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AIoT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基于AIoT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AIoT;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一、问题的提出“A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
经过数年的发展,AIoT已然成为产业界的又一新风口。
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预测,2020年全球IoT设备数量将高达260亿件,另有数据显示IoT引领的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1.2万亿美元。
作为基于IoT 衍生的“升级版”,AIoT未来的市场规模可见一斑。
物联网火热之时,一个新的行业共识是: AIoT即将成为工业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及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
可以说,AIoT的发展已经是必然,它的出现实现了具备实质意义的AI赋能以及万物智联。
未来物联网向“智联网”发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将是在AIoT背景下围绕智能物联网终端(智能硬件)开发与应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 课题的界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必将加快发展,向高端技能型、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发展,迫切要求具有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战略性新型产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突出体现在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和质量难以适应产业升级需要,毕业生规格对区域产业结构和技术岗位的契合度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促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新兴产业的概念主要侧重于市场、业务、技术以及新的产业业态等方面,并不一定涉及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具有导向性、全局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特征,并确立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在内的七大产业。
“一带一路”青科项目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重点支持的国家和地区
附件
“一带一路”青科项目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
项目重点支持的国家和地区
1、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
东亚1国:蒙古;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西亚18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中东欧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
2、与我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的17个国家和地区
西欧地区:英国、德国巴符州、法国罗阿大区;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立陶宛、克罗地亚、白俄罗斯;北欧地区:芬兰、丹麦中部大区;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昆士兰、新西兰达尼丁;北美地区: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拿大艾伯塔省、加拿大安大略省;亚洲地区:以色列、柬埔寨、越南胡志明市。
(其中部分国家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1.背景(1)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格局。
(2)在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3)中国共产党总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确立: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内容: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特别提醒】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4.实施(1)1947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已经解放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纳文慕仁、锡林郭勒、察哈尔等5个盟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这是全国第一个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区。
(2)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一大批州、县级的民族自治地方。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纠正“左”的错误,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纳入法制轨道。
(5)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
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旨在促进亚欧非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共同发展与繁荣。
芬兰作为欧洲北部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关系越发密切。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的背景和前景,以及双方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一、合作背景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旨在扩大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自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众多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亚欧非大陆建设起一系列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
芬兰作为欧洲内陆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重要枢纽。
自2015年起,芬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中国在基础设施、能源、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二、合作领域1. 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注重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芬兰作为欧洲重要的物流枢纽,与中国在港口、铁路、公路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例如,芬兰与中国合作开发阿尔及利拉港,将成为中国货物进入北欧市场的重要通道。
同时,芬兰与中国的交通合作也有利于芬兰产品出口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2. 能源合作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芬兰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风能、生物质能和湖泊水能。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
双方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3. 教育与科技合作教育与科技合作是促进两国人员交流与互通的重要途径。
芬兰在教育和科技方面享有盛誉,被誉为“世界教育强国”。
中国学生赴芬兰留学的数量逐年增加,双方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
同时,中国与芬兰在创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领域也有深入合作,共同研发出了多项创新产品。
三、合作成果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已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芬兰港口的货运量大幅增长,成为中国对欧洲和北欧地区的重要进口通道。
其次,在能源合作方面,中芬合作的风能项目已投入运营,为两国提供了更多清洁能源。
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
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要合作平台,旨在加强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
而芬兰作为北欧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一、合作概述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芬兰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双方积极探索合作机会,促进了贸易往来、投资、交通互联等领域的合作。
芬兰作为中国在北欧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经济合作潜力巨大。
二、贸易合作芬兰地处波罗的海周边,拥有重要的港口,便利的海上贸易和运输条件成为促进中芬双边合作的有利条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芬贸易额达到50亿欧元,相比于2018年增长了13.4%。
中国从芬兰进口了大量的木材、纸浆、纸张等原材料,同时向芬兰出口了机电设备、电子产品等制成品。
中芬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贸易合作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三、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鼓励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和互联互通。
芬兰作为具备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产品的国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在芬兰投资建设了许多重要项目,如赫尔辛基至拉彭兰塔铁路、赫尔辛基港口、数码城等。
同时,中国在芬兰的投资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和技术交流。
四、交通互联一带一路倡议提倡沿线国家之间的交通互联,推动区域的物流畅通和贸易发展。
芬兰作为波罗的海的重要支点,凭借其港口和交通运输网络,成为促进亚欧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
赫尔辛基港是北欧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连接北方西斯拉夫各国与世界各地。
中芬合作中,交通互联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贸易的繁荣,同时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融合和发展。
五、创新合作芬兰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实力,尤其在信息通信技术、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创新合作,中芬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北极事务与国际合作
北极事务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北极的冰川和冰层持续融化,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航运线路也得到了极大的利用。
这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各国纷纷开始参与到北极事务中来,通过国际合作来维护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围绕北极事务与国际合作展开讨论。
一、北极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北极是地球上一片寒冷无垠、永冻雪野的区域,包括北极海和陆地。
其面积约为140万平方英里。
北极地区的天然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钴、金、银、镍、稀土等。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沉降盆地,具有极高的矿产资源价值。
同时,北极地区也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家园。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北极的冰川和冰层不断融化,这也对北极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多种生物物种的灭绝,陆地的融化和海平面的不断上升也可能对北极地区的人民造成损害。
因此,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责任。
二、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始了对北极的探索和开发。
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各国开始了紧密的合作。
国际海洋法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仲裁庭成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最重要法律手段。
1982年,国际海洋法公约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得到通过。
