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2023 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 师范专业认证

2023 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 师范专业认证

2023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师范专业认证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旨在撰写2023年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师范专业认证部分。

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批判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全面的教学大纲能够指导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工作,并确保师范专业认证达到可靠的质量标准。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1)引言:简要说明文章的目的和内容安排;2)现当代文学概述:介绍现当代文学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意义;3)师范专业认证要求:总结培养师范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提出质量标准;4)教学大纲设计原则:阐述制定教学大纲应遵循的理论与实践关联、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及合理的评价机制;5)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教学大纲的落实和持续改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并撰写2023年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师范专业认证部分。

通过撰写该教学大纲,可以明确师范专业课程中对现当代文学的要求,确保培养出对现当代文学有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的优秀师范专业人才。

同时,针对现当代文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也将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大纲改进建议。

通过本篇长文,旨在为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并促进现当代文学教育不断提高与创新。

2. 现当代文学概述: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涵盖了一系列不同主题和体裁的文本。

现当代文学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着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背景,对于研究和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和人类经验非常重要。

2.1 定义与特点:现当代文学可以被定义为在20世纪初至今创作的文学作品。

与古典文学相比,现当代文学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前卫性、引人思考及极富艺术性等特质。

2.2 发展历程:现当代文学经历了一个丰富而多样化的发展过程。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1303,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04级;开课学期:第3、4学期;课程总学时:68学时(讲授学时:60学时;研讨与实践学时:8学时);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现当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以及对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获得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能力。

《现当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干课,专业必修课。

(三)教学目的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包括现当代文学的流派,现当代作家,现当代文学作品等,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文学观,系统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及知识体系,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也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好基础。

1. 通过《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基础4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认识文学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分析与评价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理念。

2.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等。

同时,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知识和理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现代汉语》以后开设的。

它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其他学科关系密切。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写作》、《教师口语》、《小学语文教学论》等课程密切相关,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包括现当代文学的流派,现当代作家,现当代文学作品等,其基本内容与要求如下:第一编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16课时)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个十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学时安排:4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2.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4.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4.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评价。

教学方法:1.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2.分析作品的人物、情节、语言和风格;3.进行文学作品的导读和讨论;4.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5.组织文学作品阅读交流会,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理论知识的考核;3.期末考试: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教学资源:1.课本:《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读》;2.电子媒体:影音资料、网络资源等;3.图书馆:相关文学著作、文献资料等。

二、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2.掌握不同思潮和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思考。

例如:什么是文学思潮?什么是文学流派?它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什么影响?Step 2:讲授(20分钟)教师给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思潮和流派,介绍其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

例如:鲁迅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文化批评流派等。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思潮或流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并准备小组报告。

Step 4:小组报告(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所选择的思潮或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Step 5:课堂讨论(15分钟)全班共同讨论不同思潮和流派的异同、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评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代码:XXXXX学分:X 学分理论学时:XX 学时实践学时:XX 学时先修课程:无开课单位:XXXX学院/系一、课程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论和批评方法的课程。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价值、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异地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地域特色,探索异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重点研究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的文学作品,并探讨其对于当地人文精神的表达和塑造。

2. 改革开放与现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的变迁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研究相关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对于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反映。

3. 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 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并应用批评理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 文学与时代精神-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观念;- 以作品为依据,分析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理解文学对社会的反响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要求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相关理论知识;- 文学作品分析: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学价值和表达方式;- 学术研究讨论:组织学术研究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和领悟能力。

2. 学习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 努力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认真完成布置的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任务;- 积极参加学术研究讨论,展示个人研究成果;- 自觉遵守学术道德,杜绝抄袭和剽窃行为。

四、评价方式本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日常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2.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二、学时学分总学时:58学时学分:4学分三、开课学期第1、2学期四、课程考核方式考试五、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掌握其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现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理解他们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

六、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节绪论中国现代文学概述(2学时)(1)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

(2)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发展时期:五四文学(1917——1927)、30年代文学文学(1927——1937)、40年代文学(1937——1949)。

(4)五四文学发展概况。

(5)3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6)4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本节教学重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三大发展时期的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鲁迅与《狂人日记》(2学时)(1)鲁迅生平及作品简介(2)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解读《狂人日记》:创作背景、对“狂人”的几种不同的认识、“狂人”形象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狂人日记》艺术特色本节教学重点: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

第三节《阿Q正传》解读(2学时)(1)改造民族灵魂的代表作(2)不同时代对阿Q形象的不同认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典型;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落后农民的典型;生存困境与“精神胜利法”等。

