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供配电基础知识
供配电面试基础知识

供配电面试基础知识1. 供配电系统概述供配电系统是指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至用户终端的过程中,经过变电站、配电站和配电线路等设备进行输电和配电的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力的输送、分配和控制,确保用户终端获得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2. 供配电系统组成供配电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2.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负责将各种能源转换为电能。
常见的发电厂包括火力发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等。
发电厂通过发电机产生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提高电压进行输送。
2.2 变电站变电站是供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环节,负责将发电厂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进行分配和转换。
变电站包括主变电站和分支变电站,主要设备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用于实现电能的转换、分支和控制。
2.3 配电站配电站是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中压电能进一步降压并分配至用户终端的场所。
配电站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等,用于实现电能的降压、分支和计量。
2.4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配电站输送过来的低压电能分配至用户终端的线路系统。
常见的配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两种形式。
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敷设需要考虑线路的容量、电压降、线损等因素。
3. 供配电系统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主要涉及电能的输送、分配和控制。
3.1 电能输送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用户终端,需要经过变电站、配电站和配电线路等设备。
在输送过程中,电能经过变压器进行电压的升降,以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的需求。
3.2 电能分配变电站将高压电能分配至各个配电站,配电站则进一步将中压电能分配至用户终端。
分配过程中,通过变压器实现电能的降压,使其适应用户终端的用电需求。
3.3 电能控制供配电系统通过各种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保护。
例如,通过断路器实现对电能的开关控制,通过避雷器和继电器实现对电能的保护。
4. 供配电系统安全与优化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优化性是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1 安全性供配电系统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流、电压、功率因素等因素的合理控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接线方式 星形和三角形接线等
配电保护
过载保护 防止设备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 状态
接地保护 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 故发生
短路保护
快速切断短路故障,避免设备 损坏
配电线路
架空线路
01 安装在电杆上,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电力
电缆线路
02 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城市建设
03
配电线路的重要性
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和电流容量是影响系统 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线路设计和 维护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4
第4章 供配电的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概述
合理电能使用
01 有效降低供配电系统能耗
能效监测
02 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电设备
03 减少电费支出,降低能源消耗
●06
第6章 供配电技术发展趋势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自动 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智能化的发展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模式,带来更高 效、更可靠的电力供应体验。
绿色能源融合
风能
利用风力发电,环保且 可再生
生物能
利用生物质资源发电, 可持续利用
提升运行效率
03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
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电力交易市场
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和 自由竞争
多能互补
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相 互补充和协同利用
区域协同
不同地区电力系统之间 实现协同运行
●07
第7章 总结回顾
供配电技术基本 知识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供配电技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 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贯穿了电力生产、传输、 分配全过程。随着技术发展,供配电技术将朝 着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方向前进。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学习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变电所的结构与布置供配电网络的网络结构供电网络的结构与敷设1、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1.1 电力变压器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的核心设备,通过它将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以满足输电、供电、配电或用电的需要。
1). 常用电力变压器的种类:(1)按相数分类:有三相电力变压器和单相电力变压器。
大多数场合使用三相电力变压器,在一些低压单相负载较多的场合,也使用单相变压器。
(2)按绕组导电材料分类:有铜绕组变压器和铝绕组变压器。
目前一般均采用铜绕组变压器。
