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探索_陈茜
成都市公共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
公 共部 门
成 都市
A s a c n Re u l i go r c s f b i e v c e g u P o i c Re e r h o b i n fP o e so d Pu l S r iei Ch n d r v n e c n
公
共
管 理
5 7
办理程 序 、可能 出现 的后 果进 行全 面的合 法 性审 查 。
2 .创 新 性 原 则 流 程再 造追 求 的是 一 种彻 底的 重构 ,而 不 是追 加 式 的改进 或修 修补 补 的改 良 ,它 要求 转 变 习惯 性 的思维 方 式 ,发 挥组织 的 创新 能 力 ,突破 现存 的结 构与 流 程 ,重 新发 明完 成 工作 的 另 类方 法 。故公 共 部 门服务 流程 再 造不 能够 简单 地 依靠 减 少几 张 申报表 、 缩短 个别 环节 ,提
【 e od 】 poeseu d g ul c r;C egu K yw rs r srbi i ;pbis t s hnd c ln ceo
2 0 年至 2 0 01 0 5年 , 成都在 建设 “ 规范化 服务 型政 府 的 进程 中 , 先后 在 国土 局 、房管局 、 公安局 、高新 区 、新 都 区、市政务 服务 中心推 行 “ 共服务 流程再 造 ” 公 ,取得 了可喜 的成效 , 并为其 他地 区探索公共 部 门流 程再造 提供 了借鉴 经验 。
一
、
成都 市公 共部 门服 务流 程再 造 的基 本原 则
1 .合 法 性原 则 公共 部 门流程 再造 的涉及 面广 ,社会 影 响大 ,对合 法性 的要求 高 。 因而 ,成 都市 在 实施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作者:李月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6期李月/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基金项目:2018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互联网+’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SC18H018)。
作者简介:李月(1984—),女,湖北钟祥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副主任,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共服务。
摘要: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二者相互作用,既需要根据人口分布匹配相应的公共服务,补齐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短板,又需要发挥公共服务的吸引和引导作用,对城市区域及人口的发展科学规划布局。
本文通过对成都19个区(市)县的人口密度、人均GDP以及10个公共服务资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成都人口空间分布和公共服务资源分布是否均衡。
通过对成都19个区(市)县和3个圈层的四大类公共服务指数进行计算,比较成都不同区域间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
最终得出优化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城市人口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不断聚集,当前,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是否匹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能否满足现有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公共服务资源又应如何吸引和引导城市人口在地理空间上合理分布,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成都市2000年自2017年,常住人口从1 110.85万人上升至1 604.47万人,年均增长约29万人;城镇化率从53.72%上升到71.58%,共增加17.86%①。
成都市人口增速较高、聚集较快,以成都为样本研究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成都市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基本特征(一)新增人口以迁移流动人口为主,规模持续扩大成都市人口总量持续增加,2017年常住人口比2016年增加12.73万人,其中人口自然生长率仅为0.66‰,机械变动增长率为25.02‰。
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规划(2012-2020)
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规划(2012-2020)2013.09发布版2编制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建】城规编第(081126)院长: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张惜秒(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沈莉芳(注册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目名称: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规划(2012-2020)项目编号:2012AQTCDXXXX008项目审核:姚南(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李磊(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母冠桦(总工助理、工程师)编制人员:朱悦凡(工程师)李嫦(工程师)冯志红(工程师)王婷(工程师)3一、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依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府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北改”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结合各区(市)县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对集聚区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进行修编。
第2条规划原则1. 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中、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布局2. 中心城区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二三圈层以发展特色服务业为主3. 考虑适宜的服务半径,以产业为基础、以交通为支撑、以产城融合为目的4. 服务业发展主阵地,推进城市产业与城乡形态的转型升级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4.《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5.《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6.《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7.《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8. 其他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第4条集聚区选定标准1. 面积1 平方公里以上2. 产业用地适度集中3. 区域国土指标全覆盖4.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5. 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第5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成都市市域,面积1.21 万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期限2012-2020 年。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研究——以成都市为例摘要:生活便利性是城市宜居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关键因素。
本文将核密度分析法、渔网分析法等方法应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生活舒适度的空间分析确定并优化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权重,结合生活设施的密度分布衡量城市的生活便利度。
为优化城市公共设施空间配置、新增设施的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POI数据,生活便利性,公共服务设施1引言随着城镇化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越发重视城市生活品质,针对新阶段城市发展要求更高更多。
