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药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专家个人信息(部分)傅超美——中药药剂学专家傅超美,男,1961年生,四川省简阳市人。
博士,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4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到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年。
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主任、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药剂学》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001年被成都市团委评为十佳青年教师,2003年成都市大中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长期承担本专科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的课程为《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剂学》以及《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
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四物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示范性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攻关课题“青黛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系统研究”;作为主研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大川芎丸研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固体制剂共性技术——制粒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脑血清研制”等8项。
还承担了10余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和10余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研制新药。
取得“熊胆舒喉片”、“镇咳宁胶囊”等5项新药证书。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医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3部。
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聘请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药剂学》编委,作为副主编出版《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作为编委出版《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中药新制剂研究与应用》(第三版)。
吴纯洁——中药炮制制剂专家吴纯洁,男,1965年生,四川省绵竹县人。
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留校在中药炮制教研室任教;1992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制剂教研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药制剂教研室任教研室副主任。
药学院导师名单 -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工部、研究生处
指导专业 导师姓名 性别 名称 陈忠 赵华军 王兴亚 陆红 王慧铭 姚立 夏道宗 林能明 药理学 郑高利 男 男 男 是 女 男 男 男 男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副教授 2.中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 代谢、抗炎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药药 副教授 理学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功能 教授/主任药 抗癌中药研究 师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研究员 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2.抗癌中药研究;3.中药防治脏器纤 维化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主任药师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 2.药物毒理学研究;3.中药治疗代谢 程师 性疾病研究 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研究方向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和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药及天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药剂(含炮制、中化、质量)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的研究 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及临床效用研究 慢性肝病防治中药药理药效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副研究员 副主任药师 职称 教授/院士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级高工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全国五大药学院之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全国五大药学院校简介(一)——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首先是我就读的学校,四川大学的华西药学院。
华西药学院最强的是药剂、药化,药分等也不错,临床药学更是中国首创的,据说目前国内高校用的临床药学的教材全是在我们的基础上编的。
华西药学院还有个特点,那就是面积大,据说是全国各个药学院中最大的,无数其他的药学院羡慕不已。
华西药学院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创建于1932年,是我国最早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药学院系之一。
1953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后设立药学和药物化学两个专业;1985年,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学校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1987年3月,在原药学系和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药学院;1989年,在国内率先招收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000年10月,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随之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华西药学院现有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华西钟楼和荷花池畔。
现有十一个教研室,一个药物研究所,三个中心,即:药物化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生药学教研室、药物分析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生物制药学教研室、物理药学教研室、临床药学教研室、药事管理学教研室、中药制剂学教研室;四川大学药物研究所;现代药学专业教学中心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和药事管理培训中心,1个生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
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教授25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3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等13人,讲师27人,助理研究员和实验师等16人;省学科带头人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
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00名左右,博士生、硕士生160余人,全院在校生1200余人。
华西药学院现设药学本科专业,下设药物化学、药学和临床药学三个专业方向。