(3)按绝缘介质分类:有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
油浸式变压器由于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干式变压器有不易燃烧、不易爆炸的特点,特别适合在防火、防爆要求高的场合使用,绝缘形式有环氧浇注式、开启式、六氟化硫(SF6)充气式和缠绕式等。
干式变压器现已在中压等级的电网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常用变压器的容量系列我国目前的变压器产品容量系列为R10系列,即变压器容量等级是按为倍数确定的,如:100kVA、125 kVA、160 kVA、200 kVA、250 kVA、315 kVA、500 kVA、630 kVA、800 kVA、1000 kVA、1250 kVA、1600 kVA等。
3). 电力变压器的型号标示◆电力变压器的型号代表符号:绕组的耦合方式:自耦—O;互耦—无标示。
1.按相数:单相—D;三相—S。
2.按冷却方式:油浸自冷—缺省或无标示。
油浸风冷—F油浸水冷—S强迫油循环风冷——FP强迫油循环水冷——SP3.按绕组数:双绕组—缺省;三绕组—S绕组导线材料:铜—无标示;铝—L。
4.按调压方式:无载调压(无励磁调压)——缺省。
有载调压——Z。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及其并联条件: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共同接到一次母线上,二次绕组共同接到二次母线上的运行方式:并联运行的条件:1、连接组别必须相同(否则将产生环流)2、变比应相等3、阻抗电压应相同◆变压器的损耗:铁损——消耗在铁心上的电能,发热,属于有功功率损耗,属于固定损耗——简称:励磁损耗。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1. 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供电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组成的。
发电厂负责发电,变电站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升压输送到远距离,并在需要的地方进行降压,输电线路用于长距离输送电能,配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
2. 电力的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即由三个相位导线和一个中性导线组成。
三相的电源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电能,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线方式提供更大的电力容量。
3. 电力的传输与配送电力传输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而电力配送则是指将输送过来的电能通过配电线路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
4. 电能的计量与计费电能的计量是指对使用电能的用户进行计量,以确定使用的电能量及其费用。
通常采用电能表进行计量,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计费方式,如按度数计费或按容量计费等。
5. 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是指通过各种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装置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6.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运行特性。
负荷特性的变化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负荷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7. 电力系统的地线与接地电力系统中的地线是指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导线。
而电力系统的接地则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设置的一种接地装置。
8. 电力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在电力系统中,需要选择适合的电力设备,并正确地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选型与安装的不当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9. 电力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电力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护与检修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测设备的电气参数、检修设备的机械部件等。
10. 电力系统的节能与优化在电力系统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节约能源,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供配电基础知识

供配电基础知识(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节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发电厂任何时刻生产的电能等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与输送、分配中损耗的电能之和。
发电机生产电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变压器、电力线路输送、分配电能;电动机、电灯、电炉等用电设备使用电能。
在这些用电设备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等。
这些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如图7-1所示。
与电力系统相关联的还有“电力网络”和“动力系统”。
电力网络或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除发电机和用电设备之外的部分, 即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配电所;动力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所谓“动力部分”,包括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热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热力网和用电设备,以及核电厂的反应堆等等。
所以,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电力系统又是动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关系也示于图7-1。
图 7-1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示意图1.发电厂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174发电厂有很多类型,按其所利用的能源不同,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以及风力、地热、太阳能、潮汐发电厂等类型。
目前在我国接入电力系统的发电厂最主要的有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以及核能发电厂(又称核电站)。