2018年,国家住建部批准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1],"生活圈"这一概念的提出取代了传统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模式[2]。
2021年7月,国家商务部携手11个部门发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明确到2025年"百城千圈"作为城市生活圈建设目标,构建合理布局、丰富业态、功能完善的城市便民公共服务生活圈[3]。
同时,二十大提出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明确要求,强调城市建设及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对公共服务的诉求。
推动以人为中心来营造建成环境已成为众人共识,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生活公共服务功能都面临着深刻的转型[4]。
2研究范围及方法2.1研究范围划定本次研究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1个市辖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成华区、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5个县级市(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以及4个县(金堂、大邑、蒲江、新津)[5]。
2.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其包括渔网分析、叠置分析、核密度分析。
借助ArcGIS 软件,对POI数据进行分析并以空间图示化。
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
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1. 空间布局:成都都市圈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和资阳市。
在空间布局上,成都都市圈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重点,打造“一核、双圈、三轴、多片”的空间结构。
其中,“一核”指成都,“双圈”指成德发展圈和成眉资发展圈,“三轴”指成资临空经济发展轴、成德临港经济发展轴和成眉创新经济发展轴,“多片”指多个功能区。
2. 产业协同:成都都市圈注重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分工合作。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3. 基础设施:成都都市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水平。
建设成德城际铁路、成资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强能源和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区域能源和用水安全。
4. 生态环境:成都都市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建设和修复,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5. 公共服务:成都都市圈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推动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提高区域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以上探索实践,成都都市圈在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成都都市圈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都市圈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
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
成都都市圈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其建设探索实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成都都市圈背景、建设方向、重点项目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成都都市圈建设的实践案例。
一、成都都市圈的背景成都都市圈是以成都为核心,以成都平原、攀枝花、雅安、眉山、邛崃等地为组成部分的城市群体,总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成都平原及其边缘山地地区。
成都都市圈是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经济总量占四川省GDP的70%以上,是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极。
1. 产业协同发展:成都都市圈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要实现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条优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跨界合作。
2. 建设现代交通网络:成都都市圈交通发达,但城市之间交通衔接不畅,要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实现城市间高效便捷交通,提高城市群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3.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成都都市圈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4.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成都都市圈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要加强城市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成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项目1.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该项目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枢纽工程,将连接成都和周边城市,缩短城市间距离,促进城市交流和互动。
2. 王平新城规划建设:王平新城是成都都市圈的重点发展区域,其规划建设将推动成都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4. 成都都市圈产业园区建设:成都都市圈产业园区是城市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工业集聚区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园区。
四、总结成都都市圈建设探索实践案例展示了城市间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也呈现了城市群体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域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财政政策论文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域的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摘要】本文在界定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从成都市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成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功能目标之一,它不仅是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和基本政府支出责任,也是推进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功能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
主体功能区建设则是有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载体,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依据主体功能将国土空间加以适当划分,施以相应的体制与对策,才有助于各功能区财政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逐渐提高。
因此,在当前成都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然要求以主体功能规划视角,对区域空间进行统筹布局与合理划分,构建市场主体行为符合各类区域功能定位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健全分类施策、各有侧重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