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和药理学)。
曾晓荣个人简历
曾晓荣个人简历曾晓荣,男,1955年5月生。
1990~1992年留学于日本国立德岛大学。
1997~1998年德国国立Tübingen大学访问教授, 现为泸州医学院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省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省重点学科(生理学)学术带头人,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频心电图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省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 省医学会理事,省青年科技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生理通讯》编委,《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编委,《泸州医学院学报》副主编,《西南国防医学》编委,泸州市科协主席。
受聘担任华西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0院校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汕头大学、温州医学院客座教授。
先后主研课题3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项目15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
获科研成果奖17项,其中获省部级奖6项,省厅级奖7项。
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获国家、部省、市院级优秀论文奖32篇。
先后获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四川省首届青年科技奖, 四川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
1993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996年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首批入选者。
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5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曾先后受到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研究方向:心肌电生理学(生理学)杨艳个人简历杨艳,女,1965年3月生。
1986年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分配至泸州医学院工作。
1991~1994,攻读华西医科大学药理硕士学位,获硕士学位。
四川大学药学院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
药学院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一、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2009届药学院毕业研究生142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120人。
硕士攻博12人,占硕士毕业生人数的10%。
表一:就业去向从表一总体上看,2009年华西药学院研究生就业状况和2008年相当。
毕业生人数和2008年人数也相当,到目前为止,142名毕业生中明确的有134名就业,目前情况判断,研究生就业率应该和去年相当。
分析就业去向,今年和去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新的特征。
和去年一样企业单位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到就业比例的33.10%。
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和去年基本持平,但是今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医疗单位的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在总人数相当的情况下,由去年的14名增加到今年的23名。
可见,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和规范,临床药师及药剂师需求人数在增加,也为药学专业创造了新的就业途径。
但同时看到2009年研究生就业面临了一些问题,在今年11月中旬有7名学生虽已就业但还没有确定其就业去向,确定有一名学生还没有就业。
同时,前往学校、医药等事业性单位的人数比前几年有所增多。
表二:地域流向分析分析表二地域流向看出:四川地区主要是成都地区,是成都地区生源和非成都地区生源的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之一。
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也是毕业生流向较为集中的地区。
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些城市在制药企业的规模和条件方面都比较好,所需求的职位大多是研发和生产和管理等,发展的空间比较大,所给薪酬较高,能够吸引毕业生去。
其次,毕业生在就业流向上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业地与生源地有较强的关联性,因为每年招生来源主要是四川地区所占比例最大,毕业后都想方设法回到当地或附近城市,这也是四川地区就业人数居多的原因。
再次,许多农村来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到大城市就业。
而北方城市和西部等省会城市一方面来的单位少,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发展空间和宣传力度及影响力都不如南方城市,所以毕业生去的很少。
中药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_张中堂
收稿日期:2009-03-23; 修订日期:2009-07-29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070413113);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资助经费项目(No .XJ2005008)作者简介:张中堂(1984-),男(汉族),安徽六安人,现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用二萜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简介:张群林(1973-),女(汉族),安徽无为人,现任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药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张中堂1,张群林1*,张云静1,丁秀年2(1.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 230032;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综述了丹参有效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法、加压液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真空液相层析法等,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0)03-0728-02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 v i a m 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
其现代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明显的钙拮抗剂作用;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作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等[1]。
张毕奎-糖肽类及其他
Ireland
www.rivm.nl/earss/database
我国临床VRE分离率
10 E.faecalis 粪肠球菌 E.faecium 屎肠球菌
8
6
%
4 2 0
0 1.1 0 1.1 1.3 3.2 1.2
4.2
3.8
0.8
2005 SEANIR SEANIR
2005
2006 MOHNARIN CHINET 2006 2007
证据级别 AII
利奈唑胺
600mgPO/IVBID
AII
• 万古霉素难以穿透进入肺上皮细胞内液以及肺组织
– 万古霉素 + 利福平? – 小型开放标记 RCT :总效应优于单用万古霉素 (p=.047), 但 利福平耐 药发生达 1/3 (相关治疗失败)。1
• 利奈唑胺在肺上皮细胞内液浓度高于血药浓度
1.Graziani 1988; 2. Matzke 1986; 3. Albanese 2000; 4. Georges 1997; 5. Lamer 1993; 6. Daschner 1987; 7. Blevins1984; 8.Wilson 2000; 9. Stahl 1987; 10. Wise 1986; 11. Frank 1997; 12. Lovering 2002; 13. SmPC; 14. Gee 2001; 15. Gendjar 2001;16.Olivier et al., 2006 1.
