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细则

一、总则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所有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工作。
二、编制要求1. 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
2. 编制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目的和依据;(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应急响应程序;(4)应急资源与物资;(5)应急演练和培训;(6)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三、审核要求1. 审核原则(1)合法性原则:审核预案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2)科学性原则:审核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3)实用性原则:审核预案是否适用于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4)动态性原则:审核预案是否及时更新,适应新形势、新问题。
2. 审核内容(1)预案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2)预案编制内容是否完整、准确;(3)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是否明确;(4)应急响应程序是否合理;(5)应急资源与物资是否充足;(6)应急演练和培训是否到位;(7)预案是否具有动态更新机制。
四、审核程序1. 初审(1)编制单位提交预案文本;(2)审核部门对预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2. 复审(1)编制单位根据初审意见修改预案;(2)审核部门对修改后的预案进行复审,确认修改是否到位。
3. 审核结论(1)审核部门对预案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审核结论;(2)审核结论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三种。
五、实施与监督1. 审核通过的预案,编制单位应及时组织实施;2. 审核部门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3.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六、附则1. 本细则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审

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审1. 引言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等重要资源的重要工具。
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是保障组织能够快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质量和适用性,必须进行编制和修订评审。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修订评审的相关内容。
2. 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是指在组织中明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以保障组织运转的能力。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步骤:2.1 确定编制目标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需要明确编制的目标和范围。
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应急预案的覆盖范围和主要内容。
2.2 收集信息收集和整理与组织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结构、人员分工、资源情况、应急设施等。
这些信息将为编制应急预案提供基础数据。
2.3 制定应急预案流程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步骤。
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责任,并确定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
2.4 制定应急预案措施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这些措施应能尽快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5 预案编写与文档整理根据制定的应急预案流程和措施,编写应急预案文档。
确保文档的清晰易懂,包含必要的信息和指导,便于实施和传达。
2.6 审核和批准进行应急预案的审核和批准。
这一步骤主要是确保预案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行性。
应邀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预案进行审核,并最终由组织领导层批准。
3. 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应急预案的修订评审是指对已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定期和事件驱动的修订和评估。
以下是相关步骤:3.1 事件触发应急预案修订评审通常会在以下情况下进行:•组织结构变动•政策法规变化•突发事件发生•预案执行效果不佳等3.2 修订调整根据事件触发的原因,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根据调整的范围和内容,确定修订的目标和时间计划。
3.3 修订方案评估评估修订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这包括方案的逻辑性、可操作性、资源需求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1. 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祸害或紧急情况而订立的一系列应急行动、措施和流程的规划和布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是保障应急预案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的相关内容。
2. 应急预案编制2.1 编制目的和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提前订立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认真措施,以削减潜在风险和损失。
编制应急预案应遵从以下原则:•高效性:预案要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启动,并有效地组织和布置行动。
•可行性:预案要在实际操作中可行,并能适应不同的紧急情况。
•快捷性:预案要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综合性:预案要对组织内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进行明确划分。
2.2 编制步骤编制应急预案的步骤如下:1.应急预案编制组的成立:由负责应急工作的人员构成预案编制组,负责整个编制过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应急预案的重点和关键领域。
3.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包括历史事件案例、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等。
4.预案编制:依据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订立认真的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
5.预案评审和修改:将编制好的预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6.预案发布和宣扬:将最后通过评审的预案发布给组织内的全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进行宣扬和培训。
3. 应急预案审核3.1 审核目的和原则应急预案的审核是为了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审核应遵从以下原则:•法律合规性:预案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可行性和应用性:预案要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适应性:预案要能适应不同的紧急情况,并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变化和情况。
3.2 审核内容和方式审核应包括以下内容:•预案的完整性和精准性:对预案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进行审核,确保预案的完整和精准。
•相关部门的看法和建议:征求相关部门的看法和建议,以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应急预案报审流程

为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对应急预案报审流程的详细说明:一、应急预案编制1. 单位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2. 工作小组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标准,结合单位特点,制定应急预案。
3. 编制内容包括:事故类型、应急处置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处置程序、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计划等。
二、应急预案内部审核1. 工作小组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后,提交给单位内部审核。
2. 内部审核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合规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审核。
3. 审核通过后,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三、应急预案报审1. 审核通过后,将应急预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报审。