(1)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它利用水流的位能来生产电能,主要由水库、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成。
水库中的水具有一定的位能,经引水管道送入水轮机推动水轮机旋转,水轮机与发电机联轴,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转动发电。
2.供配电基础知识

4.高压熔断器
可作短路和 过负荷保护
5.高压开关柜
• 高压开关柜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 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 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 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 器,高压操作机构、高压防爆配电装置和高压开关柜等几 大类
供配电基础知识
一.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
•
电力系统是指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
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 电和用电的整体。
电力系统的包括:
1.发电厂:生产电能的工厂 按发电的方式可分为: 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热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 厂,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潮汐发电厂等。 2.电力网: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 力网或电网。其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 可分为:区域电网:电压一般在220kV及以上; 地方电网:电压一般不超过110kV 3.变电站:变换电压和交换电能的场所,由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组成。 可分为:升压变电站,降压变电站 特例:仅装有受、配电设备而没有变压器的称为配电所。 4.电力用户:电能用户就是电能消耗的场所。 可分为:工业电能用户和民用电能用户
8.低压配电屏 (或低压开关柜 )
2.独立变电所
独立变电所(6~10/0.4/0.23kV ) 设置独立变电所的原因:
(1)相邻几个车间负荷大,将变电所建到某一车间不适宜; (2)由于车间环境的限制,如制药车间、化工车间之间由于管道 较多或有腐蚀性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环境限制,必须建立独 立变电所; (3)中小型企业负荷不太大,建立一个全厂独立变电所,向全厂 各车间供电。
5.柱上(或杆上)变电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三相交流电路—教学楼照明系统电路
三相三线制系统 特点:只提供380V一种电压,负载必须对称。
小结
• 用电负荷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供电电压和供电方 式。
• 三相对称:相电压相等、线电压相等、工频 (50Hz)。
• 中性线的主要作用是,星形连接时,保证三相负 载不对称时相电压也能保持对称,而起到保护作 用。
• 三相负载对称时,可以采用三相三线制;若三相 负载不对称则一定要加中线,用三相四线制或三 相五线制。
小结
•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 •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
• 零线与地线的区别:零线:中性点接地 时的中性线,浅蓝色线;地线:接地装 置引出的线,对人身设备起保护作用, 黄绿双色线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 U-N、V-N、W-N之间的电压。
•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即UV、V-W、U-W之间的电压。
• 三相对称:相电压相等、线电压相等。
• 中性线的主要作用是,星形连接时,保 证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相电压也能保持对 称,而起到保护作用。
• 4、特点:三相四线制系统提供 380V/220V两种电压。
• (2)二类负荷:指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的政治影 响、较大的经济损失的负荷。——要求尽可能有两 个独立电源供电,若地区供电条件困难,可由一路 6KV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
• (3)三类负荷:不属于一类、二类的负荷。—— 可非连续性供电。
10KV变配电所接线图
(一)三相四线制系统
电源的分类
1、相线(火线):从绕组首端引出的三根电源线。 即U、V、W。用黄、绿、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图1 电力的产生及传输分配源自一、电力系统概述1、电力系统:由发电、送电、变电、 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是指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到配电的整个过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供配电的一些常识:
1.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等级有高压、中压、低压等不同等级,以满足不同用
户的需求。
在我国,常见的电压等级有35kV、10kV和380V等。
2.输电和配电:输电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的过程,而配电则是将电能从输
电系统分配到用户的过程。
3.变压器: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将电压升高或降低以满足用
户的需求。
4.开关柜: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的控制设备之一,用于控制电能的流向和通断。
5.配电箱:配电箱是供配电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之一,用于将电能分配给用户。
6.供电可靠性: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对用户连续供电的能力。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供配电系统需要具备备用电源、备用线路等设备。
7.电力负荷分类:电力负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等。
一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有较大影响的负荷,需要进行特殊保护;二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有一定影响的负荷,可以进行适当的保护;三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没有太大影响的负荷,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护。
8.无功补偿:在供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线路损耗。