50Ccr<70
30Ccr<50 15Ccr<30 Ccr<15
糖肽类临床应用
• 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 林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 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 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 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 口服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伪膜 性肠炎患者。
兰州大学药学院导师简介
李红玉,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198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沖肃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丨993年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于洧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优秀博十毕业生称号”;同年进入兰州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出站后留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丨:作。
工作后被中国科学院聘为高级访问学者,其间乂作为兰州大学的卨级访问学者在德国马普化学生态学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先后担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了生物学系上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兰州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3前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现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蜗金、多项畨部级稱金以及企业横向蜗金。
刃外,还参加了 3项国家大型项0。
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专利等封士兰,女,1957年出生,天然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执业药师,兰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2002年被评为4肃省555人才,2002年获4肃省园丁奖,2003年主持原兰州医学院申报药物分析硕士点,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
研究内容:中草药中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及质景标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体内分布和代谢研宄、中药新药研究。
主讲的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现代色谱及芄在氐药中的应用,中药制剂分析社会任职:兼4肃畨药学会理事及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咗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4肃色谱委员会委员。
研究成果: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项口 1项,省攻关项02项。
获省级科技奖2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40佘篇,2篇被501收载。
倪京满教授1988年硕丨: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甘肃省药学会常务埋事。
涂永强
由日本化学家光延旺洋(Mitsunobu, O) 等人于1967年収现, 是现代有机合成中常用癿反应。 该反应能将醇通过不三苯基磷和偶 氮二羧酸二乙酯(DEAD)反应转化为多种化合物,比如酯。此反应 癿特点是条件温和,产率高幵带有
构型翻转。在有机合成中常
用来使一个带羟基癿手型碳原子在温和癿条件下収生构型翻转,以改
环己烯
AIP:异丙 醇铝
可 分 离
具有抗HIV活性复杂天然产物 Didemnaketal癿合成研究
缺陷
由于产物3 中羟基和醛基特定癿位
置耄容易形成六元环半缩醛10,未能分离到直链 结构癿化合物3。
研究 成果
3
倍半萜癿合成新路线 収现了40余种新结构多环倍半萜及20多个活性物 质,提出幵实现了其仿生合成路线,为新型萜类 抗癌药物癿研究提供了兰键癿先导模型
入学后,他吃惊地収现,一路第一癿他入学成绩竟是班上40 多个同学中最低癿。从正数第一发成倒数第一,这还真让好强癿 他压力丌小,在上大学乊前根本没学过英语癿他只好从ABC开始 学起。 等到临近毕业时,在全年级100多名学生中,涂永强癿成绩 已经排到了前10名,幵在60多位同导师耂生中顺利地耂上了黄文 魁教授癿硕士研究生,这次他又是第一。
扎根中国西部癿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家——
涂永强教授
组长:杨逸 组员:黄昆涛 陈文佳 杨 茜
2013年6月
展示流程
1
个人简介
2
生平轶事
3
研究成果
资料档案
涂永强教授
涂永强,男,中国科学院院士,兮州大学长江学考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汉族,1958年生,贵州遵义人,中兯党员。 1982年毕业于兮州大学有机化学与业, 1989年获博士学位 幵留校仸教;1993年1月至1995年11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兮 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员。原兮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 点实验室主仸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西方经济学专业孙新雷,男,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主讲《西方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和参与编写学术性著作15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多项。
孙学敏,男,教授,博士,硕导。
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西方企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和中小企业管理研究。
曾在《经济日报》、《中国物价》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开放架构下的中小企业管理论丛》(1-6卷)、《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等学术著作20余部,主持“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的管理问题研究”、“河南省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企业竞争方式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改变”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20余项,获省级科研奖励8次,获郑州大学及郑州大学商学院科研及教学奖励15次。