2. 报审材料包括:(1)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版;(2)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3)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4)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5)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3. 报审程序:(1)向主管部门提交报审材料;(2)主管部门对报审材料进行审查;(3)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4)评审通过后,主管部门出具应急预案报审意见。
四、应急预案备案1. 主管部门出具应急预案报审意见后,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备案。
2. 备案程序:(1)向主管部门提交备案材料;(2)主管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查;(3)审查通过后,主管部门出具应急预案备案通知书。
五、应急预案实施1. 单位收到应急预案备案通知书后,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演练,确保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时效性和实用性。
3. 单位在应急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通过以上流程,应急预案报审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应急预案审批预案流程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审批预案流程。
一、预案编制1. 针对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由单位负责人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2. 编制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内容:(1)事故风险分析;(2)应急处置原则;(3)组织指挥体系;(4)应急处置措施;(5)应急物资保障;(6)应急演练;(7)应急通信保障;(8)信息报送;(9)应急培训;(10)预案修订。
二、预案审核1. 预案编制完成后,由单位内部审核小组进行审核。
审核小组由单位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组成。
2. 审核内容:(1)预案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行业标准;(2)预案框架结构是否清晰合理;(3)组织指挥体系与责任分工是否合理明确;(4)应急处置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5)应急物资保障是否充足;(6)应急演练计划是否完善;(7)应急通信保障是否到位;(8)信息报送渠道是否畅通;(9)应急培训计划是否明确;(10)预案修订机制是否健全。
三、预案审批1. 审核通过后,预案需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审议。
2. 审议内容:(1)预案编制的必要性;(2)预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4)预案的应急保障措施。
3. 领导班子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单位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
四、预案发布1. 审批通过后,预案由单位办公室负责发布。
2. 发布形式:(1)单位内部公告;(2)张贴于单位显著位置;(3)发送至单位内部邮件、微信群等。
五、预案备案1. 预案发布后,由单位办公室将预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 备案内容包括:(1)预案名称;(2)编制单位;(3)编制日期;(4)预案主要内容;(5)审批意见。
六、预案实施1. 单位各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意识。
4. 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应急预案的紧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应急预案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实行一系列措施,以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然而,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不只是在有事情发生之后才去编制,更是在平常就应当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演练。
因此,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的建立特别必要。
2.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应急管理的第一步,它是应对紧急事件的紧要手段。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明确目标应急预案的目标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如祸害救援、应对恐怖攻击、工伤事故等。
2.2 订立应急组织机构为了实现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需要订立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应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
2.3 确立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内容应依据实际情况实在订立,但紧要包括应急预警、应急指挥、应急处置、调度指挥等内容。
2.4 依照层级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依据层级划分,通常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
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5 分析风险和危机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机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析的结果是应急预案订立的基础和前提。
3. 应急预案审核应急预案的审核是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一项紧要工作,它的目的是确保应急预案的完善和可行性。
应急预案审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订立审核标准审核标准应依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实际情况订立,紧要考虑应急预案内容是否完整、应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危机分析和风险评估是否全面等。
3.2 严格执行审核流程审核流程应依照规定严格执行,包括审核人员的构成、审核时间布置、审核引导看法的反馈等。
3.3 审核结果反馈审核结果应适时反馈给编制人员,包括审核看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等。
编制人员应依据反馈的结果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一、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制度为确保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建立应急预案审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制度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审核范围: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标准应在全面考虑对应急事件影响的基础上,由有关部门制定,应涵盖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审核方式: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应按照实际情况分为前置审核、过程审核和验收审核三个阶段。
前置审核是指编制应急预案前,要求有关部门审核预案编制的基本情况;过程审核是指应急预案编制的整个编写过程中,要求有关部门随时审核和监督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验收审核是指应急预案编写工作完成后,要求有关部门根据审核标准,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审核。
3、审核内容: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案的科学性、合法性、完整性、理论性、操作性、创新性、协调性等。
其中,“科学性”是指应急预案编制要符合科学的管理思想,具有科学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能够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灾害情况;“合法性”是指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要符合法律法规,且预案本身也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整性”是指应急预案编制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包括应急处置机构、应急资源保障、应急人员培训和演练等方面;“操作性”是指应急预案要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创新性”是指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创新,有创造性,对不同应急事件的处理不应使用同一种方式;“协调性”是指应急预案的各项措施要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不断提高预案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4、审核流程:首先由编制部门提供应急预案,之后审核人员按照上述审核内容的标准,对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经过与编制部门沟通打磨预案,最后审定,成为正式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演练制度应急演练是对应急预案以及针对特定灾害情况制定的应急预案的一种考验,它是提高应急处置机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方式,应急演练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1、演练计划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的制定包括:明确演练计划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流程,明确演练参与方、演练时间、地点、形式,并按照事故评估、应急处置方案、物资调配、人员布置、综合调度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