常见的无功补偿方式有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第7章-供配电常识

第7章-供配电常识什么是供配电供配电是指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的电力系统。
当今的现代电力系统都采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来建立完整的电力系统。
建立正确的供配电系统,可确保电源的可靠性,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并且可减少失电的情况。
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主要由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电气设备组成。
•输电线路:负责将发电站的电能运输到变电站,该线路通常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与光缆组成。
•变电设备:用于将电压从高压段降低到低压段,实现前段电能与用电负荷之间的转换和管理。
常规的变电设备有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变压调节器等。
•配电设备:负责将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输送到用户,常见的包括开关,控制器,保护器等。
•电气设备:不断为供配电系统提供新颖的操作方法。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模式亚洲地区的供配电系统一般采用220伏特/380伏特的三相四线系统。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电力供求关系逐渐趋于紧张。
在此情况下,各种新技术和新领域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同的运行模式。
•城市轮换停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全市的供配电系统在限时轮换的情况下停电,可有效解决当地用电需求过大时的压力;•电力储能系统模式:因为风能和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储能系统发展必须变得更加先进和可靠,以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和跨国区供电。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首先需要确保供电安全性,而供电安全性是供配电系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该领域内的工程师们通常在生产和维护期间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使其满足先进安全标准,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确保系统的最佳使用效果。
•策略规划:合理的技术部署和维护安全是保障供电安全的关键之一。
•测试和评估措施:定期进行模型评估,以确保系统长期运行安全可靠。
•安全研究和分析:有时需要进行警示和态势数据分析、可行性研究以及系统优化等做法,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经济效益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建设该系统的最终目的。
注册供配电知识点总结

注册供配电知识点总结一、供电系统概述1、供电系统组成(1)发电厂:负责发电,一般有水电站、火电站、风电站等。
(2)输电系统:把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处,主要由变电站、输电线路和连接设备组成。
(3)配电系统:将输电系统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成低压电能,供给用户使用。
2、供电系统分类(1)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是以交流电为能源的供电系统。
(2)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是以直流电为能源的供电系统。
3、供电系统规划供电系统规划是指为了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合理确定供电系统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向,以促进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
二、供电系统运行1、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扰动或内部失常作用下,保持系统电压、频率以及其他电气量在规定范围内的能力。
主要包括大气扰动、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
2、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是供电系统对用户设备而言电源性能的一种特征。
它主要是指电压稳定、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电压暂升、电压谐波、电流不平衡、频率浮动等。
三、供电设备1、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改变输电线路交流电压的设备。
根据其在供电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分为发电厂变压器、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等。
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用户的输电设备,能够实现电能的输送。
根据其结构和电压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以及超高压、特高压、高压、中压和低压线路。
3、电缆电缆是一种用于输送电力或信号的装置。
根据其功能和结构,可以分为电能电缆和控制电缆。
4、开关设备开关设备是用于在电气设备中开关、控制和保护电路的设备。
根据其作用和功能,可以分为高压开关、中压开关、低压开关、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
5、配电设备配电设备是用于将输电系统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进行转变和分配的设备,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配电柜等。
四、供电系统保护1、供电系统保护的目的保护是指利用保护装置对电力设备进行动作使得设备在电气故障发生时迅速切除故障部分并保护其余电气设备免受损害的措施。
电气供配电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电气基本知识
5、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旳形式
我企业加油站采用旳是(TN-S)三相五线制供电。 可提供380V和220V两种电压。
三相五(四)线制供 电线路中,一根‘零 线’和三根‘火线’ 中任意一根之间旳电 压叫做相电压,而任 意两根火线之间旳电 压就叫做线电压。 线电压=√3*相电压
第二节 加油站供配电设备
TN-S系统(三相五线制)
零点:当中性点接地时, 该点就称为零点;由零 点引出旳导线,则称为 零线。
TN-S系统:整个系统旳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旳。
第一节 电气基本知识
5、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旳形式
TN-C系统(三相四线制)
TN-C系统:整个 系统旳中性线和保 护线是合一旳。