该公约明确了北极属于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任何行动都应该遵循公约的基本原则,尊重其他国家的权益和立场。
这也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应单独开采北极地区的资源,而是要在国际合作和协调下开展相关活动。
除此之外,各国还在北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包括北极环境保护遵循《斯普利特宣言》和《雷克雅未克宣言》等环境合作文件、北极科学研究和数据共享等项目。
这些合作项目的开展都推动了各国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共同维护北极的生态环境,推进共同发展。
三、北极议会为了处理北极事务,各国还成立了北极理事会,简称北极委员会。
北极理事会由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八个北极国组成,旨在加强北极地区的跨国合作和管理。
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需求拓展国际产能合作新空间
/要充分了解国际产能需求,加快推进有实力、有意愿、有技术的浙江企业“走出去”;明确本地高端制造业需求,促进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全球领军企业“引进来”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需求拓展国际产能合作新空间□潘晓霞车玲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促进开放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精准对接国际需求,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全球化配置,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争当开放型经济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浙江国际产能合作的基本现状在新形势下,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浙江,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美国、瑞典、德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成为浙江对外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主要目的地,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境外投资项目逐渐增加,在全球投资布局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跨国经营程度大幅提升。
传统制造业成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领域。
“十二五”以来,钢铁、建材、石化、轻纺、水泥、有色等行业成为浙江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
在钢铁领域,结合国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以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等方式,青山钢铁等企业在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设炼铁、炼钢、钢材等生产基地。
在建材领域,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态势,红狮控股、锦江集团、巨石集团等企业开展成套技术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向世界,在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尼、尼泊尔、老挝、埃及、越南等国家建设一批水泥生产加工、玻璃纤维等建材生产基地,在贝宁、阿联酋等国家建设一批境外营销基地。
在石化领域,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宁波石化产业基地、中国(嘉兴)新材料化工园区,浙江恒逸、龙盛集团、传化股份等在文莱、荷兰、美国等国家建设了一批生产基地。
中国与芬兰谱写发展新篇章
中国与芬兰谱写发展新篇章中国和芬兰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友好、经贸往来顺畅、人文交流活跃。
芬兰在中国对外交往史上创下多个“第一”。
芬兰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首个与新中国签署政府间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
上世纪70年代,芬兰是少数积极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西方国家。
2019年1月13—16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领导人同意深化两国在政治和经济联系、可持续增长、互联互通和社会平等重要领域的务实合作。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芬关系的主旋律就是构建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中芬加强对话和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也将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
尼尼斯托表示,芬中关系发展迅速,芬兰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珍惜同中国的友谊。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芬兰愿发挥积极作用,使这一倡议更好地同欧盟对接,促进欧亚大陆互联互通。
芬方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好行动计划,深化贸易、创新、环境、旅游、北极事务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加强体育、特别是冬季运动合作。
芬兰地处北欧,人口540万,是欧盟成员国。
芬兰是北欧唯一使用欧元的国家,企业所得税较低。
因此,很多外国企业在芬兰设立公司,并获得高额投资回报。
芬兰拥有一流高科技人才以及受硅谷启发的商业文化,因此成为很多寻求业务转型企业的研发热点区域和试验场。
芬兰具有较高的国家信用评级。
芬兰也非常国际化,英语是商业环境中通用的第二语言。
超过90%的30岁以下的芬兰人会讲英语。
芬兰商业与科研的文化特点是充满活力的创意环境、高素质员工和独特的研发生态系统。
芬兰在创新方面堪称优秀,在环保、航运、极地等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将此与中国的资金、市场相结合,不仅大有可为,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欧创新伙伴关系发展。
留学芬兰的三种渠道第一,芬兰政府每学年向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名额,鼓励青年研究者、博士生和普通访问学者到芬兰当地进行研究学习或交流。
从“太平洋建设”走向“建设太平洋”
从“太平洋建设”走向“建设太平洋”作者:暂无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第9期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太平洋建设集团能逆势而上,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文|张春侠近20年来,太平洋建设集团直接参与1000多个城市、3000多个园区的投资与建设。
他们已经走出国门,合作项目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采访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严介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多次协调和沟通,我们终于在8月底一个周日的下午于严介和繁杂日程的间隙见到了这个传奇式人物。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被称作“第一狂人”的严介和却像邻家老伯般亲切,而他的严氏理论和独到见解更让人耳目一新。
连续三年位列世界500 强的民营企业2016年夏季,太平洋建设集团入选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名单。
这已是其连续第三年位列世界500强,本次更是进入前100名,列第99位,拿下中国内地民营企业本次最佳成绩。
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太平洋建设集团能逆势而上,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中国经济主要靠房地产和汽车,现在该有房和车的都有了,没有的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经济下行是必然的。
要想经济软着陆,必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以弥补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下行。
”严介和说,“房地产行业是当今最热的行业,很多大型民企都在做房地产。
而原来这个行业99%都是国企,民营企业只有我们一家。
”1960年,严介和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淮安平桥中学的教师。
1986年,严介和辞去公职下海经商。
当时国有淮安水泥制品厂正招聘厂长,严介和赶去竞聘,考得总分第一。
此后近10年间,严介和先后在7个国企任职,哪个企业经营不下去了,他就去哪个企业。
这个自信甚至有点狂妄的年轻企业家有一句名言曾被传播:“没有亏损的企业,唯有无能的厂长。
”1995年,严介和组建了民营企业—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
“当初从国企出来,我就想要选择民营程度比较低、其他民企做不了的事情,于是就选择了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9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尼泊尔并会见尼泊尔总统班达里。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双方将本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精神,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是中国继6月宣布与俄罗斯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9月宣布与哈萨克斯坦发展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年内再次升级与周边国家的伙伴关系,同时也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外交工作迅速推进、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的写照和缩影。
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标志,伙伴关系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在新时代实现有机对接,共同服务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总目标。
如何认识二者的相互关系、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外交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伙伴关系外交步入新阶段自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至今,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历经探索与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外交更加奋发有为,伙伴关系外交也在数量、质量、区域分布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变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从数量上看,2013—2018年中国与世界上49个国家和地区组织新建伙伴关系,约占当前中国伙伴关系总数的46%。
[1]也就是说,中国开展伙伴关系外交20多年,近一半伙伴关系是在最近6年建立的。
具体来看,2013年和2014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局之年,这两年中国新建伙伴关系数量最多,分别为16个和13个,遍及世界五大洲。
2015年和2016年,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王晨光【内容提要】伙伴关系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二者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在新时代实现有机对接。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伙伴关系外交步入新阶段,伙伴关系外交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下“冰上丝绸之路”分析