应急预案的审批流程

一、预案编制1. 预案编制单位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编制计划。
2. 编制预案前,应开展风险评估、资源调查、案例分析等工作,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编制单位成立预案编制小组,负责预案的起草、修订和审核工作。
二、预案审核1. 预案编制完成后,编制小组对预案进行内部审核,确保预案内容符合要求。
2. 审核内容包括:预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预案内容是否完整、科学;预案措施是否合理、可行等。
三、预案审批1. 预案审批单位为编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
2. 编制单位将预案及审核意见报送审批单位。
3. 审批单位收到预案后,进行以下工作:(1)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预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可行性等。
(2)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审批单位召开会议,对预案进行审议。
四、预案发布1. 审批单位对预案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预案。
2. 预案印发后,编制单位应及时将预案及相关附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3. 编制单位将预案印发至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预案得到有效执行。
五、预案培训与演练1. 编制单位根据预案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预案培训。
2. 编制单位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演练结束后,编制单位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预案修订与完善1. 预案实施过程中,如遇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单位内部组织机构、职责发生变化,编制单位应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2. 编制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预案始终保持有效性。
总之,应急预案的审批流程包括预案编制、审核、审批、发布、培训与演练以及修订与完善等环节。
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一、前言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是组织应急预案的必要程序,能够有效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制定此制度是为了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的流程,确保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应急预案编制审核
1.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的目的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进行。
2.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的流程
(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启动前,应当明确编制审核的组成人员和职责。
(2)编制单位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编制,并按照编制审核程序逐项审核、修改,并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3)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的标准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可读性等,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类型、应急事件等因素,制定具体的编制审核标准。
3.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的职责。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当地政府对突发事 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编制原则和方针
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法规范、科学实 用。
方针
高度重视、严密组织、规范程序、科学调度、及时报告、有效处置。
编制方法和步骤
• 方法:采用风险评估、情景构建等方法,对应急预案进 行编制。
要点二
责任人
应急预案实施和管理的责任人应明确,包括各级领导、 执行人员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等。
实施和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流程
应急预案实施和管理应建立明确的流程,包括预案的编 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以及修订等环节。
方法
应急预案实施和管理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包括基于 风险评估的方法、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等方法。
宣传总结
对应急预案宣传的效果进行总结,可通过反馈信息、 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以评估宣传效果并总结经验教 训,为今后的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提供参考。
06
应急预案实施和管理
实施和管理的要求和责任人
要点一
要求
应急预案实施和管理应明确要求,包括预案的完整性、 准确性、可操作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等方面。
修订和更新的原因和时机
时机
不定期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局部修订和 更新
定期修订: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对预案进行全面审查 和更新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处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修订和更新的程序和方法
程序 提出修订建议:相关人员可以提出修订建议,并说明修订的原因和方案 审核和审批:应急预案的修订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审核和审批
05
应急预案培训和宣传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审核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审核一、前言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事故或灾害发生时,为了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审核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预防和减轻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审核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应急救援预案编制1. 编制目的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故或灾害,确保应急与救援行动的迅速、有序、有效开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2. 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
(3)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明确各级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通力协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分析和论证,使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编制依据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应急预案模板、相关标准规范、实际情况等。
4. 编制内容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预案概述:明确预案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目的、适用范围等。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等,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分工。
(3)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等。
(4)应急救援措施: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事故报警、事故处理、人员疏散、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
(5)应急资源配备: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
(6)应急救援演练: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是应急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审核和评估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审核应注重预案的全面性、可操作性、协调性和实效性。
全面性要求预案要考虑到各种应急情况,包括火灾、爆炸、地震、污染等;可操作性要求预案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付诸实践;协调性要求预案能够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效合作;实效性要求预案能够在应急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