一、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基本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二者具有密切的关系。
王元京、刘立峰(2008)、邓玉春(2008)、张杏梅(2008)等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没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将难以形成并转化为理性的行动。
蔡春红(2008)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阶段性目标,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长久性目标;其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综合性目标,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单一目标;再次,从长期看,推进主体功能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方式和手段,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的目标和归宿。
成规管142号附加文件-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附件: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0编制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规划甲级[建]城规编第(081126)院长:胡滨(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潘振(高级工程师)项目名称: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项目编号:2010AQTCDXXXX308项目主管: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何旻(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唐鹏(规划师)杨萧(规划师)王勇(高级工程师)薛爽(规划师)陈茜(规划师)王天佑(助理规划师)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依据 (2)1.4研究对象 (2)1.5适用范围 (2)1.6应用原则 (2)2.分级分类 (3)2.1公建配套设施分级 (3)2.2公建配套设施分类 (4)3.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4)3.1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5)3.2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11)3.3商业街 (16)3.4项目配建 (17)4.附则 (18)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功能,塑造成都市宜居、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建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划导则,以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公建配套设施体系。
1.2编制原则以“以人为本”为总原则,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要求提升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公建配套设施实现“五个优化”。
1.2.1 优化功能根据新的形势以及居民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公建配套设施功能,如提升文化、体育、休闲功能,强化社区服务职能等等。
1.2.2 优化标准整合提升各类公建配套设施标准,形成统一的公建配套设施标准体系和统筹的配置方式。
1.2.3 优化布局引导公建配套设施集中集约建设,功能复合集成,形成有特色、有活力、易识别的中心场所,方便居民使用,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规划控制、实施和管理。
参观成都市规划馆心得体会
参观成都市规划馆心得体会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成都向来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而成都市规划馆作为展示城市规划和建设成就的窗口,更是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目光。
前不久,我也有幸前往参观了成都市规划馆,并对这次参观产生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成都市规划馆位于成都的市中心区域,建筑外观大气磅礴,富有现代感。
一进入规划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幅巨大的城市规划模型。
模型中,包含了成都市的各个区域,让人一览城市的全貌。
虽然只是一个缩小的模型,但却展示了成都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成果,让人对成都的改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规划馆中,我还看到了很多成都市的历史照片和建设资料。
通过这些照片,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看到了成都从一个普通的小城市逐渐发展成现在繁华的都市的全过程。
成都的发展速度之快,让我感到震撼和自豪。
通过这些资料,我了解到了成都市的规划理念和发展战略,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成都市的独特魅力。
在规划馆内部,各个区域都有详细的展示,介绍了成都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公共设施等。
在展示区,我看到了许多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城市建设理念。
例如,在城市绿化方面,成都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推行“绿道生活圈”等规划理念,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美丽的生活环境。
而在交通建设方面,成都市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地铁建设、交通组织优化等,提升了市民的出行质量,缓解了交通压力。
参观成都市规划馆,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成都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成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卓越的规划设计,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成都市政府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成都市规划馆展示了成都市的过去和现在,也预示了成都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观成都市规划馆,让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城市建设的成果,更引发了我对城市的思考。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都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0编制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规划甲级[建]城规编第(081126)院长:胡滨(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潘振(高级工程师)项目名称: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项目编号:2010AQTCDXXXX308项目主管: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何旻(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唐鹏(规划师)杨萧(规划师)王勇(高级工程师)薛爽(规划师)陈茜(规划师)王天佑(助理规划师)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依据 (2)1.4研究对象 (2)1.5适用范围 (2)1.6应用原则 (3)2.分级分类 (3)2.1公建配套设施分级 (3)2.2公建配套设施分类 (4)3.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5)3.1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5)3.2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11)3.3商业街 (16)3.4项目配建 (17)4.附则 (18)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功能,塑造成都市宜居、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建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划导则,以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公建配套设施体系。