(3)艺术特点以喜剧风格表现悲剧内容;出色的讽刺艺术;创新的传记体小说。

本节教学重点:不同时代对阿Q形象的不同认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全面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理解,并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章: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特色,了解其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联系。

2.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研究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其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3.1.1 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3.1.2 毛泽东时期文学的主题与风格3.1.3 改革开放及后现代主义文学3.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特色3.2.1 鲁迅的小说作品及其社会批判3.2.2 丰子恺的散文作品及其幽默风格3.2.3 余华的小说作品及其对人性的思考3.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联系3.3.1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反映3.3.2 文学作品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3.3.3 文学作品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特色,讲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作者思想。

4.2 阅读分析法: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其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3 讨论与研讨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文学作品的讨论与研讨,交流思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4 实践与创作法: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创作能力。

第五章:考核与评价5.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独立见解,展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现当代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和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了解和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培养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以及对当代社会背景下文学创作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现当代文学的特点和主要流派;2. 掌握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家及其作品;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维吾尔、陈独秀等早期现代主义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巴金等新文化运动中的现代主义作家及其作品。

2. 抗战文学- 抗战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老舍、丁玲等抗战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3. 文革文学- 文革文学的兴起和特点;- 钱钟书、陈忠实等文革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4. 80年代文学- 80年代文学的特点和主题;- 莫言、余华等80年代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5. 后现代文学- 后现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高行健、王安忆等后现代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和作品,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阅读与讨论: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并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性的讨论。

3.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进行文学批评性写作,对所学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与展示: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评价体系1. 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参与度、发言质量等表现。

2. 作业与论文: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论文的质量。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鲁迅选集2. 钱钟书文集3. 余华小说选集4. 王安忆散文选通过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各个阶段和流派,获得对不同时期作品的鉴赏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批评与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对于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来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了解和认知;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 提升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4.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背景;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创作流派和代表作家;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品形式和题材特点;4.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5.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适用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2. 阅读法: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3.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升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 课堂演讲法:要求学生进行演讲,展示他们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5. 视听法:运用多媒体和视听资料,如影视作品、音频剧等,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作品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等;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测试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 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文科)总学时数:108学分学分:5学分编制单位:中文系文学教研室编制时间:2007年10月10日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性质:高等师范院校三年制(类)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为主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专业和初等教育文科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

它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系统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学的掌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培育学生的现当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和初等教育文科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任务:(1) 介绍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和基础知识,吸收已有的成果,反映学术界普遍达成的共识。

(2)本课程内容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分大学二年级上、下学期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学史知识和作品选两部分,所选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名篇。

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

(3) 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史,它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文学作品、文学史和文学史精神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个层面,它应该包括大陆文学、港澳文学和台湾文学三部分(4) 学生要尽量多地阅读文学作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写三篇作品评论,进行精读精评,还应该学习一些文学理论著作,完成对现代和当代文学的系统宏观的概貌、具体作家作品的思想精神的评价,对面和点两方面的统一把握。

(5)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辅以讨论式、提问式的方法。

(6)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条件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二、总体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100502课程名称:现当代文学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教研室:新闻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当代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熟悉并掌握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该课程涵盖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内容,现代文学部分包括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三个十年的文学创作,当代部分指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创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课堂训练这一环节。

本课程采取期末考查形式进行考核。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综合成绩构成为: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以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为主,占30%。

考核以理论型考题与实践性考题相结合,满分100分,期末考核方式为开卷考查,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本课程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学习作品选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读鉴赏,掌握其艺术特色及文化内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能力。

4.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根本特点一、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十年(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发展(五四时期的文学)(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文学发展(“左联”时期的文学)(三)第三个十年(1938-1949)的文学发展(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二、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一)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传承(二)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三)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重要特点一、当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十七年文学(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三)新时期的文学(四)近十年来的文学二、当代文学的主要特色(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三)探索与困惑并存的发展态势第三节文学基本常识第二章小说1.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在阅读原作的基础上,掌握小说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及文学意义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本科)课程编号:07405207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必修课。

(二)目的:1.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

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开课对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班。

二、先修课程:无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1.分析现代文学代表作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2.正确处理熟读作品与分析作品的关系,强调学生积累自我的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二)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86。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27学时)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4学时)教学内容: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掌握)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掌握)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掌握)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了解)教学难点:“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及新文学社团。