预案审核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可以利用专业的应急预案审核团队进行审核,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
应急预案演练是应急管理制度中的关键环节,可以检验预案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发现和解决漏洞和问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进行预案演练时应注重如下几点:演练的对象要涵盖所有可能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演练的内容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演练的方式要多样化,包括现场演练、桌面演练和模拟演练等,演练的时间间隔要科学定期,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有助于将应急响应流程牢记在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死亡和损失,确保应急预案的实际可行性。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不仅是企事业单位的必要手段,也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通过精心制定和实施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应急管理的水平,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同时也可以增强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
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演练制度,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化解应急风险,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2篇)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1)每一潜在事故都要编制应急预案。
(2)先描述潜在事故的具体状况,确定控制的目标,再按“应急组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院等)、内部通报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求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内容针对组织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紧急情况编写;应急措施和步骤应容易记忆,可操作。
(3)如可行,最好附具体的急救图示。
案例1:触电(1)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材料可利用,可用几层干燥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木板上,拉触电人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2)对高压触电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电工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3)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对于神志清醒的触电者派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活动;对于轻度昏迷者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入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抢救;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立即进行心脏挤压抢救;对于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案例2:中毒(1)分析原因是气体(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还是工业品(沥青、砼添加剂、苯系物)中毒。
(2)戴防毒面具或先采取通风后再进入现场。
(3)排除毒物:有害气体中毒应使中毒者尽快离开现场;接触性中毒,应尽快用肥皂洗净皮肤局部;食入性中毒,可用鸡毛或手指刺激咽喉部,或服用大量温盐水催吐,必要时医院洗胃、导泻或灌肠。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审核审核员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常识,并就以下问题进行审核:(1)组织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有哪些?是否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有无遗漏?(2)组织是否针对这些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应急响应程序或应急预案?(3)程序中规定的主控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是否明确、到位?(4)应急预案的内容应主要围绕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或引发的疾病和伤害,是否包括:①事故和紧急情况描述;②应急资源的保障及组织保障职责;③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规定了报警及响应的联络方式,确保有关信息快速、有效传递,如火警电、医疗急救电话、抢救小组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联络电话;④规定专人或部门对应急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持续有效;⑤规定了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流程解析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流程解析概述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制定的一套组织、控制和协调各方行动的方案。
它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核流程角度,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确定编制流程1. 确定编制责任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应该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这个单位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一般而言,政府相关部门或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编制应急预案。
2. 制定编制计划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编制进度和质量,制定一个合理的编制计划是必要的。
编制计划应包括预案的任务、时间安排和编制过程中的交流沟通。
3. 收集信息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这包括搜集历史事件案例、调查实际情况、了解资源分布等。
收集到的信息能够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4. 制定应急预案框架应急预案的框架包含了应急响应组织、指挥系统、资源调度、信息通信等方面。
框架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编制目标,确保预案能够全面、科学地应对各种情况。
二、编制流程的具体操作1. 制定应急预案的内容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关内容。
例如,需要编写的章节、部门职责、资源调度流程、应急演练等。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调研、讨论、专家评审等方式来完成。
2. 编写应急预案文本根据确定的预案内容,编写预案文本是关键的一步。
在编写预案文本时,可借鉴相关法规、标准和先进案例,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 专家评审编制完成后,需要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
专家评审的目的是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以补充和完善预案。
4. 全员讨论通过全员讨论会议,将预案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推广。
讨论会的目的是让参与者对预案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收集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5. 修改和完善根据专家评审和全员讨论的意见,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修改后的预案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备更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审核流程的重要性1. 确保预案质量审核流程中的评审和讨论可以帮助发现和纠正预案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预案的质量。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方案

一、目的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工作规范、高效、科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4.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工作。
四、组织机构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修订等工作。
2. 编制审核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2)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3)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组成。