2021年3月江㊀南㊀社㊀会㊀学㊀院㊀学㊀报Mar.2021第23卷第1期JOURNAL OF JIANGNAN SOCIAL UNIVERSITY Vol.23No.1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下 冰上丝绸之路 分析张甲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100037)摘㊀要:㊀当前世界正面临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缺乏的困境,北极治理亦面临有效性不足等问题㊂中俄共建的 冰上丝绸之路 具有国际共享性㊁平等参与性㊁内容多元性等特征,不仅为北极航运与互联互通带来了便捷,更为北极治理与全球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㊂ 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主要包含以北极航道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跨国运输体系,以北极航运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安全治理,以深化交流合作为要旨的国际论坛,及协调各国在北极地区行动的跨国协调机制㊂增强 冰上丝绸之路 公共产品属性,可以通过增加供应渠道㊁提升供应质量等途径实现公共产品供应能力的提高;通过增强公共产品开放程度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实现产品使用范围的拓宽㊂关键词:㊀全球公共产品;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北极治理;全球治理中图分类号:D81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1026(2021)01-0061-08㊀㊀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是由中俄两国共同提出的,以北极航道合作为核心㊁北极开发为支点,针对北极特定区域开展互联互通项目合作的国际倡议㊂2016年7月4日,中俄两国领导人会面时,正式提出 冰上丝绸之路 概念并提议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 冰上丝绸之路 ,在开发利用北极航道方面开展合作,在航道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㊂[1]2017年5月,普京更为清晰地阐述了冰上丝路框架,并期待实现北极航道与 一带一路 的连接㊂[2]2018年1月26日,‘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布,中国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清晰地阐释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政策目标㊁基本原则和主张㊂白皮书中关于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表述引发世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㊂ [3]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定位与实践,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建设进展顺利,并正在向实际执行的层面不断发展㊂当前,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参与全球治理意愿与提供公共产品意愿不足的问题,世界正面临全球性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缺乏的困境㊂近年来,北极地区因气候变暖所引发的争夺不断加剧,北极治理亦面临有效性不足等问题㊂在此背景下,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在北极地区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不仅为北极航运与互联互通带来了便捷,还为北极治理与全球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㊂一㊁ 冰上丝绸之路 相关研究国内学术界围绕 冰上丝绸之路 与北极治理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如下六类:第一类,从倡议内涵㊁背景等出发对 冰上丝绸之路 进行基础性研究㊂例如,孙凯从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北极航道出发,对倡议及项目建设进行分析,认为 冰上丝绸之路 是 一带一路 倡议的自然延伸㊂[4]吴大辉着重分析了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在交通与能源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 冰上丝绸之路 是对 一带一路 的补充与完善㊂[5]薛桂芳对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是新时代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思想指导下的产物㊂[6]王新和将 北极问题 系统化与概念化,从北极地区国际治理的角度出发,将 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与 一带一路 联系起来以实现战略扩容,提倡中国可以把握 域外因素 催生的新机遇㊂[7]16收稿日期:2020-04-15;收修改稿日期:2020-07-30作者简介:张甲英(1996-),女,山东泰安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全球治理㊂第二类,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进行研究㊂例如,阮建平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 冰上丝绸之路 的顺利推进应当以中俄两国在政治层面达成的共识为前提,且以经济方面获得的效益为可持续保障㊂[8]费帆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出发,认为通过理清国际体系文化的逻辑,将为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提供合理路径㊂[9]张木进㊁王晨光则利用管理学中战略管理的态势分析法,对中国建设 冰上丝绸之路 的环境与中国应采取的战略选择展开剖析论证㊂[10]杨鲁慧㊁赵一衡从全球公域的视角出发,对 一带一路 背景下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意义进行研究,认为倡议所包含的共建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是中国推动全球公域治理的重要一环㊂[11]第三类,对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具体领域建设问题进行研究㊂张婷婷㊁陈晓晨对 冰上丝绸之路 的支点港口进行研究,从北极航线俄罗斯部分的10个重要港口中选取了4个作为支点港口选择对象,针对其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㊂[12]李振福就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中的北极航线开发问题开展研究,认为北极航线使 冰上丝绸之路 的政治性趋于温和㊁影响范围更大㊂[13]高天明等重点分析了北方海航道作为 冰上丝绸之路 基础设施依托的建设问题,并对中俄 冰上丝绸之路 合作进行了评估㊂[14]刘贵洲等对 冰上丝绸之路 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并对油气合作与机遇进行探讨,认为应该利用好国内国际优势扩大能源合作㊂[15]第四类,就 冰上丝绸之路 的主要参与方的战略动因㊁项目进展情况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㊂肖洋就俄罗斯参建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战略决策进行探析,认为俄罗斯参建 冰上丝绸之路 的意愿,不仅取决于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还受制于欧亚地缘政治环境㊂[16]杨剑等对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定位与实践进行分析,强调中国在参与北极事务过程中,遵循 尊重㊁合作㊁共赢㊁可持续 的基本原则㊂[17]钱宗旗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国际合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对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合作领域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㊂[18]张耀就中俄 冰上丝绸之路 合作的发展与前景进行分析,认为中俄两国合作开展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吸引更多相关国家的参与㊂[19]第五类,对 冰上丝绸之路 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㊁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探究㊂罗英杰梳理了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的挑战,认为制约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的进度与深度㊂[20]杨剑分析了中俄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国际环境,并为中国政府推进 冰上丝绸之路 提供政策思路建议㊂[21]王志民㊁陈远航就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作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发起者和主要参与者,应充分挖掘建设潜力,并合理应对各种挑战㊂[22]姜胤安认为在当下双边框架内 冰上丝绸之路 的发展受到局限,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多边合作,并对多边合作的机遇㊁挑战与发展路径进行探究㊂[23]第六类,围绕 冰上丝绸之路 相关国际合作以及北极治理的前景展开分析㊂李铁把 冰上丝绸之路 与图们江国际合作联系到一起,提出从图们江进入日本海㊁联通北冰洋航线 冰上丝绸之路 的新路径,由此构建新欧亚大陆桥和东北亚整体合作的新格局㊂[24]赵隆对北极国家的战略取向与建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北极共生治理范式㊂[25]李浩梅将北极航运治理置于北极区域合作及治理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并对域外国家参与北极治理进行评估,探讨了北极综合治理的可能性㊂[26]通过文献梳理可发现,国内学界以 冰上丝绸之路 为主题的研究,一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从基本概念的研究到不同理论视角的研究;另一方面,呈现更加深入的趋势,从参与方的合作情况研究到倡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研究㊂但仍存在进一步探讨㊁发展或突破的空间㊂首先,由于当前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倡议内容处于不断丰富的过程,当前对于 冰上丝绸之路 的概念和内涵的解读相对缺乏,尤其缺少以全球公共产品为视角的解读㊂其次,在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把握倡议特征,对倡议的实施和推广是尤为必要的㊂再次,对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功能的分析探讨不够丰富㊂最后,关于如何提升 冰上丝绸之路 效用的路径探析亦有待完善㊂本文将以全球公共产品为视角,首先从 冰上丝绸之路 的概念出发,对其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进行界定及特征分析,接着对 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内容与功能进行梳理,最后对进一步增强 冰上丝绸之路 公共产品属性进行路径探析㊂㊀㊀二㊁全球公共产品 冰上丝绸之路 :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㊀㊀(一)概念界定:公共产品㊁全球公共产品关于公共产品,学术界主要存在以亚当㊃斯26密㊁保罗㊃萨缪尔森㊁英吉㊃考尔所下的三类代表性定义㊂为了适应本文语境,笔者对公共产品进行了概念界定㊂ 公共产品 是可以由各参与力量进行供应的,并可供所有人消费的,具备实际公共性的产品㊂其中,公共产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非排他性,任何人不能阻止别人的消费;二是非竞争性,对它的消费行为既不会减少其供给,也不会增加任何成本㊂ 全球公共产品 从 公共产品 的概念延伸而来,其受益范围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延伸,是一种收益可以延伸至所有国家㊁群体及世代的产品㊂[27]2-19在空间角度上,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不再局限于国家范围,而是具备了跨边界的特点;其受益范围也不只是包含一个国家团体㊂其供应目的是向各个国家及跨国参与力量提供其所期待的全球性收益㊂[28]87在时间角度上,既包括当代,又包括未来数代,或者至少在不妨碍未来数代发展选择的情况下满足目前几代㊂[27]10-12从上述公共产品及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来看, 冰上丝绸之路 可以被界定为全球公共产品㊂首先, 冰上丝绸之路 由中俄两国主导,多国共同参与进行供应,并向国际社会多元主体开放,可供所有人消费,具备实际公共性㊂其次,以 冰上丝绸之路 所开辟的北极航道为代表的产品内容使全球国家受益,并不因一国受益而影响其他国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体现㊂最后, 冰上丝绸之路 本身具有跨边界的特点,其收益可以延伸至所有国家㊁群体及世代,受益范围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延伸㊂因此, 冰上丝绸之路 可以视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种类型㊂(二) 冰上丝绸之路 特征分析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其主要特征包括国际共享性㊁平等参与性和内容多元性㊂其国际共享性体现在 冰上丝绸之路 面向世界开放,由世界各国共享其带来的收益㊂平等参与性则体现在各方参与者在 冰上丝绸之路 的建设中均处于平等地位㊂内容多元性特征则体现在其内容的涵盖面广㊁覆盖领域多等㊂1.国际共享性㊂ 冰上丝绸之路 面向世界开放,由世界各国共享其带来的收益,并且坚持共享的原则㊂一方面,全球公共产品收益国际共享㊂以航道通行为代表的公共产品收益由世界各国共享㊂ 冰上丝绸之路 之 东北航道 开辟了亚洲通往欧洲距离上更短的路途,为世界各国带来通航红利, 冰上丝绸之路 大大缩短了欧洲与亚洲的航程及货物的交货期,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㊂[29]这将大大增加北冰洋方向与北欧国家间往来贸易运输量,未来将成为跨越欧亚的宏伟交通网络㊂另一方面, 冰上丝绸之路 坚持共商㊁共建㊁共享原则㊂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强调,加强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关于北极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共商㊁共建㊁共享原则㊂[3] 冰上丝绸之路 将 一带一路 倡议的共商㊁共建㊁共享原则进一步发展㊂在收益与建设理念方面,均体现 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际共享性㊂2.平等参与性㊂ 冰上丝绸之路 的各方参与者均在建设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该特征在 冰上丝绸之路 的推广和建设过程中均有所体现㊂一方面,中俄两国作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发起国,都曾表态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㊂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表示,愿同俄方及其他各方一道,共同开发北极航线㊂[30]另一方面,在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已有多个欧洲国家表现出了对 冰上丝绸之路 的参与兴趣㊂例如,芬兰欢迎中国提出的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望推动其与国内 北极走廊 计划对接,使芬兰成为联通北极和欧亚大陆的枢纽国家㊂[31]挪威交通与通信大臣凯蒂尔㊃索尔维克㊃奥尔森说,他对芬兰修建一条与 一带一路 相连接的北极铁路的计划 非常积极 ㊂[32]而德国商界期待在中国推动的亚欧 新丝绸之路 重大项目中获得实际增益㊂[33] 冰上丝绸之路 平等参与性特征已经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正在逐步向各国推广㊂3.