第一节 电气基本知识
5、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旳形式
第一节 电气基本知识
3、直流电和交流电
(2)交流电 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旳一种电流。 电力网中一般采用旳是按正弦规律变化旳交流电。
第一节 电气基本知识
3、直流电和交流电
(2)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是三个大小相等、频率相同、相位彼此相 差120°旳三个电动势。如图: 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旳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旳 电位差,叫做电动势,简称电势。用字母E表达,单位是 伏特。
第二节 加油站供配电设备
1、变压器
(9)安全检验要点
1)变压器外壳无渗、漏油,并和铁芯同步可靠接地; 2)音响不均匀或有爆炸声等异常情况; 3)油面是否低于油面计旳下限,并继续漏油下降时; 4)防爆管或油枕是否漏油、喷油; 5)油色是否过深,油内是否出现炭质; 6)套管有无放电现象或严重裂纹; 7)变压器上有无树枝叶等杂物; 8)变压器周围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
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供配电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
负荷预测可以帮助优化供配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负荷预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天气、节假日、经济发展等
频率调整
频率调整的目的:保持电网频率稳定,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01
频率调整的方法: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出力、负荷分配等方式实现
02
频率调整的挑战:需要平衡发电和负荷需求,确保电网稳定
03
频率调整的重要性: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至关重要
04
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原理:利用熔断器、断路器等设备,在短路时快速切断电路,保护电气设备
04
过电压保护的应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轨道交通等领域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提高用电效率
01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如高效变压器、节能型电机等
02
优化供配电系统设计:如采用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等措施
03
加强用电管理:如制定用电计划、实施节能措施等
04
推广节能技术:如采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新技术
1
短路保护设备:熔断器、断路器、继电器等
2
短路保护设置:根据电气设备类型和短路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短路保护设备
3
短路保护测试:定期进行短路保护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护效果
4
接地保护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接地保护的目的:防止触电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接地保护的原理: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使设备与大地保持等电位
供配电相关知识点总结

供配电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发电系统1. 发电厂类型发电厂主要分为传统火电厂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两大类。
传统火电厂主要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进行发电,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则主要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
传统火电厂属于集中式发电,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则多分布于各地。
2. 发电设备发电厂的发电设备包括发电机、汽轮机、发电机间变压器、励磁系统等。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关键设备,汽轮机则是传统火电厂中主要的发电机驱动设备。
发电机间变压器用于升压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励磁系统则是用来提供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以维持发电机的稳定工作。
3. 发电过程发电厂通过燃料的燃烧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驱动发电机进行电能的产生。
在发电过程中,燃料能源转换成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发电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的转子进行励磁,以保证电能的稳定输出。
二、输电系统1.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各地用户使用地方的重要设施。
输电线路主要分为高压输电线路、中压输电线路和低压输电线路三种。
高压输电线路多采用交流电传输,而低压输电线路则多采用直流电传输。
2. 输电设备输电线路设备包括输电塔、导线、绝缘子、变压器等。
输电塔是输电线路的支撑设备,导线则是电能传输的主要介质,绝缘子用于在输电过程中防止电能外泄,变压器则用于进行输电电能的升压或降压处理。
3. 输电控制输电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进行稳定的传输和控制。
输电系统需要监测电能的传输情况,并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线路的开闭、电压的调整等操作,以保证电能的安全传输和用户的正常使用。
三、配电系统1. 配电网配电网是将输送到各地的高压电能转变成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的设施。
配电网主要分为主干配电网和辅助配电网两大部分。
主干配电网用于将输电线路传输到各地,而辅助配电网则将电能送达到用户使用地方。
2.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包括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箱等。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电源的参数:电源的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和效率等。
负荷
定义:负荷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某一时刻所承担的功率
分类: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可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计算方法:负荷计算通常采用需要系数法或单位指标法