五、应急预案编制1. 编制原则(1)全面性:应急预案应涵盖公司内部各类突发事件;(2)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3)实用性: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2. 编制程序(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职责分工;(2)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公司内部突发事件风险;(3)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明确应急预案的内容、结构等;(4)编写应急预案初稿;(5)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6)形成应急预案送审稿。
六、应急预案审核1. 审核原则(1)合法性:审核应急预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2)科学性:审核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3)针对性:审核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公司内部突发事件风险;(4)实用性:审核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实用性,便于实际操作。
2. 审核程序(1)编制审核小组对应急预案送审稿进行初步审核;(2)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3)编制审核小组对修改后的应急预案进行最终审核;(4)形成审核意见,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七、应急预案批准1. 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应急预案正式生效;2. 将批准后的应急预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八、应急预案修订1. 当公司内部突发事件风险发生变化,或应急预案内容不符合实际需要时,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2. 修订程序参照应急预案编制、审核程序执行。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在事前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
它是组织或机构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和应急决策的重要文件。
对于各类组织或机构而言,应急预案是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
在编制与审核应急预案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灾害,确保应急措施有效、科学,以保障人员安全和设施的正常运转。
一、应急预案的意义和目的1.1 意义:应急预案是组织或机构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可以使组织或机构在突发事件或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1.2 目的:编制和审核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1)识别和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灾害,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2)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3)明确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和组织之间的配合与协作;(4)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迅速应对突发事件;(5)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2.1 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应首先明确编制预案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可以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设施的安全运转等。
范围可以是公司、学校、政府机关等。
2.2 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的工作组编制应急预案需要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负责。
该工作组应包括部门领导、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具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人员,以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3 建立应急预案编制的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是保证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工作计划应包括任务分工、制定时间节点、监督与检查等方面内容,保证预案的编制按计划进行。
2.4 调查研究,确定预警信息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灾害的特点、影响范围等,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同时,需要确定预警信息的来源和发布渠道,以保证及时获取到最新的预警信息。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_审核

一、引言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
编制与审核事故应急预案是提高事故应对能力、降低事故损失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围绕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进行探讨。
一、事故应急预案编制1. 编制依据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的有关标准2. 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信息共享,协同作战3. 编制内容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总则(2)组织机构及职责(3)应急响应程序(4)应急资源与装备(5)应急演练(6)应急保障措施(7)预案管理二、事故应急预案审核1. 审核依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审核应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的有关标准2. 审核原则(1)合法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3. 审核内容事故应急预案的审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依据是否合法(2)组织机构及职责是否明确(3)应急响应程序是否合理(4)应急资源与装备是否充足(5)应急演练是否有效(6)应急保障措施是否完善(7)预案管理是否规范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审核的意义1. 提高事故应对能力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有助于提高事故应对能力,为事故救援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2. 降低事故损失通过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可以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3.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有助于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企业应急预案审核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企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审核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企业内部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备案及审核工作。
三、审核流程1. 预案编制(1)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编制计划,明确编制内容、时间节点等。
(2)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预案编制依据、编制方法、编制流程等进行培训。
(3)编制小组根据编制计划,对企业内部环境、设备、人员等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4)编制小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初稿。
2. 预案评审(1)预案编制小组将预案初稿提交企业内部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专家等组成。
(2)评审小组对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3)评审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编制小组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3. 预案修订(1)编制小组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对预案进行修订。
(2)修订后的预案再次提交评审小组进行审核。
4. 预案备案(1)预案经评审小组审核通过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备案意见。
(2)企业将预案及相关材料报送相关部门备案。
5. 预案审核(1)相关部门对备案的预案进行审核,重点审核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
(2)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将审核意见反馈给企业。
6. 预案发布(1)企业根据审核意见,对预案进行修订。
(2)修订后的预案经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
(3)企业将发布后的预案及相关材料报送相关部门备案。
7. 预案培训与演练(1)企业组织员工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员工对预案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企业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审核要求1. 预案编制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要求。