内容多元性㊂ 冰上丝绸之路 的内容呈现多元性特征,体现在其内容的涵盖面广㊁覆盖领域多及各项目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特征㊂一方面, 冰上丝绸之路 的内容涵盖面广,从最初北极航道的开发到航运基础上的互联互通与贸易合作,从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开采到各类丰富资源开发,从科学考察基础设施建设到军民融合㊂ 冰上丝绸之路 的覆盖领域包括航运㊁贸易㊁能源㊁科考㊁外交和地区治理等多个方面,在内容上呈现多元化特征㊂另一方面, 冰上丝绸之路 的每一类项目自身又呈现出层次多样的特征,逐渐向系统化规模化的态势发展㊂例如,核心项目 亚马尔 天然气项目,实现了极地钻井㊁永冻土施工㊁模块化建厂的规模化发展㊂[34]总体而言, 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全球性公共产品,其内容具有丰富性㊁多元性特征,以及向规模化立体化发展的趋势㊂36㊀㊀三㊁ 冰上丝绸之路 全球公共产品的内容与功能㊀㊀根据‘联合国千年宣言“,目前全球公共领域需要集中供给的公共产品包括对国家主权的尊重㊁基础设施㊁跨国通信运输体系㊁全球安全㊁全球和平㊁全球公共卫生㊁跨国协调机制和国际多边论坛等㊂[35] 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其内容与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以北极航道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跨国运输体系,以北极航运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安全治理,以深化交流合作为要旨的国际论坛,以及协调各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的跨国协调机制㊂(一)跨国运输体系领域:北极航道开发跨国运输体系方面, 冰上丝绸之路 开发了北极航道,促进跨国运输在北极地区实现快捷与安全运行㊂1.从快速角度而言, 冰上丝绸之路 之 东北航道 开辟了亚洲通往欧洲距离上更短的路途㊂该航程路线是连接亚洲欧洲的最短海上航程,亦是东亚连接北欧㊁东欧及西欧地区的最短航线,将成为北美㊁西欧和东亚间的重要枢纽㊂从距离来看, 冰上丝绸之路 开辟的新航线相比传统航线缩短30%以上的航程,将极大地降低航运成本㊁提高了运输效率㊂俄罗斯北极物流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船舶共297艘,比上一年增长35%㊂[31]2.从安全角度来讲, 冰上丝绸之路 沿线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较少,海上安全度较高㊂ 冰上丝绸之路 沿线环境特殊,严寒与冰面覆盖的海洋环境下,人员密集程度与人员往来频繁度均远低于低纬度地区,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较少㊂连接中国欧洲的传统航道途经东南亚㊁南亚㊁西亚地区,面临严重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例如军事冲突㊁恐怖主义㊁走私贩毒等㊂而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之 东北航道 沿线则局势稳定,较少受到通航阻碍㊂相比传统海上航运通道, 冰上丝绸之路 规避安全风险,提升航运安全㊁促进跨国运输在北极地区实现快捷与安全运行㊂(二)全球安全领域:北极航运安全治理在全球安全领域, 冰上丝绸之路 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为北极安全治理提供硬件保障,主要体现在航运活动规范㊁航运风险处理㊁全方位技术安全保障三个方面㊂1.航运活动规范方面,航行操作指南与导航技术对航运活动进行规范,增强了航行安全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航运集团,率先编纂了全球首部符合极地规则要求的‘极地水域操作手册编制指南“‘极地水域操作手册“‘北极水域航行培训手册“等文件资料㊂[36]与此同时,其自主研发的GPS光纤罗经专为北极航运设计,具有高精度㊁不受时间和地理限制的优点㊂中国率先编纂的规则,率先研发的导航技术极大增强了北极地区航行安全㊂[37]2.航运风险管控方面,极地冰区监测技术与风险防范系统在航行过程中的风险应急处理工作发挥重要作用㊂中国交通运输部直属的中国船级社(CCS)深入研究冰区船体的操作与监测,编制‘冰区操作船体监测与辅助决策系统指南“,为冰区航行风险评估决策提供了支持㊂[38]2018年,俄罗斯研发的 北极综合监测系统 正式启用,该系统用于北极环境监测与极地通讯,为北极地区海上航运管理提供保障㊂[39]3.技术安全方面,中俄等国科研院所取得的全方位多领域科研成果为极地安全治理提供保障㊂以中国哈尔滨工程大学极地大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为例,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我国在极地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多项政府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极地总体㊁极地导航㊁极地通信㊁极地声学㊁极地甲板机械㊁极地动力㊁极地材料等7大领域取得研究进展,为极地安全治理提供了全方位技术保障㊂2018年4月,全俄实验物理科学研究所表示,该中心正在研制用于北极地区航行的无人船,其航行㊁通信及船舶监测工作等都由机器设备完成,免除了船员生命安全保障工作㊂[40](三)国际论坛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国际论坛领域, 冰上丝绸之路 不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开放的沟通协商平台,还促进了国际合作深化㊂1. 冰上丝绸之路 搭建交流平台,创设沟通条件㊂ 冰上丝绸之路 搭建的国际合作论坛为各国政要与专家搭建沟通桥梁,将各方意见汇集,增进各国对彼此政策主张的了解㊂以2018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国际合作论坛为例㊂中国外交部㊁中国工程院及100多位来自中国㊁俄罗斯㊁挪威等国各行业学术权威专家㊁知名学者出席㊂[37]该多边国际论坛就政策与合作㊁港口与城市航行与装备开展了充分交流讨论,使亚欧各国对彼此在北极领域政策主张增进了解㊂2. 冰上丝绸之路 多边国际论坛从实质上推46动国际合作深化㊂论坛中展现的新思想新建议为 冰上丝绸之路 项目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案,助力各国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合作㊂2019年2月,北方海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北极东北亚冰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在冰上丝绸之路起始港吉林召开㊂论坛上,中国海洋学会北方海专业委员会委员窦博建议在东北与西北两个与俄罗斯毗邻的区域设立 冰上丝绸之路 蓝色自由港经济特区㊂[41]该提议对深化北极地区贸易㊁运输与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㊂ 冰上丝绸之路 在国际论坛领域为世界各国增进交流与深化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㊂(四)跨国协调机制:规范各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冰上丝绸之路 提供的跨国协调机制,对促进北极合作与解决北极地区争端具有重要作用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大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环境,相关国家围绕北极资源开发㊁航道使用㊁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愈演愈烈,军事部署步伐加快㊂[42]面对争端与博弈加剧的状况, 冰上丝绸之路 为各国在北极地区的互动创设了跨国协调机制㊂1.在合作方面, 冰上丝绸之路 重塑北极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北极合作顺利进行㊂在北极国际制度影响下开展北极治理合作是尤为重要的㊂[43] 冰上丝绸之路 在维持现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将 建制 与 改制 相结合,把 尊重㊁合作㊁共赢㊁可持续 的基本原则融入北极合作机制中,以新的合作机制来弥补现有机制存在的缺陷[44],为实现高质量北极合作注入新动力㊂2.在争端协调方面, 冰上丝绸之路 为各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提供了规范和协调机制㊂以极地航行活动为例,2018年9月26日,中国航海学会下设的专业组织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成立,负责协调极地航行的机制已在建设中㊂有报道称,设立极地航行专业委员会是冰上丝绸之路制度化进程中迈出的新的重要的一步㊂[45]随着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的逐步推进,协调机制将会逐渐完善,其功能将延伸至多领域,将对协调各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及北极治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㊂㊀㊀四㊁进一步增强 冰上丝绸之路 公共产品属性㊀㊀ 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公共产品,其最基本的两个属性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其属性还包括收益可以延伸至所有国家㊁群体及世代等㊂提高 冰上丝绸之路 的公共产品属性,可以从非竞争性方面出发,提高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增加供应渠道,提高供应质量㊂同时,也可以从非排他性方面出发,拓宽产品的使用范围,增强公共产品开放程度,发展 冰上丝绸之路 合作伙伴关系㊂(一)非竞争性方面,提高公共产品供应能力非竞争性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㊂增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公共产品属性,可以从增加供应渠道入手,吸引更多资本力量参与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㊂同时,也可以从提高供应质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借助 一带一路 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丰富经验,助力 冰上丝绸之路 的支点港口建设,促进 冰上丝绸之路 公共产品供应质量的提高,进而实现公共产品供应能力的提升㊂1.增加供应渠道㊂扩大合作范围,增加供应渠道,吸引更多资本力量参与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㊂从供给角度而言, 冰上丝绸之路 是由中俄两国发起并承担主要责任,通过两国的合作和集体行动来供给的㊂虽然中俄两国均具有较强的供给意愿,但在供给能力方面仍存在局限性㊂因此,有必要通过扩大合作范围,增加供应渠道,吸引更多资本力量参与建设实现供应能力的提升㊂一方面,吸引更多资本力量参与 冰上丝绸之路 核心项目,发挥核心旗舰项目的引领作用㊂据悉, 冰上丝绸之路 的核心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TOTAL)进行了参股,占20%的股份㊂[46]目前,核心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法国资本的参与对核心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㊂与此同时,法国亦在项目建设中获益,产生的合作共赢效果将对其他正在观望的国家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吸引更多资本力量参与到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中来,同时也将带动 冰上丝绸之路 其他项目的发展㊂另一方面,继续扩大 冰上丝绸之路 参与面,积极回应更多国家的参与意愿㊂目前,已有多个欧洲国家表现出了对 冰上丝绸之路 的参与兴趣,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冰上丝绸之路 的首创国和主要供应国,中国应该尽可能对提出的方案予以支持,并对参与意愿予以鼓励㊂以 冰上丝绸之路 中的 北极铁路 项目为例,2018年3月,据香港亚洲时报报道,连接芬兰和挪威的铁路修建方案脱颖而出,被选定为进一步考察的对象㊂德国商界期待在中国推动的亚欧 新丝绸之路 重大项目中获得实际增益㊂[33]56。
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北欧合作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北欧合作的新机遇近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北欧作为富有的地区,对中国提出的合作机会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对于中国与北欧合作的新机遇。
一、背景“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的倡议,意在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
该倡议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涵盖了从亚洲到欧洲的陆上和海上通道。
北欧包括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冰岛等国家,它们地处欧洲北部,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北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合作机会“一带一路”为中国和北欧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倡议的推行将促进中国与北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由于“一带一路”所覆盖的范围较广,加上北欧国家在金融、技术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双方有机会在更广范围的领域展开经济贸易活动。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加强中欧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北欧国家拓展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北欧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受益于“一带一路”所带动的贸易和投资,这使得北欧有望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高效交通和贸易走廊。