教学重点: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理论。

第二章鲁迅(一)(4学时)教学内容: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掌握)二、说不尽的阿Q(掌握)三、《野草》与《朝花夕拾》(理解)教学重点:鲁迅《阿Q正传》及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教学难点:《呐喊》与《彷徨》的历史贡献与解析《野草》。

第三章小说(一)(3学时)教学内容: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了解)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掌握)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理解)教学重点:问题小说与人生派写实小说。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ZH306003 课程学分: 4 开课学期:四适用专业:语文教育课程总学时: 72 其中,理论学时: 50 ,实践(实验)学时: 22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了解其间部分重要作家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代表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当代各类文学作品。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本民族传统文学和外来文学的影响密切相关,它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延伸与发展,又是世界文学的重要部分。

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写作学等课程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它还与中国的现代史密切相连。

所以,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还必须同时学好一定的历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写作学等知识。

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要强化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同胞人民;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就是要教育他们热爱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接受现代文化思想的潜移默化;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和语文运用能力。

四、讲授内容上册部分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理解人的发现的过程,掌握近代文学观念变革的过程。

教学难点和重点难点:对书名中的“现代”两个字的理解重点:1.人的发现的过程2.近代文学观念变革的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的观念与文学史的构成第二节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开端第三节近代文学观念变革第四节近代文体革命第五节近代市民通俗文学初兴第一章新文学革命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学革命,掌握新文学社团的主张。

教学难点和重点难点:对新文学运动的评价重点:1.新文学革命的主张2.新文学社团及流派教学内容: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革命一、新文学兴起的背景二、新文化运动三、新文学革命第二节文学思潮与论争一、与旧文学的论争二、批判鸳鸯蝴蝶派文学三、东西文明之争四、与学衡派争论五、与甲寅派的论争第三节新文学社团及流派一、外来文艺思潮影响下的新文学二、新文学社团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新月派第二章20年代的小说(一)鲁迅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鲁迅的生平,掌握鲁迅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 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文科)总学时数:108学分学分:5学分编制单位:中文系文学教研室编制时间:2007年10月10日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性质:高等师范院校三年制(类)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为主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专业和初等教育文科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

它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系统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学的掌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培育学生的现当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和初等教育文科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任务:(1) 介绍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和基础知识,吸收已有的成果,反映学术界普遍达成的共识。

(2)本课程内容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分大学二年级上、下学期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学史知识和作品选两部分,所选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名篇。

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

(3) 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史,它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文学作品、文学史和文学史精神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个层面,它应该包括大陆文学、港澳文学和台湾文学三部分(4) 学生要尽量多地阅读文学作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写三篇作品评论,进行精读精评,还应该学习一些文学理论著作,完成对现代和当代文学的系统宏观的概貌、具体作家作品的思想精神的评价,对面和点两方面的统一把握。

(5)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辅以讨论式、提问式的方法。

(6)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条件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二、总体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兼具理论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

开设本课程,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概貌,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演化的脉络,探讨它的历史规律,总结它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评价文学现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现当代文学修养,陶冶自己的理想、情操和美感。

通过对文学思潮、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的分析,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掌握分析、鉴赏作品的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高中(中专)阶段的《语文》课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的生活阅历以及一定的阅读量。

本课程是中文系的文秘新闻专业和社会科学系的小学师资培训专业的必修课程。

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绪论(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起止时间。

2、理解:“现代文学”的概念。

3、运用:现代文学精神对今天文学的影响。

4、分析:文学的“现代性”特点。

5、综合:现代文学的特点。

6、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面貌。

(二)教学内容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2、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意义3、学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特点;(2)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现代化”最深刻并具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2)掌握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和途径;2、重点、难点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建议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结合。

中国现代历史与文学史的结合。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里,对现代文学思想精神的介绍。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进行一次现代当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摸底训练。

第一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革命文学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2、理解:几个重大文学团社的主张。

3、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4、分析:新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5、综合:新文学的精神本质。

6、评价: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

(二)教学内容1、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2、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团社的蜂起;3、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4、文学创作潮流与趋;(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掌握革命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外国文学的介绍及其影响;(2)、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3)、新文学团社的涌现;2、重点、难点重点:“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难点: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四)教学建议对于这一章节,教师注意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现代文学理论知识,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章的基本内容,辅以自学。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性质、内容和历史意义;2、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主要贡献;第二章鲁迅(1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鲁迅的贡献;2、理解:现代知识分子的呐喊和失败;3、运用: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特征;4、分析:《狂人日记》里“吃人”问题的演变;5、综合:《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6、评价:“现实能请鲁迅走开吗?”“鲁迅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和方向”等观点;(二)教学内容1、鲁迅的生平和思想发展;2、《呐喊》、《徘徊》的现代性开拓;3、《阿Q正传》里的“精神胜利法”;4、《狂人日记》里对“吃人问题”的反思;5、《伤逝》里知识分子启蒙的失败和绝望;(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了解《呐喊》和《徘徊》的创作思想,掌握《狂人日记》和《伤逝》的知识分子形象和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2)、分析《伤逝》里的女性形象和妇女解放的问题。