1.2编制原则以“以人为本”为总原则,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要求提升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公建配套设施实现“五个优化”。
1.2.1 优化功能根据新的形势以及居民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公建配套设施功能,如提升文化、体育、休闲功能,强化社区服务职能等等。
1.2.2 优化标准整合提升各类公建配套设施标准,形成统一的公建配套设施标准体系和统筹的配置方式。
1.2.3 优化布局引导公建配套设施集中集约建设,功能复合集成,形成有特色、有活力、易识别的中心场所,方便居民使用,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规划控制、实施和管理。
成都市中心城公交场站总体布局规划及近期实施规划2009-2020
第 13 页 共 75 页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中心城公交场站总体布局规划及近期实施规划
崔家村保养场是典型的公交保养场,但管理用房及设备较为陈旧。随着新的车辆的引 入对现有保养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3.现状分析
3.1 公交站场空间分布分析
将中心城城市空间抽象为象限图和圈层图,对公交场站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3.1.1 公交枢纽站
9847.45(14.77 亩)
石羊场站
高新区
11093(16.64 亩)
金沙站
青羊区
14665(22 亩)
火车北站
金牛区
9826(14.74 亩)
茶店子站
金牛区
21259(31.89 亩)
九里堤站
金牛区
43987(65.98 亩)
百花站
青羊区
12791(19.19 亩)
八里桥站
金牛区
25246 (37.87 亩)
中心城现有主要公交停车场 6 个,总用地约 2.7 公顷( 40.5 亩),全部为租用地。
表 2-4 中心城现有公交停车场一览表
场站名称
位置
用地面积(m2)
西南食品城停车场
武侯区
3600(5.4 亩)
青龙场临时停车场
成华区
5600(8.4 亩)
36 汽修修配厂停车场
成华区
2200(3.3 亩)
黄田坝停车场
第 15 页 共 75 页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中心城公交场站总体布局规划及近期实施规划
远高于国标中不宜超过 12km 的规定,因此应在城内增加首末站,缩短线路长度。
线路长度(km)
线路条数
250 200 150 100
从成都市武侯区九康六路社区综合体等项目——探究一站式新型社区服务综合体的内部功能流线设计
从成都市武侯区九康六路社区综合体等项目——探究一站式新型社区服务综合体的内部功能流线设计[摘要]:为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便捷共享的公园社区生活服务圈,全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全国各地都在践行社区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以成都为例:2021 年全市建成 279 个儿童友好幸福场景,建成并投用8 个老幼复合型综合体。
2022 年,成都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35 个。
到2025年,成都市将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成都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残疾儿童康养救助覆盖率达100%。
本文以成都市武侯区九康六路社区综合体为实践基础,来积极探索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的总体布局及内部功能布局的设计策略,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社区服务综合体、一站式、总体设计、内部功能布局设计(一)整体式的总体布局模式整体式总体布局将社区中心庞杂的功能,集中布置于一栋建筑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种布局形式适用于建设用地有限(特别是城市高密度地区)且平坦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减少了建筑的占地面积,提高场地利用率;另一方面,更容易创造出丰富精彩的室内空间和富有设计感的建筑外形。
整体式是一站式社区综合体最常采用的建筑总体布局模式。
(二)复合化的功能布局策略目前的社区服务综合体主要包括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生活性商业金融设施这五类功能。
由此可见,其内部功能种类较多,较为复杂。
现在各地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用地内组织安排好这些内部功能就是一大难点。
复合化是一站式新型社区服务综合体内部功能布局的突出特点。
社区综合体复合化的功能配置一般包括必要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二大类,在复合化设计中要将必要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进行结合,根据调研,我们总结出社区综合体可置入的必要性功能有便民商业服务、教育幼托、共享办公三类。
必要性的功能对于社区综合体的交往场景打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成规管142号附件: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附件: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0编制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规划甲级[建]城规编第(081126)院长:胡滨(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潘振(高级工程师)项目名称: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项目编号:2010AQTCDXXXX308项目主管: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何旻(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唐鹏(规划师)杨萧(规划师)王勇(高级工程师)薛爽(规划师)陈茜(规划师)王天佑(助理规划师)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依据 (2)1.4研究对象 (2)1.5适用范围 (2)1.6应用原则 (2)2.分级分类 (3)2.1公建配套设施分级 (3)2.2公建配套设施分类 (4)3.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4)3.1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5)3.2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11)3.3商业街 (16)3.4项目配建 (17)4.附则 (18)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功能,塑造成都市宜居、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建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划导则,以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公建配套设施体系。
1.2编制原则以“以人为本”为总原则,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要求提升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公建配套设施实现“五个优化”。
1.2.1 优化功能根据新的形势以及居民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公建配套设施功能,如提升文化、体育、休闲功能,强化社区服务职能等等。
1.2.2 优化标准整合提升各类公建配套设施标准,形成统一的公建配套设施标准体系和统筹的配置方式。
1.2.3 优化布局引导公建配套设施集中集约建设,功能复合集成,形成有特色、有活力、易识别的中心场所,方便居民使用,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规划控制、实施和管理。