三、挑战和问题虽然“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和北欧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会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双方在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传统上的交流障碍。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需要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传统。
其次,由于“一带一路”的规模较大,涉及到的国家较多,因此工作难度较大。
需要更多的合作,以便更好地掌握机遇。
四、合作方向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和北欧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1)文化交流。
建立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机制,深化双方之间的文化认知和了解。
(2)技术交流。
加强双方在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实现双方技术的对接和创新。
(3)教育交流。
加强双方高等教育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实现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
东安霞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农业农村局(425900)唐东波东安霞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坏镇,是一家以蘑菇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注册资本3028万元。
2018年被评为湖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咼,人们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传统的蔬菜种植又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公司充分利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好机遇,流转土地200公顷,投资2.6亿元,创办了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
产业园打造的循环生态农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类型,是农业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项目优势。
截至目前,已建成13公顷的全自动化双抱白蘑菇工厂生产区,73公顷的大棚有机蔬菜水果生产区,13公顷的水产养殖区。
日产双抱白蘑菇30吨,年产量达万吨。
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年产量5000吨,水产品年产50吨。
产业园生产的30多个品种的蔬菜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双抱蘑菇、辣椒、茄子等11个产品获得绿色认证。
双抱蘑菇入选“永州之野”公共品牌。
产业园养殖的东安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东安鸡放养系统正在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产业园采用订单式生产销售,直接带动农户4120户,利用已有销售渠道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带动农户增收。
另外,农户也可直接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框架下,产业园与芬兰的大唐集团签订了《企业入驻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意向协议》。
产业园在2017年7月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后,在香港注册成立了香港东安农业公司,先后与香港俊力贸易有限公司、香港百佳超市、香港柜富国际贸易公司、香港赐福国际贸易公司等公司通力合作,将产业园的产品出口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2018年,出口创汇910万美元;2019年,签订进出口合同5000万美元,填补了东安县蔬菜直接出口的空白。
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座北极科考站落成的那一刻
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座北极科考站落成的那一刻作者: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13期当地时间2004年7月28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北纬78°55′、东经11°56′。
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座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科研条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极地区”指的是北极圈以北的区域,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千米(超过俄罗斯领土面积)。
其中,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分属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冰岛、芬兰和瑞典这8个国家,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重新规定了北极地区的主权问题:北极点及其附近海域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北极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科学考察的重要领域。
北极是全球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引起大气、海洋、陆地圈层发生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将对北半球国家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北半球国家,北极对我国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的影响,比南极更加明显也更加重要。
北极极涡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天气与气候;北极臭氧层的亏损,则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环境。
这些与我国的粮食种植、燃料供应乃至经济生产都有着极大的关联。
中华民族的北极情缘可以追溯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
1925年,我国与苏联、德国等33个国家加入《斯瓦尔巴条约》,从而拥有了自由进出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从事科学考察、生产活动的权利。
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来说,到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条约上中国的名字就这样躺进了朗伊尔城的博物馆,静静沉睡。
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及启示
2021年3月江㊀南㊀社㊀会㊀学㊀院㊀学㊀报Mar.2021第23卷第1期JOURNAL OF JIANGNAN SOCIAL UNIVERSITY Vol.23No.1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及启示黄㊀雯(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㊀要:㊀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保持密切关注,并持续影响美国对华北极决策㊂以代表性的从事北极问题研究的美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分析其观点倾向㊁研究重点㊁代表学者等内容,可以发现,上述智库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关注议题和研究人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研究观点和对策建议对美国北极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㊂关键词:㊀美国智库;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认知;启示中图分类号:D81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1026(2021)01-0037-06㊀㊀随着北极自然环境和地缘态势的加速变迁,北极资源开发㊁航道使用㊁环境保护等事务与中国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㊂201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㊁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 一带一路 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中国将 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㊂[1]2018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 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㊂[2]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深化北极各领域务实合作㊁推进北极治理机制优化的中国方案㊂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参与北极事务需要北极国家的认可和支持㊂在北极大国中,美国的角色无疑最为敏感㊁也最值得关注㊂那么,美国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这种认知研究有哪些特点?本文选取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展开研究的美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观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归纳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总体认知,并对中国的政策选择进行前瞻性思考㊂㊀㊀一㊁资料来源与数据统计㊀㊀近年来,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㊁伍德罗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the Wilson Center)㊁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㊁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㊁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㊁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等多家美国智库组织专家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开展研究,发布多份相关研究成果(见表1),涉及资源开发㊁航道利用㊁环境保护㊁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㊂从成果数量上看,胡佛研究所(5篇)㊁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3篇)㊁伍德罗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3篇)㊁史汀生中心(3篇)四家智库发布的研究成果最多,是美国关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重量级智库㊂从总体上来看,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持有警惕和防范态度,普遍认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在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具有多重政治意图㊂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将会对北极地缘政治态势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威胁美国的北极及全球利益?