影响因素:负荷的大小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容量、地理位置等
维护管理:定期对供配电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和隐患。
应急预案:制定供配电系统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供配电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运行状况
定期检查供配电系统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与事故处理
供配电线路
供配电线路的分类与特点
按照电压等级分类: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
按照用途分类: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
线路特点: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供配电线路的结构与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分为发电厂和变电站两种类型
电力线路:传输电能,分为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
负荷:消耗电能,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开关设备:控制电能流向和通断的设备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汇报人:
目录
01
供配电系统概述
02
电源与负荷
03
供配电线路
04
变电所
05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06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供配电系统概述
供配电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供配电系统是用于向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的系统,由电源、变电所、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等组成。
供配电基础知识入门

供配电基础知识入门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和配电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传输和分配方式、用电设备的特点和安全问题等方面。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站和用户。
发电厂负责将燃煤、燃气等化石燃料转化为电能,变电站负责将高压电能变成低压电能,配电站负责将电能分配到用户,用户则是电能的终点使用者。
二、电力传输和分配方式
电力传输主要采用高压输电方式,具体包括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两种方式。
直流输电可以实现长距离传输,交流输电更加适合城市内部传输。
电力分配主要采用三相四线制,即分别传输三相电和零线电。
电力分配经过变压器的升压和降压,将高压电能变成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三、用电设备的特点和安全问题
不同的用电设备有不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电器设备来提供适合的电源和保护措施。
同时,用电设备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比如过载、短路、漏电等问题,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总之,了解供配电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正确使用电力设备以及避免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 -。
一些供配电基础知识

⼀些供配电基础知识1.变电所、配电房、开关站、开闭所的概念区别输⼊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供出电压为10KV(或者6kv)的,有主变压器,有电压改变的叫变电所;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的,叫配电房。
电压不变,没有变压器,只有同⼀电压等级输⼊输出的,10kv电压等级的,就是开闭所。
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叫开关站。
变电所含有变压器,开闭所只有开关柜,包括⾼压负荷开关、⾼压断路器。
配电房是⾼、低压成套装置集中控制,接受和分配电能的场所。
配电房内设备主要有低压配电柜,配电柜分成进线柜、计量柜、联络柜、出线柜、电容柜等。
主要由空⽓开关、计量、指导仪表、保护装置、电⼒电容器、接触器等组成。
2.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断路器的区别隔离开关是⾼压开关电器中使⽤最多的⼀种电器,顾名思义,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的。
它本⾝的⼯作原理及结构⽐较简单,但是由于使⽤量⼤,⼯作可靠性要求⾼,对变电所、电⼚的设计、建⽴和安全运⾏的影响均较⼤。
⼑闸的主要特点是⽆灭弧能⼒,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
负荷开关是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可以带负荷分,合电路的控制电器。
能通断⼀定的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但不能断开短路电流,必须与⾼压熔断器串联使⽤,借助熔断器来切除短路电流。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断路器可⽤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保护,当它们发⽣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压等故障时能⾃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
在价格和功能上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
3.预装箱式变电站指由⾼压开关设备、电⼒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功补偿设备、辅助设备和联结件组成的成套配电设备,这些元件中⼯⼚内预先组装在⼀个或⼏个箱壳内,⽤来从⾼压系统向低压系统输送电能。
供配电基础知识入门

供配电基础知识入门
供配电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用电设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等设备的转换和分配,最终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中。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供配电的基础知识。
1. 电压和电流
电压是指电能的电势差,通常用伏特(V)表示。
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通常用安培(A)表示。
在供配电中,电压和电流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的大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电力负荷