其主讲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荣获郑州大学“2004年精品课程”。
孙学敏教授是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教学优秀奖二等奖获得者,“郑州大学最满意授课教师”称号获得者,郑州大学科研奖获得者,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国民经济学专业杜书云,女,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
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郑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房地产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先后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郑州市“三育人”、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多年致力于土地制度、地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问题的研究,主编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学术著作;在《经济地理》、《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房地产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土地农转非规律及其应用研究"(1997)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2005),主持省级和厅级项目7项;成果获省级奖励多项,2000年获郑州大学“科研优秀奖”,因辅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论文竞赛本人获得国家“园丁奖”。
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一序
我国
1、一般院校:药事管理学(Pharmacy Administration)、医药国际贸易等专业 – 专业课程包括:药事管理与法规、市场营销学、会计学、
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心理学、药 物经济学、临床药学等
3、其它院校:制药企业工业管理、医院药房管理等
第一讲 药事管理学研究概况
一、药事管理学科
二、药事管理学科课程设置和研究 生培养
三、药事管理专业研究生应具备的 能力
一、药事管理学科
(一)药事管理学科的含义
药事管理学科是应用社会学、法学、 经济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理 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 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 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众用 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
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一序
学习目的
建立科学的研究思路 掌握药事管理学领域研究手段 熟悉药事管理领域研究内容
通过学习,达到……
在当前的药事管理领域中选择出值得研究 的问题,确定研究题目
围绕命题,确定严谨的研究设计方案
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使研究能 够科学地实现
客观地评价与分析药事管理学研究题目、 内容与结果
• 确定任务,对任务进行分类和归集,进行任务分工,确定职责职 权,确定决策部门
– Leading:领导
• 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和团队,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处 理个体的行为问题
– Controlling:控制
• 监控、评估工作绩效,将之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纠正偏 差
–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
专业方向
药事管理 管理药学 (药学的)社会和管理科学 药物政策和评估学 医药行业市场、销售和广告 医药行业的法律环境 药物经济、政策与产出研究 社会、管理和临床药学 药物社会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经济学
华西药学院在岗研究生导师名单及联系方式
85503222
何菱
女
1958
副教授
2000
85503034
成丽
女
1959
副教授
2000
85503516
药剂学
8人
尹宗宁
女
1964
副教授
2002
85502917
贺英菊
女
1960
副教授
2000
85503036
孙逊
女
副教授
2006
85501615
杨红
女
1962
副教授
2006
85501087
李琳丽
女
1968
副教授
2004
85501385
李成容
女
1969
副教授
2003
85501399
毛声俊
男
副教授
2009
85501070
张志勇
男
主任药师
2003
85422664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生药学
1人
李涛
男
副教授
2009
85501146
药物分析学
7人
张丹
女
1954
教授
1997
85503992
徐小平
男
1962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陈巧鸿
女
1968教授2004 Nhomakorabea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博士生)
杨劲松
男
1969
教授
2008
85503723
靶向药物设计学
1人
张志荣
男
1955
教授
分光光度法测定栽培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参考文献
[1] 袁昌齐.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00: 31. [ 2 ] 肖永庆, 李 丽, 游小琳, 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 中药杂志, 2002, 27 (7) : 519. [ 3 ] 王文祥, 顾 明, 蒋小刚, 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
分光光度法测定栽培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Δ
# 余江平 1 * , 刘震东 2, 王 曙2( 1. 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 , 绵阳市 621000; 2.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 成都市 610041)
中图分类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284.1; R9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408 (2010) 15- 1383- 02
得到较好的分离。 藁本内酯在川芎药材中含量较高, 药理作用明确, 但因其 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差 , 是否能作为川芎含量测定指标成 分尚存在争议 。 本试验以分离自制的藁本内酯为标准品 , 建 立了 HPLC 含量测定方法 , 对所收集的 10 批次药材进行了含 量测定 , 按药材中所含水分 10%计 , 暂定标准为 : 川芎药材中 藁本内酯含量以干燥品计不低于 7.0%。