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0编制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规划甲级[建]城规编第(081126)院长:胡滨(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潘振(高级工程师)项目名称: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项目编号:2010AQTCDXXXX308项目主管:曾九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何旻(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唐鹏(规划师)杨萧(规划师)王勇(高级工程师)薛爽(规划师)陈茜(规划师)王天佑(助理规划师)目录1.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制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编制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研究对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1.6应用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分级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公建配套设施分级.............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公建配套设施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商业街.......................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项目配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与活力协调度研究——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滨水公共空间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3-0087-04 收稿日期 2023-07-17摘 要 作为代表城市形象活力和空间品质的典型区域,滨水公共空间可能存在活力与空间品质不匹配的问题,与城市的发展不协调。
该文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为例,从游憩服务品质和空间环境品质两方面,构建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体系,进一步分析活力与空间品质的协调程度。
初步研究结果验证了研究区内空间品质与活力存在局部失衡,揭示了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品质营造对人群活力的供容和承载能力不足。
最后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为提升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滨水公共空间 品质 活力 耦合协调度Abstract Waterfront public spaces, as representative areas reflecting a city's vitality and spatial quality, often exhibit a mismatch between their vitality and spatial quality, which is not aligned with the overall cit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unan River area in Chengdu's Second Ring Road as a case study and develops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quality, focusing on recreational service quality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analysis reveals a local imbalance between spatial quality and vitality in the study area,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inadequate supply and capacity for quality enhancement to support the population's vitali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argeted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vitality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s, and to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improvement efforts.Keywords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Quality, Vitality,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与活力协调度研究——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滨水公共空间为例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and Vitality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The Case of Funan River Within the Second Ring Road of Chengdu秦轲垚 | Qin Keyao 严 祥 | Yan Xiang 熊杰熙 | Xiong Jiexi 罗 隽 | Luo Ju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公共空间建设关注的重点也转向品质提升。
成都中心城区规划方案
成都中心城区规划方案摘要: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中心城区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就成都中心城区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规划的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计划等,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和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中心城区的规划对于促进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扩展,成都中心城区的规划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成都中心城区规划的目标1.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规划,打造成都新的城市地标,塑造现代化、绿色、宜居的城市形象。
2. 优化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交通拥堵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
3. 发展经济增长极:规划中心城区作为成都市的经济增长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
4.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中心城区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三、成都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 交通规划:完善中心城区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等。
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运输效率,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同时,加强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
2. 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的生活便利性和社会保障水平。
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友好的城市。
加大绿化力度,增加城市的绿地和公园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4. 建筑风貌规划:制定建筑风貌规划,保护和发展中心城区的建筑风格。
通过规划设计,保留历史文化建筑,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5. 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城市土地的综合管控,合理调整土地用途,确保城市用地的合理配置。
