收入及增幅;15.成阿、成甘、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三个合作园区2017年的规划、建设和工业招商情况,2018年发展思路;16.园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资料或报告;17.2017年各产业园内的项目表。
表1工业园区用地规划面积一览表单位:平方公里表2全市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表全市新入园工业企业情况表42017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成都市工业园区产业定位表72017年全市园区内产业发展情况表82017年成都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投资额单位:亿元表92017年成都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单位:亿元表10工业园区要素保障情况表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情况表12工业园区人才公寓建设情况表13园区工业用地开发情况表142017年工业园区用地情况152017表162017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表年全市工业园区产业用地产出表表18合作共建园区情况表192017年成都合作园区建设总体情况附件各工业园区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写作提纲(一)工作思路指导原则、发展方向、工作重点、主要抓手和战略目标(二)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项目引进、工业集中度、产业集群集约、企业培育、基础设施投入、园区提档升级等指标。
成都产业研究报告
成都产业研究报告
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也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成都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对成都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产业。
首先,成都的IT和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成都拥有良好的软
件工程师和互联网专业人才资源,成立了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在成都设立了分支机构。
该地区还成立了一些孵化器和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资源。
其次,成都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壮大。
成都有着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许多制造业企业前来投资。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领域,成都的企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成都还拥有繁荣的旅游业。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商贸和旅游中心之一,拥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点。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成都,为城市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最后,成都还在不断发展的金融服务行业。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拥有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金融服务行业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成都的产业发展日益繁荣,在IT和互联网、制造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行业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随着政府的支
持和投资环境的改善,相信成都的产业将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信息产业集群研究成都是国家基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和功能性部署区,是国家区域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的示范区,为国家的工业电子、国防电子和民用电子的发展及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全面分析研究成都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在全国所处的地位,我们选择了一系列影响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指标,选取与成都有竞争性的城市西安、重庆、南京和对成都未来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作为比较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成都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阐述了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和方向,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概况成都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电子工业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
“十五”期间,我市信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显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等一批产业基地相继挂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载体不断完善,信息产品不断丰富,奠定了我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2007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427.09亿元,同比增长39.35%,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50.3%,软件出口额达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8%,使四川省软件产业指标在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7位。
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11户,1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六家软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5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
全市共有软件认证企业503家,通过CMM/CMMI 三级以上认证企业16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重点领域快速推进。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正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成化方向转变。
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光通信、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二是软件业占信息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
应用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数字娱乐、IC 设计、嵌入式软件和实用性软件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实现了同步增长、整体推进,软件业销售收入占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07年达到42.05%。
软件产业总收入中软件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软件服务比重不断上升,软件服务的增速超过软件产品增速。
表1-1 软件业销售收入在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三)产业载体不断完善一是专业园区基地建设快速发展。
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武侯区及都江堰为主要载体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四川)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国家(成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武侯科技工业园、锦江工业总部基地、成都金牛高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园区)相继成立,各类技术公共平台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国内外大批产业相关企业和人才迅速向基地聚集,加速了成都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一批国内外知名的IT 企业相继在我市聚集和落户,初步形成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电子元器件和通信等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产业链,以配套吸引大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若干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四)信息产品不断丰富一是“成都制造”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逐步形成了包括通信技术及设备、广播电视设备、计算机及软件、数字视听产品、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与信息材料、军用电子产品、医疗、环保及电子仪器等15个大类、1000余个品种;在软件产品领域,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网络与通讯管理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管理软件、工具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教育软件等软件产品取得了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和软件产品,2007年成都市登记的软件产品总数达1595个。
二是“成都创造”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一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少产品也出口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
2007年“成都造”视频游戏首次在全球发行,一批原创动漫产品实现央视播出,公安、卫生、税务、政务、社保、广电等应用领域成都软件在全国颇具影响力。
通过不断努力,成都以良好的“人文”、“人居”、“人才”环境和市委、市府战略抉择,吸引了全球电子信息尤其是软件及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的快速聚集,成都承接全球信息产业转移的能力、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能力、对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和基于国际、国内业务的吞吐能力等都不断增强。
成都正在成为国际化软件名城、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强市和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信息服务业基地。
二、与国内主要代表城市的比较分析(一)比较分析的指标依据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关结论表明,影响产业发展聚集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科技水平、人力资源、产业聚集能力、服务水平和规模经济。
为此,依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结合案头研究方法和头脑风暴法,归纳汇总影响因素,形成了影响信息产业发展因素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表2-1 信息产业发展影响要素体系(二)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较分析1、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优势从表2-2、2-3可以看出,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城市都高度重视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以及软件等基础性产业,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成都信息产业体系比较齐全,重点发展领域覆盖1 产业聚集指数≥1,则表示该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显著;如果0≤产业聚集指数≤1,则表示该产业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如果产业聚集指数<0,说明该产业已出现了萎缩。
2 区位熵>1,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区位熵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该产业在区域内聚集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对产业配套的依存度越高,产业配套体系越完善。
区位熵=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
区位熵<1,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具有相对劣势。
面广,形成了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设备——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服务外包——互联网增值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独树一帜,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表2-2 国内代表城市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表2-3 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代表城市2、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优势从表2-4、2-5、2-6、2-7可以看出,成都在人力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从经济总量上看,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在产值上虽然与北京、上海等有一定差距,但是增长幅度在7个比较城市中位居前列;信息产业占GDP 的比重,与东部城市相比基本相当,与重庆、西安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从科技水平看,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较高,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指标排在7个比较城市的首位。
申请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具有一定优势,表明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特别在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
从人力资源看,目前成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从业人数高于中西部的南京、西安、重庆;人力资源成本与西安、重庆相当,但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城市,也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从服务水平指标看,成都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与东部城市差距较小,较周边城市具有一定优势。
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信息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健康的成长环境。
3、集群发展的产业聚集优势从表2-4、2-5、2-6、2-7可以看出,2006年成都区位熵明显高于西安、重庆,与南京、上海相当,说明目前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集聚规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反映产业聚集动态变化的产业聚集指数中,成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位居前列,说明成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集群发展速度较快。
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落后于北京、广州、南京等城市,说明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集群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快。
通过对成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优势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都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集成电路、电子器件、基础软件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具备了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聚集优势,为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2-4 国内代表城市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比较优势指标测算结果33 以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企业为统计口径4 由于相关统计数据可获得性的局限,故此处以总产值替代增加值进行比较8表2-5 国内代表城市软件产业聚集指标测算结果9表2-6 成都信息制造业比较优势定性总结10表2-7 成都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比较优势定性总结11三、成都信息产业的基础定位与目标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以及国际国内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确定成都信息产业的基础定位和目标。
(一)基于成都信息产业发展实际的目标取向1、发展思路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互动发展,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为目标,以重点领域为突破,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基础、以软件业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服务业为规模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具有高度集聚效益和产业特色的信息产业群落,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应用为主线、产学研结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发展体系,把成都市的信息产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在成都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把成都市建设成为世界软件名城、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信息服务业基地、中西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市。
2、发展目标产业规模目标: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超过8%,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软件出口达5亿美元。
信息产业成为带动成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
结构调整目标:突出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基础材料及关键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及仪器和整机制造,并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型产业转变,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超过5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企业发展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组织结构向集团化转变,形成年产值达50亿以上的企业1-2家,20亿-50亿的企业6-8家,10亿以上企业50家,进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或软件百强企业达5家,扶持10家本地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