这些问题都是美国智库极为关注的㊂㊀㊀二㊁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解读㊀㊀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机和意图始终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北极国家极为关注的问题,美国多家智库学者就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意图和潜在影响进行73收稿日期:2020-05-26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课题 极地国家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CHINARE2016-04-05-05)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参与极地治理战略研究 (项目编号:14JZD032)的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黄㊀雯(1992-),女,广东东莞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智库,极地海洋战略㊂表1 美国智库关于 中国北极 的研究成果统计时间标题(翻译)作者智库2016年5月如果必须结交的朋友:在北极的俄罗斯和中国斯蒂芬妮㊃彼得拉克㊁蒂莫西㊃威廉㊃詹姆斯㊃史密斯2018年11月北极新地缘政治: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演变斯蒂芬妮㊃彼得拉克兰德公司2018年2月合作与竞争:在中亚㊁远东和北极的俄罗斯与中国保罗㊃斯特朗斯基㊁妮可㊃吴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7年6月在北极的中国安妮㊃玛丽㊃布雷迪2018年2月中国:新的 近北极国家 杰克㊃德基2018年11月中国越来越多的北极存在谢里㊃古德曼㊁马里索尔㊃马多克斯伍德罗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2015年8月加强中美北极合作戴维㊃斯莱顿指挥官2015年8月在北极能源竞赛中,美国和俄罗斯是极地对立面加里㊃罗海德上将2017年5月北极安全与俄罗斯和中国构成冰冷的国际象棋游戏爱丽丝㊃希尔2017年10月中国正在抓紧北极融冰的地缘政治机遇马克㊃罗森2017年11月无约束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北极安全的新挑战马克㊃罗森胡佛研究所2017年1月北极地区的中美关系:未来合作蓝图希瑟㊃康利2018年2月中国倡议 冰上丝绸之路 简㊃纳卡诺㊁威廉㊃李2018年2月中国的北极梦希瑟㊃康利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8年2月中国的北极:身份斗争孙云2018年8月中国北极政策的复杂性孙云2018年10月北极的选择:为什么美国应投资中国的未来艾丽森㊃麦克法兰史汀生中心2018年11月中国和俄罗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连㊃苏菲外交关系委员会2014年9月格陵兰岛淘金热 格陵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陷阱蒂姆㊃波尔斯玛㊁凯文㊃弗利布鲁斯金学会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上述智库官网信息整理所得㊂了多角度的分析㊂在这些解读中,不乏一些理性客观的声音,但多数学者是以竞争性思维来审视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怀疑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动机和战略意图㊂(一)对中俄北极关系的看法俄罗斯是重要的北极国家,同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北极治理㊁国际秩序演进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㊂作为北极域外国家的中国,与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中的双边关系得到了美国智库的关注和重视㊂兰德公司的斯蒂芬妮㊃彼得拉克(Stephanie Pezard)和蒂莫西㊃威廉㊃詹姆斯㊃史密斯(Timothy William James Smith)在‘如果必须结交的朋友:在北极的俄罗斯和中国“中指出,中国不仅对俄罗斯的能源资源感兴趣,而且对在北极地区的海岸线也感兴趣,由于俄罗斯对运输权和使用其破冰船收取费用,所以俄罗斯是直接受益方㊂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中俄在北极事务中的互利关系的前景并不确定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北方海航道将变得越来越容易通航,俄罗斯将越来越担心外国力量的存在㊂在此情势之下,一旦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中变得更具侵略性,威胁中国的经贸投资和参与北极事务,中国可能会与俄罗斯保持距离㊂[3]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例如,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连㊃苏菲(Sophia Lian)在‘中国和俄罗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中强调,俄罗斯支持 一带一路 建设,借以推动俄罗斯远东㊁中亚和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加快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为未来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活动奠定基础㊂[5]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保罗㊃斯特朗斯基(Paul Stronski)和妮可㊃吴(Nicole Ng)在‘合作与竞争:在中亚㊁远东和北极的俄罗斯与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中的关系是多元和复杂的,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㊁经贸投资㊁资源开发等问题上虽相互合作,但也83存在竞争关系㊂[4](二)对中国北极投资的解读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对外投资持续增加,对北极地区的经贸投资不断增长,这引起了北极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注和担忧㊂有学者指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经贸投资存在增长过快㊁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应当引起北极国家的警觉㊂例如,胡佛研究所的马克㊃罗森(Mark E.Rosen)在‘无约束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北极安全的新挑战“中,特别对中国的外国投资项目进行了统计㊂具体来说,2005~2017年,中国在北极国家(包括芬兰和瑞典)的经济投资超过1.4万亿美元,其中892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㊁资产㊁合作协议㊁融资协议或其他项目㊂虽然这些交易都是合法的,但仍然存在透明性问题㊂毫无疑问,中国对北极国家的投资在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在交通㊁能源㊁基础设施㊁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㊂[6]然而,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持相对客观㊁理性的看法㊂布鲁斯金学会的蒂姆㊃波尔斯玛(Tim Boersma)和凯文㊃弗利(Kevin Foley)在‘格陵兰岛淘金热 格陵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陷阱“中指出,尽管西方对中国在格陵兰的战略意图存在质疑,但这种担忧是没有根据的㊂在过去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矿业和石油公司成为全球资源投资的主要参与者,北极国家寻求中国公司的投资是合乎逻辑的㊂[7](三)对中美北极合作的探讨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发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北极合作,加快和完善北极治理进程,也得到了美国智库学者的关注㊂史汀生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北极的选择:为什么美国应投资中国的未来“指出,在北极事务中,中美在多个领域存在合作基础㊂例如,中美都认为西北航道和北方海航线是国际水域㊂此外,作为阿拉斯加州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可以在北极地区经济开发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㊂美国并不需要验证中国对该地区的主张,虽然中国可能需要推动新的北极治理形式,但美国可以利用北极国家的地位与现有的区域治理形式(如北极理事会)与中国开展合作㊂[8]戴维㊃斯莱顿(David Slayton)在‘加强中美北极合作“中强调,中美两国有三种北极合作方式:一是将突出的战略性北极议题添加到既定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中;二是在美国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期间,加强与中国在北极事务上的联系;三是在国际海事组织㊁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水文组织等会议上,加强两国在北极议题上的对话㊂具体而言,可在五个重要的领域加强中美北极合作:第一,由于北极是气候变化的中心,北极气候变化研究和政策是我们两国之间合作的自然区域㊂第二,重点讨论北极海洋安全和保护北极海洋环境的战略㊂双边合作还可以包括确定一系列海洋保护措施,例如海洋保护区以及研究这些措施如何与未来在北冰洋的商业航行相结合㊂第三,北部水域的海上执法,特别是与渔业有关的海事执法㊂第四,北极理事会北极海洋航运评估(2009年)中确定的北极海洋基础设施的巨大差距需要主要海洋国家的关注㊂第五,联合开展北极海洋研究㊂在北极冰雪覆盖的海域进行的联合破冰研究可以为中美运营机构提供合作经验,同时也在资助机构之间建立了联系㊂[9](四)关于中国北极身份的讨论中国的北极身份即中国以何种身份参与北极事务也是美国智库关注的重要问题㊂史汀生中心的孙云(Yun Sun)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角色遭遇了身份危机㊂[10]‘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将中国列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并确定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主要国家利益㊂由于中国的非北极国家认同,为证明其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所做的详尽努力也揭示了一种经过精心校准的方法㊂中国了解自身并非北极国家,且在北极没有陆地或海洋领土㊂因此,中国宣称其是 近北极国家 ㊂这一事实严重限制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能力,也决定了中国必须寻求与北极国家㊁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地方实体的北极合作来实现其北极政策目标㊂(五)对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认知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提出后,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机和战略意图更为关注,尤其关注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的未来发展动向㊂[11]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简㊃纳卡诺(Jane Nakano)和威廉㊃李(William Li)指出,中国对北极的兴趣来源于北极地区潜在的能源㊁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㊂不过,要实现中国在上述领域的战略利益,却存在诸多现实难题㊂简㊃纳卡诺等认为,中国积极推进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是基于维护潜在的北极利益的考量㊂具体而言,首先,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包括全球约13%未发现的原油和30%未发现的天然气㊂虽然这些石油和天然气沉积物因极寒天气被冰盖固定在北极海床下,但海冰逐年减少为开发工作铺平了道路㊂目前,中国与北极地区最重要的联系是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中国公司持有股权并提供大量融资,中国长期93从该项目中获得每年大约4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㊂然而,北极石油和天然气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取决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周期性特征以及其他供应源的前景㊂由于气候恶劣㊁基础设施有限与环境敏感,北极资源开发仍然困难重重㊂其次,北极航道的商业吸引力在于航运的便利性㊂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为中国从欧洲和北美获取能源产品提供了更快的运输替代方案,这是北极航道的重要优势㊂不过,第三条北极通道,即跨北极航道(Transpolar Sea Route),目前只能借助重型破冰船才能进入㊂另外,除了东北航道中的部分航段,大多数北极航道的基础设施和搜救能力都很差,客观上难以满足航运需求㊂再次,通过北极水域能够提升中国船舶运输的安全性㊂北极航道为中国的远洋运输提供了替代性的贸易通道,使得中国船舶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有效避免航运拥堵㊁海盗出没等问题的出现㊂最后,中国可能会在北极地区彰显更加活跃的商业和能源影响力,作为加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影响力的手段㊂例如,通过北极水域的潜在航道将使中国船只绕过苏伊士运河或美国海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好望角,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行动能力㊂此外,白皮书将中国的北极发展目标与 一带一路 倡议结合起来,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㊂中国提出的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升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㊂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㊁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该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开发重点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寻求被认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美国退出国际承诺的时候,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也可能只是中国宏大地缘政治目标的一小部分㊂[12] (六)中国的北极利益或北极动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举一动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㊂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引起了北极国家的强烈关注㊂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是什么?中国的北极政策意图是什么?