四、成都中心城区规划的实施计划1. 制定规划方案: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和设计师制定成都中心城区规划方案,明确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07•【字号】成办函〔2018〕159号•【施行日期】2018.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成办函〔2018〕159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推进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全市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原则(一)本意见所指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为政府性投资金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或由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级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科技、旅游等设施。
(二)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的要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建筑品质。
(三)项目建设应当坚持“建设统筹、部门负责、属地配合、分期建设”的原则。
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权限纳入市管项目范围。
二、职责分工(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总体协调推进,汇总实施计划、下达年度建设计划,制定建设标准、质量安全监督和信息报送,监督施工图审查、核发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督促督办和年度考核工作。
(五)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科技、旅游、民政、城管等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应的各类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过程牵头及统筹协调,负责制定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前期工作安排、项目建设督促、后期运营监管。
项目业主(代理业主)按计划实施项目建设。
(六)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专项规划开展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选址工作,依法办理相关规划手续。
基于提升城乡品质发展的城市更新规划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基于提升城乡品质发展的城市更新规划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建设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着力打造人民共享、共治、共创的空间社会环境。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布局有助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增进民生福祉。
为人们日常出行、工作上学等提供便利,因此做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乃民生之本。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以人为本;布局规划1. 背景成都市位于四川西部,与重庆市共同构成成渝城市群,强调成渝功能协同、空间重构,联动发展,以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
成都市目前发展不断促进创新资源的综合集成,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同时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在“中优”建设指导下,建设宜居的公园城市,最终实现“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的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总要求、坚持突出公园城市形态。
同时成都市人民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在行政管理方面和社区服务方面着重突出了管理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在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上应加大力度。
以成都市青羊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为例,提炼青羊区总部经济聚集区、天府锦城中心金融聚集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聚集区三个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布局问题,结合政策意见,对该区三个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行研究。
2. 研究对象及总体策略2.1青羊区总部经济聚集区2.1.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城市中心体系两个市级中心,三个综合副中心,八个专业副中心和十三个青羊片区中心,充分发挥青羊区总部经济聚集区的优势,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建设重要经济中心,载体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核心区及天府新区直管区服务业核心区等三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成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商圈特征综合分析
商圈概念。
国外研究人员对商圈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学者Reily 于1929年提出零售业引力法则,解释了都市人口与零售引力的相互关系[5]。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Christaller 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理论,阐述某区域中各中心地的分布及其相对规模,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商圈概念的研究者 [6, 7]。
目前,国内外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商圈相关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对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对应用实践的探讨有限。
此外,部分研究分析较理想化,与现实情况匹配度较低,造成对城市商圈的综合分析不够充分。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数据库中的信息不仅可作为获取实时数据的主要来源,而且对网络时代人们的日常出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的动态性、丰富性和有效性为研究者带来便利。
通过挖掘不同大数据库中的POI 点数据、交通路网等信息,建立消费者与商圈之间的纽带,可为商圈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主要以春熙路商圈、建设路商圈、红牌楼商圈和凯德广场商圈四个商圈为研究对象,基于POI 点数据、OSM 线面数据及API 实时数据的挖掘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综合分析核心商圈的服务区面积、邻近度和等时圈三类特征,以期为成都市核心商圈的交通建设、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为使用GIS 技术通过多种数据定量分析城市商圈提供一种思路。
1 数据类型与特点1.1 研究区域本文研究区域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一圈层,分别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和金牛区五个区,共摘要 文章基于POI 点数据、OSM 交通线网数据和API 实时交通路况等数据,采用GIS 工具对成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商圈的服务区面积、邻近度、等时圈三类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不同商圈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等情况。
