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世界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篱,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形态上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打着古典主义文化的旗号,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思想体系,是借古典文化反封建、反教会,借亡灵以解放现实中的人。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艺术成就最高的复兴三杰分别为: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2.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称为“人文主义”,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讴歌多才多艺的“巨人”式人物。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强调个性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3.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大学教育,具有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这一批作家致力于英国戏剧改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做了准备。该文学流派主要包括克里斯托夫·马洛、李利、基德、格林等人。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4.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5.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清算旧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思想,建立新时代的生活秩序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切配合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启蒙文学的作家多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吧文学当作反封建的武器和宣传工具,因此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政治倾向性和战斗性。其特征是1.政论性和哲理性;2.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3.形式上的创新。

6.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感伤主义派(The Sentimentalist School)。感伤主义的出现是对理性的一个反拨。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sentiment),

人类的天性是慈善,即与人为善。怜悯、同情心和情感(sensibility)是社会道德的内核。从崇尚感情出发,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思潮。感伤主义的名称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来。它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情绪,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注意描写平民形象,而且创造了日记体和游记体等新小说形式,如理查逊的《帕米拉》。

7.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1776年发表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是反封建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领袖是赫尔德尔。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如卢梭的“返归自然”)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尚天才和判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推崇自然和自我,代表作家和作品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阴谋与爱情》。

8.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他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是在自然原欲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个体本位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复活着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的人本意识。他自强不息、永于探索、永不满足,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浮士德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追求爱、美、和实践,浮士德在精神探求的过程中成长。现在,常常将这种永不满足、不断探求的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概括了西方三百年来知识分子的探索过程。

9.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诗人,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骚塞、柯勒律治。他们同情法国大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金钱关系感到不满,主张回到大自然,复兴宗法制。他们常隐居在英国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歌颂大自然,以表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故称“湖畔派诗人”。

10.撒旦派诗人

19世纪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又一流派。此派诗人蔑视传统、敢于斗争,故被英国绅士斥之为“撒旦派”。文学史上称拜伦、雪莱和济慈为“撒旦派”。在思想上,“撒旦派”与“湖畔派”有分歧;在艺术上,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湖畔派”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

11.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人间喜剧》是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12.拜伦式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