2、重点、难点重点:在中国当时的环境里知识分子启蒙精神的失败和绝望,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难点:《狂人日记》里的先锋性;(四)教学建议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辅以讨论式、提问式的方法,先确定基本议题,由学生找资料,形成观点,然后在课堂上安排几个代表做专题发言,让几种观点相互碰撞,最后教师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对鲁迅的精神本质“反抗绝望”的理解;2、阿Q悲剧的深刻意义;3、从《狂人日记》里看“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4、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5、从《伤逝》的子君来看女性的解放问题;任选一题,写成论文,要求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第三章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4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抒情小说的特征;2、理解:“多余人”形象的内涵;3、运用:自我暴露的心理描写在当代小说里的运用;4、分析:《沉沦》的主人公的人物形象;5、综合:郁达夫的早期小说的特征;6、评价:小说里性心理的描写与评价;(二)教学内容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的小说(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了解郁达夫留学生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了解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为人生”的创作思想;2、重点、难点重点:“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被社会抛弃的人抛弃社会的人”的心理轨迹;难点:《沉沦》里的色与欲的描写和颓废气息,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四)教学建议以学术论文《潮湿的灵魂——郁达夫留学生小说初探》为资料,进行概括赏析。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怎样理解《沉沦》里的主人公的变态畸形行为;2、分析《银灰色的死》里的人物形象;第四章早期的散文和诗歌(6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郭沫若的《女神》;2、理解:周作人的“言志派”散文;3、运用:冰心的“爱的哲学”在作品里的体现;4、分析: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5、综合:现代律诗和现代象征诗的特征;6、评价:闻一多和李金发的诗歌特色;(二)教学内容1、周作人、冰心的散文创作;2、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了解现代格律诗和现代象征诗的诗歌理论;(2)、掌握闻一多、徐志摩和李金发的诗歌特色;2、重点、难点重点:周作人和冰心的散文创作;难点:具体的代表诗歌作品的赏析;(四)教学建议以点带面、具体作品的赏析与理论创作相结合。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以《弃妇》为例,说说李金发诗歌创作的特色;2、分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3、阐述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内容;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五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左翼”文学;2、理解:无产阶级文学论争;3、运用:“左翼”文学在今天的意义;4、分析:30年代的主要文艺思潮;5、综合:30年代文学发展的精神面貌;6、评价:“左翼”的成就和贡献;(二)教学内容1、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与“左联”的成立;2、30年代的文艺思潮论争;3、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与特点;(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了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2)掌握鲁迅关于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3)熟练掌握革命文学论争的两方: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熟练掌握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时间、地点、性质、主要刊物《北斗》、《萌芽》以及解散的时间;2、重点、难点重点:左联的成就和贡献;难点: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四)教学建议让学生听王富仁教授在2006年1月关于左翼国际研讨会上的闭幕词录音,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认识有新的思想和精神。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结合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对左联五烈士作品进行赏析。

第六章老舍(6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老舍的重要文学创作;2、理解:老舍的民间创作立场;3、运用: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探索;4、分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5、综合:《骆驼祥子》里的男权思想;6、评价:《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形象或对以前传统的观点进行评价;(二)教学内容1、市民文学的代表2、《骆驼祥子》的文本解读3、堕落的命运——祥子和虎妞(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了解老舍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索;(2)掌握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2、重点、难点重点:社会悲剧与个人悲剧的关系;难点:虎妞形象的分析;(四)教学建议老舍的小说代表了中国的市民文学,以《骆驼祥子》为代表进行深刻而丰富的解读,学生提问题,教师回答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阅读《月牙儿》和《四世同堂》,了解作品的文化反思特点;2、写论文《我眼里的虎妞》;第七章沈从文(6课时)(一)教学目标1、记忆:微笑文学;2、理解:“闻杜鹃及悲哀”在《边城》里的体现;3、运用:作者的文学世界与人的世界;4、分析:翠翠悲剧产生的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