2. 预案内容要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3. 预案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4. 预案评审、修订、备案、审核等环节要严格执行,确保预案质量。
5. 预案发布后,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

应急预案编制审核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
应急预案对于确保组织和个人在突发事件中具有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保证其合理、科学、可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
二、编制要求2.1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首先需要对突发事件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研究,确保应急预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2 结合实际情况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组织或单位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必须结合相关组织或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充分了解组织或单位的业务特点、人员分布、物资资源等情况,确保预案的实施可行性。
2.3 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在应急预案编制中,必须确定明确的编制流程,明确责任人和审核人的职责和权限。
编制流程中应包括需求调研、编制初稿、内部审核、外部专家评审等环节,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2.4 风险评估和演练验证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演练验证。
风险评估主要是对组织或单位可能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应对措施。
演练验证主要是通过组织应急演练来测试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编制审核的基本流程3.1 资料准备在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前,必须完成应急预案的初稿,同时准备好相关的编制流程和风险评估、演练验证的报告。
3.2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指在组织或单位内部进行的应急预案审核。
一般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审核团队,对预案进行细致的审核。
内部审核主要包括对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逻辑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审核。
审核人员可参考编制要求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审核,并形成书面审核报告。
3.3 外部专家评审外部专家评审是指邀请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对预案进行审核。
外部专家评审旨在获取独立、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评审人员可就预案的可行性、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等方面提出评审意见,并形成评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与应急预案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一个二级文件,其内容应根据标准的要求,按照程序文件的语言5WH进行描述。
应包括:在应急准备和响应方面不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明确组织有哪些可能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应急组织、应急物资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和对应急预案的管理要求(评审、试验、修订)、对预案的培训要求。
应急预案是一个三级文件,是针对程序中确定的每一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写的具体方案,包括具体的应急组
织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
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有关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
院等)、内部通报的方式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
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差配套预防方案等。
两者的关系是,应急预案是程序文件的具体化,是程序的支持文件;程序文件对应急预案提出内容要求和管理
要求。
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对企业进行审核中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编写的应急预案与识别出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不对应,与策划的控制措施不一致。
如:识别出化学危险品泄漏为未来时态紧急状态下的重要环境因素或不可承受的风险,策划方案中规定要采用运行控制、应急准
备和响应控制,而实际上没有编写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没有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的预防方案。
(3)对预案的试验或演练没有按要求进行,随便找一个培训记录来应付了事。
如某企业针对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仅仅是15条口号式的内容。
(4)对预案没有进行定期评审或评审,但不知是否可行。
特别是有的事故发生后没有对预案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改。
(5)程序和预案不分,有程序没预案或有预案没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每一潜在事故都要编制应急预案。
(2)先描述潜在事故的具体状况,确定控制的目标,再按“应急组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院等)、内部通报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求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内容针对组织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紧急情况编写;应急措施和步骤应容易记忆,可操作。
(3)如可行,最好附具体的急救图示。
案例1:触电
(1)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材料可利用,可用几层干燥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木板上,拉触电人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2)对高压触电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电工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3)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对于神志清醒的触电者派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活动;对于轻度昏迷者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入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抢救;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立即进行心脏挤压抢救;对于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案例2:中毒
(1)分析原因是气体(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还是工业品(沥青、砼添加剂、苯系物)中毒。
(2)戴防毒面具或先采取通风后再进入现场。
(3)排除毒物:有害气体中毒应使中毒者尽快离开现场;接触性中毒,应尽快用肥皂洗净皮肤局部;食入性中毒,可用鸡毛或手指刺激咽喉部,或服用大量温盐水催吐,必要时医院洗胃、导泻或灌肠。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审核
审核员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常识,并就以下问题进行审核:
(1)组织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有哪些?是否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有无遗漏?
(2)组织是否针对这些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应急响应程序或应急预案?
(3)程序中规定的主控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是否明确、到位?
(4)应急预案的内容应主要围绕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或引发的疾病和伤害,是否包括:
①事故和紧急情况描述;
②应急资源的保障及组织保障职责;
③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规定了报警及响应的联络方式,确保有关信息快速、有效传递,如火警电、医疗急救电话、抢救小组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联络电话;
④规定专人或部门对应急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持续有效;
⑤规定了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
抽查1个~3个应急预案重点评价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5)是否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试验或预演?查试验记录。
(6)是否对应急程序或预案进行了定期评审?查评审记录。
(作者李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