电力负荷是指用电设备对电网的电能需求量。
在供配电中,需要根据电力负荷的大小和变化情况来调整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以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变电站和配电站
变电站是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的设备,通常位于发电厂和配电站之间。
配电站是将低压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用电设备的设备,通常位于城市或乡村的中心地带。
4.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是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的设备,通常位于配电站或用户用电设备的附近。
它可以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用户用电设备中,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
5. 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用电设备的通道,通常由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组成。
高压线路用于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变电站,低压线路用于将电能从配电站输送到用户用电设备。
以上就是供配电的基础知识入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供配电还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咨询电力公司或专业的电力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变电所、配电房、开关站、开闭所的概念区别输入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供出电压为10KV(或者6kv)的,有主变压器,有电压改变的叫变电所;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入的,叫配电房。
电压不变,没有变压器,只有同一电压等级输入输出的,10kv电压等级的,就是开闭所。
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叫开关站。
变电所含有变压器,开闭所只有开关柜,包括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
配电房是高、低压成套装置集中控制,接受和分配电能的场所。
配电房内设备主要有低压配电柜,配电柜分成进线柜、计量柜、联络柜、出线柜、电容柜等。
主要由空气开关、计量、指导仪表、保护装置、电力电容器、接触器等组成。
2.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断路器的区别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顾名思义,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的。
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
刀闸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
负荷开关是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可以带负荷分,合电路的控制电器。
能通断一定的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但不能断开短路电流,必须与高压熔断器串联使用,借助熔断器来切除短路电流。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
在价格和功能上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
3.预装箱式变电站指由高压开关设备、电力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无功补偿设备、辅助设备和联结件组成的成套配电设备,这些元件中工厂内预先组装在一个或几个箱壳内,用来从高压系统向低压系统输送电能。
俗称欧式箱变。
4. 组合式变压器将变压器器身﹑开关设备﹑熔断器﹑分接开关及相应辅助设备进行组合的变压器。
俗称美式箱变。
5.高供高计和高供低计"高供低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它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实行的低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前面,未包含在计量数据内.而"高供高计" 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它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实行的高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后面,已包含在计量数据内.6.互感器问题1、电力部门计量用CT必须独立,不带任何其他元件(电流表也不准接);2、高压电流互感器除计量用外,最少也有二组二次,测量绕组接电流表,单位内部自己计时共用测量绕组;3、高压继电保护常规电流保护以外有差动时,需要另加一组(差动保护用CT二次单独),这样,就有一组测量二组保护了。
4、35KV及以上系统会在条线路上出现“常规电流保护”、线路差动、母线差动(还在大差和小差),这样就会出现二次绕组四组,一组测量、一组常规电流保护、二组差动保护(但多数母线差动单独装电流互感器)。
5、发电机上用的电流互感器可能还会多一组。
7.补偿电容的共补和分补如上图所示:1、接线方式,三相共补电容器有三个接线端,分别接(A、B、C)分补电容器有四个接线端,分别接(A、B、C、N)2、投入补偿方式:三相共补电容器投入时,三组电容器同时投入。
分补电容器可以单相分别投入运行。
低压补偿电容柜内装有共补(三相)电容器与分补(单相)电容器,在电容投切时,是共补的先投入运行,分补的后投入运行,因为负荷分配时做到三相负荷尽量平衡,对一个变压器来说,不会只用某一相的负荷,所以三相都有的负荷是大头,各相之间的差异是小头,所以,大部分应该是共补,小部分是分补,这样更合理,更经济(分补比共补贵),共补是三相同时补偿相同的容量,分补是每一相的补偿容量分别计算,分别补偿。
8.浪涌保护器和避雷器的区别浪涌保护器与避雷器都是用于防止过电压,特别是在防止雷电过电压的功能上,但是浪涌保护器与避雷器却在应用上有着诸多的区别。
1、浪涌保护器一般都只是低压浪涌产品,但是避雷器却有着多个电压等级,从我们一般的低压0.38KV到500KV 的特高压都是有的;2、浪涌保护器一般都是安装在二次系统上,是为了防护遭受过电压或者是浪涌伤害,是在避雷器消除了雷电的破坏后,或者是避雷器没有将雷电波清除干净是的一个后补行为;而避雷器是直接安装在一次系统上,直接防止雷电的侵袭;3、浪涌保护器着重保护的是电源电子上的电子仪器或者是电子仪表的,而避雷器是为了保护电气等大件设备的;4、在尺寸上,避雷器是因为接在了电气的一次系统上,有足够的外绝缘性能,所以尺寸相对较大,而浪涌保护器则是因为低压要接入,尺寸相对很会很小;5、在标称放电电流这个内容上来讲:避雷器的标放电是指电流In从1.5 kV、2.5 kV、5 kV、10 kV、20 kV。
8/20us 的标称雷电流,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则是从5 kA、10 kA、0.5 kA 、20 kA 、30、20、120 kV。
6、在相关的试验标准和要求上讲,浪涌保护器与避雷器有很大的区别。
7、在外观体积上,避雷器的材料主要以硅橡胶、陶瓷、铁罐为主,体积要大,浪涌保护器的材料则是以硅胶少量、环氧包、塑料外壳、金属与陶瓷、金属与塑料。
体积相对要小。