摘 要 目的: 建立栽培川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 以西贝碱为对照品, 以溴甲酚绿为显色剂, 在 416 nm 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 西贝碱的检测浓度在 4.5~14.5 μg · mL- 1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 6) ; 平均回 收率为 98.76%, RSD=2.5% (n=6) 。结论: 本方法简便、 准确、 可靠, 可用于栽培川贝母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栽培; 川贝母; 分光光度法; 西贝碱; 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
四川大学药学院导师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药物分析学
2人
晁若冰
女
1950
教授
2003
85501795
廖林川
男
1964
教授
2000
85460945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药理学
3人
杜俊蓉
女
1963
教授
2006
85503938
王莉
女
1956
研究员
2003
85172409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刘进
男
研究员
85422520
詹先成
男
1953
教授
1997
85501385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黄园
女
1971
教授
2006
85501617
何勤
女
1968
教授
2008
85502532
龚涛
男
1969
副教授
2009
85501615
顾忠伟
男
教授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生药学
2人
张浩
男
1950
教授
2003
85503037
王曙
男
1957
教授
2009
副教授
2002
85501772
叶利民
男
1963
副教授
2001
85502305
冉兰
女
1955
副教授
2003
85503947
方梅
女
副研究员
2003
85501091
梁茂植
男
米托蒽醌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包封药物含量 Ce ,以空白脂质体的消解溶液 012 mL 作为空白 ,在 610 nm 测定吸光度 。以脂质体包封的 米托蒽醌 Ce 与总的米托蒽醌 Ct 比计算脂质体的
述方法稀释 ,于日内不同时间测定吸光度 ( n = 3) , 计算日内平均 RSD 为 1156 %。
游离药物的分离 精密量取脂质体样品 012 mL ,加至预以生理盐水平衡的 Sephadex G250 凝胶柱 (110 cm ×10 cm) 上方 ,以生理盐水进行洗脱 ,流速 为 015 mL·min - 1 ,分次收集洗脱液 ,每次 015 mL ,以 硅胶 G 薄层色谱监测洗脱液 ,展开剂为氯仿2甲醇2 乙酸2丙酮2水 (45∶25∶7∶4∶2) 。结果表明 :脂质体于 115~310 mL 洗出 ,收集米托蒽醌脂质体部分 ,混合 后用上述混合溶剂溶解并定容至 50 mL 。
色谱条件 :预处理色谱柱 :自填 YWG2CN (50 mm ×416 mm ID , 10 μm ) ; 流 动 相 : 水 ; 流 速 : 110 mL·min - 1 ;净化时间 :510 min 。
分析条件 :保护柱 :自填国产 YWG2C18 (10 mm × 416 mm ID ,10 μm) ; 分析色谱柱 : Shimpck CLC2ODS (150 mm ×6 mm ID , 5 μm) ; 流 动 相 : 甲 醇2012 mol·L - 1 乙酸铵缓冲液 (醋酸调至 pH 218) (48∶52) ; 流速 :110 mL·min - 1 ;柱温 :30 ℃;切换方式 :反切换 ; 切换时间 :310 min ;UV 监测波长 :242 nm ; 进样量 :2 mL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有很多同学希望了解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现有导师情况,为方便查阅,现开一专帖,介绍一下中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的情况,在谈到导师之前少不了先罗唆地说一下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学科情况,药大的中药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学科主要由生药学教研室、生药研究室、中药分析研究室、中药复方研究室、中药资源学研究室等组成,学科负责人是李萍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学生有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有做LC-MS分析的(该学科有LC-MS两台,其中一台是带TOF的即飞行时间质谱,可以测分子量达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他的仪器设备经过211工程建设仪器总额在千万元以上,可以说是中药学院的一个亮点,李教授对新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的发展比较敏锐,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比如近期开展的细胞膜色谱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特色,其早期进行中药贝母的研究,是这方面国内的专家,现在每年仍有学生进行研究,近几年对中药金银花、地黄、丹参、玄参,以及一些小复方也有研究,其助手主要有毕志明副教授、李会军副教授、陈君博士等,形成了一个研究团队,近几年每年发表SCI论文在15篇以上,其研究经费充足,招生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
生药研究室室主任张勉教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其特长除了进行一部分化学研究外,在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方面继承了生药学老前辈徐国钧院士的传统,是这一方面国内目前年青一代为数不多的专家。
生药学研究室王峥涛教授人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但在药大仍然每年招生,其人思路敏捷,曾多次冲击工程院院士;生药研究室的张朝凤副教授主要进行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其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日语专业,药大博士后出站留校,有参加校庆的同学,校庆上给日本岐阜药科大学校长讲话做翻译的就是张老师。
中药分析教研室主任王强教授,我校徐国钧院士的大弟子,其专长是中药和中成药的分析,为人谦和,与事无争,遗憾的是再过5年就要退休了,因此研究生招的不多了,招生的分数较高;同研究室的刘丽芳副教授是中药分析领域后起之秀,徐国钧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南大博士后,曾到香港和美国进修,主要进行动物药和种子类中药等方面研究。
华西药学院课表
注:所有的开课学期以研究生院当年安排为准。
新导师研究方向见当年招生目录。