结果表明,成都市中心核心商圈存在服务区不平衡、交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 核心商圈;服务区;邻近度;等时圈;成都市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24.33Abstract Based on POI data, OSM traffic line network data andAPI real-time traffic conditions data, this paper uses GIS tool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service area, proximity, travel and other time circ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e business districts in downtown Chengdu, and discusses the spatial layout and traffic network of different business distri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d service areas and imperfect traffic system in the core business districts of Chengdu City center.Key words core business districts; service area; proximity; isochronous circle; Chengdu城市的总体经济水平真实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1]。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探索_陈茜
整。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设施配置内容包含社 区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交通、 商业服务和绿化8大类10项服务设施(表1)。
表1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建设标准 Tab.1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the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in Chengdu
类别 项目名称 设置标准(服务人口:万人)
建设 方式
建设规模(m2)
3.5 建设标准 3.5.1 均等合理的设置方式
为了更好的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圈内居民的生 活需求,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将基本公 共服务圈的设施类型分为独立占地设施和叠建设 施两种类型,如幼儿园、社区公交集中停靠站和 绿地都是独立占地设施,在设施配置中需满足最 小用地面积标准;而社区用房和养老设施用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综合建身馆 和农贸市场都以满足最小建筑面积来配置,采用 叠建的方式。
2.2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发展 国内目前很多城市都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的构建做了积极地探索,如北京提出的社区便 民服务圈,上海提出的15min都市公共文化圈, 南京提出的社区服务网络等,其共同点都是在一 定的服务半径之内,根据人口的不同配置相应层 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2.3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1)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从公共服务设施布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PLANNING OF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IN CHENGDU
陈茜杨潇
CHEN Qian; YANG Xiao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成都市 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成都市首次提出了基本 公共服务圈的概念,结合中心城基本公共服务圈 规划,以基本公共服务圈为基础,优化现行的公 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体系,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 工作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并进行 动态调整和维护。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标准体系;控 制性详细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建筑面积指标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如农贸市 校核、半径校核和同类校核3种方式。其中总量
场、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健身馆等设施可以采用 校核是指按照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的设施配置
社区综合体(图3)的形式集中叠建,形成社区中 体系,得出每类设施的配置总量,再通过Arcgis
心。也可结合周边公建配套实际情况及用地情况 筛选出不满足配置要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圈;半径
3.2 服务范围 基本公共服务圈服务范围的划分原则是不跨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及主要河道、并在空间上注 重与规划管理单元和行政管理单元的叠合性。
成都市按照“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要 求、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圈的服务边界,即以控规 单元为基础,同时结合街办、社区边界以及居住 区边界进行修正。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图1) 所确定的1.0~1.5km2的服务范围和成都市控规 管理单元、行政管理单元的范围有较好的一致性 和契合度,便于今后的规划管理和实施,这也对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08-0089-0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 陈 茜(1977-),女,硕士,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 级工程师。 杨 潇(1982-),男,硕士,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 划四所副所长,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3-04-25
(4)规划与实施脱节。目前国内学者高度关 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分别从社会学、 管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其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然而较少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在空 间层面的落实,某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规划 与实施脱节的情况,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如何 落地,乃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构建
service circle in Chengdu
整。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设施配置内容包含社 区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交通、 商业服务和绿化8大类10项服务设施(表1)。
表1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建设标准 Tab.1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the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in Chengdu
2.2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发展 国内目前很多城市都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的构建做了积极地探索,如北京提出的社区便 民服务圈,上海提出的15min都市公共文化圈, 南京提出的社区服务网络等,其共同点都是在一 定的服务半径之内,根据人口的不同配置相应层 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2.3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1)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从公共服务设施布