8、在使用的场所上,电站、线路、配电站、发电,电容器,电机、变压电器、中性点、炼钢铁、铁路是避雷器主要用所所在。
而浪涌保护器却主要用在低压配电、柜、低压电器、通信、信号、机站、机房等场所上。
浪涌保护器接线方式:在只保护三根火线,如L1\L2\L3时,用“3”,标准叫法为“3+0”浪涌保护器,这种供电系统叫做“TN-C/IT系统”。
当零线需要保护时又分为两种情况,当供电线路是“TN-S系统”时可以用“4+0”浪涌保护器,也就是4模块;当供电线路是“TT 系统“3+1”电路”时,用“3+1”浪涌保护器。
“+1”即是指气体放电管模块。
8.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案电流互感器在三相电路中的几种常见接线方案如图4—32所示1.一相式接线该接线方式电流线圈通过的电流,反应—次电路相应相的电流。
通常用于负荷平衡的三相电路如低压动力线路中,供测量电流、电能或接过负荷保护装置之用。
2.两相V形接线该接线方式也称为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称为两相两继电器接线。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广泛用于测量三相电流、电能及作过电流继电保护之用。
两V形接线的公共线上的电流反映的是未接电流互感器那一相的相电流。
3.两相电流差接线在继电保护装置中,此接线也称为两相一继电器接线。
该接线方式适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作注:可能前面显示不出)倍。
4.三相星形接线这种接线方式中的三个电流线圈,正好反映各相的电流.广泛用在负荷一般不平衡的i相四线制系统中,也用在负荷可能不平衡的三相三线制系统中,作三相电流、电能测量及过电流继电保护之用。
9.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不接地、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直接接地等多种。
我国电力系统目前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
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开始部分应用。
1、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的三相系统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数值相等而相位相差120°,其向量和等于零,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性点对地电位为零,即中性点与地电位一致。
这时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各相对地电压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及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便不再是零,通常此情况称为中性点位移即中性点不再是地电位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是由于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又换位不完全的缘故造成的。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
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
但不许长期接地运行,尤其是发电机直接供电的电力系统,因为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一相接地运行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两相短路。
所以在这种系统中,一般应装设绝缘监视或接地保护装置。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故障。
一相接地系统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h。
三是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电容性的,其大小为原来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电容电流不容易熄灭,可能会在接地点引起弧光解析,周期性的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
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性电弧较危险,可能会引起线路的谐振现场而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或发展成相间短路。
故在这种系统中,若接地电流大于5A时,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都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装置。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相系统上面所讲的中性点不接地三相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虽还可以继续供电,但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如35kV系统大于10A,10kV系统大于30A时,就无法继续供电。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便出现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目前在35kV电网系统中,就广泛采用了这种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芯的可调电感线圈,装设在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形成一个与接地电容电流大小接近相等而方向相反的电感电流,这个滞后电压90°的电感电流与超前电压90°的电容电流相互补偿,最后使流经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以至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它可能产生的危害。
消弧线圈的名称也是这么得来的。
当电容电流等于电感电流的时候称为全补偿;当电容电流大于电感电流的时候称为欠补偿;当电容电流小于电感的电流的时候称为过补偿。
一般都采用过补偿,这样消弧线圈有一定的裕度,不至于发生谐振而产生过电压。
3、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
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
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对于不同等级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按下述原则选择:220kV以上电力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110kV接地网,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少部分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20~60kV的电力网,从供电可靠性出发,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的方式。
但当单相接地电流大于10A时,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3~10kV电力网,供电可靠性与故障后果是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