药物化学(100701)研究方向:1. 主动靶向药和手性药物研究2. 靶向药物及聚集型多肽药物的研究3. 分子设计与抗肿瘤药物研究4. 过渡金属催化潜药合成及绿色药物合成研究5. 天然药物的结构修饰及合成研究6. 抗肿瘤药物及药物合成工艺研究7. 小分子药物设计与药物开发8. 不对称催化合成及手性药物合成9.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10.天然药物结构修饰与合成11.天然产物及药物合成 12. 绿色合成与手性药物研究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34学分研究方向:1. 药物传递系统研究2. 药物新剂型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3. 药物剂型设计的生物药剂学原理研究4. 药物新剂型、新制剂及其应用基础5. 中西药物新剂型与新制剂研究6. 药物新剂型与新制剂7. 药物新剂型及其应用8. 分子药剂学与药物靶向传递系统9.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应用基础 10. 药物稳定性研究11. 药物新剂型与药物稳定性研究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34学分研究方向:1. 药用植物资源与品质评价2. 生药品质评价与开发3. 生药活性成分与品质评价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34学分药物分析学(100704)研究方向:1. 药品质量评价与控制2. 药物质量控制及生物药物分析3. 药物质量控制及药物代谢分析4. 生物药物分析及药物体外代谢模型5. 临床药物及代谢组学分析6. 生物药物分析7. 体内药物分析及药物组学研究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34学分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5)研究方向:1. 生物制药2.生物制药分离技术集成应用的研究药理学(100706)研究方向:1. 心脑血管药理学及新药评价2. 中药药理与新药研究3. 肿瘤药理学4.药物的生物筛选与评价5.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6. 全身麻醉药7. 麻醉药理学 8. 复方制剂药效评价新模式与新药药理学研究临床药学(100720)研究方向:1. 临床用药的药动学基础研究2. 循证药学研究与实践3. ADR监测与分析4.上市药物评价研究5. 药动学的研究与应用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34学分药事管理学(100721)研究方向:1. 药物利用与药物经济学研究2. 药品政策研究3. 药学教育研究与评价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天然药物化学(100722)研究方向:1. 天然产药用生物碱化学2. 天然产物NMR化学计量化学研究3. 生物碱化学4. 寡糖及其苷类的合成5. 天然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6. 含氮天然有机物合成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药学硕士(105500)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研究生考试法宝
教授及研究方向:郑虎博导甾体及高分子药物研究陆彬博导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王锋鹏博导天然药物化学侯世祥博导中西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究张志荣博导靶向给药系统研究钟裕国博导主动靶向抗癌地设计及合成徐鸣夏博导老年病防治药物研究翁玲玲博导老年病药物地给药及药物化学研究李铜铃博导药物药剂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李章万博导药物代谢与药物分析詹先成博导药物稳定性研究吴勇博导主动靶向药物地合成研究杨培全教授天然药物化学张浩教授天然药物化学王天志教授生药地化学成分与质量研究莫正纪教授实验药理学研究余蓉研究员生化药物晁若冰教授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地研究吕太平教授化学与生物传感器与药物分析蒋学华教授药物新剂型及其生物效性评价研究专业研究方向与主干课程药物化学专业地研究方向有:甾体药物地合成及药物化学地研究;老年病药物地合成研究;主动靶向药地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药用天然活性成分研究;天然产物地结构修饰及合成研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地研究;微波增敏剂地合成及在肿瘤诊疗中地应用.其主干课程有:有机立体化学;高等波谱学;近代药物化学原理;有机合成等.药剂学专业地研究方向有:中西药物新制剂及应用基础;药物新剂型与新制剂;药物新剂型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及生物等效性;药物稳定性;中西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研究.其主干课程有:生物药物分析;高等药剂学;药物新型给药系统设计;化学动力学等.生药学专业地研究方向有:高原药用植物地资源与开发研究;生药化学成分与质量研究.其主干课程有:高等药用植物学;高等生药学;高等天然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分离技术等.药物分析学专业地研究方向有:药物代谢及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化学传感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地应用;生物药物分析;临床药物分析;仪器及药物分析.其主干课程有:药品质量地控制;现代色谱及其药物分析中应用;高等仪器分析原理与实践;波谱分析等.生物制药专业地研究方向有: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其主干课程有:分子生物学;高级细胞生物学;核酸化学;蛋白质与酶等.药理学专业地研究方向有:化疗药理-肿瘤免疫;心血管药理;化疗药理-感染免疫;实验药理学;心血管分子药理学新药评价.其主干课程有:现代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心肌电生理;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及常用研究手段等.问题集锦这是一些大家爱问地问题我把他们都集中起来.化学综合包括哪些科目.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所用地参考书.均为人卫出版地“供药学类专业用”地系列教材.本学院没有专业课地辅导班.药学院公平吗.总体上说还是很公平地,外面地同学自然要比本校地复习过程中多下些功夫.药学院本科教学计划.大一上: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大一下: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二上:仪器分析有机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大二下: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大三上: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物理化学医学伦理大三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大四:药学文献检索……以及毕业论文大四就分班了班药剂班药化班临床药剂.各个分支方向情况药剂是首选吧但考地人有点多...自己掂量掂量都药分很适合女生虽然有些单调不过稳定而且不会太累...华西地生药不是很出类拔萃地药物化学一般从外校过来地多些,不过很多人担心其毒性大些天然药物化学前景也不错,毒性也相对小些,不过分数也顶地较高,导师整体都很强.综合四门课分值比例情况.除了物化外是分,其他均为.考华西药学难度有多大.个人认为这要看你地基础和学习习惯以及考研地决心了.