步行距离,因此在15min半径内应集中布置居民 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基 本生活服务需求,如幼儿园、社区养老、健身 馆、农贸市场等。
基于此,成都市首次提出了构建基本公共 服务圈的概念,即以15min步行距离为界限, 500~600m为服务半径,在1.0~1.5km2的服务 范围内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性、社区性 公共服务设施。
3~5:不少于2处
每处≥3000m2 占地 进深≥10m
社区公交 30(m2/千人)
交通 集中停靠 1.5~3:两个公服圈可设1处
站
3~5:1处
占地 3000m2 叠建 1000m2~3000m2
适用性。
3.5.2 功能复合的建设模式
本着集约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高效率的原则,针对采 施的标准和布局进行科学评估。校核方式有总量
陈茜杨潇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探索
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发展趋势分析
2.1 国外经验借鉴 日本最早提出了根据生活圈的不同层次来
配置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生活圈是 指居住于有地理和社会连贯性的聚落。日本根据 地形特点,认为生活圈在务农、通勤、上学、购 物等日常活动中,和居住地、就业地等之间存在 相互依存的关系。基于此,将居民的日常活动划 分为家—大字—旧村—市町村—市町村外5个圈 层,并明确各个圈层的关联性,并配置满足各个 圈层内居民需求的各种服务设施,从而为城乡居 民提供相对公平的公共服务。
3.1 基本公共服务圈的内涵 按照新城市主义的理论,现代社区规划应
该突出步行社区理念,它的内涵是:(1)社区内 部特别是组团内部主要是步行空间,应该成为 人们交往、休闲、健身的场所;(2)人们步行 10~15min左右应该可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
根据相关研究,各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公共 服务出行距离大致在15min左右,无论是对于老 人、小孩、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是比较舒适的
图1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服务范围 Fig.1 Service scope of the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in Chengdu
图2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服务人口 Fig.2 Population served by the fundamental public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年 第37卷 第8期 VOL.37 NO.8 AUG. 2013
成都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 30周年庆专 版 30th Anniversary of CDIPD
90
局来看,通常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范》以设施的服务半径作为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的人 口密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仅从服务半径的角度来 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不够科学,会造成基本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的情况。
叠建
新区3000m2~5000m2 旧区≥3000m2
商业 服务
社区农贸 市场
1~1.5:1处 1.5~3:1~2处 3~5:不少于2处
叠建
新区≥2000m2 旧区≥1500m2
教育 幼儿园 196~364(m2/千人)
占地 ≥2000m2
医疗
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1.5~3:两个公服圈可设1处 3~5:1处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PLANNING OF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IN CHENGDU
陈茜杨潇
CHEN Qian; YANG Xiao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成都市 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成都市首次提出了基本 公共服务圈的概念,结合中心城基本公共服务圈 规划,以基本公共服务圈为基础,优化现行的公 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体系,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 工作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并进行 动态调整和维护。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标准体系;控 制性详细规划
1 引言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 增长,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公平共享成 为了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以 及国务院2012年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二五”规划》均把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放在了重要位置,明确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
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
叠建
新区2500m2~3500m2 旧区≥2000m2
社区综合 1.5~3:两个公服圈可设1处 叠建 2000m2~3000m2 健身馆 3~5:1处
体育
社区居民 健身设施
1~1.5:1处 1.5~3:1~2处
占地 每处200m2
91
3~5:不少于2处
1~1.5:1处 绿地 社区绿地 1.5~3:1~2处
ABSTRACT: Ensuring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establishing the comprehensive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promoting equal access to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s are all on the top agenda of Chengdu 12th Five-Year Plan. To this end, Chengdu municipal government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and conducts the circle planning in the city center.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the government optimizes the current planning standard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by taking the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ning as the work platform, Chengdu further integrates resources, optimizes the layout, and conducts dynamic adjustment and maintenance. KEYWORDS: fundamental public service circle; planning standard system;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ning
同时还根据每个基本公共服务圈的服务人口 规模配置相应的设施数量,使每个公服圈内的居 民都能获得相应的公共服务,又避免重复配置造 成资源浪费(表1)。
在制定规划标准时,考虑标准的先进性和 适用性原则,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标准结 合了国家规范及成都市中心城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专项规划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同时参考了北京、 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 准,突出标准的先进性,同时根据城市新区旧区 的差异性分别制定相应的规划指标,突出标准的