上述问题同样是美国智库学者关心的问题㊂安妮-玛丽㊃布雷迪(Anne-Marie Brady)强调,中国在北极地区有三个核心利益㊂第一类是安全利益,包括传统安全利益和非传统安全利益㊂第二类是资源利益,北极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重要保障㊂如可供开发的石油㊁天然气㊁渔业㊁旅游业资源等㊂第三类是战略利益,加快参与北极事务将有利于中国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增强全球行动能力㊂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的行动能力和保障能力㊂[13]希瑟㊃康利(Heather A.Conley)在‘中国的北极梦“中指出,中国北极政策的组织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角色定义为尊重㊁合作㊁共赢;将 一带一路 倡议与其全球经济政策联系起来;中国北极政策的主要推动力是 探索和了解北极 ㊂换句话说,要保证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层面不受限制地参与北极事务,并减少北极国家限制中国探索北极的机会㊂基于上述政策和利益考量,中国将寻求建立 多层次的北极合作框架以实现双赢 ,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为北极做出贡献并 共同分担责任 ㊂这样的合作框架包括 提供来自中国的专业知识㊁技术㊁资本和市场 ,这也契合了中国将北极经济活动纳入 一带一路 倡议的决定㊂虽然中国所倡导的北极合作建立在北极理事会和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复杂的治理网络上,但这一多层框架在实践中如何运作尚不清楚㊂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多边论坛来实现其北极政策目标㊂[14]㊀㊀三、美国智库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特点㊀㊀美国智库在开展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㊂通过统计和分析传统基金会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㊁外交关系委员会等智库发表的有关北极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上述智库在研究主体㊁关注议题㊁政治倾向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特点㊂具体而言:第一,研究成果的发布集中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㊂在2013年前后,针对中国㊁日本㊁欧盟等国家寻求申请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国,有可能给美国北极利益带来不利影响的状况,上述智库开展了较为集中的研究和分析,一致认为美国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阻止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在2018年前后,中国提出‘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倡导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㊂8家智库较为集中地开展了对中国北极政策的研究和探讨㊂2013年和2018年是中国北极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时间节点,美国智库均予以重点关注,反映出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动态性和及时性,为美国北极决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㊂第二,关注议题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㊂美国智库对中国北极事务的关注涵盖气候变化㊁航道利用等领域在内的多领域,不仅涉及传统安全事务,也包括资源开发㊁经济发展㊁原住民生活㊁基础设施完善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关注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特04征;从研究主体来看,美国智库的北极问题研究早已突破了仅有智库学者参与的状况,日益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㊂近年来,美国智库参与北极问题研究的人员日益多元,既有美国本土人员,又有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员,还出现了中国学者的身影㊂既有长期从事北极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海岸警卫队等政府部门的官员㊂研究议题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因而也得到了上述智库的高度重视㊂第三,负面认知和理性声音相互交织㊂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态度呈现出消极评价和冷静看待两种态度,消极性评价占据主导地位㊂绝大部分负面认知认为,随着中国全球政治㊁经济影响力的快速提高,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有可能会对美国北极利益产生战略威胁㊂理性的声音则认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美国应客观看待㊂由于意识形态㊁党派㊁利益集团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不同学者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存在一定的负面认知不足为奇,但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和传统对华战略(接触战略)没有改变中国,反而让中国变得更加 自负专断 [15],美国对中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研判发生根本性转变[16]的背景下,对华负面观点获得了较多支持和更大市场㊂负面认知和理性认知并存,负面认知占据主导地位所体现出美国智库认知的复杂性,表明了美国维护北极治理主导权的强烈愿望和对中国快速崛起的战略焦虑㊂四、对中国的启示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㊁美国在北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负面认知,中国应重视美国在北极事务上的利益关切,扩大双方在北极事务上的共同利益㊂不过,由于特朗普上任后积极推崇 美国优先 的外交理念,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可能面临来自美国方面的风险和阻力㊂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参考策略:第一,明确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机和意图㊂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面临来自美国的质疑和不信任,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动机和意图并不明确㊂中国进一步明确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利益目标和推进路径,向外界展示与说明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积极意义和对北极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对于减轻美国的战略焦虑大有裨益㊂在参与北极事务建设过程中,中国需要以更加清晰的话语表达自己㊂具体而言:其一,在身份定位及行为塑造等方面向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展现一种负责任的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理念㊂其二,在有关北极国家之间划界㊁资源争端等方面,坚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表明中国对北极现状的尊重和负责任态度㊂第二,推进中俄北极合作,进一步优化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外部环境㊂俄罗斯在北极资源开发和航道利用中占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是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中国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㊂[17]在合作领域上,中国可以提供俄罗斯需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换取俄罗斯的北极资源和开发利用交通走廊的支持㊂双方以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㊁资源合作为重点,积极推进资源开发㊁航运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北极合作㊂在合作主体上,官方在合作起步阶段应当作为主导力量推动企业㊁科学家㊁社会团体共同参与㊂随着合作的逐步展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力量㊁社会力量在中俄北极合作中的分量,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合作局面㊂第三,以科技合作为突破口,将资源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合作领域㊂科技发展是有效应对资源开发㊁环境保护㊁原住民权益维护㊁安全保障等问题的重要路径㊂美国官方㊁非政府组织㊁利益集团等多主体极为重视科技进步,意图借助这一 工具 有效提升参与北极治理的能力㊂[18]与此同时,科技发展将加快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手段的更新换代,是推动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㊂对中美两国而言,科技合作是实现北极利益的有效方式,这一低政治议题又可以减轻战略互疑,可以作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突破口㊂[19]此外,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北极资源开发的态势十分明显㊂2017年4月,特朗普政府发布 优先海上能源战略 ,扩大在北极和大西洋的石油钻探;2018年2月,又发布了未来10年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机场㊁铁路㊁海港㊁雨水排放系统等作为 核心基础设施 将得到改善㊂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北极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呈现出加强的趋势㊂与此同时,中国在铁路等方面的建设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美展开合作可以完善美国在该领域的不足㊂中美在北极资源开发㊁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合作,既可以满足美国方面发展经济的需求,又可以作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重要抓手㊂第四,加强与北欧国家的项目合作,以示范性成果减少美国疑虑㊂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可以对美国主导下的北极秩序形成制约和平衡,有助于促进北欧国家的利益㊂此外,北欧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更新和完善,亟待寻求海外资金㊁技术的投资与合作,中国对北极投资的扩大满足了这一需求㊂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提出,得到了北欧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在资源开发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认可和参与㊂例14。
一带一路推动共同繁荣的例子
一带一路推动共同繁荣的例子
一带一路,是政府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世界呈现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和社会文明多样化”设计的一项世界政治战略,被誉为“亚洲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以和平、开放、包容、共赢的
方式,携手沿线国家,共筑合作共赢桥梁,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共同繁荣。
比如,中韩的“高铁士力川计划”。
“高铁士力川计划”是由中国与韩国共同谋划的一项大型跨国项目,旨在建设韩国“大军机路”,建成超高速“高铁士力川”线路。
此次投资18亿美元,有利于中南部经济发展,并有助
于中韩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实现经济互惠发展,实现繁荣共利。
同样,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也在“一带一路”推动下不
断发展壮大。
中国政府推出“与东盟建立自贸区”让投资者更好地发挥资本的活力和经济活力,并(可以)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引入东盟市场。
此外,“一带一路”还推行许多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国
家间加强文化活动交往,提高各国在文化上的交流。
比如中国举办的北欧文化季,汇集了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拉脱维亚等国的艺术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以及展示东北欧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北欧艺术,激发各国文化交流的新活力。
总之,“一带一路”以和平的方式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
发展和社会合作,实现了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和繁荣,是推动全球繁荣的重要力量。
高中政治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程标准】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及主要成就。
【核心素养】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
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难点:建国初三大外交方针的内涵意义课前案有效预习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内容: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1)“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3)“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成就(1)新中国成立之初①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求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千万欧元投向上游纸浆制造!恒安集团参股芬兰芬浆项目