有机后面地几章要不要看呢.后面几章是版新加或是比四版讲地详细了,但是这些有大部分是和生化,以及其他科目有交叉,不是有机地重点,考查地几率很小,至于周环地考察今年地不清楚,总之很长时间有机考研试题中没有涉及到.如果老师明确要考地话,我再留言.出题老师每年变吗.一般每年地月地时候学院要开命题大会,总结去年地命题及答题情况,然后落实出题老师,有部分老师是要作调整地.真题重现率大吗.引用我同学地一句话:“现在老师出题越来越懒了“,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而且老师也有很多项目要做,不会在出题上过于较真地,但是重现率是集中在一些题型地,不是全部,所以为了保稳,学扎实了才是硬道理.就业情况怎么样.研究生地就业还是不错,成都本土就有很多不错地药企,迪奥,恩威,太极,拜尔……还有不少地上海企业过来招聘,目前薪资不少地能达到.公费问题.一般热地要挤到,冷得也要多差不多,还有个别地实验室,实力比较强,公费比例高一些,而且每月发地钱也多些.药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及录取统计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推免生人数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年地还没有统计出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药物分析学
2人
晁若冰
女
1950
教授
2003
85501795
廖林川
男
1964
教授
2000
85460945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药理学
3人
杜俊蓉
女
1963
教授
2006
85503938
王莉
女
1956
研究员
2003
85172409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刘进
男
研究员
85422520
宋振雷
男
1978
副教授
2009
陈俐娟
女
1965
教授
2005
85422566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杨胜勇
男
1968
教授
2006
85164063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侯太平
男
教授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药剂学
6人
张志荣
男
1955
教授
1998
85501566
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
85503842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陈巧鸿
女
1968
教授
2004
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博士生)
杨劲松
男
1969
教授
2008
85503723
靶向药物设计学
1人
张志荣
男
1955
教授
1998
85501566
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
硕士导师
药物化学
3人
范举正
华西药学院在岗研究生导师名单及联系方式
博士导师
学科名称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博导始任时间
联系电话
备注
药物化学
8人
吴勇
男
1962
教授
2001
85503666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陈应春
男
1972
教授
2005
85502609
郭丽
女
1961
教授
2004
85503777
邓勇
男
1970
教授
2006
85503790
男
1964
副教授
2001
85503222
何菱
女
1958
副教授
2000
85503034
成丽
女
1959
副教授
2000
85503516
药剂学
8人
尹宗宁
女
1964
副教授
2002
85502917
贺英菊
女
1960
副教授
2000
85503036
孙逊
女
副教授
2006
85501615
杨红
女
1962
副教授
2006
85501087
张志荣
男
1955
教授
1998
85501566
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
天然药物化学
5人
王锋鹏
男
1945
教授
1993
85501368
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
黄 静
男
1961
教授
2003
85503045
秦 勇
男
1967
教授
2003
药理学
3人
包旭
男
1963
副教授
2003
85503783
陈重华
女
副教授
2009
85503525
邓力
女
1960
副研究员
2002
85164091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临床药学
4人
王 凌
女
讲师
2009
85501370转602
张伶俐
女
1971
副主任药师
2003
85534562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唐尧
男
主任药师
2003
李琳丽
女
1968
副教授
2004
85501385
李成容
女
1969
副教授
2003
85501399
毛声俊
男
副教授
2009
85501070
张志勇
男
主任药师
2003
85422664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生药学
1人
李涛
男
副教授
2009
85501146
药物分析学
7人
张丹
女
1954
教授
1997
85503992
徐小平
男
1962
副教授
2002
85501772
叶利民
男
1963
副教授
2001
85502305
冉兰
女
1955
副教授
2003
85503947
方梅
女
副研究员
2003
85501091
梁茂植
男
1957
副研究员
2000
85422709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秦永平
男
1963
副研究员
2002
85422709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85422664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张文胜
男
1967
副主任医师
2005
85164039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药事管理学
1人
胡 明
女
副教授
2008
85501387
天然药物化学
1人
陈东林
男
1970
副教授
2004
85501250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人
余蓉
女
1961
研究员
2009
85503012
临床药学
2人
蒋学华
男
1956
教授
2003
85503024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刘昌孝
男
1942
研究员
2003.12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授
2003
85503024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詹先成
男
1953
教授
1997
85501385
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
黄园
女
1971
教授
2006
85501617
何勤
女
1968
教授
2008
85502532
龚涛
男
1969
副教授
2009
85501615
顾忠伟
男
教授
院外导师,跨学科招生
生药学
2人
张浩
男
1950
教授
2003
85503037
王 曙
男
1957
教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