资讯iNFORMATiON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和“改革再出发”四大板块,旨在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促进亚洲开放和联动发展。
A P 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女士率领的A P P(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开幕式,聆听了习近平主席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同时,A P P(中国)代表团还应邀出席了“跨国公司投资新趋势”CEO圆桌会谈,“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税改:‘抢跑’的经济实力”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等分论坛讨论,和与会政商界人士共同探讨和交流了跨国企业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深入讨论营商环境,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恰逢海南经济特区设立30周年。
A P P(中国)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快速发展,2017年在华实现销售额逾550亿元人民币。
同时,本着清洁生产、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A P P(中国)积极发展现代化绿色造纸业,在海南建立了中国首家“林浆纸一体化”的绿色循环产业基地。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A P P(中国)联合其母公司金光集团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在国内与海外大力发展产业基地。
A P P(中国)将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通过原料进口与成品出口,实现沿线国家资源互补,坚定地支持中国扩大国内进口商品市场的开放政策。
此前,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下一步将推动金光集团环保产业在海南的发展”,以助力海南自贸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黄志源还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南区位优势明显,金光集团将积极发挥作用,推动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推动产业规模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同时,A P P (中国)还将采用“工业4.0”+人工智能的先进科技,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推进产业升级,使传统造纸工业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帮助中国真正由“造纸古国”转变为“造纸强国”。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国贸易水平的影响
王泉颖(濮阳市海关事务服务中心,河南濮阳457000)摘要: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较大,为此,要正确认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认识到其影响作用。
关注贸易便利化进程,需结合国内市场,分析扩大贸易便利化对企业经济影响,认识到我们发展的不足,以持续推动贸易便利化,使其利于大、小“通关”,不断推进新措施。
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针对中国出口国贸易水平的提升,给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中国;出口国;贸易水平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1)08-0015-03收稿日期:2021-01-06作者简介:王泉颖(1990-),女,河南清丰人,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海关统计、原产地签证(依据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便利化在未来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经济,就要加强贸易便利化程度,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国内经济增长,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当前,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国家为推动其自身发展,非常重视贸易便利化,积极探索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以提高其出口贸易水平,而且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便利化程度对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如何,是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度分析(一)指标体系的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贸易便利化水平测度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在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际上并没有达成一个标准共识,不同学者都会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衡量。
有国外学者会使用四个指标,对贸易便利化程度进行衡量,即服务设施、制度环境、海关环境、港埠效率,通过相应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贸易便利化可以使得一个国家的贸易水平得到提升,若此过程中服务设施建设得到提升,那么针对贸易增长贡献率也会增加,最多可达百分之四十一。
不同因素会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多样性产生影响,如对货物出口及市场准入等成本的影响,海关和边境合作,可增强贸易物流透明度及清关效率。
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
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一、引言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是指不同国家在经济上的合作与发展,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增进各国利益共享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之间开展经济合作与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本文将从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合作三个方面探讨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的重要性与意义,并介绍相关政策与案例。
二、贸易合作贸易合作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市场的开放和贸易的自由化,为不同国家之间开展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贸易中,各国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国际合作和竞争,同时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人民间的友谊。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一系列贸易合作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不断深化与各国的贸易往来,提高贸易合作水平。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共建“中哈俄经济走廊”,壮大了亚欧大陆桥物流通道,促进了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和互联互通。
同时,中国还开展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等一系列自贸区合作计划,实现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促进了地区内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投资合作投资合作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的重要手段。
不同国家之间的投资往来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而合作中涉及的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也是会对各国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中国青海省与芬兰合作开发绿色能源,芬兰公司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绿色能源基地,将利用中胶集团在青海省的著名绿色能源基地进行投资,旨在提高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帮助芬兰扩大在亚洲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南洋生态城”,利用新加坡在环境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环保、智能化、低碳能源的文化城市。
四、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促进各国在科技成果方面的共享和交流,从而实现技术优化和提高产业效率的目的。
例如,中国与美国就电动汽车领域开展了技术合作,美国的特斯拉公司在中国的建立了一个汽车制造厂,这可以提高中国的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水平,并有助于实现中国的绿色交通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
芬兰作为北欧国家之一,对一带一路合作非常感兴趣,这对于中芬两国的经济、政治和人文交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是一带一路和芬兰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芬兰作为北欧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与中国在制造业、高科技等领域具有互补优势。
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为芬兰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北欧市场提供了便利。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和芬兰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亚欧大陆桥、北极海运输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提升亚欧贸易通道的便利性和效率。
此外,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芬兰的“北方综合运输通道”战略相契合,两国可以加强在港口开发、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合作
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和芬兰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芬兰在信息技术、清洁能源、环保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与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的空间。
双方可以共同开展科研
项目、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
三、文化交流合作
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和芬兰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芬兰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加深彼
此的了解和友谊。
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人员往来和旅游合作,为两国
人民提供更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在教育领域,中国和芬兰可以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生互访,促进教育
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此外,两国在文化艺术、体育、影视等领域也可
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环保合作
环保合作是一带一路和芬兰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芬兰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中国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
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芬两国可以加强环保技术交流,共
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
芬兰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先进的林业管理经验,中国在林业资源
开发和保护等方面需求巨大。
双方可以加强林业合作,推动可持续林
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
总结
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经济合作、科技创新合作、文化交流合作以及环保合作都是合作的重要领域。
通
过加强合作,中芬两国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地区和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克服合作中的困难与挑战,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与芬兰合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